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分析2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2)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目标:1.会使用放大镜耐心仔细地观察昆虫的特殊构造和本领,发现昆虫王国的更多秘密;知道使用工具比只用眼睛观察获得的信息更多。

2.知道蝴蝶的翅、蝇的眼、蟋蟀的耳、昆虫的触角等方面的特殊构造,了解蚜虫和草蛉之间的生活习性,从而获得对昆虫世界更多的了解。

3.在学生获得更多昆虫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昆虫世界的兴趣。

教学准备:1.分组材料:昆虫或昆虫标本、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

2.有关昆虫世界的图片、视频资料和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1.对话:我们曾经观察过蚂蚁、蝗虫、蚕蛾,他们的身体分为几个部分,有哪些共同特征?2.讲解:像蚂蚁、蝗虫、蚕蛾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都属于昆虫。

3.你知道蝗虫头上的触角是什么样的吗?谁能来画一画?像昆虫的触角、眼睛、耳朵这些细小的器官我们平时看得并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就借助放大镜来观察它们的特殊构造,也许会发现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

二、观察昆虫的部分器官1.教师提供昆虫或昆虫标本,学生分组观察蝴蝶的翅,蜻蜓或蝗虫的眼睛,昆虫的各种触角、口器等。

要求先用眼睛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边观察边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里。

2.交流自己的发现。

蝴蝶的翅交流自己对蝴蝶翅的观察与发现。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蝴蝶的翅,并呈现文字“每个美丽的鳞片都有一个小柄,像鱼鳞似的镶嵌在翅上的鳞片窝里。

鳞片上有几十条到上千条脊纹,它们具有很好的折光性能。

脊纹上还有很多并列的薄片,像书页一样叠合在一起。

这些脊纹在光照下闪射出美丽的光芒”。

昆虫的复眼交流自己对昆虫复眼的观察与发现。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蜻蜓的复眼,并呈现文字“蝴蝶有 1.2 ~1.7 万个小眼,蜻蜓则有 1 ~ 28 万个小眼,家蝇有 4 千个小眼。

昆虫的复眼虽然由许多小眼组成,但它们的视力远不如人类的好,蜻蜓可以看到 1 ~ 2 米远,苍蝇只能看到 40 ~ 70 毫米。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2)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反思上完《放大镜》一课后开始准备下一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中有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这一观察内容,备课时已感觉到今年的天气比较寒冷,而且已了解到这几天还会有低温出现,虽然刚刚进入春天,有些树木和草儿开始发牙,也有一些常青的植物,但昆虫家族还没有真正出现。

除了蚂蚁之外,蝴蝶、蚜虫等还不能进行观察。

因此我想,不管是昆虫还是非昆虫,这节课关键是培养学生运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能力和体会放大镜等观察工具的作用,所以我准备布置学生带上放大镜、纸和笔,一起来到学校的草坪里,开展这节课的观察活动----观察小动物或小植物。

然而到了上课的时候,天公不作美,还下起了雨,于是只好改变上课的计划,还好我们学校的科学器材室有许多昆虫的标本,课前我把这二十多种(40多个)昆虫标本都放在了实验桌上,为的是激发兴趣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不同种类的昆虫。

现在由于天公的原因不能到室外去观察,正好让这些标本成为学生观察的对象。

首先我安排学生观察昆虫的某一局部,如蝴蝶的触角和翅膀、蟋蟀的足和苍蝇的足,然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图像画下来,并说说观察到了什么,在让学生养成了正确的观察习惯和对昆虫的奇特身体构造产生兴趣后,我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目的让学生学习如何去写好观察报告,最后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昆虫去观察并写下贯彻报告。

在剩下的课堂时间中学生的兴致都很高,有许多学生都写出了可行的观察报告。

摘下一些学生的报告:观察蜻蜓,蜻蜓的触角很短,弯曲成90度(可能是标本凝结在琥珀中的原因),它的胸前有三对足,尾部是红色的,翅膀边缘也是红色的,中间是一格一格的网状,眼睛很大,小巧玲珑的嘴上还有一层绒毛;观察蟑螂,蟑螂的眼睛不大,它的触角很长,有许多一行一行的条痕,有六只脚,脚上都有刺,它的翅膀是金黄色的,上面有许多网状一样的东西;我观察的是一种害虫,名为荔蝽,它身披桔黄色盔甲,触角是一节一节的,有三节,足较短,足上有绒毛和刺钩,翅膀是透明的,还分布着很多细绒一样的东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昆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了解昆虫的特点,培养学生对生物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昆虫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昆虫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观察昆虫的方式可能比较片面,缺乏系统的观察和思考。

