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状况调查

合集下载

中亚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分析

中亚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分析

出。因此要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正确的表扬和 批评给学生提供 了 行 为 适 当 与 不 适 当 的 信 息,因
力;20.3 % 的 留 学 生 认 识 到 学 习 很 重 要,每 天 也 都来 上 课,但 学 习 习 惯 不 是 很 好,自 控 力 较 差,学
而具有强化功能,既 能 保 持 巩 固 正 确 行 为 又 能 消 除不正确行为。正确的表扬鼓励能激发学生的成
来华留学生的汉 语 学 习 动 机,探 讨 激 励 留 学 生 的 学习动机方法途 径,针 对 留 学 生 学 习 动 机 的 需 求 考 虑 招 生 策 略 ,对 于 管 理 留 学 生 教 育 ,提 高 留 学 生 培养质量,扩大留 学 生 招 生 规 模 有 着 重 要 的 现 实 意义。
一 、研 究 对 象 及 研 究 方 法 (一 )研 究 对 象 以中亚来华留 学 生 为 研 究 对 象,以 新 疆 师 范 大学中亚来华留学生为调查对象。 (二 )研 究 方 法 本文采用文 献 法、问 卷 法 和 访 谈 法。 调 查 问 卷 参 照 2008 年 沈 亚 丽 撰 写 的 硕 士 论 文 《来 华 留 学 生汉语学习动机与 学 习 策 略 及 其 相 关 性 研 究 》的 问卷调查 内 容,[3]采 用 Dornyei的 三 层 面 分 类 法 设计调查问卷,并 针 对 中 亚 来 华 留 学 生 特 点 进 行 修 改 ,考 虑 到 留 学 生 汉 语 水 平 ,问 卷 采 用 双 盲 翻 译 法对问卷进 行 了 翻 译。 问 卷 包 括 两 部 分,第 一 部 分:基本情况 调 查;第 二 部 分:学 习 动 机 调 查。 笔 者在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习的中亚 来华 留 学 生 中,按 照 中 亚 5 国 各 国 留 学 生 比 例 (1345名留学 生 中 哈 萨 克 斯 坦 学 生 占 29.5%,吉 尔吉斯 斯 坦 学 生 占 31.7%,塔 吉 克 斯 坦 学 生 占 26.2%,乌兹别克斯坦学 生 占 2.8%,土 库 曼 斯 坦

乌鲁木齐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状况调查

乌鲁木齐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状况调查
是: a上课 ; b交 中国朋 友 ; c自学 。 Q 除 了课 本 以外 , 7 还通 过什 么 学 习汉 语 ? 可 以 (
多选)
表 1 学 生基 本情 况 项目 类 型 人数 百 分 比
( %)
男 9 9 4 . 67
性别 女
1-0 6 2
13 l
19 3
调 查 , 将 获得 的第 一 手 数 据 材 料 进 行 了量 化整 并
理 、 析 , 出了这 份调 查 报 告 , 分 写 以期 直观 地揭 示 中
亚 留学 生 学 习汉 语 的特 点 , 而 为制 定 和采 取相 应 从 的教学计划 及对 策, 提供 科 学依据 。 2 调查 方法 .
语 学 习情 况 调 查 》 来 华 日本 留 学生 汉 语 学 习情 的“ 况 的调查 问卷 ” 同时 考虑 到 实 际情况 和研 究 目的 , ,
进行了适 当的修改和删除 , 设计 了“ 鲁木齐高校 乌 中亚 留学 生汉语 学 习情况 的调查 问卷 ” 。 问卷 主 要包 括 以下两 个 部分 : 、 人信 息( 一 个 性 别、 年龄 、 国别、 目前就读于哪所大学 )二、 。 学习状 况 ( 计 了2 个调 查 项 目, 设 O 有单 选 和多选 , 学生根据
语言与翻译 2 1 年第 1 0 1 期
乌鲁木齐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状况调查
张 慧
( 新疆大学 语 言学院,鸟鲁木 齐 8 0 0 08) 3
摘要 : 文章调查 了 目前乌鲁木 齐高校 中亚 留学生汉语 学习的基本情况 , 以期 为制 定和 采取相 应 的教 学计划及 对策提供
要 求 , 出选择 ) 做 。 2 个 调查 项 目具体 如下 : 0 Q 你 来新 疆学 习汉语 最 重经验的基础上 , 参照研 究内容 , 设计、 制 定并 发放“ 中亚 留学生 汉 语 学 习情 况 调查 表 ”对 , 3 0 在这 五所 高校 学 习 的 中亚 留学 生进 行 了 问卷 0名

