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温层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逆温现象知识点总结

逆温现象知识点总结一、逆温现象的形成原因1. 温室效应:白天太阳能照射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能后会升温,导致地面温度较高。
夜晚地面会释放热量,降低地面温度。
然而,地面上的气体(包括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易散热,会保持一定的温暖,导致夜晚地面温度高于空气温度,形成逆温现象。
2. 地形效应:在山谷、盆地等地形地区,地面会吸收更多太阳能,导致地面温度更高。
而盆地等地形地区周围则是高地,周围空气流动不畅,难以将热量带走,使地面温度高于空气温度,形成局部逆温现象。
3. 大气辐射:在夜晚,地面上的物体会向周围空气辐射热量,使地面温度升高。
然而由于夜晚地面空气没有湍流对流,导致地面温度远高于地面以上空气温度,形成逆温现象。
4. 地面表面状态:干燥的土壤和砾石能够更快地吸收和释放热量,而湿润的土壤和植被覆盖的地面能够更好地保持热量。
因此,地面的覆盖物和土壤湿度也是形成逆温现象的重要因素。
二、逆温现象的影响1. 大气环流:逆温现象会导致地面温度高于空气温度,在一定高度以上空气温度会逐渐升高,形成温度递减层,阻碍大气的上升运动。
这对气压系统和风向风速产生影响,形成静稳天气,导致污染物难以扩散。
2. 污染物扩散:逆温现象会导致大气环流不畅,使污染物无法有效扩散,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特别在城市盆地等地形地区,逆温现象容易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3. 气象条件:逆温现象通常伴随着无风的晴朗天气,使得地面温度升高,湿度降低,使得气象条件干燥,对农作物生长和水资源管理产生影响。
4. 农业生产:逆温现象使得地面温度较高,在冬季可以防止霜冻的产生,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夏季逆温现象也可能导致热浪天气,对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三、逆温现象的监测与预警1. 温度监测:逆温现象通常发生在夜间,通过地面和空气的温度监测可以发现逆温现象的发生。
特别在冬季寒冷的夜晚,逆温现象容易发生。
2. 大气环流监测:通过气象雷达、探空仪等设备监测大气环流情况,可以发现逆温现象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提前预警污染物扩散不利的情况。
克拉玛依PM2.5浓度分析及逆温层对其影响研究

克拉玛依PM2.5浓度分析及逆温层对其影响研究克拉玛依PM2.5浓度分析及逆温层对其影响研究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克拉玛依市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也面临着严峻的空气质量问题。
其中,PM2.5是空气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研究克拉玛依市的PM2.5浓度及其受逆温层影响的变化规律,对于理解和改善该地区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PM2.5是什么。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能够悬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被人体吸入后会沉积在呼吸道中,给健康带来巨大的风险。
因此,监测和控制PM2.5浓度成为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任务。
克拉玛依市位于独山子盆地中部,地理位置独特。
在冬季,由于地势低洼,地面冷空气下沉,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
逆温层指的是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与常规情况相反的现象,即地面温度低于高空温度。
逆温层具有一定的阻隔作用,使得大气中的污染物无法很好地扩散,导致污染物在逆温层下界积聚,形成高浓度区域。
为了研究克拉玛依市的PM2.5浓度变化及其受逆温层影响的规律,我们采用了多项监测手段。
首先,我们使用了公开的监测数据,包括气象站的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等信息,以及PM2.5浓度监测站的数据。
此外,我们还使用了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大范围的空气质量监测,以获取更为详细和全面的数据。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克拉玛依市的PM2.5浓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冬季,由于逆温层的形成,PM2.5浓度明显升高,污染物在地面积聚,造成严重的雾霾天气。
而夏季,随着逆温层消散,大气中的污染物可以较为顺利地扩散,PM2.5浓度相对较低。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逆温层的高度和稳定度对PM2.5浓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逆温层高度较低且稳定时,空气很难流动,污染物无法有效地扩散,导致PM2.5浓度增加。
而逆温层高度较高或不稳定时,空气流动性较好,污染物会随风散去,PM2.5浓度相对较低。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

盆地地形由于周围环山,底部平坦,冷空气容易在底部积聚。当夜晚来临时,盆地底部冷空气迅速降温,而周围山体的热空气被阻挡在山体上方,无法进入盆地,导致盆地内温度降低速度加快,进而引发逆温现象。
地形因素
地面辐射冷却是指地面通过长波辐射的方式向大气中释放热量,导致地面温度降低的现象。
地面辐射冷却的定义
1
交通事故
2
3
逆温现象导致能见度降低,影响驾驶员视线,增加交通事故风险。
