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讲义稿

合集下载

统计学讲义(精华版)

统计学讲义(精华版)
例: 15,18,20,15,15,20,25,15
15 15 15 15 18 20 20 25 => 15为众数
平均数 (随机变量的期望值) 所有数值数据相加除以数值资料笔数(X1+X2+X3+X4+…+XN)/N
例: 5,6,7,8,5,6,7,8
X= (5+6+7+8+5+6+7+8)/8 = 6.5
直方图的意义
直方图为次数分布的直方图,沿横轴以各组组界为分界,组距为 底边,以各组次数为高度,每一组距上划一矩形,所绘成之图形。
组距

组界

组别
计数值之直方图 1. 以数据的数值特征加以分组,以固定宽度画出上、下组界。 2. 以各组的元素个数或出现数为高度,画出各组直方图。
Frequency
6
5
N
Mean Median Mode Sum StDev MinimumMaximum Range
60 0.06255 0.061 0.06 3.753 0.01236 0.035 0.09 0.055
0.064
0.069
Count
0.035
1
0.041
1
0.042
3
0.049
3
0.05
1
0.051
1
最小数须在最小一组内;最大数须在最大一组内,若有数值 小于最小一组下组界或大于最大一组上组界时,应酌情增加 组数。
5. 求各组之组中点。(该组上组界+该组下组界)/2
60
Frequency
20
10
0 0.031 0.039 0.047 0.055 0.063 0.071 0. of C1 N=

统计讲义Word版

统计讲义Word版

第三章统计整理本章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考核内容:1.统计整理的相关概念(1)统计整理的定义(2)统计整理的意义(3)统计整理的步骤2.统计分组(1)统计分组的定义(2)统计分组的作用(3)统计分组的原则(4)统计分组的方法(5)统计分组体系3.统计分布(1)统计分布的概念(2)统计分布的编制过程(3)组距式变量数列编制的基本概念(4)统计分布的表示方法4.统计表(1)统计表的概念(2)统计表的构成和内容(3)统计表的分类(4)统计表的编制规则考核要求:1.统计整理的相关概念识记:①统计整理的定义;②统计整理的意义;③统计整理的步骤。

2.统计分组识记:①统计分组的定义;②统计分组的作用;③统计分组的原则;④统计分组的关键;⑤分组标志选择的原则;⑥划分各组界限;⑦统计分组体系。

3.统计分布识记:①统计分布的定义;②统计分布的分类;③变量数列的分类;④组距与组数的定义;⑤等距数列与不等距数列的定义;⑥组限与组中值的定义;⑦频数与频率的定义;⑧统计分布的表示方法;⑨列表法;⑩折线图;⑾曲线图;⑿饼图。

领会:①组距与组数的关系;②直方图。

简单应用:①统计分布的编制过程;②组中值的计算;③频数与频率的计算。

4.统计表识记:①统计表的定义;②统计表的作用;③统计表的构成;④统计表的内容;⑤统计表的编制规则。

领会:①统计表的分类。

第一节统计整理的相关概念本节主要内容:一、统计整理的定义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按照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根据统计对象的特点,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汇总或对已加工过的资料进行再加工,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最后形成能够反映现象总体特征的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人们对社会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也是人们从对个别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总体现象整理为word格式的认识的重要阶段,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整理为word格式它既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和深化,又是统计分析和预测的基础和前提,其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调查资料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也直接影响到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

