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服饰色彩与图案寓意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作者:张耀军王冠茹马亚倩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10期摘 ; 要:从壮族服饰的款式、色彩、图案、工艺及文化内涵方面,探讨了壮族服饰的艺术特征。
并且在壮族服饰与现代流行趋势的研究基础上,以实例说明壮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
关键词:壮族;传统服饰;艺术特征;图案;应用中图分类号:J523.5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9-0133-02壮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服饰文化。
壮服不仅是围绕着稻作生产方式的需要,装饰纹样也与农耕生活有关。
壮族服饰融合了中原汉文化的诸多因素,同时也受到苗、瑶、彝、侗、水等民族服饰的影响,从而不断拓展和丰富自己的服饰形态。
按壮族居住的地域,广西壮族服饰划分为桂北土语区、桂边土语区、右江土语区、红水河土语区、靖德土语区以及左江土语区等,其款式多达数百种。
不同区域的壮族文化特色各异,构成多元一体的服饰,体现出壮族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风貌。
一、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一)款式结构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幔。
”清末以前,壮服都是自纺、自织、自缝制的。
壮族男子上穿黑布对襟衣,圆领阔袖,两襟扣子7—9个,扣子用黑布织成。
裤子也是黑布,裤口宽大。
成年人尤其是老人,头包长约4—5尺黑巾,或用一块长方形黑布合缝,上端打折,顶开圆孔,戴于头上。
妇女上穿大襟蓝干衣,领窝至右腋下的衣襟、两袖均绣大花边,领矮露颈部。
下穿长至脚踝的折裙,或镶花边的宽裤子,裙子外正两腿心处,各绣一条垂直对称的大花边,在臀部处打几个折,臀部下的裙脚卷起一寸左右,两边以几针缝住,形成后裙脚弓形翘起,从前面看是桶裙,背后看是折裙,上下衣裙贴身,线条分外明朗,十分雅观。
清末民国以后,壮族男子改穿对襟唐装衣,宽裤子,脚穿土布鞋。
老年人头扎黑巾。
壮族服饰色彩与图案寓意 ppt课件

11
壮族服饰色彩与图案寓意
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壮族先民对大自然 的依赖性很强,他们上山采集,入林狩猎,下河捞鱼,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耳闻目染的是日月山川,流 云繁星,风啸雷鸣,花开结果,草木荣枯。他们感受到 了大自然对他们生存的重要性,对于来自自然界的力量, 他们既受其恩惠,也受其灾害,既热爱它们,又惧怕它 们,认为万物皆有灵性,于是产生了崇拜,这便是自然 图腾崇拜。
4
壮族服饰色彩与图案寓意
色彩是审美感觉中最普遍、最大众化的形式之一,是构 成服饰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色彩能够表现感情。
蓝、黑两种颜色是壮族传统服饰最基本、最普遍的色彩, 而黑色在壮民的心目中是庄重、严肃的象征。壮族习俗以黑 为贵,把黑衣、黑裙、黑裤、黑头巾作为礼服,只有在参加 婚礼、做客、赴宴、盛大节日、宗教祭祀等重大场合,人们 才穿上黑色盛装。如今在某些偏僻的壮乡村寨,姑娘出嫁还 是着黑衣、黑裤,打黑伞,穿黑鞋,外婆送给外孙女的结婚 礼物中必有一条黑布。连山新娘怀孕也要穿上出嫁时的黑衣 裤,表示有喜了。
部分是某种自然灵物崇拜或宗教信仰的“遗留”,
这些特殊的衣服饰物一般与御寒、遮羞、美观、财
富、权力等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在服饰中拥有
一种崇高或神秘的意味,包含有壮族宗教信仰传统
意识。
10
壮族服饰色彩与图案寓意
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 有些服饰在宗教仪式中就是最好的祭物或法器, 感通着天地人神、江山社稷,影响着族运变迁,人 生命相。
8
壮族服饰色彩与图案寓意
蓝靛草 翻打滤汁
滤汁
9
泡蓝靛 沉淀后的蓝靛
壮族服饰色彩与图案寓意
1、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壮族服饰是壮族文化
壮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壮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壮族是中国的一个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
壮族服饰的传承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凝结着壮族人民的智慧和美学观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壮族服饰文化的特点、传承与发展。
壮族服饰文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独特、多样、色彩斑斓。
