运动锻炼与心脏功能
体育锻炼对人的心肺功能的影响

体育锻炼对人的心肺功能的影响体育锻炼被普遍认为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除了增强肌肉力量和提高身体灵敏度外,它还对人的心肺功能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体育锻炼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一、体育锻炼对心肺功能的直接影响体育锻炼对心肺功能具有明显的直接影响。
首先,通过运动,人体会加快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提高心脏的供血能力。
其次,体育锻炼还能促使肺部充分运动,扩大肺活量,提高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氧气的吸入量,有助于充分供给身体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这些直接的影响使得体育锻炼成为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效方法。
二、体育锻炼对心肺功能的间接影响除了直接的影响外,体育锻炼对心肺功能还具有一些间接的影响。
首先,体育锻炼能够增强肌肉耐力,使得身体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强度的运动。
这种长时间的运动也能够增加心肺系统的负荷,从而促使心肺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其次,体育锻炼有助于减轻身体的压力和焦虑感,缓解压力对身体的不良影响,进而改善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
三、体育锻炼对心肺功能的科学原理体育锻炼对心肺功能产生的影响是基于一些科学原理的。
首先,身体参与运动时,会消耗更多的能量,促使心脏跳动更快,增加心肌收缩次数。
这种加速的心率会逐渐增加心脏的容量和力量,使其更加强健。
同时,运动还会促使呼吸更加急促,使肺部扩张和收缩更加频繁,提高肺部的功能。
其次,体育锻炼通过增加体内氧气供给和碳 dioxide排出,改善身体的供氧状态,使身体各个系统更加协调高效地工作,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提高。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对人的心肺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作用于心脏和呼吸系统,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和耐力。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以促进心肺功能的发展和身体健康的提高。
科学运动对心脏功能的改善

科学运动对心脏功能的改善运动是一项重要的身体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健康和提高体能,还对心脏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科学运动的进行可以提高心脏的收缩力量和容量,增强心肌的供血能力,改善心律紊乱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科学运动对心脏功能的改善,以及一些适合的运动方式。
首先,科学运动对心脏功能的改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运动可以增加心肌收缩的力量。
通过有规律的运动训练,心肌可以逐渐增加收缩力量,使心脏在每次收缩时能够将更多的血液推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从而提高供血能力。
其次,运动可以增加心肌的容量。
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加心室的容量,使心脏一次能够排出更多的血液,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
此外,运动还可以改善心律紊乱等心脏问题。
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心律的稳定性,预防心房颤动等心律紊乱问题的发生。
其次,科学运动的方式和方法也对心脏功能的改善有重要影响。
首先,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可以有效提高心脏功能,而力量训练则能够增加肌肉力量,提高整体体能水平。
其次,注意运动的强度和频率。
过度的运动强度可能增加心脏的负荷,反而对心脏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进行科学运动时,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心脏健康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强度和频率。
另外,有规律地进行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每周至少进行三至五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良好的心脏功能改善效果。
最后,一些具体的运动方式也可以对心脏功能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例如,慢跑是一种广泛被接受和实施的有氧运动方式,通过不断地锻炼心肺功能,可以提高心脏健康水平。
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能够增加心肺活动,提高心肺功能。
跳绳也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有氧运动,可以锻炼心肺功能,改善心脏健康状况。
另外,瑜伽和太极等低强度的运动方式,也可以通过提高心脏活动的规律性和稳定性,达到改善心脏功能的效果。
综上所述,科学运动对心脏功能的改善有着显著的影响。
科学合理地进行运动,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量和容量,提高心脏工作效率,预防心律紊乱等问题的发生。
健身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健身对心脏功能的影响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保持身体健康和锻炼的重要性。
而健身作为一种常见的体育活动方式,不仅可以塑造身材,还对心脏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健身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并介绍一些健身方式和技巧。
一、心肺耐力的提升健身运动中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行等,可以有效提升心肺功能。
这是因为这些运动能够加强心脏收缩力量,并促使心脏的有效血液泵送量增加。
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肺系统的供氧能力,使心脏得到更充足的氧气供应,从而提高心脏功能。
二、减少心脏疾病的风险健身运动对于预防心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表明,定期参与适量的运动可以减少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健身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和血脂,增加血管的弹性,降低患冠心病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促进血液循环健身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血液流动畅通。
通过锻炼,人体会产生大量的大肌肉收缩刺激,从而加速血液循环。
良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保持心脏、血管的健康,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降低心脏病发作的概率。
