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政法干警行测解题技巧:词语解释与代词指代
2014招警考试行测言解题技巧大聚会

2014招警考试行测言解题技巧大聚会参加招警考试的考生们都知道,在招警考试中做行测没有技巧是不行的,那么短的时间内把每一道完完整整进行思考很难行得通,掌握一定技巧就很关键,中公招警考试网总结了行测试卷中可能用到的所有技巧,期望为考生备考提速。
数学运算:1. 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 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
3. 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 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5. 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6. 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选词填空:1. 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 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 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 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5. 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
片段阅读:1. 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 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 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 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 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6. 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7. 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8. 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逻辑推理:1. 数字比例与题干接近的选项要注意。
2. 定义判断题注意提问方式是属于还是不属于。
3. 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
4. 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
5. 评价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兼顾双方。
2014年重庆市政法干警考试行测真题深度解读

辽宁中公教育: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重庆市政法干警考试分为专科和本科两类,行测科目专科与本科题量均为120道。
中公教育专家第一时间从行测各大专项入手,深度分析各部分题型变化与特点,为广大考生解读本次考试。
一、言语理解:方法与积累并重言语部分考查题型以逻辑填空、片段阅读为主。
其中,片段阅读的提问方式、考查题型、难度系数与去年持平,而逻辑填空的考查,几家欢乐几家愁。
与容易把握的逻辑关系相比,实词辨析的考查更加突出,也给考生做题增加了难度。
实际上,逻辑填空题,只要把握内外结合,内部逻辑关系的寻找,外部词语积累的理解,就能迎刃而解。
【真题】目前,焦化废水的处理技术_____是生物技术,在焦化废水组成中各种成分均会对生物处理效果产生一定影响,有些是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相反,有些成为生物的______剂。
A 基础 还原B 中心 催化C 本质 激活D 核心 抑制【答案】D 。
【解析】内部逻辑关系中,明显的是“相反”一词,表明前后文表意相反,前文是“营养”,后文则是相反的效果,前者是好的影响,后文则是消极的影响。
根据生活中对于“还原”“催化”“激活”“抑制”的理解,“抑制”一词是消极的影响。
选择D 。
二、数量关系:题目隐晦,难度加大数学运算部分所涉及的题型包括年龄问题、几何问题、极值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中国剩余定理问题、概率问题等,所涉及到的思想包括盈亏思想以及整除思想。
整体难度相对上年有所增加,主要体现在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比较隐晦,需要我们进行识别。
例如,第63题考查极值问题,67题考查中国剩余定理问题,69题考查整除思想等。
【真题】文具店的圆珠笔每支4元,签字笔每支6元,钢笔每支7元,甲、乙、丙三人带的钱数相等且都不超过100元,三人分别购买一种笔。
已知甲购买完圆珠笔后还剩15元,乙买完签字笔后还剩21元,丙买完钢笔后还剩17元,如果三人的钱相加,最多能买多少支笔?A 、60B 、65C 、72D 、87【解析】此题答案为B 。
2014江西政法干警行测技巧:强大的语素辨析法

2014江西政法干警行测技巧:强大的语素辨析法在江西政法干警行测考试中,经常有考生会使用语素辨析法,语素辨析法是什么呢?语素辨析法就是指通过分析语素对词语进行辨析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含相同语素的词语,通过分析不同语素的侧重含义,进而找到词语间的区别。
下面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就为大家深入到具体题目中为大家介绍。
如:天堂鸟的美直追传说中的凤凰。
因为栖息在________的雨林之中,一般人很难有机会见到这种美丽的鸟儿,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是根据它的画像来在________它绝美的风采。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烟稀少揣摩B.荒无人烟揣想C.渺无人迹幻想D.人迹罕至遥想这道例题中,“幻想和遥想”“揣想和揣摩”是拥有共同语素的两组同话题实词,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它们间的不同语素,进而考查词语间的区别。
幻想,它的不同语素是“幻”,“幻”意味着虚幻不实,幻想的意思是:一般指虚而不实的思想,也可以指以理想或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遥想,它的不同语素是“遥”,“遥”意味着时间久、距离远,遥想的意思是:悠远地思索或想象;回想。
它们间的区别一个在虚幻,一个在久远。
揣想,它的不同语素是“想”,揣想的意思是:猜测;设想。
揣摩,它的不同语素是“摩”,较“揣想”而言强调反复多次。
揣摩的意思是:悉心探求。
因此,通过分析这两组词语的不同语素,我们就可以看出两组词语的区别,进而确定正确选项范围。
【中公解析】D。
解析:首先看第二空,“幻想”的对象常常是不切实际的东西;“揣摩”指反复思考、推敲。
这两个词语均与“风采”搭配不当,故排除A、C。
第一空中,形容“雨林”,“人迹罕至”比“荒无人烟”更恰当。
故本题答案为D。
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更多信息请关注: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政法干警考试交流群319327779。
2014政法干警行测高分秘笈:这些标点符号竟然能解题?

