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安徽专用)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八) 固定化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一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二选修120190419330

 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一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二选修120190419330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B.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C.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前后专一性不同D.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各种反应底物的一系列反应解析:选A 由于细胞相对于酶来说更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因此多采用包埋法;某些反应产物可能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固定化酶实质上是将相应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实现酶的反复利用,并提高酶稳定性,酶的各项特性保持不变;固定化细胞在多步酶促反应中发挥连续催化作用,但如果反应底物是大分子物质,则难以自由通过细胞膜,从而限制固定化细胞的催化作用。

2.下列关于高果糖浆及其制备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果糖浆可以认为是高浓度果糖溶液的简称,一般为含果糖42%左右的果糖溶液B.高果糖浆不会引发肥胖、龋齿等,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C.果糖是由淀粉或麦芽糖在葡萄糖异构酶的作用下形成的D.葡萄糖异构酶在最适条件下转化效率最高解析:选C 高果糖浆制作过程的实质就是在葡萄糖异构酶的作用下,使葡萄糖发生结构上的变化,形成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果糖。

一般用的原料是淀粉,淀粉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再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才是果糖的直接反应物。

葡萄糖异构酶的最适温度为60~70 ℃,可使果糖、葡萄糖混合物中的果糖比例高达70%~90%,而果糖比例占42%左右时就可将其混合物称为高果糖浆。

3.(江苏高考)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固定化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酶的重复利用B.溶解氧交换受阻是固定化酶应用的重要限制因素C.固定化细胞用于生产能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D.凝胶与被包埋细胞之间不是通过共价键结合解析:选B 固定化酶技术是指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可实现重复利用。

固定化酶发挥作用不需要供氧,溶解氧交换受阻不会成为其应用的限制因素。

安徽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

安徽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

安徽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B.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以进行物质的转运C. 细胞膜是全透性的D.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答案:C2.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的场所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核糖体D. 高尔基体答案:B3.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描述,正确的是:A. DNA复制是半保留的B. DNA复制是全保留的C. DNA复制是半不连续的D. DNA复制是连续的答案:A4. 人体细胞内,负责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A. 线粒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核糖体答案:D5. 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A. 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B. 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C. 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 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答案:A6.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B. 基因突变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诱导的C. 基因突变总是有害的D. 基因突变可以增加生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答案:C7.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答案:B8. 下列关于酶的描述,正确的是:A. 酶是一类蛋白质,可以催化化学反应B. 酶是一类核酸,可以催化化学反应C. 酶是一类脂质,可以催化化学反应D. 酶是一类碳水化合物,可以催化化学反应答案:A9.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核糖体D. 高尔基体答案:B10.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B. 细胞凋亡对生物体是有害的C. 细胞凋亡可以清除损伤或感染的细胞D. 细胞凋亡在生物体发育中起重要作用答案:B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描述细胞呼吸的过程,并说明其在生物体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酶的研究和应用(含解析)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酶的研究和应用(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酶的研究和应用1.用加酶洗衣粉洗涤衣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毛料衣服B.一般先用热水泡开,然后调至适宜温度C.水温太低,洗衣粉中的酶丧失活性后不能再恢复D.使用添加了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洗衣服后应立即冲洗双手解析:选D 毛料衣服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会损坏衣服;高温会使酶失活,而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变性;皮肤中的蛋白质也会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水解,从而损伤皮肤。

2.如图表示某研究小组在探究果胶酶的用量的实验结果。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用量B.在bc段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是温度、pH、反应物浓度等C.在ab段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明显加快反应速率D.在该实验给定条件下,果胶酶的最佳用量是b点对应的值解析:选C 本题应从酶的浓度和活性、底物的浓度两方面进行分析。

由曲线图可以看出,在ab段,随着酶的用量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加快,说明此阶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用量,此时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不会明显加快。

在bc段,随着酶的用量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加快,此时反应物浓度成为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3.下列有关酶的制备和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解法和吸水涨破法常用于制备微生物的胞内酶B.透析、电泳和酸解等方法常用于酶的分离与纯化C.棉织物不能使用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进行洗涤D.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位于片剂的核心层解析:选A 酶解法可利用酶的专一性去除微生物的细胞壁,再通过吸水涨破法使细胞内的物质释放出来,然后提取其中的胞内酶;透析和电泳可用于酶的分离和纯化,但酸解会导致酶结构的破坏;棉织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添加了纤维素酶的洗衣粉进行洗涤会使棉织物蓬松,有利于污物的洗涤,纤维素酶还能去除掉棉织物表面的浮毛,平整棉织物表面,使洗涤后的棉织物柔软、蓬松,花纹清晰,色泽更加鲜艳,穿着更加舒适;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应位于片剂核心层的外层,而片剂的核心层是在小肠中发挥作用的胰蛋白酶等消化酶。

