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配方详解:牛黄清感胶囊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中成药)

注射液:每支装2ml
丸剂:每丸重3g、9g,每10丸重1.5g
颗粒剂:每袋装2.5g、15g胶囊:每粒装
5
银翘解毒丸(颗粒、胶 囊、软胶囊、片)
0.4g 软胶囊:每粒装0.45g 片剂:每片重0.3g,素片每片重0.5g,薄
膜衣片每片重0.52g
丸剂:每丸重9g,每袋装6g,每100粒重
6
芎菊上清丸(颗粒、 片)
94 化瘀通脉 通心络胶囊
胶囊:每粒装0.26g
95
灯盏花素片
片剂:每片含灯盏花素20mg
颗粒剂:每袋装1.2g
96
脑安颗粒(胶囊、片、 胶囊:每粒装0.4g片剂:每片重0.53g
滴丸)
滴丸剂:每丸重50mg
97
脉血康胶囊
胶囊:每粒装0.25g
丸剂:每丸重9g,每60粒重6g,每67丸约
98
理气活血
78
79 (九)止血剂
80 凉血止血 (十)祛瘀剂
柏子养心丸 枣仁安神颗粒(胶囊) 槐角丸
丸剂:每丸重9g,每袋装6g、9g,每瓶装 60g、120g 颗粒剂:每袋装5g胶囊:每粒装0.45g
丸剂:每丸重9g,每袋装6g、9g
胶囊:每粒装0.18g(含三七总皂苷
100mg)
血栓通胶囊(注射液) 注射液:每支装2ml:70mg(三七总皂
序号 功能 一、内科用药 (一)解表剂
品种名称
1 辛温解表 九味羌活丸(颗粒)
剂型、规格
丸剂:每丸重9g,每袋装6g、9g,每10丸 重1.8g 颗粒剂:每袋装5g、15g
颗粒剂:每袋装3g、6g、12g
2
感冒清热颗粒(胶囊) 胶囊:每粒装0.45g
3
正柴胡饮颗粒
牛黄上清胶囊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牛黄上清胶囊的功能主治概述牛黄上清胶囊是一种常见的中药片剂,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牛黄上清胶囊的功能主治,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种药物。
功能主治以下是牛黄上清胶囊的常见功能主治:1.清热解毒:牛黄上清胶囊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因热毒引起的各种疾病,如热毒痈肿、痈疽肿痛等。
2.消炎止痛:该药物含有多种具有抗炎作用的成分,可以有效地减轻炎症反应并缓解疼痛症状,适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3.清热利湿:牛黄上清胶囊对湿热病证有较好的疗效,可用于治疗因湿热引起的各种疾病,如湿热黄疸、湿热泻痢等。
4.解毒蛇虫咬伤:该药物具有解毒作用,对于蛇虫咬伤引起的中毒症状有一定的疗效,可用于辅助治疗此类疾病。
5.清肺化痰:牛黄上清胶囊对于痰湿阻肺、痰热咳嗽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能够促进痰液的排出,缓解呼吸道症状。
6.提神醒脑:该药物含有一些可以起到提神醒脑作用的成分,适用于治疗因痰热阻滞引起的头晕眩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7.抗菌消炎:牛黄上清胶囊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对于某些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有辅助治疗效果。
用法用量牛黄上清胶囊的用法用量如下:1.内服: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
儿童酌减。
2.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孕妇慎用。
注意事项在使用牛黄上清胶囊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剂量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准确使用,不可过量或减量使用。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如果需要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该药物可能对某些人产生过敏反应,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红肿、瘙痒等,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4.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5.请妥善保存药品,避免日晒、潮湿等情况。
总结牛黄上清胶囊是一种常见的中药片剂,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作用。
在使用时,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和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注意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保持存储的良好条件。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种药物的功能主治。
牛黄清感胶囊对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牛黄清感胶囊对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作者:周有财宫君相段书敏常洋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检测牛黄清感胶囊对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预防作用。
方法:在MDCK细胞培养内,采用病毒细胞形态变化CPE法、MTT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牛黄清感胶囊对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预防作用。
实验分一次用药组和三次用药组,计算药物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最小有效浓度MIC及治疗指数TI。
