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

合集下载

大三上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备考(完成)(共5篇)

大三上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备考(完成)(共5篇)

大三上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备考(完成)(共5篇)第一篇:大三上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备考(完成)大三上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备考考试时间:1月14日10:20-12:20 考试地点:学正505 考试题型:一填空题20空二名词解释题5题(下定义和诠释)三简答题5题(只列条目即可)四论述题2题(列条目+举例+分析理解)五全文默写题(4选1)复习要点: 1.宋词兴盛的原因“词萌生于唐,而大盛于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钦定词谱》)据唐圭璋《全宋词》 ,作者凡一千三百馀人,作品两万馀首“一代之文学”1)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为宋词的兴盛提供了物质基础如:汴京、临安、建康、成都“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2)宋词的兴盛也离不开君主的欣赏和提倡如:宋代的君主如真宗、仁宗、神宗、徽宗、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等,既知音识曲,能按谱填词,又刻意提倡奖掖词才。

“太宗洞晓音律,前后亲制大小曲及因旧曲创新声者三百九十”,“仁宗洞晓音律,每禁中度曲,以赐教坊。

或命教坊使撰进,凡五十四曲,朝廷多用之”(《宋史·乐志》)3)宋词的兴盛又是诗歌方面内在规律的必然结果如:长短句这种富有新鲜活力的文体形式,则打破了近体诗整齐、单一、呆板的格局,具有灵巧多变、音律和谐、富于张力和弹性的特质,契合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情涟漪。

4)“词代诗兴” 近体诗展现士大夫文人正大的心志胸臆,词体则主要偏重于抒写绮美婉约的情思。

2.北宋前期作家1)晏殊,字同叔,被称为“太平宰相” 词集《珠玉词》“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未尝一日不宴饮”,“亦必以歌乐相佐,谈笑杂出”(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2)张先,字子野,乌程人。

代表作《天仙子》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今属江西)人。

刘熙载《艺概》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修得其深。

”3)范仲淹,字希文4)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各章节考点、重点总结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各章节考点、重点总结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考点一:神话神话是关于神的故事,出于想象和幻想,反映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的愿望,是时代的产物。

我国神话主要散见于《楚辞》、《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中。

考点二:神话的主要类型及代表作创世神话(初民对天地开辟和人类诞生的解释):盘古开天辟地、女婿造人。

自然灾害神话(原始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和伟力):女婿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战争神话(远古战争神话中,最精彩的就是有关黄帝的故事):黄帝战蚩尤。

第二章《诗经》考点一:《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

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

运用的基本句式是四言。

考点二:《诗经》的主要内容政治讽喻诗一一《小雅•十月之交》、《君子于役》、《邺风•击鼓》、《郦风•相鼠》婚恋诗——[基本内容:1.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

2.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

3.写夫妇间深挚的情爱。

4.表现弃妇的悲凄境遇。

]如《北B风・静女》、《国风・周南・关雎》、《周礼•媒氏》、《陈风•月出》、《郑风•将仲子》、《那风・柏舟》、《齐风・鸡鸣》、《郑风・风雨》、《唐风・葛生》;弃妇诗:《郎风•谷风》、《卫风•氓》(写妻子被丈夫无情抛弃,折射了比较深刻的社会问题,反映了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卑下、附庸的情状。

)史诗一一《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是周人的五篇著名史诗,它们叙述了自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

考点三:《诗经》的文学成就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诗经》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2.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式(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朱熹)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

中国文学史期末复习

中国文学史期末复习

1.上官体(名)○1在贞观诗坛的后期,出现一位重要诗人上官仪,形成一种诗风上官体。

○2上官体的“绮错婉媚”,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3上官体体现了一种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形式,在唐诗发展史上,它上承杨师道、李百药和虞世南,下开“文章四友”和沈佺期、宋之问。

2.初唐四杰○1在唐贞观年间,反映社会中、下层一般士人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位诗人,被称为“初唐四杰”。

○2他们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在诗中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和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

3.山水田园诗派○1以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为代表,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的唐代诗歌流派。

○1○2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闲适恬淡的思想情绪,色彩淡雅,意境幽深,感情丰富,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3其中以王维的成就最高,王国维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4.边塞诗派○1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的唐代诗歌流派。

