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置石的类型
置石与假山的常见分类与技法

置石与假山的常见分类与技法
假山的几类应用方式:
一、置石
(1)特置
一般来说置石的特点是以简胜繁,以少胜多。
置石可以是独块立景,也可由数块组合搭配而成。
置石的形式有下列几种。
特置山石也可以称为孤置山石、孤赏山石,或者峰石。
一般来说,特置的石材体量较大,而且会有较为突出的特点,比如说有许多或大或小的窝洞,或者有许多折绉,或者奇形怪状,形象某物。
通常情况下,特置山石都是由单块山石布置而成的独立的石景。
一般是放置在园林入门处,当作入门的对景、障景,也常放置在亭侧廊间、漏窗前后、水池、天井中间等。
特置石也通常会与花台、壁山、岛屿、驳岸等结合布置。
现代新型园林的特置,一般都是与花台、水池或草坪、花架相结合的。
(2)对置
沿建筑中轴线两侧,或者道路旁作对称位置的山石布置,被称为对置。
(3)散置
我们通常所说的“攒三聚五”、“散漫理之”其实就是散置。
与其他布置方式不同,这种方式对石材的要求不是很高,特别是相对比特置而言要低得多,但是在组合上,却有较高的要求。
一般而言,散置常常在园门两侧、粉墙前、廊间、小岛上、山坡上或与其他景物结合实现造景。
散置的基本要点在于:主次分明,高低曲折,有聚有散,有断有续,疏密有致,层次分明。
就如明代画家龚贤所说“石必一丛数块,大石间小石,然后联络。
面宜一向,即不一向亦宜大小顾盼。
石小宜平,或在水中,或从土出,要有着落”。
园林假山设计之叠山置石

御鑫造景为您提供关于假山设计,假山制作,假山施工方面的信息。
宋代岭南园林假山设计中的叠山置石。
北宋时代的仙湖和药洲,建有亭榭、虹桥、曲槛,仍是士大夫吟咏、避暑胜地,今存有米莆、苏轼、程师孟、曾布等名流雅士泛舟九耀池的凿题留铭。
米莆云:“碧海出唇阁,青空抱夏云,瑰奇出怪石,错落动乾文。
”据考“九耀石”之名,缘自米莆书《九耀石诗》。
经略蒋之奇在仙湖原有明月峡、玉液池等景点基础上建石屏台。
《舆地纪胜》谓:“有池百余步,池中刻石,其状若屏,或云南汉时玉液池也。
刘振族尽己无余,此石犹存旧基址’云”,可见园景以石取胜如旧。
到了南宋时期,方信儒《南海百咏》“药洲”序称:“旧居水中积石如林,今西偏奎塞,水尚储其奇几百余丈,穴城而导于海,绿净如染。
”可见南宋时药洲石景水景仍相当可观。
南宋诗人刘克庄《药洲》诗:“怪怪奇奇石,谁能辨丑妍,莫教赞皇见,定奎入平泉,往往湖中石,宣和良岳无。
”元代,药洲以园林花圃取胜,称“南海郡圃”,供游人游览。
“明代,药洲春晓”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
明宣德间,“南海郡圃”改为镰溪书院、明正统年又改称崇正书院,明嘉靖元年再改为提学署。
清代药洲,利用原址改名提督学政署,后又建学署花园。
清康熙年间,观池上宋元诸石刻尚存,张雪书遂池内植莲,池南筑爱莲亭,亭北筑水石清华舫,又建小廊、约经堂、光雾堂等。
道光时期称“环碧园”。
光绪年间称“喻园”。
乾隆至光绪年间,还将药洲组列为八景,有诗有图,颇受雅士赞赏。
今人统计九耀石刻自北宋至清末共94题,其中宋代28题、元代2题、明代6题,可见这处胜迹经营不缀,历久不衰。
20世纪20年代广州城区大整治,于药洲御苑开挖大马路,原有楼堂馆所尽毁,惟屹立于水中之九耀石幸存。
今药洲遗址陆地尚遗大小古石20余块和宋至清代九耀石碑刻一批。
遗石虽经近千年的埋没和风化,光泽己大减,然其如蟠如牛的石姿、孤飘劲秀的风度尚存。
另一方面,南汉代以奇石为园林主景、花石为重的特征,引起宋代的花石纲制度,在以后的岭南园林中也表现突出。
简述几种置石的方法及类型

