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激素对双瓣茉莉不定芽诱导及生长的影响

合集下载

茉莉花发育及开放期间内源激素研究

茉莉花发育及开放期间内源激素研究
a a y e y HPLC. e r s ls s o d t a h v r g i h ffowe u n r a e n r c p o a q a i n m o e n lzdb Th e u t h we h tt e a e a e we g to l rb d i c e s d i e i r c le u t d l o
c u dn t ed tce u igted v lp n n lo n f amief we. o l o ee tdd rn e eo me t dbo migo s n o r b h a j l
K e r :P a t h s o o y J s n o r De e o me t n l omi g En o e o sh r n y wo ds l n y i l g ; a mi e f we ; v l p p l n db o a n ; d g n u o mo e
b c u e o h e r a i f ABA.Th p n n e r e i c e s d s r l fe h i h p a f Z ABA a i .I e a s f t e d c e sng o e o e i g d g e n r a e ha p y a t r t e h g e k o / r to AA
d r gted v lp n f amief w r t tesmutn o sice sn f n BA c ne t, u ec a g f ui e eo me t s n o e h h i l e u raigo a dA o tns b th h n eo n h oj l wi a n Z t
c a g fZ/ h n e o ABA a i e o e fowe pe i g. e Z ABA a i e c e i h p a fe e n i k d f r 3 h u s r t b f r o l r o n n Th / r to r a h d h g e k a t r b i g p c e o o r

双色茉莉愈伤组织诱导

双色茉莉愈伤组织诱导

双色茉莉愈伤组织诱导【摘要】以双色茉莉花的叶片、叶柄、茎段为外植体,MS 为基本培养基,探索最适外植体取材部位;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对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和最适组合。

结果表明:通过叶柄能成功诱导出健康的愈伤组织,但诱导率较低,3 种外植体中以嫩叶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平均出愈时间最短;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其次;6-BA、NAA、IBA 对叶片和茎段等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显著。

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 + 6-BA 2.0mg/ L + NAA 0.01mg/ L + IBA 0.2mg/ L ;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 + 6-BA 1.0mg/ L + NAA 0.1mg/ L + IBA 0.1mg/ L;叶柄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 + 6-BA 2.0 mg/ L + NAA 0.1mg/ L + IBA 0.1mg/L。

【关键词】双色茉莉;愈伤组织;诱导率双色茉莉为茄科、鸳鸯茉莉属,常绿灌木,株高30~100厘米[1]。

其原产地在热带美洲,花朵从破蕾到盛开之初,颜色为深蓝色,但两三天之后,在光照、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花冠原来的深紫色色素便逐步消失了,最后变得纯白。

由于在同一植株上开花先后不一,先开者已变白,后开者仍为深紫,双色花像鸳鸯一样齐放枝头,同时放出茉莉样浓郁的芳香,故又名“鸳鸯茉莉”。

双色茉莉性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需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之间。

12℃条件下进入休眠期状态,冬季室温不能低于13℃。

叶片长卵形,暗绿色。

花单生或几朵密生,花被具5浅裂,好似5瓣梅花,花冠直径3~4厘米,花初开时呈淡紫色,逐渐变成青色,最后变成白色[2-4]。

1 材料和方法1.1实验材料选用室内栽培双色茉莉为母株,从植株中选取叶片、叶柄、茎段作为接种材料。

取材来自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楼遗传实验室的盆栽花卉,取材时间2011年8月份。

茉莉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成果综述

茉莉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成果综述

茉莉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成果综述茉莉素对植物幼苗的生长起明显的抑制作用,具体体现为茉莉素抑制植物幼苗叶片的生长以及主根的伸长,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相关,供大家阅读参考。

茉莉素这一类植物激素主要包括茉莉酸、茉莉酸甲酯、茉莉酸异亮氨酸、12-氧-植物二烯酸等环戊酮的衍生物。

早在1962年,茉莉酸甲酯作为一种香料从素馨花中分离出来。

至今,经过70多年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了茉莉素的生物学功能、合成途径及其信号传导途径。

茉莉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如生殖器官的发育、幼苗的生长等)(Browse2009;Staswick等1992);参与花色素苷的合成等植物次生代谢(Shan等2009);介导植物对昆虫和病原菌等生物胁迫和干旱、低温、紫外线等非生物胁迫的抗性反应(McConn等1997;Minato等2014;Seo等2011;Ding等2002;Fedina等2009)等等。

本文将重点概述茉莉素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进展。

1茉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植物体内的茉莉素是由游离的亚麻酸经过脂肪氧合酶途径合成的(Vick和Zimmerman1983)。