其中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适、岑参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诗派。

○2其诗歌主要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厚。

5.新乐府运动○1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由白居易、元傎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乐府题目咏写实事、故名。

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

○2这类诗的特点使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体现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

6.花间派(花间派)○1晚唐五代词派。

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唐末五代词人18家作品500首编成《花间集》,他们的词风大体相近,后世因此而称为花间派,温庭筠、韦庄为其代表作家。

○2花间派词人的文字富艳精工,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影响较大。

《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重点!解析

《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重点!解析

中国文学史一、选择题1、《在狱咏蝉》的作者是骆宾王。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对李白诗歌的评价。

、提出“以适用为本”文学主张的古代文学家是王安石。

、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人物有岑参、高适。

5、南宋诗人代表人物有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二、填空题三、名词解释1、易安体:指李清照词作风格,她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

她的词于宋词各大家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号为“易安体”。

被誉为”“婉约正宗”。

其特点有:一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晓畅的音律声调作词;二是融入家国兴亡的深悲剧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三是倜傥有丈夫气。

2、上官体:唐初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其特色为“绮错婉媚”。

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时人纷纷仿效,形成了着力刻画美丽的物象,讲究对仗,用典整丽,音律和谐优美,体制精巧玲珑,他为诗歌的趋于格律化提供了新的范式。

上官体在唐诗发展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稼轩体:辛弃疾号稼轩。

“稼轩体”是辛弃疾词的称谓。

稼轩词具有形式解放、内容广泛、品格多样化的特点,所写题材和艺术风格丰富多彩,为两宋词人所无法比拟。

辛词既以豪放气质开拓了词的意境风格,又不失词的含蓄蕴藉之长,这种相反相成的现象,是其最值得注意的特色。

4、初唐体:初唐诗坛继承汉魏六朝乐府诗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歌行体诗歌。

句式自由,以七字为主,间以三、五、九言,骈散兼行,音韵格律也较自由,篇幅较长,往往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炉。

代表作如卢照邻《长安古意》、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

5、新乐府运动:中唐以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以白居易、元稹等为代表的一批诗人,有感于藩镇割据、政治腐败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要求改革政治,用诗歌宣传自己的主张。

大量创作“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诗,以反映民生疾苦,讽谕时事,于是新乐府运动应运而生。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编:先秦文学1、神话的分类:1.创世神话2.始祖神话3.洪水神话4.战争神话5.英雄神话6.发明神话神话的艺术特色:1.深重的忧患意识2.将人神化,重视人的社会性3.体现了先民的抗争精神2、《诗经》风雅颂:一般认为是所用音乐的不同作分类依据:“风”,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正声,是王朝统治地区的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3、《诗经》赋比兴: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氛围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如《关雎》。

4、《诗经》的审美价值1.淳朴自然的艺术风格。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优美自然的语言和形式:重章叠句的章法结构,以四言为基本句式,但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节奏鲜明,音韵谐恰,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词汇丰富、大量的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和叠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4.反映生活、干预现实政治的创作倾向。

5、《诗经》对后世的影响1.现实主义精神。

2.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和诗歌意象的创造。

3.负面影响:开启了庙堂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文学先河。

6、屈原作品:《九歌》(11篇)、《九章》(9篇)。

7、①楚辞文体的一般特点以《离骚》、《九歌》等为代表的典型样式。

在诗风、体式、语言上均具有某些共同特点:A. 从诗风言,想象丰富,铺排夸饰,是楚辞的共同特征。

B. 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C. 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多写楚地风物。

②与楚辞相关的楚文化要素楚辞与楚文化关系密切,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1)楚辞的产生,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

2)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密切。

3)楚辞充满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着道地的楚地方言,自不待言。

8、《离骚》的思想内容《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他的情感和思想都熔铸在其中。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题(课程代码262318)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为丰富是()。

A.《山海经》B. 《诗经》C.《楚辞》D. 《乐府诗集》2、“女娲造人”是解释()的神话故事。

A.宇宙起源B.人类起源C.自然现象D.社会现象3、“精卫填海”是反映()的神话故事。

A.中华民族始祖B.人类与自然斗争C.宇宙起源D.自然现象4、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山海经》B. 《诗经》C.《楚辞》D. 《乐府诗集》5、《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

