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甲苯胺

合集下载

N,N-二乙基间甲苯胺91-67-8

N,N-二乙基间甲苯胺91-67-8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0.922 g/cm3 at 25 °C (77 °F)
n) 溶解性 /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log Pow: 3.618
无数据资料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浓度( LC50) 吸入 - 大鼠 - 4 h - 4,660 mg/m3 备注 : 感觉器官和特殊感觉(鼻、眼、耳和 味觉):嗅觉:其他改变。 行为的:震颤。 肺,胸,或者呼吸系统:其他变化 亚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刺激性(总述)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 无数据资料
颜色 : 无数据资料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231 - 232 °C (448 - 450 °F) - lit.
g) 闪点
100 °C (212 °F) - closed cup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海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空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TOLUIDINES,LIQUID 国际海运危规:TOLUIDINES,LIQUID 国际空运危规:Toluidines,liquid

间甲苯胺制备间甲酚的工艺研究

间甲苯胺制备间甲酚的工艺研究
H A o a x a C HE N Y J Shu s - ,  ̄i t
( a n nv ri f ce c n c n l y.N nig 2 0 9 .Chn ) N 叫igU ie s yo ine ad Teh oo t S g aj 104 n ia Ab t a t A e t o g t f r p e a i c e o fo m — ir t l e e va r du to sr c : n w h u h o r p r ng m rs l r m nt o o  ̄ n i e c i n,di t to n y r ss i a i i n a d h d oli s m a p o o e n hi p p r T rp sd t s a e. p o e  ̄ e 。 y t e ii g r r  ̄d T {s n h szn n ̄r s l fo _ 1 o ou n s r s a c e an y a d t e o r m m nt t le e i e e r h d m i l n r aoe 7 b v 7 un e hi r a to d r t s e c in
维普资讯
火 炸 药 学 报 20 0 Nhomakorabea年第 1期
间 甲苯胺 制备 间甲酚 的工艺研 究
郝 艳霞 陈 树 森 。 ,
1 南京理 工 学化 工学院 . 苏 南京 江 2 0 9 ; 2 北京理 工 托学化3 学院. 京 104 : - 北 108 ) 0 0 1
擅要 : 出 了以 问硝 基甲革 为原料 . 提 通过还 原、 重氯化 、 水解等过程鲁 成同 甲酚的新 思路 主要研 究了由问 甲革胺制备 用甲酚 的旮成工 艺. 通过正 变试驻嫡 定出其 较佳工 艺备件 , 在此素件 下 问甲酚收率 可达 7 7

一种间甲酚的制备工艺[发明专利]

一种间甲酚的制备工艺[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11]公开号CN 101125800A [43]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21]申请号200710139542.7[22]申请日2007.09.28[21]申请号200710139542.7[71]申请人中北大学地址030051山西省太原市学院路3号[72]发明人曹端林 崔建兰 郑志花 赵林秀 吕春绪陆明 [74]专利代理机构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代理人李毅[51]Int.CI.C07C 39/07 (2006.01)C07C 37/05 (2006.01)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0 页[54]发明名称一种间甲酚的制备工艺[57]摘要一种间甲酚的制备工艺,是将间甲苯胺经重氮化,边水解边水蒸气蒸馏制得间甲酚水解蒸出液,将水解蒸出液通过N3520型大孔树脂,以有机溶剂进行洗脱,精馏后得到间甲酚产品。

本发明采用水蒸气及时将水解生成的间甲酚蒸馏出来,反应产生的副产焦油状物质很少,提高了间甲酚的收率;产品制备与废水处理同时进行,减少了废水处理工序,简化了制备工艺过程;采用N3520型大孔树脂处理间甲酚水解蒸出液,间甲酚容易解吸,解吸速率快,反应周期短,利于间甲酚的回收。

经本发明工艺制备间甲酚,产品收率85%以上,纯度99.5%。

200710139542.7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一种间甲酚的制备工艺,包括:在成盐釜中加入25~40%的硫酸溶液,室温下边搅拌边加入间甲苯胺,得到间甲苯胺硫酸盐水溶液;将上述间甲苯胺硫酸盐水溶液加入带冷却装置的重氮化反应釜中,降温至-3~0℃,缓慢滴加35%亚硝酸钠水溶液,控制使其反应生成间甲苯胺重氮硫酸盐,至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停止反应,并加入少量尿素除去多余的亚硝酸钠;其特征是还包括:水解反应釜中加入35~50%的硫酸溶液,预热至110℃,通入水蒸气,滴加间甲苯胺重氮硫酸盐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水蒸气蒸馏,直至溴水检测无沉淀,停止蒸馏,得到间甲酚水解蒸出液;将间甲酚水解蒸出液通过N3520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间甲酚; 以有机溶剂为解析剂,反向洗脱层析柱,收集洗脱液;将洗脱液蒸馏除去解吸剂,得到间甲酚粗品;间甲酚粗品精馏制得间甲酚产品。