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中亚地区的留学生是指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家的学生,在中国进行学习的学生群体。

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主要包括文化差异、语言环境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

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提高中亚留学生的汉语水平。

首先,中亚留学生的文化差异会影响其汉语学习。

中亚地区与中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因此中亚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可能会遇到文化障碍。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其次,语言环境是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另一个特点。

中亚地区的许多学生在汉语学习之前没有接触过汉语,缺乏汉语的听说环境,这会给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带来困难。

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创造积极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流,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中国文化活动,通过与中国学生的交往,提高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

另外,学习动机也是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亚地区的学生来华留学的动机主要包括求学、工作和提高汉语能力等方面。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动机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任务型教学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特定的教学技巧来提高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效果。

例如,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词汇和语法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汉语沟通,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

另外,教师应根据中亚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学习需求,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作业,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之,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主要包括文化差异、语言环境和学习动机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创造积极的语言环境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策略,提高中亚留学生的汉语水平。

来疆留学生课外汉语阅读情况调查分析

来疆留学生课外汉语阅读情况调查分析

来疆留学生课外汉语阅读情况调查分析
阅读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掌握汉语最有效、最直观简便的学习方式之一。

但在如今按技能设课的模式下,汉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

阅读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长期大量的阅读输入不仅能提升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汉语水平,同时还能一定的提高其他技能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

但由于阅读课的时间有限、课时有限,并不能很好的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语言材料输入,由此,课外阅读就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认为课外阅读的灵活性、多样性、随机性、主动性是课本教材所没有的,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汉语阅读,在自然环境下降低留学生的学习焦虑,这
有利于留学生自然习得汉语。

就此,本文通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新疆两所高校的留学生就课外汉语阅读情况方面进行了调查。

基于相关的阅读理论,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客观分析和论述,发现了来疆留学生在课外汉语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得出课外汉语阅读同留学生汉语水平有一定相关性的结论。

最后,笔者通过发现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再结合自身教学实习期间的启发,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且有可行性的促进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策略,这些策略是旨在为高校在指导和辅助留学生进行汉语课外阅读方面提供一定的建
设性的建议和参考,以此提高来疆留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汉语水平。

影响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情感因素调查研究

影响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情感因素调查研究

2 2 S = .8 .0 D 12
测验 焦 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经常 的考试 、 听写 、 验让 我感 到很不舒 服 。 测
M= .7 S = .3 2 8 D 12
中亚学生性格开朗、 乐观 , 语言焦虑度普遍较低 。 但在社会评价方面 , 男性 比女性体验到的焦虑度 高, 可能是因为男性在语言学习上的普遍劣势造成其使用汉语时反复经历的消极体验所致。 在实际教学 中应注意区别学生的性别因素 , 允许学生特别是男性学生在使用语言时犯错误 , 注意课堂纠错策略 , 给 男 性 学生 创造 更 多 的语 言 学 习成 功 的机 会 , 时 给予正 面反 馈 , 及 帮助 他们 客观 评 价 自己的课 堂表 现 , 降 低 语 言焦虑 。
1. 8 3 1. 6 0
4. 8 1
1 1 .2 35 .0
17 .6
1. 3 8 1. O 6
4. 0 5
.6 7 3. O 6
16 .0
2. 21 1. 72
3. 8 3
1 1 .9 3 8 .8
12 .5
1. 25 . 46
4.3 6
中图分类号 :H 9. 15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01O2( 1) 一  ̄ -5 10—83 00 3(o 0 2 D X5
1 引言 .
近年来 , 中亚地区来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加 , 特别是哈萨克斯坦已成为来华 留学生第九大生源国 , 其中大多数学生在华学习汉语 。 相似的地理 、 历史及文化渊源 , 使中亚各 国来华留学生表现出一些共同 特点。 汉语 国际推广 的新形势要求我们不断细化国家和地 区间学习者 的不同特点 , 逐渐 由通用型汉语 教学 向 国别化 汉 语教 学 转 变 。 面对 中亚 地 区迅 速升 温 的“ 语 热 ”首 先应 了解该 地 区汉 语 学 习者 的特 汉 , 点,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 中亚地区的汉语推广政策 , 并提供针对性的教学 、 教材和师资培训。 学习者作为影响二语 习得的重要因素 , 一直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重视。 学者们从不 同角度对影响二 语习得的学习者特征进行 了阐释 , 中影响较大的是加拿大心理学家加德纳f C C r e 提 出的“ 其 R. .a nr d ) 社会 教育模型” oi eua oam d1 该模型对第二语言学 习的学习者心理特征和社会心理特征进行了 sc — d ct nl oe 。 o i ) 较为全面的解释 , 认为情感变量是影响学习者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 江新20 ) 0 7。 讨论影响中亚 留学生汉 语学习的情感因素 , 将有助于我们 了解中亚汉语学习者的特点。

