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锻炼情况调查研究
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研究3页

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研究引言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人身体健康与美好幸福生活,还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健康素质水平。
国内外专家以及体育工作者,对如何利用课外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育问题做出了大量工作与研究。
本人通过对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与综合剖析,找出了一些相应对策,希望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与构建一个与谐社会做出更大作用。
1. 研究对象及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150位(男生75人女生75人)在校学生。
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在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图书馆、体育专业课本知识、网络、电视、新闻报纸等查阅、收集与本课题相关书籍与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1.2.2访谈法调查访学生以及老师,了解本文研究相关疑难问题。
1.2.3观察法通过五个学期对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参与早操情况进行统计,这样比较了解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一些情况。
1.2.4问卷调查法随机发放给非体育专业学生(其中男生75人、女生75人)150份问卷,收回148份问卷,有效问卷145份(男生73份、女生72份),回收率98.6%,有效率96.6%。
1.2.5数理统计法:主要通过Word、Excl进行统计剖析,获得了结论,提出解决问题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剖析2.1我国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现状根据对王华倬,刘玫瑾,于秀《我国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剖析》论文了解到:现在我国大学生大约有70%左右人以不同方式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一般情况下男生参与课外体育运动高于女生。
而学业压力大、没有掌握锻炼方法、气候影响、无人指导、场地器材短缺等外在因素仍然是我国大学生参加课外运动主要制约因素。
2.2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2.2.1锻炼目通过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课外运动目”调查见“表1”表1 学生对课外运动目 N=145目男(人数)比例(%)女(人数)比例(%)提高健康水平3953.423751.38充实课外生活1621.911926.38缓解心理压力1013.691419.44提高运动技术水平810.9522.77从表1看出:大部分人选择为了提高自己健康水平而参加体育锻炼,这充分表明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比较单一,对体育锻炼目还不够透彻,不以专业角度去对待。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不良习惯的现状研究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不良习惯的现状研究
姚远;张俊伟
【期刊名称】《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24)004
【摘要】当前课外体育锻炼在广大大学生中非常普及,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也逐渐重视.但是由于目前大学生只注重了锻炼本身,忽视了与运动相关的科学知识,形成了许多错误的习惯,对体育锻炼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存在错误的习惯,并由此对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本文通过对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现状调查,试图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使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更加科学、合理、高效.
【总页数】3页(P9-11)
【作者】姚远;张俊伟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河南大学体育部,河南,开封,47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
【相关文献】
1.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调查研究 [J], 方新
2.呼伦贝尔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 [J], 徐鹏飞
3.安庆市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J], 董绍强
4.商丘师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研究 [J], 徐昊天
5.新乡市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研究 [J], 李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生身体锻炼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身体锻炼情况调查报告毛泽东曾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在很早就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至理名言。
可见,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于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而强健的体魄则来源于体育锻炼。
总之,体育锻炼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我们都知道大学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健身意识形成、身体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
