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新——轮机船舶电气与自动化的考试大纲(三管轮—8403)

合集下载

船舶管理考试大纲

船舶管理考试大纲

船舶管理考试大纲# 船舶管理考试大纲一、船舶管理基础知识1. 船舶类型与构造- 了解不同类型船舶的特点和用途。

- 掌握船舶基本构造和主要部件。

2. 船舶动力系统- 学习船舶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

- 理解船舶推进系统和辅助系统。

3. 船舶导航与通信- 掌握船舶导航设备和通信设备的基本操作。

- 了解船舶定位和通信的原理。

二、船舶安全与法规1. 国际海事组织(IMO)规定- 理解国际海事组织的基本职能和相关法规。

- 学习船舶安全操作的国际标准。

2. 船舶安全管理- 掌握船舶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 学习船舶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

3. 船舶环境保护- 了解船舶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保护法规。

- 学习船舶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三、船舶操作与维护1. 船舶日常操作- 掌握船舶日常航行、停泊、锚泊等操作规程。

- 学习船舶操作中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2. 船舶维护与修理- 了解船舶维护的基本知识和维护周期。

- 学习船舶主要部件的检查、维修和更换。

3. 船舶能效管理- 理解船舶能效管理的重要性。

- 学习提高船舶能效的方法和措施。

四、船舶经济与贸易1. 船舶经济分析- 掌握船舶运营成本的计算方法。

- 学习船舶经济性评估和优化。

2. 海运贸易与合同- 了解海运贸易的基本知识和流程。

- 学习海运合同的种类和条款。

3. 船舶融资与保险- 掌握船舶融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 学习船舶保险的种类和保险合同。

五、船舶人员管理1. 船员职责与培训- 了解船员的职责和要求。

- 学习船员培训和资格认证。

2. 船舶人力资源管理- 掌握船舶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 学习船员招聘、选拔和绩效评估。

3. 船舶文化与团队建设- 了解船舶文化的重要性。

- 学习团队建设和船员关系管理。

六、现代船舶技术1. 船舶自动化与智能化- 了解船舶自动化系统和智能船舶的发展趋势。

- 学习船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 船舶信息技术- 掌握船舶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 学习船舶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12新——轮机船舶电气与自动化的考试大纲(三管轮—8403)

12新——轮机船舶电气与自动化的考试大纲(三管轮—8403)

