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变化规律练习题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商的变化规律》说课学习教案稿文本

《商的变化规律》说课学习教案稿文本

---------------------------------------------------------------最新资料介绍------------------------------------------------------《商的变化规律》讲课稿《商的变化规律》讲课稿一、说教材1、说教材内容:商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87页的内容。

、教材剖析:1)学习本节知识的作用及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例8教课商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学习了笔算乘法和两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长进行教课的。

经过察看、提出问题指引学生自己思虑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这部分内容的教课能够稳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育学生初步的抽象、归纳能力以及擅长察看、勤于思虑、勇于研究的优秀习惯。

它是新课程教材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部分,在小学数学中据有很重要的地位,是进行除法简易运算的依照。

同时为此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天性质等打下优秀基础。

2)仔细阅读教师用书,理解教材的编排企图。

教材分三大块指引学生理解三种状况:一是除数不变,商和被除数发生变化;二是被除数不变,商和除数发生变化;三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变,而商不变。

此中第三部分是本节课的要点研究内容。

教课建议的第(1)条:1/7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松手让学生经过计算、察看、、比较等活动去发现规律。

(2)实时提炼发现的规律。

为我们供给了教法和学法。

3)深钻教材,正确掌握教材的编排企图。

教材分三个层次进行编排(课件):第一个层次:经过计算、察看、商讨除数不变,商跟着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第二层次:经过计算、察看、商讨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第三层次:经过计算、察看、比较,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教材给出了察看的次序,第一、二层次的研究只表现了从上往下察看的结论,而从下往上的结论,经过发问从下往上察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教给学生察看的方法,自主研究出结论。

第三层次直接表现出结论,经过小精灵的语言提示重申同时乘或除以的这个数不可以是0,并指引学生举例考证这些规律.做一做安排了三组口算题,经过练习让学生清楚:依据商不变的规律,每组下边两题的商与第一题同样。

商的变化规律 (教案)

商的变化规律 (教案)

商的变化规律(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商是什么,学会用商来描述两个数的比例关系。

2、掌握商的变化规律,理解商的概念。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商的概念。

2、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1、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教学准备:1、黑板、白板、彩色粉笔、PPT。

2、幻灯片。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商是什么吗?2、引入:商是两个数相除所得的数,也就是比例关系的表示。

第二步:讲解商的概念1、通过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商的概念,商是指一个数被另一个数除尽所得的结果,比如2除以10,商就是0.2。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举一些实例,比如:一个饮料瓶被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整个瓶子的1/6,其中瓶子是被分子,1/6是分母,商就是被分成的每一份。

3、教师可以问不同的商表示何种意义,并让学生解释。

第三步:讲解商的变化规律1、引导学生思考商有哪些变化规律。

2、通过绘图、实例讲解商的变化规律。

3、教师可以通过PPT来展示学生商的变化规律,让学生更加清晰、具体地理解。

第四步:巩固练习1、提供一些具体实例,让学生自己求商和变化的规律,如:2÷6、1÷3、4÷8等等。

2、通过趣味游戏,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步:小结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和概括商的概念和变化规律。

2、引导学生总结如何计算商和如何推断商的变化规律。

第六步:作业1、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

2、要求:回答一些简单的计算商和推断商的变化规律的题目,加深对商的概念和变化规律的理解。

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商的概念和变化规律。

通过引入、讲解、巩固练习、小结、作业这五个环节,我们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有初步的掌握商的变化规律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且用实例加深学生进行总结和概括。

在学生上课中加速引入趣味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从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轻松、更有趣。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商的变化规律练习课-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商的变化规律练习课-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商的变化规律练习课-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商的变化规律2. 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难点:商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商的变化规律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2. 新课导入1.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商的变化规律。

3. 讲解商的变化规律1. 教师通过讲解、举例,让学生理解商的变化规律。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练习与应用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分析。

5.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有关商的变化规律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完成。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在讲解商的变化规律时,教师要注意举例的典型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在练习与应用环节,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商的变化规律的掌握程度。

3.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教学资源1. 课件2. 练习题3. 课后作业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 在讲解商的变化规律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讲义-第三讲商的变化规律(含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讲义-第三讲商的变化规律(含答案)