漆原镍催化加氢制备间甲苯胺

漆原镍催化加氢制备间甲苯胺

1 2 催 化 剂 的 制 备 .
在烧 杯 中加 入 一 定 量 锌 粉 和 4 mL水 , 拌 搅 使锌 粉 和水充 分接 触 , 加入 4 gNi1 再 C ・6 O。 H 反应 一定 时 间后 , 用水 充 分 洗 涤 泥 状沉 淀 。将 沉
淀镍 在 室温 下用选 定 的展 开剂展 开 , 4 在 O℃搅拌 2  ̄3 n 0 0mi 。倾 去上层 清 液 , 水洗 至 中性 , 用 再用
点 ; 点是 加氢 技术 要 求 较 高 , 要 高 压 ( 于 1 缺 需 大 MP ) 高温 ( 于 1 0℃ ] , 温 常压 加 氢法 a和 大 0 )低 则 鲜有 报道 。笔者 以 自制 的漆 原 镍 为 催 化剂 , 在 低 温 常压下 将 间硝基 甲苯催 化加 氢还 原为 间 甲苯 胺, 考察 了催 化 剂 的稳 定 性 和 工艺 条 件 对 间 硝基 甲苯转 化率 的影 响 。
收 稿 日期 : 0 6—1 0 ; 改稿 收 到 日期 : 0 7 4—1 。 20 2— 8 修 2 0 —0 8 作 者 简介 : 晓冬 (9 3一 , , 苏 南 通 , 读 硕 士 研 究 生 , 陈 18 ) 男 江 在
主要从 事催化加 氢方面研 究工作 。E ma : s cd 6 .o - i jt x @1 3 cm。化 活性 ; m( 原 镍 ): 反 应 物 ) 5: , 在 漆 m( 一 3 以甲 醇 作 溶 剂 , 应 时 间 l5h 氢 气 流 速 1 反 _ , 5 mL mi 件 下 , / n条 间硝 基 甲苯 转 化 率 达 10 。催 化 剂 具 有 良好 的 稳 定 性 , 环 使 用 1 0 循 O次 催 化 活 性 不 变 。新
鲜催 化剂 可 能放 置 7d 。

n,n-二甲基间甲苯胺合成工艺

n,n-二甲基间甲苯胺合成工艺

n,n-二甲基间甲苯胺合成工艺
n,n-二甲基间甲苯胺(N,N-dimethyl-m-toluidine)的合成工艺如下:
1. 材料准备:对甲苯二胺(m-toluidine)和甲醇(methanol)进行提纯,获得高纯度的原料。

2. 反应装置:选择合适的反应釜和加热设备,确保反应条件的控制。

3. 反应过程:
a. 将甲醇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适当温度(通常在60-
80°C),并保持温度稳定。

b. 将甲苯二胺逐渐加入反应釜中,同时搅拌控制反应速率和均匀性。

c. 反应持续数小时(时间取决于反应条件和反应量),直到反应完全进行。

d.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经过后处理,例如冷却、过滤和洗涤等步骤,以去除杂质。

4. 产物提取与纯化:
a. 将反应混合物进行提取,使用适当的溶剂(如醚类溶剂)与产物进行萃取,将目标产物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b. 对提取得到的有机相进行蒸馏,以去除溶剂和其他低沸点的杂质,得到纯净的产物。

c. 对纯净的产物进行分析和检测,确保其纯度符合要求。

5. 产物储存与包装:将纯净的n,n-二甲基间甲苯胺装入适当的容器中进行储存,并按照要求进行包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工艺仅为参考,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此外,化学合成涉及有机合成和安全操作,必须在有经验的化学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间甲苯胺化工过程设计

间甲苯胺化工过程设计

化工过程设计作业姓名:学号:专业:题目:指导老师:年月目录1.产品概述 (1)1.1间甲苯胺理化性质 (1)1.2间甲苯胺概述 (1)1..3间甲苯胺合成工艺介绍 (2)1.3.1化学还原法 (2)1.3.2电解还原法 (2)1.3.3 CO/H2O还原 (3)1.3. 4.催化加氢法 (3)1.4设计工艺选择 (3)1.5.国内外生产现状 (4)1. 6.项目设计及意义 (4)2.设计基础 (4)2.1气相催化加氢反应机理 (4)2.2主要物料理化性质............................................................................................5.3.工艺设计 (5)3.1间甲苯胺制备反应工艺条件 (5)3.2生产规模 (6)3.3工艺过程原理 (6)3.4工艺流程说明及流程简图 (7)3.4.1催化剂制备及填装 (7)3.4.2原料计量系统 (7)4..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8)4.1.物料衡算 (8)4.2热量衡算 (12)5.设备计算 (12)5.1反应器类型 (12)5.2.汽化器选型 (13)5.3预热器选型 (13)5.4精馏塔设计 (13)5.5高压泵设计 (16)5.6产品储罐 (16)6.平面布置 (16)6.1平面布置原则 (16)6.2车间设备布置 (17)总结 (19)1.产品概述1.1间甲苯胺理化性质:间甲苯胺:本品(m-Toluidine)又名3-甲基苯胺,分子量107.15。

