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配制——透析袋制备

合集下载

透析袋使用前如何处理

透析袋使用前如何处理

透析袋在使用前如何处理透析已成为生物化学实验室最简便最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之一.在生物大分子的制备过程中,除盐、除少量有机溶剂、除去生物小分子杂质和浓缩样品等都要用到透析的技术。

透析只需要使用专用的半透膜即可完成。

通常是将半透膜制成袋状,将生物大分子样品溶液置入袋内,将此透析袋浸入水或缓冲液中,样品溶液中的大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被截留在袋内,而盐和小分子物质不断扩散透析到袋外,直到袋内外两边的浓度达到平衡为止。

保留在透析袋内未透析出的样品溶液称为“保留液”,袋(膜)外的溶液称为“渗出液”或“透析液”。

透析的动力是扩散压,扩散压是由横跨膜两边的浓度梯度形成的.透析的速度反比于膜的厚度,正比于欲透析的小分子溶质在膜内外两边的浓度梯度,还正比于膜的面积和温度,通常是4℃透析,升高温度可加快透析速度。

透析膜可用动物膜和玻璃纸等,但用的最多的还是用纤维素(再生纤维素RC、纤维素酯CE、PVDF等)制成的透析膜,目前常用的是美国美国光谱医学公司(spectrum,上海欧韦达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华区特约总经销)和美国Union Carbide (联合碳化物公司,上海欧韦达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是华东区特约经销商)生产的各种尺寸的透析管,截留分子量MwCO(即留在透析袋内的生物大分子的最小分子量,缩写为MwCO)大概有100、500、1000、2000、3500、8000、10000、15000、20000、25000、50000、100000、250000、500000、1000000等种类,单位为道尔顿(D)。

商品透析袋制成管状,其扁平宽度为8 mm~77 mm不等.为防干裂,出厂时都用10%的甘油处理过,并含有极微量的硫化物、重金属和一些具有紫外吸收的杂质,它们对蛋白质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有害,用前必须除去。

透析膜可用动物膜和玻璃纸等,但用的最多的还是用纤维素制成的透析膜,目前常用的是美国Union Carbide (联合碳化物公司)和美国光谱医学公司生产的各种尺寸的透析管,截留分子量MwCO(即留在透析袋内的生物大分子的最小分子量)通常为1万左右。

透析袋原理、分子量的选择、使用方法步骤

透析袋原理、分子量的选择、使用方法步骤

透析袋原理、分子量的选择、使用方法步骤透析袋原理自1861年发明透析方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透析已成为生物化学实验室最简便最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之一。

在生物大分子的制备过程中,除盐、除少量有机溶剂、除去生物小分子杂质和浓缩样品等都要用到透析的技术。

通常是将半透膜制成袋状,将生物大分子样品溶液置入袋内,将此透析袋浸入水或缓冲液中,样品溶液中的大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被截留在袋内。

分子量的选择透析是一个简单的扩散过程,溶质中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溶液通过半透性膜扩散到低浓度溶液中,直至渗透压达到平衡。

由于多孔膜的选择性,使得溶质中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而较大物质则被截留,从而分离出不同大小分子量的物质,依据分子量大小截留,可高效用于分离工艺,改变或控制透析的条件,可在多种透析应用中得到预期效果,通过截留分子量(MWCO)可使目标分子得到分离。

