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 总结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7 英国的制度创新练习 岳麓版-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7 英国的制度创新练习 岳麓版-

2.7 英国的制度创新精确预测·命题前瞻1.13世纪英王为树立王朝权威,需要教士、骑士和市民的支持,特别是富裕市民的财政支持,召集大家开会的场所便是议会。

近代英、法、美、德等国,相继建立资本主义代议制度,到今天代议制在世界更是普及。

这表明代议制( )A.延续英国代议制的基本形式B.它是王权战胜教权的结果C.当今世界所有国家都在使用D.是全人类共同的政治财富【解析】选D。

据材料“13世纪英王……召集大家开会的场所便是议会。

……到今天代议制在世界更是普及”得出代议制逐步确立并被广泛接受,是全人类共同的政治财富,故选D;材料强调的是代议制的发展历程,而各国代议制的形式多样,排除A;英国最初的议会是市民和王权的较量,排除B;当今世界所有国家都在使用太过绝对,排除C。

2.18世纪的英国,首相就某些事务必须征询国王的意见,但决定权在首相和内阁;国王可以授予相关人士封号、勋章、爵位等;如果国王认为政府的某些行为不妥,可以发出警告。

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A.君主与首相形成制衡局面B.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C.《权利法案》原则遭到破坏D.内阁权力极度膨胀局面形成【解析】选B。

据材料“首相就某些事务必须征询国王的意见……国王可以授予相关人士封号、勋章、爵位等;如果国王认为政府的某些行为不妥,可以发出警告”可知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故选B;据材料某些事务“决定权在首相和内阁”可知二者没有形成制衡局面,排除A;由材料“决定权在首相和内阁”可知议会主权原则没被破坏,排除C;据材料“如果国王认为政府的某些行为不妥,可以发出警告”可知没有形成内阁权力极度膨胀局面,排除D。

3.1694—1697年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罢免了内阁中反战的托利党人,建立起由辉格党“小集团”所组成的一党制内阁。

威廉此举( )A.推动了英国政党制度的出现B.削弱了英国内阁的职权C.体现了国王与议会权限不明D.行使了法律赋予的权力【解析】选D。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 2.单元总结 精品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 2.单元总结 精品

【典题例证】 1.“光荣革命”后,内阁大臣由国王任命并对其负责。 后来,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于是 逐渐过渡到在议会多数派别中遴选大臣。到安妮女王 时期(1702—1714年),大臣们有事先在自己中间协商, 协商好了再向女王报告,取得女王认可。这表明英国 (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国王仍旧拥有行政权力 C.责任内阁制已基本形成 D.议会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解析】选B。从材料看,内阁大臣的遴选权还在国王 手中,同时大臣的意见还是必须向女王报告,说明国王 仍然拥有一定的行政权,B正确。
2.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 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 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3.1832 年议会改革法案使更多的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 入议会,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 济的迅速发展。
二、美国 1.美国是一个以“分权与制衡”为原则的,以国会、总 统、联邦法院为主要机构的,以联邦制为国家结构形式 的 , 以总统共和制为政体的 , 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国家。 2.宪法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单元总结
第二单元
【图构体系】
【文说特征】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古代和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发 展,具体分析如下: 1.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雅典创立的直接 民主制 , 古罗马创立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 , 这些政治 制度的原则 , 被近代西方国家借鉴 , 为西方民主制的建 立提供了条件。
2.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体的确立与发展:英国
展。
主题一
英美法德四国资本主义代议制的个性特征
【重点分析】
一、英国
1. 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 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 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 , 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 , 即政府首 脑 ; 内阁对议会负责 , 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 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7 英国的制度创新素养提升 岳麓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7 英国的制度创新素养提升 岳麓

2.7 英国的制度创新关键能力·素养提升考点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演变探究1 资产阶级革命前的英国议会史料以下是14世纪英国议会的令状一则:发现问题:史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这种政治状况在“光荣革命”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解读】依据“需赶赴议会……不得延误……不得擅自离会……行使职责、处理公务”等信息来判断国王与议会的关系。

该令状主要说明了:①画线部分说明了国王在中世纪的议会中居于中心地位;②教士、贵族实际行使议会权力,骑士、市民代表等处于从属地位。

提示:问题:英国光荣革命前,国王在中世纪的议会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士、贵族实际行使议会权力。

变化:“光荣革命”后,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国王权力进一步受到限制;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逐渐上升,成为议会中的主导力量。

探究2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议会史料一恩格斯指出:在英国,“资产阶级从来没有掌握过全权,甚至1832年的胜利,也还是让土地贵族几乎独占了政府所有的高级职位”。

发现问题:(1)恩格斯这段话主要是在表达什么信息?这种情况产生的历史原因是什么?(历史解释)【解读】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并未实现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完全决裂而是双方一种相互的妥协与退让。

提示:信息: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占据政府重要职位,势力比较强大。

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妥协性和保守性。

史料二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所以,试种一下吧!——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发现问题:(2)材料中的“试种一下”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试种到成熟,英国是“温和”过渡。

该过程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解读】史料二中,英国“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是说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历了长期的斗争和努力。