统计学讲义

统计学讲义

4.3偏向一邊洞燭機先
圖4:右偏型直方圖
『這一類的直方圖既與管理疏失所造成的數據混雜無關(詳見4.1), 又與技術原因造成的離島問題無涉(詳見4.2)。它反而可說是一種 難以避免的自然現象,統計學家特別將它稱為偏態型直方圖,換 言之它就是會慢慢偏向一邊,請各位想想看,在我們生活週遭, 有那些類似的現象?』 汽車老了就會愈來愈耗油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10 月30日 星期五1 0时19 分12秒Friday , October 30,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302020年10月 30日星 期五10 时19分 12秒20 .10.30
谢谢大家!
浮濫及製程能力低估等後遺症,因此今後一看
到多峰型直方圖請大家切記一定先要──』
4.2特殊原因形成離島
圖3:離島型直方圖
離島型直方圖,顧名思義,研判的重點當然要放在離島上, 換言之,這一小撮產品不會沒理由的從本島游離出去,把它 拉扯出去的力量可能就是統計學所謂的非機遇原因 (Assignable Cause),而遇到離島型直方圖就一定要將這些隱 藏的特殊原因找出來。』 在此情形下要找出真因需要運用專業技術,而非統計邏輯, 這也提醒我們診斷問題的統計邏輯與解決問題的專業技術是 需要相輔相成的。不過用專業技術找出的原因是否正確,倒 可用統計方法來研判,那就是以後要教的統計的檢定。
統計學講義
整理—黃明忠先生
一、統計模型:
I
P
數據
計算
O
有意義的情報
S
I
P
O
統計 數據
計算 有意義的情報
二、常態分配:
就統計學而言,任何有意義的情報都有三個構成要素,分別是: 1.集中趨勢(通常以 作代表) 2.離中趨勢(通常以 σ作代表) 3.被含蓋在特定範圍內的機率』

第十八讲统计学讲义演示文稿

第十八讲统计学讲义演示文稿

10861.42 52.11(元) 4
计算结果表明,根据人均可支配收入来估计人均消费性支出时,平均的
误差为 52.11 元。
第11页,共25页。
有时为了便于对不同回归方程进行比较,还可以定义 估计标准误差系数,它是估计标准误差与因变量均值之比, 即 syx y 。一般地,当 syx y 小于 15%时,可以认为回归方 程较优,如例 8-7 中的估计标准误差系数为 0.61%,回归方 程拟合优度非常好。
y 0 1x 来表示。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建立假设。
H0 : 1 0 H1 : 1 0
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
第15页,共25页。
第二步,构造检验统计量,并计算其具体取值。为了检验两个 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需要构造用于检验的统计量。该统 计量的构造是以回归平方和(SSR)和残差平方和(SSE)为基础的。 将 SSR 除以其相应的自由度(SSR 的自由度为模型中自变量的个数 p,一元线性回归中的自由度为 1)后的结果称为均方回归,记为 MSR;将 SSE 除以其相应的自由度(SSE 的自由度为 n-p-1,一元 线性回归中自由度为 n-2)后的结果称为均方残差,记为 MSE。数 理统计证明,在原假设成立时,比值 MSR/MSE 的抽样分布服从分 子自由度为 1、分母自由度为 n-2 的 F 分布,该统计量即为线性关系 检验的检验统计量,计算公式为:
SSR
F MSR
p
MSE
SSE n p 1
式中:p 代表自变量的个数。
(8.24)
第16页,共25页。
第三步,根据规定的显著性水平,查表确定临界值 F 。 ( p,n p1)
第四步,作出决策。若

(完整word版)统计学讲义

(完整word版)统计学讲义

第二节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三节统计学的基本范畴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一)概念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又可以简称为总体和个体,是反映统计认识对象的基本概念.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事物的整体,就是统计总体.组成统计总体的个体称为总体单位.例如,一个工业企业,有以职工为单位组成的职工总体,有以每台设备组成的设备总体,有以产品为单位组成的产品总体,有以销售行为为单位组成的销售总体等。

总体和个体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主要有两种,即:以某种客观存在的实体为单位组成的总体,如以个人、家庭、学校、设备、产品、商品等为单位组成的总体称作实体总体;以某种行为、事件为单位组成的总体,如买卖行为、工伤事故、犯罪事件、体育活动等为单位组成的总体称作行为总体。

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总体单位数可以是无限的,这样的总体称为无限总体;也可以是有限的,则称为无限总体.在社会经济现象中统计总体大多是有限的。