所以透析袋分子量的选择就决定了实验的成败。

这篇文章就详细介绍了如何选择合适的透析袋。

透析膜的材质透析膜可用动物膜和玻璃纸等,但用的最多的还是用纤维素制成的透析膜,主要有再生纤维素(RC)、纤维素酯(CE)、聚偏二氟乙烯(PVDF)。

但随着生物技术发展,对透析袋处理样品更多更严格的要求,根据生产工艺有可以分为标准膜和生物技术级膜。

生物技术纤维素酯(CE)膜生物学惰性和超纯的生物技术CE膜,用于带电荷分子的分离及大分子纯化。

生物技术CE膜对条件及溶剂要求较高。

一般而言,CE膜能够抗弱的或稀的酸碱溶液和轻微乙醇,MWCO只有轻微改变。

**直接与有机溶剂接触会破坏CE膜。

生物技术CE膜能在pH2-9与4-37℃下使用。

即用透析装置中也可使用CE膜。

生物技术再生纤维素(RC)膜生物技术RC膜通过再生过程制得,物理抗性与化学相容性得到改良,具有与生物技术CE膜一样高纯度与均一的MWCO。

RC膜能够与高浓度的弱酸碱、低浓度的强酸碱、大多数醇类及一些温和的或低浓度有机溶剂共用,**直接与强极性或有机溶剂接触会破坏RC膜。

蛋白质的透析实验

蛋白质的透析实验
透析实验
—— 蛋白质的透析
实验原理

透析是膜技术的一种,利用透析膜可以选择性 的透过一定大小分子,从而将待分离纯化的物 质和杂质离子分离开。 透析膜是半透膜,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它不 能透过透析膜,而小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透 析膜与周围的缓冲溶液进行溶质交换,进入到 透析液中。


常见的透析有:蛋白质的透析和糖类的透析。
操作步骤
透析 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促进溶液交 换。透析过程中需要更换洗脱溶液 数次(约15min一次),至达到透析 平衡为止(洗出液中无 Cl- ),约需 1h.
检查透析效果

检查氯离子:自烧杯中取水1~2ml,加10%硝 酸溶液数滴使之成酸性,再加入1%硝酸银1~2 滴,检查氯离子的存在。 检查蛋白质:从烧杯中取1~2ml,做双缩脲反 应,检查是否有蛋白质存在。 双缩脲反应:加10%氢氧化钠1ml,振荡摇匀, 再加1%硫酸铜溶液1滴,振荡,观察是否出现 粉红色。
检查透析效果的方法:用1% BaCl2检查 (NH4)2SO4,用1%AgNO3检查NaCl、KCl 等

操作步骤
装样 取一段透析袋 10~15cm ,将其 一端用棉绳扎死,由开口端加入约 5ml待透析的样品溶液(蛋白质氯化 钠溶液),开口端用棉绳扎死,放 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系于一横 放在烧杯的玻璃棒上。
透析装置(原理图)实验仪器Βιβλιοθήκη 磁力搅拌器器材与试剂

器材:透析袋 ,烧杯,玻璃棒,磁力搅拌 器,试管及试管架。 试剂:饱和氯化钠溶液,10%硝酸溶液, 1%硝酸银溶液,10%氢氧化钠溶液,1%硫 酸铜溶液。

操作步骤

透析袋的处理:一般是将透析袋剪成10~ 20cm的小段,在2%(W/V)NaHCO3和 1mmol/L的EDTA(pH8.0)中煮沸10min, 用蒸馏水彻底洗尽透析袋,然后放在 1mmol/L的EDTA(pH8.0)中煮沸10min, 用蒸馏水彻底洗尽透析袋,冷却后,存放 于4℃,从此时起取用透析袋,必须戴手 套

蛋白质的透析实验

蛋白质的透析实验

操作步骤
透析 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促进溶液交换。透析过程中
需要更换洗脱溶液数次(约15min一次),至达到透 析平衡为止(洗出液中无Cl-),约需1h.
检查透析效果
• 检查氯离子:自烧杯中取水1~2ml,加10%硝酸溶液数滴使之成酸性,再 加入1%硝酸银1~2滴,检查氯离子的存在。
• 检查蛋白质:从烧杯中取1~2ml,做双缩脲反应,检查是否有蛋白质存在。 • 双缩脲反应:加10%氢氧化钠1ml,振荡摇匀,再加1%硫酸铜溶液1滴,振
荡,观察是否出现粉红色。
注意事项
➢ 把需要透析的样品盛于透析袋内,袋内留有挤去空气的空余部分,以防 由于溶剂渗入造成样品体积增加而引起透析袋胀破
➢ 为了获得较快的透析速度,常常采取一些措施保持膜两侧浓度差具有最 大差,如经常更换透析外液,连续搅动外液。
透析实验
——蛋白质的透析
实验原理
• 透析是膜技术的一种,利用透析膜可以选择性的透过一定大小分子,从 而将待分离纯化的物质和杂质离子分离开。
• 透析膜是半透膜,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它不能透过透析膜,而小分子 物质可以自由通过透析膜与周围的缓冲溶液进行溶质交换,进入到透析 液中。
• 常见的透析有:蛋白质的透析和糖类的透析。
➢ 检查透析效果的方法:用1% BaCl2检查(N H4)2SO4,用1%AgNO3检查NaCl、KCl等
操作步骤
装样 取一段透析袋10~15cm,将其一端用棉绳扎死,
由开口端加入约5ml待透析的样品溶液(蛋白质氯化 钠溶液),开口端用棉绳扎死,放入盛有蒸馏水的 烧杯中,系于一横放在烧杯的玻璃棒上。
透析装置(原理图)
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仪器
• 磁力搅拌器
器材与试剂

