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超声诊断
胎儿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超声诊断思路课件

2
3
肾盂肾盏明显扩张
4
肾盏扩张肾实质变薄
• 上述分级中0级为正常,III级和IV级为 异常。
• II级及II级以上肾盂扩张,应在胎儿及 新生儿期追踪复查。
胎儿肾盂宽度
• 15-20周 ≥ 4mm • 21-30周 ≥5mm • 30-40周 ≥ 7mm • 40周 ≥10mm • 注意横切面,量肾集合系统的前后径
病理性:
数量较少 不可能自行 痊愈,如不 及时干预将 影响患儿肾 功
生理性:
占多数 大部分可以 自行消退, 对生长发育 无任何不良 影响
生理性肾积水
• 定义:由于胎儿肾脏生理及输尿管组织解剖学
发生变化,引起的肾盂集合系统分离。
• 超声图像特点:胎儿肾盂轻度分离,肾皮质厚
度变化不明显,双侧肾盂扩张程度相当,不伴 输尿管扩张。
28 25 33.4 ±2.7 33.2 ±2.6 19.5 ±1.0 19.5 ±0.9
32 25 35.5 ±2.3 35.4 ±2.2 20.1 ±1.2 22.0 ±1.0
36 25 39.0 ±2.8 37.3 ±2.3 25.0 ±1.6 24.0 ±1.4
37 25 39.1 ±2.4 38.0 ±2.4 25.1 ±1.5 25.0 ±1.3
➢泄殖腔腹侧份→膀胱 ,尿殖窦→尿道。
➢从膀胱顶到脐之间的 一段尿囊管为脐尿管, 以后退化闭锁成脐中韧 带。
超声显示时间
肾脏 12~14周 可以显示 20周 胎肾显示率100% 晚期妊娠 可清晰观察到肾的内部结构 膀胱 13周,胎儿膀胱每30-45min排空1次
14周肾脏
胎儿肾脏大小与孕周关系
诊断原则
● A P D 〈4 m m , 大多数为正常 ●A P D 为5-10m m ,胎儿无其他异常发现,产后疾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课件)

发展趋势:超声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肾结石、肾积水等
技术进步: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三维超声、弹性成像等提高了诊断效果
展望:未来超声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结合应用将更加紧密为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准确 的依据。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在临床实践中的未来展望
炎症表现:观察是 否有肿大、积液、 结石等炎症表现
鉴别诊断:与其他 疾病如肾结石、肾 囊肿等进行鉴别诊 断
治疗方案:根据诊 断结果制定相应的 治疗方案如药物治 疗、手术治疗等
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
肾结石:超声检查可发现肾结石的位置、 大小和数量
肾肿瘤:超声检查可发现肾肿瘤的位置、 大小和性质
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超声检查:通 过超声波检查 结石的位置、
大小和形状
临床症状:观 察患者是否有 疼痛、血尿等
症状
实验室检查: 进行尿液分析、 血液生化检查
等
影像学检查: 进行X线、CT 等检查辅助诊 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方案:根 据结石的大小、 位置和患者身 体状况制定治
疗方案
随访观察:定 期复查观察结 石的变化和治
添加副标题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课件大纲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概述
03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技术
04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的临床应用
05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的 注意事项和局限性
06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添加章节标题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概述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的定义和作用
技术进步:超声技 术的不断发展提高 了诊断的准确性和 效率
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超声检查医学PPT课件

35
.
胎儿泌尿系统常见畸形的超声诊断梗阻性尿 路疾病------肾积水
36
2. Ⅱ型:多囊性发育不良肾。
3. Ⅲ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成人型)。
4. Ⅳ型:梗阻性囊性发育不良肾。
9
.
胎儿泌尿系统常见畸形的超声诊断
婴儿型多囊肾
是一种常染色 体隐性遗传病
10
.
