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风资源分析
广西桂林风电场设计风速推算实例分析

广西桂林风电场设计风速推算实例分析利用桂林气象站经过一致性订正后的年最大风速资料,采用极值I型分布函数推算出桂林气象站50年一遇最大风速作为基本风速,根据风电场测风塔连续完整一年的实测最大风速资料,通过建立气象站与测风塔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比值法将基本风速推算得出风电场各高度的设计风速。
结果表明:桂林气象站10m高度50年一遇最大风速为20.3m/s;桂林气象站与测风塔70m高度的最大风速的比值为1.536;测风塔50m、70m、80m高度50年一遇最大风速分别为30.0m/s、31.2m/s和31.6m/s;风电场近似轮毂高度(80m)标准空气密度下50年一遇最大风速为29.1m/s,建议风电场采用Ⅲ类风电机组。
标签:风电场;设计风速;极值I型;一致性订正前言风电场50年一遇最大风速作为风能资源评估中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是决定风电机组极限载荷的关键指标,也是风电项目开发中机组选型和经济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1-3]。
根据风能资源评估的要求[4],需要在风电场场址处设立测风塔开展至少连续一年的现场观测。
由于测风塔观测的时间较短,需要结合附近具有代表性的气象站的长期观测资料来进行风资源分析。
目前,风电项目的评估大多数通过建立参证气象站与测风塔风速的相关性,由气象站历年最大风速序列作为基础,推算风电场50年一遇最大风速[5-8]。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的加剧,气象站周边观测环境遭到了比较严重影响,对气象站历年最大风速序列进行一致性订正,能更好地反映该区域长年代风环境的变化特征。
文章以桂林地区某风电场为例,探讨了基于气象站长期观测资料一致性订正基础上,采用极值I型分布函数推算风电场50年一遇最大风速的方法,为风电场的最大风速设计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收集桂林地区某风电场内一座70m高测风塔2012年4月1日00:00(北京时,下同)~2013年3月30日23:50实测的逐日10min平均最大风速资料,测风塔海拔高度为1358m,测风塔在距地70m、50m、30m与10m高度层安装有风速仪,在70m、10m高度安装有风向仪。
风资源分布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小资料)中国10米高度层的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26亿千瓦,其中实际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
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是风能资源丰富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或等于200瓦/平方米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有效风能密度在300瓦/平方米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米/秒的时数约为7000~8000小时,大于或等于6米/秒的时数为4000小时。
新疆北部、内蒙古、甘肃北部也是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有效风能密度为200~300瓦/平方米,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米/秒的时数为5000小时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6米/秒的时数为3000小时以上。
黑龙江、吉林东部、河北北部及辽东半岛的风能资源也较好,有效风能密度在200瓦/平方米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3米/秒的时数为5000小时,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6米/秒的时数为3000小时。
青藏高原北部有效风能密度在150~200瓦/平方米之间,全年风速大于和等于3米/秒的时数为4000—5000小时,全年风速大于和等于6米/秒的时数为3000小时;但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密度小,所以有效风能密度也较低。
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南部、河南、湖南西部、福建、广东、广西的山区及新疆塔里木盆地和西藏的雅鲁藏布江,为风能资源贫乏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在50瓦/平方米以下,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3米/秒的时数在2000小时以下,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6米/秒的时数在150小时以下,风能潜力很低风能分布中国10米高度层的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26亿千瓦,其中实际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
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是风能资源丰富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或等于200W/m2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有效风能密度在300W/m2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 m/s的时数约为7000~8000h,大于或等于6m/s的时数为4000h。
