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人教版课标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共4课时)教材分析保护文物: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观念。
自选内容、自由表达、自主习作: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把说和写充分结合起来,写好后安排模拟导游讲解,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
在习作活动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我的发现:读一读两个例句和小林、小东的对话,引导学生发现一种表达的方法:描写实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在思考、交流中使学生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日积月累:熟读并背诵4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关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信息的习惯。
教学目标1、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保护长城的建议,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2、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保护长城的建议,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3、重点难点:口语交际时突出怎样保护文物。
4、积累风景名胜的有关对联,理解、背诵,感受景色的美。
5、搜集有关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感受其魅力。
6、明确本单元描述景物时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有意识地学习运用。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教学目标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保护长城的建议,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重点难点:口语交际时突出怎样保护文物。
二、教学准备遭到破坏的文物的图片。
一些景点的风光资料(有关故事、传说)三、教学过程一出示幻灯片,创设情境教师:我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
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文化古迹遭到了破坏。
下面是一则关于长城的报道。
出示幻灯片:有些地段的长城状况令人担忧。
大量游人涌入,给长城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破坏。
塑料袋、矿泉水瓶、废纸、果皮等垃圾随处可见,城墙被乱涂乱画。
当地村民“靠山吃山”,在垛口处和通往长城的小路上私自搭设梯子,设点收费。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四上)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 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 美能力。
02
教学内容
课文内容解析
总结词:深入解析
详细描述:对《语文园地五》中的课文进行深入的解析,包括文章的主题、结构 、语言特点等方面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知识点梳理
教学效果评价
客观评估
教学效果的评价应基于教学目标和学 生的实际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方式可 以包括课堂小测验、课后作业的完成 情况以及学生的反馈等,以客观地评 估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与改进
持续改进
在完成教学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教学中的 优点和不足,并针对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这有助 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为未来的教学提供有益的 参考。
本节课的亮点与不足
•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资源,如PPT、视频等,丰富了 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亮点与不足
01
02
03
时间安排
部分环节时间安排稍显紧 凑,可能导致部分学生无 法充分理解。
个性化教学
对于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 求,本节课未能充分满足 。
课堂管理
在小组活动中,部分学生 未能充分参与,需要加强 课堂管理。
课堂练习与反馈环节
总结词:巩固提高
详细描述: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练习,如填空、选择、问 答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及时给 予反馈,指出学生在练习中的不足之处,以便他们更好地 掌握学习内容。
04
教学评价
学生表现评价
全面评价
VS
在《语文园地五》的教学过程中,对 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是至关重要的。 评价应全面覆盖学生的参与度、课堂 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个方面,确 保对学生的表现有全面的了解。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通用12篇)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篇1◆ 学习目标1 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 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 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 背诵积累古诗《望岳》,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
◆ 课前准备与中国的“世界遗传”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搜集泰山风景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宽带网◆ 明确任务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 交流方法1 方法展示台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教师随机板书: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查找相关古诗;登录网站查找;调查访问亲朋好友;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2 资料展示会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3 老师的建议:(1)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2)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3)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 课后实践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激情引入,揭示话题1 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出示相关报道。
2 你有什么感受?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展开讨论,提出建议1 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
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 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
