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实验学校18—19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周练四语文试题(无答案)
【教育专用】2018_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检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修葺折损陡峭以身作责B.监督失意排解如释重负C.商酌别扭修润悔人不倦D.悠闲达观循环悲天闵人2.补全成语。
(1)海()天空(2)颠()流离(3)以身()则(4)悲天()人(5)不()下问(6)如()重负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C.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D.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通过典型的事例,凸显出叶圣陶先生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B.《爱莲说》一文中作者托“莲花”的形象突出自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
C.《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作者梁启超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学者。
D.《陋室铭》是唐代的刘禹锡写的一篇铭文。
6.名句默写填空。
(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援引古人古迹、古语自慰自勉,妙趣横生,意味深长。
(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莲说》中比喻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
(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契.约(qiè) 修葺.(qì)淤.泥(yū) 诲.人不倦(huì)B.揽.(lǎn) 商酌.(zhuó)譬.如(pì) 如释.重负(shì)C.累赘.(zhuì) 别扭.(niu) 拖沓.(tà) 颠沛.流离(fèi)D.晶莹.(yín)太阳寨.(zhài)简陋.(lòu) 悲天悯.人(mǐ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草率生疏亵玩不耻下问B.拖沓恍惚朦胧学而不厌C.撵走陡帩循环南腔北调D.恳切竹篾妥帖香气四溢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我们在学习时遇到难题,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B.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早晚会自作自受....,得到制裁。
C.诸葛亮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D.他们不仅以此维护了自身的尊严,而且通过以身作则....,巩固了国家的民主传统、实践和习俗。
4.下列语段画线处均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6分)①,各种文化艺术的表达进入多元时期。
然而艺术审美的风,无论是刮西风,还是刮东风,②。
此次“全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中的100多件作品,有水墨、油画、版画、综合材料和雕塑等艺术表现形式,③。
(1)①处用词不当,应将“”改为“”。
(2)②处语序不当,应。
(3)③处成分残缺,应。
5.名篇名句默写。
(6分)(1)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2),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3)《逢入京使》中抒发作者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4)古诗词中有很多写动物的名句,如赵师秀《约客》中“,”,借“蛙声”渲染一种清新恬静的氛围。
最新18—19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前测语文试卷本试卷包括八道大题,29道小题, 共8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共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虐杀.(nuè)粼粼..(lín)匿.笑(nì)磕.头(kē)B.搓捻(niǎn)尴尬.(gà)停滞.(zhì)笃.志(dǔ)C.须臾.(yú)绰.号(chuò)箪.食(dān)竦峙.(shì)D.发髻.(jì)栖息.(qī)乌桕.(jiù)澹澹..(dàn)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C.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 父母亲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赡养..义务。
B. 在实体书店深受互联网冲击的背景下,育人书店的管理团队精诚合作,苦心钻营..,使书店利润稳步增长。
C. 八年后记者重访地震重灾区,只见居民住宅鳞次栉比....,农贸市场人声鼎沸,处处呈现一派安定祥和的景象。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考生必须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上的一律无效。
2.试题4页,答题卡2页,共6页。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答题前请正确填写答题卡前端的考生信息并仔细阅读注意事项。
4.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点缀.(zhuì)颤.抖 (chàn) 告罄.(qìn) 锲.而不舍(qiè)B. 钦.佩(qīn) 忏.悔(chàn) 愧.怍(kuì) 忧心忡忡.(zhōng)C. 毋.宁(wú) 修葺.(qì) 折.损(zhé) 仙露琼.浆(qióng)D. 炽.热(zhì) 负荷.(hè) 羸.弱(léi) 迥.乎不同(jǒng)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取谛伫立告罄姗姗来迟B.猥锁伶仃轮廓忧心忡忡C.紫藤晌午闲暇心有灵犀D.踌躇污秽吞噬语无轮次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她在家拖地的时候不小心扭了脚,真是祸不单行....。