2024届安徽省六安市高三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4届安徽省六安市高三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详解】A、SARS-CoV-2进入细胞的过程是一种类似胞吞的过程,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所以体现的是生物膜的流动性,A错误;
B、ACE2受体蛋白位于宿主细胞,则ACE2受体蛋白由宿主细胞的核酸编码,在宿主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
C、新冠病毒(SARS-CoV-2)进入宿主细胞,则需要依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将其消灭,C正确;
C.进入宿主细胞内的SARS-CoV-2依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将其消灭
D.酒精能引起蛋白质变性,因此可用酒精使ACE2受体变性,以防病毒感染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膜选择透过性是指生物膜只能让一些物质通过,不能让其他物质通过的性质。物质的跨膜运输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而胞吞、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指发生在两个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双缩脲试剂检测的是蛋白质中的肽键。蛋白质变性过程中空间结构改变,但肽键不断裂。
D、酒精能引起蛋白质变性,可用酒精消毒预防病毒感染,但是不是利用酒精使ACE2受体变性,D错误。
故选C。
3.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离不开各种酶的作用,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胃蛋白酶随食糜进入小肠后,与胰蛋白酶共同发挥消化作用
B.细胞的各项吸能反应都需要ATP直接供能
C.夏季人往往食欲不振,主要原因是体内的消化酶活性受到高温影响而降低
故选B。
2.新冠病毒(SARS-CoV-2)主要利用ACE2受体蛋白进入宿主细胞。ACE2受体蛋白广泛分布在肺、肾脏、心脏、肠道和肝脏等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SARS-CoV-2进入宿主细胞离不开ACE2蛋白的参与,这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ACE2受体蛋白由新冠病毒的核酸编码,在宿主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植物组织培养和酶的研究与应用配套练习 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植物组织培养和酶的研究与应用配套练习 新人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 植物组织培养和酶的研究与应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固定化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固定化酶不足之处是不能催化一系列反应B.固定化酶可再次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C.固定后的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D.固定化酶易溶于水2.在“固定化酵母细胞”实验中,对配制海藻酸钠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B.海藻酸钠的浓度涉及固定化细胞的质量C.海藻酸钠的浓度过高,易形成凝胶珠D.海藻酸钠的浓度过低,形成凝胶珠内包埋的酵母细胞过少3.(·南京模拟)酶制剂、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90 ℃高温会使Taq DNA聚合酶失去催化活性B.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主要有包埋法、交联法和吸附法等C.固定化酶在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D.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4.污染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最大技术难题,可发生于不同的对象和不同阶段。

某同学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操作,结果发现在培养基中出现白色晕圈或有色菌落,下列关于此项分析错误的是( ) A.可能是锥形瓶口处理不当B.组织培养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污染C.可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等物质来避免污染D.先初培养,挑出无污染的物质再进行培养,可减少污染5.下图是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形成试管苗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可能为杂合子B.①②过程中都会发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多倍体植株的培育需经过上图所示过程D.此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6.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将等量的果胶酶加入到等量的苹果泥中,在反应同样时间后,再将反应液过滤同样时间,用量筒测定滤出苹果汁的体积。

下列曲线图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是( )7.(·广东名校质检)如图是应用固定化酵母进行葡萄糖发酵的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使固定化酵母可以反复使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B.加入反应液后应保持活塞1始终打开,活塞2则必须关闭C.装置的长导管主要是为了释放CO2并防止杂菌进入反应柱D.加入反应液的浓度不能过高以免酵母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8.下图为番茄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解,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植物叶片――→a叶组织块――→b愈伤组织――→c具根、芽的胚状体―→人工种子――→d种苗A.脱分化发生在步骤b,形成愈伤组织,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B.再分化发生在步骤c,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C.组织培养过程中植物激素的使用顺序不同不会影响结果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二、非选择题9.(·湖南十校联考)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加酶洗衣粉最适温度的测定”实验。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1:酶的应用 练习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1:酶的应用 练习

1.如图为固定化酶的反应柱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请在横线上填出各标号的名称。

①,②,③。

(2)与一般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化细胞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作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所用的方式有或。

『解析』(2)与一般的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不仅能与反应物充分接触。

还能与产物分离,并且可以反复利用。

但是与固定化细胞相比,固定化酶不能催化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并且固定化细胞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

(3)使用固定化酶技术往往利用一个反应柱,下端有一个分布着小孔的筛板,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而反应液却可以自由通过。

(4)制作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的方式有将酶相互连接起来或将酶吸附在载体表面上。

『答案』(1)反应柱固定化酶分布着小孔的筛板(2)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能被反复利用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3)酶颗粒无法通过③,反应溶液却可以自由通过(4)将酶相互连接起来将酶吸附在载体表面上2.某同学用含有不同种类酶制剂的洗衣粉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还应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中分别构成两组对照实验。

