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童工对社会有哪些危害

合集下载

强制劳动和童工的禁止

强制劳动和童工的禁止

强制劳动和童工的禁止强制劳动和童工是违反人权价值观的行为,已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强制劳动指的是任何受胁迫或非自愿参与其中的劳动活动,而童工则是指未成年人在劳动市场中从事有害的或不适合其年龄和发展阶段的劳动活动。

禁止强制劳动和童工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现状和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历史背景强制劳动和童工的问题并不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强制劳动和童工被广泛运用,尤其是在工厂、矿山和农田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这些劳动方式使劳工没有任何权力和保障,充分剥夺了他们的人权和尊严。

强制劳动和童工不仅使劳动者遭受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也导致了不公平的劳动关系和社会不稳定。

现状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强制劳动和童工问题得到了部分缓解,但仍然存在且需要进一步加强应对。

据国际劳工组织(ILO)估计,全球约有2150万人受到强制劳动的剥削,其中包括强迫劳动、人口贩运和现代奴隶制度等形式。

而童工问题也同样严重,约有1.52亿儿童被迫从事劳动活动,其中许多儿童在危险的环境下从事农业、工厂和矿山等行业的劳动。

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经济条件较为贫困的地区。

贫困、教育水平低下、社会不公平等因素是强制劳动和童工问题的主要原因。

此外,供应链不透明度和全球化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也使得打击强制劳动和童工问题愈发困难。

措施为了解决强制劳动和童工问题,国际社会在多个方面采取了行动。

以下是一些主要措施:1. 国际立法:多个国际公约和条约,如《劳工组织强制劳动公约》和《童工公约》等,已被制定和通过,旨在禁止强制劳动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各国政府应采取措施确保这些法规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2. 政策制定:各国政府应加强对强制劳动和童工问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这包括建立监测机制、加强执法力度、提供教育和培训等。

3. 知识普及与教育:宣传和教育对于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雇佣童工的处罚法律后果(3篇)

雇佣童工的处罚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我国法律对童工的雇佣有严格的规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

然而,现实中仍有部分企业、个体工商户或家庭雇佣童工,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雇佣童工的法律后果,以警示相关责任人。

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招用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组织或者支持未成年人进行危害其身心健康的劳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规定,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的,或者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三、雇佣童工的法律后果1.行政处罚(1)责令改正: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违法行为,停止雇佣童工。

(2)罚款: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招用未成年人的,处以罚款。

2.刑事责任(1)拘役:根据《刑法》规定,雇佣童工从事危险劳动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民事责任(1)赔偿损失:用人单位因雇佣童工给未成年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精神损害赔偿:用人单位因雇佣童工给未成年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

4.其他法律后果(1)声誉受损:雇佣童工的行为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损害企业形象。

(2)市场竞争力下降:企业因雇佣童工而受到处罚,将降低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社会信用降低:企业因雇佣童工而受到处罚,将降低其在社会中的信用度。

雇佣童工相关法律规定

雇佣童工相关法律规定

雇佣童工相关法律规定雇佣童工相关法律规定依照中国《劳动法》定义,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

而青少年工人是指任何超过上述定义的儿童年龄但不满十八岁的工人。

雇佣童工(16周岁以下),童工无罪,招用单位应按未成年保护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处罚。

第六十八条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一,我国目前为止有两部法律明确禁止用人单位使用童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2)《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号)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上述两部法律是禁止行规定,那么用人单位一旦违反,必将招致一定的法律后果。

第二,用人单位使用童工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根据《劳动法》第94条的规定: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2)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号)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第三,如何举报:任何组织和个人对于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1)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进行举报;2)可以通过媒体予以曝光,引入执法机构的监督与检查。

第四,童工工资能否拿到的问题。

这里存在一个悖论,不允许存在使用童工,那么又怎么会有工资呢?但是可以通过民法通则来予以寻求救济。

多少周岁算童工,雇佣童工怎么处罚?

多少周岁算童工,雇佣童工怎么处罚?