四、降低心脏负担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降低心脏的负担。
通过身体的活动,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减轻心脏的工作压力。
此外,健身锻炼还可以使身体变得更加灵活,减轻骨骼和关节的负担,进一步减轻心脏的负担。
五、提高心脏调节能力健身锻炼可以提高心脏的调节能力。
通过锻炼,心脏逐渐适应更高的负荷和强度,使其在应对压力和刺激时更加灵活。
这种适应性调节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改善心脏功能,还可以提升身体抵抗力,减少患病风险。
六、健康生活的建议除了健身锻炼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维护心脏健康。
建议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均衡饮食,避免过度摄入不健康的食物。
同时,要及时处理情绪压力,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脏问题。
总结起来,健身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是积极的。
通过健身锻炼,我们可以提高心肺耐力、降低心脏疾病的风险、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心脏负担、提高心脏调节能力等。
运动生理学知识:运动和心脏健康

运动生理学知识:运动和心脏健康运动是维持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还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心脏健康与身体的整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运动对心脏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
以下是有关运动和心脏健康的相关知识。
1.运动对心脏的影响运动对心脏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心肺功能:通过运动,身体可以逐渐适应更高的强度和更长的时间,从而使心肺系统变得更加强大。
经常参加运动锻炼的人,他们的肺活量和心脏功能都比一般人要好。
(2)降低血压:运动可以帮助调节血压,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减少心率:运动可以减慢心率,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降低心脏病发生的风险。
(4)增强心脏肌肉: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排血量,减少心脏疾病的发生。
2.运动和心脏疾病的关系许多研究表明,运动可以降低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1)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疾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
研究表明,运动可以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
(2)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会导致心脏负担过重。
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
(3)心绞痛:心绞痛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种疾病。
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胸腔内的氧气供应,并缓解心脏痛。
(4)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一种致命的心脏疾病,常见于冠心病患者。
适量的运动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
3.运动和心脏病的预防如何通过运动预防心脏病?以下是一些有用的建议:(1)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制定一个合适的锻炼计划,包括运动的类型、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
(2)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例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
(3)控制运动强度:适当控制运动强度,避免运动过度导致身体负担过大。
(4)适量增加运动强度: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应适量增加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
(5)合理饮食: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简易运动-强健心脏

简易运动强健心脏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最重要的中心。
通过心脏收缩,把血液推入各器官、组织、细胞,供给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入血液,再通过心脏舒张的泵吸作用,经由静脉系统带回心脏,经过肺脏排出二氧化碳,经肾脏、肠道派出代谢废物。
所以,心脏的正常跳动,保证着血液正常循环,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拥有一颗强健的心脏,是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得以健康长寿的先决条件;心脏停止跳动,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强健心脏的运动,多种多样。
下面介绍八种简单易行的强心方法:一.下蹲1. 下蹲运动的做法尽管下蹲运动看似简单,但是做起来也要遵从一定规矩,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比较规矩的做法是:两脚分立,略比肩宽,挺胸收腹,双目向前平视,自然站立;脚尖的方向基本是倒八字形,以脚的第二趾朝正前方为准;下蹲时,膝盖的方向要在第二趾的延长线上。
双臂前伸,松腰屈膝慢慢下蹲,上身尽量保持平直,1次下蹲的时间大致是5秒钟1次,停留10秒钟左右;之后,两手收回,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立起;体质差者可将双手按于膝盖上,借助手臂力量缓慢起身。
同时,要配合适当的呼气吸气,深吸气时慢慢屈膝下蹲;起立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腿部并用力,同时呼气。
重复下蹲18至36次,每天可进行一至两遍。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觉疲累,适可而止。
老人可半蹲或1\4蹲;也可扶物下蹲。
从容不迫地练习下蹲运动5分钟,运动量相当于步行1小时,相当于跪膝20分钟。
是一种简便、易行、省时、有效的有氧运动。
利用不同的蹲起姿势可以锻炼人体不同位置的肌肉,具体有:负重深蹲,深蹲,前蹲,后蹲,弓箭蹲、八卦蹲、借物蹲等等。
可根据各人体质状况、锻炼进度、兴趣爱好等选择。
2.下蹲运动的强心等作用下肢血液回流心脏时,除胸腔吸气和心脏舒张期产生的负压吸引作用外,主要依靠下肢肌肉在运动时的肌肉挤压作用,特别是小腿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挤压作用,并借助于静脉瓣膜的单向开放功能,使静脉血由远端向近端、由浅静脉向深静脉流动,最后回流到心脏;小腿肌肉的挤压作用称作“肌肉泵”作用,甚至有人称之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运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是什么?

