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四种晶体类型的比较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知识点复习 晶体计算类型归纳

高中化学知识点复习 晶体计算类型归纳

面(实际为椅式结构),碳原子为 sp3 杂化
(3)每个碳原子被 12 个六元环共用,每个共价键被 6 个六元环共用,一个六元
1
环实际拥有 个碳原子
2
(4)C 原子数与 C—C 键数之比为 1∶2,12g 金刚石中有 2 mol 共价键
(5)密度=8×12 g·mol-1 NA×a3
(a 为晶胞边长,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NA×a3
离子晶体的配位数
离子晶体中与某离子距离最近的异性离子的数目叫该离子的配位数
(1)正、负离子半径比:AB 型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相等,但正、
影响离子晶体配位数的因素
负离子半径比越大,离子的配位数越大。如:ZnS、NaCl、CsCl (2)正、负离子的电荷比。如:CaF2 晶体中,Ca2+和 F-的配位数不同
晶体
晶体结构
结构分析
干冰
(1)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立方体的每个顶点有一个 CO2 分子,每个面上也有一
个 CO2 分子,每个晶胞中有 4 个 CO2 分子
(2)每个 CO2 分子周围等距且紧邻的 CO2 分子有 12 个
(3)密度=4×44 g·mol-1 NA×a3
(a 为晶胞边长,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Cu Ag Au 12 4
2 a=4r
2
Mg Zn Ti 12
6或2
——
(2)金属晶胞中原子空间利用率计算: 空间利用率 V球
球数 4 r3
3
V晶胞
a3
①简单立方堆积:如图所示,原子的半径为 r,立方体的棱长为 2r,则 V 球=43πr3,V 晶胞=(2r)3=8r3,空间利
(4)在 NaCl 晶体中,每个 Na+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 Na+共有 12 个,

高中化学四种晶体类型的比较

高中化学四种晶体类型的比较

高中化学四种晶体类型的比较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四种晶体类型的比较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比较方法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与构成该物质的晶体类型及晶体内部粒子间的作用力有关,其规律如下: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状态的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是不同的,一般有:固体>液体>气体。

例如:NaBr(固)>Br2>HBr(气)。

2、不同类型晶体的比较规律一般来说,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的高低顺序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而金属晶体的熔沸点有高有低。

这是由于不同类型晶体的微粒间作用不同,其熔、沸点也不相同。

原子晶体间靠共价键结合,一般熔、沸点最高;离子晶体阴、阳离子间靠离子键结合,一般熔、沸点较高;分子晶体分子间靠范德华力结合,一般熔、沸点较低;金属晶体中金属键的键能有大有小,因而金属晶体熔、沸点有高(如W)有低(如Hg)。

例如:金刚石>食盐>干冰3、同种类型晶体的比较规律A、原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取决于共价键的键长和键能,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物质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如:晶体硅、金刚石和碳化硅三种晶体中,因键长C—C<C—Si<?Si—Si,所以熔沸点高低为: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B、离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取决于离子键的强弱。

一般来说,①离子所带电荷越多,②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就越强,熔、沸点就越高,反之越低。

例如:MgO>CaO,NaF>NaCl>NaBr>NaI。

KF>KCl>KBr>KI,CaO>KCl。

C、金属晶体:金属晶体中①金属价电子数越多,②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静电作用越强,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如:Na<Mg<Al,Li>Na>K。

合金的熔沸点一般说比它各组份纯金属的熔沸点低。

高中化学选修3之知识讲解_晶体的常识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_基础-

高中化学选修3之知识讲解_晶体的常识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_基础-

晶体的常识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晶体的知识,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学会识别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示意图;2、知道晶胞的概念,了解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学会通过分析晶胞得出晶体的组成;3、了解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特征,能以典型的物质为例描述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4、知道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结构粒子、粒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要点梳理】要点一、晶体与非晶体【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晶体与非晶体】1、概念:①晶体:质点(分子、离子、原子)在空间有规则地排列成的、具有整齐外型、以多面体出现的固体物质。

晶体具有的规则的几何外形源于组成晶体的微粒按一定规律周期性的重复排列。

②非晶体:非晶态物质内部结构没有周期性特点,而是杂乱无章地排列,如:玻璃、松香、明胶等。

非晶体不具有晶体物质的共性,某些非晶态物质具有优良的性质要点诠释: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分:晶体是由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地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周期性是晶体结构最基本的特征。

许多固体的粉末用肉眼是看不见晶体的,但我们可以借助于显微镜观察,这也证明固体粉末仍是晶体,只不过晶粒太小了。

晶体的熔点较固定,而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熔点。

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X射线透过晶体时发生衍射现象。

特别注意:一种物质是否晶体,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而非由外观判断。

2、分类:说明:①自范性:晶体能自发性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所谓自范性即“自发”进行,但这里要注意,“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一定的条件。

例如:水能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若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不能下泻;②晶体自范性的条件之一:生长速率适当;③晶体自范性的本质:是晶体中粒子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