在夜间或清晨的逆温现象下,气温下降迅速,路面结霜或起雾,进一步降低能见度,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逆温现象还会影响驾驶员对路况的判断,例如对前方道路状况、障碍物等判断失误,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03
逆温现象还会影响土壤水分蒸发和农作物的水分吸收,导致农作物缺水干旱,加重农业灾害。
通过增强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空气污染防治工作,共同维护良好的空气环境。
增强社会监督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05
逆温现象的研究展望
加强逆温现象形成机制的研究
要点三
深入研究逆温现象发生的物理机制
了解逆温现象产生的微观过程和动力学机制,探索温度逆向变化与大气层结结构的关联。
要点一
要点二
探讨逆温现象的气候变化影响
农业灾害
01
逆温现象导致农作物生长环境不良,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02
在逆温条件下,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营养物质积累减少,进而导致农作物减产或质量下降。
逆温现象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
在逆温条件下,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增多,进而增加人体患病概率。
逆温现象还会影响人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例如在寒冷天气中长时间处于逆温条件下,容易导致人体受寒感冒等。
逆温现象的原理及应用

逆温现象的原理及应用引言逆温现象是大气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主要指的是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非典型情况。
在逆温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增加,与常规的温度递减情况相反。
逆温现象的原理和应用在多个领域中展示出重要价值。
逆温现象的原理逆温现象的形成原理主要与大气层中的垂直温度梯度有关。
通常情况下,随着高度的升高,大气温度会逐渐降低,这是因为空气受到的压力减小,分子速度增加而导致的。
然而,在某些特殊的天气条件下,垂直温度梯度可能会发生反转,导致逆温现象的出现。
温度逆转层逆温现象通常发生在大气中的某个特定高度范围内,这一范围称为温度逆转层。
温度逆转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空气在该层内很难上升或下沉,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屏障的效果。
这也是逆温现象在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方面,例如航空领域的气流管制和高空作业等。
形成机制逆温现象的形成机制有多种可能性。
其中一种常见的形成机制是地面散热不足,地表温度比较高,在上层的空气温度却相对较低。
这种情况常出现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表受晒后,减少辐射散热而温度上升。
另一种形成机制是通过风向和山脉等地形特征的影响,将暖流隔离在冷流之上形成逆温现象。
逆温现象的应用逆温现象在很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空气污染治理逆温层的存在能够限制大气的垂直混合,导致臭氧和其他污染物在低层积累,进而影响空气质量。
因此,研究和监测逆温现象对于控制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时监测逆温层的高度和变化趋势,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减排措施,提高空气质量。
无人机技术逆温现象对于无人机(UAV)的飞行具有重要影响。
逆温层的存在会对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和高度控制造成挑战。
研究逆温层的高度和特性,可以帮助无人机通过逆温层或避开逆温层,以提高飞行效率和安全性。
气象预测逆温现象对天气和气候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影响。
逆温层的存在可以影响低层大气的稳定性和风向风速的分布,从而对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40题)1、关于污染型扩建项目现有工程污染源源强的确定方法()。
A.实测法B.物料衡算法C.类比法D.查阅参考资料【答案】 A2、某设施甲苯尾气浓度为20mg/m3,风量为200000m3/h,下列处理方法中合理的是()。
A.海水法B.排烟再循环法C.石灰石/石灰—石膏法D.低温等离子体法【答案】 D3、炉渣与焚烧飞灰应分别收集、贮存和运输,()属于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
A.秸秆焚烧飞灰B.农林废物焚烧飞灰C.生活垃圾焚烧飞灰D.工业垃圾焚烧飞灰4、(2016年真题)某电厂空冷风机的声功率级为105dB(A),该风机位于高40m的平台上,距风机直线距离为100m处敏感点的声级为()(只计几何发散衰减)。
A.74dB(A)B.65dB(A)C.57dB(A)D.54dB(A)【答案】 D5、某铁路周围距铁路中心线500m处有居民楼,有一列600m火车通过时,测得距铁路中心线250m处的声压级为65dB(A),则该居民楼的声压级为()。
A.62dB(A)B.63dB(A)C.60.5dB(A)D.76dB(A)【答案】 C6、某可降解物质,在一个河流排污口下游15km处预测浓度比排污口浓度降低了50%,则下游30km处浓度比排污口浓度降低()。
A.60%B.65%C.70%D.75%7、下列有关环境经济评价中环境价值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价值=支付意愿=价格×消费量-消费者剩余B.无论是使用价值还是非使用价值,其恰当量度都是人们的最大支付意愿(WTP)C.环境的使用价值是指环境被生产者或消费者使用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D.环境的非使用价值是指人们虽然不使用某环境物品,但该物品仍具有的价值【答案】 A8、某企业年操作时间为300d,工艺废水产生量为1000t/d,COD浓度为1000mg/L,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00t/d,COD浓度为300mg/L,两种废水混合后送厂污水站处理,COD的去除效率为90%,处理后40%外排,该企业污水中COD 的排放量为()。