在统计调查中,对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调查其中一小部分单位,据以推断总体.对有限总体既可作全面调查,也可只调查其中的一小部分.(二)特点统计总体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作为统计研究具体对象的统计总体,其形成条件主要有三条:第一,同质性。

组成统计总体的所有单位必须是在某些性质上是相同的,例如工业企业总体,必须是由进行工业生产经营的基层单位组成的。

如果是国有工业企业总体,便又多了一个所有制性质上的相同标志,它的范围便小于工业企业总体了。

或数量标志数值;第二,大量性。

统计总体是由许多总体单位构成的。

小型总体(抽样总体)的单位数要足够多;第三,差异性。

构成总体的各单位除了同质性一面还必须有差异性一面,否则便不需要进行统计调查研究了。

例如职工总体中的每个职工,在工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资等方面都有差异,这样才构成社会经济统计调查的内容。

二、标志与指标(一)概念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按其表现形式有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两种。

统计学复习讲义

统计学复习讲义

统计学复习讲义================简介----这份复讲义旨在帮助您复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科学、经济、商业和社会科学等。

基本统计概念-----------1. 数据和变量:- 数据是描述事实、观察或实验结果的信息。

它可以是数字、文字或符号。

- 变量是在研究中测量的属性或特征。

它可以是定性的(如性别)或定量的(如年龄)。

2. 数据的类型:- 定性数据是描述性的,不可量化,例如类别、标签或频率。

- 定量数据是可量化的,可以进行算术运算和比较,例如数值或计数数据。

3. 中心趋势度量:- 平均值是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排序后的中间值。

-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最频繁的值。

4. 离散程度度量:- 范围是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异。

- 方差是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之间的差异平方的平均值。

-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基本统计方法-----------1. 抽样:- 抽样是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样本以代表整个总体。

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

2. 描述统计:- 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的方法。

常用的描述统计方法包括频数表、柱状图、饼图和箱线图等。

3. 推断统计:- 推断统计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的特征和关系的方法。

常用的推断统计方法包括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等。

4. 参数估计:- 参数估计是通过样本推测总体参数的值。

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统计学应用----------统计学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 科学研究:统计学帮助科学家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以验证假设。

- 经济和金融:统计学在市场分析、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 商业管理:统计学帮助企业分析销售数据、市场趋势和生产效率等。

- 社会科学:统计学在人口统计学、教育研究和社会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结----本复讲义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数据类型、中心趋势度量、离散程度度量、抽样、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参数估计等。

(精品教案)《统计》讲课稿范文(通用5篇)

(精品教案)《统计》讲课稿范文(通用5篇)

(精品教案)《统计》讲课稿范文(通用5篇)《统计》讲课稿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讲课稿,借助讲课稿能够有效提升自个儿的教学能力。

优秀的讲课稿都具备一些啥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统计》讲课稿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翼可以帮助到大伙儿。

【教材分析】《统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下册第9单元的内容。

原教材上是一幅教师带领学生举行实地观看、统计的插图。

关于没有条件、别能实地统计的学校,这部分内容又该如何上呢?我将教材中的盆花变成纸花,一排一排钉在黑板上,便于学生数数、统计。

巩固练习中,原教材是让学生统计全班每人的生日。

但关于农村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来讲,大多数学生全然记别得自个儿的生日。

所以,我设计了几份统计表供学生举行练习。

【学生分析】全班54名学生。

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有一定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

教师所要做的算是设计、组织学生举行有价值的统计活动。

【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会用简单的办法收集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依照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咨询题。

3、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流程】一、激趣、引入、感知。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竞赛一下,看哪组同学表现得最好,老师将送给他们红五星。

你们看,(出示各XXX花)有一位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都别错,得到了那么多的花!这些花美丽吗?这些花有几种颜群?讲讲有哪些颜XXX?怎么样才干懂各种颜群的花有几朵?(让学生自个儿想方法。

