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显微镜

合集下载

实验二 特殊显微镜的使用 相差显微镜

实验二 特殊显微镜的使用   相差显微镜

实验二特殊显微镜的使用相差显微镜实验二特殊显微镜的使用-相差显微镜实验二特殊显微镜的使用实验2.1差距显微镜一、实验目的掌控差距显微镜的原理、结构及其采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相差显微镜(phase-contrastmicroscope)是由p.zernike于1932年发明的,p.zernike于195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相差显微镜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用于观察未经染色的标本和活细胞。

人们在光学显微镜下观测被检标本时,只有在反射光的波长(颜色)和振幅(亮度)与周围介质存有变化时,方能够看见被检样品的结构。

活细胞近似于无色透明化,光波通过时,借由或反射光的波长和振幅都不出现发生改变,所以用普通光学显微镜难以分清活体的结构。

通常对于浓淡对照不大的样品,多借助紧固和染色等化学方法,并使样品和背景的散射或反射光在波长和振幅上发生变化,即为在颜色和亮度上有所差异,就可以辨识。

但有些样品一经染色就可以引发变形,染色也可以并使存有生命的样品丧生。

我们可以利用差距显微镜去展开观测。

差距显微镜利用衍射的干涉现象,将人眼不容辨别的相位差变成可以辨别的振幅高,因此它就是一种应用领域在染色困难或无法染色的新鲜标本上赢得低对照图像的新型显微镜。

相差方法应用于生物学上的主要价值,在于它能对透明的活体进行直接观察,无需采用使细胞致死的固定和染色的方法。

染色给活体以有害的影响,甚至失真。

由此,才使相差法显得异常重要。

差距就是指同一光线经过折射率相同的介质其增益发生变化并产生的差异。

增益就是所指在某一时间上,光的波动所达至的边线。

差距同意于光波所通过介质的折射率之差及其厚度,等同于折射率与厚度的乘积之差(即为光程之差),介质越薄或折射率越大,光波失速也越大。

为了达到相差效应,在相差显微镜的物镜中,装有由光学玻璃制成的相板(phaseplate)。

在圆形相扳平面上,有一圈与周围(里外)相扳厚度不同的或凸或凹的圆环。

相板分两部分:图1-10差距显微镜光路图共轭面(conjugatearea):通常为环状,是通过直射光的部分。

偏振光显微镜用途作用

偏振光显微镜用途作用

偏振光显微镜用途作用
偏振光显微镜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显微镜,它通过使用偏振光和偏振器来观察样本中的光学性质。

以下是偏振光显微镜的主要用途和作用:
1. 材料研究和分析:偏振光显微镜可以用来研究和分析各种材料的光学性质,例如晶体的晶体结构、晶体的双折射现象以及材料中的应力分布等。

2. 生物学研究:偏振光显微镜可以用来观察和分析生物标本中的结构和组织,例如细胞、组织和生物材料中的纤维等。

3. 矿物学和地质学研究:偏振光显微镜可以帮助矿物学家和地质学家观察和识别不同矿物的光学性质,从而确定其种类和特性。

4. 材料质量控制:偏振光显微镜可以用来检测和评估材料的质量,例如纤维材料的结构和纯度等,对于纺织品、塑料、陶瓷等行业非常有用。

5. 医学诊断:偏振光显微镜在医学诊断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例如在组织学和病理学中观察和分析组织样本的组织结构和病变情况。

总的来说,偏振光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和分析各种材料和生物样本中的光学性质,有助于研究和理解它们的结构、组织和特性。

实验一 特殊显微镜使用方法

实验一 特殊显微镜使用方法

倒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将亮度调节柄调至最小位置,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再将亮度调节柄调至适中位置。

2.将样品置于载物台上,调节载物台纵横移动手轮,确定观察目标的位置。

3.将10X物镜置入光路,通过目镜观察,粗调焦使成像清晰。

将高倍物镜置入光路,右目镜观察,微调焦使成像清晰。

用左目镜观察,调整其上的视度调节圈,使成像清晰。

4.双手握左右相对转动,调整瞳距(双像重合)。

5.调节灯丝成像居中,然后观察样品。

相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将相差聚光镜转盘转至“0”标记处。

2.将亮度调节柄调至最小位置,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再将亮度调节柄调至适中位置。

3.将样品置于载物台上,调节载物台纵横移动手轮,确定观察目标的位置。

4.把绿色滤色镜放入镜座的视场光阑转圈上。

5.将10X物镜置入光路,通过目镜观察,粗调焦使成像清晰。

将高倍物镜置入光路,右目镜观察,微调焦使成像清晰。

用左目镜观察,调整其上的视度调节圈,使成像清晰。

6.双手握左右相对转动,调整瞳距(双像重合)。

7.将相差聚光镜转盘转至“10”标记处,并将10X相差物镜置入光路。

(更换物镜倍数时,相差聚光镜转盘要转至匹配的数值)8.取下目镜,换上对中目镜(CT望远镜),旋松对中目镜上的螺钉并轴向抽动,使相板圆环和光阑圆环清晰,锁紧对中目镜上的螺钉。