壮族服饰注重色彩的丰富性,常常采用鲜艳的红、绿、黄等颜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同时,在服饰的设计上,壮族人民注重图案的装饰性和寓意。
不论是在头饰、上衣还是下装上,都能看到各种精巧的刺绣和织锦,细腻的手工艺表达了壮族人民的审美追求。
壮族服饰的传承是通过口述、实践和模仿的方式进行的。
壮族人民将服饰制作的技艺代代相传,从祖辈开始,就有专门的师傅教授后人服饰制作的技巧。
同时,壮族人民还通过实践和模仿来学习服饰的制作和穿戴。
年幼的孩子们往往会通过模仿长辈的穿戴方式来学习,这种传统的方式保证了壮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追求,壮族服饰文化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机遇。
越来越多的壮族服饰设计师走出传统乡村,开始将壮族服饰融入到现代时尚设计中。
他们以传统的壮族元素为设计灵感,将古老的壮族服饰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优雅而富有个性的壮族时装。
这种创新的方式既能保持传统的特色,又能适应现代的审美需求,为壮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壮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是对壮族文化的保护,也是对民族多元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通过展示壮族服饰的魅力和独特性,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壮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同时,通过将壮族服饰融入到现代时尚设计中,可以为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创新元素。
总的来说,壮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
我们应该重视壮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人们对壮族服饰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鼓励更多的创意设计师将壮族服饰融入到现代时尚设计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壮族服饰文化,为中国的文化多样性做出更大的贡献。
简述壮族服饰的特点

简述壮族服饰的特点
壮族服饰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和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色彩鲜艳:壮族服饰通常使用较为鲜艳的颜色,如蓝、黑、白、红等,特别是红色和蓝色在壮族服饰中比较常见。
2. 图案精美:壮族服饰上的图案丰富多彩,有动物、植物、人物等,这些图案通常以刺绣、织锦等形式出现在服饰上,展示了壮族人民独特的艺术审美。
3. 款式多样:壮族服饰的款式多样,根据地域和民族的不同,有不同的款式和风格。
例如,壮族的男子通常穿着短装或长装,上衣多为蓝色或黑色,下身为宽大的裤子或裙子;而壮族妇女则穿着宽松的长装或紧身的短装,上衣多为红色或黄色等鲜艳的颜色,下身为宽大的裤子或裙子。
4. 工艺独特:壮族服饰的制作工艺独特,如壮锦的制作工艺就有其独特之处。
壮锦以棉纱为经线,以各种丝线为纬线,通过织机交织而成。
壮锦的图案和色彩都十分精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5. 配饰丰富:壮族服饰的配饰十分丰富,包括头饰、耳饰、腰饰等。
这些配饰不仅有装饰作用,还有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总的来说,壮族服饰以其鲜艳的色彩、精美的图案、多样的款式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而著名,展现了壮族人民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云南壮族服饰图案暨构成形式的审美研究

摘要
摘要
本次演示以苗族服饰图案为研究对象,对其构图形式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 文献综述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发现苗族服饰图案具有丰富的构图形式,包 括对称式、均衡式、重复式等,并具有独特的色彩搭配和寓意表达。本次演示对 于了解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
引言
苗族服饰图案作为一种重要的民族文化符号,体现了苗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 程中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本次演示旨在探讨苗族服饰图案的构图形式,以期 深入了解苗族服饰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内容摘要
