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教案-上学和放学安全教育

合集下载

小学安全教育《上学路上保安全》优秀教案

小学安全教育《上学路上保安全》优秀教案

小学安全教育《上学路上保安全》优秀教案1.教案主题:上学路上保安全2.教案目标:-了解上学路上的安全意识;-掌握上学路上的安全知识;-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教学重难点:-上学路上的危险及应对方法;-如何与陌生人保持距离。

4.教学准备:-PPT课件;-视频资源;-小学生交通安全手册;-实物道具(例如标志牌、安全帽等)。

5.教学过程:5.1导入(10分钟)-引入上学路上的安全意识,向学生提问:“你们在上学的路上有没有遇到过危险?你们平时是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5.2观看视频(10分钟)-播放一段关于上学路上安全的视频,例如交通警示视频或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片。

引导学生观看时注意视频中所介绍的安全知识和事例。

5.3掌握上学路上的安全知识(20分钟)-列举常见的上学路上安全隐患,例如:马路拐弯处、过街路口、人行横道等。

通过课件和实物道具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安全标志和安全设施,并详细介绍它们的含义和用途。

-针对不同隐患,向学生介绍相应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方法,例如过马路时要抬头看、寻找斑马线等。

5.4如何与陌生人保持距离(2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在上学路上可能遇到的陌生人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一些与陌生人接触相关的问题,例如:“你们觉得陌生人要求帮忙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教师就以上问题进行引导,向学生介绍安全的原则和方法,例如:*不和陌生人接触,不回答陌生人的问题;*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如果有需要,及时向周围的成年人求助。

5.5角色扮演(20分钟)-分发小学生交通安全手册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例如交通警察、学生、司机等,并进行角色扮演。

让学生根据手册中的安全知识和角色特点,把握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并找寻解决方法。

5.6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进行总结,回顾上学路上安全知识和应对方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予鼓励和奖励。

6.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上学路上的常见危险和相应的应对方法。

初中上放学安全教案

初中上放学安全教案

初中上放学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3. 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在车流中穿行,乘坐交通工具时系好安全带等。

2. 校内外活动安全: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不攀爬窗户,不玩火,不接触危险物品等。

3. 网络安全:不沉迷于网络游戏,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浏览不健康的内容,学会自我保护等。

4. 自然灾害应对: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来临时,如何正确应对。

5. 个人卫生安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

2.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3. 情景模拟法:教师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些安全事故案例,引起学生对安全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安全知识:教师讲解交通安全、校内外活动安全、网络安全、自然灾害应对和个人卫生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3. 示范良好交通行为:教师演示如何正确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4. 情景模拟:教师创设一些情景,如地震、洪水等,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提醒学生时刻注意安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遵守交通规则。

3. 学生能够应对突发事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六、教学建议:1.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1篇)

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1篇)

关于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平安教育教案〔精选11篇〕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平安教育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道路交通,理解遵守道路交通意义和重要性,明确每个人都要结实的树立平安意识;明白一个人的平安每天都是从零开场的。

2、通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能以实际行动遵守交通规那么,做平安的小使者。

教学过程〔一〕上学放学路上。

老师语:同学们你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马路;都有要经过“十字”路口和“三叉”路口,当你行进是都是否留心和注意过往的车辆;是否用心观察地形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在日常生中应注意什么。

〔二〕在路上要注意的问题。

1、道路行驶要靠右行,都要配戴小黄帽,不能随心所欲忽左忽右,走路要眼看前方,排纵队,不能互相并排行走,更不能在路上追路、嬉戏。

2、不能追逐车辆或向车上投掷物品,如:石子、泥团、饮料瓶等,不能随意搭乘过往的车辆。

3、回赤米坑小组的同学除了走公路外,还要沿河走2千米的山路,山路内侧靠山、外侧沿河,路面宽约2.5米,偶然有运木头小型农用车、摩托车行使。

所以家住赤米坑的林翠萍、王丽君等同学要特别小心,除了用眼外还要用耳,弯道处要先听再行,没有听到车声都要靠山边行走,雨天必需要派人来学校接。

4、通过“十字”路口或“三叉”路口的同学,每次都要高度的警觉一定要做到“四个环节”即:一停、二看、三想、四通过。

5、带着全班同学到校门口的“十字”路口进展实地观察并演练。

〔三〕、乘车老师语:同学们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那么这节课就“行”来谈谈。

1、我们节假日去城里买学惯用品、购置衣物一定得由父母或村上的“大人”陪同监护下,只能乘坐班车或专线车,不能乘坐超载车。

在车上假如坐在靠窗子的位置,千万不可将头或手伸到窗外,特别是两车交会时更不将头伸至外观看。

2、乘车时上下车要让车子停稳后,才能上下车,心需要养成先下后上的习惯,遇到老人或孕妇要主动让座。

3、假如乘坐家人的摩托车出行,不能超戴。

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教案(必备10篇)