2014政法干警行测高分秘笈:这些标点符号竟然能解题?在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国家政法干警考试真题,这一部分考查的能力以及考查的题型、题量逐步规范并趋于稳定。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中,标点符号也能帮助考生解题,说起标点符号,大家并不陌生,它们是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的符号。
在行测的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标点符号却常常被考生忽视。
其实,它们已不仅仅是一种符号,而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有效的解题。
下面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标点符号,看看如何运用标点符号巧妙解题的。
题目中经常出现的标点符号有冒号、破折号、括号、问号、双引号、分号、顿号等。
具体作用如下:1.冒号、破折号、括号:解释说明2.问号:设问引出下文;反问加强语气;一般疑问,表达不确定性3.双引号:援引观点;强调;反语,一般褒义贬用4.分号、顿号:表示并列关系一、表示解释说明的标点符号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冒号(:)、破折号(—)是用来表示解释说明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两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巧妙解题。
例:解决城市交通可以尝试一种新机制:公交因为承担着为低收入者、环保人士等提供社会公益性服务的职能,由政府购买公交服务,低价提供给公众;个体自行车出行或纳入到政府购买体系,或推行自行车优先措施;出租车因为价格的高低并不会影响需求者对出租车这种出行方式的选择,所以自然由开放的竞争市场来提供相应服务;对小汽车的使用者可以征收道路使用费,使交通拥堵的外部性内化。
这种机制的实施,还要求有配套措施:比如完善公交优先基础设施、鼓励拼车行为、恢复或建设自行车道、制定针对绿色出行的政策法规,引导和鼓励绿色出行方式等。
对文中的“新机制”最恰当的概括是()。
A.“主体—配套”机制B.“多元—环保”机制C.“保障—市场”机制D.“公平—高效”机制这是一道词句理解题,我们发现“新机制”后面有冒号对它进行解释,那我们要得出答案就得对冒号后面的句子合理的理解并进行归纳,后面四个分句都提到了价格问题,“低价提供给公众、纳入到政府购买体系、价格的高低、征收道路使用费”,因此我们全面概括必须与市场有关,故选择C。
2014年山东政法干警考试行测选词填空指导:分析语法注意搭配

2014年山东政法干警考试行测选词填空指导:分析语法注意搭配语法,是言语运用中的结构规律,一般包括词法和句法。
词法是指词的构成及变化规律;句法则指短语和句子的组织规律。
分清每个所填空格所担当的句子成分,再联系词语的搭配(包括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词语与句子之间的搭配),很快就能得出答案。
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我们汉语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
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
比如,发挥和发扬,和发扬搭配的词语有:精神、传统、邮电;和发挥搭配的有:作用、积极性、创造性。
禁止和控制,我们在公共场合看到的是“禁止吸烟”,你听说过“控制吸烟”。
再比如,交流和交换,和交流搭配的词语有:人才、思想;和交换搭配得有:意见、位置。
由于有这种固定的用法,我们就不能说交流位置,我们可以说交流电,但是不能说交换电。
所以,这种方法是快、准的方法。
【例题】由于疏于______,院里的房屋大多十分陈旧,与旁边修建得簇新的正乙祠戏楼相比要______得多,不过在院中我们依稀还可以看到正乙祠戏楼当年的身影。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修饰寒酸B.修葺逊色C.管理破败D.维护杂乱【解析】答案为B项。
“修葺”是专门用来和房屋的修缮相搭配的词,有些考生要是对此词语有所了解自然可以毫不犹豫进行选择。
但是本题还有另一套解决方法,原文句子的语气基本上是质朴平实的,比如陈述房屋破旧是说“大多十分破旧”,而不是语气相对强烈感慨的“已经一片破败”,所以,填入横线部分词语必然也要注意语气不能太强烈,用词不能太尖锐,这样,寒酸,破败,杂乱都比不上逊色用得符合语境,另外,分析句子也可以看到第二个待填入的词是修饰“相比”的,陈旧与崭新相比自然是要“逊色”,这几乎可以不假思索的得到。
福建莆田2014政法干警行测高分秘笈:这些标点符号竟然能解题?