新疆北部、内蒙古、甘肃北部也是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地区,有效风能密度为200~30 0W/m2,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m/s的时数为5000h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6 m/s的时数为3000h以上。
广西风速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广西风速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蒙良莉; 莫建飞; 钟仕全; 陈燕丽【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9(019)021【总页数】8页(P71-78)【关键词】风速资源; 时空分布; 地理信息系统; 广西【作者】蒙良莉; 莫建飞; 钟仕全; 陈燕丽【作者单位】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宁师范大学) 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南宁师范大学) 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南宁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试验基地南宁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67随着当今社会对新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风能资源的利用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加大,把握风速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挖掘风能资源的关键一步。
风能资源是丰富且洁净的自然能源,具有无污染,可再生,分布广泛的优势。
利用风能发电相比火力发电,核发电更环保,且风能设施多为不立体化设置(无需改变地理构造),不仅对生态有益且其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相对低。
广西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量充足,利用水力发电的经济效益高,冬春季步入枯水期,水力发电严重不足,部分地区需通过拉闸限电等方式才能缓解用电紧张的局面;随着广西社会与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消耗逐渐增多,对环境影响也日益凸显。
因此,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风力发电,对于广西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风能资源的研究包括时空分布[1,2]、模拟预测[3—7]等方面,学者试图通过地面观测数据及资料[8—13],在年代际[14]、年际尺度[15]上采用趋势分析、空间分析[16]、小波分析[17]、统计法[18]、统计预测模型[19]等方法,分析风速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短、中、长期风速预测[20],相关研究在多种空间尺度展开,包括全球[21,22]和区域尺度。
目前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多集中于风速趋势分析、周期性、突变及气候特征,较少提及风速资源分布机理。
广西发展海上风电的现状及建议

≤≤≤蓝色国土海上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可以从源头上减少煤炭使用对空气造成的污染,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海上风电应用政策体系,并将海上风电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海上风电的市场环境和技术条件逐渐成熟。
近10年来,沿海各省都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绿色新发展理念,逐步将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向清洁能源产业转型,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笔者从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现状和国内政策环境入手,结合目前广西发展海上风电的自然条件、政策环境,分析广西海上风电发展滞后原因,并对今后广西发展海上风电的政策及发展方式提出建议。
一、国内发展海上风电的现状2016年国家能源局印发的《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重点推动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江苏省的海上风电建设,积极推动上海市、海南省、天津市、河北省的海上风电建设, 探索性推进山东省、辽宁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海上风电建设。
目前,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山东省、河北省已编制了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并开展了海上风电项目建设。
