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的顺口溜超级实用
今天教大家8个中医顺口溜,建议大家收藏

今天教大家8个中医顺口溜,建议大家收藏
早起不洗头,饿了不洗澡;
汗水尚未干,凉水切莫占;
男不离韭,女不离藕;
大蒜是宝,苦瓜胜药;
冷水洗脸,美容又保健;
温水刷牙,防敏还固齿;
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饭后吸烟,胜似砒霜
送你一套中医养生顺口溜,拿起小本本记下来吧!
消化食积楂曲麦,内金矢藤谷芽莱。
山楂消化肉食积,治胸腹痛能化瘀。
麦芽消化米面积,回乳消胀解肝郁。
莱藤消食兼理气,食积胀满痰喘宜。
内金消积化结石,各种食积及滑遗。
中医健康顺口溜,好记,管用:
多喝白开水,健康常相随。
饮了空腹茶,疾病身里爬。
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尽量少喝酒,病魔绕道走。
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中医名家养生顺口溜,请收藏
一杯酸奶一碗浆,
四杯绿茶保健康;
天天喝杯葡萄酒,
有益心脏气血旺;
常饮蘑菇骨头汤,
增强免疫不寻常;
多食木耳血不稠,
大蒜切片抗癌王;
加上南瓜与苦瓜,
红薯山药亦逞强;
长期食用胡萝卜,
准保健美脸放光;
食鸡食鱼又食虾,
青菜水果有营养;
当笑则笑心情好,
有氧运动不能忘。
中医八大口诀顺口溜

中医八大口诀顺口溜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其中,一些简洁明了、易于记忆的口诀顺口溜,更是中医知识的精华所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中医八大口诀顺口溜,领略中医的独特魅力。
口诀一:“出汗不忘补心阳,止汗固表调营卫”出汗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出汗过多或者异常出汗,就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
中医认为,出汗与心阳密切相关。
心阳不足,汗液就容易失去固摄而外泄。
因此,在治疗出汗过多的病症时,不仅要止汗,还要注重补心阳。
同时,通过调理营卫之气,使气血调和,也能有效地控制出汗。
比如,桂枝汤就是一个经典的调理营卫的方剂。
口诀二:“头痛必须用川芎,不愈各半加防风”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病因复杂多样。
川芎被誉为“头痛之要药”,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对于大多数头痛,使用川芎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但如果头痛症状持续不愈,可以在原有方剂的基础上,加入防风,以增强祛风止痛的作用。
口诀三:“腰痛杜仲补骨脂,独活寄生汤最宜”腰痛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多由肾虚、寒湿、血瘀等因素引起。
杜仲和补骨脂具有补肾壮腰的作用,是治疗腰痛的常用药材。
而独活寄生汤则是一个综合调理腰痛的方剂,既能祛风湿、止痹痛,又能补肝肾、益气血。
口诀四:“胃痛良姜配香附,寒重吴萸与干姜”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如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脾胃虚寒等。
良姜和香附相配,能够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如果是寒性胃痛较为严重,还可以加上吴茱萸和干姜,增强温中散寒的力量。
口诀五:“失眠酸枣柏仁宜,远志茯神共调理”失眠困扰着许多人,中医认为多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酸枣仁、柏子仁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远志和茯神则能交通心肾、宁心安神。
将这些药材合理搭配使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失眠症状。
口诀六:“咳嗽桑菊与杏苏,初起寒热要分清”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桑菊饮适用于咳嗽初起,伴有发热、咽痛等风热表证;杏苏散则适用于咳嗽初起,恶寒无汗、头痛鼻塞等风寒表证。
