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回用到工业企业,一般经过过滤及消毒

合集下载

中水回用现状

中水回用现状

城市中水回用现状分析摘要: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提出我国中水回用的必要性。

根据我国的发展水平,我国的中水回用起步较晚,分析我国中水回用的现状,分析我国的中水回用发展趋势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

1.前言: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

我国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亿m3,我国多年年降水总量约为6.19亿,平均年降水水量为648mm,低于全球的年降水水量,居世界第6位,但由于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均水量仅为2400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低于人均3000 m3的轻度缺水标准,是世界上缺水的国家之一,且我国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不均。

据2006年统计,我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此外还有2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正常年份城市缺水60亿m3,日缺水量达1600万m3。

其缺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水污染严重。

地下水多年超采,储量不足。

预计2010 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

随着工业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以及近期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用水量也随之增长。

但是我国的水资源是有限的,这有限的水资源还在不断地受人类肆意开发和污染。

这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明显,所以中水回用系统的启动刻不容缓。

2.城市小区中水回用发展与现状2.1中水回用系统的分类中水回用是污水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般将中水回用分为三类,即城市中水系统(城市中水管道)、小区中水系统和单幢建筑中水系统(建筑中水道)。

三类系统各有其使用范围。

城市中水系统由于需要市政管网的配套,实施需要大量资金和较长的时间。

小区中水系统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是能将优质排水与其他污水分开。

优质排水作为中水水源,进入小区的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而粪便污水和厨房废水则直接排放。

盥洗废水、淋浴废水、洗衣废水等这些废水人们以前也直接用来冲洗厕所,现在作为中水水源,经处理后再回用于厕所的冲洗,人们在感官上、思想观念上都较为容易接受,对中水回用的推广有很大的益处。

中水回用设备对水质的要求标准简介

中水回用设备对水质的要求标准简介

中水回用设备对水质的要求标准简介“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

中水回用技术系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中水回用水处理设备现在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行业,中水回用设备对水质的要求标准又是什么呢?经适当程度消毒后的二级出水(100-1000个粪性大肠菌群/100mL)广泛适用于各种用途,包括限制接触性回用(如某些灌溉方式和非接触性景观用水)、环境修复和许多工业应用。

有些形式的环境修复要求去除营养物质,提高消毒水平。

回用水用作工业冷却水时,需去除硬度、氨和溶解性固体。

当用作给水补充之前要求有一系列的处理过程,要取决于原有供水对回用水的稀释程度和是否形成处理而定,例如回用水流经土壤后汇入原水源即可认为是行成处理工序。

目前,许多回用水工程正在运用膜处理技术生产回用水。

1.简介目前存在许多水的再生和回用方法并在实践中正常运作(美国 EPA,1992),每一种使用方式都有不同的水质要求,因此也要求不同的处理水平。

2.非食用型作物和深加工型食用作物的农业回用水回用水可以灌溉人类并不直接消费的各种作物,如灌溉那些动物食用的作物(苜蓿、青草、高粱、玉米、大豆等各种饲料作物)和需要深加工才可食用的作物(如小麦、也许还有大米)。

关系公共健康和环境的首要问题是这种回用方式是否会将有毒物质和致病菌带到我们的食物供应中来。

主要有两种机制来控制有毒物质,其中包括不允许工业废水(很大可能含有毒物质)排入要回用的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中。

为避免工业污水,我们可以从工厂稀少的服务区收集污水或要求工厂首先去除废水中有毒物质,然后再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废水中有毒物质的去除方法有许多种。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基本的二级处理就可予以足够的保护。

事实上,初级处理可能已经足够了,而二级处理则对有毒物质又加了一道关卡。

A 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A 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A 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标题:A/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在环保工程中,A/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生物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这种工艺流程的主要优点是高效、经济、环保,因此受到了许多污水处理厂的青睐。

一、A/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A/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分为两个阶段:厌氧阶段(A阶段)和好氧阶段(O阶段)。

在厌氧阶段,废水中的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进行酸化水解,转化为脂肪酸、醇类和氨氮等简单有机物。

