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合集下载

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第⼗⼀单元⽤计算器计算第⼗⼀单元⽤计算器计算第⼀课时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法教学内容:第100—101页1、让学⽣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计算器进⾏⼤树⽊的⼀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2、让学⽣体验⽤计算器进⾏计算的⽅便与快捷,进⼀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们⽣活和⼯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计算器进⾏⼤数⽬的⼀步和只有同⼀级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课前让学⽣每⼈都准备好⼀个统⼀型号的计算器,对照说明书,简单了解计算器的各部分。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1、指名说说⾃⼰对计算器的了解:有显⽰器(统⼀购买的计算器显⽰器上有两排,上⾯⼀排是输⼊的算式,下⾯⼀排是算出的结果)、键盘(要让学⽣识别主要的键盘:数字键、运算键,开机键、第⼆功能转换键等)。

2、试试开机和关机。

3、了解计算器的⽤途:说说你⼀般在什么地⽅可以看见⼈们⽤计算器?你⾃⼰去⼩店⾥买东西要带计算器吗?为什么?指出:⽤计算器计算⼀般都是算⼀些⽐较复杂的,很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算。

⼆、⽤计算器计算:1、计算38+27、30×18⽤计算器算完后,问⼀问:和⼝算的结果⼀样吗?你觉得⼝算和计算器算哪个更准确?指出:计算器虽然算得很准,但要注意千万别输错了数据。

所以检查的时候要看显⽰器上的输⼊算式是否正确。

2、试⼀试:⽤计算器计算下⾯各题。

765+469 589×76 41600÷1281438+2576 380×426 765+469-2963028-2965 625÷25 816÷68×27学⽣独⽴计算。

算完后,⽼师报算式,学⽣听之后再算⼀遍,检查学⽣的听⼒和按键的准确性和计是否正确。

说说你觉得⽤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三、完成想想做做:1、⽤计算器计算下⾯各题218+493 2800-1798 6848-579+3862191×35 3363÷57 126×7÷18学⽣算完后,指名交流⼀下得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精品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精品课件

巩固反馈
1.算盘的一颗上珠表示( 5 ),一颗下珠表示( 1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齐答) 2.电子计算器上是( 开关及清除屏)键;是(删除 )键。(课件出示题目,学生齐答) 3.你能在算盘上拨出下面的数吗? 31620 5800269 (课件出示数据,学生在算盘上拨一拨,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算盘是中国人民在长期运用算筹计算的基础上,大约在14世纪左右发明的。从那以后,算盘就取代了算筹而广为流传,延续至今, 一直是我国一种最普遍的计算工具之一。用算盘来计算的方法叫珠算。
怠慢了,请问高姓大名?”“学生杨辉,字谦光。”少年恭敬地回答。
后来的事,同学们都能想象出来了,在老秀才的指导下,杨辉通读了许多古典数学文献,数学知识得到全面、系 统地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杨辉终于成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并享有数学“宋元第三杰”之誉。
二、学习新课
17世纪中期,欧洲人 发明了机械计算器。
机械计算器由杠杆、齿轮等 机械部件而非电子部件构成。 最常见的例子是加法器和机械 计数器,它们使用齿轮的转动 来增加显示的输出。更复杂的 例子可以进行乘法和除法。
二、学习新课
20世纪70年代,发 明了电子计算器。
电子计算器是一种小型电子计算 工具。可以进行各种运算,还有可 以把较复杂的计算步骤存贮起来以 便多次重复某些运算的可编程序计 算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操作简便且运算迅速、准确。
二、学习新课
计算工具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 进步,计算机不 断更新。
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每秒计算 5000次
每秒计算几百 万亿次
二、学习新课
你认识算盘吗? 你还在哪里见过算盘?
二、学习新课
你认识算盘的各个部位吗?你知道算盘一颗上珠 表示几,一颗下珠表示几吗?