9.调节相差聚光镜转盘两侧的调节扳手,左右推动,直至相板圆环和光阑圆环重合。

10.取下对中目镜(CT望远镜),换上目镜进行相差观察。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将滤片转换拉杆拉至“E”位置,然后按倒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中1-4步骤调整一起,作明场观察。

2.将汞灯电源箱上的电源接通,关闭荧光落射装置上的视场光阑拉杆,关闭显微镜右侧底座电源开关,开启汞灯电源开关,10分钟后,汞灯点燃至稳定状态,方可开始使用。

3.将25X荧光物镜置入光路,将滤片转换拉杆拉至所需位置,即蓝光(B)获绿光(G)的位置上。

4.将荧光落射装置上的视场光阑拉杆开至最大,粗调焦使成像清晰,观察荧光。

裂隙灯显微镜构造

裂隙灯显微镜构造

裂隙灯显微镜构造
裂隙灯显微镜是一种特殊的显微镜,其构造和普通显微镜有所不同。

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物镜:裂隙灯显微镜使用的物镜通常比普通显微镜的物镜长,这是因为它需要将样品的光线聚焦到裂隙灯上。

2.裂隙灯:裂隙灯是裂隙灯显微镜的关键部件,它是一个细小的光源,可以发出非常亮的光。

裂隙灯通常由氘气灯或氩气灯制成。

3.滤光片:由于裂隙灯发出的光线非常亮,它会使样品的颜色变得不真实。

因此,裂隙灯显微镜配备了各种不同颜色的滤光片,以帮助消除这种问题。

4.目镜:目镜是裂隙灯显微镜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它用于放大样品的图像,使观察者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样品。

总之,裂隙灯显微镜的构造是非常复杂的,但它的功能非常强大。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各种微小的样品,包括细胞、细菌和病毒等。

- 1 -。

偏光显微镜用途

偏光显微镜用途

偏光显微镜用途一、引言偏光显微镜是一种特殊的显微镜,它具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显微镜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能。

偏光显微镜主要用于材料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偏光显微镜的用途。

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 晶体结构分析偏光显微镜可以通过观察晶体在不同方向上通过偏振器和分析器时的颜色变化来确定晶体结构。

这种方法被称为波尔法(Brewster法)或尼古拉斯法(Nicols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材料科学家确定晶体中原子排列方式和晶格参数。

2. 晶体缺陷研究偏光显微镜还可以用于研究晶体中的缺陷,如位错和空位。

这些缺陷会导致晶格畸变,从而影响材料性能。

使用偏光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到位错和空位,并测量它们的密度和形态。

3. 热处理过程研究在材料制备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热处理。

使用偏光显微镜可以观察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结构变化,并确定热处理过程中的相变温度和相变类型。

三、地质学中的应用1. 岩石组分鉴定偏光显微镜可以用于鉴定岩石中的不同矿物组分。

不同的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具有不同的颜色和形态特征。

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地质学家可以确定岩石中的主要成分和含量。

2. 地质样品形态观察使用偏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地质样品中微小结构和颗粒的形态。

这对于确定样品来源、成因以及古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 矿物晶体结构研究与材料科学类似,偏光显微镜也可以用于地质学中对晶体结构的分析。

通过观察晶体在不同方向上通过偏振器和分析器时的颜色变化,可以确定晶体结构和晶格参数。

四、生物学中的应用1. 细胞形态观察生物学家可以使用偏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偏光显微镜可以显示细胞中的各种结构,如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

2. 组织学研究偏光显微镜可以用于组织学研究。

通过观察组织切片在不同方向上通过偏振器和分析器时的颜色变化,可以确定组织中不同成分的分布情况。

3. 荧光物质检测许多生物荧光物质具有特殊的偏振性。

使用偏光显微镜可以检测这些荧光物质,并确定它们的分布情况和数量。

偏光显微镜原理

偏光显微镜原理

偏光显微镜原理偏光显微镜是一种特殊的显微镜,它利用偏振光的原理观察样品的细微结构。

在偏光显微镜中,光线经过偏振片后成为偏振光,再通过样品后被观察者观察。

这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许多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对于材料科学、生物学、地质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偏光显微镜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偏光显微镜的原理主要包括偏振光的产生和样品的偏光成像。

首先,偏振光是指在一个方向上振动的光,它可以通过偏振片产生。

偏振片是一种具有吸收特定方向光线的材料,当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只有与偏振片方向相同的光线能透过,其他方向的光线则被吸收。

