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年高考真题汇编遗传物质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高考遗传真题汇总

高三生物高考遗传真题汇总

高考遗传真题汇总一、选择题1.在白色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其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的结果;为了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验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百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2.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3.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4.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5.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7.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8.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二、简答题1.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l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紫×红;F l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实验2:红×白甲;F 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实验3:白甲×白乙;F l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实验4:白乙×紫;F 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遗传图解为..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2.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3.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性鼠能正常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突变为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4.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该实验的思路..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5.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趐红眼:长翅棕眼:小趐红眼:小趐棕眼=3:3:1:1..回答下列问题: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种..3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的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6.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7.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_①_填“隐性”或“显性”性状..(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_②_填个体编号..(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③_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④_填个体编号..8.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A基因频率为..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9.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 A X 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 A X 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 A X a或Aa..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对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 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此外;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 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10.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11.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1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为单位的变异..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ACBB6~8:DDD二、简答题1.1自由组合定律2遗传图解为:39紫:3红:4白2.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4/3;依据n 24对①本实验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代中显性个体的比例是81/81+175=81/256=n)(4/3;可判断这两对杂交组合涉及4对等位基因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代中显性个体的比例是n)②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进一步判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3.11:1显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21:1毛色正常4.1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写出其中一种即可2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若杂交子一代全部是紫花则该白花植株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若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与其中的1个组合的杂交子一代为白花;则该白花植株的突变与之为同一对等位基因造成的..5.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24301100%6.1抗病矮秆2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3将纯合的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7.1①隐性2②Ⅲ-1、Ⅲ-3和Ⅲ-43③Ⅰ-2、Ⅱ-2、Ⅱ-4④Ⅲ-28.11:11:2:10.52A基因纯合致死1:19.1不能1分女孩AA中的一个A必然来自于父亲;但因为祖父和祖母都含有A;故无法确定父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祖父还是祖母;另一个A必然来自于母亲;也无法确定母亲给女儿的A是来自外祖父还是外祖母..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祖母2分该女孩的一个X A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 A来一定来自于祖母3分不能1分10.不能2实验1:杂交组合:♀黄体×♂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实验2:杂交组合:♀灰体×♂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11.1有毛黄肉2DDff、ddFf、ddFF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 5ddFF、ddFf12.1少2染色体3一二三二。

人教版试题试卷2011年高考遗传题汇编

人教版试题试卷2011年高考遗传题汇编

__。

结果预测:Ⅰ如果_________ 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Ⅱ如果____________ 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Ⅲ如果________ 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5.(福建27.)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

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试验的统计数据:亲本组合F1株数F2株数紫色叶绿色叶紫色叶绿色叶①紫色叶×绿色叶121 0 451 30②紫色叶×绿色叶89 0 242 81请回答:(1)结球甘蓝叶性状的遗传遵循__ __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 __。

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4)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右图圆圈中画出组合①的F1体细胞的基因示意图。

6.(2011海南,29)(10分)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已知III-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回答问题:(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X、Y、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X、Y、常)染色体上。

(2)II-2的基因型为______,III-3的基因型为______。

(3)若III-3和III-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

(4)若IV-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7.(安徽31.)I.(12分)雄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家蚕为ZW,已知幼蚕体色正常基因(T)与油质透明基因(t)是位于Z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结天然绿色茧基因(G)与白色茧基因(g)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对t、G对g为显性。

09-11年高考真题汇编遗传物质

09-11年高考真题汇编遗传物质

09-11年高考真题汇编: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11年广东卷)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可知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2011年江苏卷)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3(2011年安徽卷)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4(11天津理综卷)土壤农杆菌能将自身Ti的质粒的T-DNA整合到植物染色体DNA上,诱发植物形成肿瘤。