胎儿泌尿系统常见畸形的超声诊断
双侧肾脏对称性、均匀性增大 双侧肾脏回声增强 肾脏回声增强主要在肾髓质部分,而周围
4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的思维方法
❖ 胎儿肾脏
1. 肾脏的有无 2. 肾脏大小与回声强度 3. 肾集合系统
5
.
胎儿泌尿系统常见畸形的超声诊断
肾不发育 异位肾 肾脏囊性疾病 梗阻性尿路疾病 膀胱外翻
6
.
胎儿泌尿系统常见畸形的超声诊断
肾不发育又称肾缺如。单侧肾缺如再活产儿中 发生率约为1/1000,双侧肾缺如约为1/4000, 肾缺如为散发性,但亦可为常染色体显性、隐 性及X连锁遗传。双侧肾缺如是泌尿系统最严 重的畸形,常合并其它畸形。
6. 若梗阻发生于妊娠较晚时期 (10周之后,38周之前),多囊性发育不 良肾表现为非典型的肾孟积水形态。虽然病理学上的改变与上 述典型者极相似,但肾孟及漏斗部不闭锁 , 肾孟扩张 , 并与周围 相通, 肾脏形态较典型者扭曲较少, 超声较难与肾孟积水区分。 当梗阻或中断过程局限于某一部分时,则可发生罕见的局部或部分
小儿及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超声诊断ppt课件

06
结论与展望
泌尿系统畸形超声诊断的结论
超声诊断在小儿及胎儿泌尿系统 畸形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 准确检测出多种畸形类型,为临
床治疗提供依据。
超声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分辨率 和准确性不断提高,为泌尿系统 畸形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了有
力支持。
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和胎儿的泌尿 系统畸形表现存在差异,超声诊 断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
04
超声诊断技术与方法
常规超声检查
常规超声检查是小儿及胎儿泌尿系统畸 形诊断的常用方法,通过高频探头对肾 脏、膀胱、尿道等部位进行实时动态观 察,了解泌尿系统的形态、大小、位置
及血流情况。
常规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 等优点,对小儿及胎儿的泌尿系统畸形
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规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泌尿系统的解 剖结构,发现异常病变,为后续的诊断
2 病例2讨论
膀胱输尿管反流是一种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可能导致 肾积水。轻度反流可定期观察,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3 病例3讨论
胎儿肾发育不全可能导致出生后肾功能不全,需密切关 注胎儿发育情况,必要时终止妊娠。
4 总结
小儿及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超声诊断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泌尿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典型病例的分享和讨论有 助于提高医生对该领域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详细描述
超声检查是诊断肾发育异常的重 要手段,可以清晰显示肾脏的结 构和形态,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 断依据。
01
总结词
肾发育异常是泌尿系统畸形的一 种,表现为肾脏结构异常或发育 不全。
02
03
04
总结词
肾发育异常的超声表现为肾脏体 积减小、形态异常、回声不均等 。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胎儿泌尿系统超声

ARPKD,ADPKD,MCDK
• 绝大多数在中孕晚期和晚孕期才被发现
单侧与双侧肾发育不良
肾上腺平卧征
异位肾,马蹄肾
中孕期泌尿系统 常见畸形的超声诊断