逆温现象与大气污染

逆温现象与大气污染逆温现象是指地球大气中温度垂直递增的现象,这与通常情况下的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递减相反。
逆温现象通常发生在近地面上方的低层大气中,引起大气污染问题。
本文将探讨逆温现象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
首先,逆温现象对大气污染的形成与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逆温层的形成可导致污染物在近地表层不容易扩散和稀释,使其浓度增加。
逆温层阻止了大气的垂直混合,形成了类似“罩子”的层状结构。
此时,污染物被“困”在逆温层内,无法通过对流扩散到高层大气中,容易产生雾霾等污染现象。
逆温层还会影响气象条件,使气候稳定,大气污染物停滞在逆温层内。
其次,逆温层能导致大气污染物的长距离传输。
由于逆温层的存在,污染物无法很容易地通过对流垂直扩散,而是沿着逆温层边界向水平方向传输。
这就使得污染物在逆温层内持续积累,然后随着大气环流向其他地区传播,造成远距离的大气污染。
逆温现象将大气污染物的范围扩大,增加了环境和健康的风险。
逆温现象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双向的相互作用。
大气污染会进一步加剧逆温现象的形成和维持。
当大气中存在大量的污染物时,这些物质会吸收太阳辐射,产生局部加热效应,进而促使逆温层的形成。
逆温层的温度递增会进一步加剧抑制大气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使得污染物聚集并加剧环境污染。
因此,逆温现象与大气污染之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逆温现象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逆温层的存在会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形成雾霾等严重的污染现象,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威胁。
其次,逆温现象还会影响环境中的光化学反应。
逆温层中的臭氧形成速率相对较快,而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对大气中的有机物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
这可能导致有害的光化学烟雾,对大气质量和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为了减少逆温现象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通过控制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源的排放,可以减少逆温现象的形成。
大气逆温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研究

大气逆温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问题。
在这个全球变暖的时代,大气逆温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对大气污染的形成、传播和累积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气逆温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大气逆温对大气污染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大气逆温是指地面层温度高于高层大气的现象,导致空气无法有效对流,从而使大气污染物在较低层大气中聚集和积累。
这种逆温条件下,大气污染物无法有效扩散和稀释,使得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急剧上升。
特别是在城市等密集人口聚集地,这种逆温现象更为明显,使得空气质量下降,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其次,大气逆温还对大气污染的传播和扩散产生了影响。
逆温条件下,热空气上升速度减慢,垂直湍流扩散能力减弱,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无法快速扩散,致使不良气体排放集中在较低高度层次。
这就导致了大气污染物在某一地区内连续积累,而不易转移到其他地方。
因此,大气逆温会导致大气污染物在局部区域内不易消散,增加了大气污染的持续时间和范围。
另外,大气逆温还与大气污染的累积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气逆温扩大了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使得污染物逐渐沉降到地面。
这种长时间的逆温条件下,大气污染物不断堆积,导致大气污染的累积现象。
同时,这些积累的污染物还会进一步与空气中的氮氧化合物等发生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使得大气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针对大气逆温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
首先,应加强大气环流和温度变化的监测,确保及时了解逆温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其次,加强大气污染物排放源的治理和管控,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在逆温条件下,尤其需要强化大气污染物的监管和紧急控制措施,以降低污染物在局部区域的累积程度。