简述几种置石的方法及类型石材置石是园林景观中常见的一种处理方式。
置石可以起到装饰、排水、隔离等多重作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待置石的位置、大小、形状都需要考虑周到。
下面我们就来简述几种置石的方法和类型。
一、悬挂式置石悬挂式置石是指将石头悬挂在空中,使其呈现垂直状态。
在悬挂式置石时,需要考虑石头大小和重量,确保安全稳定。
悬挂式置石通常用于花园、庭院等小型场景中。
二、嵌入式置石嵌入式置石是将石头嵌入到地面内部,使其与地面齐平,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美感和实用性。
它的适用范围很广,可以用于人行道、广场、花园等多种场景中。
三、山石式置石山石式置石是仿造山石构建的置石风格,以其原始、自然的风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这种风格的置石中,石头的样式和大小都非常关键。
山石置石可以用于公园、游乐场、庭院等大型场景。
四、波浪式置石波浪式置石是指将不同大小的石头堆叠起来,形成波浪形状的置石风格。
这种方式可以使用各种形状的石头,可以应用于公园、广场等多种场景中。
五、拼花式置石拼花式置石是将不同种类的石头在一起组成形态各异的花型。
这种置石方式适用于公园、广场、人行道等各种场景。
六、竖石式置石竖石式置石是指将长条形或扁平的石头直立放置。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公园、庭院等场景中。
竖石置石可以营造一个自然、神秘的氛围。
以上几种置石方式和类型,其实只是园林景观中的冰山一角。
在实际应用中,还有更多的置石方式和类型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发掘。
丰富多样的置石方式使得园林景观更加生动,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假山置石术语

假山置石术语假山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常见的景观元素,而置石则是构建假山的重要技术。
假山置石术语是指在设计和建造假山时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和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假山置石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假山艺术。
1. 奇石:奇石是假山置石的核心元素,也是假山的灵魂。
奇石有独特的形态、纹理和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观赏价值。
常见的奇石有峰石、峡石、水石、洞石等。
2. 堆叠:堆叠是假山置石的基本技法,通过将多块石头堆叠在一起,形成山峦起伏的效果。
堆叠要注重形态和比例的协调,使石头之间产生自然而有趣的对比和变化。
3. 排列:排列是指将多块石头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放置在假山中。
常见的排列方式有线性排列、环形排列、螺旋排列等。
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4. 点缀:点缀是在假山中加入一些小石、花草植物等元素,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生气。
点缀可以是一块小石头、一丛小草、一株小树等,要注意与主要石景的协调搭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 借景:借景是指通过巧妙的布局和安排,使假山与周围的自然景观或人工景观相互辉映、相互衬托,产生更广阔的视觉效果。
借景可以是山水、建筑物、花坛等,使整个园林景观更加开阔和丰富。
6. 空间:空间是假山置石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石景的大小、高低,营造出适宜人们活动和观赏的空间。
空间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具体的场地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变化。
7. 贴石:贴石是将石头与地面、墙壁等结合在一起,使之形成一个整体。
贴石要注意石与石之间的缝隙和角度的处理,使之看起来自然而不突兀。
贴石可以利用胶水、水泥等材料固定石头,使之更加牢固。
8. 模拟:模拟是指在假山置石中使用人工手法模拟自然景观的形态和纹理。
通过刻削、打磨、上色等技术,使石头更加逼真地模拟出山峦、流水、树木等自然景观的效果,增加观赏的乐趣和真实感。
9. 着色:着色是为了增强石头的质感和艺术效果,使之更加鲜活和生动。
着色可以使用颜料、染料等材料,根据石头的材质和形态进行精细的涂抹和描绘,使石景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艺术感。
景观置石种类

景观置石种类景观置石种类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所使用的各种石材,包括花岗岩、大理石、砂岩、石灰石、石英岩等。
这些景观置石种类各有特点,可以用于不同的景观设计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景观置石种类及其特点。
1. 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坚硬、耐磨、耐久的石材,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常用的石材之一。
花岗岩种类繁多,花纹美观,色泽丰富,可以根据不同的景观设计需要选择不同的花岗岩种类。
花岗岩还具有不易褪色、抗污染、易清洁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广场、公园、园林设计中。
2. 大理石大理石是一种天然石材,颜色多为白色、灰色、黑色等,质地柔软,可以雕刻成各种形态,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塑、地面拼花、壁画等领域。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大理石可以用于建造花坛、墙面、步道等。
大理石具有优美的纹理和色彩,能够提升景观的艺术价值。
3. 砂岩砂岩是一种质地柔软、颜色多样的石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装饰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景观设计领域。
砂岩可以雕刻成各种形态,常用于建造石桥、石拱、水池等。
砂岩的颜色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需要选择不同的颜色。
4. 石灰石石灰石是一种天然石材,颜色多为白色、灰色、黄色等,质地柔软,可以雕刻成各种形态。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石灰石可以用于建造花坛、墙面、步道等,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
石灰石可以与其他材料搭配使用,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5. 石英岩石英岩是一种硬度极高的天然石材,具有极强的抗压性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景观设计领域。
石英岩可以雕刻成各种形态,常用于建造水池、岩洞等。
石英岩具有优美的纹理和色彩,能够提升景观的艺术价值。
总之,景观置石种类繁多,每一种石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根据设计风格和功能需要选择合适的景观置石种类,使其与园林景观相协调,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
假山置石的摆放手法