四年级上商的变化规律辅导讲义商的变化规律一.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的变化正好相反,即除数扩大(或缩小),商就缩小(或扩大),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除以(或乘)几;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同,即商随被除数的扩大(或缩小)而扩大(或缩小),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几.二.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三.根据商不变规律可以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没有余数的除法中,有,.但要特别注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会发生与被除数、除数相同的变化.四.根据商不变规律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会更简便.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但余数发生了变化,去掉几个0,余数的末尾就要加上几个0.重点:通过计算、填表、观察、比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渗透函数思想.难点:理解和掌握商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口算.易错点:根据商不变规律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易出错.题模一:商随除数(或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例2.1.1 在算式125÷5中,除数5不变,被除数增加(),商就增加1.A.125B.1C.5【答案】C【解析】1×5=5除数5不变,被除数增加5,商就增加1.题模二:商不变规律例2.2.1 文具店中2支自动铅笔的售价是7元,3支钢笔的售价是14元。

张老师准备为同学们购买10支自动铅笔和21支钢笔,一共需要花多少钱?【答案】7×(10÷2)+14×(21÷3)=133(元)【解析】7×(10÷2)+14×(21÷3)=133(元)例2.2.2 下面()算法是对的.A.400÷25=400÷(25×4)=400÷100=4B.400÷25=(400×5)÷(25×4)=2000÷100=20C.400÷25=(400×4)÷(25×4)=1600÷100=16【答案】C【解析】A、400÷25=16,400÷(25×4)=400÷100=4,所以400÷25=400÷(25×4)=400÷100=4计算错误;B、400÷25=16,(400×5)÷(25×4)=2000÷100=20,所以400÷25=(400×5)÷(25×4)=2000÷100=20计算错误;C、400÷25=16,(400×4)÷(25×4)=1600÷100=16,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4倍,商不变,所以400÷25=(400×4)÷(25×4)=1600÷100=16计算正确;例2.2.3 下面()算式的商与96÷8的商相等.A.960÷800B.9600÷800C.48÷8【答案】B【解析】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可知,与96÷8的商相等的算式是9600÷800.例2.2.4 15000÷300=15÷3________.【答案】错误【解析】被除数15000变为15,即缩小了1000倍,除数300变为3,缩小了100倍,被除数和除数缩小的倍数不一致,所以,15000÷300=15÷3不成立;例2.2.5 在480÷120=4中,被除数扩大4倍,除数也扩大4倍,商不变.________.【答案】√【解析】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可知,在480÷120=4中,被除数扩大4倍,除数也扩大4倍,商不变.例2.2.6 280÷70=(280×5)÷(70÷5)________.【答案】错误【解析】根据商不变性质可得:280÷70=(280×5)÷(70÷5),计算错误,应为280÷70=(280×5)÷(70×5);例2.2.7 根据56÷4=14,请试一试运用商不变规律写出两道除法算式.________.【分析】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解答即可.【答案】560÷40=14,5600÷400=14【解析】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可知,56÷4=14,则560÷40=14,5600÷400=14.例2.2.8 如果两个数的商是25,当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5倍时,商________;如果被除数扩大5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该________.【答案】不变,扩大5倍【解析】如果两个数的商是25,当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5倍时,商不变;如果被除数扩大5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该扩大5倍;例2.2.9 3000÷250=300÷25=1200÷100=12应用了().A.乘法分配律B.商不变的规律C.乘法结合律【答案】B【解析】B例2.2.10 如果A÷B=64,则(A×2)÷(B×2)=1().A.32B.64C.256【答案】B【解析】B例2.2.11 当速度不变时,路程越长,所用时间就越长.()2.计算4300÷200,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可看作43÷2,商是21,余数是1.()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4.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也有几个0.()5.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减去10,商不变.()【答案】√ × √ × ×【解析】√ × √ × ×例2.2.12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减去10,商不变.()【答案】×【解析】×例2.2.13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被除数扩大,除数也随着扩大,则商不变.()【答案】×【解析】×例2.2.14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答案】×【解析】×例2.2.15 下面的算式中,哪个算式的商与378÷21=18的得数相同,请在算式后面的括号里打“√”.378÷21=18(1)(378÷2)÷(21÷3)()(2)(378÷2)÷(21×2)()(3)(378×2)÷(21×2)()(4)(378÷30)÷(21÷3)()(5)(378÷3)÷(21÷3)()(6)(378+8)÷(21+8)()【答案】(3)(5)√【解析】(3)(5)√题模三:利用商不变进行简便计算例2.3.1 计算下面各组题,你发现了什么?480÷(4×3)=480÷4÷3=640÷(8×2)=640÷84÷2=我发现:________【答案】40 40;40 40 发现略【解析】40 40;40 40 发现略例2.3.2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简便.【答案】略【解析】略例2.3.3 仔细观察,找出规律,再填数.111111111÷9=12345679222222222÷18=12345679333333333÷27=12345679()÷36=12345679555555555÷()=12345679777777777÷()=12345679()÷()=12345679【答案】444444444 45 63 888888888 72(后两空答案不唯一)【解析】444444444 45 63 888888888 72(后两空答案不唯一)题模四:利用商不变进行简便计算时余数的变化例2.4.1 480÷80=6,480乘10,80除以10,商()。