第一单元第1课时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

第一单元第1课时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

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介绍2. 计算器的操作方法3. 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4. 使用计算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进行大量计算的情况吗?你们是如何解决的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当我们遇到大量计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来帮助我们。

二、新课导入1. 教师出示计算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 教师讲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如加、减、乘、除等。

3. 教师演示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如开机、关机、清屏、输入数字等。

4.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计算器,熟悉其操作方法。

三、基本运算1.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使用计算器的经验。

四、解决问题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来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操作方法等。

2. 教师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

2. 学生能够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对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有深入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并能够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计算器的教学内容,如引入计算器的高级功能、编程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名称和功能,并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计算。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秘密的意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3.通过课堂活动的开展,锻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向学生渗透节约、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合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师:上课前,让我们来进行一次计算比赛,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完成,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开始!①18+21= ②56÷7=③3028-2956= ④589×76=⑤98+199= ⑥12+459+88=2.有的同学为什么会计算得这么快?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小结:看来,在进行像这样的比较繁杂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请计算器来帮忙。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1。

(1)教师把题目写在黑板上。

386+179= 825-138=(2)引导学生按步骤按键计算出结果,试一试CE键有什么作用。

(3)自己试一试。

26×39= 312÷8=(4)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集体订正。

2.教学例2。

(1)用计算器算出上面几个算式的结果。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说一说。

从9999×2起,结果是一个五位数,中间是3个9,两头分别是1,8(9×2);2,7(9×3);…(3)你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结果吗?试一试,很有趣。

9999×5= 9999×7= 9999×9=(4)9999×6和9999×8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谁能说一说?(5)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2题。

用计算器算出左边三道算式的结果,找出规律,再直接写出右边几个算式的结果,然后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第一课时新授课学习过程设计课题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课标陈述本课是教学用计算器计算的第一课时,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也见过很多外观不同的计算器,功能也不一样,教材选取泰山古树数量和泰山石刻数量为研究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本课在同学们对计算器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继续探索计算器常用键的功能,学会怎样使用计算器。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显示屏及按键),掌握数字键排列的一般规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和只有用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在具体的计算情境中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认识开关键、清除键等常用键。

学会用计算器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2.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3.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数学活动的愿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品质。

学习环节(活动)教学设计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设计修改备注(学习资源)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评价设计通过实物观察说出计算器部分键的功能。

能够准确说出、语言表达完整清晰得3颗星。

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过程实施设计(预设)(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出示:(1)请学生在小组内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手中的计算器。

明确:按键区常用键的名称及作用。

(2)合作学习:小组内推荐对计算器最熟悉的学生参与全班交流,进行竞赛,看谁知道的计算器的知识多。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评价设计根据情境图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能够准确提出,语言组织完整清晰得3颗星。

过程实施设计(预设)多媒体继续出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1)请同学们说出自己还想知道计算器的哪些知识。

(2)举例生活中计算器的应用。

(3)提问:谁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明确:学生能够通过看课本、读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就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计算器的用途。

板书:认识计算器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和使用说明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习题课件-第4单元 第1课时 认识计算器和用计算器计算 (共12张)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习题课件-第4单元 第1课时 认识计算器和用计算器计算 (共12张)