这样产生的光就是偏振光。

其次,样品的偏光成像是指样品对偏振光的作用,使得观察者可以看到样品的细微结构。

当偏振光通过样品后,样品中的晶体、纤维或其他结构会改变光的偏振状态,观察者可以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到这些结构的特殊性质。

偏光显微镜的工作过程包括光源、偏振片、样品和偏光显微镜本身。

首先,光源产生的光线通过偏振片成为偏振光,然后通过样品后被观察者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观察者可以调节偏振片的方向和样品的位置,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偏光显微镜通常还配有显微镜目镜和物镜,观察者可以通过调节物镜的倍数来观察样品的不同放大倍数。

偏光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金属材料的研究中,偏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到金属晶粒的形状和大小,从而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

在生物学中,偏光显微镜可以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形态,对细胞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地质学中,偏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岩石的矿物组成和结构特征,帮助地质学家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

总之,偏光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工具,它利用偏振光的原理观察样品的细微结构。

通过调节偏振片和样品的位置,观察者可以获得清晰的偏光成像,从而对样品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偏光显微镜在材料科学、生物学、地质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偏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偏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偏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偏光显微镜是一种特殊的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和分析具有双折射性质的样品。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观察样品的结构、组成和性质等。

一、偏光显微镜的构造偏光显微镜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显微镜主体:包括底座、立柱和支架等。

底座提供了显微镜的稳定性,立柱和支架则用于支撑其他部件。

2.光源:通常采用白炽灯作为光源,通过准直器和调节器调节光源的亮度。

3.滤光镜:用于调节光的颜色和强度。

常用的滤光镜有偏振片和滤色片。

4.偏光器:位于光源和样品之间,用于产生一个特定方向的偏振光。

5.样品台:用于放置样品的平台,通常是旋转的,可以调整样品的角度。

6.物镜:通过物镜来放大样品的细节。

偏光显微镜常用的物镜有10x、20x、40x和100x等。

7.等光干涉装置:位于物镜和目镜之间,用于形成干涉图像。

等光干涉装置主要由偏振片、波片和标尺组成。

8.目镜:用于放大样品的图像。

常用的目镜有10x和20x等。

9.视场光幕:位于目镜的视场上,用于产生光的差异,以增强样品的对比度。

10.旋转盘:用于旋转偏振片和标尺,以改变样品的偏振角度。

二、偏光显微镜的使用使用偏光显微镜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样品制备:将待观察的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制备,如切片、染色等。

2.调节显微镜:打开光源,并调节亮度。

将样品放置在样品台上,并通过旋转盘调整偏振片和标尺的角度。

3.对焦样品:选择一款适当的物镜,通过调节刻度盘将样品移动到焦点位置。

然后使用目镜来调整样品的清晰度。

4.观察样品:调整光源的亮度和滤光镜的颜色,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通过旋转旋转盘来改变样品的偏振角度。

5.记录观察结果: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相机或摄像机来记录观察到的图像和结构。

也可以使用目镜和标尺等工具来进行测量和分析。

6.清洁和保养:使用完偏光显微镜后,应将各部分进行清洁,保持其干净和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总结:偏光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观察工具,广泛应用于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光学显微镜的几种特殊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的几种特殊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的几种特殊显微镜一.暗视野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由于不将透明光射入直接观察系统,无物体时,视野暗黑,不可能观察到任何物体,当有物体时,以物体衍射回的光与散射光等在暗的背景中明亮可见。

在暗视野观察物体,照明光大部分被折回,由于物体(标本)所在的位置结构,厚度不同,光的散射性,折光等都有很大的变化。

暗视野显微镜在普通光学显微镜台下配一个暗视野聚光器,来自下面光源的光线被抛物面聚光器反射,形成了横过显微镜视野而不进入物镜的强烈光束。

因此视野是暗的,视野中直径大于 0.3m 的微粒将光线散射,其大小和形态可清楚看到。

甚至可看到普通明视野显微镜中看不见的几个毫微米的微粒。

因此在某些细菌、细胞等活体检查中常常使用。

二.相位差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是荷兰科学家Zermike 于1935年发明的,用于观察未染色标本的显微镜。

活细胞和未染色的生物标本,因细胞各部细微结构的折射率和厚度的不同,光波通过时,波长和振幅并不发生变化,仅相位发生变化(振幅差),这种振幅差人眼无法观察。

而相差显微镜通过改变这种相位差,并利用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把相差变为振幅差来观察活细胞和未染色的标本。

