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植物》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植物》教案

幼儿园大班《植物》教案

幼儿园大班《植物》教案•相关推荐幼儿园大班《植物》教案(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植物》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植物》教案1活动目标1、欣赏多幅藤蔓植物作品,感受画面的意境。

2、用讨论、归纳的方法,探索藤蔓植物的画法,并尝试用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1、幼儿接触过藤蔓植物,认识这些植物。

2、课件:藤蔓植物国画作品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1、欣赏课件,感受画面的内容与意境。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国画。

我们一看,画上画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幅?(1)欣赏齐白石的一组小鸡图。

师:画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小鸡在干什么?它们的心情怎样?(2)欣赏《鸭趣》。

师:这是什么植物?紫藤下有什么?它们可能在干什么?(3)欣赏《葡萄架下的.猫蝶》。

师: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葡萄架下有什么?你觉得它在干什么?2、师幼共同归纳这一类藤蔓植物的独特结构,讨论画法。

师:现在我们仔细地观察这几幅画上的植物,它们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师:这些花和果实可以用什么方法画?叶子怎么画?怎样才能画出细细的藤呢?(引导幼儿看丝瓜图,隐去叶子和其他,只留藤,重点感知藤蔓的走势)3、进一步欣赏其他藤蔓植物的画,再次感受这类藤蔓植物的结构特点,并发挥想象。

师:我们发现这些植物都有藤、叶子和果实。

老师这里还有几张画,我们一看这些植物的藤又是什么样子的。

师:在这些植物下面会有哪些小动物呢?在干什么?会不会有小朋友呢?如果你就在这些植物下面,你会干什么呢?4、合作、欣赏、。

(l)幼儿合作创作。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分工,发挥想象完成作品。

(2)欣赏、。

师:你先画的什么?后画的什么?还可以怎么画?画上的小动物在干什么?你们是怎么合作的?(3)教师:今天我们看了不少藤蔓植物作品,有主藤和缠绕藤。

幼儿园大班科学植物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植物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植物教案及反思一、教案概述•任务名称:幼儿园大班科学植物教案及反思•年龄段:幼儿园大班(4-5岁)•学科:科学•主题:植物•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植物,帮助幼儿认识基本的植物结构、特征和生长过程,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植物的基本部分–根、茎、叶、花、果实–比较不同植物的根、茎、叶的形状和特征2.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植物开花和结果3.植物的用途–植物的食用价值–植物的药用价值–植物的装饰价值三、教学准备1.教具和材料–模型植物或图片(展示不同植物的根、茎、叶)–种子和土壤(用于种植实验)–植物标本或图片(展示不同植物的花、果实)–植物的食材(如水果、蔬菜)–植物的药材(如中药材)–装饰用的植物(如鲜花或盆栽)2.教师准备–了解植物的基本知识和特征–熟悉教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准备教学PPT或教具展示板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植物的基本部分1.导入(5分钟)–展示模型植物或图片,询问幼儿是否知道植物的基本部分–引导幼儿观察模型植物或图片,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2.前期准备(10分钟)–分发种子和土壤给每位幼儿–引导幼儿用指甲在种子上划破一个小口,然后放入土壤中,用手轻轻按压3.种子发芽实验(15分钟)–指导幼儿将种子种入土壤,然后浇适量的水–观察并记录每天种子的变化,让幼儿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4.植物的基本部分(15分钟)–展示不同植物的根、茎、叶的形状和特征–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的根、茎、叶,并进行讨论–确认和讲解植物的基本部分5.小结归纳(5分钟)–让幼儿回顾课程内容,总结植物的基本部分第二课:植物的生长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种子和幼苗的图片,引发幼儿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认知2.前期准备(10分钟)–让幼儿回忆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引发他们对幼苗生长的思考3.幼苗生长观察(15分钟)–指导幼儿观察种植在土壤中的幼苗,并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引导幼儿讨论幼苗生长的条件和影响因素4.植物开花和结果(15分钟)–展示不同植物的花和果实的图片或标本–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植物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5.小结归纳(5分钟)–让幼儿回顾课程内容,总结植物的生长过程第三课:植物的用途1.导入(5分钟)–展示植物的食材、药材和装饰用植物,引发幼儿对植物的用途的思考2.前期准备(10分钟)–让幼儿品尝水果和蔬菜,引发他们对植物的食用价值的思考–展示中药材,引发幼儿对植物的药用价值的思考–展示鲜花或盆栽,引发幼儿对植物的装饰价值的思考3.植物的食用价值(15分钟)–引导幼儿讨论植物的食用价值,让他们了解不同植物的营养成分和食用方法–让幼儿品尝多种水果和蔬菜,并讨论植物的食用方式和口感4.植物的药用价值(15分钟)–引导幼儿讨论植物的药用价值,让他们了解不同植物的疗效和用法–展示中药材,让幼儿观察和感受植物的药用特征5.植物的装饰价值(15分钟)–引导幼儿讨论植物的装饰价值,让他们了解植物如何提供美观和舒适的环境–展示鲜花或盆栽,让幼儿观察和感受植物的装饰效果6.小结归纳(5分钟)–让幼儿回顾课程内容,总结植物的用途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讨论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了植物的基本部分、生长过程和用途。