4、晶体形成的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例:熔融态的二氧化硅,快速冷却得到玛瑙,而缓慢冷却得到水晶。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22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微专题3 四类典型晶体的比较

22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微专题3 四类典型晶体的比较
沸点很低。
(2)同种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①共价晶体
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如熔点:金刚石>硅
晶体。
②离子晶体
一般来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
越强,其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如熔点: MgO > NaCl > CsCl 。
③分子晶体
a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具有分子间氢键的分子晶体
相同,故 C 正确。
7. 下列关于 C 、 Si 及其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C )
A. 键能: C— C > Si— Si 、 C— H > Si— H ,因此 2 H6 的稳定性大于 Si2 H6
B. SiC 是与金刚石成键、结构均相似的共价晶体,因此具有很高的硬度
C. SiH4 中 Si 的化合价为+4价, CH4 中 C 的化合价为价,因此 SiH4 的还原性
C. MgO > H2 O > N2 > CO
D. 金刚石>生铁>纯铁>钠
[解析] 在共价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则
熔、沸点:金刚石>二氧化硅>晶体硅,故 A 错误;一般来说,熔、沸点:共
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对于分子晶体(不含氢键的),其熔、沸点越高,
水中含有氢键,熔、沸点高,所以熔、沸点: MgO > H2 O > CO > N2 ,故 C
晶体,在常温下是固体;⑤ CS2 属于分子晶体,在常温下是液体,
且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CO2 ;⑥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在常温下是固体,碳

高中化学常见晶体结构

高中化学常见晶体结构

高中化学常见晶体结构
高中化学常见晶体结构
1、六方晶系
六方晶系是最常见的晶体结构形式,它是比较复杂的立方晶系的一种特殊晶系结构。

它有六个面对称,每个晶体晶面都与等边三角型对称,比如金刚石的晶体结构。

2、立方晶系
立方晶系结构是一种具有八个面对称的晶体结构,每个晶体晶面都与等边正方形对称,比如氯化钠的晶体结构。

3、非六方晶系
非六方晶系是指其他晶体体系,如柱晶系、针晶系、釉晶系等,这些晶体的晶面并不都与等边三角形或等边正方形对称,比如电镀银的晶体结构。

- 1 -。

高中化学选修3人教版: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归纳与整理

高中化学选修3人教版: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归纳与整理

NaCl<MgCl2
原子晶体: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Si,SiO2,SiC
SiO2>SiC > Si
分子晶体:结构相似的分子,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
越大,熔沸点越高。
F2,Cl2,Br2,I2
F2 < Cl2 < Br2 < I2
三.四种晶体的比较
晶体类型 离子晶体 晶体粒子 阴、阳离子
60°
(W/124) ×6 ×NA
晶体中Na+和Cl-间最 小距离为a cm, 计 算NaCl晶体的密度
4 58.5g mol 1 N A mol 1
(2acm)3
29.25 a3 NA
g
cm3
第一单元 晶体的 类型与性质
2、晶体举例:
NaCl的晶体结构:
6:6
CsCl的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与性质 -归纳与整理》
一、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自范性
微观结构
晶体 有(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 原子在三维空间里
形)
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非晶体 没有(不能自发呈现多面 原子排列相对无序 体外形)
(1)晶体自范性的本质:是晶体中粒子微观空间里 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
• (2)晶体自范性的条件之一:生长速率适当.
2.晶体形成的途径
• 熔融态物质凝固. • 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 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体的特性
• 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 有固定的熔沸点 • 物理性质(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各
向异性
二.晶胞
• 1.定义:晶体中重复出现的最基本的结构单元

第三章分子晶体、共价晶体的比较与应用(学案)——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章分子晶体、共价晶体的比较与应用(学案)——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跟踪训练1.现有四种晶体的晶胞,其微粒质点排列方式如图所示,其中化学式正确的是A.AB2B.EF2C.XY3Z D.AB3 A.A B.B C.C D.D2.AB型物质形成的晶体多种多样,下列图示的几种结构最有可能是分子晶体的是A.℃℃℃℃B.℃℃℃℃C.℃℃D.℃℃℃℃3.铜和氧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晶胞、C60晶胞和C60分子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铜和氧形成的离子化合物,铜离子的电荷数为+1B .在C 60晶胞中含有14个C 60分子C .C 60与F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 60F 60D .1molC 60分子中,含有的δ键数目约为2390 6.0210⨯⨯4.硫化锌有两种常见的晶体,分别是六方硫化锌(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和立方硫化锌(晶胞结构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可用X -射线衍射实验鉴别硫化锌是否属于晶体B .每个六方硫化锌晶胞中含2个S 原子C .立方硫化锌中锌的配位数为4D .氧化锌的熔点低于六方硫化锌和立方硫化锌5.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可能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出的结论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

