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060418to students

合集下载

实验流行病学实训总结报告

实验流行病学实训总结报告

一、引言实验流行病学作为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对人群进行干预研究,以验证干预措施的效果,为疾病预防、治疗和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及现场干预的实施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内容1. 实验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研究目的、研究类型、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方面。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验证干预措施的效果,研究类型包括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研究设计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等。

2. 研究方法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现场调查、病例报告、实验室检测等。

通过现场调查,我们了解了干预措施的实施过程和效果;通过病例报告,我们掌握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通过实验室检测,我们验证了干预措施对疾病的影响。

3. 现场干预实训中,我们学习了现场干预的实施过程,包括干预方案的设计、干预措施的制定、干预效果的评价等。

通过现场干预,我们了解了干预措施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干预策略。

4. 数据收集与分析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实验流行病学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病例收集、实验室检测等。

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我们掌握了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提高了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训成果1. 理论知识掌握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及现场干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2. 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实训过程中,我们亲身体验了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过程,掌握了现场调查、病例报告、实验室检测等实践操作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实训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沟通与协作能力。

流行病学课件:06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流行病学课件:06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二、基本原则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原则:
1. 对照
2. 随机
3. 重复
4. 盲法
5. 伦理
①公正、尊重人格、力求使受试者最大 限度收益和尽可能避免损害。
②所在单位伦理委员会和药品监督管理部 门批准、知情同意
三、新药临床试验分期
分期
研究对象
评价目的
Ⅰ期 志愿者10-30人 (初步)
Ⅱ期 病人100-300人 (探索性)
总原则:
受益 症状体征明显 尽量避免孕妇 依从性好
(四)结局的确定和测量
结局:干预可能导致的事件或观察指 标的变化
一种干预可能会影响多种结局 痊愈、好转、死亡、不良反应等 某些指标或变量的变化
健康直接相关结局 健康间接相关结局
(四)结局的确定和测量
1)选择效应指标的原则 客观、真实、可靠、方便
卯 4C 人1 B 3D 2A
时辰 子 午酉 D AB A DC C BA B CD
表9 处理随机化后的拉丁方
时辰 卯 子 午酉 4Ⅰ Ⅲ ⅣⅡ 人1 Ⅱ Ⅳ Ⅲ Ⅰ 3Ⅲ Ⅰ ⅡⅣ 2Ⅳ Ⅱ ⅠⅢ
表8 处理随机化前后的字母与处理的对应
随机化前的字母
A
B
C
D
随机数
16
随机化后的处理

77
23
02


B 18 02
1
A
9 49 14
B 19 57 16
B
10 18 5
A 20 35 12
B
区组随机化
表2 18个研究对象的区组随机化的分组结果
区组
编 号
随机 数
从小 到大 顺序
分 组
区组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措施对预防慢性病的效果。
肿瘤基因组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总结词
肿瘤基因组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是利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肿瘤基因组变异与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肿瘤基因组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是通过收集和分析肿瘤患者的基因组数据和相关的暴露因素,以评估基因变异与 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设计方法,如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等,来 评估不同基因变异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基于队列研究的药物疗效评估
总结词
队列研究是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评估药物对特 定人群的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队列研究是通过收集和分析一组人群中不同暴露状况的 个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健康状况和相关因素,以评估暴露 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基于队列研究的药物疗效评估,研 究人员可以收集和分析特定人群中接受药物治疗和未接 受药物治疗的个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健康状况和相关因素 ,以评估药物治疗对特定人群的效果。
06
案例分享与讨论
COVID-19疫苗研发的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总结词
疫苗研发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对于COVID-19疫苗的研发,研究人员通过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设计,评估了不同候选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详细描述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在疫苗研发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等设计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比较接受不同 疫苗的受试者在疫苗保护效果方面的差异。对于COVID-19疫苗研发,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设计方法来评估不 同候选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基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结果制定了疫苗接种方案。
01
02
03
科学性原则
实验研究应基于充分的科 学理论和实验依据,确保 研究问题的科学性和研究 的可靠性。

_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_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表二 实验后疫苗组和对照组HBsAg携带率的比较: 对照组 疫苗组 合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BsAg
合计
(+) (-)
20 52
72
14 83
97
34 135
169
χ ²=4.58>3.84,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问题六:
你认为本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哪些 结论?
可得出以下结论:
最初血清学阴性的儿童注射疫苗后可有效 降低感染乙肝病毒的机会。 最初血清学阳性的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可 提高HBV标志的转阴率。
问题4:研究人群的特征见下表,你对疫苗组和 对照组的可比性资料是否满意?
对照组(n=267) 疫苗组(n=335) 人数 百分数 (%) 136 50.9 人数 157 百分数 (%) 47.5
性 别 月 龄