本品为活性黄X-R,阳离子紫2RL的中间体,另外还用于农药及医药等。

本品性质如下:外观为无色油状液体,沸点203.3℃(0.1Mpa),熔点-50.5℃。

相对密度(水=1)0.99(20℃)。

分子式为CH3C6H4NH2。

蒸汽压0.13kPa/41℃闪点:85℃。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稀酸。

危害标记:14(毒害品)。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11 乙酸酐
12 2,6-二乙基苯胺
13 二甲胺
14 二甲基乙酰胺
15 二甲基二氯硅烷
16 二甲基甲酰胺
17 二甲基苯胺
18 N,N-二甲基苯胺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易燃易 爆
易燃易 爆
易燃易 爆
易燃易 爆
易燃易 爆
易燃易 爆
易燃易 爆
易燃易 爆
易燃易 爆
易燃易 爆
66 二甲腈(不对称)
67 二甲硫醚
68 二甲醚(甲醚)
69 二苯醚(联苯醚)
70 1,1-二氟乙烯
71 1,1-二氟乙烷
72 二氧六环
73 二硫化碳
74 1,1-二氟乙烯(偏二氯乙烯)
75 1,2-二氯乙烯(顺)(均二氯乙烯)
14 异氰酸甲酯
15 汞(水银)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16 苯并(a)芘
17 硫芥(芥子气)
18 氰化氢(氢氰酸)
19 氯甲醚
20 羰基镍
注:当毒 性程度分
类用于确 定压力容 器致密性
74 萘
75 a-萘胺(1-萘胺,甲萘胺)(注)
76 a-萘胺(1-萘酚,甲萘酚)

化工设计-间甲苯酚制备工艺流程设计讲解

化工设计-间甲苯酚制备工艺流程设计讲解

《化工过程设计》课程设计间甲苯酚制备工艺流程设计2012年11月30号目录一、产品概述 (3)1.1 间甲酚的用途 (3)1.2 间甲酚的市场前景 (3)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1.3.1 间甲酚的传统生产方法 (4)1.3.2 本文的路线设计 (7)1.4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7)二、设计基础 (7)三、工艺设计 (8)3.1 工艺过程原理 (8)3.2 工艺流程简图 (9)3.3 工艺流程说明 (9)3.4 物料平衡及操作条件 (10)四、物料平衡及热量衡算 (10)4.1 水解反应釜物料衡算 (10)4.2 精馏塔物料衡算 (11)4.3 热量衡算 (12)五、主要设备设计 (12)5.1 高压水解反应釜的设计 (12)5.1.1 反应釜罐体的设计 (13)5.1.2 封头 (15)5.1.3 视镜的设计 (15)5.1.4 轴的设计 (15)5.1.5 反应釜夹套的设计 (16)5.1.6 支座的选型及设计 (18)5.1.7 反应釜的轴封装置设计 (18)5.2 精馏塔的设计 (18)5.2.1 设计方案的确定和结构介绍 (18)5.2.2 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19)5.2.3 理论塔板的计算 (26)5.2.4 塔径和塔高的初步设计 (28)5.2.5 溢流装置 (30)5.2.6 精馏塔的结构设计 (31)5.2.7 塔的强度校核 (34)六、设计体会和收获 (35)七、参考文献 (35)间甲苯胺制备间甲苯酚的工艺研究一、产品概述间甲苯酚(m-CH3C6H4OH),又名间甲酚,是农药及其他精细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

它的性质如下:无色到微黄色液体,具有如苯酚的气味。

分子量:108.13 ,熔点:10.9 ℃,沸点202 ℃(0.1 Mpa),凝固点12.22 ℃,相对密度1.034(20 ℃),折射率1.9638(20 ℃),闪点86.1 ℃(闭杯)。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氢氧化钠溶液氯仿[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稀酸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99;相对密度(空气=1)3.90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14(毒害品)
主要用途
用作制造还原染料的中间体
外观: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纯度:≥98.5%
对甲苯胺:≤0.7%
邻甲苯胺:≤0.1%
水份:≤0.3%
2、用途:本品为活性黄X-R,阳离子紫2RL的中间体,另外还用于农药及医药等。
3、包装储存:200kg 220kg镀锌桶包装,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产量:
5000吨
分子式:
分子量:
107.15
CAS No:
108-44-1
纯度:
99.4% min
包装:
200千克铁桶
用途:
主要用作还原染料中间体
详细资料请参考:/
间甲苯胺
1、性能:
国标编号
61750
CAS号
108-44-1
中文名称
3-甲基苯胺
英文名称
3-Toluidine;m-Toluidine
别名
间甲苯胺;3-氨基甲苯外观与性状
无色油状液体
分子量
107.15
蒸汽压
0.13kPa/41℃闪点:85℃
熔点
-50.5℃沸点:20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