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教案(必备10篇)

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教案(必备10篇)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教案第1篇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2、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二、活动准备:1、学生准备活动所需的各种玩具车辆。

2、学生收集各种交通标志(照片或图片)。

三、教学过程(一)展开联想,揭示活动主题1、师:同学们,请同学先看大屏幕。

课件出现:各种车辆的喧闹声,之后是紧急刹车的声音,然后是人们的尖叫声,屏幕由黑色逐渐变成鲜红色。

2、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1:我听到了汽车的嗽叭声,还听到了刹车的声音。

生2:我还听见了一个人的尖叫声,我看见了血流出来了。

生3:我好像看到了一场车祸,人被压死在汽车下面。

4、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车祸,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我们必须要注意交通安全(二)、在活动中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性1、师:孩子们,看看我们坐的队形像什么?生:我们坐的队形像十字路口。

2、师:十字路口的学问可多了,此刻我们就在十字路口做个游戏。

老师们要请出两个司机,两个骑车的'以及三个行人。

参加游戏活动的孩子听到老师说完“开始”之后,立即向自己的对面出发。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学生开始活动,车辆和行人任意穿梭)3、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说什么?生1:我看见走路的人和自行车撞在了一齐。

生2:我看见自行车撞到了汽车,我想必须把他们碰疼了。

生3:我看见车子和行人挤在一齐,谁也走不了,那样必须很耽误时间。

4、师:是啊!如果生活中也是这样可不行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状况呢?生1:我觉得是他们不懂规矩。

生2:我认为是因为没有人指挥他们,如果有人指挥他们怎样走,必须不会发生赌车的事情。

师:对啊!要是有人指挥就好了!生:老师,我认为能够做一个标志来指挥人们什么时候能够走,什么时候不能走?师:你们推荐真棒!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生:老师,我明白这种标志,就是红绿灯。

放学前安全教育教案7篇

放学前安全教育教案7篇

放学前安全教育教案7篇教案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打造生动有趣的教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网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放学前安全教育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放学前安全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认识到火灾的危害,不玩火远离火。

2、学习火灾的基本自救方法。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活动准备:1、灭火器图片2、火灾自救图片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你们开心吗?教师:放寒假了,大家都会在家里过年,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年吗?教师:那小朋友过年的时候你们都会怎么样来庆祝新年?怎样做呢?引导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原来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穿上新衣服,爸爸妈妈做很多很多好吃的东西;还会一起放鞭炮、放烟花;还有的会去外婆外公、亲人家玩呢等。

二、认识火灾的.危害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在放鞭炮、放烟花、点蜡烛等的时候我们要如果不注意、不正确的使用的话会发生什么危险呢?引导幼儿回答(着火)教师:那小朋友说说如果不小心着火了会有什么危害呢?教师小结:会发生很多危险的事情,会把房子烧着、把很多东西也烧着、引起很多东西也被大火烧坏,也会烧伤我们人、冒出来的浓烟也会使人窒息死亡等。

三、火灾的自救方法。

教师:如果着火了怎么办呀?教师:在屋里着火了要怎么做呢?教师:我们在屋里着火了的话,我们就要赶紧跑出屋外。

我们应该怎样样跑出去呢?教师:我们先要拿到湿毛巾捂住嘴巴,然后弯着腰沿着墙壁快速的跑出去。

教师出示灭火器图片:还可以请大人拿到灭火器对着着火的地方喷洒灭火,看这就是灭火器。

教师:火如果很大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我们应该马上的跑,跑到没有火的地方去,然后拨打119火灾电话,拨打119这样就会有很多消防员叔叔过来救火。

教师出示图片:看这些就是消防员叔叔;他们正在火灾的地方救火呢。

教师小结:所以小朋友如果遇到火灾我们不要惊慌,不能站在原地哭,我们因该自己想办法逃出去,向我们刚才说的方法一样,捂住嘴巴不要吸入太多的浓烟然后跑开。

小学上放学安全教育方案

小学上放学安全教育方案

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在放学路上面临着许多安全隐患,如交通安全、陌生人接触安全等。

