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变量法”解题方法指导
2019备战中考:常考的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2019备战中考:常考的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以供大家参考。
备战:常考的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例:如图为小付、小辉用自制的土吉它研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
他们选用的琴弦、粗细、材料图中已标出,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__ .若他们选择a和b是为了研究______ .他们能否选择c和d进行研究,答______ ,理由是______ .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______ 进行哪项研究:______ .【解析】(1)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长度的关系,保持材料和粗细相同。
选择a和d.(2)选择a和b,材料和长度相同,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3)选择c和d,不能探究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因为琴弦的材料、长度都不相同,无法进行控制变量.(4)选择a和c,长度和粗细相同,探究音调高低跟材料的关系.【答案】a、d;音调与琴弦粗细的关系;不能;材料不同,长度也不同;a、c;研究音调的高低与材料的关系二.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例:小宇在物理课上学习了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上方气流速度大小三个因素有关。
星期天休息的时间,他做了一次家庭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
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______ 有关.通过______ 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小宇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2),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这个结论______ 选填:正确,不正确,原因是没有控制水的______ 相同.请你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另提出一个液体蒸发快慢与哪种因素有关的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______ 有关.【解析】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知,水的温度、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只有表面积不同,所以是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表面积有关.通过A、C的对比可知,水的表面积和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相同,只有水的温度不同,所以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根据小宇的实验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由图2可知,是因为他没有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由生活经验可知,同等情况下酒精比水更容易蒸发,因此可提出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答案】表面积;A、C;不正确;表面积;液体的种类练习:回顾探究实验,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在两块铁片上各滴上一滴等量的酒精,将其中的一滴摊开,则其表面积增大,蒸发变快,因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摊开的那滴酒精先变干了.这一实验表明:相同条件下,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蒸发得越快.【答案】摊开;表面积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学习内容,预祝大家可以更好的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5节科学探究-实验探究题解题方法总结(有答案)

科学探究一、探究题的答题技巧1、控制变量法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变量,是指没有固定的值,可以改变的数。
变量一般有水分,光照,温度,长度,粗细,材料等等2、对照不做处理的一组称为对照组(做处理的一组称为实验组)对照作用的标准答案:①对照②与……(一般指实验组)作对比,得出……③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对实验材料选择的要求(1)种子:颗粒饱满植物:生长良好,大小高度差不多动物:健康,大小,年龄差不多(2)数量相同且一般为多个例1、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从实验可知:他在研究影响大豆种子发芽的因素是()花盆光线情况温度水分甲向阳处20 ℃充足乙向阳处20 ℃不充足A. 阳光B. 空气C. 温度D. 水分例2、为了探究有关食品腐败的问题。
李敏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 毫升牛奶,高温煮沸后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甲瓶乙瓶丙瓶瓶口敞开敞开用消毒棉球塞住温度25℃5℃25℃A.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牛奶高温煮沸,目的是杀灭原有的细菌B. 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C. 甲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牛奶中有无细菌D. 乙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瓶口是否敞开例3、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然后把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棉花上。
实验过程与A.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 对比甲、丁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种子的萌发与水分有关C. 该实验选用具有活胚且大小相同的豌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属于控制变量D. 对比乙、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有关4、探究环节一般情况下,探究问题,提出问题,假设和结论都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只是句式不同。
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

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科学探究是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研究自然界现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保证我们的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科学家们运用了各种方法和技巧,其中之一就是控制变量法。
什么是控制变量法呢?在科学实验中,变量是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而控制变量法就是通过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只改变我们想要研究的变量来进行实验。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得出结论。
具体来说,控制变量法有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变量: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自己想研究的变量是什么。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会有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
自变量是我们有意改变的变量,而因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的变量。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被称为干扰变量。
2.控制干扰变量:为了控制干扰变量,我们需要仔细设计实验。
通常,我们会选择把干扰变量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或者在不同实验中保持一致的水平。
这样可以确保我们只改变自变量,从而更好地观察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3.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中,我们通常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我们所设定自变量的处理的组,而对照组是没有接受任何处理或接受标准处理的组。
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4.数据记录和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需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到的结果。
这些数据将用于后续的统计分析。
通过科学的统计方法,我们可以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十分广泛。
无论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还是社会科学,科学家们都会使用控制变量法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生物学实验中,研究人员可能会控制相同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来研究植物的生长。
在社会科学实验中,研究人员可能会控制相同的背景条件,如年龄和性别,来研究人类行为。
总结起来,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论文之 我是如何给学生讲解控制变量法的

