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验架起通往化学殿堂的桥梁

合集下载

用实验架起通往化学殿堂的桥梁

用实验架起通往化学殿堂的桥梁

作者: 郭金芳
作者机构: 山东省无棣县第三实验学校,251900
出版物刊名: 学周刊:上旬
页码: 132-133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8期
主题词: 科学探究能力 引导作用 科学探究过程 酸碱性 合作探究 亲液的 课堂教学时间 盐酸反应 稀硫酸 质疑精神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整个化学教学中处于最基础、最重要的地位。

现代教学非常重视实验教学,提出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我们要改变以往讲实验、画实验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有更多亲自做实验,观察实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中激起更大的探究热情,真正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具备高超的实验技能,可以展开独立的实验操作,用实验架起通往化学殿堂的桥梁,带领学生打开化学世界的大门。

(新)鲁教版化学九上《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同步练习(附答案)

(新)鲁教版化学九上《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1.如以以下图,以下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_______,错误的选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2.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确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请填空:①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漏斗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容积为15 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________mL4.以下仪器不宜用来加热的是-----------------------------------------------------------------------〔〕A.量筒B.烧杯C.试管D.蒸发皿5.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响容器的仪器是-----------------------------------------------------〔〕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6.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固体、液体都可以取任意量B.使用试管夹时,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中部C.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以免浪费药品D.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用镊子7.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取 3.3g食盐,称量时指针假设左偏,此时应该----------------------〔〕A.增加药品B.减少药品C.增加砝码D.减少砝码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3 g〔1 g 以下用游码〕药品,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了,则所称药品的质量是----------------------------------------------------------------------------------------〔〕A.5.3 g B.5.1 g C.4.7 g D.5.4 g 9.用量筒量取20 mL水,读数时视线仰视,则所取水的实际体积是-----------------------〔〕A.20 mL B.大于20 mL C.小于20 mL D.无法估计10.向量筒中注入水,俯视读数为20毫升,倒出一局部水后,仰视读数为12毫升,则实际倒出来的水的体积----------------------------------------------------------------------------------------------〔〕A.小于8毫升B.大于8毫升C.等于8毫升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1.⑦⑩⑿;①②③④⑤⑥⑧⑨⑾2.①用灯帽盖灭;②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③超过滤纸边缘;④对着自己或旁人。

用实验架起通往化学殿堂的桥梁

用实验架起通往化学殿堂的桥梁
学 羁 2 0 1 5 年 第 8 期
让 语 文 学 习快 乐起 来
申雅 莉 ( 河 北省 大城县城 内第四 小学
我有一个习惯 . 那就是每 当接受一个新班 的时候 . 总要 进行一次针对学生的调查 调查 的题 目 是: 你喜欢语文课 吗?请 把你喜欢 ( 或 不喜欢 ) 的理 由写出来 , 告诉我 。那时 , 我校三 年级的一个教师因事休 一段时期 的假 . 学校临 时安排我 来接替她所教授 的班 级 我上第 一 节课 时 . 首先对学生进行 了调查。我问学生 : 大家喜欢上语文课吗?出乎我意料的是 , 很多 学 生连思考一下都没有 . 便摇了摇头 . 只有零 零 星星 的几个学 生左顾 右盼后 举起 了小手 。 我想 . 这几位学生是不是出于安慰我 的目的才 举手 的呢?然后 . 我接着问 : 你们喜欢数学课 、 英语课 吗? “ 喜欢 ” 这一次学生几乎是异 口同 声地回答 。作为一名教了多年语 文课 的教师 , 听到同学这样 的回答 . 我的心里很不好受 但 我抑制住 自己的感情 . 继续提出我 的问题 : “ 同 学们为什么不喜欢 上语文课?请 同学们 把 自 己的理 由写 出来 . 交给我好吗? ” 同学们 开始 写 自己不喜欢语 文课 的理 由 学生 写了很多 很多 . 其中最集 中也是反映最多的一个理 由就 是语文 没意思 我突然想起一个段子. 说 的是 “ 鲁迅用生命写 出来 的文章就是被用来 留作业 的” . 虽是调侃 的一句话 . 但透过这句话也 能看 出学生对学 习语文学科的一丝无奈 这个 问 题引发 了我对语文教学 的反思 语 文教学 属 于母语教学 , 本来应是最亲近 、 最温暖 、 最优美 的. 而现在却 变为最枯燥 、 最没有意思 、 最无聊 的 我便常常思考以下这些问题 : 怎么样语 文 学 习快 乐起来呢7怎么让学 生都 喜欢语文 学