T-DNA中含有植物生长素合成酶基因(S)和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R),它们的表达与否能影响相应植物激素的含量,进而调节肿瘤组织的生长与分化。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升高时,诱发肿瘤生芽B清除肿瘤中的土壤农杆菌后,肿瘤不再生长与分化C图中肿瘤组织可在不含细胞分裂与生长的培养基izhong生长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肿瘤组织生长与分化5(2011年江苏卷)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C.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6(10江苏卷)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追认为蛋白质是遣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结构、复制的高考真题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结构、复制的高考真题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结构、复制的高考真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04理综新课程卷Ⅲ)4.肺炎双球菌中的S 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 型则不具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DNA 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 ,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00广东卷)23.已知一段双链DNA 中碱基的对数和腺瞟呤的个数,能否知道这段DNA 中4种碱基的比例和(A +C):(T +G)的值A .能B .否C .只能知道(A +C ):(T + G )的值D .只能知道四种碱基的比例3(00上海)20、由120个碱基组成的DNA 分子片段,可因其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类数最多可达……………………………………( ) A 、4120B 、1204C 、460D 、6044(01上海)7.遗传信息是指A 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 脱氧核苷酸C 氨基酸序列D 核苷酸 5(01河南广东)22、下列关于双链DNA 的叙述错误的是A 、若一条链上A 和T 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的A 和T 数目也相等B 、若一条链上A 的数目大于T ,则另一条链上A 的数目小于TC 、若一条链上的A ∶T ∶G ∶C=1∶2∶3∶4,则另一条链也是A ∶T ∶G ∶C=1∶2∶3∶4D 、若一条链上的A ∶T ∶G ∶C=1∶2∶3∶4,则另一条链为A ∶T ∶G ∶C=2∶1∶4∶36(02上海)5.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 、G 、C 、T 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A 8B 7C 5D 47(02上海)21.已知一段mRNA 含有30个碱基,其中A 和G 有12个,转录该段mRNA 的DNA 分子中应有C 和T 的个数是A 12B 24C 18D 308(02上海)22.基因研究最新发现表明,人与小鼠的基因约80%相同。

09-19年10年高考生物真题专题六—— 遗传物质基础答案

09-19年10年高考生物真题专题六—— 遗传物质基础答案

专题六遗传物质基础答案答案:CDCAD BAC CD BDDDC ACCDB BDBCB DBABD CCACD CABACDACCD BACCD BDCBD DBCDC DAABD CCACC CBDBD BDBCB BDDBCACCAA DBBCB BCD1.答案:(7分))(1)ATP、核糖核苷酸、酶(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核DNA(细胞核) (4)①会2、3【答案】(1)GGU, -----GGUGACUGG------ ---CCACTGACC---(2)核糖体上的mRNA上的结合于移动 Fe3+ 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3)mRNA两端存在不翻译的序列(4)C—A4【答案】(1)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RNA复制酶(或RNA聚合酶或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2)9000 (3)翻译的模板;复制的模板;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5)VP4 VP15、【答案】(1)细胞核(2)26% (3)T//A替换为C//G(A//T替换为G//C)(4)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5)不完全相同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6【答案】(8分)(1)甲、丙、丁甲、丁不一定相同(2)卵母细胞在卵巢中不能分裂到该时期(3)成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蛋白质诱导早期卵母细胞合成“促成熟因子”7【答案】(1)X基因和Y基因(2分) 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3分)(2)A (2分)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乙烯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B(2分)8【答案】(1)思路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

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监测其放射性。

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

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监测其放射性。

(2)结果及结论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反之为DNA病毒。

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汇编

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汇编

2011年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一、细胞的分子组成(11年新课标卷)6.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A(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B.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C.胰岛素功能取决于氨基酸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11年山东卷)6.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A.苏丹Ⅲ染色体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甲基绿、派洛宁(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答案:C(2011年江苏卷)1.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BA.磷脂和蛋白质 B.DNA和酶 C.性激素和胰岛素D.神经递质和受体(2011年江苏卷)21.研究发现,砷( 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

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多选) BCD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2011年福建卷)26.(28分)回答下列Ⅰ、Ⅱ题Ⅱ。

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实验序号)。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

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______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