(2)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观察来判断酶的催化效率。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酶的应用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酶的应用含解析

酶的应用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B.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C.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前后专一性不同D.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各种反应底物的一系列反应解析:选A 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固定化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反应产物积累能影响酶的结构,从而使酶的活性下降;葡萄糖异构酶在固定前后专一性不变;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系列的酶,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反应,但不能催化各种反应底物的一系列反应。

2.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能更有效地清除污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质、水量、水温都会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B.加酶洗衣粉主要添加了酸性蛋白酶和酸性纤维素酶C.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应选择同一品牌的普通洗衣粉作对照D.加酶洗衣粉的使用,减少了磷的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解析:选B 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淀粉酶、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3.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的活性比固定前有所提高B.实验室常用吸附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C.若发酵底物是大分子,则固定化细胞优于固定化酶D.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解析:选D 酶固定后其活性不变或有所降低;固定化技术包括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交联法),由于细胞较大,故多采用包埋法;由于大分子难以通过细胞膜,无法与细胞内的酶接触,所以底物是大分子时,用固定化酶优于固定化细胞;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系列酶,所以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4.(2019·南菁高级中学模拟)下列关于酶制剂在生活中应用的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生物酶牙膏中含有酶,可以分解细菌预防龋齿B.加酶洗衣粉含固定化酶,去污能力比普通洗衣粉要强C.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D.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在人体消化不良时可以口服解析:选B 生物酶牙膏中含有的活性酶可以分解口腔中的细菌,具有预防龋齿的功效;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因此加酶洗衣粉的去污能力不一定比普通洗衣粉强;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在人体消化不良时可以口服,以促进消化,增进食欲。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固定化酶通常不采用包埋法,原因是()A. 包埋法固定化酶操作最复杂B. 包埋法对酶的活性影响较大C. 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D. 包埋法使用的包埋材料少且价格昂贵【答案】C【解析】解: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不采用包埋法固定化,是因为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的材料中漏出,C正确。

故选:C。

2.如表为某同学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一组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实验中的前后两次保温处理的目的不同B. 蔗糖不是还原性糖,酵母提取液中含有催化蔗糖水解的酶C.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结果表明酶具有高效性D. 丙组实验如选用淀粉做底物,结果将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答案】C【解析】 A 、第一次保温是为了让酶处于最适温度下,酶活力最高,第二次保温目的是斐林试剂鉴定时需要水浴加热,A正确;B、该实验能证明酵母提取液含有蔗糖酶,将蔗糖分解为还原糖,B正确;C 、该实验中,唾液不能将蔗糖分解,而酵母提取液能将蔗糖分解,证明了酶的专一性,C错误;D、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为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正确。

3.酶的固定化常用的方法不包括()A. 载体结合法B. 包埋法C. 交联法D. 将酶加工成固体【答案】D【解析】A、B、C.酶的固定化常用的方法有载体结合法、交联法和包埋法;D.将酶加工成固体不属于酶的固定化的方法。

故选D。

4.下列关于固定化酶技术与固定化细胞技术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固定化酶技术是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基础B. 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固定化酶技术的基础C. 固定化酶技术与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同时发展起来的D. 固定化细胞技术先于固定化酶技术【答案】A【解析】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在固定化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解决了固定化酶不能催化一系列反应的问题,因此固定化酶技术先于固定化细胞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八)固定化酶、蛋白质的分离及PCR技术
一、选择题
1.右图是应用固定化酵母进行葡萄糖发酵的装置,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为使固定化酵母可以反复使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无菌条件
下进行
B.加入反应液后应保持活塞1始终打开,活塞2则必须关闭
C.装置的长导管主要是为了释放CO2并防止杂菌进入反应柱
D.加入反应液的浓度不能过高以免酵母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2.(2014·宿州检测)酶的固定化是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使其进行酶促反应后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一类技术,下列关于固定化酶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使葡萄糖液与葡萄糖异构酶充分接触生产果糖,葡萄糖液应从固定化酶反应柱下端注入
B.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主要有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C.固定化酶固定时可能会对酶造成损伤而影响其活性
D.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浆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
3.右图为某同学利用海藻酸钠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结果,出现此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
A.海藻酸钠浓度过高
B.酵母细胞已经死亡
C.注射器中的溶液推进速度过快
D.注射器距离CaCl2溶液液面太近
4.试分析下图中,与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相似的是()
5.某校学生尝试用琼脂作载体,用包埋法固定α­淀粉酶来探究固定化酶的催化效果。

