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2.现要制造两种液体温度计:⑴测北方高寒地区气温用的寒暑表;⑵能测萘熔液沸腾时温度的温度计。
那么请根据下面表格的数据判断.制造温度计用的液体应分别选用 ( )水银甲苯酒精萘-39-102-11780在标准大气压下,几种液体沸点(℃)水银甲苯酒精萘357110782183.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 )A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B .松香、萘、玻璃、明矾都是非晶体C .晶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 .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与它的凝固温度相同4.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B .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C .两杯水温度一样高D .无法比较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普通锅内的水中蒸食物, 碗与锅底不接触, 如图 2 所示,当锅内的水沸腾以后, 碗中的水 ( )A .稍后沸腾B .同时沸腾C .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沸腾D .温度总是低于锅里水的温度,因此不会沸腾6.寒冷的冬季,人们洗脸后,总爱往脸部或手上抹些油脂护肤品,这主要是为了 ( )A .防止紫外线照射皮肤B .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皮肤C .防止脸或手上的热散出去D .防止脸或手上的水分蒸发,使脸或手上的皮肤变干而受冻 7.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 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 )A .先汽化,后液化B .先液化,后汽化C .只有液化D .只有汽化0 分))一、选择题 (共 1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或错选得1.如图 1 所示,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A .酒精、水银 几种物质熔点(℃)B .都用水银C .都用酒精D .酒精、甲苯8.如图 3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10.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_______ 程度的物理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单元《物态的变化》测试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单元《物态的变化》测试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吃雪糕解暑,雪糕在口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液化D.凝固2.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 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D.该物质属于非晶体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初中生的平均身高约为1.6m B.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cmC.人的正常体温是37℃D.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4.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5.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沸点高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水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深秋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液化现象6.优美的词句可以勾画出大自然水资源的美妙与和谐,下列词语中描绘凝华现象的是()A.滴水成冰B.玉霜满地C.烟雾缭绕D.露似珍珠7.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进行体温检测。
下列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C.某同学的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8.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A.16°C B.30°C C.47°C D.70°C9.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一个液体球“变”成了固体球。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一、填空题1.气锅鸡是常见的一道菜,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
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蒸熟后,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一种______现象。
2.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是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此过程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气态乙醚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________温度.3.小军同学学习了“物态变化”一章的知识后,做了如下实验:他把酒精反复涂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去扇,他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变________(选填“大”或“小”)了,这是因为酒精在________时要吸热而造成的.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二、选择题5.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
“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气”是水蒸气B.“雾气”是小冰晶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6.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C.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7.小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8.如图所示为一款迷你隔水炖电炖锅.隔水炖是利用锅内的水沸腾时对内胆中的食物均匀柔和地隔水煲炖,锅与内胆不接触,如果汤的沸点和水的沸点相同,那么当锅内水沸腾后,内胆中的汤将( )A.同时沸腾B.稍后沸腾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三、实验题9.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根据图中温度计的放置情况可知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_(选填“高”或“低”).(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3)B、C两组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丙b,c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此时液面上的气压______(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分析C组同学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4)若想证明水沸腾时需要吸热,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10.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3章 物态变化 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