1-12 13-24
131
146 121
49.1
54.7 45.3
176
200 135
3
4 5
1480
1529 1513
1578
1552 1500
1504.5
1521.0 1502.0
1565.0
1526.0 1469.5
3
2 7
24
33 35
23.1
32.9 35.8
24
33 35
6
7 8 9 10 11 合计
1491
1472 1409 1341 881 64
1439
1376 1285 1189 777 85
问题:
1、你认为这样计算和不合理? 2、如何正确计算,并加以比较。 3、对百日咳疫苗的现场实际效果作出估计。

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

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

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是指通过观察和分析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的流行病或病毒传播趋势,来评估特定干预措施的效果。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临床实践中的医疗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是进行有控制的实验,并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复制性。

以下将介绍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的设计和方法,以及其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一、研究设计和方法1. 随机分组设计: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通常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进行比较,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2. 人群选择:研究人群应具有明确的特征和共同的暴露风险,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分析流行病和传播的趋势。

3. 数据收集:研究人员通常通过问卷调查、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等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和流行病的传播情况。

4. 伦理审查:进行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时,应严格遵守伦理规范,确保研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二、疾病预防方面的应用1. 疫苗研究: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可以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疫苗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2. 预防措施评估:通过对人群中典型疾病的流行趋势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评估特定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如洗手、口罩的使用等。

三、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1. 药物研究: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为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提供重要参考,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2. 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通过观察和分析特定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病学特征,可以制定更科学和有效的临床实践指南,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总结: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群中流行病的传播趋势,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临床实践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可以不断提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改善人群健康状况。

实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实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05
总结与展望
实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意义与贡献
实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对于医学和 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能够提供丰富的数据和信息, 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的病因、流行 趋势、预防措施及其效果评估。
VS
通过实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可以 为政策制定者和卫生部门提供科学 依据,以制定更有效的防控策略和 措施,保护公众健康。
样本量
根据研究目的、精度和可 行性确定样本量。
抽样方法
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 群抽样等。
数据采集与处理
01
数据采集
采用调查、检测和观察等方法收集数 据。
02
数据清洗
处理异常值、缺失值和离群值等。
03
数据转换
对数据进行分类、编码和标准化处理 。
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与实施
描述性统计
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
研究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正确设计和实施实验
要确保实验设计合理、实施规范,样本数量充足、有代表性。
严格把控数据质量
对于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筛选,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
盲法评估
对于数据的分析和结果的评估,最好采用盲法,避免主观偏见。
研究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遵守法律法规
开展任何研究都必须依法依规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
流行病学关注的是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而不仅仅是单一 的病人个体。
流行病学强调在真实的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下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是 实验室条件下的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预防和控制疾 病提供科学依据,包括发现病因、制定预防 措施、评估治疗效果等。
数据清洗、整理、编码、录入数据库。

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讲解

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讲解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干预措施,对照组不给予,通过比较两组结局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研究方法和设计
随机对照试验
在患者中开展的实验性研究,通过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评价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临床试验
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实验性研究,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局,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数据分析的具体实施
描述性分析
回归分析
交互作用分析
相关性分析
01
02
注意数据的分布特征
避免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等正态分布假设检验。
注意数据的尺度范围
避免对数据范围过大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导致结论偏倚。
注意数据的缺失值处理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插补、删除或合并缺失值的方法。
注意数据的异常值处理
正确处理和分析数据
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种类
02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试验组则接受干预措施。通过对比两组的结局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对象在接受干预措施前和后相互交叉,对比接受干预措施前后的效果。适用于评价短期干预措施的效果。
交叉试验
临床试验
前瞻性队列研究
随机原则
应采用盲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避免主观偏见。
盲法原则
数据分析的基本原则
数据分析的方法选择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如均值、标准差、频数等,以初步了解数据特征。
描述性分析
采用相关系数或卡方检验等方法,研究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相关性分析
利用回归模型探究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定量关系。
回归分析
研究两个或多个暴露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疾病的影响。