透析液配制操作规程

透析液配制操作规程

透析液配制操作规程
一、成分与含量
A粉:氯化钠1613克、氯化钾54.8克、氯化钙94.8克、氯化镁37.6克、总量1800.2克。

B粉:碳酸氢钠660克、氯化钠306克。

二、用量
A粉一袋可用于两个患者的治疗,B粉一袋可用于一个患者的治疗。

三、配制方法
取A粉一袋加入含量为99%以上的冰醋酸120ml,然后加透析用水至10000ml,全部溶解,配制成A浓缩液;
取B粉一袋加透析用水至10000ml,全部溶解,配制成B浓缩液。

四、有限期限
A浓缩液配好后有效期为一周,B浓缩液配好后有效期为24小时。

五、注意事项
1、本品粉剂开封后应立即使用。

2、粉剂如有包装破损、粉末泄露、粉末中有明显杂质等情况严禁
使用。

3、本品应存放于室温,避免阳光直晒,通风良好的室内。

不得于
有毒、有害、有污染和不良气味的物品混存。

六、A、B浓缩液稀释为透析液后,每月做一次细菌检测,细菌总数不大于200CFU/ML;每季度做一次内毒素检测,细菌内毒素不大于2EU/ML;每批次和每月做一次透析液离子浓度检测,最终离子浓度(mmol/l)为:钠140、钾2、钙1.75、镁0.5、氯107.5、碳酸氢根39、PH7.0~7.8.。

蛋白质透析的实验报告

蛋白质透析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蛋白质透析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透析袋的使用和操作技巧。

3. 学习如何通过透析分离蛋白质混合物。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透析是一种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来分离和纯化蛋白质的方法。

半透膜允许小分子物质(如盐、小分子有机物)自由通过,而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则被阻挡在膜的一侧。

通过改变透析袋内外的离子浓度,可以调节蛋白质的溶解度,从而实现蛋白质的分离。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透析袋、磁力搅拌器、剪刀、移液枪、试管、烧杯、蒸馏水、氯化钠、鸡蛋清等。

2. 实验试剂:0.1M氯化钠溶液、0.01M氯化钠溶液、蒸馏水、10%硫酸铵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透析袋:将透析袋剪成适当大小,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2. 配制蛋白质溶液:将鸡蛋清用移液枪吸取一定量,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

3. 透析袋预处理:将透析袋浸入0.1M氯化钠溶液中,浸泡30分钟,以去除透析袋中的杂质。

4. 透析操作:将预处理好的透析袋放入烧杯中,加入10%硫酸铵溶液,搅拌均匀。

将配制好的蛋白质溶液用移液枪加入透析袋中,确保蛋白质溶液充满透析袋。

5. 透析过程:将透析袋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透析袋悬浮在水中。

用磁力搅拌器缓慢搅拌,保持透析袋内外液体充分接触。

6. 透析时间: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透析时间。

一般透析时间为4-8小时。

7. 检测透析效果:在透析过程中,定时取样,用比色法检测透析袋内外的蛋白质浓度,以评估透析效果。

8. 透析结束:透析结束后,将透析袋内的蛋白质溶液倒入试管中,用比色法检测蛋白质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透析过程中,透析袋内外的蛋白质浓度逐渐降低,说明蛋白质通过透析膜逐渐进入蒸馏水中。

2. 透析结束后,透析袋内的蛋白质浓度与透析前的蛋白质浓度相比,有显著降低,说明透析过程有效分离了蛋白质。

3. 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透析后的蛋白质溶液中蛋白质浓度较低,说明透析过程实现了蛋白质的分离。