“试种一下”说明资本主义代议制在英国属于开创性成果,对其他国家具有示范性作用。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素养提升岳麓版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素养提升岳麓版

2.9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关键能力·素养提升考点一法国共和政体确实立及特点探究1 共和制确实立史料[注]图中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

发现问题:史料想说明法国共和制确立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主要原因。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解读】漫画说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历程。

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直至1875年宪法,政局一直动乱不安,政体也历经反复演变,画面中零乱的房间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特征。

玛丽安娜女郎挑好了帽子比喻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提示:特点:具有反复性、曲折性。

原因:封建势力强大,专制观念根深蒂固;资本主义经济开展缓慢,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探究2 法国共和制的特点史料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

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

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

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内阁向议会负责……——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发现问题:据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

(史料实证)【解读】史料说明两个问题:①宪法表达了共和制原那么:总统由议会两院选出,对议会负责;总统权力受议会和内阁各部部长牵制和监督;国民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②宪法确实赋予了总统相当大的权力,特别是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等。

共和制原那么和总统拥有大权并存,说明了君主派和共和派的妥协。

提示:具有总统制和议会制双重特色;权力重心在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对议会负责;经参议院同意,总统有权解散众议院;内阁虽然由总统任命,但向议会负责。

法国政体的演变特点及共和制确立艰难的原因1.政体演变特点:(1)长期性(1789—1875)、反复性与曲折性(一次王朝复辟、两次帝制、三次君主立宪)。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单元总结课件岳麓版必修1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单元总结课件岳麓版必修1

知识诊断 易 错 辨 析 1.地理环境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错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是由政治、经济、历史及文 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 自然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 重要影响,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雅典民主制度形成 的根本原因是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制度的产 生具有重大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2.古代雅典所有公民均可通过抽签选举参加公民大会。 错误。雅典民主政治是直接民主制,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 公民大会,无需抽签选举。
13.1787 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各州有独立的政 治、经济、文化教育权力,这使得美国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 以充分发挥。 错误。美国 1787 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的政治体制,联邦权 力高于各州权力, 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权制定自己的法 律。 14.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错误。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立法权、行政权和司 法权互不统属。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不对国会负责,而是 对选民间接负责,同时对宪法负责。
9. “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守和不彻底的表现。 错误。 不能认为“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守和不 彻底的表现。虽然它是“资产阶级向其他阶级妥协的结果”,但 这是由资产阶级的力量不足以完全清除封建势力所决定的, 这个 结果是符合英国国情的。 10.1689 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从 此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错误。1689 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 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政府 产生 立法 权 行政 权 特点
议会中多 数党派领 袖担任 议会(主要 是下议院) 首相和内阁 君主虚位 议会至上

2018岳麓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2单元单元高效整合含答案

2018岳麓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2单元单元高效整合含答案
项目




雅典民主政治
一个局限: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两大特征: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三个阶段:梭伦改革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伯里克利时期达到顶峰
四大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民众法庭
罗马法
一个核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两个标志:《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商业落后,形成了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农业落后,粮食缺乏,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
文化特色
宣扬“忠君"思想,重视封建道德的教育,颂扬个人对国家的奉献精神
强调个人主义,主张个人的享受和“人”的价值尊严,反对专制
四、17—19世纪中西政治体制不同趋向及原因[中外关联]
议会
皇帝
总统
议会
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
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
首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总统不对国会负责,与国会相互制约
总统对议会负责,与议会相互制约
特点
君主虚位、议会至上
军事封建、皇帝权重
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议会共和、相互制衡
相同点
(1)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
(2)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二、古希腊和古罗马政治制度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要点归纳
三、古代雅典文明与古代中国文明的比较[中外关联]
国家
项目
古代中国
古代雅典
政治特色
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高度集中,中央控制地方,皇权至上
建立了直接奴隶主民主政治,公民获得了较充分的民主权利,但后来造成了政局的动荡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单元第5讲雅典民主政治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单元第5讲雅典民主政治

2.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影响 (1)人民主权发展为主权在民思想。 (2)轮番而治的原则发展为近代民主选举制。 (3)首席将军及各级官员采取选举方式产生,并实行任期制度,影响了近代西 方资产阶级的选举制和任期制。 (4)雅典民主政治中的五百人议事会影响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比例代表制 和议会制度等。
2.城邦制度、公民与民主制的联系
3.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区别 (1)古代雅典:直接民主;近代西方:间接代议制民主。 (2)古代雅典: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近代西方:更加广泛,基本实现了普遍的民主。 (3)近代西方民主在制约机制、治理机制和程序等方面更加完善。 4.雅典程序性民主 雅典程序性民主强调民主的机制、规则和程序,属于价值理性,侧重于整体角度阐释民 主,但很难保证真正的民主。 雅典民主制度程序性民主的主要体现: (1)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等国家机构。 (2)比例代表制、任期制等。 (3)全体公民都有机会被选为陪审法庭成员;选举方式是抽签选举;司法审判中采取法庭 辩论等形式与程序。 雅典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相对粗糙,雅典的程序性民主无法保证真正的民主。
深化拓展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近代西方民主的影响 1.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主权在民: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 举权等权利;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几乎一切官职 向各等级公民开放。 (2)轮番而治: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经抽签选举产生;十将军委员会由民 主选举产生,都有一定的任期。 (3)权力制约:体现在公民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上,如“陶片放逐法”、官吏 任期制、民众法庭等。 (4)崇尚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政治原则。 (5)公民意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城邦为上、政治为本是雅典人的共识。 (6)直接民主:公民直接参与城邦的政治活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西方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6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西方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6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