2.用计算器计算。
35820+4630= 40450 630×723= 455490
33750-5876= 27874 69700÷34=2050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用计算器计算)
(1)
5544
2463
3
(2)
758
11370
1805
4.脱式计算。(用计算器计算) 342×(70310-67543) =946314
563×129=72627(千克) 265×84=22260(千克)
7.小虎在用计算器计算4965×84时,计算器上的数字键 “8”突然坏了,你能帮他想一个办法,计算出结果吗? 答案不唯一 如:可以用4965×12×7继续计算,得数为417060。
解题指导:把84拆成不含数字键“8”的两个数的乘积。
6432+49610÷242 =6637
26373-765×34 =363
5.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水16千 克。(用计算器计算) (1)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大约会浪费多少 千克水?
365×16=5840(千克)
பைடு நூலகம்
(2)如果把这些水装入饮水桶,若每桶装20千克,大约 可装多少桶?
5840÷20=292(桶)
(3)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每天需要用这样的4桶水,这些 水大约够这个三口之家用多少天?
292÷4=73(天)
6.一个果园里有563棵桃树和265棵苹果树。如果每棵 苹果树一年可收苹果84千克,每棵桃树一年可收桃129 千克,这个果园一年可收桃和苹果各多少千克?(用计 算器计算)
作业课件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苏教版
课后练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教案教学设计
5.师:当我们完成运算,要运算其他算式时,我们该怎么样?
6.师:嗯对的,那同学们知道哪个按键是清除键吗?
7.师:计算器上还有一些有特别功能的键,如[b/c]键可以用来计算分数,[·]键可以用来计算小数,这些我们还没有学到,所以还用不到这些按键。)
生:有显示屏,有按键。
生:删除。
生:清除。
三、计算器的运算操作方法(15分钟)
认识了计算器的构造,学习了计算器的一些常用按键的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二)作业布置
课本第27页练习四第1题,第3题和第4题,写在课本上。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3.计算器的按键与按键功能
师:这些按键你们都认识吗?他们都有什么功能?
(1.师:使用计算器的第一步是打开计算器,那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个按键可以打开计算器吗?
2.师:计算器上有0到9这十个数字、加减乘除和等号这些运算符号,同学们都认识。
3.师:当我们运算时输入数字或符号输入错误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4.师:嗯很好,那同学们知道哪个按键是删除键吗?
(8分)计算器的运算操作方法(例1)
1.师:同学们们请你试着用计算器计算386+179。
2.师:说说你是怎样用计算器运算的呢?
(对学生提问后进行补充说明)
3.师:同学们学会怎么用计算器计算了吗?
4.小练习2分(一个学生将计算过程)
先计算后找规律(例2)
学生自己算,左边一组的算式,合作找规律;全班汇报;
学情分析
计算器是目前人们广泛应用的计算工具,用计算器计算操作简便,可以算得有对又快,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作用,增强计算兴趣,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作用,认识计算器的构造。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赛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赛课教案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第 1 课时用计算器计算(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名称和功能。

2.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3.感受计算器给计算带来的便利,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器,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道乘法计算的题目,同学们想算一算吗?出示第一题:20×5。

学生很快口算出结果是100。

出示第二题:24×35。

学生不能口算出结果,但能通过笔算也能比较快地算出结果是840。

出示第三题:6987×9876。

学生看到题目后,一定会感觉很麻烦,即使笔算也要花很长时间,并且很容易出错。

2.导入:当我们遇到这种比较复杂的计算时,除了用笔算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计算工具。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是计算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一)认识计算器1.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

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

关于计算器,你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预设如下:(1)计算器是一种计算工具。

(2)计算器有很多计算功能。

(3)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器很普遍。

2.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

(1)让学生取出自带的计算器进行观察。

提问:你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吗?组织学生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集体汇报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来进行介绍。

①开机键、关机键、消除键。

按“ON ”键,打开打开计算器;按“OFF ”键,就关掉计算器;按“AC ”键,显示屏上的数字就会全部清除为0。

②运算符号键、数字键、等号键、小数点键。

(3)认一认: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上面学习的这些键。

(二)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例题1:用计算器计算38+27、30×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2页第一单元泰山古树—计算器。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计算情境中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2.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3.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数学活动的愿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显示屏及按键),掌握数字键排列的一般规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和只有用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PPT)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铺垫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学生自由交流。

今天,我们要登上“五岳之首--泰山”去寻找发现数学问题,同学们愿意吗(课件出示情境图,介绍五岳之首--泰山。

)2.读懂图意通过情境图观察了解提供的数据及信息。

“泰山古树、石刻的数量统计情况是怎么样的呢3.提出问题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温馨提示: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选择性板书。

