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发布201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
资讯 l n f o r ma t i o n 栏目 编 辑: 雨 石
银 监 会 与 央 行 联 合 发 文 规 范 弟 三 方 支 付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发 布
本刊 讯 中 国 银监 会 与中 国 人民 银 行日 前 联合 发 布
《 关于加强商业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 机构合作业务管 理的通 知 》( 银 监发 【 2 0 1 4】1 0号 ) ,从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和信
公司股 东道德风险正 在成为影 响行业形象 和发展的主 要医 素 ,法人机 构风险 治理 更艰 巨 ; 保 险稽查 机制不完 善 、手
段 不 适 用 、 能 力 不 适 用 问 题 突 出 ,稽 查 体 制 建 设 要 求 更 力 [
级方法 ,标志着我国银行业风险治理能 力建设开 始迈上新
息 安 全 出发 ,对 有 针 对 性 的 问 题 细 化 了 规 范 ,涉及 客 户 身
份 认 证 、信 息 安 全 、交 易 限 额 、交 易 通知 、赔 付 责任 、第
《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 2 0 1 4) 》
中国人 民银行 发布了 《 中 国金 融稳 定 报告 ( 2 0 1 4)》 对2 0 1 3 年 我 国 金 融体 系 的 稳 定 状 况 进 行
发 展 方 式 转 变 和 经营 模 式 转 型 。
黄洪强调 ,2 O1 4年保 险稽查 工作 ,要重 点完成 好
农 业保 险 、大 病保 险业 务 检查 和 重大 案件 稽 查 ,并 着 抓 好事 关 保险 稽查 工 作全 局 的 几个重 大 问题 。稽 查 部 厂
要 围 绕 中 心 、 服 务 全 局 , 按 照 保 监 会 全 面 深 化 改 革 领 写


的服务 ,在进行身份验证和辨别后 ,按照客户 申请 ,在临

银行核心系统之清算体系演变及基础架构设计

银行核心系统之清算体系演变及基础架构设计

银行核心系统之清算体系演变及基础架构设计支付清算系统是经济金融活动的基础性支撑。

支付、清算体系建设是金融理论与实践的重点课题。

本文主要描述了支付系统建设的发展历程及构成,分析了银行内部清算体系设计,有利于快速建立起金融服务体系思路。

希望略尽绵薄之力,让刚入行的银行IT人少一些困惑,多一些兴趣,早一些进入高速成长期。

也希望更多的有经验的老师多提意见,不吝赐教,共同完善本公众号中,关于“银行核心系统”的系列文章,为这个市场做一点小事情。

同时也让对银行核心感兴趣的企业,多一些对业务和技术上的了解。

总有人要做的,那就由愚笨的笔者来抛砖引玉吧!笔者小小的念想就是以后希望这个系列可以做到,新人进入办公室第一件事是配置完环境,第二件事情就是被领导叫到办公室说:你先熟悉熟悉环境,然后把小代的那个系列文章看了吧!本文分三个部分来谈:一、我国支付清算系统的演变过程二、现代支付清算体系的基础架构三、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清算设计一、我国支付清算系统的演变过程1.1 山西票号(现代银行的雏形)中国在经历了清王朝康乾盛世之后,商品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货物流通种量增加,远足贸易业务扩大。

加强了各地间商品交易往来联系,同时,市场规模对交易资金在异地和同城之间划拨清算提出更高要求。

****由于过去贩运货物都是运送现银,所以解决资金融通、异地汇兑的问题迫在眉睫。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间叫“日升昌”的票号应运而生。

它由山西商人雷履泰于公元1823年所创立。

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因其他山西商人仿效日升昌的模式,先后开设了三十多家类似的票号。

所以,当时的人们和后来的学者,将它们统称为山西票号。

票号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采取总、分号“连锁经营”的模式,总号之外需要在各地广开分号。