B. 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C. 王教授是一位民俗专家,但他还是经常向民间老艺人请教,真可谓不耻下问....。
D. 奥运会开幕式上,大家不期而至....,共同欣赏难得的体育省会。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宗璞,原名冯钟璞。
文章选自其著作《铁箫人语》。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C.《伟大的悲剧》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作家。
代表作有《象棋的故事》《三位大师》等。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测试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测试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基础(24分)1.古诗词默写(1)(1分)草色入帘青(2)(1分)馨香盈怀袖(3)(2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2分)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5)(4分)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4分)(1)卓越(2)厚道(3)心有灵犀(4)酣然入梦3.(3分)(B)指敬辞,恭敬地等候,是一种欢迎的礼貌用语4.(3分)(C)猪肉不属于蔬菜,分类不当5.(2分)(1)①客流量大②销售量可观③各具地方特色④融入了科技新技术(写到其中两个即可。
)(2分)(2)示例一:白蕉海鲈推荐理由:① 肉质嫩滑、美味可口,常食不腻,营养价值极高②有化痰之功效,健脾益气之功效。
示例二:斗门艾饼推荐理由:①具有几百年历史的一种特色食品②有理气通窍、驱邪辟疫、预防感冒等功效③可以根据各人口味,包不同的馅料④入口软糯香滑,满嘴留甘。
(美食1分,理由1分。
)6.(3分)(1)多(2)更,更加(3)亲近而不庄重7.(1)(2分)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2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8.(3分)( B )贪爱富贵者多,而有德者少。
9.(3分)( D )(A.这件事 B.本来 C.才 D.跟从/从事)10.(3分)林归以告母 |母笑曰 |若心固善 |然此岂束修之礼?11.(3分)林母首先肯定林琴南尊师是对的,其后指出他以袜实米的方式不对,于礼不合。
随即让林琴南携带一袋米送给老师。
由此看出林母既尊师重教,又教子有方。
译文: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林纾(字琴南,当时是孝廉,清明时对举人的称呼)六七岁的时候,跟随老师读书。
老师非常贫困,做饭没有米。
林纾知道后,急忙回家,用袜子装米,装满了,背着送给老师。
老师生气了,说这是他偷来的,推辞不接受。
林纾回来后告诉了母亲,母亲笑着说:“你这份心意固然是好的,但是这样的方式(袜子装米)难道是学生赠送老师礼物的礼节吗?”随即让人准备,林纾携带着一袋米送到私塾,老师于是接受了。
18--19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含答案

,
。
(5)《木兰诗》中体现木兰聪明的句子是
,
。
7.名著导读。(4 分)
“我是被压迫的,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
爱人、子女,他们全都死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跟“复
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
路过市场,偶然看到一棵木瓜树苗,长在水沟里,依靠水沟底部一点点烂泥生活。这使我感 到惊奇,一点点烂泥如何能让木瓜树苗长到腰部的高度呢?木瓜是浅根的植物,又怎么能在水 沟里不被冲走呢?
我随即想到夏季即将来临,届时会有许多台风与豪雨,木瓜树会被冲入河里,流到海上,就 必死无疑了。
我看到木瓜树苗并不担心这些,它依靠烂泥和市场中排放的污水,依然长得翠绿而挺拔。 生起了恻隐之心,我想到了顶楼的花园里,还有一个空间,那是一个向阳的角落,又有着来 自阳明山的有机土,如果把木瓜树苗移植到那里,一定会比长在水沟里更好,木瓜树有知,也会 欢喜吧! 向市场摊贩要了塑胶袋,把木瓜和烂泥一起放在袋里,回家种植,看到有茶花与杜鹃为伴 的木瓜树,心里感到美好,并想到日后果实累累的情景。 万万想不到的是,木瓜树没有预期中生长得好,反而一天比一天垂头丧气,两个星期之后, 终于完全地枯萎了。 把木瓜苗从花园拔除的时候,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怅然。对于生长在农家的我,每一株植物 的枯萎都会使我怅然,只是这木瓜树更不同,如果我不将它移植,它依然在市场边,挺拔而翠 绿。 在夕阳照拂的院子,我喝着野生苦瓜泡的茶,看着满园繁盛的花木,心里不禁感到疑惑:为 什么木瓜苗宁愿生于污泥里,也不愿存活在美丽的花园呢?是不是当污浊成为生命的习惯之后, 美丽的阳光、松软的泥土、澄清的饮水,反而成为生命的负荷呢? 就像有几次,在繁华街市的暗巷里,我不小心遇到一些吸毒者。他们弓.曲.在阴暗的角落,全 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废,用迷.离.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 我总会有一种冲动,想跑过去拍拍他们的肩膀,告诉他们:“这世界有灿烂的阳光,这世界 有美丽的花园,这世界有值得追寻的爱,这世界有可以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事物。” 随即,我就看到自己的荒谬了,因为对一个吸毒者,污浊已成为生命的习惯,颓废已成为生 活的姿态,几乎不可能改变。不要说是吸毒者,像在日本的大都市,有无数自弃于人生、宁可流 浪于街头的“浮浪者”,当他们完全地自弃时,生命就再也不可能挽回了。 “浮浪者”不是“吸毒者”,却具有相同的部分,吸毒者吸食的是有形的毒品,受毒品宰制; 浮浪者吸食无形的毒品,受颓废宰制,他们放弃了心灵之路,正如一棵以血水、污水维生的木瓜 苗,忘记了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 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来了不同的选择。