熟记中医口诀,脉诀

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5、牙痛长,腿痛短。
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5、四季脾旺不受邪。
1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7、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2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2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2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23、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2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2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2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2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28、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
名曰:热如血室。
29、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3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31、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32、内侵膻中则为厥脉理心灯医家脉理最为先,此中妙决要精研,三部五脏犹易识,七诊九侯至难传;掌后高骨为关脉,前寸后尺三部全,左寸心经与小肠,关部肝胆正相当,尺部膀胱合与肾,右寸肺经与大肠,脾胃正在关部内,尺部命门和三焦,三部五脏既分明,七诊之法亦要精;静心忘虑均呼吸,先诊虑际指要轻,微重饥端沉至骨,病人息数俱察清,七诊既明论九侯,浮中沉在指下求,三部俱有浮中沉,此为九候莫在等,七诊九侯辩既真,人身三焦亦要分,脉中寸部管上焦,须知从头至于心,中焦从心至于脐,脉居关部不须疑从脐至足为下焦,尺部寻之自不迷,三焦部位即分当,各脉形状亦要商,脉行三十最繁浩,浮沉迟数为大纲,浮脉形状果如何,按之不足举有余,沉脉重按方可得,一息三至脉为迟,数脉一息来六至,四脉形状亦辨真,诊时下指细推祥,先求本脏脉相当,肺脉浮涩脾和缓,心脉浮大肝弦长,命门三焦宜沉细,肾脉沉滑最为良,一息四至中和象,不浮不沉气悠扬,此为平脉休断病,有病之脉再参祥;浮而有力风来侵,无力为虚损真阴; 沉而有力乃为积,无力气逆脾寒深;迟而有力乃为寒,无力腹疼因痞端;数而有力当作热,无力疮痒疼难安;数而沉细属虚火,若兼繁盛是伤寒;总言回脉知大略,再分六部仔细参;左寸脉浮心不宁,神昏话乱梦多惊,胸中烦躁痰涎甚,伤风发热与头疼;心脉来沉积浮梁,胸满肋疼冷饮伤,咯血虚惊夜不寐,气粗崩漏淋难当;心迟腹疼胃虚真,心疼呕水小便频,胸满脐疼身拘紧,怔仲虚汗渐伤神;心数烦躁言语狂,小便不和舌生疮,目昏头眩兼呕血,烦渴口苦与舌强;左关脉浮肝受风,瘫痪筋拘怒气冲,身疼麻木臂不举,面肿牙疼便血脓;肝脉沉兮怒伤肝,血虚爪枯目昏酸,肥气肋疼胸胀满,惊悸肠鸣睡不安;肝迟中寒疝气成,筋挛骨疼目泪盈,痃癖肠疼不大息,转筋麻木触事惊;肝数风热渴难当,血少头眩目无光,骨蒸烦躁兼呕吐,善怒气逆塞胸堂;左尺脉浮气不和,风博牙疼背腰驼,足腿生疮小便赤,女人崩带渐成00 肾沉下寒经不通,肠满奔脐下壅,风滞腰疼溺浊涩,精衰目暗耳不聪;肾迟虚冷精自遗,阴亏血满便淋漓,腿膝酸疼梦涉水,盗汗阴湿疝无疑,肾数下焦虚火生,发热消渴并耳鸣,血淋遗溺身湿痒,肾壅足肿筋骨疼,女人逢此成胎气,男人遇之多遗精;右寸肺浮肺气伤,痰嗽咽热吐血浓,头面疮肿大便秘,青涕自汗鼻塞壅;肺脉生沉肺生壅,息奔胸满痰气功,皮毛焦枯兼喘嗽,骨蒸呕血声不洪;肺迟气弱寒痰多,喘嗽呕逆痞成疴虚汗耳聋并溏泻,皮肤燥痒梦涉河;肺数喉腥痰火生,咳嗽吐血目不明;面生痤痱大便结,气喘咽干语无声;右关脉浮宿食壅,脾虚泻痢滞难通,发虐齿宣并盗汗,喘呕麻木腹虚膨;脾沉胃虚饮食难,脾气关格又吐酸,吐泄贪睡手足乱,身黄肿满腹如盘;脾脉逢迟胃中寒,食停虫积膈不宽,痰壅呕逆