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分类

家庭教养方式分类家庭教养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对孩子进行的培养和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对孩子的性格、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从家庭教养方式的角度进行分类,并分别进行介绍。
1. 严格型教养方式严格型教养方式以严厉的规矩和纪律为特点,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威权主义的色彩较重。
在这种家庭教养方式下,孩子常常面临着高压的学业和生活要求,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要求也较为苛刻。
家长会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教,对不合规矩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常常表现出服从性较强,但同时也容易产生焦虑和压力。
2. 溺爱型教养方式溺爱型教养方式以宠爱和放任为特点,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较为宽松,缺乏明确的规矩和纪律。
在这种家庭教养方式下,家长常常过分迁就孩子的需求和要求,对孩子的行为往往采取放任的态度。
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容易变得自我中心、任性和缺乏责任感。
3. 民主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以尊重和平等为原则,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
在这种家庭教养方式下,家长会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朋友,相互尊重和理解。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通常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4. 偏爱型教养方式偏爱型教养方式以偏爱某个孩子为特点,父母对某个孩子过分青睐,而对其他孩子缺乏关注和关心。
在这种家庭教养方式下,被偏爱的孩子可能会变得自大和任性,而被忽视的孩子则可能会产生自卑和不满。
这种教养方式在家庭中容易引发争吵和矛盾。
5. 平衡型教养方式平衡型教养方式是一种综合了前述几种方式的教养模式。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既要有规矩和纪律,又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尊重,同时平等对待所有的孩子。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通常具有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适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种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

四种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养方式。
早在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了家庭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即要求性和反应性。
要求性指的是家长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坚持要求孩子去达到这些标准。
反应性指的是对孩子和蔼接受的程度及对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
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把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
一般而言,权威型是对孩子最有利的一种教养方式。
他们会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限制。
与此同时,他们会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并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有很强的自信和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会比较乐观、积极。
专制型的家长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较多地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但他们在学校中可能会有较好表现,比较听话、守纪律。
放纵型的家长对孩子则表现出很多的爱与期待,但是很少对孩子提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表现得很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
忽视型的家长对孩子不很关心,对于孩子,他们一
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质,而不会在精神上提供支持。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
以上四种类型是比较典型的,整体而言,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应该对其多给予爱和关怀,并且应在这时更多地控制孩子的不良行为。
当孩子长大一些时,家长应及时听取孩子的想法,对孩子自己的事情,要多和孩子商量,共同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教养方式,这些方式对孩子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父母教养方式,并分析其优缺点。
1. 严厉型教养严厉型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常常使用严厉的话语和惩罚手段来约束孩子的行为。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不被接受的,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和责任感。
然而,严厉型教养方式也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反抗心理,甚至影响到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发展。
2. 放任型教养放任型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较为宽松,很少干涉孩子的行为。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
然而,放任型教养方式也容易导致孩子缺乏规矩和纪律,容易产生懒散和自私的行为习惯。
3. 民主型教养民主型教养方式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平等和尊重的关系,父母会与孩子共同讨论问题并尊重孩子的意见。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心,让他们学会做出正确的决策。
然而,民主型教养方式也需要父母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家庭环境,否则容易导致孩子的过度依赖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4. 温和型教养温和型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孩子温和友善,关心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然而,温和型教养方式也容易导致孩子的依赖性较强,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5. 激励型教养激励型教养方式是指父母通过激励和奖励来引导孩子的行为。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律和目标导向的行为习惯。