• 泌尿道扩张(肾盂扩张,输尿管扩张,膀胱扩张) • 婴儿型多囊肾(ARPKD) • 成人型多囊肾(ADPKD) •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MCDK) • 梗阻性囊性肾发育不良(OCD) • 单侧或双侧肾发育不良 • 异位肾,马蹄肾 • 重复肾(宫内较少诊断)
• 膀胱长径≥7mm
a. ≥7mm ≤15mm 23.6%染色体异常
b. >15mm
11.4%染色体异常
a中没有染色体异常的胎儿,90%自然缓解,10%发展为肾
脏疾患,b中没有染色体异常的胎儿都会进展为泌尿系统 梗阻
肾盂扩张
• 临界值暂时不统一 • 大部分自然缓解 • 染色体异常软标志 • 需继续随访 • 分娩前若还有肾盂扩张,多半由于膀胱输
泌尿道扩张 (肾盂扩张,输尿管扩张,膀胱扩张) 病因:梗阻性与非梗阻性
ARPKD,ADPKD,MCDK,OCD
肾实质回声 肾体积
ARPKD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ADPKD
↑
↑
MCDK
↑
↑↑↑
OCD
↑
↓
膀胱 未显示 可显示 可显示
羊水 囊是否相通 极少 正常或少 正常或少 不相通
未显示
极少
相通
胎儿泌尿系统常见畸形的 超声诊断
• 早孕期 • 中孕期 • 晚孕期
目录
早孕期泌尿系统 常见畸形的超声诊断
• 正常超声解剖 • 巨膀胱与低位泌尿系统梗阻 • 肾盂积水 • ARPKD,ADPKD,MCDK • 单侧与双侧肾发育不良 • 异位肾,马蹄肾
【超声笔记】NO.09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图)

【超声笔记】NO.09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图)(1)肾不发育(肾缺如)① 双侧肾缺如:双肾、膀胱未显示,双肾动脉缺失,羊水过少。
肾上腺呈“平卧征”。
② 单肾缺如:脊柱一侧肾脏缺如,肾动脉缺如,肾上腺“平卧征”。
另一侧肾脏代偿性增大或正常大小,膀胱正常,羊水量正常。
③ 肾发育不全:一侧或双侧肾脏体积小于2个标准差以下,发育不良的肾脏可出现移位。
预后:双肾缺如是致死性的。
单侧肾缺如不合并其他畸形,预后好。
肾发育不全,对侧肾发育正常或代偿性增大时,发育不全的肾脏成人时可致高血压。
(2)异位肾① 盆腔异位肾:位于盆腔或腹腔内,肾脏多数较小,盆腔或腹腔内的肾脏可被肠包绕,回声增强,出现转位,常常不易发现。
同侧肾上腺出现“平卧征”。
② 交叉异位肾:一侧有两个肾脏,两个集合系统,两根输尿管,两肾因下极融合而增大,呈双叶状。
另一侧肾脏缺如。
③ 胸腔异位肾:在胸腔内可见肾脏回声,同侧正常腰部肾区未见肾脏回声。
胸腔异位肾多数无症状。
鉴别诊断:马蹄肾:双侧肾脏下端向中线靠拢且相连,呈U形,横跨于脊柱前方,双肾位置较低。
预后:盆腔异位肾、交叉异位肾出生后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的概率较高。
(3)肾脏囊性疾病:分为胎儿型多囊肾、成人型多囊肾、多囊性发育不良肾、梗阻性囊性发育不良肾。
① 胎儿性发育不良肾A、两肾脏形态正常,一般孕24周后,呈对称性、均匀性增大。
B、肾髓质回声增强。
C、肾皮质薄而回声偏低。
D、羊水过少或膀胱不显示。
E、彩色多普勒显示肾动脉阻力增高。
预后:新生儿及婴幼儿死亡率高,一旦确诊,建议终止妊娠。
②成人型多囊肾超声诊断:A、一侧或双侧肾脏形态失常,增大,可不对称。
B、病变肾脏实质回声较强,见大小不等的囊状或蜂窝状结构。
C、可有肾积水、扩张。
D、羊水量正常或减少。
E、彩色多普勒肾动脉阻力多高于正常。
F、该病是一种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父母一方患此病,对本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预后:少有宫内或新生儿死亡。
发病年龄多在35岁以后,主要为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
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课件

环境因素与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孕妇应避免接触放射线、化学物质、药物等有害物质,降低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 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