用生活架起通往写作殿堂桥梁[论文]

用生活架起通往写作殿堂桥梁[论文]

用生活架起通往写作殿堂的桥梁摘要:生活与写作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反映。

长期以来写作教学与现实生活割裂开来,学生闭门造车,写作动力不强,热情不高,写作内容匮乏,写作水平整体低下。

要让学生乐于写作、爱上写作,必须将写作与丰富的生活结合起来,用生活搭建起通往写作殿堂的桥梁,使学生主动写作、乐于写作、学会写作,享受写作带来的乐趣。

关键词:写作教学写作兴趣写作素材写作既是各类考试的重要考点,又是人类学习与工作所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写作的“黄金期”,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教师高度重视,付出了努力,但是换来的不是学生对写作的喜爱与优秀的作品,而是学生对写作的消极对待、机械应对、东拼西凑,所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没有新意。

如何扭转这一局面,让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用笔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优秀作品?这是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共同关注与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初中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这些正是写作最宝贵的资源。

纵观文学大家,无一不是细心观察生活、留意生活才写出优秀之作。

生活就是写作的沃土,只有植根于生活,写作之花才能盛开。

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用丰富的生活架起通往写作殿堂的桥梁,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灵感,进而写出优秀的文章。

一、用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写作是否感兴趣,这直接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学生热爱写作,其思维较为活跃,会产生更多写作的灵感,进而写出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的文章。

学生写作热情不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制约写作教学的一大瓶颈问题,是需要我们首先解决的问题。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尤其是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相对于枯燥单调的课堂教学,丰富的现实生活更能引起学生的主体关注、主动参与。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善于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与生活事物入手,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引起学生的关注,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兴趣,使学生将对生活的关注转移到写作上来,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与饱满的热情。

做好初中化学实验,助力中考化学考试王楠

做好初中化学实验,助力中考化学考试王楠

做好初中化学实验,助力中考化学考试王楠发布时间:2021-03-15T12:15:10.21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作者:王楠[导读] 初中化学作为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初中化学实验作为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强学生科学思维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综合性的化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实验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可以更好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但是目前我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带来一定阻碍。

王楠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四中学山东威海 264307【摘要】初中化学作为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初中化学实验作为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强学生科学思维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综合性的化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实验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可以更好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但是目前我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带来一定阻碍。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助力中考;化学考试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34-02引言化学是实验性极强的学科,教师组织实验教学,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是新接触的知识领域,而初中化学课程主要安排在初三年级,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基础性和实验性较强,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

实施实验教学不仅是对化学教学成果的检验,还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测,所以初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不断改进和优化实验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水平。

1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教学现状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以无机实验、分析实验、物化实验以及有机实验为基础。

当前该课程体系与上述专业基础实验课相似,依然是通过实验讲解,验证理论知识,规范仪器操作。

高中化学实验:触摸分子世界的神奇

高中化学实验:触摸分子世界的神奇

高中化学实验:触摸分子世界的神奇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而实验则是探索和验证化学理论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系列有趣的高中化学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带领学生们走进触摸分子世界的神奇。

实验1:酸碱指示剂变色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让学生了解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溶液发生反应后颜色变化的现象,并对其背后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初步探究。

实验材料•红色兰姆球(或菠菜汁)•醋酸(或盐酸)•尿素实验步骤1.将红色兰姆球(或少量菠菜汁)加入适量水中,制备pH值较为中性的溶液。

2.准备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红色兰姆球溶液和醋酸(或盐酸)。

3.将尿素逐渐加入红色兰姆球溶液中的一个试管中,并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原理红色兰姆球是一种常用的天然酸碱指示剂,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呈现红色,而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颜色变化。

该实验中,加入醋酸(或盐酸)后,红色兰姆球溶液变为红黄色;而当尿素加入其中时,生成了一种碱性物质,使溶液再次呈现出原本的红色。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条件下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现象,并理解背后的化学反应机制。

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的认识。

实验2:金属与非金属离子反应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让学生了解金属与非金属离子之间发生反应时产生的气体以及产物形态上的变化。

实验材料•锌粉或铝末•稀盐酸•氯气水实验步骤1.取一小块锌粉(或铝末),放入试管中。

2.加入稀盐酸,观察气体的产生以及液体和固体的变化。

3.另取一小块锌粉(或铝末),放入另一个试管中。

4.加入少量氯气水,并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原理金属与非金属离子之间会发生还原与氧化反应。