轮机三、船舶电气与自动化3000KW及以上船舶三管轮考试大纲(8403)1.船舶电子、电气基础1.1直流电路1.1.1 直流电路的大体物理量及单位1.1.2 电路大体定律1.1.2.1 欧姆定律1.1.2.2 基尔霍夫定律1.2 正弦交流电路1.2.1 正弦交流电路大体概念1.2.2 交流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元件1.2.3 三相交流电大体概念1.2.4 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1.3 电与磁1.3.1 磁场的大体概念1.3.2 电磁感应定律1.3.3 经常使用电磁材料的性能1.3.4.铁芯损耗的产生及常观点决方法1.4电子器件与电路1.4.1 半导体、PN结的大体概念1.4.2二极管的大体特点1.4.3稳固压管的大体特点1.4.4利用万用表进行三极管的性能测量及判别1.4.5 单相整流电路1.4.8晶体管的大体特点1.4.10利用万用表进行晶体管的性能测量及判别1.4.13 利用万用表进行晶闸管的性能测量及判别2. 船舶电机与电力搬运系统2.1 直流电机的结构、励磁方式与运行特性2.1.1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2.1.2 直流电机的构造、励磁方式2.1.3 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2.1.4直流电机的启动、调速及反转2.2 变压器2.2.1 变压器的大体结构与工作原理2.2.3 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应用与要求2.3 交流异步电动机2.3.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铭牌参数2.3.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2.3.3 三相异电动机会的工作特性2.3.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2.3.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2.3.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2.3.7 单相异步电动机2.4 操纵电机及在船上的应用2.4.1伺服电动机2.4.2 测速发电机用应用2.4.3 自整角机及舵机指示器、电车钟2.5 船舶经常使用操纵电器2.5.1 经常使用操纵电器的种类及其电路符号2.5.2 经常使用操纵电器的结构原理和功用2.5.3 继电器、电磁制动器的参数整定值2.5.3.1 压力继电器、温度继电器、速度继电器设定值与幅差值的测试和调整2.6 异步电动机经常使用操纵电路2.6.1 电动机的大体爱惜环节2.6.2 电动机操纵电路的大体操纵环节2.6.3 异步电动机的典型操纵电路与电路图识别方式2.6.3.1 电动机正反转操纵电路2.6.3.1 压力水柜水位自动操纵电路2.6.3.3 空压机自动操纵电路2.6.3.4 异步电动机Y—⊿换接启动操纵电路2.6.3.5 电动机互为备用自动切换操纵电路2.7 锚机、绞缆机电力拖动操纵系统2.7.1 锚机、绞缆机的运行特点2.7.2 锚机、绞缆机对电力拖动操纵的要求2.8 起货机电力拖动操纵系统2.8.1 起货机的运行特点和对电力拖动操纵的要求3.船舶发电机和配电系统3.1 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3.1.1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3.1.2 同步发电机的构空载运行及空载特性3.1.3 同步发电机的构的负载运行及电枢反映3.1.4 同步发电机的构的外特性及调剂3.2 船舶电力系统的大体概念3.2.1 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与特点3.2.2 船舶电力系统的大体参数3.2.3船舶电网分类、配电方式、电力系统的线制3.3 船舶主配电板3.3.1 船舶主配电板的组成与特点3.3.2船舶重要负载的供电方式3.4 船舶应急电源系统3.4.1应急发电机与应急配电板功能、操作与治理要求3.4.2船用蓄电池的保护保养3.5 发电机主开关的大体结构和功能3.5.1 发电机主开关的大体结构3.5.2 发电机主开关的大体功能3.6 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3.6.1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的条件3.6.2 步发电机的并车操作方式3.7 并联运行发电机有功功率分派与频率调剂3.7.1 同步发电机组调速器的特性及频率调剂3.7.2 并联运行同步发电机有功功率分派与调剂的大体工作原理3.7.3 并联运行同步发电机有功功率分派与调剂手动操作方式3.8 同步发电机的自励恒压装置与并联运行发电机的无功分派3.8.1 同步发电机组调速器的调速特性及频率调剂3.8.2 不可控相复励自励恒压装置3.8.3 可控相复励自励恒压装置3.8.4 无刷发电机励磁系统3.9 电站运行的平安爱惜3.9.1 船舶发电机外部短路、过载、欠压和逆功率爱惜3.9.3 船舶电网短路、过载爱惜3.9.4 电网绝缘监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标准)要求3.9.5 船舶岸电接用的操作注意事项3.10 轴带发电机3.10.1 轴带发电系统的运行操作要求3.10.2 轴带发电系统的治理要求3.11 高压电力系统3.11.1高压电力系统与设备的电气参数3.11.2高压电力系统与设备的平安常识3.12 船舶照明系统3.12.1 船舶照明系统的分类和特点3.12.2船舶经常使用灯具和电光源3.12.3 经常使用船舶照明操纵线路3.12.4 船舶照明系统的保护保养4.船舶电气、电子设备的保护与修理、故障诊断与功能测试4.1 船舶电气系统的工作平安要求4.1.1 船舶平安用电大体知识4.1.2 船舶电气火灾的预防4.1.3 船舶电气设备的船用条件及船检规定4.1.4 电费的平安利用与保护4.1.5 船舶电气设备接地的意义和要求4.1.6 电气设备绝缘的意义和要求4.1.7 经常使用电断气缘材料的类型和品级4.1.8 船舶经常使用电工仪表的结构和利用方式4.2 电气操纵线路识图与操纵线路装配4.2.1 电气操纵线路识图4.2.2 电气操纵线路装配4.3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电子操纵线路、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装配4.3.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4.3.2 电子操纵线路装配4.3.3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装配4.4 电气操纵箱的常见故障查找与排除4.4.1依照故障现象判定故障性质和故障可能存在的环节4.4.2 运用断电或带电查线法寻觅帮联点,并排除故障4.5 船用电机的维修4.5.1 交流时电动机的解体维修的方式与操作4.5.2 交流电动机装配并恢复功能的方式与操作4.5.3 电机受潮、绕组绝缘值降低时的处置方式4.5.4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判定方式与故障排除4.6 船舶电力系统的继电爱惜及要紧故障的判定方式与故障排除4.6.2 发电机外部短路、过载、失(欠)压和逆功率故障的判定方式4.6.6 船舶电网绝缘降低和单相接地故障的查找4.6.7 照明设备的保护4.6.8 船舶照明系统的故障检查4.6.9 发电机主开关跳闸的应急处置5. 船舶反馈操纵系统基础5.1 反馈操纵系统的大体概念5.1.1 反馈操纵系统的组成5.1.2反馈操纵系统结构框图5.1.3 反馈操纵系统的操纵进程5.2 自动化化仪表的大体知识5.2.1 自动化仪表的要紧品质指标5.2.2 自动化仪表的气动部件及组成原理5.3 调剂器及其调剂作用的规律5.3.1 位式调剂器5.3.2比例调剂器5.3.3 比例微分调剂器5.3.4 比例积分调剂器5.3.5 比例微分积分调剂器5.4 传感器与变送器5.4.1船舶机舱经常使用传感激器5.4.1.1 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原理、转换电路及其补偿方法5.4.1.2 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及其压力检测原理5.4.1.3 液位传感器的结构及其液痊检测原理5.4.1.4 流量传感器的结构及其流量检测原理5.4.1.5 转速传感器的结构及其转速和转向检测原理5.4.2 变送器5.4.2.1 气动差压变送器5.4.2.2 电动差压变送器5.5 执行机构5.5.1 气动执行机构5.5.2 电动执行机构5.6 反馈操纵系统的参数调整5.6.1 比例带、积分时刻和微分时刻对系统动态过得的阻碍5.6.2 调剂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式7.船舶机舱辅助操纵系统7.1 冷却水温度操纵系统7.1.1冷却水温度操纵系统7.1.1.1冷却水温度操纵系统的组成及大体工作原理7.1.1.2冷却水温度操纵系统的操作与治理7.2 燃油供油单元自动操纵系统7.2.1 燃油供油单元的自动操纵系统的组成及其大体工作原理7.2.2 测黏计工作原理7.2.3 燃油黏度操纵系统7.2.4.燃油供油单元的综合操纵7.2.5 燃油供油单元的操作与治理7.3 燃油净油单元自动操纵系统7.3.1 净油单元自动操纵系统的组成及其大体工作原理7.3.2 EPC-50分油机操纵系统7.3.3 净油单元操纵系统的操作与治理7.4 自清洗滤器的自动操纵7.4.1 自清洗滤器的组成及大体工作原理7.4.2 自清洗滤器操纵系统的操作与治理7.5 阀门遥控及液位遥测系统7.5.1 阀门遥控系统的组成及大体工作原理7.5.2 液位遥测系统的组成及大体工作原理7.5.3 阀门遥控及液舱遥测系统的操作与治理8.船舶蒸汽锅炉的自动操纵8.1船舶蒸汽锅炉的自动操纵的大体内容8.2 锅炉水位自动操纵8.2.1 柴油主机船舶辅锅炉水位双位操纵的特点、实现方式及其操纵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8.2.2 大型油船辅锅炉水位操纵系统的特点、实现方式及其操纵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8.2.3 船舶辅锅炉水位操纵系统的操作与治理8.3 蒸汽压力的自动操纵8.3.1 柴油主机船舶辅助锅炉蒸汽压力操纵的特点、实现方式及其操纵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8.3.2大型油船辅锅炉蒸汽压力操纵系统的组成、原理及最正确风油比实现方式8.4 燃油时序操纵8.4.1 辅锅炉燃烧时序操纵系统的功能和经常使用元部件8.4.3 燃烧时序操纵系统的治理和保护要点及其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式8.5 船舶蒸汽锅炉的平安爱惜装置9. 船舶主机遥控系统9.1 主机遥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要紧类型9.2 主机遥控系统的气源及要紧气动元部件9.3 车钟系统及操纵部位的转换9.3.1 车钟的种类及其发讯原理9.3.2 操纵部位转换9.6 主机典型气动操纵系统(以MAN B&W机型为例)9.6.1 MAN B&W气动操纵系统组成及停油、换向、启动和调速等操作的动作进程10.船舶机舱监测与报警系统10.1 船舶机舱监测与报警系统基础知识10.1.1 参数类型10.1.2 监测方式10.1.3 监测与报警系统的功能10.2 单元组合式监测与报警系统10.2.1 单元组合式监测与报警系统的概念、特点和组成10.2.2 开关量和模拟量报警操纵单元的故障报警原理及报警上、下限值的调整方式10.4 曲轴箱油雾浓度监视报警系统10.4.1 曲轴箱油雾浓度监测原理10.4.2曲轴箱油雾浓度监视报警系统典型实例(以Mark-6为例)10.4.2.1 Mark-6曲轴箱油雾浓度监视报警系统的结构组成10.4.2.2 Mark-6曲轴箱油雾浓度监视报警系统的操作与治理11.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大体类别及大体功能11.2 火灾探测方式及探测器11.3 火灾探测器的故障分析11.4 干货舱自动探火及报警系统11.5 易燃气体探测系统END。