这些简单有机物在好氧阶段进一步被好氧菌氧化分解,最终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在好氧阶段,废水中的氨氮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二、A/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详解1、预处理:废水进入A/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前,首先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颗粒悬浮物、油脂等杂质,以保护后续处理设备。

2、厌氧阶段(A阶段):在厌氧阶段,废水中的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进行酸化水解,转化为脂肪酸、醇类和氨氮等简单有机物。

这个阶段的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30-35摄氏度之间,以促进厌氧菌的生长和代谢。

3、好氧阶段(O阶段):在好氧阶段,废水中的简单有机物进一步被好氧菌氧化分解,最终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废水中的氨氮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这个阶段的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15-25摄氏度之间,以促进好氧菌的生长和代谢。

4、沉淀阶段:经过好氧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沉淀阶段,通过物理沉降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未分解的有机物。

5、排放:经过沉淀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排放,排放标准需根据当地环保要求进行控制。

三、A/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优点1、高效:A/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处理效率高。

2、经济:A/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3、环保:A/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能够减少废水的排放量,对环境友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4、灵活:A/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可以根据不同的处理要求进行灵活调整,适应性强。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T50335-2002)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T50335-2002)
再生水水源水质应符合现行的《污水排入城市下道水质标准》(JC 3082)、《生物 处理构筑物进水中有害物质允许浓度》(GBJ 14)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 的要求。
当再生水厂水源为二级处理出水时,可参照二级处理厂出水标准,确定设计水质。 3.0.4 再生水用户的确定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朱广汉 吕士健 杭世 方先金 陈 立 范 洁 林雪芸 杨宝红 齐芳菲 陈立学
第4页
目次
前 言 ........................................................... 4 1 总 则 ....................................................... 6 2 术 语 ....................................................... 6 3 方案设计基本规定 ............................................... 7 4 污水再生利用分类和水质控制指标 ................................. 8
2000
① 当循环冷却系统为铜材换热器时,循环冷却系统水中的氨氮指指应小于 1mg/L
4.2.3 再生水用于工业用水中的洗涤用水、锅炉用水、工艺用水、油田注水时,其水质
应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当无相应标准时,可通过试验、类比调查或参照以天然水为水
源的水质标准确定。
4.2.4 再生水用于城市用水中的冲厕、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
4.2.2 再生水用于工业冷却用水,当无试验数据与成熟经验时,其水质可按表 4.2.2 指
标控制,并综合确定敞开式循环水系统换热设备的材质和结构型式、浓缩倍数。水处理

中水回用概述

中水回用概述

中水回用概述“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

中水回用技术系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中水处理方式中水因用途不同有两种处理方式1.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饮用水的标准而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即实现水资源直接循环利用,这种处理方式适用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但投资高,工艺复杂;2.另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非饮用水的标准,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便器的冲洗,地面、汽车清洗,绿化浇洒,消防,工业普通用水等,这是通常的中水处理方式。

按处理方法,中水处理工艺一般分为 3 种类型:1.物理处理法:膜滤法,适用于水质变化大的情况。

采用这种流程的特点是:装置紧凑,容易操作,以及受负荷变动的影响小。

膜滤法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分离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着滤膜表面流动,溶液中溶剂和低分子量物质、无机离子从高压侧透过滤膜进入低压侧,并作为滤液而排出;而溶液中高分子物质、胶体微粒及微生物等被超滤膜截留,溶液被浓缩并以浓缩形式排出。

2.物理化学法:适用于污水水质变化较大的情况。

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砂滤、活性炭吸附、浮选、混凝沉淀等。

这种流程的特点是:采用中空纤维超滤器进行处理,技术先进,结构紧凑,占地少,系统间歇运行,管理简单。

3.生物处理法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

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等生物处理方法。

或是单独使用,或是几种生物处理方法组合使用,如接触氧化+ 生物滤池;生物滤池+ 活性炭吸附;转盘十砂滤等流程。

这种流程具有适应水力负荷变动能力强、产生污泥量少、维护管理容易等优点。

当前,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过度地、毫无节制地开发水资源的同时,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原本具有良好水质的新鲜水供应受到限制;其次,待开发的新鲜水源离集中供水点距离较远,一次性投资费用高昂,这样一些缺水地区无力扩大供水能力。