我是如何给学生讲解控制变量法的定兴县第四中学物理田骞在北师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的综合练习中有这么一道题:小凡同学在4块玻璃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
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
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_(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道题很明显在考查学生对于“控制变量法”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在《物态及其变化》一章涉及到了三种研究方法,有比较法,转换法还有控制变量法。
今天我们重点说说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向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八年级学生讲解控制变量法的。
所谓控制变量,就是指适时地恰当地控制对我们所要研究的物理量相关的或会有影响的因素、条件,在众多的会引起我们的物理量发生变化的因素中,只让要研究的因素(物理量)发生变化、发生改变,看我们的物理量会如何随着这个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而让其它的暂时不研究的因素保持不变、保持相同。
通过对相关测量数据的深入研究、分析判断、总结归纳,最后找出这个因素跟我们想要研究的物理量是什么关系,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中,这个因素对我们的物理量的影响有多大,在这些变化中该因素到底占了多大的比重(贡献)等等。
研究完一个因素,再用同样的办法去研究另一个因素,直到用枚举法研究完所有的因素为止。
这就是控制变量法的要义与核心。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时,由于外界影响因素较多,故为搞清某个因素的影响均需控制其他因素相同或不变,再进行实验。
因此,常用控制变量思想解决该类问题。
1.常见考查形式(1)以表格的形式给出多组实验数据,让学生找出每组数据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给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几种因素,让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各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解题策略定多变一:在探究时,应该先确定其他的因素不变,只变化一种因素,看这种因素与探究的问题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样确定一种以后,再确定另一种,通过分析每种因素与所探究问题之间的关系,得出所有影响因素与所探究问题之间的关系。
3.实例分析探究温度、催化剂对反应:2H2O2===2H2O+O2↑的影响,可以确定催化剂(是否加入MnO2)和温度(加热、常温)作为可变量,其他的则控制为不变量。
探究对象的反应2H2O2===2H2O+O2↑控制的可变量催化剂温度控制的不变量浓度、温度等浓度、催化剂等实验方案取相同量的5%H2O2溶液于两支规格相同的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另一支不加,在常温下观察取相同量的5%H2O2溶液于两支规格相同的试管中,给其中一支试管加热,另一支不加热,观察1.(2019·洛阳月考)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实验条件,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组别对应曲线c(HCl)/mol·L-1反应温度/℃铁的状态1 a 30 粉末状2 b 30 粉末状3 c 2.5 块状4 d 2.5 30 块状A.第4组实验的反应速率最慢B.第1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大于2.5 mol·L-1C.第2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等于2.5 mol·L-1D.第3组实验的反应温度低于30 ℃2.某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科学探究方法解题指导

科学探究方法解题指导1.控制变量法:科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
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例如:(1)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4)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5)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6)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7)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8)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9)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10)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2)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13)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14)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等。
1、明确实验过程中的变量2、确定实验过程中的需变量和控制不变量3、如果研究对象是生物,则控制的不变量应确保生物的正常生活。
对于实验中的变量无法单独存在的实验设计,通常可用归纳法或排除法。
书本有关控制变量的几个典型例子:1.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如何控制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同? 答:让质量不同的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2.在探究不同物体下表面的粗糙程度时,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大小不同的同种材料的圆柱体),如何控制压力相同?答:让两个不等重的物体相互叠放压在受力面上.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如何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答:调节滑动变阻器.(若定值电阻由小阻值换成大阻值,则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4.在探究电流做功的大小与电压的关系时,如何控制电流相同?在探究电流做功的大小与电流的关系量,如何控制电压相同? 答:用电器串联,电流相同;用电器并联,电压相同.例1:小明通过学习得知:一般情况下,水的质量一定时,加入食盐的质量越多,溶液的浓度就越高.他想探究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的猜想是: a .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b .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c .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温度有关.小明利用水、食盐、烧杯、小勺子、电源、刻度尺、小灯泡、金属片、酒精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13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1)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选填“a”、 “b”或“c”) 。
教会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