辅机三管轮考纲(详细)

辅机三管轮考纲(详细)
1.理论工作循环和实际工作循环
2.容积流量、输气系数和影响空气系数的因素
3.功率和效率
4.多级压缩的意义,级数和级间压力的选定
(二)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和控制
1.典型结构和主要部件(气阀、安全阀、气液分离器)
2.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润滑和冷却
3.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自动控制的特点
(三)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管理
1.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维护与运行管理
2.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4.船舶制冷装置
(一)理论知识
1.冷库冷藏条件
2.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3.常用制冷剂、载冷剂的热力、理化性质
(二)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设备
1.活塞制冷压缩机
2.制冷装置的主要辅助设备
冷凝器、蒸发器、滑油分离器、储液器、气液分离器、干燥器、视液镜的功用
(七)喷射泵
1.水喷射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水喷射泵的使用管理及维护
3.其它(蒸汽、空气)船用喷射器的特点
2.船舶辅助管系
(一)管系的基本知识
(二)舱底水系统
(三)压载水系统
(四)消防系统
(五)日用海淡水系统
(六)通风系统
1.船用风机的分类、工作原理、工作特点
2.机舱通风系统的组成、管理要点
3.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三)锅炉汽、水系统及其管理
1.蒸汽、凝水、给水、排污系统的组成和管理
2.保持锅炉的良好汽水循环的措施
3.汽、水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四)锅炉的管理
1.锅炉自动控制的主要要求
2.点火前准备和点火升汽注意事项(评估)
3.炉水处理
4.锅炉长期停用时的保养
(五)废气锅炉管理