合成茉莉素的第一步是α-亚麻酸的释放。

植物体内的脂肪酸去饱和酶(fattyaciddesaturase,FAD)催化叶绿体膜上的磷脂和甘油酯中的二烯不饱和脂肪酸(18:2),生成三烯不饱和脂肪酸(18:3),该产物又可被磷酸酯酶水解,最终释放出游离的α-亚麻酸(18:3)(Hyun等2008);第二步是在质体中游离的α-亚麻酸被13-脂氧化酶氧化成13-氢过氧化亚麻酸,然后在丙二烯氧化合酶以及丙二烯氧化环化酶的作用下形成12-氧代植物二烯酸[(9S13S)-12-oxo-phytodienoicacid,OPDA](Stenzel等2003);第三步是在过氧化物酶体中经过还原、连接辅酶A以及三步β-氧化形成茉莉酸;第四步是在细胞质中,茉莉酸被茉莉酸氨基酸合成酶催化生成茉莉酸氨基酸等衍生物,其中右旋-7-茉莉酸-L-异亮氨酸[(+)-7-iso-jasmonoyl-L-isoleucine,(+)-7-JA-Ile]被认为是植物体内茉莉酸的活性形式(Yana等2009;Sheard2010),茉莉酸异亮氨酸又可以被茉莉酸异亮氨酸-12-羟基化酶催化生成活性较低的12-羟基-茉莉酸异亮氨酸(Kitaoka等2011;Heitz等2012);另外,茉莉酸还可以作为茉莉酸甲酯转移酶的底物被催化生成茉莉酸甲酯。

植物荷尔蒙对生长的影响

植物荷尔蒙对生长的影响

植物荷尔蒙对生长的影响植物荷尔蒙,是指植物内部自我调节的一种物质。

它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开花、结果等多个方面。

各种植物荷尔蒙在不同的浓度和比例下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植物荷尔蒙的种类目前已知的植物荷尔蒙有五种:赤霉素(GA)、生长素(IAA)、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K)和乙烯(Eth)。

赤霉素(GA):赤霉素作为一种植物生长物质,它对植物生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赤霉素能够促进植物茎长,增快植物的生长速度。

此外,赤霉素还能够促进籽粒的发育,使植物开花等。

生长素(IAA):生长素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特别是在植株的肌肉组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长素会促进细胞增长,从而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脱落酸(ABA):脱落酸对植物的生理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可以调节植物逆境的应激响应,如干旱、高温等。

脱落酸能够调节植物的水分蒸发,从而改变植物生长环境,保护植物免受逆境的伤害。

细胞分裂素(CK):细胞分裂素能够调节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组织的增长。

它是一种化学物质,可以牵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细胞分裂素也可以影响植物叶片的分化和生长,从而改变植物的形态和功能。

乙烯(Eth):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素类物质,可促进植物生长和果实熟成。

乙烯还能够调节植物的生理代谢过程和环境响应,对植物开花、凋零和脱落等过程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植物荷尔蒙的作用植物荷尔蒙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不同种类的植物荷尔蒙具有不同的作用:1.幼苗生长阶段在幼苗生长阶段,赤霉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主要的植物生长素。

这些生长素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和发育,使幼苗增长速度加快,更加健壮。

2.开花期阶段在开花期阶段,赤霉素对植物的开花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生长素和CK也可以促进植物开花。

此外,ABA还可以调节植物的开花时间,让植物在适宜的时候开花。

3.籽粒发育阶段在籽粒发育阶段,赤霉素和CK都能够促进籽粒的发育和成熟。

果农必备天然植物激素和人工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果农必备天然植物激素和人工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果农必备天然植物激素和人工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激素,一个难听的名字。