中亚留学生汉字学习特点调查分析

中亚留学生汉字学习特点调查分析
通 过 调 查 分析 提 出在 对 外汉 字教 学 中应 采 用的 教 学 手 段 和 教 学 方 法 。 [ 键 词 ] 汉 字 学 习 ; 中 亚 留 学 生 ; 调 查 关 【 图分 类 号 】 4 . 中 6 89 [ 献标 识码 ]A 文 [ 章 编 号 ]10 —77 (090 0 1 文 0 1 18 20 )3— 14—0 6


引 言
二 、 究设 计 研
1 调 查对 象 .
在 西部 大开 发和 国际经 济一体 化 的多方作 用
下, 新疆 对外 汉语 教 学 呈 现 出前 所 未 有 的 繁荣 局 面 。长期 以 来 在 对 中亚 留学 生 的汉 语 教 学 过 程
中 , 生普遍 认 为 汉 字难 写 、 识 、 记 。对 他 们 学 难 难
参 照 国内学 者对 学 习汉 语 策 略 的研 究 , 们 我 将 汉字 学 习策略分 为认 知 策略 和元认 知 策 略两大 类: 认知 策 略是指 在对 学 习材料 进行 直接 分析 、 综 合 和转换 等 问 题 的 解 决 过 程 中所 采 取 的 有 效 步
表1
类 别 定 义
20 0 9年 第 3期 第2 O卷 总 第 9 期 2
No. 2 0 3, 0 9
民族教 育研 究
J u n lo e e r h o d c t n frE h i Mio t s o r a fR s ac n E u a o o t nc n f i i i e
类: 哈萨克斯 坦学 生 为 A类 , 吉克斯 坦学 生为 B 塔 类 , 尔 吉 斯 斯 坦 学 生 和 乌 兹 别 克 斯 坦 学 生 为 吉
C类 。
2 语 料 来 源 .

浅谈新疆高校中亚留学生的管理现状及思考

浅谈新疆高校中亚留学生的管理现状及思考

《浅谈新疆高校中亚留学生的管理现状及思考》摘要:新疆与中亚地缘接近,汉语语言环境好,学习生活方便,学费较低,每年有大批的中亚国家学生来新疆各高校学习汉语,学校成留学生会,通过这些较有威信的学生来管理学生,比如查考勤,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及时向老师反馈学生之间的信息,从此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如:二胡、古筝、琵琶、葫芦丝、竹笛、书法、中国画、中国歌曲、舞蹈、戏曲、相声、小品、太极拳、武术等各种活动摘要: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地位的不断提高,来华求学的学生越来越多。

新疆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迎来了无数留学生,然而其中85%为来自中亚的留学生。

文章通过对中亚学生来华目的和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中亚留学生管理中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中亚留学生管理思考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地位不断提高,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大国,从而学习汉语也变成了世界的主流。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求学深造,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国去推广中国文化。

新疆地处中国边界,毗邻中亚,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同时也成了连接中国和中亚各国友好往来的纽带,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

新疆交通往来十分便利,边贸交流频繁,汉语在商业往来、旅游、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习汉语已经成为了新时尚。

新疆与中亚地缘接近,汉语语言环境好,学习生活方便,学费较低,每年有大批的中亚国家学生来新疆各高校学习汉语。

目前,新疆各大高校共有留学生约3000人,分别来自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蒙古、阿富汗、巴基斯坦、俄罗斯、乌克兰、阿塞拜疆、韩国、美国、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国家。