幼儿园大班植物的生长教案

幼儿园大班植物的生长教案

幼儿园大班植物的生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植物的生长》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植物的基本结构,植物生长的过程,常见的植物种类及特点,以及如何照顾植物。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责任心,让他们学会照顾植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植物生长的过程,以及如何照顾植物。

重点:植物的基本结构,常见的植物种类及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各种植物的实物或图片,植物生长的动画视频。

2. 学具:彩泥,画纸,画笔,水盆,种子,花盆,土壤。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内的植物,让幼儿描述它们的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

通过动画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用彩泥模仿植物的生长过程,加深对植物生长的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照顾植物(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种植植物,讲解照顾植物的方法。

幼儿动手实践,种植属于自己的植物。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种植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强调照顾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 植物生长的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3. 常见植物种类及特点:举例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如向日葵、仙人掌、绿萝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植物,并简要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根据幼儿画的植物,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植物生长的认知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种植植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成果。

大班植物区教案4篇

大班植物区教案4篇

大班植物区教案4篇这是大班植物区教案4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植物区教案4篇第1部分活动目标:1.知道土中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了解土的主要种类(如:黑土、黄土、白土、红土等)。

2.了解土对人类的作用,萌发珍惜土地的情感。

3.知道植物生长离不开水、空气、肥料和阳光。

物质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每组幼儿一盘土壤。

(四人一组)3.实验用的酒精灯、铁架、杯子、连根的干枯青菜。

4.植物头饰。

5.四袋不同种类的.土壤标本。

(黑土、黄土、白土、红土)6.一袋泥土。

活动过程:一、植物为什么会干枯1.幼儿扮成各种植物,老师扮成植物“花姐姐”。

引导幼儿讨论:植物生长离不开什么?(用故事“干枯的青菜”告诉幼儿植物一般离开土壤会干枯)。

2.小结: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小鸟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我们植物爱的是土壤。

)植物的家是土壤,离开土壤会干枯。

二、土中有什么1.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知道土壤中有水、空气、肥料(是树叶、草等的腐烂物),和植物生长过程。

2.请幼儿捏捏地里的土壤是干的,还是湿的,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水分)3.请幼儿肥土壤放入水杯中,又发现有什么?(空气)4.把土壤撒在石棉网上加热知道土壤中有腐烂的树叶、草等,这就是肥料,它们能燃烧。

5.小结:原来土壤里有这么多宝贝,它真像一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营养。

6.引导幼儿仿编儿歌:“鸟儿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植物爱的是土壤,土壤是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营养。

有了营养,幼儿模仿植物生长的过程。

”三、土是什么颜色的1.幼儿知道土中有什么后,去花园里看看地上的土壤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后出示黄土、白土、红土,原来土有几种颜色。

四、土的其它用途1.出示“砖、瓦、陶器皿,让幼儿看,让幼儿摸摸后,告诉幼儿这些都是用土加工以后做出来的。

2..小结:土壤对植物有用,对人类的用处也很大。

五、延伸活动与“土”交朋友让幼儿自由玩土。

大班植物角教案30篇

大班植物角教案30篇

大班植物角教案30篇《大班植物角教案3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植物角教案30篇!(1)大班科学教案《量量植物有多高》含反思活动背景:自然角里的种子发芽了,在孩子们精心的照料下有些芽发的特别高,为了不至于让长高的芽倒下来,我们为它搭了一个支架,这些藤蔓就沿着支架爬了上去,越爬越高。