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 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 创设情景,模拟交际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 课堂小结,表扬激励第三、四课时习作◆ 创设情景,1 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2要求:(1)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2)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语文园地五口语交际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生自读这段文字,谈一谈读了这段文字后的感受。
2、师出示长城被破坏的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要保护长城的爱心。
3、得出课题:不仅要保护长城,而且要保护其他的文物。
二、具体谈谈保护长城。
1、分小组商议保护长城的建议。
2、全班交流。
3、分析总结出一系列保护长城的措施。
三、拓展1、认识世界遗产标志,以及什么是世界遗产。
2、交流了解,中国有多少世界遗产!3、我们为什么要申报这些风景名胜等为世界遗产?这些世界遗产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中国世界遗产的现今状况如何?4、怎样来保护世界遗产?5、形成书面建议或倡议书。
习作二课时写导游词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可以将景点风光也可以将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教学目标:1、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2、学习写导游词。
审题:本次习作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和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写导游词要根据游人的需要确定重点,选取最有特色或最有价值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还应根据口语交际讨论的成果,游览的注意事项,向旅游者提出“当文明游客”的机会。
怎样写导游词呢?1、首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
2、这一处世界遗产最有特色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著名风光、著名景点?这个景点有什么美丽的、动人的传说?3、写的过程中不要走别人的老路,争取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佳作借鉴:秦皇岛海神庙导游词少、能不能取代,甚至于有没有必要去取代,现在还都是一连串的未解之谜。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导学案第一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班级:________ 小组: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教师寄语:冰冻三心,非一日之寒。
【学习目标】1、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2、背诵积累对联,提高记忆力,感受颐和园、大明湖等美景。
3、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预习案【学法指导】1、自学“我的发现”,思考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好处?2、熟读并背诵“日积月累”的四副对联,感受这些对联所描绘的美景。
3、自学“宽带网”,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
【预习自测】1、“我的发现”,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好处?2、背诵“日积月累”的四副对联。
3、我搜集的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有:【我的疑问】预习中,我遇到的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我的发现”: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好处?2、“日积月累”:体会这些对联的描绘的美景。
3、“宽带网”:资料搜集的范围是什么?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1、“我的发现”: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好处?(1)从小林的发现中,我知道这些句子的后半部分,都拿我们熟知的事物来()。
(2)从小林的发现中,我知道这样写的好处是(),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2、“日积月累”:体会每副对联描绘的美景。
(1)欣赏对联,谈理解和体会。
(2)读、记、吟。
(3)补充欣赏: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成都杜甫草堂)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滁州醉翁亭)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吹,有人吹到月三更(扬州二十四桥)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滕王阁对联)高阁逼云霄举头红日近远山收入画回首白云低(黄山玉屏楼)万山拜其下孤云卧此中(黄山文殊院)3、“宽带网”:资料搜集的范围是什么?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1)这次资料搜集的范围是有关我国()的资料,可以是()、()、(),也可以是()、()。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语文园地五》

1、商量怎样保护文物,并提出保护的建议。
2、表达时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3、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
4、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
5、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用我们熟知的什么事物来比照要描述的事物的。
6、能从课文或课外读物中找到类似的句子,并仿照写一些。
7、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联的意思,感受景色的美。
蜿蜒——()古老——()
五、补充词语。(8分)
金()辉()神()气()
南()北()若()所()
()()欲试()()约约
()()而起 久经()()
学习
评价
自我评价:
我得了()颗★
小组长评价:
你得了()颗★
教师评价:
你得了()颗★
课堂
小结
育华学校语文导学案(预习案)
主备人
李素英
审核人
覃秋兰
班级
四年级
教师复备栏
或
学生笔记栏
执教人
学生姓名
使用时间
月日周
课题
语文园地五
课型
新授
学习
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
3、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5、通过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发现一种表达的方法: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
6、学习这种表达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当中。
7、积累几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景色的美,并能背诵下来。
8、通过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搜集的能力,养成与同学分享信息的习。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3篇(人教版四上语文园地五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3篇(人教版四上语文园地五教案)下面是收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3篇(人教版四上语文园地五教案),以供借鉴。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2、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能自己解决问题,发展创造性思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文中的对话,要根据课文的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教学准备:课件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五课《捅了马蜂窝》这篇课文,现在老师请几名同学读课文。