2018年,江苏省海上风电建设项目7个,装机容量211万千瓦;广东省海上风电建设项目5个,装机容量150万千瓦;福建省海上风电建设项目6个,装机容量162万千瓦;辽宁省海上风电建设项目2个,装机容量60万千瓦;河北省海上风电建设项目1个,装机容量30万千瓦;浙江省海上风电建设项目1个,装机容量25.2万千瓦。
从以上各省的装机容量可看出,江苏省海上风电发展规模最大,广东省、福建省为后起之秀,河北省、浙江省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广西海上风电发展现状201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的《广西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风电新增装机规模为300万千瓦,新建和续建风电装机规模为450万千瓦,总投资400亿。
重点推进风力资源富集、消纳条件好的地区风电开发,重点加快容县、兴安、富川、恭城等地区的风电项目建设,探索北部湾地区的海上风电开发。
根据规划,广西并未对北部湾地区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进行规划,原因如下。
广西典型风电场风力发电分析

广西典型风电场风力发电分析发表时间:2018-06-21T10:22:19.23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作者:魏玥恒1 袁政2 陈兴媒3 [导读] 摘要:广西风力发电已具有一定规模,本文选择3个典型风电场,从风速和发电量进行比对分析,找出规律,利于借鉴。
(1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2大容山风电场广西玉林 537000; 3国电广西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7)摘要:广西风力发电已具有一定规模,本文选择3个典型风电场,从风速和发电量进行比对分析,找出规律,利于借鉴。
关键词:广西;风力发电;比对 1 广西风资源广西大陆海岸线长约1595千米,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风能资源中,风功率密度达到200W/m2以上的技术可开发量为2643万kW,分布在三个带12个区内:I带有三区,分别为:与湖南交界的桂东北山区、桂东的都庞岭与萌渚岭交界一带、柳州北部天平山和架桥岭交界一带;II带有四个区,分别为:桂西北的凤凰山一带、桂中忻城和柳江一带山区、大明山南段、桂西中部的六韶山与西大明山一带山区;III带有五个区,分别为桂东南大容山一带、钦州与玉林之间的罗阳山、六万大山一带、桂西南十万大山一带、北部湾沿岸、涠洲岛。
至2017年末,广西投运风电场19个,装机容量1500.9MW,年发电量248793万kWH,占总电量的1.61%。
2 风电资源分析 2.1 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了以下3个位于广西境内的典型风电场:风电场Ⅰ:地处广西风资源III带桂东南大容山一带风能资源丰富带,位于玉林市,典型的山地地形,海拔800m至 1250m之间。
风电场Ⅱ:地处广西风资源I带与湖南交界的桂东北山区风能资源丰富带,位于恭城县燕子山至圆石山之间,典型的山地地形,海拔1300m至1600m之间。
风电场Ⅲ:地处广西风资源I带桂东北都庞岭山区风能资源丰富带,位于灌阳县、兴安县与全州县交界处山区,风场海拔高度 800m至1900m之间。
南宁市总体规划要关注的风气候问题

4南宁市风气候环境资源问题正确运用及评价探讨
(1)以上只是通过分析研究南宁市风气候环境资源特征,对南宁市的城市总体规划或其修编提出了 一些方向性的建议。在城市规划建设得更详细阶段和局部地段,要正确运用和评价风气候环境资源,还必 须做更专业更细致的有关工作。特别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在节约用地情况下高楼林立现象日益明显, 加之汽车时代的到来等等因素,将会引起城市气候环境的更多变化,甚至可能出现城市气候资源的退化, 从而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在风气候环境与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关系应该建立评价体系,用以监测 城市发展后对环境气候的影响程度,以便提出城市持续发展、维持和谐生态的规划建设对策。
(2)如何避免城市规划建设引起风资源等气候环境退化并且合理利用它给人带来舒适呢?可以先从 城市气候监测着手,在南宁市可首先选择重点城区比如琅东,这里高层建筑比较集中,通过定期的风气象 实测,对于该区在不同季节的不同风环境有一个定性和定量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总结, 从而找出规律性,为制订有关的法规和技术指标打下基础,同时还要建立风气候环境的评价体系,使能够 在城市规划建设设计的全过程中,针对建筑群体的合理布局和城市、街道以及风向、风速的正确关系,总 结出适合于南宁市城市规划建设设计的方法,从而提高南宁市的城市环境质量。
5 结语
雷达回波图动画在气象节目中的使用,大大丰富了气象荧屏,也满足观众在视觉上对气象节目多形式 多色彩的要求,在用电视语言来描述天气过程时,提供一种新的表现形式,给节目注入新的活力。在安装 有雷达测站的地级市气象局,制作气象电视节目可以尝试着用以上方法使用雷达回波图和雷达回波动画, 对改善当地气象电视节目质量也会有所帮助。
表1 1951—2000年南宁市年风向频率和平均风速和污染系数表
描写广西的景色

广西风景名胜介绍广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类:(一)自然景观1.峰林景观广西的峰林是发育完美的热带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
它们平地拔起,气势超群,造形奇特。
形态最典型、风景最秀美的是桂林、阳朔一带的石灰岩峰林,曾被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誉为“碧莲玉笋世界”。