第3章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物态变化实例,属于吸热的是()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B.盛夏,河面上形成雾C.深秋,草地上形成霜D.严冬,窗玻璃上出现冰花2.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A.铜B.玻璃C.冰D.食盐3.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形成的是()A.护目镜上的“水雾”B.早春,冰雪消融C.玻璃上的冰花D.热泉上的“白气”4.下面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B.寒冷的冬天,户外结冰的衣服慢慢变干C.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D.往豆浆中加糖,豆浆会变甜5.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冰箱冷冻室内壁上的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C.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D.往地面上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6.下列关于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凝固点为0℃B.DE段表示当前物质的状态为固液共存态C.BC段物质的内能一直在增大D.B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7.如图甲所示的是小明同学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时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的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组装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时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B.水的沸点为98℃,实验时的环境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C.水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时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实验中若只减少加热的水的质量,水将推迟时间沸腾8.甲乙两图分别是根据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冰在BC段处于液态B.图甲:冰熔化的时间为10minC.图乙:水的沸点为98℃D.图乙:实验地点的大气压强高于1标准大气压9.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热现象实验中,所得的撕去了一角的图象,下列关于该图象的说法正确是()A.一定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B.一定是某种液体的沸腾图象C.若是熔化图象,AB段内物质为固液共存状态D.无论是熔化还是沸腾图象,AB段内不需要吸热10.周末,小华在家中烧开水煮饺子。
物理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四川德阳改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B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 .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D .衣柜中的樟脑球不断变小是因为发生了升华现象2.(广东湛江)如下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3.(江苏盐城)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 ) A.只能验证猜想1B.只能验证猜想2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4.(兰州)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A .升华、凝华B .汽化、熔化C .凝华、熔化D .汽化、液化5.(南京)图2中甲、乙、丙、丁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图2A .甲、乙B .乙、丁C .甲、丙D .丙、丁 6.(江苏宿迁)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烧开水时茶壶嘴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升华现象新|课 |标| 第 |一| 网C .熔融状态的玻璃轧制成玻璃板的过程中需要吸热D .用冰块来保鲜食品是利用冰块熔化放热7.(广西玉林)以下给出的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A .松香B .沥青C .玻璃D .海波8.(广东茂名)下列做法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A .将湿衣服晾在密闭的卫生间内B .将弄湿的作业本子打开放在向阳的窗台上C .将用后的墨水瓶盖拧紧D .用保鲜袋将水果包好放在冰箱内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40分)9.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如图3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体温计的读数是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顺昌学校教室的室温约为50℃B.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气温约为5℃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80℃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7℃2.如图所示,温度计三次测得液体A、B、C温度分别是32℃、33℃和37℃,则液体较准确的温度是()A.34℃B.32℃C.37℃D.33℃3.疫情期间,如图所示的体温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关于该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次使用后必须用沸水消毒B.读数时不能离开人体C.分度值是1℃D.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4.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5.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一个液体球“变”成了固体球。
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A.熔化吸热B.凝固放热C.液化吸热D.凝华放热6.如图为我国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所描述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熔化C.汽化D.凝固7.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惊艳世界。
以下节气中蕴含的物态变化知识正确的是()A.“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出热量B.“寒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吸收热量D.“大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要吸收热量8.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态。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为气态B.甲→乙的过程需要放热C.乙→丙的过程与露珠形成过程相同D.BC段对应的温度为该晶体的熔点9.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
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10.中华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 解析版)

《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面所列物质中,哪种物质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A.蜡 B.松香 C.玻璃 D.铁2.在医院里,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B.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C.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华D.消毒,保持卫生3.游泳运动员刚从水中上岸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运动员身上的水()A.熔化吸热 B.汽化吸热 C.升华吸热 D.液化放热4.如图所示,是模拟“云和雨”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酒精灯加热湿沙,加快水的汽化B.烧杯里的“白雾”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C.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D.冰块使水蒸气降温,液化成小水珠5.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C.铅的凝固点是-328℃D.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6.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熔化 C.汽化 D.凝固7.在大街上我们偶尔能见到用一些废旧的铝制品浇铸铝锅的情形.将废旧铝制品放在炉里加热熔化,然后将铝液浇灌到模具里.模具里铝由液态至刚好完全变为固态的过程中()A.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B.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C.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下降D.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8.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B.