A.国风B.小雅C.大雅D. 颂6、《诗经》中的西周王畿之乐称为()。

A.国风B.小雅C.大雅D. 颂7、《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

A.四言B.五言C.杂言D.七言8、《卫风·氓》表现的是()。

A.寡妇的悲剧命运B.男子对淑女的追慕C.弃妇的悲剧命运D.妻子对丈夫的思念9、《论语》是一部()。

A.纪传体史书B.长篇论文C.杂记D.语录体著作10、《逍遥游》的作者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 D.荀子11、《齐物论》的作者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 D.荀子12、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记事的文字,是()。

A.甲骨卜辞B.《尚书》C.《左传》D.《春秋》13、我国第一部记言记事文字的总集是()。

A.甲骨卜辞B.《尚书》C.《春秋》D.《左传》14、《论语》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而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仁”B.“义”C.“礼”D.“智”15、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价()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A.《老子》B.《庄子》C.《孟子》D.《韩非子》16.“楚辞”的本意是()。

A.一部诗歌总集的名字B.楚地的歌辞C.诗歌题材D.屈原的作品17、屈原之后最有成就的楚辞作家是()。

A.唐勒B.景差C.宋玉D.淮南小山18、《九歌》共()。

A.9篇B.10篇C.11篇D.12篇19、一口气提出170多个问题的屈原的长诗是()。

《中国文学史(一)》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史(一)》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课程期末复习资料一、客观题(选择部分:单项、多项):1、提出“孔子删诗说”的人是______。

(C)(A.孟子;B .荀子;C.司马迁;D.王逸;)★考核知识点:《诗经》的编订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诗经》的编集,在先秦古籍中没有明确记载。

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有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等。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

但是众学者认为此说法不可信,其最大的可能性应该是孔子参加了诗经的编订。

2、《尚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

()(A.《虞书》;B .《夏书》;C.《商书》;D.《周书》;E.《春秋》)★考核知识点: 《尚书》内容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所记乃誓、命、训、诰,也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文集。

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商书•盘庚》是可靠的殷代作品,也是我国记言文之祖。

3、____是一部国别史。

()(A.《国语》;B.《战国策》;C.《左传》;D.《春秋》;)★考核知识点: 《国语》特点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

成书约在战国初年。

4、《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_________,基本与《春秋》重合。

()(A.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B.鲁哀公十七年(前476);C.鲁哀公十三年(前472);D.鲁哀公十四年(前481);)★考核知识点: 《左传》名称附1.1.4(考核知识点解释):《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相传《左传》为传述《春秋》而作,作者是左丘明,后人对此颇多疑义。

《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基本与《春秋》重合。

5、_____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并定名。

《中国文学史》期末试卷(大题和答案)

《中国文学史》期末试卷(大题和答案)

《中国文学史》期末试卷(大题和答案)《中国文学史》期末试卷(大题和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二、单选题(每空1分)注:1、一、二题共32分;2、单选题A卷6题有三个空,每空1分。

三、诗词名篇默写(每小题8分,共16分)一诗一词诗歌:李商隐词:柳永《望海潮》、《雨霖铃》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唐传奇: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

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

唐传奇的出现与兴盛,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唐传奇的代表作有: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陈玄祐的《离魂记》、李朝威的《柳毅传》、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杜光庭的《虬髯客传》,等等。

(后面的代表作家作品至少要写3个)2、唐代的古文运动唐代古文运动是指发生在唐代德宗贞元到宪宗元和大约二三十年间的一次文体革命。

其指导思想是“文以明道”说,要求用散文阐明儒家之道的基本宗旨,摆脱骈俪体裁的束缚,使文章的形式更好地为内容服务。

古文运动的实质不仅是一场文学革新运动(文体、文风、文学语言),更是一场儒学复兴运动。

领导者是韩愈和柳宗元,参与者很多,有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众多士人,一时作手如云,声势大震。

这场古文运动,目标明确,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创作实绩,形成了很大的声势,对骈文有压倒的优势,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3、杜牧诗的风格和艺术特点风格:豪迈、爽快、明朗、劲健艺术特点:1、其诗立意高远,内容充实。