12考试大纲-3000KW以上三管轮主推进动力装置理论考试内容

12考试大纲-3000KW以上三管轮主推进动力装置理论考试内容

轮机一、主推进动力装置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考试大纲(8203)1、基础理论知识1.1理论力学1.1.1 力学基础1.1.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刚体、平衡、运动、力的三要素、力偶1.1.1.2 静力学的基本公理1.2 材料力学1.2.1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1.2.1.1 弹性、弹性变形;塑性、塑性变形1.2.1.2 量构件承载能力的标准1.2.1.3 载荷、内力和应力1.2.1.4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变形、扭转变形、弯曲变形1.2.7 应力集中1.2.7.1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系数、应力重新均匀分布等概念1.2.7.2应力集中的机理1.2.7.3应力集中对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影响1.2.7.4应力集中的位置判定1.2.7.5应力集中的消除方法1.3 机构与机械传动1.3.1平面连杆机构1.3.1.1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运动特点及其在轮机和典型机械中的应用1.3.1.2其它型式的平面四杆机构的形式和应用1.3.2 凸轮机构1.3.2.1 凸轮机构的组成及其应用1.3.2.2 凸轮和从动件的类型及凸轮机构的特点1.3.3 间歇运动机构的组成、应用及特点1.3.4 摩擦轮传动1.3.4.1 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特点1.3.4.2 摩擦轮传动中的滑动1.3.4.3 摩擦轮传动的传动比和压紧力1.3.4.4 摩擦轮传动的传动比和压紧力1.3.5 带传动1.3.5.1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传动带的类型、三角带与平型带传动的比较1.3.5.2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打滑、带传动的传动比1.3.5.3 带传动失效形式的分析、影响带传动能力的因素的分析1.3.6 链传动1.3.6.1 链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及基本组成1.3.6.2 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平均传动比和运动的不均匀性1.3.7 齿轮传动1.3.7.1 齿轮传动的类型和特点1.3.7.2 齿轮的失效形式1.3.8 蜗轮蜗杆传动1.3.8.1 蜗轮蜗杆传动的组成及特点1.3.8.2 蜗轮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和中心距1.3.8.3 蜗轮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1.3.9 液力传动1.3.9.1 液力传动的定义和基本原理1.3.9.2 液力传动的基本类型、液力变矩器和液力偶合器的工作特点1.3.9.3 液力传动的特点及主要用途1.4 金属材料及其工艺1.4.1 金属材料的性能1.4.1.1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1.4.1.2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冷加工工艺、铸造工艺、锻造工艺、焊接工艺) 1.4.2 金属学基础1.4.2.1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过程1.4.2.2 合金与合金的相结构1.4.2.3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和再结晶1.4.3 铁碳合金相图1.4.3.1 特征点线区1.4.4 钢的热处理1.4.4.2 热处理工艺及应用(退火、正火、淬火、回火)1.4.5 常用材料1.4.5.1 船舶常用钢:碳钢、合金钢的分类、牌号、性能和应用1.4.5.2 铸铁的分类、牌号、性能和应用1.4.5.3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分类、牌号、性能和应用1.5 船机零件的摩擦与摩损1.5.1 摩擦1.5.1.1 摩擦表面形貌及其表示方法、零件金属表面的结构1.5.1.2 摩擦的种类及机理1.5.2 磨损1.5.2.1 磨损指标、磨损规律及磨合1.5.2.2 磨损的种类及机理1.5.3 润滑1.5.3.1 润滑的分类、机理1.5.3.2 润滑剂1.6 船机零件的腐蚀及其防护1.6.1 化学腐蚀及其防护1.6.1.1 化学腐蚀的特点、分类及其机理1.6.1.2 柴油机零件的化学1.6.1.3 防止化学腐蚀的措施1.6.2 电化学腐蚀及其防护1.6.2.1 电化学腐蚀原理和腐蚀电池的种类1.6.2.2 船上常见的电化学1.6.2.3 学防止电化学腐蚀的措施1.6.3 穴蚀1.6.3.1 穴蚀的定义、特征作其机理1.6.3.2 气缸套穴蚀的机理及防止气缸套穴蚀破坏的措施1.6.3.3 燃油系统零件的穴蚀1.6.3.4 轴瓦和螺旋桨的穴蚀等1.7 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1.7.1 疲劳破坏的特征、种类以及机械疲劳机理1.7.2 影响疲劳破坏的因素2、船舶柴油机2.1 柴油机的基本知识2.1.1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2.1.1.1 柴油机的基本概念2.1.1.2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2.1.1.3 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2.1.1.4 二冲程与四冲程柴油机的比较2.1.1.5柴油机增压的概念2.2 柴油机主要部件及检修2.2.1柴油机的结构特点2.2.1.1. 现代船用柴油机的结构特点2.2.1.2 筒形柴油机的结构2.2.1.3十字头式柴油机的结构2.2.2燃烧室部件2.2.2.1 燃烧室部件的组成2.2.2.3 燃烧室部件的结构特点(薄壁强背、钻孔冷却的特点)2.2.3 活塞用活塞的检修2.2.3.1 活塞的作用和工作条件22.2.3.3 筒形活塞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2.3.4. 十字头活塞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2.3.5 活塞外圆表面磨损检测和修复方法(活塞的测量与圆度误差和圆满柱度误差的计算)2.2.3.6 活塞组件的折装与解体、活塞销与连杆小端轴承间隙的测量2.2.4 活塞环的检修2.2.4.1 活塞环的工作状态及其检查方法2.2.4.2 活塞环的磨损检测(搭口间隙和平面间隙)方法(活塞环的拆装与检查、活塞环的天地间隙、搭口间隙、活塞环厚度及环槽的测量)2.2.4.3 活塞环拆断的原因2.2.4.4 活塞环黏着的危害、发生黏着的原因、判断活塞环黏着的方法2.2.4.5 活塞环弹力的检查方法2.2.4.6 轮机员配换活塞环的工艺、检查和修配新环、安装新环的工艺要求2.2.4.7活塞环的验收2.2.5 活塞销、十字头销、活塞杆与活塞杆填料箱的检修2.2.5.1 活塞销的磨损测量和裂纹检查、活塞销的修理2.2.6 气缸2.2.6.1 气缸的作用和工作条件2.2.6.3 筒形活塞式柴油机气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2.6.4 十字头式柴油机气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2.7 气缸套的检修2.2.7.1 活塞环与气缸套摩擦形式2.2.7.2 气缸套的正常磨损与异常磨损的特征、规律和原因2.2.7.3 减少气缸套磨损的途径2.2.7.5 气缸套的磨合2.2.7.6 拉缸的主要症状,拉缸的种类及拉缸的工艺原因、防止拉缸的工艺措施2.2.8 气缸盖及气缸的检修2.2.8.1 气缸盖的作用和工作条件2.2.8.3 筒形活塞式柴油机气缸盖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2.8.4 十字头式柴油机气缸盖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2.8.7 气阀及阀座的检修2.2.9 连杆2.2.9.1 连杆的作用和工作条件2.2.9.2 连杆的要求和材料2.2.9.4十字头式柴油机连杆和连杆轴承的结构特点2.2.9.5连杆的故障分析和和处理2.2.10 曲轴和主轴承2.2.10.1 曲轴的作用和工作条件2.2.10.6 倒挂式主轴承的结构特点2.2.10.7 曲轴轴颈和曲轴轴承摩擦、磨损及润滑特点2.2.10.9 曲轴破坏的种类、发生的部位、时间及原因2.2.11 轴承的检修2.2.11.2 轴瓦的检修:轴瓦的安装要求、轴承的拆装与测量、轴承间隙的测量2.2.11.3 轴瓦的换新2.2.12 曲轴的检修2.2.12.5 曲轴臂距差:概念、测量、计算、标准2.2.14 柴油机固定部件2.2.14.1 筒形活塞式柴油机主要固定部件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工作条件2.2.14.2 十字头式柴油机主要固定部件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工作条件2.2.15 重要螺栓的检查与更换2.2.15.1 缸盖螺栓吊缸检修2.2.15.2 连杆螺栓的检查和更换2.2.15.5 液压坚固工具的使用和管理要求2.2.16 柴油机吊缸检修2.2.16.1 吊缸检修的目的、检测项目和吊缸和程序2.3 燃油的喷射与燃烧2.3.1 燃油的性能指标、分类与管理2.3.1.1 燃油的性能指标2.3.1.2 燃油的分类2.3.5喷油设备2.3.5.2 回油孔式喷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3.5.3 出油阀的作用及卸载的方法2.3.5.4 回油孔式喷油泵的检查调整2.3.5.5 回油阀调节式喷油泵2.3.5.6 喷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3.5.7 喷油器的检查及管理2.3.5.8 喷油设备的主要故障及管理2.3.5.9 可变喷油正时机构(VIT)的特点和作用2.3.5.10 精密偶件的失效形式与修理方法2.5 柴油机换气与增压2.5.1.柴油机的换气过程2.5.1.2 四冲程柴油机的换气过程2.5.2 柴油机的换气机构2.5.2.1 气阀机构的结构形式、功用和工作条件2.5.2.2 气阀传动机构的原理、结构形式及功用2.5.2.3 凸轮轴及其传动机构2.5.2.4 换气机构的故障及管理2.5.3 柴油机增压2.5.3.3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2.5.3.4 轴流式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特点2.5.3.5径流式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特点2.6 船舶动力系统2.6.1燃油系统2.6.1.1 燃油系统的组成2.6.1.2 燃油的驳运与净化2.6.1.3 燃油的供给2.6.3 分油机2.6.3.1 基本工作原理、分油机的结构和类型2.6.3.2 使用和维护管理要点2.6.3.3 常见故障处理2.6.4冷却系统2.6.4.1 冷却系统的组成和类型、冷却系统的主要设备和作用2.7 柴油机的调速装置2.7.1调速的必要性和调速器的2.7.1.1 对船舶主机和发电柴油机进行调速的必要性2.7.1.2 不同类型调速器的特点和应用2.7.4 机械调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2.7.5 液压调速器2.7.5.1 液压调速器的工作原理2.7.5.2 表盘式液压调速器的结构特点2.7.6 液压调速器的调节2.7.6.1 .并联工作的柴油机对稳定调速率的要求2.7.6.2 .稳定调速率的调整方法2.7.6.3 .稳定性调节2.7.7 调速器的维护管理与故障排除2.7.7.1 调速器的维护管理2.8 柴油机的启动、换向和操纵2.8.1 柴油机的启动2.8.1.1 柴油机的启动方式2.8.1.2 压缩空气启动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启动条件2.8.1.3 压缩空气启动装置的主要设备2.8.1.4 柴油机的启动故障及处理2.9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2.9.1 电子控制柴油机的原理和特点2.11 柴油机运行管理与应急处理2.11.1 柴油机运行管理2.11.1.1 柴油机备车、启动和机动操纵2.11.1.2 柴油机运转的管理:检查项目和方法及调整措施2.11.1.3 柴油机的停车和完车2.11.2 柴油机应急处理2.11.2.3 拉缸的原因及处理2.11.2.4 敲缸的原因及处理2.11.2.5 扫气箱着火的原因及处理2.11.2.6 曲轴箱爆炸的原因及处理2.11.2.7 烟囱冒烟原因及处理end。

船舶机舱自动化考试大纲

船舶机舱自动化考试大纲

海船电子员《船舶机舱自动化》适任考试大纲
一、编写目的
1.实现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履约工作;
2.更新大纲内容,提高船员素质,适应航运发展需求。