兼咳嗽,泻泄腹疼不能安;脾数中消常嗜眠,胃酸口臭齿龈宣,多食多饮臂不举,霍乱烦躁有涎痰;右尺脉浮相火生,阴肿后结多遗精,脉沉虚汗脐下疼,遗精白浊膝腿疼;脉迟腰疼溺难禁,下元虚冷泻不轻;脉数阴虚三焦热,烦渴大便秘难行;五脏分明六腑通,万机总归回脉中,须知随时有主脉,良医细心再研究,弦洪毛实分四季,总要和缓胃气充,男子关前脉常腾,女子尺脉定浮洪,两手关前于寸后,右为气口左人迎,人迎脉大伤六气,气口脉大伤七情,浮风紧寒虚中暑,濡湿涩燥从火生,喜缓怒弦夏脉涩,思结悲散最分明,若逢沉脉心多恐,脉若动兮必为惊,妇女诸证同男断,惟辨胎产和月经,尺脉浮数先期至,沉迟过期腹冷疼,经断脉和知胎气,须辨女孕与男形,左实为男右为女,左右皆然双胎城,产后数大难调治,沉细而缓可保生,小儿脉与大人异,一息七至为和平,六至沉细知为冷,九至热极病难宁,浮为风痰沉细食,弦急气凝促虚惊,虎口脉纹先祥视,紫热红寒青为惊,白色为疳黑为恶,淡黄淡红病渐宁,命关已过无安日,气关为重风关轻,脉中消息知大略,再有危脉细参评,。
中医十诊口诀顺口溜

中医十诊口诀顺口溜1. 中医十诊真奇妙,望诊就像雷达扫。
一眼看穿人面貌,气色好坏先知晓。
2. 闻诊好似狗鼻灵,气味异常能辨清。
口气汗味和痰鸣,病的线索它来拎。
3. 问诊如同查户口,吃喝拉撒全问透。
祖宗三代病史搜,病情底细全到手。
4. 切诊像是摸密码,寸关尺上玄机大。
脉象起伏有说法,气血盛衰全靠它。
5. 神诊神乎又其神,精神状态定乾坤。
好比看那信号灯,神乱病就来敲门。
6. 色诊恰似看彩虹,面色唇色各不同。
青红皂白有隐情,颜色里面藏病踪。
7. 形诊就像看雕塑,高矮胖瘦有讲究。
身体形态有暗示,疾病种类可猜透。
8. 态诊如同看演员,动静姿态露病源。
走路姿势一查看,病在何处能看穿。
9. 舌诊好像看地图,舌尖舌根各区域。
舌苔舌质有秘密,脏腑状况它报出。
10. 耳诊如同探宝库,耳朵上面藏小路。
各个穴位有对应,身体毛病能预警。
11. 鼻诊像是查烟囱,鼻的通气嗅味中。
一旦发现不对劲,体内毛病在其中。
12. 目诊简直像透视,眼睛里面找故事。
血丝白翳藏暗示,病邪深浅可探知。
13. 甲诊仿佛看指甲盖儿,半月痕和纹理怪。
小小指甲有百态,身体状况它来晒。
14. 腹诊好似摸地洞,腹部软硬知病凶。
按压弹拨有反应,脏腑气血能弄懂。
15. 脉诊仿若解谜题,浮沉迟数有意义。
脉象就像交响乐,奏响身体的消息。
16. 络诊像是寻蛛丝,经络穴位看血丝。
蛛丝马迹不放过,病的走向能预测。
17. 肛诊就像探深谷,肛门状况有讲究。
痔疮肛瘘和肿物,一探便知有没有。
18. 骨诊如同查房梁,骨骼形态看端详。
歪了斜了有情况,身体平衡受影响。
中医看病口诀顺口溜

中医看病口诀顺口溜
中医看病的口诀顺口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句:
1. 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2. 苔黄腻热正在肝胆,苔黄炎热正在脾胃。
3. 病不辨则无以乱,乱不辨则无以痊。
4. 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5. 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反。
6. 法不外仲景,理不外内经。
7. 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8. 阳正在内阳之守也,阳正在外阳之使也。
9. 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10. 渴喜饮冷,腹外无热,渴喜饮热,腹外无寒。
11. 阳络伤则,阳络伤则便血。
12. 五净之伤,穷必及肾。
13. 上燥乱气,外燥删液,下燥乱血。
14. 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15. 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畅通而愈。
16. 人身无倒上之痰,全国无逆流之水,故不乱痰而乱气。
这些口诀顺口溜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判断病情和给出治疗方案,但也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中医八大口诀顺口溜

中医八大口诀顺口溜
1. 中药调理有妙招,酸甜苦辣要记牢!就像吃菜一样,各种味道都得尝,你说是不是?比如喝黄连水,那苦味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啊!