中水回用

中水回用

中水回用现状综述摘要:详细介绍了中水回用的基础知识,阐述了国内外中水回用发展现状,并对中水回用处理工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水回用技术的现实意义及其前景,指出中水回用技术在我国必将取得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中水中水回用水资源短缺发展现状展望水资源短缺是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资源问题之一。

全世界只有人口饮用到合乎标准的清水,13/人口得不到安全用水,缺水的形势日趋严重。

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全世界都在积极地探索新途径以获取足够的淡水资源。

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污水回用和雨水蓄用的目前普遍受到重视的开源措施,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都能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然而污水回用经常被作为首选方案,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污水就近可得,水量稳定,不会发生与邻相争,不受气候影响。

一、中水回用的概念中水,也叫“再生水”,最早由日本人提出。

人们常把自来水叫做“上水”,将污水叫做“下水”,中水由于其水质处于上水和下水二者之间而得名。

中水的具体定义是指某些污水,如厂矿冷却水、污水处理厂尾水、雨水、生活污水(包括优质杂排水和杂排水两种)等,经过滤料过滤、微滤、纳滤、反渗透等深度处理,得到人们所需要的少于0.1%杂质含量的标准水质,进而满足某种特定的使用要求,可以重复使用的水。

二、国外中水回用现状中水回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已经成为世界不少国家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战略性措施,中水回用满足了部分工农业和城市发展对水的需要。

当前,各国都在开展中水回用技术的实施,美国、日本、以色列等一些发达国家走在了前列。

以色列是在中水回用方面最具特色的国家。

它地处干早和半干早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76扩。

其主要对策是农业节水和城市中水回用。

占全国污水处理总量46%的出水直接回用于灌溉,其余33.3%和约20%分别回灌于地下或排入河道,其中水回用程度之高堪称世界第一。

美国的城市污水处理等级基本上都在二级以上,处理率达到100%。

循环水排污水回用软化处理工艺

循环水排污水回用软化处理工艺

循环水排污水回用软化处理工艺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工业系统中,采用水质稳定技术将处理中的水进行循环冷却处理,有效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此,探究循环水排污水回用软化处理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污水处理方法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循环水排污水回用软化处理工艺,旨在保证污水可以得到有效回用。

关键词:循环水;排污水;回用软化处理工艺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市场上,环保问题变的格外敏感而严峻,知道向哪个方向努力能够降低成本,贯彻好节能减排工作,是保持竞争能力的关键。

消耗更少的水意味着水费支出更少,水处理费用更少,污水排放费用的更少。

对于我厂来说,现有12个循环水站是排水大户,循环冷却水系统耗水量占全厂的70%以上,其中排污水量约占我厂总耗水量的20%~30%,回收利用好这部分水,可节省水资源、减少废水排放、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污水处理方法概述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由污水的性质和回用目的所决定,对于不同的回用目的,水质要求的级别不同。

不同的处理方式其污水处理特点和使用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工业污水的处理,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由于现在工业污水中所含污染物通常较多,不易通过单一处理方式将所有污染物都滤除,随着对回收水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达到处理目的,现今对污水的处理通常同时采用几种方法,并将其组成一个污水处理系统。

污水处理系统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处理主要用于过滤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质,该处理步骤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方法实现,但是在水质的改善方面,无显著作用,无法达到排放或者回用标准。

二级处理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去除,该处理步骤通常使用生物方法实现。

该步骤利用不同的酶或者细菌对污水中溶解的或成胶体状态的有机物进行分解,经过该步骤后,污水基本可以达到排放和回用标准,可在部分领域使用。

三级处理也被称作深度处理,该处理步骤是在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对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如氮和磷,难以在二级处理中被降解的有机物,溶解性盐类等进行深度处理。