然而,激励型教养方式也需要父母具备较强的引导和激励能力,否则容易导致孩子对于奖励的依赖和功利性的行为。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教养方式有着各自的优缺点,父母应根据孩子的个性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养方式。
同时,父母也应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父母的教养方式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以怎样的理念和方式教养孩子,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不可替代的教师,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个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鲍姆令德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曾进行了为期十年的研究,并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四种类型,他的研究已经成为发展心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研究之一。
1.权威型这类父母懂得孩子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孩子的成长有明确而有合理的要求和行为目标,并会通过沟通等渠道和孩子进行讨论,愿意接纳孩子的观点并给予回应。
在明确了相关的要求之后,能够坚持原则,对孩子不合理的任性行为加以限制,并督促孩子努力完成既定的目标。
这类父母的民主意识比较强,平时会征求孩子对家庭事务的意见,努力“看见”孩子的需求,以合理、民主,而非盛气凌人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这种既严格有体现民主、关心的教养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孩子生活在其中,会逐渐养成自信、合作、换位思考、积极乐观等良好的品性。
2.专制型专制型的父母,经常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这类家长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比较大,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在这个变化的社会中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所以会给孩子提出很多要求,制定很多规则,并强迫孩子严格遵守。
通常情况下,父母不会向孩子解释这些要求和规则,只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做,并接受父母所给予的一切。
如果孩子不能够实现父母的期望,就会遭到各种类型的惩罚,包括谩骂、殴打等等。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性格上往往表现出对抗、自卑、焦虑、依赖等特征,直接影响到孩子今后一生的成长。
3.溺爱型父母眼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大多就生长在溺爱的家庭之中。
因为独生子女的缘故,一个家庭中经常是六个成人关照一个孩子,孩子备受“宠爱”。
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少,对孩子的限制也很少,孩子有什么样的需求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是一种放纵式的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的四种类型 你属于哪一种_家庭教育

家庭教养的四种类型你属于哪一种_家庭教育第一种类型:权威型教养方式特点:父母树立权威,对孩子理解、尊重,与孩子经常交流及给予帮助的一种教养方式。
好处:孩子高自尊,高社会和道德成熟性;高学术和学业成就;孩子思维活跃,自控能力强,做事有主见,学习灵活刻苦,善于和小朋友交流。
坏处:几乎没有坏处解读:这是一种理性且民主的教养方式。
权威型的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该有权威。
但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流及对孩子的帮助。
父母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儿童,及时热情地对儿童的需要、行为做出反应,尊重并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同时他们对儿童有较高的要求,对儿童不同的行为表现奖惩分明。
这种高控制且在情感上偏于接纳和温暖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许多积极影响。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独立性较强,善于自我控制的解决问题,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喜欢与人交往,对人友好。
教育贴士:1.以身作则,坚持基本原则,父母是子女直接的学习榜样。
2.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并且协助孩子达成目标,同时对他们的反馈保持一致,最好不要一会儿唱黑脸一会儿唱白脸。
3.以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面对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孩子的要求及时地做出反馈。
第二种类型:专断型教养方式特点:父母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自己,对子女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的一种教养方式。
好处:孩子成绩好,性格踏实、沉稳;坏处:孩子容易会觉得自己焦虑,退缩,不幸福;遇到挫折易产生敌对感,自我调整和适应较差解读:专断型父母则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希望子女按照他们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
这一类也属于高控制型教养方式,但在情感方面与权威型父母有显著的差异。
这类父母常以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待儿童,他们很少考虑儿童自身的要求与意愿。
对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表示愤怒,甚至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学前期儿童常常表现出焦虑、退缩和不快乐。
四种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

四种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养方式。
早在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了家庭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即要求性和反应性。
要求性指的是家长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坚持要求孩子去达到这些标准。
反应性指的是对孩子和蔼接受的程度及对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
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把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