摘要:本次演示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设计元素和特点的分析, 阐述了这些图案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内容摘要
引言: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其中, 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这 些图案不仅美观,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随着时尚产业的不断发展,云南少 数民族服饰图案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
三、审美的特征
通过对云南壮族服饰的研究,也可以为保护和传承这一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希望本次演示对云南壮族服饰图案暨构成形式的审美研究能引起更多人的和兴趣。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云南楚雄彝族服饰图案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 价值和历史意义。本次演示旨在探讨云南楚雄彝族服饰图案艺术的特征、传承与 发展,为推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壮锦花纹的文化传承与艺术赏析

壮锦花纹的文化传承与艺术赏析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壮锦的历史背景 (3)1.2 壮锦在文化中的地位 (4)二、壮锦纹样的分类与特点 (5)2.1 动物纹样 (6)2.2 植物纹样 (7)2.3 人物纹样 (9)2.4 图腾与神话纹样 (10)2.5 综合纹样 (11)三、壮锦纹样的文化内涵 (12)3.1 龙的象征意义 (13)3.2 凤凰的寓意 (14)3.3 四象与五行 (15)3.4 寓意吉祥与美好 (16)四、壮锦纹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17)4.1 色彩运用 (18)4.2 形状与结构 (19)4.3 线条与质感 (20)4.4 构图与布局 (22)五、壮锦纹样的传承方式 (23)5.1 口传心授 (24)5.2 文献记载 (25)5.3 艺术展览 (26)5.4 现代创新 (27)六、壮锦纹样的保护与振兴 (29)6.1 文化遗产的保护 (30)6.2 传统工艺的振兴 (31)6.3 创新与发展的挑战 (32)6.4 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34)七、结论 (34)7.1 壮锦纹样的文化价值 (35)7.2 艺术价值的再认识 (37)7.3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38)一、内容概述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档主要围绕壮锦花纹的文化传承与艺术赏析进行阐述。
概述壮锦花纹的起源和发展,壮锦花纹在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图案设计源于自然、生活以及宗教信仰,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介绍壮锦花纹的种类和特点,壮锦花纹丰富多样,包括几何图案、动植物纹样以及神话传说等,这些图案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分析壮锦花纹的图案构成和色彩运用,以及其寓意和象征意义。
阐述壮锦花纹的文化传承,壮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花纹的传承也是文化传递的重要方式。
介绍壮锦花纹的传承人、传承方式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发展,展示壮锦花纹在时代变迁中的生命力。
壮族的服饰文化

壮族的服饰文化在古黔中地区的道县玉蟾岩(古代壮族苍梧部活动区域),发觉了人类在15000年前用来作陶器“垫布”的植物纤维编织纹,它是到目前为止人类自己用劳动制造出来的第一件手工纺织品。
壮族服饰主要有蓝、黑、棕三种颜色。
壮族妇女有植棉纺纱的习惯,纺纱、织布、染布是一项家庭手工业。
用自种自纺的棉纱织出来的布称为“家机”,精厚、质实、耐磨,然后染成蓝、黑或棕色。
用大青(一种草本植物),可染成蓝或青色布,用鱼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
壮族服饰各有不同,男子、女子的服饰,男子、妇女、未婚女子的头饰,各具特色。
男装女装壮族服饰男装有右襟与对襟两种,右襟衫反膊无领,衣纽从右腋下开至腰部又转向正中,再开出三四寸而止,衣襟镶嵌一寸多宽的色布边,用铜扣纽,再束上长腰带;对襟开胸,长仅及脐的紧身衫,这是在劳作时穿着的。
而女装为无领右襟,只是衣袖比男装大些,宽大近尺,长至膝盖,镶嵌绲边,边条有宽细,一般在二三道以上。
肩内贴布反衬在外,起缝三线,名叫“反膊衫”。
男女衫的扣钮均铜纽或布纽。
男女裤子式样基本相同,裤脚有绲边,俗称“牛头裤”。
已婚妇女有绲花边的肚兜,腰裤左边悬挂一个穗形筒,与锁匙连在一起,走动时发出“沙啦沙啦”的响声。
男子礼服惯穿长袍,外面套上一件短褂,通称“长衫配马褂”,起先是头戴顶圆帽,后来改戴礼帽。
男女都穿布鞋。