孩子们一天天的注视着这些变化,十分兴奋。

直到有一天,自然角里传来了阵阵争论声:"晓楠,你看我种的黄瓜芽长的好高!""才不呢!你的还是胡欣磊的高!""那我的比妮妮的高!"孩子们的讨论引来了更多孩子的关注,他们开始自发的讨论哪根藤爬的最高。

我猛然意识到,这不正是孩子们自发生成的良好的教育契机吗?于是我及时的记录了他们的问题,并根据孩子的兴趣及时生成了一个"植物长得有多高?"的数学测量活动。

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各种工具测量植物的高度,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2、发展与同伴合作、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1、孩子自己种植的种子发芽2、各种自然测量工具(纸条、回行针、尺、绳子、笔、记录纸等)活动过程:一、哪盆植物长得高?――激发测量兴趣1、自然角里的种子发芽了,现在哪盆植物长得最高?()哪盆第二高?那盆第三高?它们之间相差多少呢?2、我们能用什么方法知道我们猜测的结果是否正确?二、有什么可以用来测量?――寻找非标准单位测量工具。

1、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测量?(鼓励幼儿寻找各种自然测量工具)2、讨论我们该如何测量?(学习正确的自然测量方法)。

3、自由选择组合四人小组(共同协商、测量、记录)。

4、交流:你们是怎么量的?(用什么工具,如何量,碰到了什么困难,最后怎么解决?)量出来植物有多高?三、用尺子量大家才知道――学习用标准单位测量。

1、不同的测量工具怎么比较?2、介绍标准的测量单位――尺子,尝试用尺子测量。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奇妙的植物》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奇妙的植物》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奇妙的植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奇妙的植物》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类型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探索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植物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植物世界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点:不同类型植物的特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挂图、实物展示(如种子、幼苗、成熟植株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颗种子,引发幼儿思考:“大家猜猜看,这是一颗什么种子?它会生长成什么样子呢?”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讲解不同类型植物的特点(5分钟)教师通过挂图和实物展示,向幼儿介绍不同类型植物(如花草、树木、农作物等)的特点,引导幼儿观察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3. 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10分钟)(1)教师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每个阶段的变化。

4. 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让幼儿了解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如提供食物、氧气、美化环境等。

5.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植物。

(2)幼儿展示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和探索植物的世界。

六、板书设计1. 不同类型植物的特点2. 植物的生长过程3. 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植物,并简单描述它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喜欢玫瑰花。

它是一种美丽的花,有很多颜色,花香浓郁。

2.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答案示例:我观察了家门口的小草。

它从种子发芽,慢慢长出茎和叶,变成绿油油的一片。

幼儿园大班科学植物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植物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植物教案及反思幼儿园大班科学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长、生命活动及其重要性。

2.了解不同植物的形态、生长环境、花草食用等相关知识。

3.掌握观察、感知及描述植物的方法。

4.激发幼儿对植物的探究兴趣。

5.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植物的生长、生命活动及其重要性2.不同植物的形态、生长环境、花草食用等相关知识3.观察、感知及描述植物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幼儿探究植物。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方式,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

3.实验教学法:结合实验,让幼儿亲身感受植物的生命活动。

四、教学过程1.植物的生长、生命活动及其重要性(1)请幼儿自行搜集一些植物的图片,然后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植物的形态。

(2)介绍植物的生命活动,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运输作用、营养作用等。

(3)教师可以结合图片或陈列植物样本,让幼儿亲身感受植物的特点,如草本、灌木等。

2.不同植物的形态、生长环境、花草食用等相关知识(1)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认识不同的植物,了解它们的形态、生长环境和特点等。

(2)让幼儿通过图画、模型等手段,展示不同植物的特点,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

(3)让幼儿试着品尝一些植物,了解花草的食用方法。

3.观察、感知及描述植物的方法(1)通过实际观察或图片,让幼儿尝试观察植物的外形、花草、叶子、枝干等部分,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让幼儿手抚植物,感觉植物的质地、温度等特性。

(3)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感知方式,如听、观察、摸等,感知植物的特点,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植物。

五、教学反思1.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引导幼儿主动探究,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的运用可以让幼儿在娱乐中学习,同时巩固所学知识。

3.实验教学法结合幼儿的实际体验和感受,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幼儿园大班教案植物(精选)ppt