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学校制定了上放学安全教育方案,以便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和知识指导。

二、学生上放学安全教育方案1. 交通安全教育上学与放学是学生每天都要进行的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交通安全是最重要的一环。

学校将会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学会正确认识交通信号灯、斑马线等交通工具,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弘扬文明交通理念。

2. 陌生人接触安全教育学校将会通过讲座、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关于如何应对陌生人接触的知识。

学校将教育学生了解陌生人不可靠的性质,告诉学生要避免与陌生人接触,不要随便去陌生人家或车上,遇到陌生人提出的要求,要学会拒绝并尽快回家或找到可靠的大人求助。

3. 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学校将会通过模拟演练、紧急逃生训练等方式,教育学生安全防护知识。

学生将会学会如何在可能发生危险时,保护自己,如火灾、地震等灾害情况的应对措施。

4. 识别安全隐患教育学校将会通过建立安全巡逻队的方式,教育学生如何识别可能的安全隐患。

学生将会学会如何观察周围环境,识别安全隐患,并及时报告老师或家长。

5. 安全知识普及学校将会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向学生普及安全知识。

这些内容包括交通安全、防火知识、防骗术知识等。

学校将会邀请专业人士来进行讲解,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6.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还将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学校将会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增强学生的心理抵抗能力。

7. 家校合作学校将通过家长会、交流会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合作。

学校将向家长传达安全教育方案的内容,并与家长一起协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共同保障学生的安全。

1. 安全设施齐全学校将注重学校设施的安全性,定期检测、维护学校设施,确保学校环境的安全性。

特别是对学生在学校的放学路上可能经过的地点,例如楼梯口、走廊等,学校将安排专人负责巡检,确保安全。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蒙沪版《安全上学、放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蒙沪版《安全上学、放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蒙沪版《安全上学、放学》(教案)一、课程标准根据《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导思想,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安全上学、放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安全上学、放学》是蒙沪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知识,掌握安全过马路、避让车辆等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通习惯和安全意识。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因此,本节课将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核心素养目标安全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识别和避免危险。

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学会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安全知识,掌握安全过马路、避让车辆等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

六、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交通安全知识,掌握安全过马路、避让车辆等基本技能。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运用所学的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七、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交通标志牌、红绿灯模型、模拟道路等。

场地准备:布置模拟道路场景,设置交通标志牌和红绿灯。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交通安全知识,了解常见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

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启动话题老师手持一个神秘的盒子,神秘地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盒子,里面藏着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小物件。

你们猜猜看,这里面是什么呢?”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好奇地开始猜测,有的说是玩具,有的说是文具。

放学路队安全教育教案

放学路队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3. 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1. 交通标志图片、视频资料2. 交通规则讲解PPT3. 交通安全小故事书籍4. 小组讨论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哪些地方?有没有注意到一些交通标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马路、人行道、斑马线等,所以要了解交通安全知识,保护自己。

二、交通安全知识讲解1. 教师展示交通标志图片,讲解常见的交通标志及其含义。

- 交通信号灯- 斑马线- 人行横道- 禁止通行标志- 让行标志- 等等2. 教师播放交通安全视频,让学生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

3. 教师讲解交通安全规则:- 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

- 横穿马路时要左右看,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 严禁在马路上嬉戏打闹、追逐打斗。

- 乘坐电动车、摩托车时要佩戴安全头盔。

- 行走时要靠右行走,注意避让车辆。

三、小组讨论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如果遇到交通事故,应该怎么办?- 如何提醒身边的人注意交通安全?2.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四、交通安全小故事分享1. 教师分享一个交通安全小故事,让学生从中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2. 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避免交通事故的,以及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本节课所学知识,并提醒家长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交通安全知识、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分享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安全教育教案-上学和放学安全教育
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2、使学生平安上学和放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有的同学能够独自一个人或者和小伙伴上学、回家了,但是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会有很多的危险,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做一个让爸爸妈妈放心的好孩子。

二、教授新课
1、要遵守交通规则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2)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老师总结一些交通规则。

(3)齐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安全儿歌。

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抢红灯。

2、坐车时不要抢座位
(1)你们每天是怎么上学来的?有几个同学使自己坐公共汽车上学来的,你们能说说坐车时要注意什么吗?
(2)师生共同总结坐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

(3)分组表演“坐车上学的路上”
3、不要在街上打闹或者游玩
(1)我们中午或者晚上排队回家,在路上除了遵守交通规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2)有的同学比较贪玩,看见街上很热闹,就想去玩一会儿,你们说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