银饰与头饰壮族的银饰过去曾经普遍盛行。
据民国廿二年(1934)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载,百色“女子饰品,有发箍、簪及指约、手镯等。
”恩降“妇女装饰,城厢多尚金玉,乡村则重玉质银器。
”西林“惟女子最爱佩戴簪钗、耳环、手镯及盾牌等。
富者用金质,贫者用银质。
”未婚女子宠爱长发,留刘海(以此区分婚否),通常把左边头发梳绕到右边(约三七分)用发卡固定,或扎长辫一条,辫尾扎一条彩巾,劳作时把发辫盘上头顶固定。
已婚妇女则梳龙凤髻,将头发由后向前拢成鸡(凤)臀般的式样,插上银制或骨质横簪。
裹青纱白帕的已少见,多用黑帕或花帕头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妇女,且喜爱戴绣花勒额,冬季妇女多戴黑色绒线帽,帽边花式因年龄而异。
壮族风俗

壮族服饰壮族服饰色彩以青、黑色为主基调,妇女服色在此基础上配以少量五彩色,是壮族人民典型的服饰用色和配色方式。
根据壮族服色用色的特点,将其服饰色彩分成两个不同的色组,来阐述不同色组及其配合的语义和功能。
服饰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
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而且壮族女子喜戴银饰;男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穿阔边大脚裤。
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壮族服饰,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的领襟开口方式,裙型(筒裙、褶裙),色彩,服饰品,发式等可变元素,形成了既具有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服饰共性,又有民族特性的壮族服饰。
黑衣壮服饰讲究实用,款式大方而朴素。
黑色既是黑衣社的象征,也是其族群标志。
众所周知,壮锦为我国四大名锦之一,然而它就出自于壮族妇女之手,她们织的壮锦色彩斑斓,五彩缤纷,耀人眼目。
有个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壮家姑娘达尼妹织布时,太阳升上,这时屋檐下挂有露水的蜘蛛网五光十色,非常美丽。
达尼妹以蜘蛛网为样,织成壮锦。
其他壮族姑娘竞相模仿,壮锦就流行起来了。
白族尚白,而白族姑娘却戴红、绿、白、黄彩色凤凰帽。
传说为凤凰所赠,后人仿制而来。
♦壮族的主食是大米和玉米。
喜吃腌制的酸食。
农业民族,种植水稻、玉米、豆类、薯类、瓜类、果类,饲养猪、牛、羊畜类和鸡、鸭、鹅禽类,在生产和生活的长期实践中,接触和认识了各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和动物,故美食风味甚多。
他们居住在亚热带,气候炎热多雨,烟瘴重,各种疾病易于发生,因此各种美食风味又与气候相关。
他们历史悠久,有丰富的食俗文化,其饮食又与他们的历史文化有关。
下面且将壮族的风味美食,择要予以介绍。
♦壮族特色菜。
乳猪需用糯米或大米味养, 使其肉细皮嫩为上。
然后以独特工艺、熟练的火工精心烤制, 使其皮丝黄透亮, 然后切块上盘, 拌以葱酱、白糖食之, 其味香甜松脆、肉质细嫩甘香, 具有滋心润肺、养颜养容功效。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拥有2000多万人口,同时,它也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尤其是壮族古居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壮族儿女的珍贵宝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精品课件
壮族服饰文化中的信仰内涵
4
精品课件
壮族服饰----崇尚蓝黑的审美情趣
色彩是审美感觉中最普遍、最大众化的形式之一,是构 成服饰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色彩能够表现感情。
蓝、黑两种颜色是壮族传统服饰最基本、最普遍的色彩, 而黑色在壮民的心目中是庄重、严肃的象征。壮族习俗以黑 为贵,把黑衣、黑裙、黑裤、黑头巾作为礼服,只有在参加 婚礼、做客、赴宴、盛大节日、宗教祭祀等重大场合,人们 才穿上黑色盛装。如今在某些偏僻的壮乡村寨,姑娘出嫁还 是着黑衣、黑裤,打黑伞,穿黑鞋,外婆送给外孙女的结婚 礼物中必有一条黑布。连山新娘怀孕也要穿上出嫁时的黑衣 裤,表示有喜了。
2、 壮族服饰是壮族文化的载体,其中相当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部分是某种自然灵物崇拜或宗教信仰的“遗留”,
这些特殊的衣服饰物一般与御寒、遮羞、美观、财
富、权力等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在服饰中拥有
一种崇高或神秘的意味,包含有壮族宗教信仰传统
意识。 10
精品课件
壮族服饰文化中的信仰内涵
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
有些服饰在宗教仪式中就是最好的祭物或法器, 感通着天地人神、江山社稷,影响着族运变迁,人 生命相。
15
精品课件
汉服选色与图案