下列几种类推结论正确的是A .金刚石中C—C 键的键长为154.45pm ,C 60中C—C 键的键长为140~145pm ,所以C 60的熔点高于金刚石B .CO 2晶体是分子晶体,SiO 2晶体也是分子晶体C .从CH 4、NH 4+、SO 24-为正面体结构,可推测CC14、PH 4+、PO 34-也为正四面体结构 D .C 2H 6是碳链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可推测C 3H 8也是碳链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6.根据量子力学计算,氮化碳结构有五种,其中一种氮化碳硬度超过金刚石晶体,成为首届一指的超硬新材料,已知该氮化碳的二维晶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氮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氮化碳属于共价晶体B .氮化碳的分子式为C 3N 4C .该晶体中的碳、氮原子核外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 .每个碳原子与四个氮原子相连,每个氮原子与三个碳原子相连7.硫酰氯(SO2Cl2)常用作药剂的合成、染料的制造,熔点为-54.1℃,沸点为69.1℃。

高中化学第2课时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晶体类型的比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高中化学第2课时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晶体类型的比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5)依据硬度和机械性能判断 离子晶体硬度较大或略硬而脆;共价晶体硬度大;分子晶体硬度小 且较脆;金属晶体多数硬度大,但也有硬度较小的,且具有延展性。
应|用|体|验 1.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C ) A.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 B.MgO>H2O>O2>Br2 C.对羟基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酸 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第2课时 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 晶体类型的比较
1.从化学键变化上认识过渡晶体,理解纯粹的典型晶体在自然界 中是不多的。
2.从结构和性质上认识典型的混合型晶体——石墨。 3.了解晶体类型的比较与判断方法。
一、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
1.过渡晶体 (1) 四 类 典 型 的 晶 体 是 指 _____分__子_____ 晶 体 、 ____共__价______ 晶 体 、 ____金__属______晶体和____离__子______晶体。 (2)过渡晶体:介于典型晶体之间的晶体。 ①几种氧化物的化学键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
(2)依据物质的分类判断 ① 活 泼 金 属 的 ___氧__化__物_____( 如 _____N__a_2O_______ 、 MgO 等 ) 、 ___强__碱____[如KOH、 Ba(OH)2等]和绝大多数的___盐__类____是离子晶体。 ②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除金刚石、石墨、晶体硼、晶体硅等外)、 _____非__金__属__氢__化__物______ 、 ____非__金___属__氧__化__物______( 除 SiO2 外 ) 、 几 乎 所 有的酸、绝大多数有机物(除有机盐外)是分子晶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种晶体类型的比较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比较方法
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与构成该物质的晶体类型及晶体内部粒子间的作用力有关,其规律如下:
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状态的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是不同的,一般有:固体>液体>气体。

例如:NaBr (固)>Br2>HBr(气)。

2、不同类型晶体的比较规律
一般来说,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的高低顺序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而金属晶体的熔沸点有高有低。

这是由于不同类型晶体的微粒间作用不同,其熔、沸点也不相同。

原子晶体间靠共价键结合,一般熔、沸点最高;离子晶体阴、阳离子间靠离子键结合,一般熔、沸点较高;分子晶体分子间靠范德华力结合,一般熔、沸点较低;金属晶体中金属键的键能有大有小,因而金属晶体熔、沸点有高(如W)有低(如Hg)。

例如:金刚石>食盐>干冰
3、同种类型晶体的比较规律
A、原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取决于共价键的键长和键能,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物质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如:晶体硅、金刚石和碳化硅三种晶体中,因键长C—C<C—Si< Si—Si,所以熔沸点高低为: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B、离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取决于离子键的强弱。

一般来说,①离子所带电荷越多,②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就越强,熔、沸点就越高,反之越低。

例如:MgO>CaO,NaF>NaCl>NaBr>NaI。

KF>KCl>KBr>KI,CaO>KCl。

C、金属晶体:金属晶体中①金属价电子数越多,②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静电作用越强,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如:Na<Mg<Al,Li>Na>K。

合金的熔沸点一般说比它各组份纯金属的熔沸点低。

如铝硅合金<纯铝(或纯硅)。

D、分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

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地高)
如:H2O>H2Te>H2Se>H2S,C2H5OH>CH3—O—CH3。

(1)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如:CH4<SiH4<GeH4<SnH4。

(2)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相近),分子极性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

如:熔沸点 CO>N2,CH3OH>CH3—CH3。

(3)在高级脂肪酸形成的油脂中,不饱和程度越大,熔沸点越低。

如:C17H35COOH硬脂酸>C17H33COOH油酸。

(4)烃、卤代烃、醇、醛、羧酸等有机物一般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增加,熔沸点升高,如C2H6>CH4, C2H5Cl >CH3Cl,CH3COOH>HCOOH。

(5)同分异构体:链烃及其衍生物的同分异构体随着支链增多,熔沸点降低。

如:CH3(CH2)3CH3 (正)>CH3CH2CH(CH3)2(异)>(CH3)4C(新)。

芳香烃的异构体有两个取代基时,熔点按对、邻、间位降低沸点按邻、间、对位降低)
【通过文字判断晶体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