孕妇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等 ,有助于降低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风险。
提高产前筛查率与诊断率
定期产前检查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以 便早期干预和治疗。
系统畸形。
核磁共振成像
对于某些复杂泌尿系统畸形, 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更详细
的解剖信息。
母体血清学检查
通过检测母体血清中的甲胎蛋 白、游离雌三醇等指标,有助 于筛查胎儿泌尿系统畸形。
产前筛查指标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是胎儿肝脏分泌的一种 蛋白质,在正常妊娠过程中会升 高,但在某些泌尿系统畸形情况
下会异常升高。
心理支持
对于接受治疗的宝宝和家长,需要进行心理支持, 以减轻焦虑和压力。
04
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预防
遗传咨询与基因检测
遗传咨询
为有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家族史的夫妇提供遗传咨询,帮助他们了解疾病风险, 制定生育计划。
基因检测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对高风险胎儿进行基因突变筛查,预测胎儿的患病风险, 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推广产前筛查技术
通过推广产前筛查技术,提高产前筛查率和诊断率,降低胎 儿泌尿系统畸形的漏诊和误诊率。
05
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研究进 展
新技术与新方法
基因检测技术
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进行早期筛查,提高诊断 准确率。
超声诊断技术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对胎儿泌尿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微小畸 形。
3D打印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诊断
二、超声检查胎儿肾脏显示时间
肾脏 12~14周、可以显示 20周、胎肾显示率100% 晚期妊娠 可清晰观察到肾的内部结构
膀胱 13周、胎儿膀胱每30-45min排空1次
孕13周胎儿膀胱回声
孕20周胎儿肾脏回声
三、胎儿肾脏大小与孕周关系
孕周 例数
长径 (mm)
左
右
18 25 19.5 ±2.4 16.6 ±2.5
病理性肾积水
定义:由于梗阻因素造成的胎儿期肾盂集合系统分离; 病因:膀胱输尿管反流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阻 输尿管开口囊肿 后尿道瓣膜 原发性非反流巨输尿管 少见还有异位输尿管输管膀胱连接处阻和输尿管狭窄等。
超声诊断标准
APD<4mm,大多数为正常 APD5-10mm,胎儿无其异常发现,产后疾病可能性低 APD5-10mm,或者有膀胱扩张、输尿管扩张、肾盏扩张,应在 妊娠中加强观察检测。 APD 为10-15mm,应加强观察,若生后持续存在,出现肾脏病 理情况可能性增高 APD>15mm,多为病理性肾积水,产后5-7天随访。
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 超声诊断
目录
一、胎儿泌尿系统胚胎发育与疾病种类 二、超声检查胎儿肾脏显示时间 三、胎儿肾脏大小与孕周关系 四、胎儿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一、胎儿泌尿系统胚胎发育与疾病种类
数量异常 包括肾缺如、重复肾。 结构异常 包括多囊性肾脏改变、肾积水、后尿道瓣膜、膀胱尿囊囊肿、泄 殖腔外翻等 多囊性发育不良肾 表现为双侧、单侧或局限于肾脏的一部分。 肾积水 超声表现为肾盂扩张,胎儿期尚无统一超声诊断标准,
孕24+周,右肾集合部1.0cm。
生后2月复查未见分离
PAD>1.5cm
胎儿重度肾积水
双肾积水膀胱增大
2、肾缺如
又称肾不发育。单侧肾缺如在活产儿中发生率约为1/1000,双侧肾缺如约 1/4000; 由于一侧或双侧输尿管芽不发育,不能诱导后肾原基使其分化为后肾,从 而导致一侧或双侧肾缺如; 双侧肾缺如是泌尿系统最严重的畸形,常导致严重的羊水过少,胎儿受压 及活动受限,进一步引起典型的Potter综合征。
