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考查点6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归纳与小结——Fe2+、Fe3+相互转化的条件 归纳与小结
Cl2、Br2、H2O2(H+)、 2等 )、O 氧化剂 Fe2+ Fe3+ 还原剂 Zn、Fe、Cu、I—等 、实或现象: 、解释下列事实或现象: 1)用FeCl3溶液与铜反应制作印刷电路板 ) 2)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加入少量铁粉 ) 3)补铁剂药丸外面包裹着一层糖衣 ) 2、如何鉴别 2+、Fe3+ ? 、如何鉴别Fe 3、如何确定某溶液中含有 2+ ? 、如何确定某溶液中含有Fe
实验探究——Fe2+的性质 实验探究
实验内容 FeCl3+KSCN FeCl2+KSCN FeCl2+氯水 氯水+KSCN 氯水 实验现象 溶液变血红色 溶液不变红 溶液变血红色
实验探究——Fe3+的性质 实验探究
实验内容 FeCl3+KSCN FeCl3+NaOH FeCl3+KSCN+Fe FeCl3+Cu 实验现象 溶液变血红色 红褐色沉淀 血红色退去 铜片被腐蚀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思考与讨论
1、你知道铁、铜具有哪些重要物理性质吗? 、你知道铁、铜具有哪些重要物理性质吗? 2、你知道铜有哪些重要化学性质,请用化学方程 、你知道铜有哪些重要化学性质, 式表示。 式表示。 3、你知道铁有哪些重要化学性质,请用化学方程 、你知道铁有哪些重要化学性质, 式表示。 式表示。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二、单质化学性质
Fe 3Fe+2O2 与非金属反应 2Fe+3Cl2 与盐酸反应 与盐溶液反应 Fe+2HCl Fe+CuSO4
点燃
Cu
Fe3O4 2FeCl3 2Cu+O2 Cu+Cl2 △
点燃
2CuO CuCl2
点燃
FeCl2+H2
不反应
2Ag+Cu(NO3)2
FeSO4+Cu Cu+2AgNO3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而腐蚀。
在某些电解质溶液存在的条件下,钢铁更易与 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加快腐蚀速率。
钢铁腐蚀的原理: 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表面形成了一层电解 质溶液的薄膜,金属接触电解质溶液后,较活泼 的金属铁被氧化而腐蚀: Fe-2e- == Fe2+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形成Fe(OH)2 ,生成的 Fe2+[或Fe(OH)2 ]在空气中进一步被氧化成 Fe3+后又生成Fe(OH)3,最后生成的Fe(OH)3 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红色的铁锈(Fe2O3· xH2O)。
铁锈酥松多孔,空气中氧气和水蒸气能透过其
空隙,继续腐蚀内层金属。
铁的氢氧化物
氢氧化物 氢氧化亚铁 氢氧化铁
化学式
物理性质
Fe(OH)2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Fe(OH)3
红褐色固体,不溶于水 Fe(OH)3与酸生成Fe3+ ; Fe(OH)3脱水生成Fe2O3
化学性质 Fe(OH)2与酸生成Fe2+ ; Fe(OH)2被氧化成 Fe(OH)3 制法 可溶性碱与亚铁盐溶液反应 Fe2++2OH- == Fe(OH)2↓
(红褐色) (红褐色)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教教 材材 的的 地地 位位 和和 作作 用用 教教 学学 目目 标标 的的 确确 定定 教教 学学 的的 重重 点点 难难 点点 教教 学学 方方 法法 和和 学学 法法 教教 学学 的的 程程 序序
说课人: 说课人:张 飞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 邮 编:214421
金属 铁 应用 建材;炊具;铸件; 建材;炊具;铸件; 制具特性的铁合金; 制具特性的铁合金; 制磁铁等。 制磁铁等。 广泛用于电气工业; 广泛用于电气工业; 制铜合金; 制铜合金; 各种仪表的零件 物理性质 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银白色 2.能被磁体吸引 能被磁体吸引; 2.能被磁体吸引; 3.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3.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4.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4.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1.纯铜呈紫红色 纯铜呈紫红色; 1.纯铜呈紫红色; 2.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2.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3.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3.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创新应用二: 创新应用二: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Fe 的氧化性强弱。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Fe2+和Cu2+的氧化性强弱。
五、教学的程序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布置作业
课本第78页 课本第78页 5、6、7 78
五、教学的程序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活动
1、活动与探究 ---- Fe2+、Fe3+的性质及互相转化 现有下列试剂:铁粉、 溶液、 现有下列试剂:铁粉、0.1mol·L-1 FeCl3溶液、0.1mol·L-1 FeCl2 溶液、 溶液、 )、其它试剂和仪器 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双氧水)、其它试剂和仪器。怎 溶液 新制氯水(双氧水)、其它试剂和仪器。 样设计实验来证实Fe 之间的转化? 样设计实验来证实 2+和Fe3+之间的转化?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案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案闽侯一中化学组赵铭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铁、铜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学习铁、铜及其化合物新的化学性质。