《商的变化规律》精品教案(习题版)

《商的变化规律》精品教案(习题版)

商不变的性质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商随除数(或被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放手探讨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并运用规律。

难点:利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除法简算如果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有0,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同时去掉末尾相同个数的0,使计算简便。

二、重难点突破例1.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计算下面各题。

72÷9= 36÷3= 80÷4=720÷90= 360÷30= 800÷40=7200÷900= 3600÷300= 8000÷400=(1)学生观察算式,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解答:72÷9=836÷3=1280÷4=20720÷90=8360÷30=12800÷40=207200÷900=83600÷300=128000÷400=20例2.简算。

4200÷257000÷125分析:观察第一个算式发现,除数是25,因为25×4=100,所以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使除数变成100,可以使计算简便;观察第二个算式发现,除数是125,因为125×8=1000,所以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8,使除数变成1000,可以使计算简便。

解答:4200÷25=(4200×4)÷(25×4)=16800÷100=1687000÷125=(7000×8)÷(125×8)=56000÷1000=56三、拓展提高例1.两个数相除,得到的数是3,余数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4,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分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4,商不变,但是余数相应的除以4.解答:商是3。

第五单元《商的变化规律》练习课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商的变化规律》练习课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商的变化规律》练习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商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分两部分表现,第一部分是商的变化规律,第二部分是商不变规律。

“商的变化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实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

教材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这部分内容不但能够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水平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为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在语言表述和思维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困难,学习起来比较轻松。

二、学情分析:学生能使用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发现商随着被除数或除数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放手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等活动去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复习回顾——3条规律的基础练习——提升练习——总结四、教学目标:1、巩固商变化的规律。

2、利用商不变的规律,使一些运算更简便。

五、教学重点:巩固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商的变化规律,使一些计算更简便。

六、教学准备:投影板书设计:《商的变化规律》练习课800÷10=80 30÷3=10 4÷2=2800÷20=40 60÷3=20 8÷4=2800÷40=20 120÷3=40 24÷12=2 800÷80=10 360÷3=120 48÷24=296÷48=2480÷240=2。

四年级上数学〔说课稿〕-商的变化规律练习课-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数学〔说课稿〕-商的变化规律练习课-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数学说课稿-商的变化规律练习课-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商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商的变化规律完成相关练习题目。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提高运用逻辑思维解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商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商的变化规律的形象化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练习纸、作业本。

2.材料准备: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3.环境准备:课堂环境整洁明亮,气氛轻松活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相关数学符号,引导学生回归开始学习数学的旅途,例如:+,-,* ,÷,=。

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回忆起自己已经学习的数学内容。

2. 规律探究1.教师提出几个类似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6 ÷ 2 = ?,12 ÷ 3 = ?,18 ÷ 6 = ?,这些数之间有没有一些共同之处。

2.学生在思考后,回答出这些数都是由2、3、6这些因数相乘得到的,即它们都是由2、3、6这些数的积组成的。

3.通过以上的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并板书出来:相同的被除数与相同的除数,商相等。

3. 练习巩固1.教师出示练习题,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内容,例如:20 ÷ 5 = ?,40 ÷ 5 = ?,80 ÷ 5 = ?,35 ÷ 7 = ?,42 ÷ 7 = ?,63 ÷ 7 = ?。

2.学生认真完成练习,如果遇到困难,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提示。

4. 课堂小结1.教师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

2.教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自信。

3.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我体会到了学生们对于数学规律的兴趣和好奇心。

《商的变化规律》课件

《商的变化规律》课件
教科书第87页例8
新知探究
(3)计算并观察下面的题。
×100 ×10 ×10 ×10
×100 ×1000
×100 ×10 ×10 ×10
×100 ×1000

6 ÷ 3 =2
上 往 下 观 察
60 600
÷ ÷
30 300
= =
2 不变 2
6000 ÷ 3000 = 2
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一个相你同发的现数了,什商么不规变律。?
《商的变化规律》
新知探究
计算下面各组题,你能发现什么?
(1) 16
2
160 ÷ 8 = 20
320
40
(2)
2
100
200÷ 20 = 10
40
5
从上往下看,你能发现什么?
新知探究
计算下面各组题,你能发现什么?
(1) 16
2
(2)
2
100
÷10 ÷2 ÷20
×10 ×2 ×20
×10 ×2 ×20

