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的诊疗分析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诊疗观察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诊疗观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常常发生在肝硬化患者中,临床表现为腹膜炎症状,如发热、腹痛等。
本文将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诊疗观察进行探讨,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患病原因及危险因素肝硬化是由于长期的慢性肝病引起的肝脏组织结构不规则性增生、纤维化和再生异常,导致肝脏功能进行性减退的一种慢性肝病。
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则是由于肝功能衰竭、腹腔感染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肝硬化患者由于腹水积聚、免疫功能下降、胃肠道通透性增加等原因,容易引起腹腔感染,并发自发性腹膜炎。
二、临床症状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腹膜炎症状和肝硬化相关的表现。
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发热、腹胀、乏力、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出现腹水感染、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
临床医生在诊断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三、诊断方法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初步判断,并结合腹水常规检查、腹水培养和腹水细胞学检查等实验室检查来辅助诊断。
腹部超声、CT、MR等影像学检查也能够帮助医生明确诊断。
四、治疗方法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病因,并进行规范治疗。
首先需要积极处理腹水,排除腹水潴留,减轻腹腔内压力,预防感染的发生。
其次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针对致病菌进行合理选药。
对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要予以支持治疗,包括改善肝功能、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等。
对于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也需进行相应的支持治疗。
五、护理和预防对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加强护理,包括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观察并处理腹水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等。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遵医嘱进行规范用药、合理饮食、适当休息等,以预防病情的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
六、结语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肝硬化并发症,病情严重,治疗难度大。
诊治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甘 油 的使 用量减 少8%以上 ;有效 :患者在 劳累程度 相同的情 况下 , 0
心绞痛 的发病 次数和 硝酸甘 油的使 用量减少 5%以上 ,但不 足8%l 0 0
・
临床研究 ・ 2 9 7
瑞舒伐 他汀在抗 动脉粥样硬 化及逆转方 面表现令 人十分满意 ,其 具 体表现 是 :①使 内皮功 能得 到 良好 改善 ,使血管 的新生得 到有效 1 的促进 ;②可 以对N - 的活化起 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可 以使 炎症病 F KB 变 前细胞 因子I- 的表达 的得到 限制 ,进而达 到抗炎的最 终 目的 ;③ LH 胆 固醇酯在 巨噬细胞 内的堆积现象能 起到很好 的抑 制作用 ;④对平滑 肌 细胞发生增 殖、迁移病 变的几率起 到降低作 用 ;⑤对L L D 的氧化及 其被 巨噬细胞摄 取起到抑 制作用 。研究发 现 ,服用 该要两个 月 以后 】 L LC D - 的降低效果十分 明显 ,且优于其他他 汀类药物 ,lm 的瑞舒伐 Og 他汀就 能使机体的L LC 降5%左 右。 D -下 O 本 次研究 结果也显示 ,B 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明显优于A 组患者 的治
多地 减少 冠心病 以及其他血 管性事件 的发生 。
[ 管 月帆 , 佳 , 如 富, 不 同剂量 瑞 舒 伐他 汀 对 老年 冠 心病 患 4 4 ] 周 张 等. 者疗 效观 察及 安 全评 估[ . 血 管病 防治 , 0 , 3: 324 J心脑 ] 2 9 () 0-0 . 0 9 2 [】 于 薇 , 东 平 , 应 心. 瑞 舒 伐他 汀 与 辛 伐他 汀 治疗 高 胆 固 5 曹 彭 国产 醇血 症疗 效 比较 [ . 医药 , 0 ,11) 3 728 . J 河北 ] 2 93(8: 8・3 8 0 2 【】 张丽春 . 舒伐 他 汀的 临床 应用 【 . 界 中西医 结合 杂 志, 0 , 6 瑞 J世 ] 2 9 0 4
晚期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44例分析

诊也刁 ; 少见 , 本文 2例 因起病 急 , 腹痛剧烈并有 发热 、 黄疸 、 曾诊 为门静脉血栓 , 经腹水 检查证 实为本 病 。另 有 3例 因有 发热 、 后 黄疸 曾按胆道感染治疗 , 也经腹水 检查才确 诊为腹 膜炎 。1例 因
原发性腹膜 炎为晚期肝 硬化 严重合 并症 之一 。笔 者所 在 医 院 19 9 6年 ~20 0 6年收治 4 4例 , 对其治疗报告 如下 。
l 资料 与方 法
青霉素静滴 , 川药后 多数 病例 l 2周体温 正常 , 一 腹痛减 轻。同时 小组病例均 给予积极支持 疗法 , 部分 病例 曾给予 白蛋 白 , 静滴 复
由 于 晚 期 肝 硬 化 患 者 机 体 抵 抗 力低 下 , 易 感 染 , 原 发 性 容 而
腹膜炎 义是较为严重 的合 并症 , 病死 率较 高 , 必须及 时诊 断和 故
治疗 才 能减 少 病 死 率 。
13 症状 与体 证 : . 急性 起病 2 4例 , 性起 病 2 慢 0例 。症状 与体
征 :1发热 : 热 4 () 发 0例 , 中 1 为 驰 张 热 ,0例 为 低 热 , 其 2例 2 8例
2 1 诊断及鉴 别诊 断 .