????一般而言,权威型是对孩子最有利的一种教养方式。
他们会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限制。
与此同时,他们会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并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有很强的自信和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会比较乐观、积极。
????专制型的家长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较多地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但他们在学校中可能会有较好表现,比较听话、守纪律。
????放纵型的家长对孩子则表现出很多的爱与期待,但是很少对孩子提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表现得很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
????忽视型的家长对孩子不很关心,对于孩子,他们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质,而不会在精神上提供支持。
在这种
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
????以上四种类型是比较典型的,整体而言,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应该对其多给予爱和关怀,并且应在这时更多地控制孩子的不良行为。
当孩子长大一些时,家长应及时听取孩子的想法,对孩子自己的事情,要多和孩子商量,共同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
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

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四种。
(1)"权威型"父母,即"高要求、高反应"型。
此类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方面有适当的"高"和"严"。
有明确合理的要求,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对孩子不合理的任性行为作出适当的限制并督促孩子努力达到目标;同时,他们并不缺乏父母应该有的温情,能主动关爱孩子,能够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述说,而且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孩子自我成长。
这类父母施行"理性、严格、民主、关爱和耐心"的教育方式。
在这样的教导之下,孩子会慢慢养成自信、独立、合作、积极乐观、善社交等良好的性格品质。
(2)"专制型"父母,即"高要求、低反应"型。
这类父母会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而没有意识到过高的要求对孩子的个性是一种变相的扼杀;他们不能接受孩子的反馈,对孩子缺乏热情和关爱,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不能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
在这种"专制"下,孩子容易形成对抗、自卑、焦虑、退缩、依赖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3)"溺爱型"父母,即"低要求、高反应"型。
因父母过度的溺爱而有了今天的"小皇帝、小公主",这类父母对孩子充满了无尽的期望和爱,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他们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
这些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的依赖、任性、冲动、幼稚、自私,做事没有恒心、耐心。
(4)"忽视型"父母,即"低要求、低反应"型。
这类父母不关心孩子的成长,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行为标准,对孩子冷漠,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爱。
这类孩子自控能力差,对一切都采取消极的态度,还会有其他的不良心理特征。
四种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

四种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四种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养方式。
早在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了家庭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即要求性和反应性。
要求性指的是家长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坚持要求孩子去达到这些标准。
反应性指的是对孩子和蔼接受的程度及对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
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把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
????一般而言,权威型是对孩子最有利的一种教养方式。
他们会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限制。
与此同时,他们会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并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有很强的自信和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会比较乐观、积极。
????专制型的家长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较多地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但他们在学校中可能会有较好表现,比较听话、守纪律。
????放纵型的家长对孩子则表现出很多的爱与期待,但是很少对孩子提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表现得很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
????忽视型的家长对孩子不很关心,对于孩子,他们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质,而不会在精神上提供支持。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
????以上四种类型是比较典型的,整体而言,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应该对其多给予爱和关怀,并且应在这时更多地控制孩子的不良行为。
当孩子长大一些时,家长应及时听取孩子的想法,对孩子自己的事情,要多和孩子商量,共同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
开场白:对来参加孩子家长会的父母表示敬意。
有一个孩子跟我说:老师,我的家长会都是娘娘来参加的,因为父母离婚了,他们谁也不管我。
解释为什么要确定这个主题:七年级的孩子个头一下子窜上来了,一个暑假不见,老师发现他们仿佛一夜间长大了。
生理机能、形态上的变化必然引起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所以很多家长说孩子没有以前听话了,而且跟家长说的话越来越少了,说这是典型的青春期叛逆,然后说青春期就是叛逆期。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觉得青春期就是青春期,它不是叛逆期。