二、编写原则
1.依据公约要求确定考核体系结构,预防应试教育,实现教考分离;
2.紧密联系实践,重视实操评估和船上实训环节;
3.在自适应能力要求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应知应会内容;
4.划分考点掌握程度,以指导命题。

三、相关说明
1.本大纲适用对象为无限航区及沿海航区750kw及以上船舶电子员适任理论考试;
2.表中“○”对应掌握程度中的“知识”层次,“◎”对应掌握程度中的“理解”层次,“●”对应掌握程度中的“精通”层次。

四、具体内容
2.主机遥控操纵部位的转换。

《船舶电气》课程考核方案

《船舶电气》课程考核方案

《船舶电气》课程考核方案一、课程考核目的《船舶电气》课程是根据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七项职业能力标准之一的要求而设置的,该课程是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内容主要是讲授船舶电气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日常电器设备操作管理、电器系统的常见故障的分析判断和处理。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系统掌握海洋货船通用船舶电气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能够培养个人的观察能力、专注能力、想像能力和思考能力,能够训练个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为以后实际工作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科学、客观、全面反映教学的情况,考核专业技能、相关理论和综合素质,促进课程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为此,依据本课程考核方案实施考核。

二、考核内容及标准对学生的考核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的全面考核,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以能力考核为主,提高能力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的权重。

理论考核试卷考核内容要求覆盖到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参见11规则考证大纲。

考卷还应重点突出,难易合适。

试卷能力层次分为识记(Ⅰ)、领会(Ⅱ)、简单应用(Ⅲ)、综合应用(Ⅳ)四个层次。

四个层次试题的分数比例为15:25:35:25。

试题的难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一般比例为20:30:30:20。

考卷题型同大证考试,为100道单项选择题,时间为100分钟。

表1----理论考核内容(大管轮)----理论考核内容(三管轮)表2----实践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表3―――平时考核内容班级学号姓名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实践考核采用实操评估方式,平时表现根据学习纪律、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由老师作出评价成绩。

四、成绩构成要素本课程考核成绩由三部分组成,理论考试占40%,考核内容详见表1;实践考核占40%,考核标准详见表2;平时表现占20%,考核内容详见表3。

本课程的总评成绩=平时表现20%+实践考核40%+理论考核40%。

具体见下表:- 11 -。

《船舶辅机》考试大纲

《船舶辅机》考试大纲
8.3.1蒸汽、凝水、给水、排污系统的组成和管理


8.3.2保持锅炉的良好汽水循环的措施


8.3.3汽、水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8.4锅炉的管理
8.4.1锅炉自动控制的主要要求




8.4.2点火前准备和点火升汽注意事项


8.4.3运行和停用的注意事项


8.4.4水质化验与处理


8.4.5锅炉长期停用时的保养


3.1.5.7调速阀的工作原理


3.1.5.8溢流节流阀的工作原理


3.1.6各种液压控制阀的分类和综合比较




3.1.7几种常用液压控制阀的性能
3.1.7.1节流阀的性能特点




3.1.7.2换向阀的性能特点(包括中位机能)




3.1.7.3溢流阀的性能特点(包括稳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5.2.3.6电磁阀、温度控制器、高低压控制器、油压差控制器、直动式蒸发压力调节阀、直动式水量调节阀的选用、安装及调试


5.3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管理
5.3.1制冷装置的气密试验、抽空及冷库隔热试验