学生类别分为孔子学院奖学金生,丝绸之路奖学金生和自费生。

学生在华学习的时间长短不一,大致分为:硕士两年生,本科四年生,一年生,半年生和四周生。

中亚留学生线上汉语综合课课堂问题行为调查研究

中亚留学生线上汉语综合课课堂问题行为调查研究

中亚留学生线上汉语综合课课堂问题行为调查研究中亚留学生线上汉语综合课课堂问题行为调查研究近年来,中亚地区的留学生数量逐渐增加,其中来华学习汉语的学生也日益增多。

随着疫情的爆发,学校纷纷采取线上教学模式,中亚留学生们也开始参加线上汉语综合课程。

然而,在线上课程中,一些问题行为可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调查中亚留学生在线上汉语综合课堂中的问题行为,以期帮助学校和教师们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本次调查选取了中亚地区某高校的汉语综合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在问卷设计中,我们根据现有文献和专家意见,列举了一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行为,并要求参与者按照自身经历进行选择和排序。

同时,我们也鼓励参与者提供他们在线上课堂中观察到的其他问题行为。

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我们总结出了中亚留学生在线上汉语综合课堂中常见的问题行为,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我们得出的一些重要结论。

首先,参与调查的中亚留学生普遍反映,在线上课堂中存在着技术困扰,故障和稳定性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网络连接质量差、软件使用不熟练以及设备问题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提供技术支持并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线上教学的技术挑战。

其次,在线上汉语综合课堂中,一部分中亚留学生表现出不积极参与的问题行为。

这可能是由于学生缺乏动力、兴趣不高以及自身语言能力的挫败感等因素造成的。

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引入有趣的教学资源、设置游戏化的学习活动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此外,中亚留学生在在线上课堂中,常常存在不理解或误解教师讲解内容的问题行为。

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为了克服这个障碍,教师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语言背景和文化差异,采用简化语言、多媒体辅助讲解等方式,确保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准确理解。

最后,中亚留学生在线上汉语综合课堂中也存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不集中、心态不稳定等问题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鲁木齐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状况调查张慧2012-04-18 21:40:00 来源:《语言与翻译》2011年第1期(新疆大学语言学院,乌鲁木齐 830008)摘要:文章调查了目前乌香木齐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基本情况,以期为制定和采取相应的教学计划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调查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823(2011)01-0076-041.调查目的与意义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力的日益增强使得汉语开始走热。

由于地缘优势以及经贸、历史、文化等原因,新疆尤其是乌鲁木齐市己成为中亚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的首选地之一。

越来越多的汉语学习者成为新疆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分别与中亚各国的诸多高校签署了联合办学的协议,是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较为集中的高等学校。

本课题以这五所高校为调查的地域目标,以中亚留学生为研究目标总体。

笔者在总结对中亚留学生汉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参照研究内容,设计、制定并发放“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表”,对300名在这五所高校学习的中亚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获得的第一手数据材料进行了量化整理、分析,写出了这份调查报告,以期直观地揭示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特点,从而为制定和采取相应的教学计划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2.调查方法该研究采取以问卷为主、文献分析和访谈为辅的方法展开调查。

本文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推断统计的方法对问卷进行分析。

问卷发放与回收的时间为2009年9月至12月。

在所选院校开展调查时,由于各校中亚留学生人数不等,相差较大,故采用按比例随机抽取的方式,随机挑选班级的学员全部参与调查。

一些汉语水平较低的留学生请同学或老师辅导完成。

这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231份,有效问卷212份,回收率为77%,有效率为91.8%。

3.调查问卷的设计我们参考了王学松(2001)《来华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的“来华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同时考虑到实际情况和研究目的,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和删除,设计了“乌鲁木齐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问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一、个人信息(性别、年龄、国别、目前就读于哪所大学)。