此外,应积极推进大气逆温下的大气污染物的垂直扩散技术研究,提高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效果。
综上所述,大气逆温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逆温条件下,大气污染物的积聚和传播受到限制,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逆温作为环境规制的工具变量文献

一、概述逆温是大气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环境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逆温通常指的是大气温度垂直剖面中,低空温度高于高空温度的情况,这种不正常的温度分布会对大气环流、污染扩散等环境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逆温作为环境规制的工具变量进行研究和总结,以期为环境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逆温对环境的影响1.对大气环流的影响逆温的存在会造成大气垂直边界层的不正常变化,改变大气的温度垂直分布,进而影响大气环流格局,影响风向和风速的分布,影响大气的垂直对流等环流过程。
2.对大气污染扩散的影响逆温的存在会影响大气中颗粒物、气态污染物的扩散过程,由于温度剖面的不正常分布,污染物的扩散路径、扩散速度都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对大气质量产生影响。
3.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逆温会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较低的大气层内聚集,导致污染物浓度增加,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裙。
三、逆温的形成机制1.地形因素地形起伏会对大气运动产生影响,低洼地区容易形成逆温。
2.地表特征城市建筑及道路等人为因素也会加剧逆温的形成。
3.大气运动大气运动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交换作用也是逆温形成的重要原因。
四、逆温的监测和诊断1.监测手段常见的逆温监测手段包括使用地面站点、卫星遥感、气象雷达等技术手段。
2.逆温的诊断方法通过分析大气温度垂直剖面,可以诊断出是否存在逆温,并对逆温的强度、稳定性进行判断。
五、逆温与环境规制的关系1.逆温作为环境规制的工具变量逆温的形成和存在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可以作为环境规制的工具变量,用来进行环境管理和控制。
2.逆温与排放标准的制定可通过对逆温的监测和诊断,结合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特性,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并依据逆温的强度、持续时间等因素进行差异化管理。
3.逆温与环境容量的评估逆温的存在对大气污染物扩散能力产生影响,可作为评估环境容量的重要参考指标,用来指导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等环境管理决策。
六、结论逆温作为环境规制的工具变量,在环境管理中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它对大气环流、污染扩散、人类健康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03
月
逆温层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杜春峰1聂丽曼2尤新军3(1.山东福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山东临汾276000;2.临沂市环境监测站;山东临汾276000;3.临沂市环境保护局高新分局,山东临汾276000)
摘要:对于位于北方城市而言,逆温引起的大气污染已
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也是雾霾形成的一个关键气象因素,本文
通过分析逆温的发生规律,在应对逆温现象方面,提出环境管
理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逆温;大气温度;大气污染;环境管理
逆温是一种常见的气象现象,直接影响大气中污染物的扩
散,所以通过对其监测并研究其变化规律,对探索环境管理措
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采用纯转动拉曼测温激光雷达对临沂
市部分地区逆温层进行了监测,研究其逆温产生的时间、高度
及持续时间等,对大气污染源排放进行科学优化,确保空气质
量持续改善。
1逆温层监测原理
大气温度的监测手段目前主要有无线电探空仪、微波辐射
计和激光雷达。
尚震等人通过研究,认为纯转动拉曼测温激光
雷达监测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高浓度气溶胶粒子对大气温度监
测测量精度的影响。
[1]因此本文采用纯转动拉曼测温激光雷
达监测逆温层,纯转动拉曼激光雷达使用的波长主要为532nm
或355nm,利用N2或O2分子的转动拉曼散射谱线强度与大气温
度的依赖关系反演大气温度,其优点在于抑制了弹性散射信
号,可有效避免对流层大气气溶胶的干扰。
2逆温层监测数据分析
受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2019年1月10日-14日,临沂城区
空气质量指数从114逐渐升至379,达到严重污染水平,气象条
件极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夜间的逆温更是加重了城区环境空
气污染程度。
安徽科创中光有限公司在临沂市城区设置了逆
温监测点,采用纯转动拉曼测温激光雷达对10日至14日夜间
的逆温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如图1。
1月10日19时至14日6时监测期间,共监测到逆温现象两
次,分别是11日0时至3时、14日1时至4时,均是辐射逆温,逆
温高度基本在600-700米,
但是逆温时间持续很短,
基本在四个
小时左右。
3