)师生共同数出红花的朵数。

师:我们刚刚数数的过程算是对数据举行统计。

(板书:统计)师:大伙儿想把各群的花有几朵统计下来吗?老师给大伙儿请来一具好帮手,看例1。

【创设与学生日子实际相同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继续引入课题,朴实自然,也渗透了思想教育。

】二、教学例1。

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并讲明:图中的四根条形柱分不表示下面所列花的朵数。

《统计》 讲义

《统计》 讲义

《统计》讲义一、什么是统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会听到“统计”这个词。

那到底什么是统计呢?简单来说,统计就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比如说,一个学校想要了解学生的考试成绩情况,就需要对每个学生的各科成绩进行收集,然后按照班级、年级等进行分类整理,通过计算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等指标来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结论,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统计过程。

再比如,一家企业想要知道自己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会收集各个地区的销售数据,包括销售量、销售额、销售渠道等,整理这些数据后,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销售趋势,从而判断产品的市场表现,为后续的生产和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统计并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数据,更重要的是从数据中发现规律、趋势和问题,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二、统计的重要性统计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领域,政府需要通过统计来了解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重要指标。

企业也需要统计来分析市场需求、预测销售趋势、评估投资风险等,以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在医学领域,统计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评估药物的疗效、分析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通过对感染人数、康复人数、死亡人数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政府能够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合理调配医疗资源。

在社会科学领域,统计可以用于研究人口结构、教育水平、收入分配等问题,帮助我们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

在自然科学领域,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帮助科学家验证假设、发现新的规律。

总之,无论是宏观的国家决策,还是微观的个人生活,统计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三、统计中的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统计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如果收集的数据不准确或者不完整,那么后续的分析和结论就可能出现偏差。

数据收集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统计量及其分布在概率论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全面描述了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但在实际问题的研究中概率分布往往是未知的。

我们要讨论统计量的分布,找到总体参数与统计量的分布之间的联系,进而通过样本去推断总体的数字特征。

第一节总体与样本1.总体统计学把所要研究的事物或现象的全体称为总体,而把构成总体的每个元素(成员)称为个体。

要研究10,000名在校大学生,10,000名大学生就构成总体,每位大学生就是个体。

实际问题的研究中,我们关心的往往不是大学生(个体)的一切方面,而是它的某个数量标志,比如大学生的身高,这时所有的身高就构成总体,总体表现为一个数据集,其中有的数值大有的数值小,有的出现机会多,有的出现机会少,记身高为X,它是一个随机变量,记其分布函数为F(x)。

可以把X的所有可能取值看做总体,并称这一总体为具有分布函数F(x)的总体。

总体也可以是多维的,如研究大学生的身高对体重的影响,身高和体重这两个数量标志就构成二维随机向量(X1,X2),其取值的全体就构成总体,即二维总体,记二维随机向量(X1,X2)的联合分布函数为F(x1, x2),称这一总体为具有分布函数F(x1, x2)的总体。

2.样本统计学对总体的研究是以样本为工具的。

为了掌握总体的分布规律,从总体中随机抽取n 个个体,其标志值(比如身高数值)记为(x 1,x 2,…,x n ),则(x 1,x 2,…,x n )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包含的个体的数目n 称为样本容量。

由于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抽取前无法预知它的数值,每个X i (1,2,…n)都是一个随机变量,样本(X 1,X 2,…,X n )则是一个n 维随机向量。

样本在抽取后就有确定的观测值,表现为n 个具体的数据(x 1,x 2,…,x n )。

3. 简单随机样本抽取样本是手段,推断总体才是目的。

为使样本更好的反映总体的信息,对样本抽取有两个基本要求。

一是样本具有随机性,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同等可能性进入样本,即每个X i 与总体X 具有相同的分布F (x )。

二是样本满足独立性,即X 1,X 2,…,X n 相互独立,每一X i 的取值不影响另一X i 的取值。

如果从总体X 中抽取样本(12,,,n X X X L),其每个分量i X (1,2,,i n =L )都与总体X 具有相同的概率分布,且相互独立,则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简单随机抽样,而如此得到的样本,称为简单随机样本。