结果:牛黄清感胶囊具有体外预防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
【关键词】牛黄清感胶囊;甲型H1N1流感病毒;实验研究【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01-02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09年在全球快速蔓延,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目前,甲流仍在持续中,因此,如何有效防止病毒迅速传播非常重要。
本文就中成药牛黄清感胶囊预防流感病毒的作用进行研究,为中医药在流行病防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提供参考。
1 实验材料1.1药物:牛黄清感胶囊:国药准字Z20026054,每粒含0.3克生药,批号090962,生产日期:2009.12.02,由黑龙江澳利达奈德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阳性药物对照: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达菲),每粒75mg,国药准字:J20040345,由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分装。
1.2细胞:狗肾传代细胞(MDCK-P13),由全国流感中心提供。
1.3病毒:高致病甲型H1N1/BJ/09流感病毒,批号:09612,由全国流感中心提供。
高致病甲型/H1N1/GX/09流感病毒,批号:09528,由全国流感中心提供。
2 实验方法2.1 病毒CPE法:2.1.1细胞培养:MDCK细胞以40万/ml的浓度接种96孔培养板,培养基为L-谷氨酸完全型D-MEM、10%的进口特级胎牛血清。
牛黄上清胶囊的说明书

牛黄上清胶囊的说明书关于《牛黄上清胶囊的说明书》,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起居中在所难免碰到各种各样病症的困惑,温毒和疫情经常会存有身体之中,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身体造成内毒素和热毒无可避免。
因而,要是您立即服食靠谱药品开展医治,做到清热去火的实际效果并不是什么难题。
今日我们为您强烈推荐一种名叫牛黄上清胶襄的药品,它针对祛毒去热很有协助,下边讨论一下详细介绍吧。
生产药品名称疫苗通用性名字:牛黄上清胶襄产品名称:牛黄上清胶襄拼音字母全码:NiuHuangShangQingJiaoNang(TianShiKang)生产关键成分疫苗牛黄丸、香薄荷、黄菊花、荆芥穗、白芍、羌活、山栀子、黄芩、黄柏、柴胡、黄连、莲翘、白芍、川芎、生地黄、橘梗、甘草、熟石膏、樟脑。
生产性状疫苗本产品为胶囊剂,內容物为黄棕色至深咖啡色粉末状;气芬芳,味道微苦。
生产适用范围/功效与作用疫苗清热利湿,散寒止疼。
用以头痛眩晕,眼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疼,排便燥结。
生产型号规格疫苗0.3g*12s*3板生产使用方法使用量疫苗内服,一次3粒,一日2次。
生产副作用疫苗尚不确立。
生产禁忌疫苗尚不确立。
生产常见问题疫苗1.禁吃刺激性食物。
2.孕妇谨慎使用。
3.不适合在吃药期内服食滋补养生性中药方剂。
4.心律失常、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疾病情况严重或已经接纳别的医治的病人应在医生具体指导下服食。
5.依照使用方法使用量服食,小孩、年老体衰者,大便溏软者,应在医生具体指导下服食。
6.吃药三天后病症未改进,应到医院就医。
7. 不适合与活菌中药制剂,如乳酶生、整肠生胶囊同屏。
不适合与胃蛋白酶同屏。
生产药品相互影响疫苗如与别的药品另外应用可能会产生药品相互影响,敬请咨询医生或医师。
生产贮藏疫苗密封性。
生产包装疫苗塑钢,每板装12粒,一盒装3板。
生产有效期疫苗24 月生产准字号疫苗国药准字号Z10960013生产生产公司疫苗江西省天施康弋阳制药业有限企业所述內容便是我们的医师为您详细介绍的有关牛黄上清胶襄的各种各样作用和医治规则,期待能为您的清热去火产生一定的实际效果。
牛黄上清胶囊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牛黄上清胶囊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功能主治
1.清热解毒:牛黄上清胶囊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降低体内的
热性疾病症状。
2.解热退烧:牛黄上清胶囊能够有效地帮助降低体温,对于感冒、发热
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3.抗病毒:牛黄上清胶囊中的活性成分对抗病毒有一定的作用,有助于
减轻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症状。
4.制止咳嗽:牛黄上清胶囊对呼吸系统的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
减轻咳嗽症状。
5.抗炎止痛:牛黄上清胶囊含有的活性成分能够缓解体内的炎症反应,
对于疼痛症状有一定的舒缓作用。
作用
1.感冒发热:牛黄上清胶囊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可用于缓解感冒引
起的发热、鼻塞、咳嗽等症状。
2.水火疮:牛黄上清胶囊对于水火疮有一定的疗效,可通过清热解毒的
作用来减轻炎症反应。
3.咽喉炎:牛黄上清胶囊能够减轻咽喉炎的症状,如咽喉疼痛、声音嘶
哑等。
4.扁桃体炎:牛黄上清胶囊对扁桃体炎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减
轻发炎引起的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5.龋齿疼痛:牛黄上清胶囊中的活性成分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可以缓解
因龋齿引起的牙痛。
6.外伤肿痛:牛黄上清胶囊对于外伤引起的肿痛有一定的舒缓作用,可
以减轻肿胀和疼痛症状。
牛黄上清胶囊是一种经典的中药制剂,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和作用。
在使用牛黄上清胶囊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进行合理用药。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咨询医生建议。