2、掌握Fe3+检验方法,理解Fe3+、Fe2+的性质及相互转化。
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提高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同时促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通过列表比较和图示联系,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严谨的学习态度,及客观分析问题的良好学习品质。
2、加强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培养健康和谐个性。
二、教学设计:围绕三维目标,采用分组讨论,分组实验,合作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引导学生从生活常识发现铁、铜两者在性质上的差异。
(2)从已有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迁移出铁、铜及其化合物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3)通过信息提示,演示实验实验学会Fe3+、Fe2+检验方法,认识Fe3+、Fe2+的性质及相互转化。
(4)引导学生尝试用简洁的图示方法自主构建“铁三角”知识网络,同时进行相应的课堂练习,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Fe3+、Fe2+的性质及相互转化。
四、教学难点:Fe3+、Fe2+的性质及相互转化。
五、实验仪器药品:(1)Fe片、Fe粉、Cu片、Cu粉、0.1mol.L-1 FeCl3溶液、0.1mol.L-1FeCl2溶液、 KSCN 溶液、新制氯水、稀硝酸、1℅H2O2溶液、酸性KMnO4溶液、NaOH溶液、30℅FeCl3溶液。
(2)棉签、试管若干、烧杯、洗瓶、小药匙、砂纸、胶头滴管。
六、教学过程: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一、铁、铜的应用与物理性质二、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已有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迁移出铁、铜及其化合物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1、铁、铜的化学性质2、Fe 3+的 检验方法。
通过信息提示,演示实验学会Fe 3+ 、Fe 2+检验方法。
高中化学《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的教学案例一、设计思想课程标准中对元素化合物的处理,突破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突出化学的社会价值。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以此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以探究“葡萄糖酸亚铁糖浆”中是否含有Fe2+为明线,Fe2+、Fe3+的性质及相互转化为暗线。
通过问题设置的层层深入,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思考化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苏教版化学1专题3第二单元第二部分,主要内容包括:Fe、Cu、Fe2+与Fe3+的性质、转化以及铁铜化合物的应用。
《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是:“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和实验探究,了解Fe、Cu、Fe2+、Fe3+的性质,Fe2+、Fe3+的相互转化,了解铁、铜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应用。
”可见,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中应注意把实验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新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解决新问题,将探索引向深入。
并启发学生运用已学的氧化还原的观点理解转化的实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过程。
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和实验探究,总结亚铁化合物和铁的化合物相互转换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对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认识更完整、更系统。
三、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铁铜的物理性质和部分化学性质(铁与稀硫酸、硫酸铜等反应)。
在高一前面的学习中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实验的操作技能也有一定的基础,对如何进行探究性实验也有初步了解。
2、本课学习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亚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转化、亚铁离子检验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五、教学的程序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活动
1、活动与探究 ---- Fe2+、Fe3+的性质及互相转化 现有下列试剂:铁粉、0.1mol·L-1 FeCl3溶液、0.1mol·L-1 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双氧水)、其它试剂和仪器。 怎样设计实验来证实Fe2+和Fe3+之间的转化?