晚期肝硬化患者 如 现腹痛 、 发热 、 腹水
剧 增 而 顽 固 , 应 进 行 腹 水 检 查 。 如 能 除 外 继 发 性 腹 膜 炎 。 并 具 则
叠 | ll : ll ll
l 曩『_ _ ll l l
: ≯ l _ | 曩| l l ≯_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诊疗观察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诊疗观察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肝脏纤维化和肝功能异常。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其特点是腹腔内感染导致腹腔炎症反应的加重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出现。
本文通过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诊疗观察,总结了其诊断和治疗的经验。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等。
体检可以发现腹腔压力增高、腹水积聚、腹部压痛、腹腔反弹痛等阳性体征。
在临床诊断方面,除了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外,还需要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血生化、腹水分析等。
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炎症指标。
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肝功能代谢能力下降,如血清胆红素、ALT、AST等的升高。
凝血功能异常通常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等。
血生化检查还可以评估肝功能的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腹水分析可帮助明确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腹水呈外观浑浊,白细胞计数增高,腹水转氨酶升高等。
住院患者需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明确感染的原因和确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根据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
根据肝功能和肾功能的情况,确定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除了抗生素治疗外,还需要进行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对于腹水积聚及时进行腹水减少,并行腹腔引流术。
还需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和营养不良。
在术后护理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监测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术后患者需要适当的床位休息,保持体位改变,避免压迫腹腔和腹水积聚。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
临床上应注意对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的综合分析,结合相关检查进行诊断。
探讨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探讨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治疗效分析。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2017年本科收治的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22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所有患者实施正规保肝、利尿、支持、对症等治疗并经抗感染(三代或四代头孢菌素)治疗两周无效后,考虑其为结核性腹膜炎,继而进行抗结核治疗,疗程6~9个月。
结果22例患者中20例腹水逐渐吸收,症状逐渐缓解出院,后继续抗结核治疗6~9个月,观察半年,无复发。
有效率95.5%,其中2例因肝功能损害加重,经费困难自动出院放弃治疗。
结论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在保肝治疗的同时采用抗结核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关键词: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临床分析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tuberculous peritonitis. Method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22 cases of liver cirrhosis combined with tuberculous peritonitis in 2015~2017 years,and to make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egular liver protection,diuresis,support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and after two weeks of anti infection(three or four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were treated for two weeks,and the tuberculosis peritonitis was considered,and thenthe anti tuberculosis treatment was carried out,and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6~9 months. Results of the 22 patients,20 ascites gradually absorbed and the symptoms gradually relieved. After discharge,they continued to treat TB for 6~9 months,andno recurrence was observed for half a year.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5.5%,of which 2 cases were aggravated due to liver function impairment,and the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utomatically.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liver cirrhosis with tuberculous peritonitis is difficult,and the anti tuberculosis treatment i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protection. The curative effect is remarkable,it is safe and reliable. It is worth reference.[keyword] cirrhosis;tuberculous peritonitis;clinical analysis肝硬化患者的病程较长、免疫功能低下,很容易感染结核菌,引起腹腔等部位的炎症反应。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诊疗观察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诊疗观察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临床上常常会合并自发性腹膜炎。