洒在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了C.秋天的早晨,树叶上出现了小水珠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变小了9.如下图画出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C.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D.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10.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用自来水清洗 B.在沸水中煮 C.用酒精棉擦 D.在酒精灯上烧11.如图所示,草叶上露形成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的物态变化及能量转移是()A.液化、吸热 B.凝固、放热 C.汽化、吸热 D.液化、放热12.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A.37.0℃ B.37.5℃ C.38.0℃ D.38.5℃二、填空题13.为缓解旱情,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之后,很快 ________ (填“升华”“凝华”)为气体,并从周围________(填“吸收”“放出”)大量的热.14.一位年轻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他只在测甲的体温前把体温计用力甩了几下,测得读数是37.2℃ ,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结果乙、丙的体温读数均为37.8℃ ,三人的体温真实值应为甲℃ ,乙℃ ,丙℃ .15.用图所示的装置给烧瓶中的水加热,烧瓶中的水沸腾后就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请你写出一个不用加热而又能使水重新沸腾的方法:________;该方法的依据是_________.、三、实验题16.(1)如图所示,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将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钢丝穿冰块而过,而冰块完整无缺.使用细金属丝和悬挂重物的目的都是_____,从而使冰的熔点______(降低/提高/保持不变),所以细金属丝下方的冰块熔化,由于环境温度较低,熔化而成的水又很快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故钢丝穿冰块而过且不留缝隙.(2)滑冰运动员所穿滑冰鞋都带有冰刀,是通过_____(增大/减小)了对冰面的压强,从而改变了冰的熔点,使得冰刀划过的冰面容易熔化,最终能起到_____的作用.17.在探究固体甲和固体乙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琴利用如下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琴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固体(填“甲”或“乙”)是晶体,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3)若在第9min时停止加热,固体甲的温度会()A.立即上升B. 先不变后下降C.立即下降D. 先下降后不变18.如图所示,小丽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晶体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和___________.(4)温度为90℃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并存”)(5)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熔化过程中,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_____分钟.(6)通过实验得出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19.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水银柱长度为24mm,测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88mm,测热水时水银柱长度为46mm,求热水温度的实际值为多少?20.一支标有0℃~100℃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放在l标准火气压下沸水中时示数为86℃.则(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多少℃;(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五、作图题21.室内温度20℃,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会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因为________,2min时玻璃泡上的酒精全干了,此后温度计的示数会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请在图中画出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像.22.某地区某时刻气温达到零下12℃,请在图中标注出液柱上升到的位置.23.在下图中大致画出晶体海波的凝固图像;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非晶体没有.选项中铁是晶体,所以铁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2.【答案】A【解析】金属镜子放入口中后,水蒸气会在镜子上液化,使镜子变模糊,看不清楚牙齿情况.加热后,金属小镜子的温度升高,病人口中的水蒸气(气态)不会凝结成小水滴(液态),发生液化现象,从而能使医生利用镜子的平面镜成像原理清楚地观察病人.3.【答案】B【解析】人上岸后,人体表面的水分开始汽化,从人体吸收热量,于是人会感觉冷.4.【答案】B【解析】A、酒精灯加热湿沙可以提高湿沙中水的温度,加快水的汽化,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烧杯中的“白雾”是湿沙中汽化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盘子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错误,符合题意;C、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上面盘子中放着的冰块,可以降低盘子的温度,水蒸气碰到就会液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5.【答案】D【解析】酒精的沸点是78℃,80℃的酒精应该是气态.故A不正确;水银的凝固点是-39℃,气温接近-50℃时,水银已经凝固,故B不正确;铅的凝固点是328℃,C不正确;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39℃的水银吸热熔化温度不变.故D正确.6.【答案】C【解析】常温下汽油容易由液态汽化(蒸发)为气态,弥漫在空气中,汽油的着火点很低,使用手机和汽车工作状态下产生的火花很可能引燃,引起火灾.7.【答案】B【解析】铝液浇灌到模具里,在模具里逐渐凝固,由于铝是晶体,因此凝固过程不断放热,但温度保持凝固点不变.8.【答案】D【解析】升华是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A、烧开水时,壶嘴处喷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为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不符合题意;B、洒在地面上的水吸收热量,由液态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中的蒸发现象,不符合题意;C、秋天的早晨,树叶上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是固态的,过一段时间变小了,是由固态直接升华成为气态进入空气中了,符合题意.9.【答案】A【解析】o a(o a′)段为固态加热过程; ab( a′b′)段为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图中乙的熔化温度高,即熔点高,加热时间的长短意味着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图中熔化时对甲(20-10=10min)、乙(27-17=10min)加热的时间相等,说明两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相等;由图像可以看出,在固态时,甲升温比较快,说明在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温度升高的高,所以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少;在液态时,甲升温也较快,说明在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温度升高的高,所以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也较少.10.【答案】C【解析】用自来水加以冲洗晾干,达不到消毒的目的,所以选项A错误;因为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超出了体温计的量程,酒精灯火焰的温度也超出了体温计的量程,所以BD也不可以.酒精有消毒的作用,同时常温下酒精的温度不会超出体温计的量程,所以选项C正确.11.【答案】D【解析】草上的露是液态的,它是在温度比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形成“雾”或“露”,液化要放热.1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计的读数及正确使用方法,由图知:体温计上最小示数和最大示数分别为35℃和42℃,所以其量程为35℃~42℃;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5℃. A.