运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是什么?
运动对心脏功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运动对心脏的益处:
1. 增强心脏肌肉: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脏肌肉的力量。
通过锻炼,心脏能够更加高效地泵血,并提高其供血能力。
2. 促进血液循环:运动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环,提高血流量。
这有助于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细胞,改善身体的氧气供应并排除废物。
3. 降低血压: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风险。
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加强血管弹性,减轻血管炎症,从而改善血液流动并降低血压。
4. 控制体重:运动是减肥和控制体重的有效方式。
过重和肥胖会给心脏增加负担,容易导致心脏疾病。
通过运动,可以消耗多余的能量,减轻心脏负担,并维持健康的体重。
5. 提高心血管健康: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
它
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硬化风险。
适度的运动还可以提
高心率变异性,这是一种衡量心脏健康的指标。
请注意,运动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健康目标来选择适当的强
度和种类。
在开始任何运动计划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参考文献:。
运动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运动对生理功能的影响运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进行有氧运动、力量训练还是灵活性训练,运动对我们的身体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对我们的生理功能产生多种影响。
本文将探讨不同类型的运动对生理功能的具体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运动来改善和提高我们的生理功能。
1. 心血管系统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着显著的影响。
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和骑自行车,可以增强心肌收缩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整体效率。
这意味着心脏可以更有效地泵血,从而增加氧气和养分的供应,减少心脏负担。
此外,有氧运动还可以降低血压和心率,改善血液循环和血液黏稠度,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2. 呼吸系统运动可以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
运动时,肺部需要更多的氧气,因此长期参与运动可以提高肺活量和肺功能。
此外,运动还可以加强呼吸肌肉的锻炼,提高呼吸效率。
这对于预防和改善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3. 骨骼和肌肉系统运动对骨骼和肌肉系统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提高骨骼密度,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此外,力量训练还可以改善身体姿势和平衡能力,减少跌倒和骨折的风险。
柔韧性训练,如瑜伽和拉伸运动,则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范围。
4. 免疫系统运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刺激免疫细胞的活动,增加血液中的自然杀伤细胞,提高身体对抗感染的能力。
此外,运动还可以减轻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的症状。
5. 精神健康除了对身体的影响,运动还对精神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内多巴胺、血清素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的释放,提高情绪和幸福感,缓解焦虑和抑郁。
此外,运动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减少精神疲劳和压力。
总结起来,运动对于生理功能的影响十分广泛。
它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骼和肌肉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同时对精神健康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适合自己的运动,以提高生理功能和促进整体健康。
运动锻炼对心脏功能的短期影响

运动锻炼对心脏功能的短期影响运动锻炼是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心脏的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运动锻炼对心脏功能的短期影响。
首先,运动锻炼能够提高心脏肌肉的耐力和强度。
每当我们参与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或骑自行车时,心脏将比平时更加快速地泵血供给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
这种持续而有规律的运动能够提高心脏的律动性和肌肉弹性。
长期坚持有氧运动不仅能使心脏的泵血能力更强,还能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其次,运动锻炼能够降低血压。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常见疾病之一,而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通过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能够降低心血管系统的阻力,并在运动中体验到血压的降低。
运动帮助扩张和强化血管,使其更为柔软,从而减轻了心脏负担,使心脏更加健康。