用滤纸制作透析袋_刘小楠

用滤纸制作透析袋_刘小楠

用滤纸制作透析袋t 刘小楠 王重力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5009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生物学6七年级下册第八章演示实验2/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0,其目的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哪种物质可以透过透析袋,思考进入消化系统前食物为什么必须经过消化。

利用透析袋能够使学生较为形象地联想到消化道,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课本5生物技术实践6(选修1)专题5/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0,在进行样品处理过程中用透析袋对血红蛋白溶液进行透析。

以上两个实验都用到了透析袋。

但是对于一般学校,透析袋使用成本较高且不易购买,用价格低廉、易获得的滤纸来自己制作透析袋成为教学的需要。

1 材料准备大张中性滤纸、剪刀、市售合成胶水、尿糖试纸、浓硫酸、氨水、55mm 玻璃棒、525cm 塑料花盆、接水盘、烧杯、护目镜、橡胶手套、防护口罩。

2 制作过程(1)准备滤纸袋把大张中性滤纸裁剪成长方形(20c m @11cm),预留lcm 进行对折,并用胶水把预留的这一部分与折叠处相粘,形成长约20cm 宽约5cm 的滤纸袋,如图1所示,待胶水干后,进行处理。

图1(2)切割玻璃棒截取若干根玻璃棒,每根长约22cm(长度大于滤纸袋的长度,这样填充滤纸袋进行酸处理后易取拿)。

(3)配制药品¹因为浓硫酸和氨水具有强腐蚀性,在进行药品配制及处理滤纸袋的时候,需戴上护目镜、橡胶手套和防护口罩(一般的劳保商店都可以买到且价格便宜)。

º将100mL 的浓硫酸慢慢加入到装有50mL 水的接水盘中,搅拌均匀后冷却到室温(硫酸液一定要冷却到室温,否则滤纸袋会全部溶解掉,甚至发生炭化)。

»另取一接水盘,加入1P 2容积的水,再加入200mL 新制的氨水,浓度约为1215%,混合后待用。

(4)酸处理取滤纸袋,里面用玻璃棒填充(防止发生粘连),放入上述已配好的硫酸液中,用玻璃棒使它全部浸泡在酸液中,浸泡60~90s,其间平行摆动填充的玻璃棒,使内部的硫酸液充分流动,让反应进行彻底。

透析袋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透析袋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透析只需要使用专用的半透膜即可完成。

通常是将半透膜制成袋状,就叫做透析袋。

自ThomasGraham1861年发明透析方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透析已成为生物化学实验室最简便最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之一。

在生物大分子的制备过程中,除盐、除少量有机溶剂、除去生物小分子杂质和浓缩样品等都要用到透析的技术。

透析只需要使用专用的半透膜即可完成。

通常是将半透膜制成袋状,将生物大分子样品溶液置入袋内,将此透析袋浸入水或缓冲液中,样品溶液中的大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被截留在袋内,而盐和小分子物质不断扩散透析到袋外,直到袋内外两边的浓度达到平衡为止。

保留在透析袋内未透析出的样品溶液称为“保留液”,袋(膜)外的溶液称为“渗出液”或“透析液”。

透析的动力是扩散压,扩散压是由横跨膜两边的浓度梯度形成的。

透析的速度反比于膜的厚度,正比于欲透析的小分子溶质在膜内外两边的浓度梯度,还正比于膜的面积和温度,通常是4℃透析,升高温度可加快透析速度。

透析膜可用动物膜和玻璃纸等,但用的最多的还是用纤维素制成的透析膜,目前常用的是美国UnionCarbide(联合碳化物公司)和美国光谱医学公司生产的各种尺寸的透析管,截留分子量MwCO(即留在透析袋内的生物大分子的最小分子量,缩写为MwCO)通常为1万左右。

商品透析袋制成管状,其扁平宽度为23mm~50mm不等。

为防干裂,出厂时都用10%的甘油处理过,并含有极微量的硫化物、重金属和一些具有紫外吸收的杂质,它们对蛋白质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有害,用前必须除去。