二、学习状况(设计了20个调查项目,有单选和多选,学生根据要求,做出选择)。

20个调查项目具体如下:Q1你来新疆学习汉语最重要的理由是:a费用便宜;b语言环境好;c离家近;d喜欢新疆。

Q2你为什么想学习汉语?(可以多选)a对中国、对汉语有兴趣;b对就业有利;c想改变目前的工作状况;d周围人的建议;e便于在中国旅游;f比其他语言好学。

Q3你来新疆后学习汉语努力吗?a很努力:b比较努力;c不太努力;d很不努力。

Q4你觉得自己的日常留学生活:a没意思;b很丰富;c学习很紧张;d学习不紧张。

Q5你对来中国留学的评价:a很值得;b不值得;c不清楚。

Q6现在帮助你提高汉语水平的最主要的方式是:a上课;b交中国朋友;c 自学。

Q7除了课本以外,还通过什么学习汉语?(可以多选)a电子词典:b中文杂志;c中文影视;d电脑;e其他。

Q8你认为自己应该加强哪方面的学习?a口语;b阅读;c听力;d写作。

Q9-Q13对于上课时的学习内容:Q9纠正发音:a喜欢;b不喜欢;c无所谓。

Q10朗读课文:a喜欢;b不喜欢;。

无所谓。

Q11汉语语法:a喜欢;b不喜欢;c无所谓。

Q12会话练习:a喜欢;b不喜欢;c无所谓。

Q13汉语写作:a喜欢;b不喜欢;c无所谓。

Q14你认为汉语什么最难学?a汉字;b语法;c语音;d词汇。

Q15你上课之前是否预习:a是;b比较少;c从不。

Q16你上课时是否记笔记:a是:b比较少;c从不。

Q17课后你是否有意识地进行复习:a是;b比较少;c从不。

Q18你是否按时完成作业:a是:b比较少:c从不。

Q19你是否经常与同学和老师讨论学习问题:a是;b比较少;c从不。

Q20学习汉语的目标是:a能看懂中文报纸、书籍;b会日常会话;。

会旅行用语;d会简单的问候语:e用汉语工作;f HSK8级。

4.调查结果与分析4.1学生基本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性别比例既反映出中亚留学生中男女比例较均衡的状况,又反映出学习语言的学生中,一般女生略占多数的现象。

年龄统计显示,来新疆学习汉语的中亚留学生几乎都是青年人,在年龄上更偏向年轻,这个比例远远大于其他外国留学生中青年人所占的比例。

从统计中可以看出,中亚留学生大多来自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表1 学生基本情况4.2.中亚留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统计分析(表2)表2 调查结果(1)学习环境:从Q1显示,中亚留学生之所以选择来新疆学汉语,45.396的学生认为“语言环境好”,有33%的学生认为“费用便宜”,有12.396的学生因为“喜欢新疆”,还有9.4%的学生选择“离家近”。

作为中亚诸国的近邻,新疆与中亚有着地缘、民族、宗教、历史、文化方面的广泛联系。

新疆境内的很多民族与中亚各国人民有着渊源关系,宗教信仰相同,民风民情相似,中亚国家的留学生来中国新疆留学,生活语言上没有太大的障碍,大部分人还能从新疆找到自己的亲属,所以他们在新疆留学也不会感到寂寞。

由此,相对于其他地方,中亚留学生更愿意来新疆学习汉语。

(2)留学动机:从Q2“为什么学习汉语”的回答中看,“对中国、对汉语有兴趣”和“对就业有利”成为最普遍的选择,分别占到69.8%和66.1%。

从学习动机分类来看,“对中国、对汉语有兴趣”属于融入型动机,“对就业有利’嘱于工具型动机。

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活力四射,这一切对很多中亚留学生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中亚跟中国是近邻,跟中国在商业和贸易上的交往十分密切,很多青年人希望能在中国谋求发展。

这成为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另一主要原因。

(3)学习生活:从Q4可以看到,有44.8%的学生认为“学习很紧张”,9%的学生认为“学习不紧张”,41.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留学生活‘很丰富”,只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留学生活“没有意思”,说明大部分的留学生对于在新疆的留学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

通过对Q3反馈分析,来新疆后学习汉语很努力和比较努力的留学生有75%,占绝大多数,但仍然有6.1%的留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方面很不努力,那么,这部分学生就需要对外汉语教师的特别关注。