】【预设】:(1)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2)灵岩寺古树的数量是岱庙的几倍(3)虎山、天烛峰和岱庙的古树一共多少棵(4)岱庙、登山东路、岱顶和灵岩寺一共有多少块石刻……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解决问题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怎样计算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笔算。

(学生体验笔算的“麻烦”。

)(1)(2)教师用计算器计算。

(让学生感受教师计算的速度“快”)●有没有使计算快速、简便的计算工具●展示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谈谈计算后的感受揭题:引导学生说出用计算器计算。

现在,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我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

(板书课题:计算器)【预设】:生1:用计算器计算更快速、准确。

……小结;我们在进行较复杂的计算时,我们可以借助计算器。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计算器”,并请计算器帮我们解决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

)2.认识计算器●请大家欣赏课件,观察各式各样的计算器,说说它们的外观和构造。

师:关于计算器你都了解哪些知识【小组内探究:ppt显示自主探究单,让学生实践操作,交流讨论。

】(1)观察自己带来的计算器并总结计算器的外观、构造特点、按键和功能。

(2)带着具体任务进行小组的合作学习。

●你们小组的计算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内交流计算器的各个键有什么作用●动手试一试,计算器怎样开、关机●使用计算器,交流使用方法。

●你还认识计算器上的哪些键【温馨提示:学生在生活中大都接触过计算器,简单的操作应该没问题,但系统的认识还是第一次,要利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通过交流明确各种键的功能。

学生准备的计算器形状、大小、功能的多少会有所不同,因而键盘会有一定的差异,各种键的位置、标志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的功能应该是一致的,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互相交流计算器的组成部分以及各自的功能。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介绍计算器。

师:每小组选派代表向大家介绍自己或小组的计算器,比比哪个小组介绍的清楚,由其它小组投票决定。

哪个小组能进行补充,我们将评选他们为“认真听讲小组”。

现在有谁能够展示他的计算器并能介绍一下呢【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比赛情景,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对计算器操作方法的探索,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探索和发现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生汇报,师适时归纳】:●计算器的样式:有台式的、翻盖式的、卡通式的;计算器的外形;●计算器的按键名称和他们的功能。

(1)学生通过实验自己验证,并说说这些键的功能。

On/c键、 off键、数字键、 - 键、 + 键、 =键(2)那计算器怎样开机和关机呢指名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开和关的按的是计算器键盘上的哪个键介绍(on和off键)(3)那键盘上除了开关机键外还有许多键,你们知道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吗(- 键、 + 键、 =键、)学生介绍,教师补充说明。

(- 键、 + 键、 =键、完成加减运算并显示计算结果,需要用到这些键。

)(4)哪些是数字键数字键排列的一般规律是什么(从左下起为1,数到3为第一排,第二排左边为4,数到6,第三排左边为7,一共三排三行。

)(5)按下数字键在哪里显示2. 玩计算器。

师:听了有关这些功能键的介绍,我们对于电子计算器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看到许多同学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玩一玩计算器,那我们就玩一个“听指令的游戏”,看谁能顺利完成对方给的任务。

(1)师生互玩。

①按on/c开机,屏幕上显示0.②先按1,屏幕上显示1,再按5,屏幕上显示15.③按on/c或按off。

【注意点:教师强调输入要从数的高位输起。

两位数先输入十位数字,再输入个位数字。

】(2)同位互玩。

3. 使用计算器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对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相信大家都已经有了体会,你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吗计算: 3449 + 527 + 1640 =(1)大家先独立完成。

(2)请一位同学说如何操作,教师演示,同学们观察并思考。

4.汇报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教师注意引导和归纳)。

(1)开机按ON/OFF键;(2)依次按数字键3、4、4、9;(3)按“+”键;(4)按数字键 5、2、7;(5)按“+”键;(6)按数字键1、6、4、0;(7)按符号键“ =”,屏幕显示计算结果,记录结果。