福建莆田2014政法干警行测高分秘笈:这些标点符号竟然能解题?在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国家政法干警考试真题,这一部分考查的能力以及考查的题型、题量逐步规范并趋于稳定。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中,标点符号也能帮助考生解题,说起标点符号,大家并不陌生,它们是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的符号。
在行测的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标点符号却常常被考生忽视。
其实,它们已不仅仅是一种符号,而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有效的解题。
下面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标点符号,看看如何运用标点符号巧妙解题的。
题目中经常出现的标点符号有冒号、破折号、括号、问号、双引号、分号、顿号等。
具体作用如下:1. 冒号、破折号、括号:解释说明2. 问号:设问引出下文;反问加强语气;一般疑问,表达不确定性3. 双引号:援引观点;强调;反语,一般褒义贬用4. 分号、顿号:表示并列关系一、表示解释说明的标点符号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冒号(:)、破折号(—)是用来表示解释说明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两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巧妙解题。
例:解决城市交通可以尝试一种新机制:公交因为承担着为低收入者、环保人士等提供社会公益性服务的职能,由政府购买公交服务,低价提供给公众; 个体自行车出行或纳入到政府购买体系,或推行自行车优先措施;出租车因为价格的高低并不会影响需求者对出租车这种出行方式的选择,所以自然由开放的竞争市场来提供相应服务;对小汽车的使用者可以征收道路使用费,使交通拥堵的外部性内化。
这种机制的实施,还要求有配套措施:比如完善公交优先基础设施、鼓励拼车行为、恢复或建设自行车道、制定针对绿色出行的政策法规,引导和鼓励绿色出行方式等。
对文中的“新机制”最恰当的概括是( )。
A. “主体—配套”机制B. “多元—环保”机制C. “保障—市场”机制D. “公平—高效”机制这是一道词句理解题,我们发现“新机制”后面有冒号对它进行解释,那我们要得出答案就得对冒号后面的句子合理的理解并进行归纳,后面四个分句都提到了价格问题,“低价提供给公众、纳入到政府购买体系、价格的高低、征收道路使用费”,因此我们全面概括必须与市场有关,故选择C。
2014河北政法干警考试行测判断推理考前提分技巧

政法干警考试中定义判断考查的知识范围越来越广,从最开始单一的法律知识,到现在考查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军事学等。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随着考查范围的扩大,定义判断的难度也在提高,需要大家在做题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及解题技巧。
技巧一:根据定义名称结合常识理解进行解题例题: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也会下降。
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或叫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逍遥、社会懈怠。
【2011-政法干警】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社会惰化的是:A.十根筷子抱成团B.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C.人多力量大D.三个和尚没水喝答案:D。
中公解析:定义名称是社会惰化,结合常识理解表示的含义是不好的现象,四个选项中只有D是不好的现象。
技巧二:归纳概括定义的主要特征进行解题例题:商标平行进口是指在国际货物买卖中,某商标权或商标使用权已受一国法律保护,而进口商未经该国商标所有人或商标使用权人许可,从国外进口相同商标商品。
【2012-政法干警】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商标平行进口的是:A.甲国生产商与乙国经销商签约销售一款新型发动机,但后者未经甲国生产商许可擅自将此产品销往丙国B.甲国某饮料生产商授权乙国企业在乙国境内使用其品牌生产、销售饮料,后者未经过许可将此饮料销往丙国C.甲国某家电生产商授权乙国厂商使用其商标生产彩电,乙国经销商未经后者许可从甲国进口该品牌彩电D.甲国一汽车制造商允许乙国某服装厂在T恤上使用其商标,该服装厂又以高价将T恤摊销到甲国的市场答案:C。
中公解析:归纳定义的主要特征是未经许可、进口。
符合这两个特征的只有C选项。
文档来源:/?wt.mc_id=bk4828。
2014大学生村官考试行测词语解释与代词指代解题技巧