中成药配方详解:牛黄上清片

药典中药材:菊花
性状: ,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不规则扭曲,内 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腺点;管状花大 多隐藏。
药典中药材:菊花
性味: 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药典中药材:菊花
功效: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用于风 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疮痈肿毒。
药典中药材:菊花
用法: 5~10g。
牛黄上清片 配方详解
药典中成药:牛黄上清片配方详解>>>
牛黄上清片 NiuhuangShangqingPi
an
药典中成药:牛黄上清片配方详解>>>
配方:
人工牛黄2g、菊花40g、白芷16g、栀子 50g、黄柏10g、大黄80g、赤芍16g、地黄 64g、甘草10g、冰片10g、薄荷30g、荆芥 穗16g、川芎16g、黄连16g、黄芩50g、连 翘50g、当归50g、桔梗16g、石膏80g。
药典中药材:地黄
性味: 鲜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生 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
药典中药材:地黄
功效:
药典中药材:大黄
性状: 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 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 粘牙,有沙粒感。
药典中药材:大黄
炮制:
大黄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 晾干。本品呈不规则类圆形厚片或块,大 小不等。外表皮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 纹及疙瘩状隆起。切面黄棕色至淡红棕色, 较平坦,有明显散在或排列成环的星点, 有空隙。酒大黄:取净大黄片,照酒炙法 (通则0213)炒干。本品形如大黄片,表 面深棕黄色,有的可见
药典中药材:栀子
性味: 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药典中药材:栀子
牛黄清感胶囊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临床价值探究

部消失 , 白细 胞 及 体 温 正 常 ; 好转 : 右 下 腹 的包 块 仍 存 在 , 但
已 明显 减 少 , 症状全部 消失 . 白细 胞 及 体 温 正 常 : 无效 : 症 状 无好转 . 后转人手术治疗 。 服 中药 与 外 敷 药 观 察 1 2 ~ 2 4 h , 出 现
为 细粉 。 取适 量药粉 与食醋 调成糊状 。 外敷 。 1 次, d . 1 2 ~ 1 8 h /
次。
药 物 加 减 :有 明 显 的 血 虚 者 可 加 用 阿 胶 或 加 重 当 归 用 量; 有 明显 的气 虚 者 加 党 参 、 黄芪 ; 疼 痛 者加 元 胡 、 炒 白芍 ; 肿
气; 金银花 、 黄连 、 菊 花可解毒清 热 , 助大黄泻下 ; 生 薏仁 、 冬 瓜仁 、 桃 仁消痈 活血利湿清热排 脓 ; 丹皮 、 J I { 栋子解 毒消痈 , 行气凉血 ; 当归 、 赤 白芍 、 丹参 、 J l I 芎化瘀活血养血散结 ; 穿山 甲祛瘀消痈 : 穿 山 甲 与皂 角 刺 相 伍 可促 肠 腔 、 腹腔脓液排 出 . 生黄芪益气 , 与穿山 甲、 皂角刺 配伍 , 具有托毒 外出之功 ; 甘
3 0 g , 皂角刺 1 0 g , 甘草 9 g , 用水煎 取汁 5 0 0 m l , 1付 , d , 待 变 温
后 分 两 次 服 用 。阑 尾 处 采用 阑尾 I 号 外敷 , 即生大黄 1 0 0 g 、 芙 蓉叶 1 0 0 g 、 泽兰 1 0 0 g 、 败酱 草 1 0 0 g 、 红藤 1 0 0 g , 冰片 1 0 g , 和
块硬加文术 、 三棱 ; 气滞 加莱菔子 、 乌药 ; 湿 甚加佩兰 、 藿香 ; 热重加黄芩 、 山栀 ; 失眠加远志 、 酸 枣仁 ; 呕吐加竹茹 ; 大 热 大 渴 加 玄参 、 生地 。 观 察 组 除 上 述 西药 治疗 外 未 给 予 其 他 药 物 。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摘要:目的探究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流行性感冒患者研究,数字表随机分组,对照组34例口服牛黄清感胶囊;研究组34例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结论磷酸奥司他韦用于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治疗,疗效高,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磷酸奥司他韦;流行性感冒;不良反应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of oseltamivir phosphate in the treatment of influenz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of oseltamivir phosphate in the treatment of influenza.Methods 68 patients with influenza in our hospital were studied. The Number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groups. 34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ook niuhuang Qinggan capsule orally.In the study group, 34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oseltamivir phosphate.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11.76% in the study group and 8.82%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Conclusion Oseltamivir phosphate has a high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influenza patients without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adverse reactions.Keywords: oseltamivir phosphate;Influenza;Adverse reactions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为呼吸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典中药材:牛黄