此外,学生可能对昆虫的世界充满好奇,但也可能因为昆虫的外观和习性而产生恐惧心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思考,同时消除他们对昆虫的恐惧心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昆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了解昆虫的特点,提高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放大镜等工具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昆虫世界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昆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了解昆虫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昆虫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观察法:引导学生运用放大镜等工具,观察昆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昆虫的发现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图片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昆虫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昆虫的特点。

4.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昆虫,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昆虫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昆虫的好奇心和兴趣,导入新课。

2.观察昆虫: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运用放大镜等工具,观察昆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科版 (2)

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科版 (2)

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 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他 脚的构造有什么关系?
这是因为苍蝇 的足的末端爪垫 多毛,并能分泌 粘液。
பைடு நூலகம்
放大镜下的昆虫
苍蝇的脚
脚上有“爪”, 下面有披一排茸 毛遮住的爪垫盘
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 璃上,不但不滑落,而 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 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昆虫的耳朵不像人 类的耳朵,它有各 种各样的外形,在 身体上的位置也不 固定。如蝉的耳朵 长在腹部第二节附 近,夜蛾的耳朵长 在胸、腹部之间凹 处,雄蚊和蚂蚁的 听觉毛发在触角上, 螳螂的听觉毛发在 尾须上。蟋蟀的耳 朵则是长在前足胫 节上。
蝴蝶的翅膀
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布满了 许多彩色的小鳞片,这些其实 是扁平的细毛。
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
不同的昆虫触角形状不同。
• 科学研究表明:昆虫 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 的“鼻子”。这个鼻 子能分辨各种气味, 比人的鼻子灵敏的多。 蟋蟀、蝗虫的触角呈 丝状;蚂蚁的触角是 膝状; 蝴蝶的触角是 棒状;雄蛾的触角是 羽毛状;天牛的触角 是鞭状。
连线: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蟋蟀 蝗虫 蚂蚁 蝴蝶 雄蛾 天牛
膝状 棒状 羽毛状 鞭状 丝状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一、填空。 1、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由许多彩色的(小鳞片)组 成,这些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2、蝇的眼睛是(复眼),由许多( 小眼 )组成。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 内 )侧。不同的昆虫的 触角形状(不同 ),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 们的(鼻子)。它们嗅觉很(灵敏 )。 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
• 3、一般来讲,观察蚜虫是在(B )月份。
• A、2月份 B、6月份 C、12月份

第2课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第2课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2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能力目标:1、知道蚕蛾的翅,蝇的眼,蟋蟀的足及昆虫的触角等方面的特殊结构.2、了解蚜虫和草蛉的生活习性,从而获得对昆虫世界更多的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2、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教学重点】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教学难点】用图或文字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标本、放大镜教师演示器材: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放大镜,知道了放大镜的构造、作用及其用途,还知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凸度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就越大。

板书:放大镜)问:我们可以用放大镜将蚂蚁的腿放的和大象的腿那么大,放那么大有什么作用呢?师小结:能给于我们更多的信息,更多的细节观察。

今天,我们就用放大镜观察像蚂蚁一样的动物。

(板书完整课题: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要求学生一起把完整的课题读一下。

二:研究蚕蛾的生活习性1、打开ppt第一页显示蚕蛾的图片。

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假如给你一个这样的标本,你能观察它的什么?(预测:学生会回答观察它的:头、胸、足、触角、翅等。

)这些都属于它的什么呢?(板书:身体构造)2、那么,用放大镜观察蚕蛾的这些身体构造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呢?(教师演示观察标本时一定要注意:放大镜离标本远一点,由远及近的观察,不能用力的触碰标本,以防标本损坏。