因此,分号机构遍布当时全国主要商业城市,异地可以存取款。

当客户到票号办理完汇款业务之后,会得到票号开出的汇票,客户可以凭汇票到票号的另一个分号兑出银子。

分号给客户兑换之后,会先记内部账。

201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201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201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2013年支付业务统计数据显示,支付体系安全、稳定运行,社会资金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支付业务和工具不断创新,零售支付服务市场持续改善,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夯实支付服务实体经济基础,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支付服务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非现金支付工具2013年,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501.58亿笔,金额1 607.5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92%和24.97%,笔数、金额增速同比分别加快0.32个百分点和8.47个百分点。

(一)票据票据业务量同比下降,实际结算商业汇票业务量同比上升。

2013年,全国共发生票据业务6.93亿笔,金额287.70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1.61%和2.93%。

其中,支票业务6.67亿笔,金额259.56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1.77%和3.43%;实际结算商业汇票业务1 630.67万笔,金额18.2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8%和13.57%;银行汇票业务377.13万笔,金额2.16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9.63%和20.14%;银行本票业务626.17万笔,金额6.03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2.90%和15.14%。

电子商业汇票业务保持增长态势。

截至2013年末,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参与者共计359家,较上年末增加18家。

2013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出票52.09万笔,金额15 864.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93%和69.06%;承兑53.47万笔,金额16 257.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45%和68.87%;贴现13.43万笔,金额6 404.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39%和64.91%;转贴现25.09万笔,金额19 509.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14%和199.27%。

(二)银行卡银行卡发卡量平稳增长,北京、上海信用卡人均拥有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截至2013年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42.14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9.23%,增速放缓0.57个百分点。

6月发生的中国式“钱荒”背景及大事记

6月发生的中国式“钱荒”背景及大事记

6月发生的中国式“钱荒”背景及大事记2013年6月发生的中国式“钱荒”背景是:投资驱动已经走到尽头,10%以上连续高增长不可持续;国内外呼吁中国放宽流动性,进行第二轮经济刺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消化四万亿和地方债后遗症,抑制房地产泡沫,经济转型都需要金融支持,新一任无法沿用“留给后人解决”的手段,需要新思维和新举措,银行理财产品迅猛发展导致存款搬家恐怕会受到制约,这从莫斯科G20会议上周小川和楼继伟的表态可以看出端倪。

在2013年19日至20日莫斯科举行的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于就金融市场长期资金供需问题及长期投融资提出四项建议:重视长期资金供给,提高储蓄率;通过金融市场解决资金供需期限错配问题;提高多边开发机构借贷能力;妥善处理长期投资于环保的关系。

不少欧美国家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有一些担忧,并且提出希望中国采取积极措施提高经济增速,以此带动其他国家的经济复苏。

对此,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表示:“我们今年的经济增长如果按GDP算,没有去年高。

但是我们新增的就业比去年还多。

所以这次会上,其他的财长们都很担心,也很期望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能增长得再快一点。

我告诉他们,你们别想。

我们觉得我们的就业很好就非常舒服了。

你们自己的功课要自己去完成。

”中国式“钱荒”在2013年6月6日预演,6月20日达到高潮。

起爆点是上海银行间债券市场拆放利率(Shibor)急剧攀升,即使延时交易都无法满足大量拆借资金需求。

按照惯例,上海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午9点开盘,下午16∶30收市。

因资金紧张,临近收盘部分大行资金缺口未能平复时延时交易20分钟。

这种情况在2012年1月17日和2月16日,2013年5月20日都曾出现过,但对股市没有发生影响。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拆放利率是我国短期资金需求的风向标。

如果碰到类似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的状况,一些一级交易商会跟央行打电话沟通,向央行申请定向逆回购。

一般早上先沟通,看央行的意向,下午打报告,四点前央行就会给钱,相当于定向逆回购。

2013年北京市金融运行报告

2013年北京市金融运行报告

2013年北京市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13年,北京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的总体要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大背景下,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科技创新成效明显,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北京市金融业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全年运行平稳,信贷增长适度,非信贷融资作用突出,重点领域和经济薄弱环节得到有效支持,金融对经济企稳和结构转型调整的作用不断加大。

证券业、保险业健康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

2014年,深化改革将为经济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京津冀一体化迈向新阶段,有利于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和北京市可持续发展。

