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领先中国通讯行业
中国移动:运营业绩强劲保持领先优势

35CHINA TELECOMMUNICATIONS TRADE09 2017 201中国移动:运营业绩强劲 保持领先优势自全面实施“大连接”战略以来,中国移动运营业绩相当出色,继续保持了行业领先优势。
8月10日, 中国移动发布2017年上半年业绩:运营收入为3889亿元,同比增长5.0%;通信服务收入为3480亿元,同比增长6.9%;EBITDA 为1407亿元,同比增长4.7%;净利润为627亿元,同比增长3.5%;移动客户总数达8.67亿,净增1761万;4G 客户达5.94亿户,渗透率达69%;有线宽带客户发展迅猛,达9304万户,净增1542万户。
中国移动的通信服务收入自2016年上半年成功扭转下行趋势后,2017年上半年继续保持了6.9%的较高增长率,超过同期全国电信业务收入5.6%的增幅。
而且,该公司通信服务收入市场份额依然高企,达到54%,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个百分点。
同时,面对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的挑战,中国移动2017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实现了3.5%的增长,实属难得,但净利润率则继续下行,降至16.1%。
在保持出色业绩的同时,中国移动转型发展成效显著。
2017年上半年,该公司无线上网收入达1877亿元,占通信服务收入比首次突破50%,达到54%。
其中,在手机上网单价下降36%的情况下,手机上网流量实现同比增长107.5%;手机上网流量收入达到1848亿元,同比增长33.7%,占通信服务收入比达53%。
业绩发布会上,中国移动表示,其稳健良好的业绩源于该公司围绕“大连接”整体战略布局,抓住4G 与家庭宽带发展契机,坚持推进“四轮驱动”融合发展,在个人市场、家庭市场、政企市场、新业务市场实施了积极拓展。
在个人市场,保持了4G 领先优势。
上半年,中国移动持续深化4G 发展与流量经营,4G 基站总数达165万,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先进、网络覆盖和网络品质领先的4G TD-LTE 网络;净增4G 客户5862万户,总数达到5.94亿,4G 渗透率达69%,全球每三个4G 客户就有一个中国移动客户;在313个城市推出VoLTE 高清语音服务,VoLTE 用户数达9873万;4G 客户DOU 达1.4GB,贡献了手机上网流量的95.7%。
中国通讯行业的发展历程 -回复

中国通讯行业的发展历程-回复中国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的邮电业务时代。
当时,邮政和电信服务是由中国政府直接管理的。
然而,中国通信行业的真正起步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从那时起,中国通信行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最具竞争力的通信市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相继推出一系列鼓励外资投资和培育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
1983年,中国邮电部首次发放了外国公司经营电讯业务的许可证。
此举引进了外国投资并引领了中国通信行业的开放和发展。
随后,中国成立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大型国有通信运营商,迅速推动了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服务的普及。
1994年,中国通信市场正式向私有化开放,同时推进了全面市场竞争的改革。
这促使了更多的企业进入市场,并创造了更多的通信服务和技术创新。
中国民营通信企业的崛起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通信行业的发展。
这些私营企业通过创新业务模式和提升服务质量,与国有企业展开了激烈竞争,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标志着中国通信行业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中国政府努力为国内企业提供国际市场准入机会,并进一步鼓励创新和技术发展。
由于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技术积累,很多中国通信企业逐渐成长为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公司,例如华为和中兴等。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中国通信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在短短数年内迅速增长,推动了智能手机、移动应用和移动支付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对高速、便捷通讯的需求催生了4G和5G网络的建设和应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4G和5G网络市场。
近年来,中国通信行业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中国政府提出了“新基建”战略,加快了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
此外,中国通信企业也积极参与全球通信市场的竞争,成为5G技术和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中国通信技术的全球影响力逐渐扩大,为中国通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移动核心竞争力战略