相差显微镜和普通显微镜的区别是:用环状光阑代替可变光阑, 用带相板的物镜代替普通物镜,并带有一个合轴用的望远镜。

相差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具有两个其他显微镜所不具有的功能:①将直射的光(视野中背景光)与经物体衍射的光分开;②将大约一半的波长从相位中除去,使之不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引起强度的变化。

相差显微镜(phasecontrast microscope)由P.Zernike 于1935年发明,并因此获1953年诺贝尔物理奖。

这种显微镜最大的特点是可以观察未经染色的标本和活细胞。

相差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体不同结构成分之间的折射率和厚度的差别,把通过物体不同部分的光程差转变为振幅(光强度)的差别,经过带有环状光阑的聚光镜和带有相位片的相差物镜实现观测的显微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显微镜
特殊显微镜及其使用
实验目的:掌握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的原理、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实验材料:水绵、轮藻、褐藻、洋葱内表皮、汤菜下表皮、原生动物;
Ⅰ暗视野显微镜
一、实验原理:利用暗视野聚光器使入射光束从聚光器斜向照明被检样品,使之发出反射和散射光。

镜检时,因不能直接观察到照明光线而背景是黑暗的,由样品发出的散射光和反射光形成了明亮的物体影象。

二、使用:
1、换装暗视野聚光器,安装到位并固紧;
2、调节暗视野聚光器焦点:转动聚光器升降螺旋,使视场中光环调成一最小的
圆形光点,即为聚光器的焦点;
3、制一简装片(洋葱内表皮,原生动物观察)进行观察。

Ⅱ相差显微镜
一、实验原理:利用相差装置将透过细胞标本不同区域(密度不同)的
光波的光程差变成振幅差,从而使细胞内的各种结构之间呈现出清晰可见的明暗差的特殊光镜。

二、实验方法:
1、相差显微镜的结构:
(1)、倒置显微镜:光源(灯室和视场光阑控制杆)
(2)、圆盘状环状光栏及环状光栏的调中螺杆:是能使透过聚光器的光线形成空心光锥并聚焦到标本上;
(3)、物镜:及位于物镜后焦面的环行相板(一种涂有相位膜和吸收膜的玻璃板)。

(4)、观察转盘及伯特兰透镜调焦杆
(5)、调焦旋钮及载物台移动钮
(6)、相差物镜:相差物镜的后焦面上有种类不同的相板。

因物镜内相板的不同,物镜在明暗反差上可区分为两大类:即明反差B(或
正反差P)和暗反差N(或负反差D),物镜的反差类别,用英
文字母B或N和D或P标志在物镜外壳上,并兼有高H、中M、
低L三种不同的反差。

有的相差物镜用字样Ph标示。

2、合轴调中:在视场中观察所见,环状光阑为一明亮的圆环,而相板的圆环为一暗环。

互相匹配的明环与暗环大小一致。

在使用时两者要合轴。

两环的重叠,须通过合轴调节方能取得。

光源和视场
转盘式环
物镜(环行相板) 观察转盘(左:
调焦旋钮及载物台移动
(1)将聚光镜转盘放到[PHL]位置,观察转盘放到[o]位置;
(2)将视场光阑全部打开;
(3)将4X物镜转入到光路上,并将标本调至焦点位置;
(4)将观察转盘转到[B]位置,转动伯特兰透镜调焦杆,使相位环调人到物镜的焦点上;
(5)用环状光栏的调中螺杆,使物镜的相位环(暗环)与环状光栏(亮环)相重合。

3、将观察转盘转回到[o]位置,即可进行观察。

注意:(1)、环状光栏与物镜配套使用;每改变一次放大倍数,则要转换一次环状光栏;
(2)、环状光栏一次完成调中以后,在使用另外的环状光栏时,一般不需要更多的调中;如果用于精确的观察和显微摄影时,就要保证在
改变放大倍数时,重新进行调节。

4、制一简装片(褐藻胞质环流,花粉),进行观察。

Ⅲ荧光显微镜
一、实验原理:利用一定波长的紫外线作为激发光源照射被检标本,使标
本中的荧光物质受激发后产生荧光的特殊光镜。

这一现象称为荧光现象。

二、实验方法
1、荧光显微镜的结构
紫外发
二向色镜光阀阻挡滤
2、反(落)射式荧光显微镜光路图
3、使用:水绵叶片自发荧光
(1)、样品聚焦:将样品置于载物台上,用光阀阻断短波光,普通光透射照明,低倍镜聚焦;
(2)、待寻找到最佳影象后,熄灭溴钨灯或将其转入最暗,推开光阀,使短波光进入;
(3)、观察。

注意:一定用光阀阻断短波光,切勿频繁开启汞灯开关,以免减短其使用寿命。

实验作业:
1、绘制暗视场和荧光显微镜被检样品形态图(各一样品)。

2、相差显微镜有那些特有的附件?其构造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