此外,运动锻炼能够提高心脏的血液循环。
当我们进行运动时,心脏会增加血液的供应,并且心脏收缩更为有力,从而促进了血液的循环。
这种血液循环的加速可以帮助有效地输送养分和氧气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也能够清除身体中的代谢废物。
通过这种方式,运动锻炼对心脏功能的短期影响是显著的。
此外,运动锻炼还可以提高心脏的自律性。
心脏有一种自身的节律系统,叫做窦房结。
运动锻炼能够加速窦房结的自律性,从而使心跳更加规律。
这也是为什么运动可以帮助降低心脏病发病率的原因之一。
规律的心跳不仅减轻了心脏负担,还有助于维持身体其他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
另外,运动锻炼对心脏的短期影响还包括改善心脏的荷尔蒙调节。
运动的愉悦感觉和满足感通常与内源性荷尔蒙,如内啡肽和内源性大麻素相关,而这些荷尔蒙的释放有助于减轻焦虑、压力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进一步改善心脏的健康。
总之,运动锻炼对心脏功能的短期影响是多方面的,并且都具有正面的效果。
通过提高心脏肌肉的耐力和强度、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脏的自律性以及调节荷尔蒙等方式,运动锻炼使心脏更加强健、灵活和耐受力更强。
因此,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该适量地参与运动锻炼,从而维持身体和心脏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vity
Endurance Trained:
"Volume Overload"
Strength Trained:
"Pressure Overload"
• 2、微观特征
– 心肌肥大通常伴有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增加, 心肌肥大通常伴有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增加, 有利于心肌的血液供应和代谢活动 – 心肌结构协调变化,线粒体功能增强,数量 心肌结构协调变化,线粒体功能增强, 增多。肌质网功能增强, 增多。肌质网功能增强,有利于心脏的兴奋 收缩偶联,使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强。 -收缩偶联,使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强。
Re fe re nc Study Training, e Group h/wk 2 Control subje cts Wre stle rs Daily 14 Control subje cts Olympic/p Se ve ral owe r we ight lifte rs 58 National15–20 le ve l we ight lifte rs 44 Control subje cts Wre stle rs NR /we ight lifte rs/thr owe rs 21 Control subje cts Wre stle rs 10 Training, y O 2max NR NR 33±2 39±2 n 16 12 14 17 Age , y 19±1 20±1 27±1 27±2 LVM, g 211 ±8 330 ±16 149±18 184±25
• (2)运动锻炼对冠脉侧枝循环的影响
三、心脏检查诊断的常用方法简介
• (一) X-线影像技术
• (二)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 • (三)超声心动图 • (四)磁共振成像技术(MRI)
运动员心脏的检查
• (一)X-线影像技术(1950-1960)
– X线胸部平片(胸片)能显示心脏整体及各房室、大 血管的大小、形态和位置的变化及其程度,结合 透视还可观察心脏、大血管的搏动等运动功能状 态。
3、运动心脏肥大的机制
• (一)血流动力学过载(hemodynamic 血流动力学过载 overloading)
交感神经张力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心搏加快加强 肌肉血管舒张
运动
肌代谢活动
代谢产物
肌收缩对静脉的挤压 呼吸加强,胸内压升高
回心血量,心室舒张末容积,心室充盈压,心肌纤维拉 长,心室张力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射血能力增强
– 途径短,血流快:主动脉根部→冠状血管 右心 途径短,血流快:主动脉根部 冠状血管 冠状血管→右心 房。几秒完成。 几秒完成。 – 血压较高 – 血流量随心动周期波动
收缩期
舒张期
3、运动锻炼对冠脉循环的影响
• (1)运动锻炼与心肌毛细血管密度
– 训练对心肌毛细血管的影响,幼年动物大于 成年动物,中等强度运动好于大强度运动。
• 离心性肥大(非同心肥大)--以心腔扩大为主,伴 心壁增厚 • 向心性肥大(同心肥大)--以心室壁增厚为主
意义:
增加心室充盈量,提高心脏的泵血功能储备; 加强心肌收缩力量,促进心室排空。
Cardiac Hypertrophy-Athlete's Heart Hypertrophy-
Untrained:
引自浦钧宗,1964
(二)心电图
EKG/ECG (Electrocardiogram)
用于运动员心脏疾患的诊断和运动 员心脏机能评定; 用于预防和监测运动员心脏异常以 及指导训练。
缺陷:心电图与运动项目和运动员胸壁 厚薄有关,用心电图的电压标准来诊断 心脏大小可靠性较差。
• 等张耐力训练 • 主动脉瓣或二尖瓣闭锁不全 • 左室舒张末容量 • 左心室腔
Morganroth(1975)认为运动员训练所致生理性心脏增大与有病心脏 的心肌肥厚机制是类似的。但运动引起血流动力学应激是间歇性, 而有病心脏则是持续的。
项目 中长跑 游泳 自行车 跨、跳、短跑 投掷 举重 足球 篮球
运动锻炼与心脏功能
• 心脏是担负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 是决定人体健康和全身体力的核心部位, 目前心血管系统的疾病致死率在发达地 区居首位。运动心脏的研究已历经百年, 在运动医学史上,还没有一个问题像 “运动心脏”那样,能够引起学术界如 此长时间的兴趣和关注。
Athlete’s heart
• 1899年瑞典临床学家Henschen通过心脏叩 诊发现越野滑雪运动员心脏肥大,即称之 为Athlete’s heart,并认为“最大的心脏将 赢得比赛的胜利”。 • Germany:Athlete’s heart America or England: Athletic Heart Syndrome
Athlete’s Heart
• Endurance and Isometric sporting activities cause structural remodeling and increase in cardiac mass (physiologic hypertrophy).