5.3.2制冷装置的启用、运转、停用和冷剂的充注、取出、检漏




5.3.3对冷冻机油的要求及其添加与更换


5.2.1.5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结构

5.2.1.6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能量调节方法和性能特点

海事局《船舶辅机》考试大纲

海事局《船舶辅机》考试大纲

《船舶辅机》考试大纲 船舶辅机》 841:3000 kW 及以上船舶轮机长/大管轮 41: 843:3000 kW 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 842:750-3000 kW 船舶轮机长/大管轮 844:750-3000 kW 船舶二/三管轮 考 试 大 纲 841 1.船用泵 1.船用泵 1.1 基础知识 1.1.1 泵的分类 1.1.2 泵的性能参数 1.1.2.1 泵的流量、扬程(排出压力) 、转速 1.1.2.2 泵的功率、效率、允许吸上真空度和汽蚀余量 1.2 往复泵 1.2.1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 1.2.2 往复泵的结构(包括空气室、泵阀) 1.2.3 往复泵性能特点 1.2.4 电动往复泵的使用管理 1.2.5 往复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1.3 齿轮泵 1.3.1 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3.1.1 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包括油封)和工作原理 1.3.1.2 带隔块的内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3.1.3 转子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3.2 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1.3.3 各种齿轮泵的性能特点 1.3.4 齿轮泵的使用管理 1.3.5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1.4 螺杆泵 1.4.1 螺杆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4.1.1 三螺杆泵的结构(包括机械轴封)和工作原理-1-适用对象 842 84384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1.2 双螺杆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4.1.3 单螺杆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4.2 螺杆泵的受力分析 1.4.3 螺杆泵的性能特点 1.4.4 螺杆泵的使用管理 1.5 离心泵 1.5.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1.5.2 离心泵的一般结构(包括密封装置) 1.5.3 离心泵的轴向力及其平衡装置;径向力的简单知识 1.5.4 离心泵的性能 1.5.4.1 离心泵的扬程方程式 1.5.4.2 离心泵的定速特性曲线 1.5.4.3 离心泵的装置特性曲线 1.5.4.4 离心泵的性能特点 1.5.4.5 离心泵的额定扬程和流量估算 1.5.5 船用离心泵自吸方法;水环泵及其引水装置;空气喷射器引水装置 1.5.6 泵的比转速; 离心泵按比转速分类 1.5.7 离心泵的使用管理 1.5.7.1 离心泵使用管理的一般注意事项 1.5.7.2 离心泵的工况调节(节流、回流和变速) 1.5.7.3 离心泵的串联或并联工作 1.5.7.4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1.5.7.5 离心泵输送粘性液体 1.5.7.6 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1.5.7.7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检修 1.5.7.8 离心泵的叶轮切割 1.6 旋涡泵 1.6.1 闭式和开式旋涡泵的工作原理 1.6.2 闭式和开式旋涡泵的结构 1.6.3 旋涡泵的性能特点 1.6.4 旋涡泵的管理-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喷射泵 1.7.1 水喷射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7.2 水喷射泵的性能曲线和特点 1.7.3 水喷射泵的使用管理 1.7.4 其它船用喷射器的特点 1.8 泵的综述 1.8.1 泵的性能综合比较 1.8.2 泵的正常吸入和排出工作条件 2.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2.1 理论基础 2.1.1 理论工作循环和实际工作循环 2.1.2 容积流量和输气系数 2.1.3 功率和效率 2.1.4 多级压缩的意义,级数和级间压力的选定 2.2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和控制 2.2.1 典型结构和主要部件(气阀、安全阀、气液分离器) 2.2.2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润滑和冷却 2.2.3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自动控制的特点 2.3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管理 2.3.1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维护与运行管理 2.3.2 对空压机油的要求;防止着火与爆炸 2.3.3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3.液压元件 3.液压元件 3.1 液压控制阀 3.1.1 方向控制阀(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液压锁、各种换向阀、梭阀)的功用和图形符号 3.1.2 压力控制阀(直动式和先导式溢流阀、电磁溢流阀、卸荷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的功用 和图形符号 3.1.3 流量控制阀(节流阀、调速阀、溢流节流阀)的功用和图形符号 3.1.4 比例控制阀的功用和图形符号 3.1.5 主要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5.1 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 3.1.5.2 电磁和电液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3.1.5.3 先导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3.1.5.4 卸荷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3.1.5.5 先导式减压阀的工作原理 3.1.5.6 顺序阀的工作原理 3.1.5.7 调速阀的工作原理 3.1.5.8 溢流节流阀的工作原理 3.1.6 各种液压控制阀的分类和综合比较 3.1.7 几种常用液压控制阀的性能 3.1.7.1 节流阀的性能特点 3.1.7.2 换向阀的性能特点(包括中位机能) 3.1.7.3 溢流阀的性能特点(包括稳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3.1.7.4 调速阀和溢流阀的性能特点比较 3.1.8 重要液压控制阀的故障分析 3.1.8.1 先导式溢流阀的故障分析 3.1.8.2 先导式减压阀的故障分析 3.1.8.3 换向阀的故障分析 3.2 液压泵 3.2.1 液压泵图形符号和工作原理(单、双作用及恒压式叶片泵;液压伺服式、恒压式、恒功率式斜 盘泵和斜轴泵) 3.2.2 单、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和特点 3.2.3 斜轴泵的结构和特点 3.2.3 液压泵的使用管理 3.3 液压马达 3.3.1 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转速、扭矩和输出功率 3.3.2 液压马达的功用和图形符号 3.3.3 船用低速液压马达的结构和特点 3.3.3.1 叶片式马达的结构特点 3.3.3.2 连杆式马达的结构特点 3.3.3.3 五星轮式马达的结构特点-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3.4 内曲线式马达的结构特点 3.3.3.5 叶片式、连杆式、五星轮式、内曲线式马达的比较 3.3.4 液压马达的使用管理 3.4 液压辅件 3.4.1 滤油器的性能参数、主要类型、选择及使用管理 3.4.2 油箱的功能和应满足的要求 3.4.3 蓄能器的功能和使用管理 4.甲板机械 4.甲板机械 4.1 舵机 4.1.1 舵的作用原理 4.1.2 对舵机的要求 4.1.3 转舵机构(十字头式、拨插式、滚轮式、摆缸式、转叶式)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4.1.4 阀控型舵机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其远控系统 4.1.5 泵控型舵机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其远控系统 4.1.6 舵机的充油、调试和日常管理 4.1.7 舵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4.2 起货机、锚机和绞缆机 4.2.1 起货机、锚机和绞缆机应满足的要求 4.2.2 单、双吊杆起货机、锚机和绞缆机的主要设备 4.2.3 液压起货机操纵机构的主要类型和工作原理 4.2.4 回转起货机(克令吊)的安全保护装置 4.2.5 自动绞缆机的功用和主要类型的工作原理 4.3 甲板机械的液压系统 4.3.1 起重机构液压系统的负荷特点 4.3.2 回转机构液压系统的负荷特点 4.3.3 阀控型开式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4.3.4 阀控型闭式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4.3.4 泵控型闭式(半闭式)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4.3.5 液压甲板机械限制功率的主要方法 4.4 液压甲板机械的管理-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1 4.4.2 4.4.3 4.4.4 4.4.5 4.4.6液压油的性能要求和选择 液压油的污染及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液压油的污染度标准、污染控制 液压油温度对工作的影响 液压油温度过高的原因 液压机械的检查(包括漏泄、负荷和噪音)和维护√ √ √ √√ √ √ √ √ √ √ √5. 