体温计的原读数是38.5℃,测量时液柱不可能回流,只能测量38.5℃及其以上的温度,故A错误;B.体温计的原读数是38.5℃,测量时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结果不可能是37.5℃,故B错误;C.体温计的原读数是38.5℃,测量时液柱不可能回流,结果不会是38.0℃,故C错误;D.体温计的原读数是38.5℃,测量时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结果只能大于或等于38.5℃,故D正确.13.【答案】升华;吸收【解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极易升华,进入云层很快升华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温度急剧下降,高空的水蒸气就遇冷凝华成为小冰粒,这些冰粒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熔化为雨滴.14.【答案】37.2;37.8;≤37.8【解析】测量甲的体温前用力甩了几下,故测量甲的体温是正确的,为37.2℃;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就用来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测量乙的体温时,显示37.8℃,该病人的体温高于37.2℃,则读出的数据为该病人的体温,为37.8℃;测量丙的体温时,因为使用前没有将水银柱甩下来,显示的仍然是体温计原来的示数37.8℃,那么,丙的体温可能小于或等于37.8℃.15.【答案】将烧瓶密封,抽去瓶内部分空气;气压减小,沸点降低.【解析】根据气压与沸点的关系,当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也跟着降低,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将烧瓶密封,抽去瓶内部分空气的办法降低瓶内的气压,使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起来.16.【答案】(1)增大细金属丝对冰块的压强降低凝固;(2)增大减小摩擦力【解析】(1)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将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增大了冰块表面的压强,使冰块的熔点降低,冰块熔化,从而细金属丝穿过冰块;由于环境温度较低,熔化而成的水又很快凝固,从而看不到留下的缝隙;(2)冰刀的刀口很薄,增大冰面的压强,使冰的熔点降低,从而熔化,最终起到减小摩擦力的作用.17.【答案】(1)受热均匀(2)甲固液共存(3)B【解析】(1)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甲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变,即有一定的熔点;而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升高,没有一定的熔点.因此,甲物质是晶体.有图像知,在第6min末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是固液共存态,并且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由表格中数据知,第9min,物体刚好完全熔化完,若此时停止加热,则会向外放热,处于凝固过程,由于是晶体,所以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当凝固完后温度下降.18.【答案】(1)热胀冷缩;(2)慢;(3)钟表;(4)液;(5)80;15 (6)晶体熔化时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解析】(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使萘受热均匀,萘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3)从图像知,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测量时间需要秒表,所以实验器材还缺少秒表;(4)温度为90℃时,该物质处于液态;(5)由乙图知,萘在第10min到第25min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这段时间是萘的熔化过程,所以萘熔化经过了25min-10min=15min.(6)通过实验得出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晶体熔化时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19.【答案】解:水银柱24mm时的温度是0℃,88mm时的温度是100℃.所以1mm水银柱表示的温度=热水中水银柱的长度=46mm-24mm=22mm,液体的温度=22mm×℃/mm=34.4℃.答:热水此时的温度是34.4℃.【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此温度计上用64mm(88mm-24mm)表示0℃~100℃,即1mm表示℃,再根据温度计在热水中的实际长度22mm(46mm-24mm)得出液体的温度.20.【答案】解:(1)由题意知,当实际温度为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6摄氏度,当实际温度为10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86摄氏度,所以每个小格的温度为:t=℃=1.25℃;(2)所测水的温度为26℃,相当于比0℃高出26-6=20个小格,则实际温度为:t′=1.25℃×20=25℃;(3)当温度计的示数为0摄氏度时,比实际的0℃低了6个小格,所以实际温度为:t1=0℃-1.25℃×6=-7.5℃;当温度计的示数为100℃时,比实际0℃多出了100-6=94个小格,所以实际温度为:t2=1.25℃×94=117.5℃所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7.5℃~117.5℃.答:(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 1.25℃;(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25℃.(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7.5℃~117.5℃.【解析】(1)冰水混合物体的实际温度为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根据温度计的示数求出温度计每个小格代表的实际温度;(2)根据示数,计算出比实际0℃多出多少个小格,从而求出温水的实际温度;(3)计算出示数为0摄氏度时和100摄氏度时的实际温度,从而得出其测量范围.21.【答案】下降;酒精蒸发吸热;上升.【解析】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的时候,加快了酒精的蒸发,因蒸发吸热,在0-2min内,温度会降低;玻璃泡上的酒精全干后,由于室温较高,温度计的玻璃泡从周围吸热,2min后温度上升且末温恢复20℃.图像如下:22.【答案】【解析】首先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温度值确定液柱上表面的位置,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由于温度值是-12℃,则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刻度应是10刻度下面两格处.23.【答案】【解析】海波是晶体,凝固前后都是放热降温的过程,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其凝固点是48℃,所以海波的凝固图像大致是下面的图像:。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7.8℃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7.8℃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 .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 .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 .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2、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A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B .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亦大C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 .内径粗的升得低,示数也小3、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合理的是()A .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B .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C .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 .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温度约为 -5℃4、某地区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5℃ ”,读做()A .零下 5 度B .摄氏负 5 度C .零下 5 摄氏度D .摄氏零下 5 度5、 0 的水和 0 的冰,两者温度是()A . 0 的冰温度低一些B . 0 的水温度低一些C .两者温度相同D .两者状态不同,无法比较6、某种浴室内的防雾镜内部装了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高于室温。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水蒸气在镜面()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