恐惧堕落的人心里会有一个祝 愿,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抵达繁花盛开的花园,住在那花园里的人都有着阳光的品质,有很深刻 的爱、很清明的心灵,懂得温柔而善于感动,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 一粒木瓜的种子,偶然掉落在市场的水沟边,那是不可预测的因缘,可是从水沟到花园之 路,如果有选择,就有美好的可能。 一个人,偶然投生尘世,也是不可预测的因缘,我们或者有不够好的身世,或者有贫穷的童 年,或者有艰困的生活,或者陷落于情爱的折磨……像是在水沟烂泥中的木瓜树,但我们只要 知道,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我们的心就会有很坚强很真切的愿望:我是为了抵达那善美的花 园而投生此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8—2019学年度第四单元测试卷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测试(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为120分)姓名一、积累与运用(25分)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商酌.(.zhuó)竹篾.(miè)驿.路(yì)陡.峭(dǒu)B.洗濯.(zhái) 循.环(xún) 隐逸.(yì) 大抵.(dǐ)C.捷.报(jié) 妥帖.(tiè) 案牍.(dú) 苔痕.(hén)D.打拱.(gōng) 丁卯.(mǎo) 赔.礼(péi) 拖沓.(tà)2.(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要解决对食品市场监管________的问题,就必须改革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
②这部小说感人至深,作品主人公的________,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③学生没打好基础,_________________,即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远大目标,难成大事。
A.不力原型拔苗助长B.不利原形拔苗助长C.不利原形好高骛远D.不力原型好高骛远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七年级四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国队都略胜一筹....。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5.(2分)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德。
2018-2019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殷.红(y ān ) 揩.桌子(k āi ) 仰之弥.高(mí) 忧心忡.忡(ch ōn ɡ) B.狂澜.(n án ) 嗥.鸣(h áo ) 诲.人不倦(hu ì) 悲天悯.人(mǐn ɡ) C.污秽.(hu ì) 燕.山(y àn ) 忍俊不禁.(j īn ) 血.气方刚(xi ě) D.震悚.(s ǒn ɡ) 愧怍.(zu ò) 海市蜃.楼(sh èn ) 如释.重负(s 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奠基 绞肉 字帖 群蚁 排衙 B.镐头 云鬓 响午 大庭广众 C.商酌 修葺 鸿儒 风餐露宿 D.孱头 猥琐 鲁莽 心有灵犀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考场上静悄悄的,一片小心翼翼....的景象,大家都埋头努力解答着试题。
B.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
C.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
D.做完这份工作,他精疲力竭....地躺在床上,再也爬不起来了。
4.根据语境,下面横线上填入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我带着孩子们,隐身在走廊的玻璃门里,悄悄观望。
______________。
①翅子一展,大麻雀划了一道斜线,飞回篱墙上,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饕餮吞食的小囚徒。
②只见一只大麻雀,果然勇敢地自篱墙上跳了下来,口里衔着一条小小白虫,两只细细小腿,像雨线般在地上轻盈跳动。
③它的头向这边歪一歪,小麻雀的头向那边斜一斜,正好一下两喙相接,那条白虫遂落进那张饥饿的小嘴巴里。
④及至四顾无人,“唰”的一声,飞跃到小麻雀跟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周练四试题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30分)
1.下列选项中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6分)
A、讪笑(shàn)哺育(pǔ)匀称(chèn) 脑髓(suī)
B. 曲折(qǚ)祈祷(qǐ)拗口(ǎo)积攒(zǎn)
C. 星宿(xiù ) 亘古 (gèn) 阿姊(zǐ)污秽(huì )
D. 模样(mó) 炽热 (zhì) 扑朔 (shuò) 伫立(zhù)
2.下列选项中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6分)
A.日曛彭湃窘迫妇孺皆知
B.踌著咳嗽薪金慷慨淋漓
C.怪诞惶恐嗥鸣浩浩荡荡
D.狂斓投掷镐头鲜为人知
3.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6分)
A.张居正身为明朝的宰相,总能力挽狂澜,为国家把好舵。
B.长江上游流水来势汹汹,令沿江多处水位远超警戒线。
C.小明每次见到老人都会主动让座,他的这种行为真是可歌可泣。
D.闻一多先生对特务的挑衅义愤填膺,高呼口号,大义凛然。
4.选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6分)
A.通过学习《孙权劝学》,我明白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B.教师节前夕,她瞒着王明和李蔓制作了一本纪念册,准备把它当礼物送给张老师。
C.目前,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作出具体部署,坚决防范和杜绝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D.对于那些不幸的人,我们不但要有同情心,还要有平等之心。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6分)
A.他问老人的儿子是干什么的,住在哪里。
B.这个星期天,我不知道该去上网?还是到公园玩?