金融业将继续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增长,努力营造有利于北京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金融环境。

目录一、金融运行情况 (4)(一)银行业运行状况良好,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4)(二)证券业改革稳步推进,“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大幅增加 (7)(三)保险业经营持续向好,保障功能不断增强 (7)(四)直接融资占比回落,货币市场交易量减少 (7)(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 (8)二、经济运行情况 (9)(一)三大需求协调发展,经济在调整中逐步企稳 (9)(二)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10)(三)消费价格涨幅基本稳定,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下降 (11)(四)财政收入平稳增长,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12)(五)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 (12)(六)主要行业分析 (13)三、预测与展望 (14)附录: (16)(一)北京市经济金融大事记 (16)(二)北京市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7)专栏专栏1:探索建立同业存款利率信息共享平台增强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适应能力 (6)专栏2:充分发挥“三个合力”推动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 (12)表表1 2013年北京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4)表2 2013年北京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5)表3 2013年北京市证券业基本情况 (7)表4 2013年北京市保险业基本情况 (7)表5 2013年北京市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8)表6 2013年北京市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 (8)图图1 2012-2013年北京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4)图2 2012-2013年北京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5)图3 2012-2013年北京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5)图4 2011-2013年北京市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5)图5 2013年北京市社会融资规模分布图 (8)图6 1978-2013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9)图7 1980-2013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和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率 (9)图8 1978-2013年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10)图9 1996-2013年北京市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10)图10 1988-2013年北京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率 (10)图11 1978-2013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11)图12 2001-2013年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11)图13 1978-2013年北京市财政收支状况 (12)图14 2003-2013年北京市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13)图15 2013年北京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趋势 (14)一、金融运行情况2013年,北京市金融业发展总体稳健,银行业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持续提升,贷款增长合理适度,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证券业改革稳步推进,资产规模保持较快增长;保险业经营效益持续向好,保障功能不断增强。

2013年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

2013年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

2013年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13年,上海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有序,创新转型积极效应进一步显现,工业生产企稳回升,第三产业保持领先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基本稳定。

各项存款同比多增,各项贷款增速放缓,信贷结构有所优化。

证券期货业平稳运行,保险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金融市场交易总体活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4年,上海市经济将在加快改革中寻求发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国资国企改革,既是上海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也将为上海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需认真做好以下各项金融工作:一是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平稳适度增长。

二是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

三是加快金融改革创新,落实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各项举措。

四是加强流动性管理,防范各类金融风险。

目录一、金融运行情况 (4)(一)各项存贷款增速放缓,信贷结构有所优化 (4)(二)证券期货业平稳运行,融资额显著下降 (7)(三)保险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服务民生能力不断提高 (8)(四)社会融资规模较快增长,金融市场交易总体活跃 (8)(五)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9)二、经济运行情况 (10)(一)投资和消费增速趋缓,外贸进出口有所恢复 (10)(二)工业生产企稳回升,服务业保持领先增长 (11)(三)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基本稳定,生产类价格继续下降 (13)(四)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提高,居民收入和企业效益稳步增长 (13)(五)环境保护力度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 (14)(六)房地产成交活跃,住宅价格继续上涨 (14)三、预测与展望 (15)附录: (16)(一)上海市经济金融大事记 (16)(二)上海市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7)专栏专栏 1 充分发挥央行再融资工具的引导支持作用 (5)专栏 2 上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给上海金融业带来发展机遇 (12)表表 1 2013年上海市银行类金融机构情况 (4)表 2 2013年上海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6)表 3 2013年上海市证券业基本情况 (8)表 4 2013年上海市保险业基本情况 (8)表 5 2013年上海市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9)表 6 2013年上海市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 (9)表 7 2013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统计 (9)表 8 2012-2013年上海市支付体系建设情况表 (10)图图 1 2012-2013年上海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4)图 2 2012-2013年上海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5)图 3 2012-2013年上海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6)图 4 2012-2013上海市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7)图 5 2013年上海市社会融资规模分布图 (8)图 6 1978-2013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10)图 7 1978-2013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率 (10)图 8 1978-2013年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11)图 9 1978-2013年上海市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11)图 10 1984-2013年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率 (11)图 11 1978-2013年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12)图 12 2001-2013年上海市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13)图 13 1978-2013年上海市财政收支状况 (14)图 14 2002-2013年上海市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14)图 15 2013年上海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趋势 (15)一、金融运行情况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上海市各金融机构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配合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继续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平稳适度,有效发挥再贷款的引导功能,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合理流动性需求,为上海经济转型发展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从法律视角看银行卡持卡人权益保护