五、教学的程序 第四部分:布置作业
课本第78页 5、6、7
学法:学生在本节课中主要用实验,观察,对比,归纳等方法, 模拟发现过程,通过推测、设计探究实验以及学生自主实验 探究认识Fe2+、Fe3+的区别和转化。最后由学生总结归纳三方 面的结论要点,尝试用简洁的图示方法自主构建“铁三角” 关系。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达到发展学生 智能的目的,同时让学生逐步掌握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培养 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学风。
制具特性的铁合金;
2.能被磁良导体;
4.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铜
广泛用于电气工业;
1.纯铜呈紫红色;
制铜合金;
2.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各种仪表的零件
3.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五、教学的程序
2、交流与讨论: 请你写出下列(课本72页)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若是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 化剂、还原剂。你还知道有铁、铜参加的其他反应吗? 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比一比哪组既快又正确。
转化类型
Fe2+
Fe3+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Fe3+
Fe2+
2、活动与探究 ---- Cu、Cu2+的性质及互相转化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CCHX
电路板
CCHX
CCHX
如何检验亚铁离子的存在?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无现象,再 滴加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CCHX
实验室配制的FeSO4溶液久置之后会变成棕黄 色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3+ 如何鉴定它已经变质? 加KSCN溶液 如何防止FeSO4变质? 加少量铁粉
CCHX
1、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 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转化为棕黄色. 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B 这应用可维生素C的(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碱性 D、酸性
苹 果 也 “ 生 锈 ” 了
CCHX
用Fe察,观察现象。
乐清市二中高一化学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如何鉴别Fe2+和Fe3+?
鉴别方法
观察颜色
Fe2+
浅绿色
Fe3+
棕黄色 溶液变为血红色
产生红褐色沉淀
CCHX
与KSCN反应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迅速变灰 与NaOH反应 绿色最后呈红褐色
较强的氧化剂如Cl2、Br2、HNO3
还原剂如Fe、Cu等
高中化学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公开课PPT课件

课堂小结:
形成化学核心素养的认知模型
结构
决定 反映
性质
决定 反映
应用
宏微结合 科学探究 证据推理
巩固练习:
1.实验室在配制 FeSO4 溶液时,为防止 FeSO4 被氧化
而变质,常在溶液中加入少量( B )。
A.锌粉
B.铁粉
C.硫酸铁
D.盐酸
2.为了除去 FeSO4 溶液中的 Fe2(SO4)3 和 CuSO4,最好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学习任务1:单质铁的应用及原因分析
问题1:民以食为天,炒菜要用锅,何物来制造? 为什么?
预测应用
回顾性质
判定应用
学习任务1:单质铁的应用及原因分析
问题2:食品保鲜需廉价的脱氧剂,何物能担当? 为什么?
Fe ……
学习任务1:单质铁的应用及原因分析
问题2:食品保鲜需廉价的脱氧剂,何物能担当? 为什么?
问题4:废水中存在Fe2+、Fe3+,怎样能除去?(循环应用)
实验探究:Fe2+转化为Fe3+。
氯水
振荡
学习任务3:物质性质与应用的模型建构
物质转化模型:
Fe2O3
FeO
Fe
Fe(OH)2
FeCl2 FeCl3
Fe(OH)3
学习任务3:物质性质与应用的模型建构
物质转化模型:
学习任务3:物质性质与应用的模型建构
学习任务4: 根据模型学习“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问题6:铜能制作印刷电路板,制作原理是什么?
学习任务4: 根据模型学习“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问题6:铜能制作印刷电路板,制作原理是什么?