多少周岁算童工,雇佣童工怎么处罚?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6周岁的算童工(不包含16岁)。

劳动法》规定:凡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从重处罚;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仍不改正的,将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1万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并吊销营业执照或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我们知道法律是严厉禁止用人单位雇佣童工的,但是,有些地方童工是依然存在的。

尽管很多人都知道使用童工会受到相应的处罚,但有些人还是雇佣童工。

那么雇佣未成年的员工的时候,为了避免召到童工,就必须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那么,多少周岁算童工,雇佣童工怎么处罚?下面就让小编向大家介绍下吧。

一、多少岁算童工?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6周岁的算童工(不包含16岁)。

《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有关法规的规定,童工是指未满十六周岁的用工,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人。

设定童工的年龄界限是依据公民的行为能为的不同情形,《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是成年人。

18周岁以下的均是属于未成年人。

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人,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所以,法律上设定童工为不满16周岁的用工。

任何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如果招用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劳动的,是招用童工性质,属于违法行为。

这是国家法律对低龄未成年人的重点保护措施。

二、使用童工罚款《劳动法》规定:凡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从重处罚;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仍不改正的,将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1万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并吊销营业执照或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单位或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的,按照每介绍一人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

拐骗童工,强迫童工劳动,使用童工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以及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使用不满14周岁的童工,或造成童工死亡或严重伤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联合国对童工的定义

联合国对童工的定义

联合国对童工的定义
童工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保护儿童的权益和福祉,联合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童工的定义和准则。

根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的《童工最低年龄公约》(C138号公约)和《童工危害最低年龄公约》(C182号公约),联合国对童工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童工是指在合法的最低工作年龄以下,被雇佣或从事某种形式的经济活动的儿童。

最低工作年龄的界定因国家而异,但普遍认同的标准是儿童应该在完成义务教育以后才能从事有偿工作。

2. 童工的工作可能存在危害儿童身心健康和发展的风险。

这些危害包括但不限于残酷、危险或不恰当的工作环境、长时间工作、剥夺教育机会、身体虐待、强迫劳动、性侵犯等。

3. 童工问题严重侵犯了儿童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受教育权、健康权、游戏和休闲权、安全权等。

联合国强调,儿童应该享有充分的教育和娱乐活动,以便能够充分发展自身的能力和潜力。

联合国旨在通过以上定义和准则,倡导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公民社会共同努力,采取法律、政策和实践措施,杜绝童工现象的存在,确保儿童的权益和福祉得到保护。

除此之外,国际社会也应加强合作和支持发展中国家,以解决贫困和社会经济不平等问题,为儿童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造一个没有童工的公正和可持续的世界。

饭店雇佣童工怎么处罚?

饭店雇佣童工怎么处罚?

饭店雇佣童工怎么处罚?用人单位违法招用童工的,此时会对单位作出相应的处罚,主要就是进行罚款。

按照规定在不同的情况下招用童工的,实际的罚款不一样。

其中招用从事营利性生产经营的,每招用一名则在600-1200元之间进行罚款.但要是从事家庭服务性劳动的话,则每招用一名童工就是在300-600元之间罚款。

一、饭店雇佣童工怎么处罚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个人,罚款标准如下:(一)使用童工从事营利性生产劳动的,每使用一名童工,罚款600~1200元。

(二)使用童工从事家庭服务性劳动的,每使用一名童工,罚款300~600元。

(三)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允许少年、儿童做童工,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罚款300~600元。

(四)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介绍职业的,每介绍一名童工,罚款600~1200元。

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单位,罚款标准如下:(一)对单位使用童工的,根据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具体罚款标准。

(二)职业介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介绍职业的,每介绍一名童工,罚款1500~3000元。

(三)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做童工出具假证明的,罚款1500~3000元。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在原罚款标准基础上再加重罚款三倍:(一)数次(两次及其以上,下同)使用童工的;(二)长期(三个月及其以上)使用或者使用多名(三名及其以上,下同)童工的;(三)数次介绍或者一次介绍多名童工的;(四)数次为童工出具假证明的。

二、可以用童工的企业有哪些?一般情况下禁止企业非法使用童工,特殊情况下如文艺、体育单位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它监护人同意,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运动员。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被招用的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确身心健康,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文艺、体育单位招用不满16周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运动员的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文化、体育行政部门制定。