C.“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吗?”
D.磨刀就是过烟瘾。
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二.古诗文积累。
(16分,每空2分)
6. ,凭君传语报平安。
7.杨花榆荚无才思,。
8.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与此相似的句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古诗中有很多描写黄河的诗句,请写出其中两句:
,。
三、古文阅读(25分)
【甲】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①。
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②之。
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③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释]①堵:墙。
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③纵:放开。
【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
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
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
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注]①患:担心②俟sì:等待。
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
④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8分)
(1) 叟能如是.乎() (2) 陷入尺许.()
(3)尝.主编《资治通鉴》()(4)俟能讽诵乃已.()
12.给下面句子断句。
(两处)(4分)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13.翻译下列句子。
(8分)
(1)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2)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14.试根据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分别从中获得的启示。
(5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19分)
⑴去朋友家,她家的小保姆正坐在沙发上哭。
朋友小声说:“下午接小孩放学,上大巴时手机丢了。
”
⑵看着小姑娘哭红的眼睛,我半天才劝慰一句:丢了也没有法子的,下次小心点就好,别哭坏了。
小姑娘抬头呜咽:“我一直都不喜欢那个手机的,今天丢了,我才发现我好喜欢它的,
简直比丢失一个朋友还让我难过…….”
⑶我想告诉她,永远不要拿物质的东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并论;还想告诉她,许多东西都是失去了,才感到它的珍贵……但我最终什么也没有说。
我知道,我们都是在不断的丢失后,才慢慢的长大的。
⑷六岁那年,我有了第一辆自行车,喜欢得不得了.可没多久,一次和小伙伴去照相馆冲洗玩耍时照的照片,出来竟发现车不见了,当时眼睛就红了,搭小伙伴的车回到家,看见妈妈就大哭。
妈妈吓坏了,问清情由后却笑着说:“车丢了没关系,人没事就好。
”
⑸在广州好不容易找到那份高薪的工作时,很珍惜,生怕有差错,早出晚归格外卖力。
眼看有升职的希望时,却因为实在无法忍受老板对下面员工的苛刻,和他大吵一架后摔门而去。
一个人在人来车往的北京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天快黑时在公共电话亭打电话跟一个朋友说:“我把工作丢了。
”朋友放下电话赶了过来,他对我说:“工作丢了可以再找,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
”
⑹去年7月,办好去欧洲的旅行签证,临走时却把脚扭伤了。
骨裂,打着石膏坐在家里,心情无比郁闷。
去拆石膏那天,医生看着我的脸,说我的眉头皱得可以拧出水来。
我被他这个夸张的说法逗乐了,他告诉我,错过一次旅游机会不要紧,但若是让伤痛和遗憾过于影响自己的心情,岂不成了双重的伤痛和遗憾?
⑺医生不是哲学家,但他真的不仅仅让我裂开的骨头复原如初。
⑻这一生,我们会丢失很多东西:经验不足,丢失了第一桶金;要求完美,丢了一场无法回头的爱情;为了看得到业绩,甚至丢失了一个本来要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
⑻每一次丢失,心里都会有隐隐的痛,但每个人都是在丢失后才一天天长大。
15.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5分)
16.阅读第(3)节,说一说,面对哭泣的小姑娘,我为什么“最终什么也没说”?(4分)
17.说说下面语句的含义。
(4分)
医生不是哲学家,但他真的不仅仅让我裂开的骨头复原如初。
18. “每一次丢失,心里都会有隐隐的痛,但每个人都是在丢失后才一天天长大”,你也一定有这样的体会,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
五.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祥子昏昏沉沉地睡了两昼夜,A 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A这才想起去请大夫。
扎了两针......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
他躺了十天。
刚顾过命来,他就问A:“车呢?”
(1)选段中人物A是。
(2分)
(2)什么原因使祥子昏昏沉沉大病一场?(5分)
(3)那辆车后来的命运如何?(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