例如,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并在反应过程中形成了无色的溶液锌盐;而当锌与氯气水反应时,生成了一种白色的沉淀物。

实验结果与讨论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们观察到金属与非金属离子之间的反应过程,并了解反应产物的特性。

中考化学重点特训 专题01 步入化学殿(把脉中考)(解析版)

中考化学重点特训 专题01 步入化学殿(把脉中考)(解析版)

中考化学重点特训专题01 步入化学殿(把脉中考)1.下列对科学家在化学上的贡献叙述错误的是()A.拉瓦锡发现空气的主要成分B.卢瑟福发现电子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D.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答案】B【解析】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汤姆生发现电子,故选项符合题意;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侯德榜改进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2.你认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物质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但应用的方法和目的却存在好与坏的差别B.“低碳”理念是为了引导全社会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设法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C.随着仿真实验室和数学处理技术的发展,研究的结论可不必通过实验来证明D.化学变化中所说的“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不同的物质【答案】C【解析】实验是研究物质及其性质的重要手段,C说法不正确,其他各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菜刀生锈B.酒精燃烧C.汽油挥发D.粮食酿酒【答案】C【解析】菜刀生锈、酒精燃烧、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汽油挥发只是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4.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B.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C.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D.浓硫酸:“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怎么增加了”【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变化。

锥形瓶被摔碎属于物理变化;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挥发属于物理变化;浓硫酸吸水属于物理变化。

5.下列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都是物理变化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D.工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A选项中蜡烛受热熔化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海水“晒盐”属于物理变化,海水“制碱”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选项中工业上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优化电解水实验,让初中化学课堂尽显魅力

优化电解水实验,让初中化学课堂尽显魅力

优化电解水实验,让初中化学课堂尽显魅力作者:刘道勇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年第09期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元素之一,历史上许多科学家都对水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电解水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对水有更深的认识.优化电解水实验,让初中化学课堂尽显魅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一、自制电解水实验装置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对电解水实验从实验装置的制作到实验结果的习题练习都进行完整的训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学校的医务室收集一些消毒过的注射器和输液管,然后发动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垃圾中寻找一些有机玻璃器皿,牙膏盖,不锈钢的清洁球等物品,并对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木螺纹可以用暖壶的木塞制作,胶塞可以用木棒和橡胶手套制作,再去商店买一些玻璃胶作为粘合剂使用.对其中需要加工处理的材料进行剪切和打孔处理.比如,将有机玻璃裁剪成圆形,大小适中,然后在上面打三个孔,孔的大小与注射器相符合,两个安装小容量的10mL的注射器,一个安装稍大容量20mL的注射器.在有机玻璃盒上打五个圆孔,其中两个作为电极孔,三个作为木螺丝孔.需要注意的是,电极孔要和10mL注射器位置相对,将小的注射器倒置,大的注射器正立放置.对这些材料进行组合.将圆形有机玻璃和玻璃盒粘合在一起,注意对应的位置要正确.等胶稍微干一些之后,将注射器粘在上面,这时一定不要弄错位置.将橡皮塞堵上,检查是否有漏水现象.如果不漏水,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把底胶装好之后,将连接好电极的橡皮塞接到气体控制阀上,然后检查是否漏气,检查操作按照课本说明进行.这样,一个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就基本完成了.在检查无误之后,就可以进行实验.二、开展电解水实验探究虽然我们自制了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但是要想获得准确的数据,还需要用实验室的装置进行实验.我们自制的电解水装置,可以用来进行实验操作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过程.现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过程中的影响因素.NaOH溶液或者H2SO4溶液需要用分析纯试剂.在室温下,我们分别采用6V、9V、12V三个不同的电压进行实验,在电解电路中需要串联一个电流表A1,方便我们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然后以收集到20mL的H2为标准,并且记录所收集到的O2的体积和相应的时间.(1)用不同材料的电极进行实验,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NaOH 溶液和H2SO4溶液完成第一次实验,然后将实验结果制成表格记录下来.(2)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在这次实验中需要改变电解质溶液的温度,以改变溶液中粒子的运动速率,从而产生不同的实验效果.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并记录好实验数据.(3)最后一次实验使用固定浓度的Na2SO4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向溶液中加入NaOH或者H2SO4来改变其中的OH-或者H+离子的浓度,使实验效果更显著.最后将实验数据记录下来,进行分析.通过电解水实验的探究,学生能够对这个实验以及实验的结果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全面了解电解水的知识.三、习题训练验证准确性在电解水实验中,需要通过适当的习题训练来帮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使学生形成更加完善的学习过程.在这里,通过对例题的分析来进行详细讨论.例如,现有如图1的一套实验装置.当实验开始之后经过一段时间,下列选项中关于实验现象描述不准确的有哪几个?(1)在试管乙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燃烧.(2)试管甲和试管乙中收集到气体的质量比例为2∶1.(3)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选择向水溶液中添加NaOH溶液或者稀H2SO4溶液增强水的导电能力.(4)水是由H元素和O元素组成的.分析:观察实验装置发现,试管甲和电源的负极连接,因此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之后试管甲中收集的气体应当是H2,而且H2具有可燃性.试管乙和电源的正极连接,因此在反应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其中收集到的气体为O2,而O2具有助燃的性质.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在试管甲和乙中收集的气体质量比应当为1∶8.在电解水的时候,为了增强导电性,可以通过添加少量的NaOH溶液或者稀H2SO4溶液来实现.最后对试管中的生成物进行检验,发现它们是H2和O2.因此,可以判断水是由H元素和O元素组成的.这样通过习题训练,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确定的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实验架起通往化学殿堂的桥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整个化学教学中处于最基础、最重要的地位。