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 的数(不为0),商不变。
教科书第87页例8
新知探究
(3)计算并观察下面的题。
÷1000 ÷100
÷10 ÷10 ÷10 ÷100 ÷1000 ÷100
÷10 ÷10 ÷10 ÷100
6 ÷ 3 =2
从 下
60 600
÷ ÷
30 300
= =
2

不变
上 观
2

6000 ÷ 3000 = 2
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10 ×2 ×20
160 ÷ 8 =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的变化规律练习题
一、根据已知算式,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8×24=432 105×45=4725
(18÷2)×(24×2)= (105÷5)×(45×5)= (18×2)×(24÷2)= (105×3)×(45÷3)=
24×75=1800 36×104=3744
(24○6)×(75×6)=1800 (36×4)×(104○4)=3744 (24○3)×(75○□)=1800 (36○□)×(104○□)=3744 15×24=360
15×72=()30×24=() 5×24=() 15×12=()15×(24×)=3600 15×(24÷10)=()
12×20=240
(12×6)×(20×5)=()(12÷3)×(20÷4)=()(12×)×(20×)=4800 (12÷)×(20÷)=40 二、选择。

1.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A、缩小5倍
B、不变
C、扩大5倍
2.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积()。

A、缩小5倍
B、不变
C、扩大5倍
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那么积()。

A、不变
B、扩大5倍
C、扩大6倍
4.两个因数的积是60,这时一个因数缩小4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现在的积是()
A、240
B、60
C、15
5.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12平方米、把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宽不变,扩大后的面积是()
6.两个因数的积是100,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7.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2平方米、把边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扩大后的面积是()
8.两个因数的积是100,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
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
9.两个因数的积是100,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也缩小到原来的3倍,积是()
10.一个因数不变,把其中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11.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12.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3倍,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1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14.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宽不变,面积扩大到原
来的()倍。

15.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宽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16.一个因数缩小5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A、缩小5倍
B、不变
C、扩大5倍商的变化规律练习题
一、填空。

(1)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除以5,除数也除以5,商()。

(2)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乘10,要使商不变,除数()。

(3)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除数除以100,要使商不变,被除数()。

二、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出第二、第三个算式的
得数。

(1)18÷6=3
(18×2)÷(6×2)= (18×3)÷(6×3)=
(2)480÷10=48
(480÷2)÷(10÷2)= (480÷5)÷(10÷5)=
二、在○里填运算符号,在□里填适当的数。

(1)24÷8=(24×2)÷(8×□)
(2)360÷60=(360÷10)÷(60○10)
(3)96÷6=(96○□)÷(6○□)
五、列竖式计算:
7800÷600= 540÷60= 8800÷80=六、40秒竞赛。

240÷30= 80÷20= 360÷90= 4800÷400=440÷20= 9600÷800= 120÷40= 2400÷60=
七、填空。

1、被除数扩大3倍,除数不变,商()
2、被除数缩小3倍,除数不变,商()
3、被减数减少15,减数减少5,差()
4、被减数增加15,减数减少5,差()
5、两个加数都扩大了8倍,则和扩大()倍
6、两数相减,被减数、减数都扩大了8倍,则差扩大()倍
7、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3,积就增加51;如果另一个因数减少6,积就减少150,那么两个因数分别是()()
8、减数和差相减为0,那么被减数是减数是()
9、被除数、除数和余数的和1600。

已知除数是20,余数是10,那么商是()
10、两数相除,被除数扩大3倍,除数缩小6倍,商( )
11、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末尾的0漏写了,结果得到的商是500,正确的商是()
12、豪豪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的末尾多写了1个“0”,结果得到的商是132,正确的商是()
13、一个加数增加0.6,要使和保持不变,另一个加数应( )
14、两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4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
10倍,商是()余数是()
15、两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4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
13倍,商是()余数是()
16、两数相乘,积是96,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因数缩小3倍,积是()
17、两数相除,商是19,如果被除数扩大20倍,除数缩小4倍,商是()
18、两数相除,商是19,如果被除数扩大20倍,除数扩大4倍,商是()
19、两数相除,商是19,如果被除数缩小20倍,除数缩小4倍,商是()
20、两数相除,商是19,如果被除数缩小20倍,除数扩大4倍,商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