钢铁企业中水回用水循环系统评价指标

钢铁企业中水回用水循环系统评价指标

钢铁企业中水回用水循环系统评价指标董辉;黎志明;肖圣雁;蔡九菊【摘要】分析了中水回用于钢铁企业水循环系统的可行性,通过综合分析钢铁企业用水评价指标后建立了针对于采用中水回用的钢铁企业水循环系统评价指标,采用建立的评价指标定量分析了国内某钢铁企业焦化工序采用中水回用的节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钢铁企业引入中水回用技术时,采用浓缩倍数和水循环率等传统指标来评价水循环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采用水资源效率来评价中水回用的节水效果更加合理有效;对于该钢铁企业而言,当回用比为0.5时,水资源效率提高20,工业新水减少0.752m3/t焦,每年节约新水534万t.【期刊名称】《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31)012【总页数】5页(P1741-1744,1760)【关键词】中水;循环水;浓缩倍数;水循环率;水资源效率【作者】董辉;黎志明;肖圣雁;蔡九菊【作者单位】东北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04;东北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04;东北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04;东北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085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钢铁企业的节水减排迫在眉睫[1]。

中水回用是钢铁企业节水减排的重要举措之一,是以城市外排污水为水源,经适当深度处理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后作为工业冷却水和洗涤水等重复使用的工业用水以达到节水减排和开辟工业第二水源的节水技术[2]。