2. 经脉气血要通畅,通则不痛精神爽!这就好比道路通顺了,车子才能跑得欢呀,你想想看对不对?像按摩疏通经脉后,整个人都轻松多啦!
3. 阴阳平衡不能忘,身体才能有保障!就像天平一样,两边平衡才稳当呢,可不是吗?比如熬夜会打破阴阳平衡,身体就容易出问题呀!
4. 四季养生有诀窍,顺应天时不会错!这不就像跟着季节穿衣服一样嘛,冬天穿厚的,夏天穿薄的,多自然呀!像夏天吃点绿豆解暑,多合适呀!
5. 情志调节很重要,开开心心没烦恼!这就跟心情好做事都顺一样,难道不是吗?比如生气会伤身体,那可就得不偿失啦!
6. 食疗养生效果好,美味又把健康保!就像吃好吃的还能养生,多棒呀!像喝鸡汤补身子,多享受呀!
7. 适度运动不能少,活力满满身体好!就像汽车要跑起来才灵活,是不是呀?比如每天散散步,对身体就很好呀!
8. 辩证论治要仔细,对症下药才得力!这就跟找对钥匙开锁一样,得精准呀!像感冒了,分清寒热才能用对药嘛!
9. 未病先防要上心,提前预防少生病!就像提前准备雨伞免得淋雨一
样,多明智呀!像提前注意保暖,就不容易感冒啦!
10. 中医养生传千年,好处多多要体验!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呀,能不好吗?比如艾灸一下,那感觉真不错呢!
我的观点结论:中医八大口诀顺口溜真的很实用,大家一定要好好记住,用中医的智慧来保养自己的身体呀!。
中医必背50个口诀

中医必背50个口诀1. 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胸胁胀痛。
2. 心主血脉,心脉不畅则心悸失眠。
3. 脾主运化,脾气虚弱则消化不良。
4. 肺主呼吸,肺气不足则咳嗽气短。
5. 肾主藏精,肾精亏损则腰膝酸软。
6. 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则目赤肿痛。
7. 心开窍于舌,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赤。
8. 脾开窍于口,脾湿内生则口淡无味。
9. 肺开窍于鼻,肺热内盛则鼻干流涕。
10. 肾开窍于耳,肾气不足则耳鸣耳聋。
11. 肝与胆相表里,肝气郁结则胆气不舒。
12. 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亢盛则小肠热盛。
13. 脾与胃相表里,脾气虚弱则胃纳不旺。
14.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内盛则大肠燥结。
15. 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不足则膀胱失约。
16. 肝主筋,肝血不足则筋脉拘急。
17. 心主脉,心气不足则脉象无力。
18. 脾主肉,脾气不足则肌肉消瘦。
19. 肺主皮,肺气不足则皮肤干燥。
20. 肾主骨,肾精不足则骨骼脆弱。
21. 肝气郁结,宜疏肝解郁。
22. 心火亢盛,宜清心泻火。
23. 脾气虚弱,宜健脾益气。
24. 肺热内盛,宜清肺泻热。
25. 肾气不足,宜补肾固精。
26. 肝血不足,宜养血柔肝。
27. 心阴不足,宜养心安神。
28. 脾湿内生,宜健脾利湿。
29. 肺燥伤津,宜润肺生津。
30. 肾精亏损,宜填精益肾。
31. 肝风内动,宜平肝息风。
32. 心神不宁,宜安神定志。
33. 脾虚泄泻,宜健脾止泻。