)3、观察蚕蛾的触角和翅,按照实验记录单,选择蚕蛾的触角或者翅其中之一,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单子上。

4、请研究蚕蛾触角的同学汇报一下你的观察结果。

(从一对触角,羽毛状,基部大,末端渐细,黑色,在头前部的中间位置等方面回答)5、其中关于蚕蛾的触角的形状引出蝗虫、蝴蝶、天牛等昆虫的触角形状。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2-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2-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2-教科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一课时《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学会用放大镜观察昆虫,并能够描述昆虫的特点。

教材以观察昆虫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生物世界,探索生物的奥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他们对昆虫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局限于表面的特征。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描述、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昆虫的特点,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学会用放大镜观察昆虫,并能够描述昆虫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关爱生物、探索自然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昆虫的主要特征,昆虫的特点。

2.难点:用放大镜观察昆虫,并能够描述昆虫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昆虫的特点。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昆虫特点。

3.实践活动法:学生动手操作,用放大镜观察昆虫。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放大镜、昆虫标本、图片等。

2.学具:放大镜、昆虫标本、观察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对昆虫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昆虫的主要特征,如: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两对翅膀,三对足等。

同时,教师展示昆虫标本,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昆虫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记录下观察到的昆虫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各小组分享观察到的昆虫特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昆虫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昆虫在自然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传粉、捕食等。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案一. 教材分析《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昆虫的世界,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学会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对昆虫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巩固对昆虫的认识,同时,他们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对于有趣的实验和活动会有较高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昆虫的主要特征,了解昆虫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热爱大自然,关注昆虫世界,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昆虫的主要特征,昆虫的分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进入昆虫的世界。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昆虫,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昆虫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个放大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昆虫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昆虫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昆虫的主要特征,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情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践活动,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记录昆虫的特征。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对昆虫特征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昆虫的分类,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他人,了解自己喜欢的昆虫的特点。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昆虫的主要特征和分类。

微小世界_-_第二课时-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剖析

微小世界_-_第二课时-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剖析
马 蝇 的 复 眼
2020/10/5
奇特的身体构造
——蝇的复眼
家 蝇 的 复 眼
2020/10/5
奇特的身体构造
——蝴蝶
2020/10/5
奇特的身体构造
——蝴蝶的翅膀
实小蝴 是鳞蝶 扁片的 平,翅 的这膀 细些上 毛小布 。鳞满
片彩 其色
2020/10/5
奇特的身体构造
——蝴蝶的翅膀
放 大 的 细 毛 。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昆虫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广, 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和本 领。
但大多数昆虫身体较小,肉眼不容易 看清它们的身体构造。
2020/10/5
奇特的身体构造
——蟋蟀
2020/10/5
奇特的身体构造
——蟋蟀的“耳朵”
蟋蟀的“耳朵”在前足的内侧。
2020/10/5
奇特的身体构造
电子显微镜下的世界
2020/10/5
说房 “间 又里 脏的 又灰 乱尘 ”, ,难 真怪 够人 乱家 的 。
欣赏
电子显微镜下的世界
灰在计 尘上算 吗面机 ?)芯
有片 这( 么有 颜一 色点 漂灰 亮尘 的落
2020/10/5
欣赏
电子显微镜下的世界