如果总体X 具有分布函数()F x 或概率密度()f x ,显然来自总体X 的简单随机样本(12,,,n X X X L )具有联合概率分布1()n i F x =∏或联合概率密度1()ni f x =∏。

4.总体分布函数与样本分布函数样本是总体的代表,简单随机样本能较好的代表总体,其代表性到底如何呢?设x 1,x 2,…,x n 是取自分布函数为F (x )的总体的样本,将样本观测值按升序排列,记为x (1),x (2),…,x (n),定义如下函数(1)()(1)()0,()/,,1,2,1n k k n x x F x k n x x x k n x x +<⎧⎪=≤<=⋯-⎨⎪>⎩当当1,当则F n (x)是一非减右连续函数,且满足F n (-∞)=0 F n (+∞)=1由此可见,F n (x)是一个分布函数,称为样本分布函数(经验分布函数)。

对于每一固定的x ,F n (x)是事件{X ≤x }发生的频率,当n 固定时,不同的样本观测值x 1,x 2,…,x n 将有不同的F n (x),F n (x)是一随机变量。

格里纹科定理:设x 1,x 2,…,x n 是取自总体分布函数(理论分布函数)为F(x)的样本,F n (x)是样本分布函数,有1)0)()(sup lim (==-+∞<<∞-∞→x F x F P n x n定理表明,当n 充分大时,样本分布函数是总体分布函数的一个良好的近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理由。

第二节 统计量及其分布1.统计量设(12,,,n X X X L )为来自总体X 的一个样本,则称不包含任何未知参数的实值函数12(,,,)n X X X ΦL为一个统计量。

例如,12(,)X X 是从正态总体2(,)X N μσ:中抽出的样本,其中μ,2σ是未知参数,则121()2X X +,23X +,1222X X +都是统计量,因为它们不含有未知参数。

而 121()2X X μ+-, 1X σ则不是统计量。

必须注意,统计量中不能含有未知参数,但允许含有已知参数。

例如:设总体X ~ N(μ,σ2),从中抽取一个样本(X 1,X 2,…,X n ),那么,当 μ,σ2X 而当μ,σ2 中X虽然统计量的构造不依赖于未知参数,但统计量的分布一般是依赖未知参数的。

统计量是一个随机变量,统计量的分布称为抽样分布。

2.常用统计量设(12,,,n X X X L )是从总体X 中抽取的样本,称统计量11ni i X X n ==∑为样本均值,称统计量2211()1ni i S X X n ==--∑ 为样本方差;而称S =为样本标准差;称统计量11,1,2,n k k i i M X k n ===∑L为样本k 阶原点矩;称统计量11(),1,2,n k k i i M X X k n ='=-=∑L为样本k 阶中心矩。

显然 1M X =211n M S n-'=⋅ 3.样本均值X 的数学期望与方差 设X 是来自具有均值μ及方差2σ的总体X 的简单随机样本(12,,,n X X X L )的均值,则()E X μ=,21()D X nσ= 证明11111()()()n n i i i i E X E X E X n n n n μμ=====⋅⋅=∑∑ 2222111111()()()n n i i i i D X D X D X n n n n nσσ=====⋅⋅=∑∑ 由此可知,不论总体的分布如何,从中抽样,其样本均值X 的数学期望与总体的期望相等,而方差则是总体方差的1n 倍。

当样本(12,,,n X X X L )是由有限总体的无放回抽样所得的样本时,由于它的n 个分量i X (1,2,,i n =L )不能假定为相互独立,因此定理中的第2个公式不再成立,而需要乘上一个修正因子()(1)N n N --,即有以下定理。

设(12,,,n X X X L )是取自容量为N 且有均值μ及方差2σ的有限总体的无放回样本,则()E X μ=,2()1N nD X n N σ-=⋅-证明从略。

