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4.3.3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导学课件新版浙教版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第3节 物质的密度》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物质的密度》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密度概念有深入理解,能够区分不同物质在质量和体积相同时,其密度如何变化。
2. 学生能够掌握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3.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实验操作: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三种不同物质(如水、铝、铁),利用天平、量筒等工具进行密度测量实验。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比较三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并讨论物质密度的变化规律。
2. 报告撰写: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原因,提出进一步优化实验的措施。
3.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就如何更有效地学习密度这一知识点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在课堂上分享。
三、作业要求1. 实验操作作业:要求学生认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准确的数据,并及时分析实验结果。
2. 报告撰写:作业需保证报告内容清晰、准确,分析问题深入,总结有建设性。
3.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要求成员积极参与,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4. 提交时间:请在课后一周内提交所有作业。
四、作业评价1. 实验操作作业: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数据分析是否准确。
2. 报告撰写:评价报告内容是否完整、逻辑是否清晰、分析是否深入。
3. 小组讨论:评价小组讨论中成员的参与度、观点是否具有创新性,以及是否能够尊重并吸收其他成员的观点。
五、作业反馈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密度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抽查,并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
对于完成质量高的作业,我们将给予表扬;对于完成质量较低或存在问题的作业,我们将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密度知识。
请同学们认真对待本次作业,我们期待看到你们的精彩表现!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3. 增强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 第四章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1节:物质的构成1、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还有离子和原子)同种物质构成的分子种类相同,冰、水、水蒸气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性质:(1)分子很小,体积小、质量小;(只能用隧道显微镜观察到)(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再固体分子)(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4)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
3、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热运动在宏观上表现为扩散现象。
正因为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就为分子的运动提供了“空间”而气体分子间的空隙较大,液体和固体分子间的空隙较小,所以气体物质扩散较快,而固体和液体物质扩散较慢。
4、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要离开液面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5、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对此解释合理:体现了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在引力的作用下,露珠缩小到其表面积最小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间隙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7、黄豆与芝麻的实验是模拟实验,用宏观现象类比微观结构,不能直接得出分子间有间隙的结论第2节:质量的测量一、质量概念理解和单位换算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质量的含义: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物体质量的主要单位(标准单位)是千克,符号kg。
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3、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6毫克1克=1000毫克以上常用的质量单位和中国传统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千克=1公斤,1斤=500克,1两=50克。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3节 物质的密 4.3.3 实验 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练习课件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2021/12/7
D.①②
第十五页,共三十九页。
[解析] 由实验步骤可知,若不用量筒,可选用(1)(2)(3)(7)测量菜籽油的密
度,则水的质量 m 水=m1-m,菜籽油的质量:m 油=m2-m,菜籽油的体积:V 油 =V 水=ρm水水=mρ1-水m,菜籽油的密度:ρ=mV油油=mm21--mm=mm21--mm,故表达式③合理;
2021/12/7
图39-K-7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九页。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金属(jīnshǔ)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
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jīnshǔ)块的质量为_7_8_.4_____g。 (3)用量筒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 cm3。10
作顺序应是( )
B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④⑤①
C.⑤①③②④
2021/12/7
D.③②⑤①④
第八页,共三十九页。
6.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密度比水小的塑料块的密度,采用下列步骤,
其中多余的步骤是( )
B
A.用天平测量出塑料块的质量(zhìliàng)
B.取一小块铁块,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
C.将铁块浸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记下水面的高度
一块土豆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无论哪一块,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都没 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大块土豆的密度等于小块土豆的密度。
2021/12/7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九页。三 Nhomakorabea实验(shíyàn)探究题
13.下面是小明同学“测量食用油的密度”的实验报告,请将空缺 (kòngquē)处补充完整。 实验: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4)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整理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4.1物质的构成1.定义: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性质:(1)分子很小。
(2)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4)同种分子之间有斥力,不同种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3.气体空隙最大,液体次之,气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
4.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的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要离开液面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4.2质量的测量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
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和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2.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 kg。
其他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 吨= 1000 千克;1 千克=1000 克=1000000 毫克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150g,成人:50Kg —60Kg,大象 6t;一只公鸡 2Kg,一个铅球的质量约为 4Kg。
3.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实验室中常用天平测量质量。
4.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是:分度盘、指针、托盘、横梁标尺、游码、砝码、底座、平衡螺母。
5.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①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
②调平:将游码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零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据)当指针偏左时应当如何调节平衡螺母?(把左端的平衡螺母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③称量: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游码以左端刻度线为准,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 g)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4.3.3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练习课件