置石
假山修建过程种,在假山周边都要用置石加以点缀。
而置石的选用就成了一大专项方案。
假山中置石有多种手法,下面为大家一一道来。
1.特置
故名思意就是特别放置的意思,这里多选用整块、而大、造型独特的石材,如灵璧石、大块太湖石等。
2.群置
而群置与特置相反,多采用石群、石块来布置,主次分明相互衬托,这里多采用千层石、龟纹石、小型灵璧石等来装饰。
3.对置
对置是特置的升级版,在特置的基础上选用两块石头相对而立相互呼应,这两块石头在造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满足环境的需求即可。
4.散置
散置行业内又称散点。
攒三聚五化有形为无形,采用艺术搭配主次分明即可。
假山石头品种

假山石头品种中国山石资源丰富,因各地地理位置不用以及气候条件的差异,所产石料也很多样,假山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可以用来做假山的石料种类繁多,不同的假山石因石料不同做假山的方法不同,因石料本身的因素,做出来的假山的风格也不相同,选择什么石料做假山,全凭个人的爱好。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假山种类。
1,千层石也叫积层岩,石料坚硬致密,外表有很薄的风化层,比较软,石上纹理清晰,多呈凹凸、平直状,造型奇特,变化多端,有土黄色,青灰色,不吸水,是做假山常用的假山石之一。
2,太湖石天然的太湖石有青色、白色、黑色三中,太湖石以丑,漏,透为美,质地坚硬,是中式庭院中常用的假山石材,也叫窟窿石,是著名的四大玩石之一。
3,吸水石吸水石在假山界太常用了,因为重量轻,属于软石,施工起来也非常的方便,所以是最常用的假山石之一,几乎各地做假山的商家最常做,最有经验的就是做吸水石假山。
其特点有一定的吸水能力,植物很容易在吸水石上成活生长,自带“生命力”。
4,黄蜡石黄蜡石表层内自带蜡状,光滑如玉,以纯净明黄色为佳品,另外有土黄,蜡黄,橘黄,象牙黄,淡黄等多种颜色,目前在全国多省地区均发现有黄蜡石,近年来也逐渐成为做假山的材料之一。
5,英德石又名英德石,做庭院小假山居多,因产于英德,故又称英德石,是一种经远古地壳运动、裸露地面,经常年日晒雨淋、长期风化、自然剥落破裂而成的石灰岩石,具有“皱、瘦、漏、透”的特点,是中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
6,龟纹石产于长江流域一带,受江水冲刷积淀而成,属硬质石淡褐,石纹效法如锯截斧砍,也是假山石之一。
7,斧劈石产于我国较多地区,斧劈石因其形状修长、刚劲,造景时做剑峰绝壁景观,尤其雄秀,色泽自然。
但因其本身皴纹凹凸变化反差不大,因此技术难度较高,但是斧劈石假山做好还是非常好看的。
景石配置方法