船舶制冷装置 5.1 理论知识 5.1.1 冷库冷藏条件:温度、湿度、CO2 浓度、臭氧的应用 5.1.2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5.1.3 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5.1.4 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 5.1.5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工况及影响工况的因素 5.1.5.1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名义工况 5.1.5.2 影响冷凝温度的因素 5.1.5.3 影响蒸发温度的因素 5.1.6 工况变化对制冷的影响 5.1.6.1 冷凝温度变化对制冷量、轴功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 5.1.6.2 蒸发温度变化对制冷量、轴功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 5.1.6.3 供液过冷度对制冷量、轴功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 5.1.6.4 吸气过热度对制冷量、轴功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 5.1.7 回热循环及蒸发式过冷循环 5.1.8 R22 及 R134A、共沸和非共沸冷剂的热力、理化性质 5.2 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设备 5.2.1 制冷压缩机 5.2.1.1 开启式活塞制冷压缩机的结构特点 5.2.1.2 半封闭式活塞制冷压缩机的结构特点 5.2.1.3 活塞制冷压缩机的性能曲线 5.2.1.4 活塞制冷压缩机能量调节的意义和方法 5.2.1.5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结构-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1.6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能量调节方法和性能特点 5.2.2 制冷装置的主要辅助设备 5.2.2.1 滑油分离器、储液器、气液分离器、干燥器的功用 5.2.2.2 冷凝器、蒸发器、滑油分离器、储液器、气液分离器、干燥器的结构 5.2.3 自动控制元件 5.2.3.1 热力膨胀阀和电磁阀、温度控制器、高低压控制器、油压差控制器、直动式蒸发压力调 节阀、直动式水量调节阀的功用 5.2.3.2 热力膨胀阀的结构与原理 5.2.3.3 热力膨胀阀的选用、安装及调试 5.2.3.4 热力膨胀阀的常见故障分析 5.2.3.5 电磁阀、温度控制器、高低压控制器、油压差控制器、直动式蒸发压力调节阀、直动式 水量调节阀的结构与原理 5.2.3.6 电磁阀、温度控制器、高低压控制器、油压差控制器、直动式蒸发压力调节阀、直动式 水量调节阀的选用、安装及调试 5.3 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管理 5.3.1 制冷装置的气密试验、抽空及冷库隔热试验 5.3.2 制冷装置的启用、运转、停用和冷剂的充注、取出、检漏 5.3.3 对冷冻机油的要求及其添加与更换 5.3.4 不凝气体的危害及其检查与排除方法 5.3.5 蒸发器融霜 5.3.5.1 蒸发器结霜对工作的影响 5.3.5.2 电热融霜 5.3.5.3 顺流式和逆流式热气融霜 5.3.6 装置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 6.船舶空气调节装置 6.船舶空气调节装置 6.1 船舶空气调节装置理论知识 6.1.1 对船舶空调的要求 6.1.2 船舶空调系统的主要类型(完全集中式、区域再热式、末端电加热式单风管系统和双风管 系统)的特点 6.2 船舶空气调节装置的主要设备-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1 中央空调器 6.2.2 直布式布风器 6.3 船舶空调装置的自动控制 6.3.1 船舶空调装置冬、夏的温度自动控制 6.3.2 船舶空调装置冬、夏的相对湿度自动控制 6.4 空调装置的使用管理和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7.海水淡化装置 7.海水淡化装置 7.1 基本知识 7.1.1 船舶对淡水含盐量的要求 7.1.2 真空沸腾式淡化装置的工作原理 7.2 典型设备 7.2.1 板式换热器和管式换热器淡化装置的结构和系统 7.2.2 盐度计的检测原理和调试方法 7.3 工作分析 7.3.1 真空度建立与保持的条件, 真空度过高或过低对工作的影响及处理方法 7.3.2 影响海水淡化装置加热器换热面结垢的因素 7.3.3 影响产水量的因素及处理方法 7.3.4 影响产水含盐量的因素及处理方法 7.4 维护管理 7.4.1 海水淡化装置的启用、停用、运行管理 7.4.2 海水淡化装置的维护保养 8.船舶辅锅炉装置 8.船舶辅锅炉装置 8.1 锅炉的性能参数和结构 8.1.1 性能参数 8.1.1.1 锅炉的蒸发量、蒸气参数、受热面积 8.1.1.2 锅炉的效率、蒸发率、炉膛热负荷 8.1.2 锅炉的结构 8.1.2.1 燃油锅炉主要结构类型和特点 8.1.2.2 废气锅炉的主要结构类型和特点 8.1.2.3 燃油锅炉和废气锅炉的联系方法-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3 锅炉的附件 8.1.3.1 水位计的结构及维护管理 8.1.3.2 安全阀的结构、要求、调节和试验 8.2 锅炉燃油系统 8.2.1 燃烧设备及其管理 8.2.1.1 喷油器(压力式、回油式、转杯式、气流式)的结构和特点 8.2.1.2 配风器(旋流式、平流式)的结构和特点 8.2.1.3 电点火器及火焰感受器的结构和特点 8.2.1.4 燃烧器的管理要点 8.2.2 燃油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 8.2.3 燃油燃烧的过程及特点;保证燃烧质量的主要条件 8.2.4 燃烧方面的主要故障及处理 8.3 锅炉汽、水系统及其管理 8.3.1 蒸气、凝水、给水、排污系统的组成和管理 8.3.2 保持锅炉的良好汽水循环的措施 8.3.3 汽、水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8.4 锅炉的管理 8.4.1 锅炉自动控制的主要要求 8.4.2 点火前准备和点火升汽注意事项 8.4.3 运行和停用的注意事项 8.4.4 水质化验与处理 8.4.5 锅炉长期停用时的保养 8.4.6 锅炉的清洗 8.4.7 锅炉检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附件: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1.2.3 往复泵的空气室、泵阀合并到 1.2.1 中并将“、主要部件”改为“和结构”以求表达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轮机三、船舶电气与自动化3000KW及以上船舶三管轮考试大纲(8403)1.船舶电子、电气基础直流电路1.1.1 直流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单位1.1.2 电路基本定律1.1.2.1 欧姆定律1.1.2.2 基尔霍夫定律1.2 正弦交流电路1.2.1 正弦交流电路基本概念1.2.2 交流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元件1.2.3 三相交流电基本概念1.2.4 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1.3 电与磁1.3.1 磁场的基本概念1.3.2 电磁感应定律1.3.3 常用电磁材料的性能1.3.4.铁芯损耗的产生及常见解决措施1.4电子器件与电路1.4.1 半导体、PN结的基本概念1.4.2二极管的基本特征1.4.3稳定压管的基本特征1.4.4使用万用表进行三极管的性能测量及判别1.4.5 单相整流电路1.4.8晶体管的基本特征1.4.10使用万用表进行晶体管的性能测量及判别1.4.13 使用万用表进行晶闸管的性能测量及判别2. 船舶电机与电力搬运系统2.1 直流电机的结构、励磁方式与运行特性2.1.1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2.1.2 直流电机的构造、励磁方式2.1.3 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2.1.4直流电机的启动、调速及反转2.2 变压器2.2.1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2.3 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应用与要求2.3 交流异步电动机2.3.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铭牌参数2.3.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2.3.3 三相异电动时机的工作特性2.3.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2.3.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2.3.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2.3.7 单相异步电动机2.4 控制电机及在船上的应用2.4.1伺服电动机2.4.2 测速发电机用应用2.4.3 自整角机及舵机指示器、电车钟2.5 船舶常用控制电器2.5.1 常用控制电器的种类及其电路符号2.5.2 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原理和功用2.5.3 继电器、电磁制动器的参数整定值2.5.3.1 压力继电器、温度继电器、速度继电器设定值与幅差值的测试和调整2.6 异步电动机常用控制电路2.6.1 电动机的基本保护环节2.6.2 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基本控制环节2.6.3 异步电动机的典型控制电路与电路图识别方法2.6.3.1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2.6.3.1 压力水柜水位自动控制电路2.6.3.3 空压机自动控制电路2.6.3.4 异步电动机Y—⊿换接启动控制电路2.6.3.5 电动机互为备用自动切换控制电路2.7 锚机、绞缆机电力拖动控制系统2.7.1 锚机、绞缆机的运行特点2.7.2 锚机、绞缆机对电力拖动控制的要求2.8 起货机电力拖动控制系统2.8.1 起货机的运行特点和对电力拖动控制的要求3.