2、重立意的同时,也注意对文采和情韵的追求。

这一点承袭晚唐柔靡诗风,重文采和情韵。

3、豪迈不羁和情思缠绵相结合、清丽俊爽而又绰约含蓄是其诗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4、花间词派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

后蜀赵崇祚编成《花间集》十卷,选录18位“诗客曲子词”,凡500首。

《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

它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标志着在文辞、风格、意境上词性特征的进一步确立,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阅读下面这则上古歌谣,回答问题:“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这则歌谣反映得内容就是什么?从题材内容上瞧这则歌谣属于哪一类型?从这首歌谣上瞧有什么艺术特征?
2、阅读下面这则神话,分析其反映了哪些自然或社会现象,体现了什么民族精神?“刑天与(黄)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

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 (郭璞注云:“干,盾;戚,斧也。

”原来就是古代常用得两种兵器。


3、名词解释:《诗经》得“六义”。

4、赏析诗歌
月出陈风
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

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

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

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

劳心惨兮。

这首诗属于什么题材?反映了什么思想内容?有何特色?
5、默写《关雎》中表现主人公因追求心爱女子而不得得诗句。

6、先秦历史散文得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7、我国现存最早得历史散文总集就是____。

8、《春秋》就是我国现存得第一部____体史书。

9、_______就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记事详赡得编年体断代史。

10、我国现存得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就是____。

11、《战国策》最主要得文学成就表现在:_________。

12、孔子思想得核心就是___与___。

13、孟子得思想主要就是主张___与___。

14、墨子得主张有:___,___等。

15、《韩非子》得突出特点就是什么?
16、解释词语:“楚辞”。

17、联系所学《离骚》内容,试分析《离骚》得艺术成就。

18、汉赋分为哪几类?《子虚赋》与《两都赋》分别就是谁得代表作,属于哪一类?
19、张衡得代表作有___、___。

20、《七发》就是___得代表作。

21、《史记》就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

22、《史记》分为哪五体?
23、什么叫“乐府”?乐府诗歌(包括汉乐府与南北朝乐府)主要保存于何处?
24、《妇病行》与《十五从军征》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体现了汉乐府诗怎样得艺术特色?(结合诗句来分析)
25、汉代文人五言诗最成熟得标志就是_____、
26、比较文人诗《行行重行行》与汉乐府诗《上山采蘼芜》,同样就是弃妇题材,文人与民间创作有何不同?
27、什么叫“建安风骨”?
28、“三曹”分别就是指谁?她们得诗作分别呈现怎样得风格?
29、我国现存得第一首完整得山水诗就是_____。

30、我国现存得第一首完整得七言诗就是_____。

31、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得就是__得_____与______两首诗。

32、分析《饮酒(其五)》得内容与内涵,说说陶渊明得诗歌境界与人生境界。

33、比较以下两段民歌歌词,判断它们分别就是南朝民歌还就是北朝民歌,为什么?
(1)“年少当及时,蹉跎岁月老。

若不信我时,请瞧霜下草。

”(2)“门前一株枣,岁月不知老。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
34、以下民歌诗句中,哪些字用了双关修辞手法?用这一修辞有何好处?这就是在哪朝民歌里比较突出得特色?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我有一所欢,安在深阁里。

桐树不结花,何由得梧子。

”“思欢久,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


35、南北朝民歌中最优秀得作品分就是____与___。

而“乐府双璧”指得就是______与__________,它们就是我国诗歌史上____诗得最优秀得作品。

36、小说得源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与宗教故事等。

37、魏晋南北朝小说在文学史上特称为____小说。

38、何为“志怪”?志怪小说得代表作就是___得_______。

39、何为“志人”?志人小说得代表作就是___得得______。

40、我国最早得一篇文学理论与批评专著就是_____。

41、《文心雕龙》得出现标志着什么?
42、提出“文气说”,认为文章风格与作家气质直接相关得就是______。

43、默写曹操《短歌行》中表现人生苦短、慷慨自勉得诗句。

44、补写名句: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 _____,_____;冰,_____,_____。