存储: 遮光,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压。
药典中药材:牛黄
注意: 孕妇慎用。
药典中药材:珍珠母详解>>>
珍珠母
药典中药材:珍珠母
来源: 本品为蚌科动物三角矾蚌、褶纹冠蚌或珍 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的贝壳。去肉,洗 净,干燥。
药典中药材:珍珠母
性状:
三角矾蚌:略呈不等边四角形。壳面生长 轮呈同心环状排列。后背缘向上突起,形 成大的三角形矾状后翼。壳内面外套痕明 显;前闭壳肌痕呈卵圆形,后闭壳肌痕略 呈三角形。左右壳均具两枚拟主齿,左壳 具两枚长条形侧齿,右壳具一枚长条形侧 齿;具光泽。质坚硬。气微腥,味淡。褶 纹冠蚌:呈不等边三角形。后背
来源:
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秋季 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 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熟透时采 收,晒干,除去杂质,习称“老翘”。
药典中药材:连翘
性状:
本品呈长卵形至卵形,稍扁,长1.5~ 2.5cm,直径0.5~1.3cm。表面有不规则 的纵皱纹和多数突起的小斑点,两面各有 1条明显的纵沟。顶端锐尖,基部有小果 梗或已脱落。青翘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 突起的灰白色小斑点较少;质硬;种子多 数,黄绿色,细长,一侧有翅。老翘自顶 端开裂或裂成两
药典中药材:连翘
性状: 瓣,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多为浅 黄棕色,平潸,具一纵隔;质脆;种子棕 色,多已脱落。气微香,味苦。
药典中药材:连翘
性味: 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药典中药材:连翘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用于痈 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 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 热淋涩痛。
药典中药材:珍珠母
性状:
缘向上伸展成大形的冠。壳内面外套痕略 明显;前闭壳肌痕大呈楔形,后闭壳肌痕 呈不规则卵圆形,在后侧齿下方有与壳面 相应的纵肋和凹沟。左、右壳均具一枚短 而略粗后侧齿和一枚细弱的前侧齿,均无 拟主齿。马氏珍珠贝:呈斜四方形,后耳 大,前耳小,背缘平直,腹缘圆,生长线 极细密,成片状。闭壳肌痕大,长圆形。 具一凸起的长形主齿。
牛黄清感胶囊 配方详解
药典中成药:牛黄清感胶囊配方详解>>>
牛黄清感胶囊 NiuhuangQingganJiao
nang
药典中成药:牛黄清感胶囊配方详解>>>
配方: 黄芩166.7g、金银花166.7g、连翘333.3g、 人工牛黄50g、珍珠母166.7g。
药典中药材:黄芩详解>>>
黄芩
药典中药材:黄芩
药典中成药:牛黄清感胶囊
制法:
.0,在60℃保温1~2小时,静置24小时, 滤过,沉淀用pH值为2.0的酸性水洗涤2次, 收集沉淀,在60℃干燥,粉碎成细粉,过 筛。取人工牛黄细粉,与上述三种细粉及 滑石粉20g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 即得。
药典中成药:牛黄清感胶囊
功效: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内 郁化火所致的感冒发热,咳嗽,咽痛。
药典中药材:金银花详解>>>
金银花
药典中药材:金银花
来源: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 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药典中药材:金银花
性状:
本品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 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 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 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 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开放者花冠 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 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 微苦。
药典中成药:牛黄清感胶囊
制法: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80℃)的 清膏,用10%盐酸溶液调节pH值1.0~2.0, 在80℃保温2小时,静置24小时,滤过, 沉淀加8~10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 调节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加热至 60℃,搅拌使沉淀溶解,滤过,滤液用 10%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
药典中药材:珍珠母
炮制: 珍珠母:除去杂质,打碎。煅珍珠母:取 净珍珠母,照明煅法(通则0213)煅至酥 脆。
药典中药材:珍珠母
性味: 咸,寒。归肝、心经。
药典中药材:珍珠母