鉴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尤其重要,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这方面错在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原因所在,并且结合实际具有针对性的现在错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有助于我们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有所借鉴。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淮阴师范学院学院(王营校区)的全体学生为调查总体,调查地点在淮阴师范学院(王营小区)内,按照等概率抽样原则,采用偶遇抽样调查的方法,发放问卷33份,收回30份,回收率为91%。
三、调查数据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30份,其中女生14份,男生16份;大一21份,大二5份,大三、大四各2份。
3、锻炼场所的选择(多选):7、是否有希望实现却无法实现的身体锻炼方式:8、最希望实现却无法实现的身体锻炼方式:9、阻碍这种身体锻炼方式实现的原因:10、与两年前相比,身体锻炼情况:四、数据分析: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喜欢的人有23人,占总体的76.7%,讨厌体育锻炼的人数为0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还是接受的。
这与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有关系,增强体质和减肥为主要原因,分别占到66.7%和36.7%,其中,女生为了减肥而进行身体锻炼的有8人,占57.1%。
这说明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体育锻炼对应于身体健康和保持体形的重要作用。
但是同学们的锻炼时间整体偏少,60%的调查者没有固定的锻炼时间,每周平均锻炼时间在4小时以下的有17人,占56.7%,超过一半,在4-7小时的有10人,占33.3%,并且其中男生居多,占70%,90%的人没有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特别是女生要增加锻炼时间。
延安大学学生晨练现状研究

延安大学学生晨练现状研究延安大学学生晨练现状研究【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量统计等方法,对延安大学学生晨练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延安大学学生的晨练内容具有丰富多彩性,全校性,气氛特别好,对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营造体育气氛起到重要作用,为了加强对延安大学学生晨练的建设,创造良好的高校晨练气氛。
因此,学校部门应进一步将我校良好的学生晨练气氛和晨练方式进行推广。
【关键词】延安大学学生晨练当前,全民健身体育活动正在我国广泛的开展。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全民健身开展的根底阶段也显得尤为重要。
晨练又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是表达校园体育文化的一种最普遍、最根本的形式之一,在学校教育和学习体育中占重要的位置。
从一个学校的晨练情况可以看出该学校的治学态度和学生的精神面貌。
因此,对延安大学学生晨练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和新时期传播延安精神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结果分析1.1延安大学学生晨练的根本方式从延安大学学生晨练的根本方式来看,延安大学晨练的方式非常丰富。
健身跑占到了第一位,跑步是学生晨练活动的主要内容,由班主任积极组织,校领导以身作那么,每天早上带着学生在校园跑步,高年级学生由于养成了晨练的习惯,每天早晨都会自觉的在校园或田径场进行健身跑。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不同,晨练的内容比拟丰富,例如,窑洞广场的健美操大广场每天早上6:30会准时响起欢快的音乐,先锋广场成了轮滑爱好者的乐园,跆拳道、太极拳爱好者的练习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尤其是延安传统体育工程,安塞腰鼓和陕北大秧歌在晨练的学生中会经常出现。
传统体育工程出现更加丰富了晨练的,满足了不同学生群体的锻炼需求,更能表达了与时俱进的体育要求。
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对延安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加表达了对当地传统民族体育工程的传承和开展。
1.2延安大学晨练学生的动机延安大学晨练学生动机自愿参加的学生为68.8%,学院要求为31.1%,自愿参加晨练的在动机中排第一。
延安大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 分 , 实现 学 校 体 育 目的 任 务 的 重 要 途 径 之 一 L 。 是 1 ]
同时 , 学生 是否 参加课 外体 育活 动 , 对学生 的 身心健
的冷淡 态度 , 是个 潜在 的体 育活 动群 体 , 引起相 这 应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和锻炼时间是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好坏 的重要指标之一 , 是保 证学 生体 质 状况 增强 的前 提 条 件 。这 里 “ 加 课 J 参 外体育活动的频率” 指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 动的次数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投入时间” “ 是指大 学生 参 加 课 外 体 育 活 动 每 次 平 均 所 用 的 时 间 J 。
关 高 校学生 课 外体育 活动 的具有 参考 价值 的信 息资 料 , 对教 育学 、 并 学校 体育 学 、 育教 学论 、 体 心理学 的
等相 关书籍 进行 详 细查 阅 。 12 3 逻辑 学方 法 .. 运用 归 纳 、 演绎 、 推理 等 方法 , 研 究 过程 及 结 对
果进 行理 论 概 括 , 保 结 果 与 结 论 的科 学 性 、 理 确 合
收 稿 日期 : 0 2 9—0 0 5—2 5
作者简介 : 和少博( 9 6 ) 男 , 18 一 , 陕西西安人 , 安大学体 育学 院 2 0 延 0 6级本科生 。
第 3期
延安 大学学生课外体育活 较高的喜好度可能导致较积极 的行为 。调 查结果表明 , 延安大学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参加课外