在这里面亲子关系起着很大的作用。
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亲子关系”。
首先我想问家长们两个问题:您希望自己的孩子总计总是名列前茅吗?
您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幸福的人吗?答案不言而喻,但是只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向着这个愿望目标去努力做。
所以我们分析影响孩子成绩的因素是什么,它是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而不是智力因素;而影响一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又是什么呢?尤其是初中生的幸福感,中学生导报有一个研究报告表明:影响一个初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三个:第一就是亲子关系,其次是家庭结构,最后是学校的教学质量。
由此,我们也需要建立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
那么亲子关系是怎么建立的呢?它是父母亲在家庭教养活动中与孩子互动逐渐形成和建立的。
那么通常家庭教养方式有哪些类型呢?
1、权威型——控制+爱(接受)父母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热情地对儿童的要求、愿望和行为进行反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参与讨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比较明确,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表示不快时,会严格按规则说服教育;而对其良好行为,则表现出真心的支持和肯定。
这种高控制、情感上便于接受的温暖式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易使孩子形成亲切温和、情绪稳定和深思熟虑的性格或者形成独立、直爽、积极协作的性格。
2、专制型——控制+不爱(拒绝)控制有余,爱心不足。
这属于高控制教养方式,但在情感上父母倾向于拒绝和冷漠孩子。
父母往往表现出缺乏热情的情感反应,很少考虑儿童自身的愿望和要求;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横加限制,
要求孩子无条件地遵循有关的规则,如果违反规则,父母就会采取强硬措施,有的甚至动用暴力。
这种方式下教养的儿童往往会有恐惧心理,缺乏自信心。
(陶泽润的案例)
3、娇宠型(放任自由型)——不控制+不完全爱爱得不理智,控制不足。
父母对孩子百般疼爱,过分娇宠,任其呼风唤雨,对小孩的任何要求不假思索的答应。
例如,有一位下岗女工,平时在菜场买菜总是和小贩讨价还价、斤斤计较,能省一分是一分,舍不得买质量好的菜。
但是,和孩子去买东西时,却“慷慨大方”,孩子要什么买什么,一次就是几百块钱。
这样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的行为和性格发生扭曲,使孩子形成了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的心理行为,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懒惰、自私、任性、撒娇、为所欲为,形成一系列不适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
(蔡若彤的案例)
4、冷漠型(漠不关心型)——不控制+不爱父母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的要求和控制,亲子间交往甚少,父母对孩子缺乏基本的关注与了解,对孩子的一切行为举止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给孩子一种被忽视的感觉。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容易形成较强的冲动性、攻击性、不顺从、自傲、自狂、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的心理,使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很容易发生不良行为问题。
(丁易锋、袁袭的案例)
(二)我国教育家程华山等研究了上海市区幼儿园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201名4岁幼儿家长在“权威”和“关爱”两个维度上的得分进行分类,得出溺爱型、忽视型、严厉型、关爱型,理智型五种教养类型。
与刘金花老师从“控制”和“爱”的维度上分的四种类型相似,溺爱型与娇宠型相似;忽视型与冷漠型相似;严厉型与专制型相似;关爱型同理智型结合与权威型相似。
(三)根据以上教育家的结论分析,我认为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是父母最理想的。
因为这种教养方式在教育孩子时,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儿童、尊重爱护幼儿。
宽严并济、放管结合,把幼儿看作一个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个体对待,不能随心所欲地去支配孩子,也不能完全失去控制,而是适度对孩子提要求,提供必要的照顾与帮助,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例如,孩子刚从幼儿园回家后,爸妈先随孩子的喜好,允许先玩半小时左右,再去画画,听故事,而不是硬逼
着先画画、听故事,再玩;至少孩子在玩什么,和谁一起玩,只要不是有危险的东西,父母可以不干涉,让其自由自在的玩。
父母是孩子的良师益友,应该允许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逼,孩子不是逼出来的,应该和孩子和睦相处和孩子一起唱歌、跳舞、讲故事、看动画片。
权威型的教养方式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教养出来的孩子,能友好的与人相处,能体谅别人,天真活泼,情绪稳定,自信、自强,独立性强,宽容大方,懂事。
所以,父母应该树立正态度,给确的教养孩子以好的影响,促进孩子个性健康发展。
要建立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我们还需要听听孩子们的心声,请看孩子们对家长们的建议:(大型网络调查结果)
请关心我
1、不要只拿物质满足我
请尊重我
2、不要对我大喊大叫
3、不要总是发号施令
4、象对待朋友一样对待我
有个男生说:“我妈妈脾气不好,我只要有一点作业没做好,她就会一连串的责骂出来,就会喊,有时我觉得这个家特别荒唐,谁对谁都是撕心裂肺的喊,我妈对我特别能喊,而且话很难听,其实我也知道她是为我好,但是她就不能换一个方式吗?她就不能和声细语的说话吗?我是她儿子又不是敌人。
请相信我
5、不要拿我跟任何人做比较。
我们有时候也许会想激励孩子会对他说隔壁的谁谁考试多少多少分,班上大队长,班委啥的,人家就要求上进,偶尔一次没考好还自己抽自己耳光呢。
你咋这么不争气呢?其实家长不知道的是,虽然家长知道有时是拿别人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在比,自己孩子也还是很好的,但是孩子未必知道这些,孩子会产生事事不如人,给家长丢脸的感觉,进而出现心理阴影和压力。
6、让我来做,也许我做不好,但给我学习的机会
请做好榜样
7、请履行诺言
小丁在本次谈话中透露也许在以前自己内心里更愿意跟妈妈一起生活,但是现在对妈妈也彻底失望了。
因为在暑假来临之前,妈妈答应小丁5月份送他一部手机(小丁描述确切讲也不是妈妈新买的,是别人送的),但是5月底小丁电话询问时,妈妈说还没弄好要到6月份,接着6月份小丁电话问询时,妈妈说要到7月份,之后又说要到8月份,至此,小丁不再打电话问妈妈手机的事情了,他认为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妈妈居然都失言了,也许是她忘了,也许是其它原因,总之,小丁认为妈妈答应做的事情没做到,内心里很是失望,但他表面还得装作无所谓,小丁自己解释说从小到大,这种事情发生的太多了。
所以现在特别不想见到妈妈,听到她的电话也很烦。
8、当你范了错,请承认错误(丁易峰爸爸、奶奶打自己的事)
9、不要让我去做你自己做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