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

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

胡马依北风,_____。

(《行行重行行》)
老骥伏枥,_____;_____,壮心不已。

(《龟虽寿》)_____,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
不戚戚于富贵,_____。

(《五柳先生传》)
_____,心游万仞。

(《文赋》)
笼天地于形内,_____。

(《文赋》)
中国文学史复习提纲
绪论
1、文学与外在环境之关系
2、中国文学与宗教之关系
3、「文学通史」、「文学断代史」、「文学专史」得特性与重要著作
4、民间文学与文人创作得关系
5、历代文体兴盛与帝王提倡之关系
6、中国「文体」观念得演进与代表著作
7、「文学运动」得特质
先秦诗经
1、简述诗经得作者与时代。

2、孔子删诗之说得商榷。

3、何谓「六义」,试举例说明。

4、何谓「四始」?各家说法中裴普贤先生认为《史记》得四史说最为乎实,何故?
5、试比较《诗经》与《楚辞》得不同。

先秦散文
1、请简述先秦散文得发展梗概。

2、先秦散文中,《左传》、《国语》、《战国策》得文章有何特色?先秦楚辞
1、何谓「楚辞」?楚辞得艺术特色与成就为何?
2、何谓「离骚」?〈离骚〉写作得时代背景与情志内容为何?
3、何谓「九歌」,九歌得文学特征为何?
4、试比较《诗经》与《楚辞》得不同。

先秦神话
1、何谓「神话」?中国神话得类型与题材有哪些?
2、请介绍几本保存中国古神话得重要典籍。

先秦文论
1、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莫不同祖风骚」,李白〈古风〉:「劣于汉魏近风骚」,何谓「风骚」?其代表得文学精神为何?
汉赋
1、「赋」得文学特征如何?赋体文学发展得源流与演变如何?
2、汉代辞赋分「写物」、「言志」两大系统,请举例说明。

3、汉赋全盛时期,重要赋家及其作品介绍。

4、汉赋兴盛得得原因为何?
5、汉赋受到儒家何种理念得支持?此理念与实际相符得情形如何?
6、两汉赋体得演变与发展。

汉散文
1、两汉散文概述。

2、请概述汉代散文得成就。

3、试述《史记》得文学成就。

4、史记得文学价值。

5、王允说:「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王固认为:「司马迁著书,……微文刺讥。

」《史记》就是否为谤书?试抒己见。

6、试比较司马迁《史记》与班固《汉书》文章风格、取材、内容之异同。

7、试述王充之文学见解。

汉代诗歌
1、何谓「乐府」?乐府官署得兴废时期为何?与文学得关系如何?
2、郭茂倩《乐府诗集》有关汉乐府之分类如何?试列举诗例说明。

3、试述两汉乐府诗得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4、何谓「文人乐府」?汉魏文人乐府与民间乐府在内容、技巧之表现上有何异同?
5、试述五言诗得起源。

6、古诗十九首之时代背景、内容及其艺术成就如何?
7、叙事诗得起源为何?试简述汉代两大叙事诗得文学成就。

8、试比较汉古诗与乐府之不同。

汉代文论
1、七体文学介绍。

2、何谓「十翼」,十翼得文学观为何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诗经》
习题名词解释:四家诗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情爱诗得内容《诗经》中史诗得艺术特色举例说明《诗经》得文学成就
? 思考题
1 ,《诗经》对后世中国文学得影响
2 ,“兴”在不同诗歌中得不同作用
? 讨论题
1 ,《氓》中女主人公悲剧命运形成得原因
第二章历史散文
? 习题
? 名词解释:春秋笔法尚书《春秋三传》举例说明《左传》描写战争得特色
? 《国语》得体例举例分析《战国策》得文学成就
? 思考题
1 ,《左传》得思想倾向
2 ,《战国策》所体现得时代特色
? 讨论 1 ,《左传》如何描写重耳这一形象
第三章诸子散文
? 习题
? 名词解释:《论语》逍遥游 ? 先秦诸子散文体例得演变
? 举例说明孟子得论辨艺术 ? 举例分析《庄子》得文学成就? 思考题 ? 庄子对后世文学得影响 ? 荀子论说文得成就
? 讨论题
1 ,《论语》《孟子》风格得差异及其原因
第四章屈原与楚辞
? 习题
? 名词解释:楚辞九章如何理解《离骚》得题旨
? 分析《离骚》得意象群举例说明《九歌》得艺术特色
? 思考题
? 楚辞得地域性特色庄、屈浪漫精神之比较? 讨论题
1 ,屈原精神得现代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