实验结果见下表(假设加入试管中的固定化淀粉酶量与普通α­淀粉酶量相同)。

实验表明1号试管中淀粉未被水解,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
B.淀粉是大分子物质,难以通过琼脂与淀粉酶接触
C.水浴保温时间过短,固定化淀粉酶未将淀粉水解
D.实验程序出现错误,试管中应先加入碘液后保温
6.红细胞中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

下列对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顺序进行B.纯化过程中要用生理盐水充分溶胀凝胶来配制凝胶悬浮液
C.粗分离时透析的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D.可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
7.有关PCR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B.PCR扩增中必须有解旋酶才能解开双链DNA
C.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D.PCR技术依据的是DNA双链复制的原理
8.下图是用除去DNA的滤液进行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首先用图甲装置对滤液进行处理,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
B.图乙装置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中最先出现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C.用图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收集流出液,每管
收集5 mL,连续收集
D.图丙装置中电泳法分离提纯血红蛋白的原理是血红蛋白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一极移动
二、非选择题
9.下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X溶液为________,其作用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________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

图2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____________。

(3)在用海藻酸钠包埋酵母菌形成凝胶珠的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用________________加热,然后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后,加入酵母菌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4)研究发现,固定化强度强的酵母颗粒发酵效果好,且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某机构利用上述装置,将2%、2.5%、3%的海藻酸钠分别利用2%、3%、4%的X溶液进行凝胶化处理,所得到的固定化酵母颗粒的强度及在28 ℃下发酵48 h后的酒精产量见下表:
藻酸钠与X溶液浓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O2和CO2。

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取新鲜血液,要在采血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破碎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对样品进行处理时,主要包括________、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样品进行粗分离时主
要包括: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等步骤。

其中透析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甲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将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中,影响蛋白质迁移速度的因素包括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分子的形状等。

而加入SDS 后,使得蛋白质的迁移率只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同学乙利用样品分离得到的结果,则下图中蛋白质分子量最小的是________。

11.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准备从猪的血液中初步提取血红蛋白,设计的“血红蛋白提取、分离流程图”如下:
实验准备(配制缓冲液血细胞悬液)

样品处理(洗涤、破碎、离心等)

蛋白质粗分离(透析)

纯化、纯度鉴定(凝胶色谱法、电泳等)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样品处理中红细胞的洗涤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反复冲洗、离心。

向红细胞悬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低浓度pH=7.0的缓冲液并充分搅拌,可以破碎红细胞,破碎细胞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血红蛋白粗分离阶段,透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若要尽快达到理想的透析效果,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

(3)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差异,而产生不同迁移速度,实现各种分子的分离。

(4)一同学通过血红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观察到正常人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电泳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携带者有______________种血红蛋白,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作出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选B加入反应液后应保持活塞1关闭,为酵母菌的厌氧发酵提供无氧环境。

2.选A葡萄糖液应从固定化酶反应柱的上端注入,使葡萄糖液流过反应柱,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转化成果糖。

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主要有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固定化酶固定时可能会对酶造成损伤而影响其活性。

3.选B题图中把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后注射到CaCl2中形成的凝胶珠大小不均匀,可能是由A、C、D选项中的原因造成的,但酵母细胞死亡不会导致此结果。

4.选D A是吸附法;B是化学结合法;C和D是包埋法,C一般是将酶包埋在细微网格里,D是将酶包埋在凝胶中。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用的是包埋法,将酵母菌包埋在海藻酸钠制成的凝胶中,所以与D相似。

5.选B由于固定化酶是用包埋法固定的,而淀粉是大分子物质,它不能通过琼脂与酶接触,导致淀粉不能被水解而遇碘液呈现蓝色。

6.选B纯化过程中凝胶应用蒸馏水充分溶胀后,配制成凝胶悬浮液,而不是用生理盐水。

7.选B PCR扩增技术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解开双链DNA,不需要解旋酶。

8.选A图甲装置是透析装置,利用半透膜的半透性可去除相对分子量较小的杂质;图乙装置表示通过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过程,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分子被排阻在凝胶颗粒的外面,在颗粒之间迅速通过,故图乙装置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中最先出现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图丙装置中利用电泳法分离提纯血红蛋白的原理是血红蛋白带有一定量的电荷。

9.(1)CaCl2溶液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2)蒸馏水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3)小火(或间断)冷却至室温
(4)固定化强度2%4%
10.(1)防止血液凝固(2)红细胞的洗涤小分子可以自由进出透析袋(半透膜),而大分子不能通过(3)大小带电性质分子的大小(4)丙
11.(1)生理盐水渗透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动物细胞内液浓度时,细胞吸水涨破)
(2)除去小分子杂质增加缓冲液的量或及时更换缓冲液
(3)带电性质以及分子大小、形状
(4)2携带者具有(控制血红蛋白的)一对等位基因,可以控制合成两种不同的蛋白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