但是它确实是存在的。

而且是天然存在。

人体内的性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之类的,都是激素。

但是这个是人和高等哺乳动物的激素。

没有不行,也不可过量。

上世纪1901年,到1980年。

植物体内存在的几大内源激素,分别被发现出来。

他们分别是:乙烯、生长素(吲哚乙酸类)、细胞分裂素类、赤霉素类、脱落酸。

另外的激素还有芸苔素内酯、茉莉酸等少量分布的激素。

这五个内源激素广泛分布在地球各种植物各个生命周期,分别引导作物萌芽、生根、花芽分化、生长、开花、膨果等各个生长时期。

如果没有激素,就没有植物的任何行为。

他们5个,都是植物生长促进剂。

它们的分工是这样的:1、乙烯乙烯就是催熟剂。

任何形式的催熟剂(包括果实腐烂、虫子蛀咬引起的催熟)都是因为产生了乙烯。

在乙烯的引导下,果实颜色变红(催红剂)、变软、各类物质转化为葡糖糖等直接能源物质(变甜)。

这个就是乙烯的主要作用(其它的应用较少,如杀雄、控旺等等)。

乙烯是植物生长促进剂。

2、生长素生长素激励很复杂。

一般而言,就是指通过什么质子泵机理软化植物细胞壁。

使细胞壁能够从小变大。

其它的促进花芽分化等等小功能就不说了。

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生长促进剂。

3、赤霉素赤霉素能增加生长素的前体化合物,软化细胞壁。

也是生长促进剂。

其他的有保花保果等功能。

和生长素类不同的是,在促进花芽分化时,赤霉素偏向于雌花变成雄花。

而生长素类偏向于雄变雌。

4、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相辅相成。

这个家伙作用于细胞分裂过程,让一个细胞变成两个。

一大变二小、两小变两大。

这个就是植物的生长过程。

假如在果实上涂抹细胞分裂素,就会让果实加速分裂,争夺营养,膨大果实。

这个就是传说中的膨大素。

5、脱落酸脱落酸这个东西,顾名思义,就是促进黄叶、落叶的家伙。

实际上,这个家伙是否黄叶、落叶真不清楚。

实际生产上,脱落酸又叫做诱抗素,广泛用于诱导花芽分化、抗逆、生根等过程。

激素对植物发育生长的影响研究

激素对植物发育生长的影响研究

激素对植物发育生长的影响研究在植物发育生长过程中,激素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激素可以影响植物的形态、生长速度以及生殖器官的形成,因此,对于激素对植物发育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植物生长环境,还可以在农业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

植物激素主要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等,不同的激素对植物的发育生长有不同的作用。

其中,生长素是植物生长的主要激素之一,它通过调节细胞伸长和分裂、促进根系发育和叶片生长等方面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除了生长素外,赤霉素也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激素。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的伸长和分化,提高叶片面积、增加叶绿素含量和数量等。

此外,赤霉素还可以促进植物的营养吸收和果实生长等方面,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分裂素是能够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的激素,它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壁合成和伸长等方面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它可以调节植物的呼吸、果实成熟和开花等方面。

与此不同,脱落酸可以供给一些下调植物生长的信号,可以通过抑制花粉发育和落叶等方面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除此之外,不同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激素的反应也存在差异。

例如,水稻在受到氮素和赤霉素一起施用时,会促进水稻的花期和结实率;而玉米在施用赤霉素时,则会出现花药严重变形和不育的现象。

不同的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植物对激素的反应。

例如,干旱和盐胁迫等环境下,植物会产生一些胁迫信号物质,这些信号物质可以与激素相互作用,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以适应环境变化。

此外,植物对激素的反应还与植物的生理发育阶段有关,即不同的发育阶段植物对激素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总之,激素对植物的发育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激素对植物的影响进行研究能够对植物生长环境的控制以及农业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我们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加有效地利用激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反思

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反思

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反思生命科学学院2011级薛宇君2011012931 在这个实验中,植物激素选择的是IAA和赤霉素,实验材料选择的是暴马丁香、稠李的枝条、小麦种子和油葵种子。

总体上,实验结果还是很明显,但是也有不理想的地方。

IAA促进枝条生根首先,在IAA促进暴马丁香和稠李枝条生根的实验中,没有产生预期生根的结果,而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芽。

我们考虑是配置的IAA浓度较高,完全抑制了根的生成,但却促进了芽的生长,导致了长芽不长根的结果。

但是芽的生长情况可以解释生长素的双重作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枝条芽的生长,过高浓度的生长素却抑制了芽的生长,以及生长素浓度低于最适浓度时促进作用较低。

所以在日后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做用IAA促进枝条发芽的实验,从而避免出现以上问题;再次,在做IAA促进枝条生根的实验中,每个浓度IAA溶液中只浸泡了一个暴马丁香和稠李枝条,参与实验的材料太少,容易造成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在以后实验中可以增加每组材料数目,减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最后,在这个实验中,由于芽也会产生生长素,从而对生根造成影响,但是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没有保证芽的数目的相等。

在以后做实验时,需要做更充分的考虑和准备。

赤霉素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在这个实验中,探究了赤霉素对小麦种子和油葵种子萌发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对小麦种子的作用非常明显,并且也通过实验测得了小麦种子对赤霉素的最适浓度。

但是油葵种子并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考虑其原因,应该是油葵本身具有较硬的种皮,不易发芽,需通过更长时间的观察才能有明显结果。