现代教学非常重视实验教学,提出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我们要改变以往讲实验、画实验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有更多亲自做实验,观察实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中激起更大的探究热情,真正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具备高超的实验技能,可以展开独立的实验操作,用实验架起通往化学殿堂的桥梁,带领学生打开化学世界的大门。

一、重视教师演示实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演示实验现象直观,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从中获取大量的第一手感性材料,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教师的演示实验中自觉地规范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这对于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如溶液酸碱性的检验,通过教师直观的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演示实验既是学生加深知识理解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规范学生实验操作的重要方法。

为此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现象明显。

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让全体学生都
能看到,而且要看清,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能够获取直观而清楚的第一手材料。

为此在实验前,教师要提前准备,预想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以确保教学中实验的成功。

如果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实验现象不明显,那么就要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进,或是寻找其他替代实验。

2.目的明确。

实验新颖,有的还具有神秘色彩,这在一
定程度上可以吸引学生,但也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偏离正常的教学轨道,虽然学生很关注实验,但并不能将实验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

因此,在实验前教师要向学生讲清、讲透实验的目的,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与思考,这样才能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3.操作规范。

教师的实验操作对学生的实验技能的提高
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教师在做实验时要规范而正确的操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体现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求学的严谨性,这样都将对学生的实验操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二、重视学生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
现代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从强调知识本身向
获取知识的科学探究过程转变。

科学探究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初中化学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教材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学生探究
性实验占有很大的比重。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实验,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对教材上的实验进行合理调整,以使探究性实验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以实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探究。

在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要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制订实验方案,在实验中验证,做好实验中数据的收集与实验后的反思。

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实验的主体性与自主性,才能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技能,增强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如关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实验前教师让学生思考:学过的哪些化学反应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学生通过思考后将学过的相关方程
式逐一列出来。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方程式进行比较与分析,从而总结出:燃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室条件无法实现;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在室温下就可以发生反应,反应前没有气体,产物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容易净化。

这样通过分析与比较得出以大理石或石灰石为原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更加方便。

此时有学生提出: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能否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

我对学生的质疑精神进行肯定,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为什么不可以,而是让学生来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中来验证这三种情况。

学生积极准备,认真操
作与观察,通过交流与讨论总结出不能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以及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本节知识点,还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能力。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整体认知水平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

生活是个大课堂,成功的教育教学不应受到时空的限制而固定在教室内、教材上,而是要将教学延伸到宽广的现实生活空间,让课外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与延伸,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促进学生整体认知水平的全面提高。

1.完成更多的生活实验。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有许多的
实验并没有安排在教学计划之内,而初中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一些课上没有做的实验。

在实验中体现化学的实用性,以便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2.完成虚拟实验。

许多有危险的实验,或是现实条件下
无法观察的实验如微观粒子的运动等这些实验无法完成,这让学生有些扫兴,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理解。

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来访问网络实验室,在网络空间进行虚拟实验,这样更加利于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激情,更加利于学生对抽象深奥的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总之,实验在整个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要重视实验的作用,做好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以及课外实验,给学生创造更多做实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中提高技能,学会探究,这样才能带领学生走进化学知识的殿堂。

(责编赵建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