此外,在桂东北、桂中、桂东南、桂西等地也随处可见石灰岩峰林。
2.岩溶洞穴广西洞穴众多且景观优美,素有“无山不洞,无洞不奇”之称。
据统计广西溶洞约有10万个。
在瑰丽多姿的溶洞里,石乳、石笋、石幔、石柱、石花、石莲、石林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比较著名的有旱洞型的桂林的芦笛岩、七星岩,柳州的都乐岩,武鸣的伊岭岩,北流的色漏洞、玉林龙泉洞等;有水洞型的桂林冠岩、荔浦丰鱼岩、灌阳龙宫、钟山碧水岩、马山金伦洞等以及考古陈列型的桂林甑皮岩(是中国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洞穴遗址)和龙隐岩(存有唐代至清代摩崖石刻200多件),柳州白莲洞(中国史前人类文化的重要遗址)等。
3.山地景观广西海拔高于1,500米的山峰有数十座,大多山体雄伟,气势磅礴,林木葱郁,景色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适于科学考察远足攀登。
如猫儿山、大瑶山、大明山、元宝山等4.河湖水景广西河流众多,清澈娟秀,在地域上多与奇峰相配,形成一派山环水绕,山水相依的秀丽景色。
除举世闻名的漓江外,景色优美的还有融水的贝江、资源的资江、宜山的下规河、大新的黑水河、崇左的左江、宁明的明江等。
湖泊风景多以较大的湖泊或水面为主景,湖岸的山丘、原野和农家村舍、田园风光或城市风貌等为衬景而组成。
如桂林的榕湖、杉湖,南宁的南湖,柳州的龙潭,贵港的东湖,陆川的龙珠湖等。
此外,广西还有不少水质优良、水面宽阔、群山环抱、湖光山色十分秀美的水库,如灵川青狮潭、百色澄碧河、富川龟石、邕宁大王滩、合浦洪湖江、玉林寒山等水库。
5.瀑布景观位于中越交界的归春河上游的德天瀑布闻名遐迩,其瀑面宽100多米,高约80米,呈三叠状飞泻而下,水声轰鸣,势若奔马,非常壮观。
广西资源县金紫山风电场项目进展情况(1)

广西资源县金紫山风能电站项目进展情况一、资源金紫山风能发电场地理位置及项目简介资源金紫山风电场位于广西资源县瓜里乡和车田苗族乡接壤处的金紫山(广西侧)上的十里坪坦高山丘陵区,海拔均在1300m以上,地形开阔,多为荒坡、天然草场等山地地形。
该项目填补了广西没有风能发电项目的空白,也是资源县多年来招商引资引进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规划装机10万千瓦,总投资10亿人民币。
一期设计总装机容量4.95万千瓦,安装33台15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工程投资57926万元(不含接入系统投资),风电场代表年年上网发电量为9547万千瓦时,年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1929小时。
二期项目总装机容量在5万千瓦以上。
如条件成熟将进行三、四期开发。
二、积极争取,确保项目的顺利签约金紫山地势最高海拔1800多米,山顶平坦,有十里坪坦的美称,海拔1300米以上的地形开阔,多为天然草场山地地形,冷暖气流流动几乎没有阻隔,常有大风天气,蕴藏较丰富的风能资源。
作为当今世界新能源开发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发展前景的风力发电,资源县看到了清洁、可再生、占地少、不需移民、建设周期短等优势中蕴藏的巨大的开发潜力。
经过慎重的可行性研讨,2008年初,金紫山风电场项目正式成为资源县重点推介的招商引资项目,摆上了资源县委、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
通过媒体、网络和各种招商引资推介会的大力推介,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对该项目表示了兴趣,县招商局及时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县长黄永跃当即与集团负责人取得了联系,双方商定了进一步沟通、接洽的日期。
一个星期后,黄县长率招商局等部门领导一行赴北京与集团公司老总进行了深入的洽谈,几经努力,终于达成了初步意向协议。
回资源后,立即成立了风能项目协凋服务小组,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各位常委、副县长任副组长,招商局作为服务协调的牵头单位,全力做好各项服务、协调工作。
在以后的近9个月时间里,县委书记唐厚军、县长黄永跃亲率招商、发改等部门五次下广州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指定的建设单位“中国投资集团—南方分公司”进行谈判,并多次上北京下广州邀请公司老总来资源实地考察,通过我们艰辛的努力,终于在2008年9月达成协议,在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正式签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风资源分析
1 广西风资源区划
受地形和气候的共同影响,广西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集中于桂北湘桂走廊、沿海地区、海拔较高的开阔山地及河谷地区。
根据《广西风能资源评价报告》,广西陆上风能资源总储量约41322MW(未含沿海滩涂及近海风能资源量)。
广西地形复杂,风能资源除受环流背景影响外,还受地形和地貌等因素影响,局部地区风能差异较大。
桂北、桂南山区和北部海湾沿岸风能资源较大,西部丘陵地带和东部河谷平原风能资源较小。
冬季是风能资源利用的最佳季节。
随着离地高度的增加,风能资源量明显提高。
在70m高度,年平均风功率密度达到400W/2以上的技术开发量为124万kW;达到300W/m2以上技术开发量为692万kW;达到250W/m2以上的技术开发量为1317万kW;达到200W/2以上的技术开发量为2643万kW。
广西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三个带12个区内(如图1所示),广西中尺度数据模拟80m年平均风速分布图如图1所示。