2014年大学生村官考试行测备考:拼理解看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判断推理考题中占比重很大的一种题型,占判断推理总题量的25%,其题干中字数很少,少到每道题还不到30个字,因为题干和选项都是由词语组成。
大学生村官考试大纲中对类比推理题型的描述如下:给出一对相关的词,然后要求应试者仔细观察,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类比是对两个事物之间逻辑属性或关系是否相同、相近的比较。
类比推理考查的是考生对词语概念的理解和对事物关系的分析能力。
纵观近几年大学生村官考试的类比推理,题型到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难度逐年增大,主要体现在关系越来越复杂、隐蔽,选项设置愈加巧妙。
总的来说,类比推理题型已经较为固定,考查的关系也相对出现较强的规律性,当然不排除出现个别偏题、怪题。
中公大学生村官考试网认为,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应该把握典型题型以及解题的思路,多做题积累各方面各类题型的常识解题技巧。
类比推理解题思路较多,本人将其归纳为一句口诀:“找关系、看词性、造句子”。
首先是找关系,找各个给定词之间的关系。
具体关系有同一关系、并列关系、属性关系、对应关系、条件关系等。
如:“鄙人:自己”,属于同一关系,“黄豆:绿豆”属于并列关系,“西红柿:蔬菜”属于关系种属等。
在此不一一列举。
其次是看词性,词性一定要一一对应才是正确答案。
如:例1.( )对于动物相当于( )对于星座A.理智∶幸运B.凶猛∶星星C.可爱∶神秘D.珍稀∶温馨看题干可知,前一个词为相容词,后一个词为动词,答案正确的匹配即为可爱的动物相当于神秘的星座。
造句子就是将题干给定的词汇使用一个完整的句子关联起来,如:例2.花朵∶浇灌∶鲜艳A. 牙齿∶洗刷∶美味B. 石油∶开采∶提炼C.学生∶教育∶博学D.塑料∶加工∶工艺对题干造句可知:花朵经过浇灌会变得鲜艳,那么C选项中学生经过教育会变得博学。
为什么要从预算改革入手?主要是因为其他许多改革要以此为基础。
从根本上说,是要用政府支出的合理性,赋予其他改革举措以及由此带来的重大利益调整以合法性,为改革扫除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政法干警行测解题技巧:词语解释与代词指代
在政法干警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对于词语理解与代词指代题有两种比较特殊的题目,需要我们注意。
一是词语理解题中,文段是以比喻的手法写成的,并且提问的是理解“喻体”这个词语指的是。
二是,代词指代题中,针对代词“前者和后者”的题目。
下面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就针对以上两类题目,带着大家学习一些准确的解题技巧。
第一类,寻找本体,因为比喻是将两个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进行对比,所以只要找到喻体的主要特征,并在文中寻找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即是本体也就答案。
如: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对于世界经济而言,状况同样如此。
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短短几个月内,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呈现出风雨飘摇之势。
而相对于危机来势之迅猛,危机消退则要缓慢得多。
2010年,世界经济注定将走在“病后初愈”的漫漫康复之路上。
文中“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中的“病”指的是()
A.世界经济
B.金融海啸
C.世界经济危机
D.正在复苏的世界经济
解析:文段是用“病”比喻一个事物,因此“病”指的就是这个被比喻的本体。
“病”的特征是“来如山倒,去如抽丝”,也就是“来的快,去的慢”。
因此,回到文中找到一个事物也具备“病”的这个特征,就是我们的答案。
根据“相对于危机来势之迅猛,危机消退则要缓慢得多”可以看出“危机”具备这个特征,即“病”的本体就是“经济危机”。
所以答案为C。
同样的方法可以运用到其他此类的题目中,如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现状,使得对中国银行业投入巨资的西方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仍是投资,没有盈利。
不过,外资银行对中国信用卡市场并没有失去信心。
虽然中国的消费者没有透支消费的习惯,而这个“硬币”的另一面是中国居民的个人负债率很低,中国内地的个人消费信用市场才刚刚开始发展,这对外资银行是极具吸引力的。
这段文字中“硬币”指代的是()
A.中国银行业
B.中国消费信贷市场
C.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D.中国居民的经济状况
解析:“硬币”的特征是有正反对立的两面,而文中具有对立两面的只有中国消费习惯,一面为没有透支,直接对应的另一面就是个人负载率低,所以答案为C。
第二类关于“前者”、“后者”的指代题,记住一个原则可以帮助准确解题,即,“前者”与“后者”是并列同时出现的。
所以无论提问的是前者还是后者,都需要在文中找到并列的两个,其中前一个即前者,后一个即后者。
如:光滑的皮肤和人造的泳衣哪一个在水中的阻力小?这些泳衣采用了特殊的纤维,接缝都放在身体的背面,使其不会影响运动员的动作。
另外,泳衣的重量和色彩也不容忽视。
显然,谁都想穿比对手更轻的泳装,后者则涉及心理因素及品牌的形象问题。
句中的“后者”指()
A.接缝都放在身体的背面
B.这些泳衣采用了特殊的纤维
C.泳衣的色彩
D.泳衣的重量
解析:到原文中找到并列的两个即泳衣的重量和色彩,故“后者”指的是后一个“色彩”,答案为C。
如:近几年来,政府通过各类手段,促使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经济转型政策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受限制的行业在较短时期内会因政策的压力而故慢增长。
同时,受扶植政策不到位、市场培育滞后、技术开发存在瓶颈等因素影响,新的产业成长将较为缓慢,无法对冲前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段文字结尾处的“前者”是指()。
A.政府各种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
B.政策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C.受限制的行业在短时期内增长缓慢
D.政策、市场、技术开发瓶颈等因素
解析:原文中找到并列的两个:“同时”引导的,前一个是受限制的行业会增长放慢,后一个是新的产业成长也会较为缓慢。
所以前者就是指受限制的行业短期内增长缓慢,答案为C。
我们在解决词语理解与代词指代题时,可以考虑以上两种方法:一、根据两件事物相似特征寻找本体;二是“前者”与“后者”总是并列同时出现的。
祝大家都能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
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更多信息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