自发性腹膜炎是指在没有明显的腹腔器官穿孔或其他外部因素干预的情况下,由于腹水感染引起的腹膜炎。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病情进展迅速,治疗也较为困难。
本文旨在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诊疗观察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一、临床特征1. 病因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主要病因是腹水感染。
在肝硬化患者中,肝脏功能受损,逐渐形成门脉高压,导致腹水的渗出。
而腹水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和细菌,易导致腹水感染,形成自发性腹膜炎。
2. 临床表现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纳差等症状。
严重病例还可能出现腹水增多、腹水性腹痛、肝功能进行性减退等症状。
3. 体征体格检查可发现患者腹部压痛、腹膜刺激征阳性、肝大、脾大、黄疸等体征。
二、诊断方法1. 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疾病的病因和发病原理,可以初步确定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血气分析和腹水生化检查等可以帮助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3.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了解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病变和腹水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4. 腹水细菌培养对于疑似腹水感染的患者可以进行腹水培养,以明确病原菌类型,指导抗感染治疗。
三、治疗原则1. 抗感染治疗对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首先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及时清除腹水中的细菌。
2. 止血和解痉腹水刺激腹腔脏器可能引起肠道血管痉挛,需给予止血和解痉药物进行治疗。
3. 营养支持肝硬化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需要进行全面的营养支持,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
4.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等,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四、并发症防治2. 出血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下降,易发生消化道出血,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及时进行止血治疗。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90例临床分析

10 王学军, 崔英军. 既往有腹部手 术史的脑室腹腔 分流术 1 例[J]. 医 学理论与实践, 2007 , 20( 11) : 1284~1285
11 李忠, 张东昌, 郭春良, 等.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液的 临床对比研究[J].武警医学院学报, 2007 , 16( 4) : 414- 416 ( 收稿日期: 2008- 06- 14)
8 胡三元, 张楠, 张庆林 , 等.腹腔镜脑 室肝膈间隙分流 术腹腔端引 流 管固定方法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6 , 34( 3) : 328
9 Khsitan L, Brennan EJ.A laporoscopica approach to veilt ricul operation shunt placement i naduhs[J].Surgendsco, 1999, 13( 10) : 1007~1009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S P ,B B ) S P是指在无任何邻近组织器官炎症 的情况 下发生 的 腹 膜 和 ( ) 水 的 细 菌 性 感 染 , 肝 硬 化 常 见 的 一 种 严重 的 或 腹 是
并 发症 , 发 生 率 颇 高 。 病 原 菌 多 来 自肠 道 的 革 兰 阴 性 菌 。 其 临床 表 现 为 发 热 、 痛 、 腹 短期 内 的腹 水 迅 速 增 加 , 检 发 现 轻 体
合 心 脑 血 管 病 杂 志 ,07,( )3 9 2 0 5 5 :7 .
分析其主要 原因有 可能为 : ①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 而引起 了 血管管壁的增厚 , 使其形成动脉粥样 硬化 , 管腔变窄 , 血管弹 性 减退 , 使脑灌注减少 , 出现脑血栓形成 ; 糖尿病患 者不 易 ②
肝 硬 化 合 并 自发 性 细 菌 性 腹 膜 炎 的 临 床 分 析
1 23 细菌 培养 所 有 腹水 标 本 均行 细 菌 培养 , .. 阳性 3 4 例 , 中病原 菌为大 肠杆 菌 2 其 0例 (占 细 菌 培 养 阳性 的
重不等 的全腹压 痛和腹膜 刺激 征 J B 。S P往往 预示肝 硬化
病情较重 , 早期诊断并有效治疗 和预防是改善预后 的重要 因 素。现对 18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 2 以进一步提 高肝 硬 化合并 自发性腹膜炎临床诊治水平。
头孢 菌 素 对 其 耐 药性 逐 年 增 加 。
克拉维酸等有 良好疗效 。不正确地使用或滥用抗生素 , 会使 病情加重 , 增加并发症 和病死率。且第 三代
I 关键词 】 肝硬化 ; P抗生素 S ; B
自 发 性 细 菌 性 腹 膜 炎 (pnaeu at i eint , sot o sbc r lprois n ea t i 12 2 腹 水 白细胞 >5 0×1 L5 0×1。 L> 型核 白细 .. 10 0/ , 0 0/ 多 胞 ( MN)- 5 P _ >20×1。L者 6 0/ 5例 ; 腹水 白细 胞 <50×1 。L 0 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期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的诊疗分析
目的分析晚期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降低病死率及改善预后。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67例作为分析对象,在确诊为SBP后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结果治愈45例,有效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9.10%;8例死亡,死亡原因包括肝肾功能严重损伤、大出血、肝昏迷。