景石配置方法假山:山水结合、相映成趣、相地合宜、造山得体、巧于固借、混假于真、独立端严、次相辅弼、三元变化、移步换置石五类型:园林中的置石依其作用、构成,主要可分为特置、对置、散置、群置、山石器设五类。
特置:选石应体量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彩突出、具有独特观赏价值,最好有透、瘦、漏、皱、丑、清、玩、拙等特点。
特置的选材特别重要,并不是什么石头都可以用来作特置的,要求石材本身应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能独立成果,或形奇、或姿俏、或花纹绮丽、或雄浑厚重。
此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体量才行。
特置的相地也很讲究。
它一般是整体或局部的构图中心和视线焦点。
可于入口处作障景或对景,也可置于视线集中的廊间、天井中间、漏窗后面、水边、路口或园路转折的地方,要与周围的环境、尺度、颜色相配。
对置:对置山石的要求、工法仿效特置,在某轴线左右对称布置。
其与特置的区别是:特置独立成景,而对置则对称成景。
要求对置山石姿态不俗,或体量、形态均相似,或大小、姿态呼应顾盼,共同的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散置:散置在园林中应用的非常普遍,在一般情况下不作为主景,只起点缀、烘托,增加品位的作用。
因此,对石材的要求不是很高,但重在组合,组合的优劣决定着散置的成功与否。
常用奇数来散置,对石材要求相对要比特置低一些,但要组合得当散置要“攒三聚五,散漫理之”。
群置:山顶、池畔、路边、交叉口、大树木,可与特置结合造景跌水处。
实际操作中,常有一些山石体形颇佳,但白璧微瑕,稍有缺陷,或由于运输中保护不善而造成部分损坏。
这类山石弃之可惜,可用背景加以衬托,适当配以植物、小品或其他办法加以弥补,弥补的好,常会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山置石的类型
1.假山的类型
第一种情况,从堆山主要材料分,可将假山分为土山、带石土山、带土石山和石山等四类。
(1)土山:是以泥土作为基本堆山材料,在陡坎、陡坡处可有块石作护坡、挡土墙或作磴道,但不用自然山石在山上造景。
这种类型的假山占地面积往往很大,是构成园林基本地形和基本景观背景的重要构造因素。
(2)带石土山:主要堆山材料是泥土;是在土山的山坡、山脚点缀有岩石,在陡坎或山顶部分用自然山石堆砌成悬崖绝壁景观,一般还有山石做成的梯级磴道。
带石土山可以做得比较高,但其用地面积却能够比较少,多用在较大的庭园中。
(3)带土石山:山体从外观看主要是由自然山石造成的,山石多用在山体的表面,由石山墙体围成假山的基本形状,墙后则用泥土填实。
这种土石结合而露石不露土的假山,占地面积较小,但山的特征最为突出,适于营造奇峰、悬崖、深峡、崇山峻岭等多种山地景观。
(4)石山:其堆山材料主要是自然山石,只在石间空隙处填土配植植物。
石山造价较高,堆山规模若是比较大,则工程费用十分可观。
因此,这种假山一般规模都比较小,主要用在庭院、水池等空间比较闭合的环境中,或者作为瀑布、滴泉的山体应用。
第二种情况,从景观特征来分,可将假山分为仿真型、写意型、透漏型、实用型、盆景型等五类。
(1)仿真型:这种假山的造型是模仿真实的自然山形,山景如同真山一般。
峰、崖、岭、谷、洞、壑的形象都按照自然山形塑造,能够以假乱真,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景观效果。
(2)写意型:其山景也具有一些自然山形特征,但经过明显的夸张处理。
在塑造山形时,特意夸张了山体的动势、山形的变异和山景的寓意,而不再以真山山形为造景的主要依据。
(3)透漏型:山景基本没有自然山形的特征,而是由很多穿眼嵌空的奇形怪石堆叠成可游可行可登攀的石山地。
山体中洞穴、孔眼密布,透漏特征明显,身在其中,也能感到一些山地境界。
(4)实用型:这类假山既可能有自然山形特征,又可以没有山的特征,其造型多数是一些庭院实用品的形象,如庭院山石门、山石屏风、山石墙、山石楼梯
等。
在现代公园中,也常把工具房、配电房、厕所等附属小型建筑掩藏于假山内部。
这种在山内藏有功能性建筑的假山,也属于实用山一类。
(5)盆景型:在有的园林露地庭园中,还布置有大型的山水盆景。
盆景中的山水景观大多数都是按照真山真水形象塑造的,而且还有着显著的小中见大艺术效果,能够让人领会到咫尺千里的山水意境。
图为假山的类型
(a)、(b)仿真型;(c)写意型;(d)透漏型;(e)、(f)实用型;(g)盆景型
2.置石的种类
根据石块数量和景观特点,园林置石可以分为:
(1)子母石:是以一块大石为主,带有几个大小有别的较小石块所构成的一组景物石。
母石和子石紧密联系,相互呼应,有聚有散地自然分布于草坪上、山坡上、水池中、树林边、路边等等地方。
(2)散兵石:无呼应联系的一群自然山石分散布置在草坪、山坡等处,主要起点缀环境,烘托野地氛围的作用,这样的一群或几块山石就叫散兵石(注:此处散兵石的概念与明代计成《园冶》中不同,后者是一种石材名称)。
(3)单峰石:是由形状古怪奇特,具有透、漏、皱、瘦特点的一块大石,或是一块由若干小石拼合成的大石独立构成石景,这种石景就是单峰石。
如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历史上遗留下来,号称江南名石的“玉玲珑”、“冠云峰”、“瑞云峰”、“岫云峰”、“绉云峰”,和北京颐和园的“青芝岫”、广州海珠花园的大鹏展翅、海幢花园的猛虎回头,济南趵突泉的龟石等,就都属于这类石景。
(4)象形石:是天生具有某种逼真的动物、器物形象的石景。
这种石景十分难得。
但如果有幸能够获得,布置在园林中,将会引起游人极大的兴趣。
如图! " # 中所示由石灰岩风化形成的象形石,就是四川江油市佛爷洞风景区山坳中的“乳象泉”景石,其形象逼真,情态自然,殊为可爱。
在一般的石灰岩溶洞中,有时也能找到如“白玉塔”、“石观音”等天然造型的象形石。
(5)石玩石:是形态奇特、精致或质地与色彩晶莹美丽的观赏石,主要供室内陈列观赏,古代也称为“石供”、“石玩”。
图为置石的种类
(a)字母石;(b)散兵石;(c)单峰石;(d)象形石(e)石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