由于当N n ?时,修正因子的数值接近1,故修正因子一般在总体有限而样本容量大于总体的5%的情况下使用。

第三节 抽样分布1.三大抽样分布(1)若随机变量2(,)X N μσ:,则其密度函数为22()2()x f x μσ--=。

在数理统计中,经常假定总体所服从的分布是正态分布,其主要的原因自然是这个正态分布的常见性。

另一方面,正态总体的情形比较容易处理,而总体服从其它分布的统计量的精确分布往往是非常复杂的。

(2)若12,,,n X X X X L 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且均服从于标准正态分布(0,1)N ,则22212n X X X +++L服从2χ分布。

2χ分布的密度函数为122221,0(;)2()200x n n e x x n x n x χ--⎧>⎪⎪=Γ⎨⎪⎪≤⎩当时;, 当时,其中n 是它的参数,称为自由度。

随机变量X 是服从自由度为n 的2χ分布,以后简记为2()X n χ:,下图是2χ分布的密度函数曲线。

(3)若(0,1)X N :,2()Y n χ:,且X 与Y相互独立,则随机变量T =n 的t 分布,且记为()T t n :。

t 分布的密度函数为122(;))()nx t x n x n +-=+-∞<<+∞。

下图是t 分布的密度函数曲线。

(4)若X 与Y 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分别服从自由度为m 和n 的2χ分布。

则随机变量X m X n F Y n Y m ==⋅服从自由度为(,)m n 的F 分布,简记为(,)F F m n :,F 分布的密度函数为122()2()()(1),0;(;,)()()220,0.m m n m n m m m x x x m n f x m n n n nx +--+⎧Γ⎪+>⎪=⎨ΓΓ⎪⎪≤⎩ 下图是F 分布的密度函数曲线。

如果(,)X m F F m n Y n=:,由定义易知 1(,)X n F n m F Y m=: 对给定的(01)a a <<,应有 1(,)a P F n m a F ⎧⎫>=⎨⎬⎩⎭即 1(,)a P F a F n m ⎧⎫<=⎨⎬⎩⎭从而得 11(,)a P F a F n m ⎧⎫>=-⎨⎬⎩⎭又因为 {}1(,)1a P F F m n a ->=-比较两式可得11(,)(,)a a F m n F n m -= 如0.95(15,10)F 0.051(10,15)F =10.392.55==。

2χ分布,t 分布和F 分布的密度函数中都出现了函数()a Γ,它是数学分析中的一种特殊函数,形式为10()a x a x e dx ∞--Γ=⎰。

上式中的积分很难直接计算,同样这三种分布的分布函数也是很难直接求解,因为采用制表的方法给出它的数值,在实际应用中可查表求的随机变量落在各区间中的概率。

这里特别提请注意的是t 分布的对称性,它的密度函数曲线是关于直线0x =对称的,因此一般只给出0x >的数值,这一点与这个态分布的情形相似。

2.来自正态总体的统计量的分布本节介绍取自正态总体的一些统计量的精确分布,这些分布在后面的统计推断中常常要用到。

定理1 设(12,,,n X X X L)是来自正态总体2(,)N μσ的一个样本,则(1)样本均值2(,)X N n σμ: (2)统计量(0,1)X U N =: 证明 前已证得2(),()E X D X n σμ==又由概率论的知识知,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的线性函数仍服从正态分布,故211(,)n i i X X N n nσμ==∑: 所以(0,1)X U N =: 定理2 设(12,,,n X X X L )是来自正态总体2(,)N μσ的一个样本,则样本均值X 与样本方差2S 相互独立,并且有222221(1)1()(1)n ii n S X X n χσσ=-=--∑: 证明从略。

定理3 设(12,,,n X X X L)是来自正态总体2(,)N μσ的一个样本,则统计量(1)X T t n =-: 证明 由定理1 知(0,1)X U N =: 由定理2 知222(1)(1)n S n χσ--: 且X 与2S 相互独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