超声诊断提示
肾缺如应于18-20周后诊断 鉴别诊断:马蹄肾、肾异位等
3、双肾发育不全
肾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停滞。肾脏体积小于正常的50%以下, 有时合并输尿管末端闭锁或发育不良、肥厚、继发肾积水。 是一种致死性的先天性异常。
双肾小、双肾发育不全
4、肾囊性病变 Potter分类法
I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婴儿型) II型:多囊性发育不良肾 III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成人型) IV型:梗阻性囊性发育不良肾、胎儿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1、肾积水
胎儿肾积水可由泌尿道梗阻性病变和非梗阻性病变(如膀胱输尿 管反流)引起。 最常见的原因是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发生率为 0.59%~1.4%。可分为生理性肾积水和病理性肾积水。
生理性肾积水
胎儿肾积水中有约 65%是一过性的和生理性的肾积水, 超声 表现为肾盂轻度分离, 肾皮质厚度变化不明显, 双侧肾盂 扩张程度相当,无明显的输尿管扩张,一般可随着胎儿个体 发育而自然消退。
胎儿婴儿型多囊肾模式图
胎儿婴儿型多囊肾
胎儿婴儿型多囊肾
胎儿婴儿型多囊肾
胎儿婴儿型多囊肾
胎儿婴儿型多囊肾
胎儿婴儿型多囊肾
马蹄肾、婴儿型多囊肾
成人型多囊肾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16号短臂(90%),4号染色体(1-4%); 发病率约为1/1000,常合并多囊肝等; 多囊肾常具有明确的家族史,故检查时应注意询问孕妇的过去史 和家族史。 羊水量可正常或略减少 最早诊断妊娠23周,多数晚期妊娠才能论断
双肾缺如
双侧肾脏不能显示:双侧肾区、盆腔、胎儿腹腔、胸腔均不能显示正 常肾脏声像; 严重的羊水过少,常在17周后出现; 胎儿膀胱不显示---动态观察; 肾上腺“平卧”征:肾上腺呈长条状结构“平卧”在腰部肾区腰大肌 的前方; CDFI不能显示双侧肾动脉。
双侧肾缺如:发生率: 1/4000,膀胱不显示和羊水过少
20.1 ±1.2 22.0 ±1.0
25.0 ±1.6 24.0 ±1.4
25.1 ±1.5 25.0 ±1.3
25.2 ±1.4 25.0 ±1.6
25.3 ±1.1 25.0 ±1.6
25.3 ±1.0 25.3 ±1.4
胎儿肾脏长径、前后径随孕周增加呈线性增长, 与孕周呈高 度正相关;胎肾长径增长速度略快于前后径的增长速度。超 声表现为胎肾呈“蚕豆”形, 横切面呈近圆形。
38 25 40.1 ±2.1 40.0 ±2.1
39 25 40.1 ±1.4 40.0 ±1.7
40 25 40.2 ±1.4 40.1 ±1.8
前后经 (mm)
左
右
13.0 ±2.5 13.0 ±2.1
16.1 ±1.2 16.0 ±1.3
18.1 ±2.1 18.1 ±1.9
19.5 ±1.0 19.5 ±0.9
彩色多谱勒不显示双侧肾动脉血流
单肾缺如
单侧肾缺如由于有对侧发育正常的肾脏而不出现羊水过少 ,膀胱亦可显示良好,对侧肾脏常代偿性增大。CDFI显示 患侧肾动脉缺失,而对侧肾动脉存在
应仔细检查其他部位尤其是盆腔内有无异位肾存在,在排 除异位肾的情况下方能诊断单侧肾缺如。
未见肾动脉 肾动脉
单侧肾缺如 发生率: 1/1000,膀胱和羊水可无异常表现,但对侧肾脏可呈代偿性 增大。 彩色多谱勒不显示患侧肾动脉血流
20 25 20.6 ±2.6 18.7 ±2.5
24 25 28.7 ±2.5 28.4 ±2.9
28 25 33.4 ±2.7 33.2 ±2.6
32 25 35.5 ±2.3 35.4 ±2.2
36 25 39.0 ±2.8 37.3 ±2.3
37 25 39.1 ±2.4 38.0 ±2.4
婴儿型多囊肾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6号染色体短臂;发病率1/40000~1/60000; 常合并肝纤维化,膀胱发育不良,颅脑及其它畸形等 超声常超声异常常于24周后显示。表现为双肾均匀、一致性增大;弥漫性 回声增强;皮质与集合系统界限不清;羊水过少。膀胱不显示。肾脏纵径 大于正常,超声随访,若肾脏进行性长大,考虑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