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需要吸热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需要吸热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需要放热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热8、下列现象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A.晶莹的露珠 B.林立的冰川 C.变小的干冰 D.洁白的雾凇9、冬捕时,刚打捞上来的鱼,体表的水会迅速结冰。
冰的形成属于()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凝华10、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医务人员所戴的护目镜上经常起了一层水雾,影响视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京翰教育中心 李家镇中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完成时间70分钟)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39分)
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2、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_______( 内、外)表面;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_______( 内、外)表面会出现水珠。
3、如下图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示数是________。
4、在发射火箭时,在发射台下建一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里,这主要是利用水___________时________热,从而保护发射台。
5、晶体在熔化过程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_;非晶体在熔化过程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_。
如下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像,从图中可知,它的熔点是______
℃;其中 段是熔化过程,物质处于_____ 状态 。
6、在空格内填上物态变化名称:
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是_________现象;
钢水浇铸成钢球是__________现象;
冬天早晨草地上的霜是__________现象;
早晨有浓雾是_________现象。
冬天下雪__________;冰消雪融__________。
7、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汽化要_________热。
8、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9、在电冰箱里从压缩机送来的气态氟利昂在冷凝器中_________,从而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把热排到冰箱外;而在电冰箱的蒸发器内,液态氟利昂迅速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使冷冻室内的温度降低。
10、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主要是利用冰棒__________时要_______热,后者是酒精_________时要_______热。
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入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凝固时_______热,使窑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会冻坏。
11、用扇子扇干燥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其示数将________. ( “升高”、“降低”或“不变”)
1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块-10℃的冰_________(会,不会)立即熔化;把0℃的冰放在0 ℃的水里,冰__________(会,不会)熔化。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6 分)
京翰教育中心
京翰教育中心 16、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
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
A 、37.5℃和38.5℃
B 、37.5℃和38℃
C 、38℃和38℃
D 、38℃和38.5℃
17、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用下面的哪种方法 ( )
A 、用自来水冲洗
B 、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C 、在沸水中煮,高温消毒
D 、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洗
18、如图2-18,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
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
A 、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
B 、能达到沸点,也能够沸腾
C 、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 、以上几种说法都不对
三、简答题:(5分)
1、冬天对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为什么?而对手吹气,会使
手感到凉,又是为什么?
四、实验题:16分
1、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1)温度计的
________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2)要稍候一
会儿,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________(可以,不可以)离开液
体,视线与温度计__________.如图甲、乙
温度计的示数分别
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在烧杯上盖上硬纸片,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当水沸腾时,看到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______,_____,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某同学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可见水的沸点是_______℃。
当水沸腾后若用猛火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
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是为了使海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一位同学探究某固体熔化,测量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可知该物质的熔
时间(min ) 0
1 2 3 4 5 6 ....10 温度(℃) 80 85 89 94 98 98 98 .. (98)
点是_________,熔化用了_________分钟。
(3)在方格纸上画出熔化的图象。
3分
0 min
京翰教育中心
4、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4分
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答题卡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__,
京翰教育中心
京翰教育中心
三、冬天对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为什么?而对手吹气,会使手感到凉,又是为什么?
四、实验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3分
李家镇中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答案
一、1、冷热程度,热胀冷缩。
2、内,外
3、35---42,0.1℃,37.6℃ ,
4、汽化,吸
5、吸,不变,吸,升高,80,BC ,固液共存
6、升华,凝固,凝华,液化,凝华,熔化。
7、蒸发,沸腾,吸。
8、压缩体积,降低温度。
9、液化,放出,汽化(蒸发),吸收。
10、熔化,吸,蒸发,吸,放,
11、不变。
12、不会,不会。
二、
三、对着手哈气,口中哈出的水蒸气在手上液化时放热,使手感到暖和。
而对着手吹气,加快空气流动,加快手上水分蒸发,蒸发过程吸热,使手感到凉。
四、1、玻璃泡,不可以,垂直,8℃,-3℃.
2、减少散热(减少水蒸发吸热),气泡,上升,98℃,不变。
3、缓慢均匀受热,80℃,3。
4、把同样多的酒精(少量)倒入大小不同的两个烧杯里,观察哪个杯中酒精先干,大烧杯中酒精先干,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京翰教育中心
(其它方法也可)
京翰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