功效: 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退翳。用于头 痛眩晕,惊悸失眠,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药典中药材:珍珠母
用法: 10~25g,先煎。
制法:
以上五味,除人工牛黄外,珍珠母粉碎成 细粉;金银花、连翘加水(用醋酸调节pH 值至5.0)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 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 相对密度为1.30~1.35(60℃)的稠膏, 干燥,粉碎成细粉;黄芩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 滤过,滤液
药典中药材:金银花
性味: 甘,寒。归肺、心、胃经。
药典中药材:金银花
功效: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 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 热。
药典中药材:金银花
用法: 6~15g。
药典中药材:金银花
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药典中药材:连翘详解>>>
连翘
药典中药材:连翘
药典中药材:黄芩
性味: 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药典中药材:黄芩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 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 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 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药典中药材:黄芩
用法: 3~10g。
药典中药材:黄芩
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春、秋 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 皮,晒干。
药典中药材:黄芩
性状:
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 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 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 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 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 棕黑色。气微,味苦。栽培品较细长,多 有分枝。表面浅黄棕
药典中药材:牛黄
性状: 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 牙。
药典中药材:牛黄
性味: 甘,凉。归心、肝经。
药典中药材:牛黄
功效: 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 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 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药典中药材:牛黄
用法: 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研末敷患处。
药典中药材:连翘
用法: 6~15g。
药典中药材:连翘
存储: 置干燥处。
药典中药材:牛黄详解>>>
牛黄
药典中药材:牛黄
来源: 本品为牛科动物牛的干燥胆结石。宰牛时, 如发现有牛黄,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 除去外部薄膜,阴干。
药典中药材:牛黄
性状:
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 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少数 呈管状或碎片。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 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 “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 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 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 夹有白心。气清香,
药典中药材:珍珠母
存储: 置干燥处,防尘。
药典中成药:牛黄清感胶囊配方详解>>>
配方: 黄芩166.7g、金银花166.7g、连翘333.3g、 人工牛黄50g、珍珠母166.7g。
药典中成药:牛黄清感胶囊
性状: 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浅黄棕色至黄棕 色的粉末;味苦。
药典中成药:牛黄清感胶囊
药典中成药:牛黄清感胶囊
用法: 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儿童酌减 或遵医嘱。
药典中成药:牛黄清感胶囊
存储: 密封。
药典中成药:牛黄清感胶囊
规格: 每粒装0.3g。
谢谢!
药典中药材:黄芩
性状: 色,外皮紧贴,纵皱纹较细腻。断面黄色 或浅黄色,略呈角质样。味微苦。
药典中药材:黄芩
炮制:
黄芩片: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 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 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暴晒)。 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黄 棕色或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 放射状纹理。酒黄芩:取黄芩片,照酒炙 法(通则0213)炒干。本品形如黄芩片。 略带焦斑,微有酒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