在服饰的色彩上,汉族视青、红、皂、白、黄等 五种颜色为“正色”。不同朝代也各有崇尚,一般是夏 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 了明代,定以赤色为宜。但从唐代以后,黄色曾长期被 视为尊贵的颜色,往往天子权贵才能穿用。
汉族服饰的装饰纹样上,多采用动物、植物和几何
2
精品课件
壮族服饰
3
精品课件
壮族服饰----表现阴柔灵动的美感
1、壮族服饰首先是一种女性文化,肇始于女性之 手并由她们世代传承,自然焕发出女性的特质与光彩, 具体地说,壮族服饰的造型、图样和色彩无不渗透着女 性的阴柔气质与灵动之美。
2、主要是通过曲线的运用和色彩节奏的构成方法 来表现。服饰图纹中大量运用云气纹、水波纹、涡漩纹 和回形纹,充分体现图式构形的流动与阴柔美感;即便 是抽象写意的几何纹,经由重复组构,富于节奏韵律, 灵动生姿。
8
精品课件
壮族服饰----蓝靛染布
蓝靛草 翻打滤汁
滤汁
9
泡蓝靛
沉淀后的蓝靛
精品课件
壮族服饰文化中的信仰内涵
1、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壮族服饰是壮族 文化的活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民间信仰内涵,如 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透过壮族服饰, 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壮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及宗教 信仰传统意识。
壮族服饰色彩与图案寓意
1
精品课件
壮族服饰,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 的壮领族服襟饰开口方式,裙型(筒裙、 褶裙),色彩,服饰品,发式等 可变元素,形成了既具有我国南 方少数民族服饰共性,又有民族 特性的壮族服饰。
壮族的男女服装款式以蓝黑
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族男
子多穿对襟或右衽圆领上衣,着
宽大裤,束腰带,有的缠绑腿,
5
精品课件
壮族服饰----崇尚蓝黑的审美情趣
6
精品课件
壮族服饰----崇尚蓝黑的审美情趣
1、壮族衣着蓝黑与土司制度有关。以色彩标明人
崇尚蓝黑并以黑物为的身贵价、,区以分尊黑卑贵为贱,美是我国古代色彩文化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三大原因
2、与经济文化、地域有关。由于壮族居住在山区, 消息闭塞,跟外界少有来往,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他们用来染制布料的颜料也是自己提炼的。但是由于经 济、技术落后,壮族人民的染布色料多局限于蓝、黑二 色。
壮族的龙刺绣
11
精品课件
壮族服饰文化中的信仰内涵
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壮族先民对大自然 的依赖性很强,他们上山采集,入林狩猎,下河捞鱼,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耳闻目染的是日月山川,流 云繁星,风啸雷鸣,花开结果,草木荣枯。他们感受到 了大自然对他们生存的重要性,对于来自自然界的力量, 他们既受其恩惠,也受其灾害,既热爱它们,又惧怕它 们,认为万物皆有灵性,于是产生了崇拜,这便是自然 图腾崇拜。
13
精品课件
壮族服饰文化中的信仰内涵
1、花崇拜—--壮族有一则“花生人的神话”
2、龙凤崇拜----在壮族民间信仰中,龙是兴万物、主丰收 的吉祥之神,人们企图通过对龙的祭祀或崇敬来获得龙的恩 赐,以保风调雨顺,至今有的地方仍在天旱或丰收后举行对 龙的祭祀活动。原始人将图腾的皮毛或其它部分披挂于身, 或是将图腾形象刻画在身上,使自己的灵魂能与祖先或图腾 的神灵共一体,从而获得更为有效的保护和力量,于是纹身 便在古代壮族中盛行
服饰的吉祥图案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吉祥 与幸福的渴求,是世代相传的祝福,壮民的信仰、历史 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理解都在其中。
12
精品课件
壮族服饰文化中的信仰内涵
大都选取生活中的可见之物和象征吉祥幸福的花纹, 如龙、凤、日、月、星、鸡、鸟、花及各种神话传说中的人 物形象,人们认为穿上这些图案的服饰就可以平安无灾,得 到神的保佑,康泰吉祥,益寿延年。壮族人将这种自然崇拜 观念融入服饰中,形成了各种服饰图案。
3、与文化心理有关。在抵抗外来侵略的战斗中, 受伤的部族首领侬老发因无意中用蓝靛草涂伤口而治好 了,重上战场并击退敌人,取得了保卫家园战争的胜利。 于是首领号召族人全部穿上用蓝靛染制的黑布衣服,以 纪念给他们带来吉祥的神物蓝靛。
7
精品课件
壮族服饰----蓝靛染布
蓝靛染布,全是采用本地资源,土法上马的手工劳 动。人们把蓝靛用水浸泡后,还要加入适量的石灰(新 出窑未经风化的)调和。在投料时还要加上从山上采回 来的少量生佛瑶(植物名)。约十天后,待其腐烂,把 剩下的杆渣隔除,再用长杆木锤将其捣烂,直到出现青 蓝色的泡沫为止。沉淀后,即成靛蓝,然后用木桶蓄存 下来搁在阴凉处,待后备用了。入冬,妇女们专门上山 把厥节叶(植物名 )割下来,堆烧成灰,然后用温水 滤下来的灰水倒进染缸中,放进靛蓝,加上适量的烧酒 调和就成染料水了。有了染料水,妇女们就可大显身手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