2.失败的必然性 巴黎公社革命的偶然性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当时的法国资 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巴黎公社人民 以革命的手段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因此,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
3.意义的深远性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 试。它第一次给资本主义以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 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符合历史发展的 规律;革命应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 家机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的学说。
主题 巴黎公社的性质及失败的原因 [史料一]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 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 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巴黎公社)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 名副其实的普选制。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几乎都参加了投 票……
[史料二]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 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 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 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 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 义的基础,在 1848 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公社设立专门机构对铁路运输和军事工业的生产实行国家的 监督,颁布法令将逃亡资本家的企业交给工人合作社经营,拟 订了建立工人合作总社的计划。
——刘祚昌《世界通史》
[解读] 史料一反映了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及其体现的政权性 质。解读时要分段概括。从史料一第一段“属于人民、由人民 掌权”等信息中认识政权的阶级性;从史料第二段“普选制” 等政权产生方式的信息中认识其性质;从史料第三段“工人合 作社”等经济举措的信息中理解其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思维过程】 1.明立意:本题考查对唯物史观的运用能力。 2.用所学: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 基础。英国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完善适应了英国社会的需要,促进了英国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3.获信息:材料中心意思是“传统”使得英国经济发生根本转变,英国成 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根据材料“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 据此行事”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传统”指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 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得英国的经济 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而使得英国被欧洲各国效仿,故选A项。在工业革 命的影响下,19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而殖民扩张 主要是在16~18世纪,排除B项。“光荣革命”宣告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的结束,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英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故排除D项。 答案:A
古希腊
理性、个体、平等、民 主等 走向民主 古希腊实行民主政治, 并以法律作保证 缺乏强有力的权威,国 家不统一,经常分崩离 析,易摧毁文明,破坏文 明的发展历程
认识
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 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学科素养
——唯物史观运用 【典型例题】
突破方法 提高素养
单元总结
通史坐标 问题整合 学科素养
学科前沿
通史坐标
强化时间 把握趋势
问题整合
1.专题整合: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认识。
(1)特点
中西对比 阶段特征
①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
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②一般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 ③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2)统一性的表现 ①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其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实现和完善普选制。 ②两种政体:即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均以防止专制统治、 限制王权为目的。 ③三种原则:民主化、法制化和制度化原则。
【方法讲解】 唯物史观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和史学研究的指导理论,近几年新的史学观 传入中国,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但是,唯物史观的主导地位没有发 生变化。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为指导,阐述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趋势,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作 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1)新课标教材虽然删除了对五大社会形态演进的讲述,但是突出了经济史 的地位,要求学生认识生产力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2)在能力要求上,无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高考试题都要求学生运用辩证法 分析历史事件,学会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问题,掌握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 和方法。 (3)唯物史观一方面探究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求从宏观上认识历史; 另一方面,又注意从微观上介绍大众生活的演化,新课程标准增加了人类社 会生活变迁的内容。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唯物史观认为对历史的评价应该放在具体的历史环 境中,历史不具有重复性,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具体的和唯一的,不以现在的 标准苛求古人。
(3)多样性的表现 ①法、美共和制差别: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议会是权力中心;美国是总 统制共和制,权力中心在总统。 ②英、德君主立宪制差异: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权力中心;
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与首相是权力中心。
(4)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①否定专制制度,避免少数人独裁,保证民主利益,具有先进性的民主精 神,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有重要作用。 ②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矛盾。
③在这一制度下,无产阶级也可以利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斗争,有助于
维护无产阶级合法权益,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比较内容
总体特点 关键词 发展趋势 政治改革 法律制度 文明延续与 否与政治制 度的关系
古代中国
实用性、集体、等级、专制等 趋向专制 加强君主专制、法制是维护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当时有 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科 技文化进步,并成为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有力保障,促使文明进一 步延续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伴随工业革命的开展,
英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巨变,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
治权利。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
由此适应了工业革命后社会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光荣革命”后, 《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开创了君主立宪政体,A、B两项
【针对训练】 1.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
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
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不具有普适性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具有借鉴意义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关键信 息“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可知,托克维尔强 )
(2016·浙江卷,21) 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 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 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 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 效仿的理由是( )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调的是美国联邦宪法不具有普适性,B项正确,D项不正确。A、C两项在
材料中没有体现。
2.(2017·广西来宾月考)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
结构的急剧变化,“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了。由此,英国( A.确立了议会主权 C.进行了议会改革 解析:C B.开创了立宪政体 D.实行了政党政治 )
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政党制度的内容,D项错误。
3.(2016·海南卷,17) 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 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