34. 肺虚喘咳,宜补肺止咳。
35. 肾虚腰痛,宜补肾强腰。
36. 肝火上炎,宜清肝泻火。
37. 心火扰神,宜清心安神。
38. 脾湿困脾,宜健脾化湿。
39. 肺燥咳嗽,宜润肺止咳。
40. 肾阳不足,宜温阳补肾。
41. 肝气上逆,宜降逆平肝。
42. 心火内扰,宜清心降火。
43. 脾虚食滞,宜健脾消食。
44. 肺热痰多,宜清热化痰。
45. 肾水不足,宜滋阴补肾。
46. 肝郁化火,宜疏肝清热。
47. 心神不宁,宜安神定志。
48. 脾虚生湿,宜健脾除湿。
民间中医顺口溜

民间中医顺口溜
1. 民间中医真奇妙,一把草药当枪炮,病菌见了没命逃,好似老鼠见狸猫。
2. 民间中医手段高,银针一扎病魔消,就像悟空降魔妖,疑难杂症全撂倒。
3. 中医民间有妙方,药汤入口赛琼浆,好似春风吹病秧,浑身舒坦乐无疆。
4. 民间中医不简单,推拿按摩似神仙,双手施展魔法般,筋脉舒畅赛活泉。
5. 民间中医本领强,艾灸一点暖洋洋,仿佛暖阳照雪霜,寒湿立马无处藏。
6. 中医在民间晃荡,拔罐像吸妖邪瘴,淤血湿气全拔光,身体轻松心欢畅。
7. 民间中医有绝招,药敷患处像围剿,病痛好似笼中鸟,乖乖就范没法跑。
8. 民间中医很厉害,望闻问切全涵盖,眼睛好似透视台,病症一眼看出来。
9. 中医民间有一手,草药配伍像酿酒,各种药效巧相糅,喝下病去不再有。
10. 民间中医点子多,食疗养生像掌舵,疾病如同小漩涡,轻松绕开健康活。
11. 民间中医神操作,放血疗法像除恶,瘀血就像小恶魔,一放干净人安乐。
12. 民间中医真带劲,正骨手法超精准,断骨复位像拼榫,身体又能活力迸。
13. 中医在民间扎根,香囊一挂病难侵,好似金钟罩在身,病菌靠近都头晕。
14. 民间中医有高招,按摩脚底像寻宝,反射区里把病找,按完浑身像换脑。
15. 民间中医不寻常,药浴泡得暖洋洋,仿佛置身温泉乡,疾病随着水汽亡。
16. 民间中医妙法传,刮痧一道红印添,就像给病画个圈,病魔乖乖圈里蜷。
17. 中医民间功夫深,针灸穴位如点金,病痛遇上金针临,立马消失像丢魂。
18. 民间中医超神勇,炮制中药像炼金,药效发挥到顶峰,治病就像龙卷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经典的顺口溜超级实用
老中医真是太有智慧了而这些中医顺口溜也是超级实用,对我们很有益益处。
为你整理了中医经典的顺口溜,欢迎大家阅读。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萝卜出了地,郎中没注意。
人说苦瓜苦,我说苦瓜甜。
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中医经典的顺口溜二一日俩苹果,毛病绕道过。
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饮了空腹茶,疾病身外爬。
中医经典的顺口溜三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中医经典的顺口溜四吃大蒜,降血脂。
蘑菇餐,防血栓。
吃鲜姜,血脂康。
木耳菜,降脂快。
菊花茶,降血压。
吃辣椒,消脂肪。
乌龙茶,减肥佳。
身材秀,吃土豆。
气血虚,吃荔枝。
葡萄甜,补血源。
要润肤,樱桃补。
常吃枣,不显老。
燕麦汤,皮肤光。
食蜂蜜,皮肤细。
萝卜汤,治胃胀。
红薯蒸,大便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