实习流行病学实验

实习流行病学实验
选择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设计采集相关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组织等。
采集样本
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处理,如储存、运输、检测等。
样本处理
03
撰写报告
撰写流行病学实验报告,包括研究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01
统计分析
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如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
02
结果解释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解释研究问题的答案,提出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建议。
重复原则
采取措施确保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知道研究对象被分配到哪个组,以避免主观偏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盲法原则
根据假设,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并前瞻性地观察结局事件的发生情况。
前瞻性实验
回顾性实验
横断面实验
根据已有的数据和资料,对不同组别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探讨因果关系。
在同一时间点对不同组别进行调查和比较,以评估不同组之间的差异。
应用新的技术和方法
未来流行病学实验将更注重个体化研究,通过对每个个体的基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疾病发生的个体差异。
更注重个体化研究
流行病学实验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学、生物学、统计学、社会学等。未来将有更多的跨学科合作,以推动流行病学实验的发展。
跨学科合作
07
CHAPTER
参考文献
VS
应采用客观的评价指标,如精度、敏感度、特异性等,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
实验质量的改进
应根据评估结果,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提高实验的质量和可靠性。
实验质量的评估
05
CHAPTER
流行病学实验的应用
01
通过流行病学实验,可以监测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变化,为疾病的预警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试验( 现场试验(field trial) trial)
是以尚未患病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以个体为单位随机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接受预防措施而另一组则不接受,追踪观察比较两组的结局。 一组接受预防措施而另一组则不接受,追踪观察比较两组的结局。
现场试验的特点
知情同意(Informed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知情同意”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Cowan,1982): 知情同意”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Cowan,1982): 知情同意 (1)声明进行某项试验研究活动 声明进行某项试验研究活动; (1)声明进行某项试验研究活动; (2)说明研究范围 研究目的、预期目标等; 说明研究范围、 (2)说明研究范围、研究目的、预期目标等; (3)描述潜在危险因素及可预知的危害 描述潜在危险因素及可预知的危害; (3)描述潜在危险因素及可预知的危害; (4)描述可能或预期的益处 描述可能或预期的益处; (4)描述可能或预期的益处; (5)公布可能更好的程序 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等, 公布可能更好的程序、 (5)公布可能更好的程序、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等,包括对医 学处理的解释及其在现场研究条件下它们的可获得性; 学处理的解释及其在现场研究条件下它们的可获得性; (6)告知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的最新消息,这些消息可能影响 (6)告知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的最新消息, 告知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的最新消息 他们参与试验; 他们参与试验; (7)陈述如何保密 陈述如何保密; (7)陈述如何保密; (8)提供对有关问题进行解释或回答 提供对有关问题进行解释或回答; (8)提供对有关问题进行解释或回答; (9)解释研究所致伤残的医学处理方法 解释研究所致伤残的医学处理方法; (9)解释研究所致伤残的医学处理方法; (10)指出试验是自愿参加 拒绝参加将不会受到惩罚, 指出试验是自愿参加, (10)指出试验是自愿参加,拒绝参加将不会受到惩罚,且研究 对象任何时候都可以放弃试验。 对象任何时候都可以放弃试验。
实验流行病学 Epidemiological Experime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行病学室 王 璐
流行病学试验发展简史 一、流行病学试验发展简史
1917年Topley首先提出, 1917年Topley首先提出, 首先提出 以后Wilson Greenwood等 Wilson和 以后Wilson和Greenwood等 也曾先后提出。 也曾先后提出。 但被学者公认的为James 但被学者公认的为James Lind试验 试验。 Lind试验。
Cook and Cammpbell, 1979年提出。 1979年提出。 年提出 一项完全的流行病学实验应具备四个特征, 一项完全的流行病学实验应具备四个特征, 随机、对照、干预、前瞻。 即随机、对照、干预、前瞻。如果一项实验研究 缺少上述特征的一个或几个,就叫类实验, 缺少上述特征的一个或几个,就叫类实验,或半 实验(Semi-experiment)、自然实验( )、自然实验 实验(Semi-experiment)、自然实验(Natural experiment) experiment) 根据类实验是否设立对照组可分为两类: 根据类实验是否设立对照组可分为两类: 1.不设对照组 1.不设对照组 2.不设随机对照 2.不设随机对照
(四)确定样本含量