中水回用用于钢铁企业不但能解决钢铁企业用水紧张问题,还能吸纳大量城市外排污水,实现钢铁工业和城市的和谐发展。

中水回用在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3-6],而在我国其应用领域极其有限。

其中,钢铁领域目前仅限于企业内部生产废水的处理和利用,很少进行中水回用。

本文就中水回用于钢铁工业水循环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综合分析各用水评价指标基础上建立了针对于采用中水回用的用水评价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线消毒法: 水银灯发出的紫外光,能穿透细胞壁并与细胞质反
应而达到消毒目的。紫外光波长为250-360nm的杀 菌能力最强。因为紫外光需照进水层才能起消毒作 用,故污水中的悬浮物、浊度、有机物和氨氮都会 干扰紫外光的传播,因此处理水水质好,光传播系 数就越高,紫外线消毒的效果也越好。
于污水消毒的消毒剂有液氯、臭氧、 次氯酸钠、紫 外线等。这些消毒剂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参见表 11.1。
h
20
h
21
液氯消毒法
原理: 所产生的次氯酸,是极强消毒剂,可以杀灭细菌与病原体。 消毒的效果与水温、pH值、接触时间、混合程度、污水浊 度及所含干扰物质、有效氯浓度有关。液氯消毒的工艺流 程见图11.6。 加氯量应经试验确定:
单元8
中水回用技术
h
1
h
2
8.1 废水的深度处理
h
3
•8.1.1 去除悬浮物及细菌: 二级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回用 到工业企业,一般经过过滤及消毒,去除残余的悬浮固
体及细菌就能满足要求。通过过滤可将悬浮固体降到 10mg/L以下;通过消毒可防止在回用水系统中滋生微 生物粘膜或藻类。
•8.1.2 去除残余溶解性有机物及色素
从前可以看到,无论哪一种反应,在系统中都反复进行二 次或二次以上,各反应单元都有其首要功能,并兼行其它 项功能。因此本工艺脱氮、除磷效果很好,脱氮率达90 %-95%,除磷率97%。
此外,还有A2/O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p311
h
19
8.2 污水消毒处理
消毒的目的: 消毒剂的种类: 污水消毒的主要方法是向污水投加消毒剂。目前用
当回用水质要求较高,要求去除残存在废水中的溶解 性有机物(包括可降解和难降解)和色素时,只是过滤已 不能满足要求,必须采用活性炭吸附或臭氧氧化的方法。
•8.1.3去除无机盐类:废水在重复利用过程中,会出现含盐 量的积累,会使回用管道和设备积垢,并不能满足回用
的水质要求。除盐常用的方法有膜分离法和离子交换法, 可参阅物理化学法。
pH值 水温 布水负荷率 气液比
h
9
h
10
除上述三级生物脱氮系统外,在 实践中还使用两级生物脱氮系统
h
11
影响生物脱氮的
13
h
14
8.1.5化学法除磷
(1)铝盐或铁盐除磷:
硫酸铝的投加量,按反应式,根据污水中磷的浓度及对处理水中磷 含量的要求以及污水的化学特性确定。
h
4
8.1.4 废水的脱氮
在自然界,氮化合物是以有机体(动物蛋白、植物 蛋硝白酸)氮、(N氨O态3氮-)以(N及H气4+态,N氮H(3N)、2)亚形硝式酸存氮在(的N。O2-)、
在二级处理水中,氮则是以氨态氮、亚硝酸氮和 硝酸氮形式存在的。
二级处理技术对氮的去除率是比较低的,它仅为 微生物的生理功能所用。
含氮化合物的污水未经脱氮处理任意排放的危害: 缓流水体的富营养化,对农业的影响。 根据原理,脱氮技术可分为化学脱氮和生物脱氮。
h
5
化学法脱氮原理:
h
6
氨气脱塔
在塔内安设木制或塑料制的格子填料,用以促进 空气与水的充分接触。一般以石灰作为碱剂对污 水进行预处理,使PH值上升到11左右。污水从 塔的上部淋洒到填料上而形成水滴,在境料间隙 滴下,用风机从塔底向上吹送空气,使水气对流, 在填料的作用下,水、气能够充分接触,水滴不 断地形成、破碎,使游离氨呈气态而逸出。
h
17
本工艺各组成单元的功能
(1)原废水进入第—厌氧反应器,本单元的首要功能脱氮,含 硝态氮的污水通过内循环来自第一好氧反应器,本单元的第 二功能是污泥释放磷,而含磷污泥是从沉淀池排出回流来的。
(2)经第一厌氧反应器处理后的混合液进入第一好氧反应器, 它的功能首要是去除BOD5,去除由原废水带入的有机污染物, 其次是硝化,但由于BOD5浓度还较高,因此,硝化程度较 低,产生的NO3--N也较少,第三项功能则是聚磷菌对磷的 吸收。按除磷机理,只有在NO3--N 得到有效的脱出后,才 能取得良好的除磷效果,因此,在本单元内,磷吸收的效果 不会太好。
(3)混合液进入第二厌氧反应器,本单元功能与第一厌氧反应 器相同,一是脱氮,2是释放磷,以前者为主。
(4)第二好氧反应器,其首要功能是吸收磷,第二功能是进一 步硝化,再其次则是进一步去除BOD5 。
h
18
(5)沉淀池,泥水分离是它的主要功能,上清液作为处理 水排放,含磷污泥的一部分作为回流污泥,回流到第一厌 氧反应器,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系统。
或建成封闭的几格串联的接触池,设管式或板式微孔臭氧扩散器。 扩散器用陶瓷或聚氯乙烯微孔塑料或不锈钢制成。臭氧消毒迅 速,接触时间可采用15min,可维持剩余臭氧量为0.4mg/L。
h
23
次氯酸钠消毒法
次氯酸钠可用次氯酸钠发生器,以海水或食盐水 的电解液电解产生。
次氯酸钠的消毒作用仍靠次氯酸根,从次氯酸钠 发生器出来的次氯酸可直接注入污水,进行接触消 毒。
这种处理技术的优点是:除氨效果稳定;操作简 便。容易控制。存在的问题是:逸出的游离氨造 成二次污染;使用石灰易生成水垢;水温降低, 脱氨效果也将降低。对这些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 施有:改用氢氧化钠作为预处理碱剂,以防形成 水垢;采取技术措施回收进出的游离氨。
h
7
h
8
影响氨气脱塔工作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2)石灰混凝除磷: 向含磷污水投加石灰,由于形成氢氧根离子,污水的pH值上升。
与此同时,污水中的磷与石灰中的钙产生反应。形成 [Ca5(OH)(P04)3](羟磷灰石). 实践证明, pH值及原污水中钙浓度对磷的去除效果有影响。
h
15
h
16
生物除磷
8.1.6 同步脱氮除磷技术:巴顿甫(Bardenpho)脱氮除磷工艺:
h
22
臭氧消毒法
臭氧由3个氧原子组成,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有特殊臭味。 臭氧极不稳定,分解时产生初生态氧。
[O]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对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甚至芽胞等 都有强大的杀伤力。还具有很强的渗入细胞壁的能力,从而破 坏细菌有机体结构,导致细菌的死亡。
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仅l0mg/L,因此通入污水中的臭氧往往 不可能全部被利用,为了提高臭氧的利用率,接触反应池最好 建成水深为5-6m的深水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