可先用50%乙醇煮沸1小时,再依次用50%乙醇、0.01mol/L碳酸氢钠和0.001mol/LEDTA溶液洗涤,最后用蒸馏水冲洗即可使用。

实验证明,50%乙醇处理对除去具有紫外吸收的杂质特别有效。

使用后的透析袋洗净后可存于4℃蒸馏水中,若长时间不用,可加少量NaN2,以防长菌。

洗净凉干的透析袋弯折时易裂口,用时必须仔细检查,不漏时方可重复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丙烯酰胺配置方法
配方[1]
丙烯酰胺(Acr)[2]290g
甲叉双丙烯酰胺(Bic)[3]10g
超纯水至1000ml
配置步骤
●取所需体积的DDW于水浴锅或沸水中预热(水温不低于37℃)
●称取所需的丙烯酰胺和甲叉双丙烯酰胺,加入预热的DDW定容至所需体积,
玻璃棒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将上述溶液用定性滤纸过滤,滤后可分装入瓶,4℃保存
注意事项
⏹丙烯酰胺为有毒化学物,配置时应小心操作,进行必要的防护。

操作时应穿专用实验服,佩戴两层口罩及手套;
称量时小心操作,避免试剂粉末飞溅;
操作桌面铺报纸,尽量避免丙烯酰胺接触实验室常用仪器;
配置器皿为专用器皿,不得混用;
接触过丙烯酰胺的手套等物品应及时清理,不得污染实验室其他设施。

⏹过滤时应勤换滤纸,否则可导致过滤速度缓慢。

⏹溶液配制完成后,应标记溶液名称(组成)、配制日期、配制人、贮存条件等
必要信息。

⏹配置好的丙烯酰胺可于4℃长期保存,使用时恢复至室温且无沉淀,若出现沉
淀应及时更换。

注:
[1]试剂位于213天平下方试剂柜中,试剂剩余不多时应及时告知唐老师购买
[2]丙烯酰胺(Acrylamide)
[3] 甲叉双丙烯酰胺,又称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acrylamide)
透析袋预处理方法
(1)将透析管剪成适当长度,10-20cm的小段,即形成透析袋
(2)在大体积2%(m/V)碳酸氢钠和1mmol/LEDTA(PH8.0)中将透析袋煮沸10min (3)将透析袋用蒸馏水彻底漂洗
(4)将透析袋置1mmol/LEDTA(PH8.0)中煮沸10min
(5)将透析袋冷却,存放于4摄氏度,应确保透析袋始终浸没在液体中。

重要:从此步起用透析袋时一定要带手套操作
(6)在使用前要用蒸馏水将透析袋里外加以清洗。

用过的透析袋保存前需要怎么处理?
用生理盐水浸泡以去掉蛋白,并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然后置50%乙醇中保存即可;
用完以后,要彻底洗干净,透析袋也可以保存在0.1%叠氮钠(可防止微生物生长)里;
0.05%-0.1%叠氮钠,或者1mM EDTA,或者50%甘油中4度保存,公司的人建议前两种保存比较好!
Western blot
Western blot protocol 步骤:
1. 分离胶和积层胶,制胶板;注意:灌分离胶时不要加太多。

2. 蛋白变性:准备蛋白样本,加入等体积的2×上样Buffer稀释,置于沸水中煮10min(预染marker煮5min)
3. 加样:每孔加入20~40μl样品
4. 电泳:置于电泳槽中电泳45min,恒定电流90mA(2块板),如为1块板则电流为50mA;
5. 取出胶板,用切割刀修好胶;
6. 将胶置于转膜液中浸泡;
7. 按顺序放好下列物质:黑面→海绵→滤纸→胶→NC膜→滤纸(用吸管赶去气泡)→海绵;
8. 置于转膜槽中于,黑面对黑面,加上冰块,加入转膜液;
9. 装好电极,于恒定电压100V下,90min;
10. 丽春红染膜;
11. 用TBST洗去丽春红;
12. 封闭:加入5%脱脂奶粉+TBST,常温摇床摇1h;
13. 回收封闭液,加入一抗【一抗用5%BSA+TBS稀释】;
14. 置于4℃摇床摇过夜;
15. 回收一抗,TBST洗膜,10min,共3次;
16. 加入二抗【二抗用5%脱脂奶粉+TBS稀释】,常温摇床摇1h;
17. 回收二抗,TBST洗膜,10min,共3次;
18. 将膜置于发光液中浸泡约1min;
19. 将膜铺于曝光盒中,于暗室中曝光,洗胶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