雇佣童工的法律后果包括什么

雇佣童工的法律后果包括什么

雇佣童工的法律后果包括什么导读:雇佣童工将面临行政处罚和承担社会责任。

非法招用童工将被责令改正并罚款,情节严重或涉及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将加重处罚。

社会各界可通过劳动监察或媒体曝光举报童工问题。

一、雇佣童工的法律后果包括什么根据中国的《劳动法》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雇佣童工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行政处罚和社会责任两个方面。

1.从行政处罚的角度来看,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将被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2.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用人单位使用童工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也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权益,应当承担相应的道德和社会责任。

二、使用童工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使用童工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是明确且严厉的。

1.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将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罚,包括责令改正和罚款。

对于情节严重的用人单位,还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

2.如果用人单位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将按照相关条例规定的罚款幅度进行从重处罚。

3.用人单位还需承担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交通和食宿费用。

三、童工问题的举报途径针对童工问题,社会各界都应当积极发挥监督作用,通过合法途径进行举报。

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举报:1.向劳动监察大队进行举报,劳动监察部门将依法对涉嫌使用童工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和处理;2.通过媒体曝光,引起社会关注和执法机构的重视,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可以通过以上途径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共同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童工调研报告

童工调研报告

童工调研报告童工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童工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其涉及儿童权益、劳动法律等多个方面。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童工问题的现状和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研究等。

三、调研结果1. 童工现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童工问题在我国仍然存在。

大约有40%的受访者在15岁以下开始从事劳动工作,其中有30%的受访者是强迫参加劳动的。

2. 童工原因童工问题的存在有多个原因。

首先是贫困是导致儿童劳动的主要原因,有近50%的受访者表示因家庭贫困而被迫劳动。

其次,教育机会有限也是导致童工问题的原因之一,近30%的受访者表示无法获得足够的教育机会。

3. 童工危害童工对儿童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

近70%的受访者表示在参加劳动工作后,他们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超过40%的受访者表示对工作环境不满意。

4. 童工解决办法针对童工问题,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扶贫力度,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

其次,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提高对童工相关违法行为的严惩力度。

最后,加强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的参与,推进公众对童工问题的关注和关心。

四、结论童工问题的存在是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反映,只有通过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经济条件,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童工问题。

同时,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童工问题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童工的权益得到保护。

建议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无童工的社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享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五、解决童工问题的重要性解决童工问题不仅关乎儿童的权益和未来发展,而且也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可以帮助儿童拥有更好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为自身和社会创造更好的未来。

此外,童工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落后的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有可能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雇佣童工对社会有哪些危害
按《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处罚: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根据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禁止使用童工的划定》,应承担下列责任,即用人单位雇佣童工的后果。

1、对违法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劳动行政部分有权责令其立刻将童工送归原栖身地。

童工被送归原栖身地的用度,全部由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承担。

2、劳动行政部分有权对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先容童工的职业先容机构或其他单位及个人;为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做童工出具假证实的单位或个人,以及对答应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做童工,经教育不改正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等给予行政处分或罚款,其中对使用童工的单位给予从重处罚。

3、对企事业单位及个体户使用童工屡教不改,情节严峻者,以及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领取个体营业执照者,劳动行政部分有权提请工商行政治理部分吊销其营业执照。

4、违法使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对在被送归原栖身地之前患病或者伤残的童工应当负责治疗,并承担治疗期间的全部医疗和糊口用度。

医疗终结入行劳动鉴定后,其应根据伤残程度发给童工本人致残抚恤费。

童工死亡的,其应发给童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丧葬津贴费,并给予经济赔偿。

对童工伤,残,死亡负有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分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对拐骗童工,童工,强令童工冒险功课造成伤亡事故,以及对童工人身健康造成其他伤害的单位或个人,违背治安治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规定了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工作,就属于童工的范畴。

企业雇佣童工的根本目的在于压缩企业的成本,进而达到赚钱的目的,但企业却没有想过雇佣童工的坏处,雇佣童工首先是违法的,如果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也要被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情节严重商家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得不偿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