2020/10/5

欣赏
欣赏
奇特的身体构造
——其他昆虫的复眼
食 虫 虻 的 复 眼
2020/10/5
欣赏
奇特的身体构造
——其他昆虫的复眼
螳 螂 的 复 眼
2020/1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章节目录
2
知识解读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 1.放大镜又叫做什么?其镜片有什么特点? •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什么有关? • 3.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也可以放大图像? • 4.谁第一个提出放大装置?谁第一个设计并制作了可以放大物象
的眼镜?
4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 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的动物之一,用放大镜可
以观察到昆虫的(口器)、(触角)、(翅膀)等特殊的构造。 会画昆虫的各种触角。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17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课堂练习 • 一、填空题 • 1.蝇的眼睛是________,由许多________组成。 • 2.昆虫的头部都有一对像“天线”的________,能感触物体,嗅到气
28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25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课堂练习
• 10.【答案】正确 • 11.【答案】正确 • 12.【答案】正确 • 13.【答案】正确 • 14.【答案】正确 • 15.【答案】 正确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26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11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 蝴蝶的翅膀上密密地覆盖着一层彩色的小鳞片。如果我们用手摸
一下蝴蝶的翅膀,手上就会沾上鳞片粉末,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 的细毛。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12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 5.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________ , 蚜虫的大小如________ , 蚜 虫的天敌是________。
• 6.如图所示,在放大镜下观察到蝇的眼是________,它是由许多 ________,组成的。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19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8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 蝇的头部上方两侧各有一只复眼。每只复眼都由许多小眼组成,
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复眼对光和闪烁特敏感。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9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课堂练习
• 16.【答案】 错误 • 17.【答案】正确 • 18.【答案】 正确 • 19.【答案】 正确 • 20.【答案】 错误 • 21.【答案】 正确 • 22.【答案】 错误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27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课堂练习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23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课堂练习 • 连线题
把下列昆虫的触角与对应的昆虫用线连起来。 蚕蛾 天牛 蝴蝶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蝗虫
24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课堂练习
• 答案 • 填空题: • 1.【答案】复眼;小眼 • 2.【答案】触角 • 3.【答案】 小鳞片;扁平的细毛 • 4.【答案】 内;不同;鼻子;灵敏 • 5.【答案】 汁液;针眼;草铃 • 6.【答案】 复眼;小眼 • 7.【答案】 细毛 • 8.【答案】 蟋蟀;足
味,还能平衡身体。 • 3.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由许多彩色的________组成,这些其实
是________。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18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课堂练习
• 4.蟋蟀的“耳朵”在足的________侧。不同的昆虫的触角形状 ________ , 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________。它们 嗅觉很________。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 蟋蟀的耳朵是一个膜状Biblioteka 造,外形为椭圆形或缝隙状,长在前足
的内侧,可以感知震动,听到声音侦查敌情。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10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 蟋蟀有听觉灵敏的“耳朵”。奇怪的是它们的“耳朵”并不是长在头 上,而是长在一对前足的小腿缝隙里。因为蟋蟀的听觉器官长的 位置很特殊,它们对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反应也不一样。如果声 音来自左边或者右边,蟋蟀听起来最清楚;如果声音是来自正前 方或者是正后方,听起来就模糊了。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14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 不同的昆虫触角有不同的特征(补充) • 椿象的触角为:丝状 • 蜻蜓的触角为:刚毛状 • 白蚁的触角为:念珠状 • 瓢虫的触角为:锯齿状 • 蝴蝶的触角为:棒状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 14.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结构有关。 • 15.采集昆虫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被毒虫蜇伤。 ( ) • 16.一般观察蚜虫在12月份比较合适。 ( ) • 17.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秘密。
() ()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22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 哪些昆虫长有触角呢? • 它们的触角是什么样子的呢? • 它们的触角有哪些用途呢?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13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 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
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 ) • 11.昆虫的身体构造很奇特,大多数昆虫的身体较小,我们需要借
助放大镜观察。 ( ) • 12.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秘密。 ( )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21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课堂练习
• 13.蚜虫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用 10倍放大镜可以看见它们的肢体。 ( )
课堂练习 • 18.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 • 19.昆虫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 ) • 20.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 ) • 21.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 • 22.昆虫都有一对翅膀,都能在空中飞行。 ( )

奇特的身体构造
5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 你了解的昆虫有哪些? • 他们有哪些神奇的身体构造呢?
6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 你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这些信息的呢? • 你会借助什么工具观察?
7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 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
课堂练习 • 7.如图所示,在放大镜下观察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小鳞片,这些鳞
片其实是扁平的________。 • 8.如图所示的昆虫是________,科学家发现这种昆虫的耳朵长在
________的内侧。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20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课堂练习 • 二、判断题 • 10.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
15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 蚕蛾的触角为:羽毛状 • 雄蚊的触角为:环毛状 • 金龟子的触角为:鳃状 • 蚂蚁的触角为:膝状 • 蝇的触角为:具芒状 • 郭公虫的触角为:锤状 ”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16
【教科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 分析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