– Increased volume of ventricular chambers – Increased size of L atrium and L ventricular wall thickness • Vary according to sport • Extreme changes reported in Crew, XC skiing, Cycling, Swimming – However, systolic/diastolic fxn is maintained – Occurs in M>F with size related to lean body mass.
心脏最大做功能力 小
(一)体育锻炼改善心功能
• (1)增强心肌的收缩力 • (2)改善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 机能 • (3)提高机能储备
(二)体育锻炼对冠状动脉循环 的影响
• 1、冠脉循环的解剖 解剖特点 解剖 表面走行、垂直穿入、 ① 表面走行、垂直穿入、易受压迫 ② 毛细血管分布丰富 侧支细小, ③ 侧支细小,易阻塞
– 由于X线技术的限制,不能区分心脏的结构, 难以区别生理性和病理性心脏肥厚等。
各项运动员心脏X线检查情况 增大10%以上的人数 运动项目 人数 游泳 田径 体操 足球 自行车 举重 马拉松 总计 % 107 41 9 30 39 12 62 300 面积 24 14 4 10 29 3 24 108 36 横径 54 17 6 20 31 1 44 173 57.6 减少10%以上的人数 面积 12 1 0 1 0 0 1 15 5 横径 2 0 0 0 0 1 0 3 1
运动心脏学
研究运动员心脏的结构的变化规律; 揭示运动心脏功能“节省化、高效化”规律; 探讨运动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发生、发展及转 归问题; 运动员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 运动心脏学诊断方法及心血管病的运动预防 和康复等。
(一)运动员心脏的结构
• 1、宏观特征
– 心脏肥大,以左心室肥大为主,且呈中等程度 肥大。
• 2、冠脉血流的生理特点 、
– 血流量大:安静时,冠脉流量 血流量大:安静时,冠脉流量225ml/min,占心 , 输出量的4~ %。(心脏只占体重的0.5%左右), %。(心脏只占体重的 输出量的 ~5%。(心脏只占体重的 %左右), 60~80ml/100g/min,心肌活动加强时可增加至 ~ , 300~400ml/100g/min。 ~ 。
区别之二——心脏功能储备方面
• 运动心脏的结构与功 • 病理心脏的形态结构 能的适应性重塑使其 重塑与其功能代谢不 具备良好的功能储备。 相匹配。 具备良好的功能储备。 相匹配。 • 运动员心脏的心功能 • 心脏储备力极差。负 心脏储备力极差。 较强,心肌张力好, 荷时泵血乏力, 较强,心肌张力好, 荷时泵血乏力,供血 多为中等程度增大, 不足。 多为中等程度增大, 不足。病人伴有各种 功能储备充足, 心脏功能不全的症状, 功能储备充足,没有 心脏功能不全的症状, 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心肌张力降低, 心肌张力降低,心脏 增大可达极显著程度。 增大可达极显著程度。
运动性心动徐缓的机制
• (1)心搏量增加 • (2)支配心脏的神经紧张性变化。
– 一般情况下,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对窦房结 作用的比例为25:50;训练后该比例为15:45
• (3)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下降 • (4)内皮素增加 • (5)心脏肥大
(三)运动心脏与病理心脏的区别
区别之一-心脏组织学及细胞分子学方面
• 等长力量训练 • 主动脉狭窄或全身高血压 • 主动脉压力 • 心脏后负荷 • 左心室壁
Table 3.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Strength-Trained Athletes (Weight Lifters, Power Lifters, Bodybuilders, Wrestlers, Throwers)
• (三)生长因子的作用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二)运动员心脏的功能
• 安静时心率减慢——窦性心动徐缓
– 意义:能量节省化,良好的心力储备
安静时 一般人: 50OOml/min≈71ml/次x70次/min 运动员: 50OOml/min=lOOml/次x5O次/min 最大运动时 一般人: 220OOml/min≈113ml/次xl95次/min 运动员: 390OOml/min ≈ 200ml/次xl95次/min
• 运动员心脏 • 心肌纤维的增长与相应 的毛细血管、肌红蛋白、 的毛细血管、肌红蛋白、 线粒体、 线粒体、氧化酶及神经 支配和神经递质水平增 长相 • 意义:有利于心肌的血 意义: 液供应和代谢活动, 液供应和代谢活动,心 脏的泵血功能增强 • 病理性心脏 • 毛细血管的增长落后于 心肌纤维的增长, 心肌纤维的增长,心肌 细胞钙的释放和摄取的 速率降低, 速率降低,肌球蛋白 ATPase活性下降 活性下降 • 结果:收缩异常,泵血 结果:收缩异常, 功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