实验探究:铜板刻字“我爱我的祖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考考查点6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课堂练习)(必修1第1章第2节)1. 铁、铜的物理性质:铁是 色金属,可以被磁铁吸引。
而铜是 色金属 。
铁和铜都有良好的 性和 性。
2.铁的化学性质:铁是较活泼的金属(或中等活泼金属)表现为还原性。
①铁生锈(铁在潮湿空气中被腐蚀生成Fe 2O 3)②2Fe+3Cl 2 === 2FeCl 3③3Fe+2O 2 === Fe 3O 4常温下钝化(浓H 2SO 4、浓HNO 3用铁制容器盛装) 3.Fe + 2Fe 3+ == 3Fe 2+Cu + 2Fe 3+=2Fe 2+ + Cu 2+(实验现象:铜粉溶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 小结: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4.Fe 2+与Fe 3+的相互转化:Fe 3+的检验:(黄棕色)实验①:向FeCl 3 溶液中加入几滴KSCN 溶液,溶液显血红色,点燃点燃Fe3++3SCN-Fe(SCN)3实验②:向FeCl3溶液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
Fe3++2OH-Fe(OH)3↓Fe2+的检验:(浅绿色)实验:向FeCl2溶液加入NaOH溶液。
Fe2++2OH-Fe(OH)2↓(白色/浅绿色)4Fe(OH)2+O2+2H2O4Fe(OH)3(红褐色)3、合金材料:金属制成合金后,一般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如强度、硬度比组分金属大、抗腐蚀能力强,通常合金的熔点比组分金属的熔点低。
常见的合金材料有铝合金、碳钢、不锈钢、黄铜等。
[练习]1.下列物质中,不能由Fe跟非金属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A Fe3O4B CuSC FeCl3D FeCl22. 常温下,不能用铁制容器存放的物质是()A 浓H2SO4B 浓氨水C CuSO4溶液D KOH溶液3. 下列关于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B 铁能被磁体吸引C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以分布在地壳中的铁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D 常温下,铁与浓HNO3不反应4.下列物质混合时,铁能溶解但无气体产生的是()A.铁粉与盐酸B.铁屑与稀硫酸C.铁粉与硫酸铜溶液D.铁钉浸入水中5.在Fe、Fe2+、Fe3+三种粒子中,具有相同的( )A. 质子数B. 最外层电子数C. 核外电子数D. 电荷数6.在化学反应:3Fe+4H2O Fe3O4+3H2↑中,H2O作()A.还原剂B.氧化剂C.催化剂D.溶剂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硬铝B.黄铜C.钢铁D.水银8.为除去FeSO4溶液中的Fe2(SO4)3和CuSO4,最好选用()A.烧碱溶液B.浓氨水C.镁粉D.铁粉9.将下列四种铁的化合物溶于稀盐酸,滴加KSCN溶液没有颜色变化,再加入氯水即呈红色的是()A.FeSB.Fe2O3C.FeCl3D.Fe2(SO4)310. 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的是()A 铝片不需要特殊的保护方法。
B 炒过菜的铁锅未清洗易生锈。
C 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镶有一定数量的锌。
D 镀锌铁比镀锡铁耐腐蚀。
11.关于铁的叙述,错误的是()A.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 B.铁能被磁铁吸引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纯铁的抗腐蚀能力很强,铁在干燥的空气里不易被氧化12 .下列各组常温下能反应产生气体的是()A、铁跟浓硝酸B、铝跟浓硝酸C、铜跟稀硫酸D、铜跟浓硝酸13.两份铝屑,第一份与盐酸反应,第二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A.1︰1 B.1︰2 C.1︰3 D.2︰114.四种黑色粉末CuO、FeO、MnO2、C(石墨粉)只需加入一种试剂即可将它们区别开来, 这种试剂是()A.NaOH溶液B.稀H2SO4C.浓盐酸D.蒸馏水15.在能使酚酞变红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Cu2+、Cl—、NO3—B、Na+、SO42—、K+、CO32—C、K+、NO3—、HCO3—、Cl—D、Ca2+、MnO4—、Na+、Cl—16、在一定条件下,铁与足量下列物质作用时,生成的化合物中铁元素全部表现为+3价的是()。
A、盐酸B、水蒸气C、硫D、氯气1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钾溶液:Fe3+ + 3OH—=Fe(OH)3↓B.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Fe2+ + Cl2=Fe3+ + 2Cl—C.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 + Fe3+=2Fe2+D.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S2— + 2H+=H2S↑18、在NaOH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Fe2+、NO3—B、Ba2+、SO42—C、Na+、SiO32—D、NH4+、HCO3—19、要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铁,可行的办法是()。