请大家思考:《捅了马蜂窝》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生字。
板书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五课《捅了马蜂窝》,板书课题谁来说说你了解的马蜂?它有什么威力?马蜂窝又是什么意思?如果捅了马蜂窝会怎么样呢?读了课题,你有些什么想法?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初读课文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同时标出自然段。
2、出示生字、容易读错的词语,检查读音。
3、教师询问在读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讨论解决。
4、同桌分自然段互读课文,要求互相正音,对方读得不流利的地方,请他再读一遍。
5、默读课文,(1)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着什么顺序来写的,你能按照故事的发展过程,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
(2)研究,这么长的文章分几部分来学习比较好理解呢?品析课文。
1、研究第一部分。
这段主要写了什么?你认为哪些词语比较重要?为什么?2、研究第二部分我在打猎途中遇到什么事情?我看到了什么情景?说明了说明?马蜂什么样?谁来读一读。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朗读课文《树种》和《好狗》。
2. 能够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并会正确书写。
3.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读后练习。
4.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性写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树种》和《好狗》的讲解和朗读。
2. 教学难点: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深度阅读。
三、教学准备1. 课本《语文园地五》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挂图等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讲解(1)课文《树种》讲解:通过图片、课文内容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主题,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2)课文《好狗》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朗读让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树种》和《好狗》,提高其朗读能力和语感。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结合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彼此的看法和领悟。
5. 课后练习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包括课文填空、选择题等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课堂总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提醒他们在课外也要多加练习。
七、教学反思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愿我们的语文园地永远充满智慧和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导学案第一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班级:________ 小组: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 教师寄语:冰冻三心,非一日之寒。
【学习目标】1、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2、背诵积累对联,提高记忆力,感受颐和园、大明湖等美景。
3、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预习案【学法指导】1、自学“我的发现”,思考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好处?2、熟读并背诵“日积月累”的四副对联,感受这些对联所描绘的美景。
3、自学“宽带网”,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
【预习自测】1、“我的发现”,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好处?2、背诵“日积月累”的四副对联。
3、我搜集的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有:【我的疑问】预习中,我遇到的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我的发现”: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好处?2、“日积月累”:体会这些对联的描绘的美景。
3、“宽带网”:资料搜集的范围是什么?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1、“我的发现”: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好处?(1)从小林的发现中,我知道这些句子的后半部分,都拿我们熟知的事物来()。
(2)从小林的发现中,我知道这样写的好处是(),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2、“日积月累”:体会每副对联描绘的美景。
(1)欣赏对联,谈理解和体会。
(2)读、记、吟。
(3)补充欣赏:草堂留后世诗圣着千秋(成都杜甫草堂)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滁州醉翁亭)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吹,有人吹到月三更(扬州二十四桥)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滕王阁对联)高阁逼云霄举头红日近远山收入画回首白云低(黄山玉屏楼)万山拜其下孤云卧此中(黄山文殊院)3、“宽带网”:资料搜集的范围是什么?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1)这次资料搜集的范围是有关我国()的资料,可以是()、()、(),也可以是()、()。
(2)搜集资料的方法有: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盘片;查找相关古诗;登录网站查找;调查访问亲朋好友;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的?(3)在搜集中遇到什么了什么困难?你是怎样克服的?(4)资料展示:展示搜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简要说说搜集的过程。
【学习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训练案1、用比照的方法来写一处景物。
(如学校篮球场)2、搜集描写名胜古迹的对联两副。
3、进一步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保护文物班级:________ 小组: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 教师寄语: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学习目标】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预习案【知识链接】文物是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人类文化遗物。