中图分 类号 : 874 G 0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46 2 20 )3 180 10 -0X(0 9 0 - 0 -5 0 有 效 问卷 23份 , 效 回收 率 为 9 . % ; 生 发 放 8 有 69 女 问卷 3 0份 , 0 回收 问卷 2 6份 , 9 回收 率 为 9. % , 87 其 中有效 问卷 26份 , 效 回收率 为 9 .% 。 8 有 66 )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调研报告1. 引言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情况愈演愈烈。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原因和对策,以便制定更好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政策。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回收问卷150份。
调查对象为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
3. 调查结果3.1 体育锻炼频率从调查结果来看,60%的大学生表示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不到3次。
其中,30%的学生每周进行体育锻炼1-2次,另外30%的学生甚至不进行任何体育锻炼。
3.2 体育锻炼项目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项目比较多样化。
调查结果显示,跑步(40%)、篮球(25%)、游泳(20%)、健身房(15%)是大学生常见的体育锻炼项目。
此外,还有部分学生选择羽毛球、瑜伽等项目。
3.3 体育锻炼意愿在被问及体育锻炼意愿时,大部分学生表示有意愿进行体育锻炼,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坚持下去。
原因主要包括时间安排不合理(45%)、缺乏动力(30%)以及缺乏运动伙伴(25%)等。
3.4 体育锻炼对学业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体育锻炼对学业有积极的影响。
80%的学生表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帮助缓解学习压力。
另外,体育锻炼还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和改善睡眠。
4. 讨论与建议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4.1 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和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通过举办运动会、体育讲座和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意愿。
4.2 理顺课程安排学校应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在课程表中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可以将体育课分散在每天的不同时间段,避免课程安排过于紧凑导致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4.3 增加运动场地和设施学校可以增加运动场地和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场所供学生使用。
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体育社团和俱乐部中,提供各种体育锻炼项目的机会。
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市场调研计划

大学生(非体育专业)体育锻炼情况调研计划书一.前言健康是人类赖以生存,适应社会和发展经济的首要条件。
现代人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保持健康体魄,促进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他们成为健康公民的重要保证。
所以,进行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目的1.了解和掌握我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基本情况,如男女体育锻炼意识、锻炼频率、锻炼主要方式、学校提供的资源、阻碍锻炼的因素等。
2.通过我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进行数理分析,找到一些阻碍大学生体育锻炼少的根源。
3.为学校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设置相关体育项目、时间调整等,提供相关数据,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4.为了顺利完成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
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我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阻碍他们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以及学校为了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应该完善哪些方面的服务。
(详见调查问卷)(一)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1.男女同学对体育锻炼的态度;2.主要在什么时间参与体育锻炼;3.每周锻炼的时间及次数;4.锻炼的主要方式及场所;5.在体育锻炼上的消费及主要方式。
(二)阻碍体育锻炼的因素1.个人因素(学习时间紧、无朋友陪伴、无兴趣、无特长等);2.外部因素(学校是否提供锻炼时间、是否受教学时间影响、学校是否鼓励等)。
(三)学校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服务1.提供相关器材、体育器材等;2.学校是否需要加强引导大学生体育锻炼;3.其他方面的服务。
四.调查对象及抽样调查对象:四川师大成龙校区在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抽样:1.样本总量300人;2.男100人,女200人;3.以大三为主。
五.调查方法1.网络调研法。
同学们经过互联网进行在线答卷,经过设置属性,每个IP以及每台电脑只能回答一份问卷,提高问卷的可靠性。
2.问卷调研。
设计问卷,通过同学们回答的问卷,然后我们进行数据统计。
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善和学校体育课程的不断完善,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日益凸显出来,相当多的学生都投身于体育锻炼来增强身体素质。
为了了解当下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我们使用调查和访问等方法,对一所中型大学