A、加入硫氰化钾溶液B、通入氯气C、加入铁粉D、加入铜粉20.明矾是一种盐。
其电离方程式明矾的用途。
21.A是一种在磁场作用下自身能产生磁性的金属,B、C、D、E、F均含有A元素,它们之间如下变化关系:⑴B的名称是。
⑵F的化学式是。
⑶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会考考查点6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课后作业)1.我国古代湿法冶金术世界闻名,我国在世界上最先应用湿法冶金制得的金属是()A.Fe B.Cu C.Ag D.Hg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的是()A.FeCl2B.CaCl2C.Fe3O4D.FeCl33.硫酸亚铁溶液含有杂质硫酸铜和硫酸铁,为除去杂质,可加入的物质是()A.锌粉B.镁粉C.铁粉D.铝粉4.最易使钢铁生锈的环境是()A.干燥的空气B.潮湿的空气C.浸没在水中D.浸没在油中5.下列所用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A.家用的铝窗B.建筑用的钢筋C.铸造用的黄铜D.温度计用的水银6.下列对金属及其制品的防护措施中,错误的是( )。
A.铁锅用完后,用水刷去其表面的油污,置于潮湿处保存B.通过特殊工艺,增强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C.对于易生锈的铁制品(如防护网)要定期涂刷防护漆D.把Cr、Ni等金属加入到普通钢里制成不锈钢7.对人类早期历史时期的划分,往往以所使用的材料为标志。
例如奴隶制时代常被称为青铜器时代,封建时代早期被称为铁器时代。
青铜是铜、锡合金,青铜器早于铁器被人类使用的原因是( )。
A.铜和锡在自然界的储量比铁多B.自然界中有青铜存在而没有单质铁存在C.青铜的熔点高于生铁的熔点D.青铜的熔点较低而生铁的熔点较高8.铜锌合金的颜色酷似金的颜色,近来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
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
A.测定密度B.放人硝酸中C.放人盐酸中D.观察外观9.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
铝在下列使用场合中,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
A.制造炊具B.制防锈油漆C.制铝箔D.制电线10.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合理的操作顺序是()①加入足量氯水②取少量试液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③①D.②①③11.将铁屑溶于过量稀硫酸后,再加入以下物质,不会生成Fe3+的是()A.氯水B.硝酸钠C.高锰酸钾D.氯化铜12.硫酸亚铁溶液中含有少杂质硫酸铜和硫酸铁,为了除去杂质,提纯硫酸亚铁,可以加入的物质是()A.锌粉B.镁粉C.铁粉D.烧碱13.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FeCl2,方法是,化学方程式为是;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方法是,离子方程式为。
14.室温下,单质A为固体、B为黄绿色气体、C为无色气体,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
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请回答以下问题:(1)A是,B是,C是(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15.铜是生命必要的元素,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铜的生产和使用对国计民生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化学反应中,铜元素可表现为0、+1、+2价。
(1)在西汉古籍中曾有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即:曾青(CuSO4)跟铁反应生成铜],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尽管铜比铁较为稳定,但铜器表面经常会生成铜锈[即:铜绿,化学式Cu2(OH)2CO3],主要生成铜绿的反应物除铜外还有O2、CO2和H2O。
试写出保护铜制品的方法:(3)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
试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铜常用于制造货币。
(铜的熔点是1183.4℃,铁的熔点是1534.8℃)。
16.已知:粘土中含有铁元素。
红砖常用作建筑材料,它是以粘土为原料,在高温下烧结而成,因其颜色呈红色或棕红色而得名。
(1)根据红砖的颜色,猜测其可能含有的红色成分是。
(2)某同学为了检验猜测是否正确,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请完成有关实验步骤并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用铁锤敲碎红砖,在研钵中磨成粉末;②取少量粉末用盐酸溶解;③;④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KSCN,观察到溶液颜色呈红色。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