逆温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图2逆温监测结果与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图1逆温监测结果示意图
52
2019年03
月
逆温现象发生以后,近地面大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冷空气在下层,暖空气在上层,故减缓了大气垂直方向的对流运动,不利于污染物垂直方向的扩散,长时间的逆温会导致近地面大气污染物的聚集。
临沂市冬季大气逆温主要以辐射逆温为主,且夏季逆温时间段,逆温层薄,冬季逆温时间长,逆温层较厚。
临江市与临沂市同属于北方城市,通过临江市全年逆温层及临沂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研究,逆温的平均厚度、发生次数与空气质量变化成正比关系,逆温层高与空气质量成反比,也就是冬季逆温的厚度较大,发生的频率较高,平均层高较低,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因此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较高,夏季则反之。
通过对比发现逆温发生的规律[2]与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3](见图2)基本一致。
4逆温监测对环境管理的意义
逆温虽是一种气象现象,但是受地面辐射逆温的影响,大气垂直方向的对流运动减弱,在一定的湿度、温度条件下,底层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极易形成雾霾,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健康。
因此逆温现象的研究,在调整污染物错时段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研究,建议临沂市在环境管理方面采取如下措施,减少逆温条件下大气环境质量的恶化:
一是根据逆温产生规律,因地适宜的制定重点时段减排方案。
通过限产或者加严排放标准等措施,强制排污企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二是减少逆温时段运输车辆的运行。
临沂市是物流之城,为了避免白天的运输高峰,物流车辆基本选择夜间运输,其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成为临沂市不可忽视的重要大气污染源,因此建议临沂市优化物流园区及运输路线,尽量选择无逆温的时段运输。
参考文献:
[1]尚震,谢晨波,王邦新等,纯转动拉曼激光雷达探测北
京地区近地面大气温度.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1030001-1—1030001-8.
[2]于文立,郑淑芳,刘洋等,临江市低温逆温层特征分析,气象灾害防御,2018:26-29.
[3]数据来源于临沂市环境监测站.
节能降耗技术在化工工
艺中的应用
焦龙玉(荆楚理工学院,湖北荆门448000)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我国成为化工工艺行业成长的温床。
然而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能源浪费问题,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化工行业由于其行业和制造工艺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其产品本身在原材料使用率上就无法达到百分之百,所以一定要有意识地发展节能减耗技术来保证企业长足的发展。
本文主要阐述了现如今化工企业在主观方面和客观两个方面实现化工生产节能降耗,主观方面包括减少生产消耗能源、改良化工生产工艺以及增强催化剂催化效果;客观方面包括加强化工生产管理、采用新型生产技术和装置。
关键词:节能降耗;化工工艺;应用
化工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化工企业在节能降耗技术方面的进展是企业发展的重头戏。
对于化工产品来说,其生产的过程环节众多,并且各个阶段环环相扣彼此相关联,因此,想要开展节能降耗技术,就要从化工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化工工艺主要指将化工物料转化为化工产品的一个基本过程。
具体生产操作主要有三个模块组成[1]。
首先要对物料进行处理,对一些基本原材料进行碾碎、提纯等预备处理工作;其次是要对已有的原材料进行反应规划设计,根据反应过程中的具体条件进行时长的变换压缩;最后是将所的产品进行精加工,使其符合产品标准。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问题不仅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过量的化工材料排放对环境也有很大的压力。
1在化工工艺使用节能降耗技术的重要性
与化工行业的其它问题性质不同,在化工工艺使用节能降耗技术并不单纯是专业技术的运用,而是需要对不同的产品随时进行降耗方式的调整与分析,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化工原材料的消耗量与生产效率,平衡化工市场与生产需求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化工大国,尤其是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内的化工厂数量和市场占有率均有提升,这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所以,只有在节能降耗技术上不断研究改进,才能使化工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如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空气质量持续变差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2]。
由于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种生产原材料及排泄废物中的毒害物质充斥在大自然的生态体系中,化工原材料中的毒害物质最容易造成严重污染,所以在化工工艺积极使用节能降耗技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