幼儿园大班教案植物(精选)ppt
2023-2026
ONE
KEEP VIEW
幼儿园大班教案植物( 精选)
汇报人:可编辑
REPORTING
2023-12-23
CATALOGUE
目 录
• 植物的简介 • 植物的构造 • 植物的生长过程 • 植物与动物的关系 • 植物的保护与维护 • 幼儿园大班教案的实施
PART
01
植物的简介
植物的定义与分类
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危害
向孩子们介绍植物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让他们了解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性。
学习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方法
教给孩子们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方法,如合理施肥、保持清洁、及时修剪等,让 他们知道如何保护植物的健康。
合理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
了解植物资源的用途和价值
让孩子们了解植物资源的用途和价值,如提供食物、药材、木材等,让他们认识到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 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
价值观目标
引导幼儿尊重生命 ,珍惜自然资源。
教学计划与安排
时间安排
为期五周,每周两次课 程,每次课程时长45分
钟。
教学内容
植物的种类、生长过程 、用途等。
教学方法
采用实物展示、图片讲 解、游戏互动等多种方
式进行教学。
教学资源
准备各种植物实物、图 片、模型等教具。
定义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 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 、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 生物。
分类
植物分为种子植物、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和藻类植物等,其中种 子植物又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 物。
植物的生长环境
01
02
03
陆生植物
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等 基本条件,根据生长习性 可分为阳生、阴生和中性 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教案《植物》
大班教案《植物》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土对人类的作用,萌发珍惜植物的情感,知道植物中的土中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了解土的主要种类(如:黑土、黄土、白土、红土等),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植物》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中的土中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了解土的主要种类(如:黑土、黄土、白土、红土等)。

2.了解土对人类的作用,萌发珍惜植物的情感。

3.知道植物生长离不开水、空气、肥料和阳光。

4.懂得土壤在生活中的更多作用。

5.激发了幼儿对植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物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每组幼儿一盘土壤。

(四人一组)
3.实验用的酒精灯、铁架、杯子、连根的干枯青菜。

4.植物头饰。

5.四袋不同种类的土壤标本。

(黑土、黄土、白土、红土)
6.一袋泥土。

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干枯
1. 幼儿扮成各种植物,老师扮成植物“花姐姐”。

引导幼儿讨论:植物生长离不开什么?(用故事“干枯的青菜”告诉幼儿植物一般离开土壤会干枯)。

2.小结: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小鸟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我们植物爱的是土壤。

)植物的家是土壤,离开土壤会干枯。

二、土中有什么
1.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知道土壤中有水、空气、肥料(是树叶、草等的腐烂物),和植物生长过程。

2.请幼儿捏捏地里的土壤是干的,还是湿的,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水分)
3.请幼儿肥土壤放入水杯中,又发现有什么?(空气)
4.把土壤撒在石棉网上加热知道土壤中有腐烂的树叶、草等,这就是肥料,它们能燃烧。

5.小结:原来土壤里有这么多宝贝,它真像一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营养。

6.引导幼儿仿编儿歌:“鸟儿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植物爱的是土壤,土壤是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营养。

有了营养,幼儿模仿植物生长的过程。


三、土是什么颜色的
1.幼儿知道土中有什么后,去花园里看看地上的土壤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后出示黄土、白土、红土,原来土有几种颜色。

四、土的其它用途
1.出示“砖、瓦、陶器皿,让幼儿看,让幼儿摸摸后,告诉幼儿这些都是用土加工以后做出来的。

2..小结:土壤对植物有用,对人类的用处也很大。

五、延伸活动与“土”交朋友
让幼儿自由玩土。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很活跃,颜林海和黄林浩不断地用摸、捏、团土。

在种植园中,林毅君偷偷地拔了拔小青菜,发现了菜里的根后就招呼了很多的小朋友围过来观看。

很快林俊熙发现了泥土很潮湿,粘在手里也粘在裤子上。

本次活动我利用幼儿身边的熟悉的资源——土,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实验、探索、讨论。

活动中幼儿们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操作,引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

实验的设计是让幼儿能探索出土的性质,也便于幼儿操作,幼儿兴趣很大。

实验中我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能力,记录能力,以及操作习惯,并鼓励幼儿把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而且针对幼儿观察到现象,我能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以得出问题的答案,土壤里什么?使幼儿了解了土壤对于植物的作用,知道植物离不开土壤。

然后和幼儿开展讨论,哪里还需要土壤?知道土壤在生活中的更多作用。

小百科: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

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大约有350 000个物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