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______。

高中生物历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1年高考试题AE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高中生物历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1年高考试题AE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E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E1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5.E1[2011·福建卷] 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

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

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

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A.雌∶雄=1∶1 B.雌∶雄=1∶2C.雌∶雄=3∶1 D.雌∶雄=4∶15.E1[2011·福建卷] D【解析】1个卵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其中1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与卵细胞相同,另外两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若卵细胞的性染色体为Z,则1个极体性染色体组成为Z,另外两个极体性染色体组成为W;同理,若卵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W,则1个极体性染色体组成为W,另外两个极体性染色体组成为Z。

再根据卵细胞与极体之一结合的情况(WW的胚胎不能存活)可知: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4∶1,D正确。

18.E1[2011·海南卷] 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

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

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18.E1[2011·海南卷] C【解析】考查分离定律的实质,孟德尔遗传方式是颗粒式遗传,认为遗传因子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A项只能否定融合遗传方式,B项支持融合遗传方式,D项既不能支持颗粒式遗传,也不会支持融合遗传方式。

高考生物遗传题总汇真题

高考生物遗传题总汇真题

高考生物遗传题总汇真题遗传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高考生物科目中必考的内容之一。

遗传题在高考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考察学生对遗传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历年高考生物遗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应对高考。

1. 2019年全国卷Ⅰ某地曾发生某种人群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遗传病。

对该地质量进行遗传学分析,发现积存两个基因突变的杂合子代或纯合子代均有该病的表现,并推测罹患病的人群较少。

正确判断的是( )A. 该病呈唯一等位基因形式B. 该病是由多对基因控制的C. 该地只有少数人有患软D. 该病是由生成 "法唯一突变频率决定的解析:根据题意及生物学知识可知,该病是由两个基因突变引起的(积存两个基因突变的杂合子代或纯合子代均有该病的表现),而艾的形式是由一个基因决定的。

因此,正确判断为B。

选项A错误是因为唯一等位基因形式的疾病,如GB病。

选项C错误是因为“罹患病的人群较少”并不能说明患病的人数少(或离群),而是说明突变基因的突变频率低。

选项D错误,突变的频率低并不能说明是由生成”)"的唯一突变频率所确定。

2. 2011年北京卷下列各句①②③④中,不包含遗传信息的是( )A. 细胞核与质体含有DNAB. 磷酸二脱氧核糖与脱氧核糖C. 从AABB双闭合子代中选取配子;D. 自交结合实验证明了孟德尔的基因动力学假说解析:A项包含遗传信息,因为DNA是遗传物质;B和D项均包含遗传信息,因为都和遗传物质有关。

C项已提到配子来源于“双闭合子”(ABAB),不是遗传信息。

3. 2011年江苏卷若生物遗传过程中仅有①染色体组合与数量变异,②染色体突变,③亲代基因重组称遗传变异,则正常受精卵的遗传变异是( )A. ①B. ①和②C. ①②和③D. ②和③解析:正常受精卵的遗传变异是由亲代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故答案为C。

4. 2015年全国卷Ⅰ某地区罕见遗传病风湿热,通过研究得知,表现型正常人与患病人的遗传RNA之间的区别在于( ).A. 结构RNA的碱基含量与排列顺序B. 未翻译RNA的碱基含量与排列顺序C. 转运RNA的碱基含量与排列顺序D. m者的碱基含量与排列顺序解析:由题意可知风湿热是一种遗传病,故表现型正常人与患病人的遗传RNA之间的区别应为未翻译RNA的碱基含量与排列顺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11年高考真题汇编: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11年广东卷)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可知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2011年江苏卷)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3(2011年安徽卷)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4(11天津理综卷)土壤农杆菌能将自身Ti的质粒的T-DNA整合到植物染色体DNA上,诱发植物形成肿瘤。