船舶发电机和配电系统3.1 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3.1.1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3.1.2 同步发电机的构空载运行及空载特性3.1.3 同步发电机的构的负载运行及电枢反应3.1.4 同步发电机的构的外特性及调节3.2 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3.2.1 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与特点3.2.2 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3.2.3船舶电网分类、配电方式、电力系统的线制3.3 船舶主配电板3.3.1 船舶主配电板的组成与特点3.3.2船舶重要负载的供电方式3.4 船舶应急电源系统3.4.1应急发电机与应急配电板功能、操作与管理要求3.4.2船用蓄电池的维护保养3.5 发电机主开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5.1 发电机主开关的基本结构3.5.2 发电机主开关的基本功能3.6 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3.6.1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的条件3.6.2 步发电机的并车操作方法3.7 并联运行发电机有功功率分配与频率调节3.7.1 同步发电机组调速器的特性及频率调节3.7.2 并联运行同步发电机有功功率分配与调节的基本工作原理3.7.3 并联运行同步发电机有功功率分配与调节手动操作方法3.8 同步发电机的自励恒压装置与并联运行发电机的无功分配3.8.1 同步发电机组调速器的调速特性及频率调节3.8.2 不可控相复励自励恒压装置3.8.3 可控相复励自励恒压装置3.8.4 无刷发电机励磁系统3.9 电站运行的安全保护3.9.1 船舶发电机外部短路、过载、欠压和逆功率保护3.9.3 船舶电网短路、过载保护3.9.4 电网绝缘监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规范)要求3.9.5 船舶岸电接用的操作注意事项3.10 轴带发电机3.10.1 轴带发电系统的运行操作要求3.10.2 轴带发电系统的管理要求3.11 高压电力系统3.11.1高压电力系统与设备的电气参数3.11.2高压电力系统与设备的安全常识3.12 船舶照明系统3.12.1 船舶照明系统的分类和特点3.12.2船舶常用灯具和电光源3.12.3 常用船舶照明控制线路3.12.4 船舶照明系统的维护保养4.船舶电气、电子设备的维护与修理、故障诊断与功能测试4.1 船舶电气系统的工作安全要求4.1.1 船舶安全用电基本知识4.1.2 船舶电气火灾的预防4.1.3 船舶电气设备的船用条件及船检规定4.1.4 电费的安全使用与维护4.1.5 船舶电气设备接地的意义和要求4.1.6 电气设备绝缘的意义和要求4.1.7 常用电气绝缘材料的类型和等级4.1.8 船舶常用电工仪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4.2 电气控制线路识图与控制线路装配4.2.1 电气控制线路识图4.2.2 电气控制线路装配4.3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电子控制线路、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装配4.3.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4.3.2 电子控制线路装配4.3.3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装配4.4 电气控制箱的常见故障查找与排除4.4.1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性质和故障可能存在的环节4.4.2 运用断电或带电查线法寻找帮联点,并排除故障4.5 船用电机的维修4.5.1 交流时电动机的解体维修的方法与操作4.5.2 交流电动机装配并恢复功能的方法与操作4.5.3 电机受潮、绕组绝缘值降低时的处理方法4.5.4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判断方法与故障排除4.6 船舶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及主要故障的判断方法与故障排除4.6.2 发电机外部短路、过载、失(欠)压和逆功率故障的判断方法4.6.6 船舶电网绝缘降低和单相接地故障的查找4.6.7 照明设备的维护4.6.8 船舶照明系统的故障检查4.6.9 发电机主开关跳闸的应急处理5. 船舶反馈控制系统基础5.1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5.1.1 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5.1.2反馈控制系统结构框图5.1.3 反馈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5.2 自动化化仪表的基本知识5.2.1 自动化仪表的主要品质指标5.2.2 自动化仪表的气动部件及组成原理5.3 调节器及其调节作用的规律5.3.1 位式调节器5.3.2比例调节器5.3.3 比例微分调节器5.3.4 比例积分调节器5.3.5 比例微分积分调节器5.4 传感器与变送器5.4.1船舶机舱常用传感谢器5.4.1.1 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原理、转换电路及其补偿措施5.4.1.2 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及其压力检测原理5.4.1.3 液位传感器的结构及其液痊检测原理5.4.1.4 流量传感器的结构及其流量检测原理5.4.1.5 转速传感器的结构及其转速和转向检测原理5.4.2 变送器5.4.2.1 气动差压变送器5.4.2.2 电动差压变送器5.5 执行机构5.5.1 气动执行机构5.5.2 电动执行机构5.6 反馈控制系统的参数调整5.6.1 比例带、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对系统动态过得的影响5.6.2 调节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7.船舶机舱辅助控制系统7.1 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7.1.1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7.1.1.1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7.1.1.2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7.2 燃油供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7.2.1 燃油供油单元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工作原理7.2.2 测黏计工作原理7.2.3 燃油黏度控制系统7.2.4.燃油供油单元的综合控制7.2.5 燃油供油单元的操作与管理7.3 燃油净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7.3.1 净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工作原理7.3.2 EPC-50分油机控制系统7.3.3 净油单元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7.4 自清洗滤器的自动控制7.4.1 自清洗滤器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7.4.2 自清洗滤器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7.5 阀门遥控及液位遥测系统7.5.1 阀门遥控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7.5.2 液位遥测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7.5.3 阀门遥控及液舱遥测系统的操作与管理8.船舶蒸汽锅炉的自动控制8.1船舶蒸汽锅炉的自动控制的基本内容8.2 锅炉水位自动控制8.2.1 柴油主机船舶辅锅炉水位双位控制的特点、实现方法及其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8.2.2 大型油船辅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的特点、实现方法及其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8.2.3 船舶辅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8.3 蒸汽压力的自动控制8.3.1 柴油主机船舶辅助锅炉蒸汽压力控制的特点、实现方法及其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8.3.2大型油船辅锅炉蒸汽压力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及最佳风油比实现方法8.4 燃油时序控制8.4.1 辅锅炉燃烧时序控制系统的功能以及常用元部件8.4.3 燃烧时序控制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要点及其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8.5 船舶蒸汽锅炉的安全保护装置9. 船舶主机遥控系统9.1 主机遥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主要类型9.2 主机遥控系统的气源及主要气动元部件9.3 车钟系统及操纵部位的转换9.3.1 车钟的种类及其发讯原理9.3.2 操纵部位转换9.6 主机典型气动操纵系统(以MAN B&W机型为例)9.6.1 MAN B&W气动操纵系统组成及停油、换向、启动和调速等操作的动作过程10.船舶机舱监测与报警系统10.1 船舶机舱监测与报警系统基础知识10.1.1 参数类型10.1.2 监测方式10.1.3 监测与报警系统的功能10.2 单元组合式监测与报警系统10.2.1 单元组合式监测与报警系统的概念、特点和组成10.2.2 开关量和模拟量报警控制单元的故障报警原理及报警上、下限值的调整方法10.4 曲轴箱油雾浓度监视报警系统10.4.1 曲轴箱油雾浓度监测原理10.4.2曲轴箱油雾浓度监视报警系统典型实例(以Mark-6为例)10.4.2.1 Mark-6曲轴箱油雾浓度监视报警系统的结构组成10.4.2.2 Mark-6曲轴箱油雾浓度监视报警系统的操作与管理11.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类别及基本功能11.2 火灾探测方法及探测器11.3 火灾探测器的故障分析11.4 干货舱自动探火及报警系统11.5 易燃气体探测系统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