三个带分别为:桂东北风能资源丰富带(Ⅰ)、桂中风能资源丰富带(Ⅱ)、桂南风能资源丰富带(Ⅲ)。
其中:桂东北风能资源丰富带(Ⅰ)主要分布在与湖南交界的桂东北山区(猫儿山、越城岭、海洋山一带)(A1)、桂东的都庞岭与萌渚岭交界一带(A2)、柳州北部天平山和架桥岭交界一带(A3)等区域;桂中风能资源丰富带(Ⅱ)主要分布在桂西北的凤凰山一带(B1)、桂中忻城和柳江一带山区(B2)、大明山南段(B3)、桂西中部的六韶山与西大明山一带山区(B4)等区域;桂南风能资源丰富带(Ⅲ)主要分布在桂东南大容山一带(C1)、钦州与玉林之间的罗阳山、六万大山一带(C2)、桂西南十万大山一带(C3)、北部湾
沿海(C4)、涠洲岛(C5)等区域。
三个带潜在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总计568万kW。
图 1 广西风能资源潜在开发区域分布图
图2 广西中尺度数据模拟80m年平均风速分布图
根据广西气象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分析,广西现有气象站的年平均风速资料表明,年平均风速最大值出现在涠洲岛,为 4.3m/s,其次是沿海地区的防城港,为 4.0 m/s,最小值出现在桂西北的天峨,为 0.7 m/s,其余大部分测站年平均风速在 1.0-3.0 m/s 之间。
沿海地区的下垫面平坦,一年四季风速最大,年平均风速达3.1~ 4.3m/s。
越往内陆,地面越粗糙,风速越小。
桂北的湘桂走廊由于处在“广西盆地”边缘的缺口——越城岭与海洋山之间,是南北气流运行的通道,是冷空气入桂的主要途径,因此年平均风速较大,为 2.4~3.1m/s,其它地区由于受到云贵高原和南岭山地的阻挡,风速较小,年平均风速大多在 2.0 m/s 以下,其中天峨、凤山、龙州、凭祥在 1.0 m/s 以下,为全区最小。
桂西的右江河谷由于南、北面均为海拔 1000m 以上的高山,风进入河谷后,产生狭管效应,风速增大,年平均风速达 2.3~2.6 m/s,其它地区风速较小,大多在 1.5 m/s 以下。
桂东的容县、陆川由于位于云开大山与大容山、云开大山与六万大山之间的峡谷地带,也是由于狭管效应,造成平均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在 2.5~3.1 m/s 之间,其它地区风速较小,在 2.0 m/s 以下。
桂东的容县、陆川由于位于云开大山与大容山、云开大山与六万大山之间的峡谷地带,也是由于狭管效应,造成平均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在 2.5~3.1 m/s 之间,其它地区风速较小,在 2.0 m/s 以下。
2 各市风资源概况简述
(1)南宁市:北部马山县、上林县和东部横县、良庆区、宾阳县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地丘陵区域和大明山区域的风能资源较好,这部分区域的平均风速约5.0m/s,风功率密度120W/2以上,预计可开发容量408.76万千瓦,西南部地区因受地形因素影响,风资源相对较差。
(2)柳州市:柳州市的风速分布受地形影响,柳州市部分地区100m 高度风速在 5.0m/s 以上,土博镇、里高镇和三都镇风能资源最好以及英洞瑶族乡、安太乡附近,100m 高度风速在 6.0~7.0m/s;冲脉镇、六塘镇以及百朋镇附近的风能资源较好,100m 高度风速约6.0m/s。
总体呈现出西部和南部风资源比东部和北部较好的现象。
(3)桂林市:桂林市湘桂走廊区域及高海拔山区的风资源较为丰富,风功率密度等级大多在二级及以上,个别区域风功率密度等级接近四级。
(4)梧州市:梧州市北部及南部风资源相对丰富,风速5m/s以上,中部风速较低。
(5)北海市:北海市风能资源相对较丰富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中部、西南与东南沿海一带区域,地势相对平坦,风能资源较好;北海市西北部与东北部地势较高,与钦州市浦北县交界处地势较高区域的风能资源较好,其余地势较低区域因受地形因素影响,风能资源相对较差。
(6)崇左市:风资源较丰富区域主要集中在崇左市北部的天等县及南部的宁明县,风速5.5m/s以上。
(7)来宾市:根据来宾市地形条件分析,东北部及西北部海拔相对较高,风流通过时基本不受阻挡,中部地形开阔,在两侧较高山脉的作用下可形成峡谷效应,初步分析,来宾市东北部、西北部及中部风能资源相对较丰富。
但由于来宾市西北部多为孤立山包,不具备风电场建设的地形条件,可优先利用来宾市东北部及中部风能资源相对较丰富的区域进行风电场开发。
(8)贺州市:贺州市风资源因地形影响,风资源丰富地区集中于其北部、地处都庞、萌渚两岭余脉峡槽之间的的富川县,素有“大风走廊”著称,风能资源十分风丰富。
70米处年平均风速高于5.4m/s。
贺州中部也存在部分可开发区域。
(9)玉林市:玉林市属广西风资源相对较好区域,境内的高山风速可达6.5m/s以上,风资源较好区域集中于北流市东南部及北部、兴业县东北部及西南部、陆川县中部。
(10)百色市:根据百色市气象站观测,百色市右江河谷地区风能资源相对比较丰富、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在2.3m/s~2.6m/s之间,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11)河池市:河池市风能资源条件较为丰富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海拔相对较高的都阳山、凤凰山、九万大山一带山脉。
(12)钦州市:钦州市北部及东北部风资源较为丰富,部分区域风速可达6.6m/s以上,已建成或在建项目也集中于这两个区域。
(13)防城港市:防城港市中部及西南部山脉风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山脉走势北东-南西,该区域80米处风速可达6.5m/s以上,南部沿海区域风资源值得关注。
(14)贵港市:贵港市因地形影响,大部分区域风资源较差,仅覃塘区北部的平天山山脉,80m处风资可达6.5m/s,平南县中北部区域风资源相对整个贵港市风资源较好,但80m处风速也仅为5m/s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