【设计意图:在动手实践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5. 质疑。

●在计算过程中怎样按键比较方便而且不容易出错有什么可以注意的地方●计算完第一道题,怎样才能开始算第二道题应该先按什么键6. 利用计算器解决学生提出的第二个。

▲灵岩寺古树的数量是岱庙的几倍10891 ÷250 =▲你会用计算器计算3000–128×6 吗3000 – 128 × 6 =【预设】:方法一:方法二:3000 – 128 × 6 = 2232【提示】:速度快的同学可用计算器再计算:(3)虎山、天烛峰和岱庙的古树一共多少棵166 + 146 + 250 =(4)岱庙、登山东路、岱顶和灵岩寺一共有多少块石刻157 + 576 + 258 + 400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你们觉得使用计算器有什么可以注意的地方1. 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时,每按一个键,一定要认真核对一下与屏幕上所显示的结果是否相符,以防止出错。

2. 用计算器计算连加、没有括号的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或乘除混合运算时,先按开机键接通电源,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按数字键或运算符号键,最后按=键便会显示计算结果,用完计算器要按关机键关闭电源。

3. 简便的计算可以口算,计算器的计算有时没有人脑快,不要过于依赖它。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 基本练习▲自主练习第1题,用计算器计算。

75399+392241= 983721-47324= 493028+183930= 832931-378235=27594×8= 829431÷9= 37291+847362-738261= 638281÷7+38456=【温馨提示】:学生先独立进行练习,然后用计算器验算一遍同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最后再在全班交流。

2. 实际应用▲自主练习,泰山石刻。

(1)一共有多少块(处)石刻(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温馨提示】:利用实际数据解决问题,加大练习量,提高操作计算器的水平,并适时渗透爱护文物的教育。

3.计算比赛下面是一张xx市百货大楼的销售凭据。

请填出相应的金额。

【温馨提示】:计算器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不要过于依赖它。

所以我设计了一个分组比赛。

学生由于刚学完计算器,所以很多学生都选用计算器算。

在汇报交流中,当有的学生指出口算更简便、更快捷时,学生恍然大悟。

这一环节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有口算、笔算、计算器算等多种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4.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种快捷的计算工具——计算器,计算器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计算出我们想要的计算结果,除此之外,计算器还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来研究。

六、板书设计:计算器的认识计算器是一种操作简便、运算快的计算工具ON/OFF 开关键C或CE 清除键0——9, 00键数字键+、-、×、÷、= 符号键(1)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3449 + 527 + 1640 = 5616(棵)(2)灵岩寺古树的数量是岱庙的几倍10891 ÷ 250 =▲你会用计算器计算3000–128×6 吗3000–128×6 = 2232(3)虎山、天烛峰和岱庙的古树一共多少棵(4)岱庙、登山东路、岱顶和灵岩寺一共有多少块石刻使用说明:1.本课教学设计优点有:⑴给学生留下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在孩子们认识计算器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有经验的同学对计算器的认识和操作经验,在尝试操作、自主探索中学会计算方法。

把大量的自主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取长补短,在交流、质疑、解惑的过程中学会用计算器计算,产生浓厚的兴趣,获得不同程度的共同发展。

⑵有效地练习,提高学生对计算器操作的熟练程度。

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尽管学生对计算器并不陌生,但学生的操作能力,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速度并不是很熟练,所以,我在课堂中设计补充的一些数目较大的题目,以及自主练习中第3题的连加题目是极为有必要的,通过反复使用,提高学生使用计算器的熟练程度。

2. 使用建议教学时还需要说明几点:一是使用计算器计算应与估算结合起来,用估算保证计算的正确;二是根据具体的计算情况判断是否使用计算器;三是教学时,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又要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防止只教学计算器的认识,忽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倾向;四是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计算器的机会比较多,但系统的认识还是第一次。

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计算器,将理论与操作结合,提高学习水平。

3.需破解的问题对计算工具发展的历史,诸如算筹、算盘,以及计算机发展的历史,有没有必要渗透如果在这节课渗透,过浅,学生领会不了,过深,一堂课的时间肯定不够。

如何让课堂高效,值得商榷。

相关链接:;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用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