教会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义务教育课改标准中,要求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将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的目标,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在探究式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很多,其中“控制变量法”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那么怎样教会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呢?一、让学生感受到"控制变量法"的存在沪科版8年级教材:《快与慢》一节,在引入速度概念之前,课文中说: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比较运动的快与慢的呢?简单的方法是:比一比,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或者比一比用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远,此处应引导学生分析:第一种方法是确定相同路程内,谁运动所用的时间最少,谁就快;第二种方法是确定相同的时间内,谁运动的路程大,谁就快,让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方法都是确定某一因素不变,来研究其它因素间的关系。
让学生明白:像这样把某一个物理量固定不变,比较研究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物理学中称为"控制变量法"。
然后引出速度的概念,速度就是采用了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的长短来判断运动的快慢。
以后我们还要学习很多物理量,也常采用"控制变量法"来加以研究。
在田径运动会上裁判员判断运动员运动快慢就是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体育课上的短跑不也是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吗?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存在于我们生活中。
同学们第一次感受到"控制变量法"的存在,也是第一次感受到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的见解明了.从而对了解"控制变量法"产生一种激情,产生了一种求知的欲望。
二、让学生了解"控制变量法"的内涵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
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
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7-09.方法规律 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因素中的应用

温度/℃ 810
915 1 000
54.0
c e
a
75.0 f
b
d 83.0
①b<f ②915 ℃, 2.0MPa 时E的 转 化 率 为 60% ③ 该 反 应 的 ΔS >0 ④K(1 000 ℃)>K(810 ℃)
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 A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科学审题
解析
1.反应条件及反应的特征;2.看懂表格,控制变量,采用“定 一议二”法分析。3.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有关规律。
第5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3.应用体验
第7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应用】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 X、Y, 发生反应 mX(g) nY(g) ΔH=Q kJ· mol-1。 反应达到平衡 时,Y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气体体积/L c(Y)/mol· L-1 温度/℃ 100 200 300 1.00 1.20 1.30 0.75 0.90 1.00 0.53 0.63 0.70 1 2 4
第8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 B.Q<0
( C )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 的质量分数减少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转 解析
第9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第3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2. 典例剖析
第4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典例】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E(g)+F(s) 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 (%)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变量法”解题方法指导
控制变量法是指在讨论多个物理量的关系时,通过控制几个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变化,而其他因素均相同。
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
中考常见实例: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动能(或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松紧和长短的关系;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研究物体吸热量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变化的关系;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研究电功或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因素等。
以下是典型例题分析:
【例1】
在研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红猜想:液体蒸发的快慢除了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有关外,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请你就此问题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的方案:
【分析】该题是研究液体的种类是否影响液体的蒸发。
我们知道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
因此要想研究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种类有关,需控制影响蒸发快慢的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三个因素保持不变。
那么,该题应取等量的两种不同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内置于相同的环境中,经过一段相同的时间,比较两种液体蒸发量的多少是否一样,即可得出结论。
【例2】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
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2)随着实验地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分析】该题所涉及的是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几个因素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控制其它的猜想因素相等。
例如:为了尽快正确填出猜想一的编号,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应控制猜想的其它因素: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相同。
所以编号应填A、B、C。
【例3】
如图1是Rl和R2两个电阻中的电流随它们两端电压变化的I-U图象,从图象可知,电阻R1 R2。
(选“<”“> ”或“= ”)。
【分析】解决比较大小关系的图象题常常是画一横线或竖线。
如图2其实质是控制变量U相等,分析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图中显示R1对应的电流大,说明R1的阻值小,所以R1< R2。
【例4】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谁的温度升高较大?
【分析】
这道题的题目中包含了四个相互关联的物理量,也就是说,要比较谁的温度升高较大,就要同时分析其它三个物理量(质量、热量、比热容)对它的综合影响,利用“控制变量法”,并结合公式Q=cmΔt来解决这个问题,思路是这样的:因为这个问题要解决的是Δt(升高的温度)的大小,所以先将此公式变成Δt =Q/cm的形式,再分析题目发现,m(质量)、Q(热量)相同,即这个问题中Δt 仅取决于c(比热容),且从Δt=Q/cm这一关系式中可以看出,Δt与c成反比,而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因此很容易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煤油升高的温度比水大”。
【例5】
两段长段、粗细和材料都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在电压相同的电路中,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长导体中的电流一定大些
B短导体中的电流一定大些
C无论哪段导体被拉长后,通过的电流都一定变小
D无论哪段导体被冷却后,通过的电流都一定变小
【分析】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小,则说明导体的电阻大,所以,本题4个选项是以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和导体中的电流、温度5个因素中,分别改变或比较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从而判断选项的正误。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材料和横截面积,又与导体电阻与它本身具有的3个因素都有关系,在控制任意2个因素不变时,另一个因素改变,就一定会引起导体的电阻改变;在3个影响电阻的因素都不受控制或知道3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变化,另外2个因素变化情况不知道,就无法判断这个电阻大小是否变化。
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导体的电阻越大,当导体被冷却后,导体的电阻应变小,通过的电流应变大。
故C选项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