6.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密度比水小的塑料块的密度,采用下 列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 B ) A.用天平测量出塑料块的质量 B.取一小块铁块,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 C.将铁块浸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记下水面的高度 D.把铁块和塑料块系在一起再放入,记下液面的高度差
7.醋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调味品,全国很多地方都出产醋,各地 出产醋的密度有什么不同呢?为测量醋的密度,某同学设计了 如下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 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
甲所示,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下列数
据正确的是( C )
A.金属块的质量为39.4 g
B.金属块的体积为5 L
C.金属块的密度为7.8×103 kg/m3 D.金属块的密度为7.88 g/cm3
图39-K-2
9.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如图39-K
-3表示了他的主要操作过程,几位同学对他的实验提出了如
(1)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 g,则矿石的密度是 ___2_._5_×_1_0_3 ___kg/m3。 (2)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____偏__小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 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 时应该__取__下_最__小_的__砝_码__,__向_右__移_动__游__码_,__使_天__平__平_衡____。
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B )
A.甲认为他测出的油的质量为62.0 g
B.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C.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图39-K-3
D.丁认为他的实验操作简捷,结果准确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密度知识应用》课件浙教版

密度知识的应用小结
1.鉴别物质 根据ρ=m/V,测出质量,量出体积,算出密度, 通过查密度表,就可以知道这是哪种物质了
2.计算一些不容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根据m=ρV,知道组成这种物体的物质的密度, 量出物体的体积,就可以知道这个物体的质量
空心问题
1、一个铁球,它的质量是624.1g,它的体积是 100cm3,试问这个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 如果空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21cm3
2、有外形大小相同的铜、铁、铝三只球,称得 它们的质量恰好是相等的,那么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 B ) A.铜球是空心的,铁球和铝球是实心的 B.铜球和铁球肯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 是实心的 C.三只球肯定都是空心的 D.三只球肯定都是实心的
新课所学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单位体积的
质量是 相同的 ,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单位
体积的质量是不同的 。可见密度反映了 物质
的一种属性(填“物体”或“物质” ) 。
• 2、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ρ = m V
,在国际
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 ,单位的符号
为 kg/m3 。
• 3、1kg/m3= 10-3 g/cm3, • 1g/cm3= 103 kg/m3。
1.计算物质的密度: ρ=m/V
一顶金冠的质量是0.5kg,体积为30cm3。试问它是否是纯
金做的?为什么?
已知:m=0.5kg=500g
V=30cm3
求:ρ
解: m
500g
ρ=
V
= 30cm3
=16.7g/cm3 =16.7×103kg/m3
答:查表可知金的密度是19.3×103kg/m3 ,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4.3-3 物质的密度-密度的测量(教师版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4章 物质的特性4.3-3 物质的密度——密度的测量目录 (1) (2) (2) (4) (10)密度的测量1.原理:ρ=m/V 。
2.器材:天平、量筒或量杯、石块、烧杯、水、盐水、细线等。
3.小石块(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测量:(1)调节天平平衡,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 ;(2)排水法间接测量物体的体积:选择合适量筒,往量筒里倒入适量水,读出水的体积V 1,然后将小石块用细线绑住,小心地将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 2;(3)计算:21=m V V ρ-石 4.盐水(液体)密度的测量:(1)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体积V ;(2)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 1;(3)再把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 2;(4)计算:21-=m m V盐水 【重要提醒】按照本实验方案测量盐水的密度时,由于量筒中可能有部分盐水倒不干净,以至于测出盐水的质量偏小,最后计算出的盐水的密度偏小。
1.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和质量、体积没有关系;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不能只从公式上来判断三者的关系。
2.密度的测量中应该掌握测量的步骤、质量和体积的正确读数,尤其是针对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测量,以及能用公式进行熟练的计算。
3.天平、量筒是初中物理的两个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一定要看好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会使用、会读数,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进行计算。
【常考】密度的测量【例1】惠安是“石雕”之乡。
小星取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 (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________克。
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体积为________厘米3;样石的密度为________克/厘米3。
(3)在加工过程中,该石块的密度将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七年级科学 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测量物质的密度》 自然科学

• C、0.6×103kg/m3
• D、0.2×103kg/m3
12/6/2021
思考:如何测量?有哪些方法?
12/6/2021
实验步骤:
上面的三幅图是改进后的实验方案,请将下面的步骤补充完整,并练习 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 将一2部. 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
ρ = 盐水密度表达式:4.
• 2、一小瓶的质量为78g,装满水时总质量 178g,则这个小瓶的容积是_1_0_0__cm3。一 次测量中,先在这个空瓶中装入少许某固 体颗粒,称得总质量为132g,再往瓶内注 满水,称得总质量为212g,则这种固体物 质的密度是_2_.7_×_1_0_3 kg/m3,它可能是 __铝______。
m1 – m2 V
12/6/2021
[思考]某同学要测量一个实心合金的密度,现有器材如 下:一架天平带砝码,烧杯,装满水的溢水杯,细线, 足量的水,请设计步骤。
引导:合金的质量用天平可以得 到,体积一时无法看出,那要水 是干什么的呢?因为水的密度已 知,又有天平可以得到质量,那 水的体积就可以知道了,所以如 果合金的体积和水的体积一样就 好了!
12/6/2021
思考1:
可求出合金质量
12/6/2021
可求出水的质量和水的体积 V水和V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实验步骤: 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的平衡 B、用天平测出合金和空烧杯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C、把合金用细线系好,轻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 溢出一部分水,用烧杯接住,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为m3 D、那溢出水的质量为m3-m2,体积为( m3-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