T-DNA中含有植物生长素合成酶基因(S)和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R),它们的表达与否能影响相应植物激素的含量,进而调节肿瘤组织的生长与分化。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升高时,诱发肿瘤生芽B清除肿瘤中的土壤农杆菌后,肿瘤不再生长与分化C图中肿瘤组织可在不含细胞分裂与生长的培养基izhong生长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肿瘤组织生长与分化5(2011年江苏卷)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C.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6(10江苏卷)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追认为蛋白质是遣传物质。

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台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7(10广东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NA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B. 每种氨基酸仅有一种密码子编码C.DNA 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D.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8(2010山东高考理综)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 .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 .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9(10江苏卷)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NA 和RNA 中的五碳糖相同B.组成DNA 与ATP 的元素种类不同C. T2噬苗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 中D.双链DNA 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10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A .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B .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C .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D .细菌感染导致B 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 (浆)细胞11(10海南卷)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B .DNA 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 的C .DNA 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D .DNA 病毒中没有RNA ,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12(10天津卷)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A.TGUB.UGAC.ACUD.UCU13(10海南卷)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 .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B .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C .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D .Aa 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 基因的性状14(广东A 卷)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 .重组DNA 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 .诱发DNA 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 .设法把DNA 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 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15(江苏)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 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DNA 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B .图中DNA 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C .真核生物DNA 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 .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16(江苏)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 、b 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组号 病斑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17(上海)人体内往往存在着针对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合理的解释是A.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B.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复制C.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个同种蛋白质分子D.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表达18(山东)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A.血红蛋白基因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D.核糖体蛋白基因19(重庆)下表有关基因表达的选项中,不可能的是20(上海)某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A.75对碱基B.78对碱基 C.90对碱基 D.93对碱基21(广东A卷多选)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B.每种tRNA只运转一种氨基酸C. 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D.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22(海南)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 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C.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D.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1-5:CCDBC 6-10:CDBDB 11-15:DCACA 16-20:CAADD 21ABD 22 C二非选择题1(10北京卷)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失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1组2组3组4组培养液中唯一氮源144NH CL154NH CL144NH CL144NH CL繁殖代数多代多代一代两代培养产物 A B B的子I代B的子II代操作提取DNA并离心离心结果仅为轻带(14N/14N)仅为重带(15N/15N)仅为中带(15N/14N) 1/2轻带(14N/14N1/2中带(15N/14N)请分析并回答: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___________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__________是唯一氮源。

综合分析笨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_________组结果对得到的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__________组和第___________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

2分析讨论:a若子I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________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___________复制。

b若将子I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是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c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II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是_____________,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带。

d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I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的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______________.2(江苏)(7分)下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过程①需要___ 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2)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______ 。

(3)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

由此可推测该RNA聚合酶由______ 中的基因指导合成。

α一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4)用α一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________ (填序号),线粒体功能______(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1)ATP、核糖核苷酸、酶(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核DNA(细胞核) (4)①会3(浙江)(18分)正常小鼠体内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胱硫醚γ-裂解酶(G酶),体液中的H2S主要由G酶催化产生。

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需要选育基因型为B—B—的小鼠。

通过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因,B—表示去除了B基因,B+和B—不是显隐性关系)。

请回答:(1)现提供正常小鼠和一只B+B—雄性小鼠,欲选育B—B—雌性小鼠。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选育过程(遗传图解中表现型不作要求。

)(2)B基因控制G酶的合成,其中翻译过程在细胞质的____________上进行,通过tRNA上的____________与mRNA上的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

酶的催化反应具有高效性,胱硫醚在G 酶的催化下生成H2S的速率加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3)右图表示不用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2S浓度的关系。

B—B—个体的血浆中没有G 酶而仍有少量H2S产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比较B+B+和B+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P ♀B+B+ ×B+B—♂配子B+ B+ B—F1B+B+ B+B—让子一代随机交配,若B+B—与B+B—杂交时,亲代♀B+B—×B+B—♂配子B+ B—B+ B—子代B+B+ B+B—B+B—B—B—(2)核糖体反密码子酶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3)反应本身能进行,酶只是改变了反应的速度基因越多,酶浓度越高,产物越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