近4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
1.大多数学生属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体,占总体比例较高,有70%以上学生每周有定期的体育锻炼;
2.学生锻炼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室内和室外运动中,其中以篮球、跑步、游泳、足球、
羽毛球、网球等为主;
3.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一般集中在周末,但个别学生也会在平时课余和午休时间进
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4.能够激发体育锻炼热情的部分主要有朋友的鼓励、时间的充裕、学校的活动安排等;
5.体育锻炼所带来的收益和改善,则主要有身体素质提升、心理放松、增进友谊等方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有一定比例
的学生对体育锻炼有较强的热情,校园内的体育活动也越来越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不过鉴于大学生时间安排紧张,因此学校也应该加大关于体育锻炼的重视,多开展体育锻
炼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水平与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4期
2 0 1 6年 1 2月
延安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作者简 介 : 王娅秘 ( 1 9 9 2 一) , 女, 陕西平利人 , 延安大学硕士研究生。
第4 期
延安 大学 非体育专业学生锻炼情况调查研 究
l l 9
由表 1统计 数 据 的结 果 表 明 , 被调 查 的学 生 中
由表 3可以看 出 , 学 生 一 般 都 是 在 下 午进 行 锻 炼活动, 上 午安 排 的课 程 较多 , 下 午相 对 少 一 点 , 而 且 一 般把 体育 活动 课 也 放 在 下 午 , 从 而 增 加 了学 生 在 下 午进行 课 外体 育活 动 的时 间 。除了 与课程 安排 有 关外 , 主要 与学生 参加 锻炼 的 习惯有 关 , 学生认 为
题 提 出了一些相 关 建议 。
关键词 : 延 安 大学 ; 非体 育专 业 ; 锻 炼运 动
中 图分 类 号 : G S 0— 3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4— 6 0 2 X( 2 0 1 6 ) 0 4— 0 1 l 8— 0 3
所谓课余体育就是学 生在课余时间里 , 运用各 种身体练习和多种方法 , 以发展身体、 增进健康 、 提 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 目的而进行 的多种形式内容的体育教育活动。课余体育健身作 为一种体育手段 ,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质 , 增进健 康, 发展学生的组织能力 和合作精神 , 对养成体育锻 炼习惯 、 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 培养团队精神和积极 向
2 . 2 参 与锻炼 活动 的项 目分 析
表 2 参与锻炼 活动项 目情况
项目 篮球
男生 1 6 0
( %) 4 0
早上是他们学习的黄金时间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健身 活 动上 , 下 午参 加锻 炼 活动有 益 于劳逸 结合 。此 外 , 男生的参加锻炼活动的时间明显多 于女生 , 这里也 可 以体现出男生参加锻炼活 动的积极性 比女 生要
1 . 2 研 究方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以下调查及论述的对象均为延安大学非体育专
业 学生 。
1 . 2 . 1 文献 资料 法
2 . 1 延大非体 育 专业学 生参 与锻 炼活 动的 方式
表1 参与锻炼 活动方式调查情 况
根据 研究 的 目的和 内容 , 查 阅 和 收集 了有 关 学 生锻 炼 活动 的相关 文 献 资 料 , 并 对 其进 行 阅读 分 析
积极参与 2 8 4人 , 占被调查人数 的 5 6 . 8 %, 被动参 与1 9 4人 , 占被调查人数 的 3 2 . 6 %, 不参与课 余体
育 锻炼 的有 1 0 6人 , 占被 调查 人 数 的 1 0 . 6 % 。 由此
看来 , 非体育专业学生锻炼 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但 仍有部分学生对参加锻炼活动没有明确的认识 , 所 以应在提高延大非体育专业学生锻炼活动参与率的 基础上 , 培养学生积极 、 主动参与健身活动的习惯 ,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上 的人 生观具 有 积极 的作 用。
回收 问卷 5 8 8份 , 回收率 是 9 8 % 。 回 收 有 效 问 卷
5 8 4 份( 其 中男生 3 2 4人 , 女生 2 6 0 , 回收有效率 是
9 7% 。
1 . 2 . 3 访 谈 法
通过对延安大学体育学院老师的访谈 , 了解他
高, 活动 的时 间也要 比女生 较 长 。 这 与男 女 生 之 间 存在 着 生理 和心 理上 的差 异 是 分 不 开 的 , 体 现 了男
女承受运动负荷能力大小的关系。
2 . 4 参 加锻 炼活 动 形式分 析
表 4 参加 锻炼 活动形式统计表 ( n= 5 8 4 )
足球
6 2
V0 l _ 35 No. 4
DC C . 2 01 6
DOI : 1 0. 1 3 8 7 6 / J . c n k i . y d n s e . 2 0 1 6 . 0 4 . 1 1 8
延 安大 学 非体 育 专业 学 生锻 炼 情 况 调查 研 究
王 娅 秘
( 延安大学 体育学 院 , 陕西 延安 7 1 6 0 0 0 )
们 对 锻炼文 化 的认识 。
1 . 2 . 4 数 理 统 计 法
对调查 所 获得 的数 据 做 手 工 统计 分 析 , 通 过 对 调查 数据 的统计 学 分 析 , 为 本 文 的论 证 提供 了量 化
1 研 究对 象与方法
1 . 1 研 究 对象
分析的依据。
根据延安大学 非体育专业学 生锻炼 的实 际情 况, 随机抽取延安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 。
摘
要: 运 用文献 资料 法 , 问卷调 查 法 , 数 据统计 等研 究方法 , 对延安 大学非体 育专 业 学生锻 炼情 况
进 行调 查 , 对我校 非体 育 专业 学生锻 炼 的形式 、 内容 与项 目进 行 分 析 。结 果表 明 , 我校 大 多数 学生
对锻 炼活动有浓厚的兴趣 , 但仍有不少学生在锻 炼方面不是很积极且参加的项 目有限, 由于集体组 织的体育活动较 少, 致使他们没有锻炼冲动 , 不能很好的引起他们的锻炼动机 , 从 而针对存在的 问
和利 用 。 1 . 2 . 2 问卷调 查 法
根 据研究 的需要 , 按 照社 会 学 方 法设 计 问卷 调 查 内容 , 并 根据在 课题 的研 究 目的 , 对 问卷 内容 结构 进 行 了合理 的编 排和 整理 , 共 随机发 放 6 0 0份 问卷 ,
收稿 日期 : 2 0 1 6 —1 0—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