4.确定样本含量的大小,原则为: 4.确定样本含量的大小,原则为: 确定样本含量的大小 – 选择在实验结束时两组发生率可能获得显著性检验 具有差异时所需要的最少观察人数。 具有差异时所需要的最少观察人数。 影响样本含量大小的因素 – 人群中干预前、后发生率的高低 人群中干预前、 – Ⅰ类误差α出现的概率 类误差α – II类误差β出现的概率,把握度(1-β) II类误差 出现的概率,把握度( 类误差β – 单、双侧检验的要求 – 实验分组的多少 – 预期失访率的大小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查表
四、实验流行病学的设计
确定实验目的 确定研究对象 确定试验现场 确定样本量 随机化分组 干预措施 对比性观察 确定观察指标和时间 预期分析指标
(一)、确定实验目的 )、确定实验目的
明确、集中、单一、 明确、集中、单一、有意义
(二)、 确定研究对象
目标人群 — 实际人群 — 研究人群 1.根据研究目的,正确选择研究人群 根据研究目的, 根据研究目的 2.发病率较高的人群 病因干预、临床治疗 发病率较高的人群—病因干预 发病率较高的人群 病因干预、 3.干预对其无害的人群 特殊高危人群 干预对其无害的人群—特殊高危人群 干预对其无害的人群 4.能将试验坚持到底的人群 流动性小、无并 能将试验坚持到底的人群—流动性小 能将试验坚持到底的人群 流动性小、 发症等 5.依从性较好的人群 服从设计要求、密切配 依从性较好的人群—服从设计要求 依从性较好的人群 服从设计要求、 合的人群
二、概述和特点
(一) 概述
1. 定义 将人群随机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 将人群随机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将研究者所控制的 措施给予实验人群组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 措施给予实验人群组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 以判定措施效果的一种实验方法。 以判定措施效果的一种实验方法。 2. 原理模式图例
原则:不宜过长, 原则:不宜过长,以能出结果的最短时间为限
(九)预期分析指标
临床: 有效率、治愈率、 临床: 有效率、治愈率、生存率
社区和现场: 保护率、 社区和现场: 保护率、 效果指数
六、注意的几个问题
医德的问题
伦理道德问题(problems of ethics)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知情同意 – 《赫尔辛基宣言》
临床试验的特点
以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多在医院进行 临床试验多称为治疗性试验( 临床试验多称为治疗性试验(相对性) 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应尽可能一致 应尽可能用盲法随机分配治疗措施 对分配的治疗不依从, 对分配的治疗不依从,都应当测量其程度与原因 如果所研究的疾病没有可接受的疗法, 如果所研究的疾病没有可接受的疗法 , 可以应用安慰 剂作为比较。 剂作为比较。
临床试验的分类
上市前临床试验(premarketing 上市前临床试验(premarketing clinical trial) – I期:通过耐受性试验与药代动力学研究,以确定 通过耐受性试验与药代动力学研究, 该药的安全有效剂量范围及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 该药的安全有效剂量范围及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 和排除的规律。通常在20 80个志愿者身上进行 20- 个志愿者身上进行。 和排除的规律。通常在20-80个志愿者身上进行。 – II期:在一小部分特定病例中,在有对照的情况下 II期 在一小部分特定病例中, 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 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以进一步确定此药的安全性 与有效性。通常不超过200 200人 与有效性。通常不超过200人。 – III期:在例数较多的病例中进行,由临床医生主 III期 在例数较多的病例中进行, 它是随机化临床试验。 持。它是随机化临床试验。目的在于评价药物的安 全性、有效性及最佳剂量。一般需要几百或几千人。 全性、有效性及最佳剂量。一般需要几百或几千人。 上市后临床试验(postmarketing 上市后临床试验(postmarketing clinical trial) – IV期(上市后监测):进一步观察疗效,监测副作用。 IV期 上市后监测) 进一步观察疗效,监测副作用。
(五)、随机化分组 )、随机化分组
分组方法 分组意义(对照意义) 分组意义(对照意义) 对照方式
分组方法
1. 分组原则 (1) 严格的随机化分组 (2) 两组的均衡性要好 两组发现病例的方法、 (3) 两组发现病例的方法、标准和措施应一致 (4) 研究者对两组的重视程度应一致 2. 随机方法 (1)个体分配(简单随机分组) (1)个体分配(简单随机分组) 个体分配 (2)分层分配(分层随机分组) (2)分层分配(分层随机分组) 分层分配 (3)群体分配(整群随机分组) (3)群体分配(整群随机分组) 群体分配 (4)分层群体分配 (4)分层群体分配
给干预 随机 实验组 随访 研究对象 分成 对照组 比较 无干预
两组疾病频率
(二)、 特点
1、研究对象为人群 、 2、随机化分组 、 3、有干预措施 、 4、严密的设计 、 5、一因多果的特征(由因至果) 、一因多果的特征(由因至果) 6、有平行的对照 、
1、研究对象为人群
对于临床试验大多数为病 人,少数在确定某项指标正常 值时,也可是正常人群。 值时,也可是正常人群。
– 大剂量维生素 预防普通感冒的效果。 大剂量维生素C预防普通感冒的效果 预防普通感冒的效果。 – 脊髓灰质炎:Salk疫苗实验。 脊髓灰质炎: 疫苗实验。 疫苗实验 – 当疾病的结局很少发生时,在高危人群中研究更为 当疾病的结局很少发生时,
有效: 有效: – 多危险因素干预实验(MRFIT) 多危险因素干预实验( )
研究对象通常为非病人 研究地点为现场 多为预防性试验 通常需要较多的研究对象 需以个体为单位随机分配措施予研究对象 对分配的措施的不依从, 对分配的措施的不依从,应当测量其程度与原 因 尽可能应用盲法
现场试验与临床试验的区别
研究对象 样本量与花费 地点 现场试验只能用于极常见、 现场试验只能用于极常见、极严重的疾病的预防 研究。 研究。
三、实验性研究的分类 临床试验(治疗试验) 临床试验(治疗试验) 现场试验 社区试验 类实验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trial) 临床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随机临床试验(Randomized 随机临床试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RCT) 常用于对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检验。 常用于对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检验。其设计模式为
三)、确定试验现场 )、确定试验现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