结论在诊断SBP时应结合多项指标,确诊后需及时进行治疗。
标签:腹膜炎;肝硬化;晚期;原发性;诊疗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慢性肝病,以纤维性、弥漫性及进行性病变为主要特征,晚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已经进入了失代偿期,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包括肝性脑病、肝腹水及原发性腹膜炎等,其中原发性腹膜炎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
本文分析了晚期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SBP)的诊疗方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3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67例作为分析对象,男39例,女28例,年龄在36~88岁,平均(65.3±1.4)岁。
所有入选对象均被确诊SBP,乙肝后肝硬化43例,丙肝后肝硬化5例,酒精肝后肝硬化19例。
原发性腹膜炎发生时间在2~19 d,平均(1
2.8±2.6)d。
1.2方法在对SBP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时采用了以下方法:①SBP的诊断。
肝硬化诊断:行食管吞钡或内镜检查中可见胃底静脉与食管静脉曲张,行B超检查时可见脾脏增大、门静脉增粗,肝表面呈锯齿状或凹凸不平,肝回声不均且局部明显增强[2]。
存在腹水症状,且合并有腹壁静脉明显怒张,行CT检查时可见脾大、右叶及尾叶之比增加、肝裂扩大且肝外缘可见隆起型结节。
此外,对肝功能进行化验后可见明显异常表现,患者可出现下肢水肿、黄疸、肝掌及蜘蛛痣等临床体征;失代偿期诊断标准:肝功能的损害程度较为严重,门脉高压明显。
原发性腹膜炎诊断:存在腹膜炎的临床体征与症状,包括腹压痛、腹痛及发热等,对腹水进行常规检查时发现存在炎性改变表现,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白细胞计数>0.3×109/L,在符合上述临床诊断标准的基础上排除腹膜肿瘤、胰腺炎、结核及继发腹膜炎患者[3]。
②SBP的治疗:本组67例被确诊患有SBP后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治疗:让患者卧床休息,同时根据体质状况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热量等,以避免水电解质发生紊乱或负氮失衡,强化对症、支持与护肝治疗,适时为患者补充血浆、氨基酸及白蛋白,并给予利尿剂。
在进行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抗菌治疗:应用的抗菌药物包括庆大霉素、青霉素等,如抗菌效果不明显,则联合使用头孢曲松及头孢噻肟等头孢菌素,也可联合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头孢菌素为静脉注射,2 g/次,2次/d;氧氟沙星为静脉滴注,0.2 g/次,2次/d。
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同时对腹水变化、血象及肝功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对于腹水较多及感染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则引流腹水,1~2次/w,引流量为1000~2000 ml/次。
1.3疗效判定标准如治疗后病原菌检查结果呈阴性,腹水消退,白细胞计数
明显降低或恢复正常,则为痊愈;如腹水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白细胞计数降低,则为有效;如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腹水量增加,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加重,患者死亡,则为无效。
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2结果
本组中治愈45例,有效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9.10%。
其中8例死亡,死亡原因包括2例肝肾功能严重损伤,3例大出血,3例肝昏迷。
3讨论
SBP发生的原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其中腹水是引发SBP的重要条件。
晚期肝硬化患者因长期患病而造成营养不良,在营养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可造成脾功能出现亢进表现,同时会降低血红蛋白水平。
如此一来,患者的机体免疫机能就会严重受损,免疫能力较低时细菌就会乘机侵入及繁殖,再加上患者体内的溶菌作用明显减弱及细胞吞噬功能受到癌细胞的不良影响,因此细菌在进入门静脉后难以及时被消灭[4]。
细菌还可以在腹水中获得电解质、糖类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支持,因此容易迅速繁殖,进而引发原发性腹膜炎。
SBP具有起病隐匿、体征及症状多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因此要注意及时诊断与治疗。
针对SBP的发病原因,在治疗时不但要应用抗菌药物抑制细菌繁殖及杀灭细菌,同时要注意采用多种措施改善免疫机能,最重要的是及时消退腹水[5]。
本研究在治疗67例SBP患者时综合采用了上述方法,结果证实总有效率达到了79.10%,死亡患者仅为8例,再次证实了对症治疗在缓解SBP病情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临床中应当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单晓辉,郝书理,孙颖,等.酒精性肝硬化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及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临床特点对比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3,26(5):279-283.
[2]戴震.血清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总胆汁酸对肝硬化诊断的临床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847-2848.
[3]张洁,卢放根,欧阳春晖,等.Child-Pugh分级和MELD评分对死亡的肝硬化患者的回顾性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7(10):1021-1025.
[4]许长起,武阿丽,张建雷,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初步应用的对照研究[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2,18(1):27-29.
[5]张俊勇,秦成勇,贾继东,等.肝硬化患者血清钠特点及含钠终末期肝病模型对预后的判断价值[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20(2):108-111.编辑/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