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墓葬、建筑和碑刻;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以及生活用品;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史料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的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对于人们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力量,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并促进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
【新闻报道】《云南省风景名胜区条例》明年1月1日实施生活新报记者闵楠风景名胜区内如果要进行电影、电视等拍摄必须经过批准,且不得搭建难以拆除并可能影响、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设施。
《云南省风景名胜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此,我省风景名胜区保护进入了有法可依的理性保护阶段。
记者从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的《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风景名胜区内的交通、商业、餐饮、住宿、文体娱乐等服务经营项目,应当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确定经营者,依法取得经营权的经营者应当在合同约定内的期限、区域和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依法缴纳风景名胜区资源有偿使用费。
而新设立的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不得重合或者交叉;已设立的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重合或者交叉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自然保护区规划应当相协调。
《条例》还规定,要在风景名胜区进行电影、电视等拍摄活动必须经过批准,而且不得搭建难以拆除并可能影响、破坏景观或者污染环境的设施。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未经批准前或者在经批准的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各类建设。
此外,禁止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立或者变相设立各类开发区,禁止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疗养院、培训中心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已经建设的,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限期迁出,如果违反将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
而进入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应当服从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管理,遵守风景名胜区的各项管理规定,如果破坏风景名胜区资源或者改变其形态,将由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并且情节严重的最高将罚款1000元。
据了解,全省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4个,总面积约为2.8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15%,目前,全省有世界遗产3个,世界遗产预备名录3个。
【预习自测】认真阅读课本96页“口语交际:保护文物”内容,思考:1、读了那则报道,我的感受是:2、保护长城,我的建议是:3、我还搜集到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4、保护文物,我准备:探究案1、保护长城,我们小组的建议有哪些?2、我们小组还搜集到哪些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3、保护文物,我们小组准备怎么做?先各小组讨论交流以上三个问题,组长主持,副组长记录,人人参与,推荐上台展示人选。
然后全班展示:每个问题确定三个小组上台展示,其余小组作点评。
别人在展示时,全体同学,认真倾听,准备点评,或作补充。
训练案1、分类整理我们班保护文物的建议和做法。
2、将有关文物被破坏的情况与家长交流,听听他们的看法,看看还有哪些好的建议和做法。
第三四课时习作:写导游词班级:________ 小组: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 【学习目标】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预习案【知识链接】一、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我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世界文化遗产(20处)北京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敦煌莫高窟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武当山古建筑群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尔卡)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北京颐和园北京天坛大足石刻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明清皇家陵寝青城山——都江堰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世界自然遗产(4处)四川九寨沟四川黄龙湖南武陵源云南三江并流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4处)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福建武夷山文化景观(1处)江西庐山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2处)昆曲古琴二、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预习自测】认真自学课本97页“习作”,思考:1、这次习作的内容是:写介绍“世界遗产”的()。
2、导游词可讲景点风光,还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还要提示参观浏览的()。
3、我准备介绍的“世界遗产”是(),重点介绍的内容是()。
探究案【范文学习】《故宫》导游词亲爱的游客们:(称呼)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向导,我姓张名静宜,叫我张导好了。
现在我将带领你们游览故宫,欣赏我国的文化遗产。
(问候、自我介绍、交待浏览地点)故宫为我国明清二朝的皇宫,也是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所以我们在游览时应当不乱扔垃圾、不触摸物品,这样才能欣赏到有着历史气息的故宫。
(提醒游人游览时应注意的地方)进了太和殿的大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便是一座座雄伟的宫殿。
正前面那座最大的木构建宇,很是引人注目,那就是太和殿。
它是皇权的象征,每当有重大活动是,皇帝都在此举行。
后面的一排金碧辉煌的尬宫殿,分别是中和殿、保和殿。
(按照游览顺序介绍)游完了辉煌的太和殿,再向北走,我们能感觉到这儿的生活气息很浓。
这里的一切起居用品在当时都是堪称一流的,后宫里的户外养心之处是御花园。
它格局、布局紧凑,古色古香,花草树木点缀其间。
亭台楼阁相依相承。
是个清心雅致、赏心悦目的好地方。
大家跟着我走,故宫东边这座角楼和其它三座角楼遥相呼应。
它们的造型奇特、精美绝伦,与周围环境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气魄雄伟的工程凝结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呀!其实故宫是在1987年12月申遗成功,从此以后便成为文化遗产的旅游胜地。
这次旅途到此结束,祝大家愉快!谢谢!(告别语)【合作探究】1、从上面的范文,你发现如何写导游词?2、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最有特色的内容是什么?【自主习作】1、自主完成习作。
2、根据自己写的导游词演一演小导游。
3、展示优秀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