Q5显示,78.3%的学生对自己在新疆留学有很高的评价,认为“很值得”,但对于留学生活中也有不满意的地方,有5.7%的学生认为留学生活“不值得”。

(4)学习方式:从Q6可以看出,有81.1%的学生把“上课”作为提高汉语水平的最主要方式。

本来在校就读的学生应该以上课为主,但仍有6.6%的学生把“自学”、12.3%的学生把交中国朋友”作为提高汉语水平的主要方式,这提醒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对中亚学生的课堂教学。

从Q7“除了课本以外,还通过什么学习汉语”来看,使用电子词典的学生很多,达到了85.8%,有32.5%的学生通过电脑学习汉语,中文影视、中文杂志各占15.1%和13.2%。

(5)学习兴趣:Q8表明,60.4%的学生认为自己应该加强口语方面的学习,而只有5.2%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强写作方面的学习。

Q9-Q13是教学中各项具体内容,通过分析,Q9中选择“喜欢”纠正发音练习的人数比较多,占61.3%,明确表示“不喜欢”的有18.4%。

Q10中选择“喜欢”朗读课文练习的人数有52.8%,明确表录‘不喜欢”的只有14.2%。

这两个结果说明大部分学生是喜欢纠正发音和朗读练习的。

Qll中,对汉语语洽‘不喜欢”和抱无所谓态度的占50%,可以看出中亚留学生对语法学习的兴趣一般。

Q12有79.2%的学生喜欢会话练习,居首位,不喜欢的人只占5.2%,由此可见,留学生对汉语的实践性练习更重视一些,态度更积极一些。

Q13中,32.1%的学生不喜欢写作,这在Q8的答案中也有反映。

很多中亚留学生不喜欢写作,也不愿意在写作方面下工夫,反映出中亚留学生“重口语轻文字”的普遍倾向。

(6)学习难点:从Q14可以看出,45.3%的学生认为“语音”最难学,41%的学生认为“汉字”最难学。

中亚学生把发音、汉字问题列为汉语学习困难的首位。

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母语属于无声调语言,因此他们通常无法读准二、三、四声;二是学生的母语在书写上采用拼音文字,字形直接表音,而汉语的文字与语音分离,无法根据字形拼读字音,因此,中亚学生在汉字的书写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困难。

(7)学习习惯:Q15,Q16,Q17,Q18,Q19是有关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有57.1%的学生上课前预习,65.1%的学生课后复习,76.4%的学生按时完成作业,58%的学生经常与同学和老师讨论学习问题,只有44.8%的学生有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还有一些学生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6.6%的学生从不与同学和老师讨论学习问题。

这样的学习习惯大大影响了汉语学习的效果,造成了所学内容难以巩固,“课上学,课后忘”,记忆停留时间短暂,知识体系无法在循序渐进的积累中逐步建立起来,从而导致了后续的高层次学习难以进行。

(8)学习目标:从Q20可以看出,32.1%的学生计划用汉语工作,意味着将汉语作为自己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因此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汉语水平要求较高,有12.3%的学生希望能看懂中文报纸、书籍,有9.4%的学生希望自己的汉语水平能达到HSK8级以上。

5.结语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乌兽木齐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状况调查习现状,这对今后的汉语教学应该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提高教学水平来吸引学生外,还要注意改变和调整他们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适应在中国的学习,以及体会到学习汉语的益处。

另外,还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交流,解除他们的种种顾虑,从而愉快、轻松地学习。

语言学习是一门学问,语言教学更是一门艺术。

要想使学生学有所得,教师教有所获,就必须时刻观察、研究教学对象,教师在实施因材施教的同时,也要因“生”施教,即不忘考虑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确实做到教学相长,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基金项目:此文为新挂大学校院联合资助项目“乌香木齐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状况研究——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XY08024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慧(1969- ),女,新提大学语言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汉语教学和研究。

参考文献:刘珣.2000.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王建勤.2006.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与汉语认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368-375.王学松.2001.来华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4) :25-30.伊莉爱·艾孜买提.2007.针对中亚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学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4):139-142.周殿生.2005.新怪的对外汉语教学特点与策略探讨[7].语言与翻译,(4):63-66.A Survey of the Foreign Students from Central Asia Learning Chinese inUrumqiZHANG Hui(Languages College,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08, China)Absract:This survey,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entral Asia students living and studying in Urumqi,reflects their basic situation .So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making and adopting the appropriate teaching plans and strategies.Key words:foreign students from Central Asia;Chinese learning;a surve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