所以在此次试验中,要注意种子的选取,最好选用种皮较薄的,自然状态下容易发芽的种子,类似于小麦种子。

因为实验时间短,所以要将种子置于黑暗环境中,加快萌发速度。

我们将种子置于较大鞋盒中,可以完全遮光,这是一个很好地方法;此外,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要注意经常换水,且将已经发霉的种子挑出,以免影响其他种子萌发生长。

茉莉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成果综述

茉莉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成果综述

茉莉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成果综述茉莉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成果综述茉莉素对植物幼苗的生长起明显的抑制作用,具体体现为茉莉素抑制植物幼苗叶片的生长以及主根的伸长,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茉莉素这一类植物激素主要包括茉莉酸、茉莉酸甲酯、茉莉酸异亮氨酸、12-氧-植物二烯酸等环戊酮的衍生物。

早在1962年,茉莉酸甲酯作为一种香料从素馨花中分离出来。

至今,经过70多年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了茉莉素的生物学功能、合成途径及其信号传导途径。

茉莉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如生殖器官的发育、幼苗的生长等)(Browse2009;Staswick等1992);参与花色素苷的合成等植物次生代谢(Shan等2009);介导植物对昆虫和病原菌等生物胁迫和干旱、低温、紫外线等非生物胁迫的抗性反应(McConn 等1997;Minato等2014;Seo等2011;Ding等2002;Fedina等2009)等等。

本文将重点概述茉莉素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进展。

1茉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植物体内的茉莉素是由游离的亚麻酸经过脂肪氧合酶途径合成的(Vick和Zimmerman1983)。

合成茉莉素的第一步是α-亚麻酸的释放。

植物体内的脂肪酸去饱和酶(fattyaciddesaturase,FAD)催化叶绿体膜上的磷脂和甘油酯中的二烯不饱和脂肪酸(18:2),生成三烯不饱和脂肪酸(18:3),该产物又可被磷酸酯酶水解,最终释放出游离的α-亚麻酸(18:3)(Hyun等2008);第二步是在质体中游离的α-亚麻酸被13-脂氧化酶氧化成13-氢过氧化亚麻酸,然后在丙二烯氧化合酶以及丙二烯氧化环化酶的作用下形成12-氧代植物二烯酸[(9S13S)-12-oxo-phytodienoicacid,OPDA](Stenzel等2003);第三步是在过氧化物酶体中经过还原、连接辅酶A以及三步β-氧化形成茉莉酸;第四步是在细胞质中,茉莉酸被茉莉酸氨基酸合成酶催化生成茉莉酸氨基酸等衍生物,其中右旋-7-茉莉酸-L-异亮氨酸[(+)-7-iso-jasmonoyl-L-isoleucine,(+)-7-JA-Ile]被认为是植物体内茉莉酸的活性形式(Yana等2009;Sheard2010),茉莉酸异亮氨酸又可以被茉莉酸异亮氨酸-12-羟基化酶催化生成活性较低的12-羟基-茉莉酸异亮氨酸(Kitaoka等2011;Heitz等2012);另外,茉莉酸还可以作为茉莉酸甲酯转移酶的底物被催化生成茉莉酸甲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茉莉高效快繁体系奠定基础。
1 . 0 a r g / L ) 组合的培养基 ; 单独 添加 6 一 B A( O . 5 、 1 . O 、 2 . 0 、
4 . 0 r a g / L ) 以及 6 - B A( O . 5 、 1 . 0 、 2 . 0 、 4 . 0 a r g / L ) 分 别 与
1 . 0 m g / L ) 组 合的培 养基; 单独 添加 氯吡脲 ( C P P U) ( O . 5 、 1 . 0 、 2 . O 、 4 . 0 mg / L ) , 以及 C P P U( O . 1 mg / L ) 分 别
与吲哚丁酸( mA ) ( O . 1 、 0 . 2 、 0 . 5 、 1 . 0 mg / I ) 、 N A A( O . 1 、
0 . 2 、 0 . 5 、 1 . 0 mg / t ) 组 合的培养 基; 单 独 添 加 激 动 素
( K T ) ( O . 5 、 1 . 0 , 2 . 0 、 4 . 0 a r g / L ) 以及 K T( O . 5 ag r / L ) 分别
与 l E A( O . 1 、 0 . 2 、 0 . 5 、 1 . 0 a r g / L ) 、 N AA( O . 1 、 0 . 2 、 0 . 5 、
供试材料采 自江 苏省农 业科 学 院生 物技 术所 温室 内的二年生盆栽 双瓣茉莉 植株 , 选 择具 有 5~ 7个节 , 生长健壮 、 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枝条为试材 。4 ~5 月份 进行取材 。
1 . 2 试 验 方 法
( 0 。 2 5 、 0 . 5 、 1 。 O 、 2 . 0 r a g / L ) 共 同组合 的培养基 。 1 . 2 . 3 培养条 件 将 消毒 和杀菌 后 的带芽 ( 有萌 动 迹 象) 茎段竖直接种 在腋 芽诱 导培养 基上 , 诱 导产 生不定
北 方 园艺 2 0 1 4 ( 0 6 ) : 9 5 ~ 1 0 0
・ 生物技 及 生长的影响
李 聪 聪 ,叶 晓 青 ,余 建 明
( 1 . 聊 城大 学 东 昌学 院 , 山 东 聊城 2 5 2 0 0 0  ̄ 2 . 江 苏省 农业 生物 学重 点 实验 室 , 江苏 省农 业科 学 院 , 江苏 南 京 2 1 0 0 1 4 )
芽, 每种配方 3次重复 。其诱导在光 照条件下进行 , 光照
1 . 2 . 2 培养基的配置 基本培养基为 WP M 培养基 , 蔗 糖2 0 L, 琼脂条 6 . 5 g / I 。各种 培养基 在高压灭 菌前
调整 p H值至 5 . 6~ 5 . 7 。不定芽 的诱 导培养基附加不
同种类及浓 度的激 素 : 单独添 加 N 一 苯 基一 N 一 1 , 2 , 3 一 噻 二
唑一 5 一 脲( T I ) Z ) ( O . 5 、 1 . 0 、 2 . 0 、 4 . 0 、 5 . 0 、 6 . 0 mg / L ) 以 及
T D Z ( 2 . 0 、 4 . 0 a r g / L ) 与萘 乙 酸 ( NA A) ( 0 . 1 、 0 . 2 、 0 . 5 、