从法律视角看银行卡持卡人权益保护

从法律视角看银行卡持卡人权益保护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卡业务也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需要系统的法律加以规范,而持卡人的权益则更需要侧重保护。

本文将集中地分析持卡人与相关主体的法律关系,并从法律的角度阐述我国银行卡持卡人的权益的保护的必要性和具体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法律关系;持卡人;权益保护一、与银行卡业务相关的各主体间的法律关系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总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每一种关系的形成都会有其自己的依据,包括道德、法律等。

而法律关系则是依据法律规范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根据具体的法律规范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等。

所谓民事法律关系是指以民事法律规范为具体调整手段的社会关系,其包括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而这种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大都是民事主体依其自由的意思表示而形成的,持卡人与其他相关联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应该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范畴。

(一)持卡人与发卡行之间的法律关系持卡人申请使用银行信用卡主要是因为信用卡的支付、结算等功能,持卡人一般都会与银行签订申领协议,发卡行与持卡人之间存在着特殊的服务合同关系,性质上属于金融服务合同。

(二)持卡人与特约商户之间的法律关系持卡人到商家购物属于日常消费行为,使用信用卡结算只不过是一种支付方式,是从属于消费行为的。

持卡人与特约商户之间仅仅存在着消费合同关系,这种关系受到合同法等法律规范的调整。

(三)发卡行与特约商户之间的法律关系消费者可以使用信用卡顺利的在特约商户处支付、结算,与特约商户提供的相关服务是分不开的,商户与银行之间必然存在着以持卡人可以在该商户处进行支付结算为内容的协议,该协议应该属于特殊的金融服务合同。

二、持卡人权益保护的必要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2月19日发布的《2012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仅2012年第四季度,全国共发生银行卡业务107.86 亿笔,金额91.38 万亿元。

支付清算运行与货币政策

支付清算运行与货币政策

支付清算运行与货币政策一支付清算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一)支付清算体系与货币政策基本概念支付清算体系是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及社会经济活动提供资金清算服务的综合安排,包括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安排。

具体说来,支付清算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清算机构、支付结算制度、支付系统、银行间清算制度与操作。

由中央银行为各金融机构开展清算业务,既能保证结算渠道的畅通,加速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保证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又能使中央银行从宏观层面上及时掌握社会资金及经济状态,为政策调控提供依据。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国民经济的各种目标,如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所进行的控制货币供给和信贷的行动。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第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第二,公开市场操作;第三,再贴现率。

另外,中央银行还会在一些领域的信用方面加以调节,如优惠利率、消费者信用控制、预缴进口保证金、证券市场信用控制等。

(二)支付清算体系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支付清算体系的大力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管理和公开市场操作的效率。

央行在进行存款准备金考核时,支付清算体系为其提供准确即时的信息,央行可以根据该信息进行判断、控制和调整其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缴存额度。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系统和支付清算系统的国家处理中心由中央债券簿记系统的一个物理接口相连。

当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时,该系统向支付清算系统发出第三方指令,由国家处理中心办理即时转账,再由中央债券簿记系统同步完成债券过户。

在这种情况下,资金清算和债券交割的速度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支付清算体系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支付清算系统连接着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已经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是支持金融市场交易服务货币政策运行的重要机制。

在发达的支付清算体系支持下,资金的清算速度能够更加快捷便利,金融机构也更容易捕捉与货币政策相关的信息,这可以使其对货币政策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从而可以有效缩短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时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