要: 以双瓣茉 莉带 芽茎段 为外植 体 , 研 究 细胞分 裂素 T D Z 、 C P P U、 KT、 6 一 B A 与 生长素
N AA、 I B A对双瓣茉莉腋芽的诱导和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 明: 在 双瓣茉 莉腋 芽的诱导过程 中 6 一 B A、
K T、 T D Z和 C P P U 所表现 出的细胞 分裂素 活性 大小为 T I ) Z >C P P U ̄ K T >6 - B A; I B A比 N AA 更适合双瓣茉莉不定 芽的诱 导和 生长; 其诱导腋 芽的 最适配方 为 wP M+6 一 B A 0 . 5 m g / L +I B A
绿小灌木或藤 本状 灌木 。双瓣 茉莉 原产 波斯 湾附近 的 伊朗 , 目前我国广泛栽培 。其 叶色浓绿 , 花色 洁 白, 花香 浓郁 , 有较 大的 经济 价值 、 药 用价 值和 观赏 价值 。双瓣 茉莉的常规繁殖方式为有 性繁殖 和无性繁殖 2种 , 但由 于其 自然结实 率低 , 生产 上 多采用 扦插 繁殖[ 2 ] , 这就 限 制 了双瓣茉莉 的有 性繁殖 和 发展规 模 。至今 有关茉 莉 的报道多集 中在其栽 培管理方 面, 组织 培养快繁 技术鲜 有报道_ 2 ] 。该试 验选用 双瓣茉莉半 木质 的带芽茎段 为 外植体 , 通过调节 激素 的种类 与浓 度 , 摸索 出双瓣茉 莉 腋芽诱导和生长 的最佳培养方法 , 以期 为组织 培养 中不 定芽 的诱导和继代增殖提供重要试 验依据 , 为 建立双瓣
0 . 5 m g/ I 。
关键词 : 双瓣 茉莉 ; 带芽茎段 ; 腋芽 ; 组织培养 中图分类号 : S 6 8 5 . 1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一O o 0 9 ( 2 O 1 4 ) 0 6 一O O 9 5 —0 6
双瓣 茉莉 ( J a s mi n u m s a m b a  ̄ ) 属木 樨科茉 莉属_ _ l 常
1 材料 与方 法
1 . 1 试验材料
I B A( 0 . 2 、 0 . 5 a r g / L ) 、 N A A( O . 2 、 0 . 5 a r g / L ) 组合 , 6 - B A
( O . 2 5 、 0 . 5 、 1 . 0 、 2 . 0 r a g / L ) 与 I B A( 0 . 2 、 0 . 5 mg / I ) 、 TI ) 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