5G商用
中国移动作为国内领先的通信运营 商,积极推动5G商用,为各行各 业提供更快速、更稳定、更智能的 通信服务。
5G应用场景
中国移动在5G应用场景方面不断创 新,包括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 慧医疗、智慧教育等,为人们的生 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改善。
企业竞争地位分析
01
02
0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市场占有率
中国移动是中国电信行业 的领军企业之一,市场占 有率较高。
品牌影响力
中国移动品牌影响力较大 ,消费者对其认知度较高 。
技术实力
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技术 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能 够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 务。
02
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
5G技术研发与应用
5G技术研发
中国移动在5G技术研发方面投入 大量资源,包括资金、人才和设 施等,积极推动5G技术的创新和
初创期,中国移动主要提供移动通信服务,包括语音通话、短信等。
02 03
扩张期
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移动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在扩 张期,中国移动不仅扩大了网络覆盖范围,还推出了多种增值服务,如 彩铃、手机报等。
转型期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移动开始向数字化转型。在转型 期,中国移动推出了多种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如移动支付、云计算等。
中国移动核心竞争力战略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企业背景与市场环境 • 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 • 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策略 • 组织架构与人才队伍建设 •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塑造 • 未来发展战略规划与展望
01
企业背景与市场环境
中国移动的发展历程
01
初创期
中国移动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电信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在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现状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中国移动通信行业无疑是一匹奔跑在科技浪潮尖端的“黑马”,以其独特的创新活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深深烙印在中国乃至全球通信领域的版图上。
这一路走来,可谓是“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
从昔日的一片空白到如今的繁荣昌盛,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历程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从2G时代的短信电话,3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初现端倪,再到4G、5G技术引领全球,每一次迭代升级都犹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运营商们以"用户至上,创新驱动"的理念,推动着技术进步,服务优化,让亿万用户的指尖轻触间即可享受到信息交流的便捷与乐趣。
尤其是近年来,5G商用的大幕已然拉开,中国移动通信行业更是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5G网络以其超高速率、超大连接数、超低时延的特点,不仅重构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更在智慧城市、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领域描绘出一幅幅未来生活的瑰丽画卷。
我们感叹:“此乃国之重器,民之福音也!”再看行业内的竞争格局,犹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各显神通,竞相推出丰富多彩的产品和服务,既有深度合作,又有良性竞争,共同书写着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辉煌篇章。
同时,新兴的虚拟运营商、物联网企业等也纷纷崭露头角,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群雄逐鹿,谁能问鼎?唯有实力见真章。
”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同样面临着频谱资源紧张、网络安全风险加剧、技术创新压力增大等诸多难题。
面对这些挑战,行业上下并未退缩,而是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决心与魄力,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国际合作,力求在新一轮的全球通信竞争中占得先机。
总的来说,中国移动通信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它既承载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任,又肩负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条充满荆棘与希望的路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坚守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定能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绘就一幅更为璀璨夺目的未来蓝图。
了解中国移动在通信行业的品牌价值

了解中国移动在通信行业的品牌价值中国移动是中国通信行业中最具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最大的运营商之一。
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在通信行业拥有强大的品牌价值。
首先,中国移动作为龙头企业,在市场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中国移动一直以来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可靠的通信服务。
用户通过中国移动可以享受到快速、稳定的通话和数据传输服务。
他们提供的覆盖面广的网络可以保证用户在城市和农村地区都能享受到良好的通信服务。
这种高效可靠的服务使得中国移动在广大用户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其次,中国移动积极投入到技术革新和研发创新中。
作为通信行业的领导者,中国移动一直在不断推进技术的发展。
他们积极推动5G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致力于提供更快速、更稳定的通信体验。
中国移动还将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融入到通信服务中,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通信解决方案。
这种技术领先的优势使得中国移动在通信行业中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也为他们赢得了更多的用户。
此外,中国移动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他们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为己任,致力于推动信息化建设,在促进全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们通过支持和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捐赠项目等方式,履行着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这种积极的企业形象树立了中国移动在用户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用户不仅仅是看中中国移动提供的通信服务,更关注企业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中国移动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在这方面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和赞赏。
最后,中国移动通过不断丰富和拓展自身的业务,不仅仅局限于提供通信服务,还涉足了移动支付、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
这种全方位、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为中国移动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中国移动能够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也为企业在业务上带来可观的收入和利润。
总结起来,中国移动在通信行业中的品牌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其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技术创新和研发实力、企业社会责任和多元化业务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国移动成为通信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无源物联网十大品牌

05
品牌五:中国联通
品牌介绍
成立时间与地点
01
中国联通成立于1994年7月19日,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公司规模
02
中国联通是一家大型的通信运营商,拥有覆盖全国的通信网络
和庞大的用户群体。
行业地位
03
在中国通信行业中,中国联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无
源物联网领域,其市场份额逐年上升。
产品与服务
无源物联网十大品牌
汇报人:
日期:
• 品牌一:华为 • 品牌二:中兴通讯 • 品牌三:中国移动 • 品牌四:中国电信 • 品牌五:中国联通
01
品牌一:华为
品牌介绍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 ICT)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无线通信 、网络设备、云计算等领域拥有强大 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华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客户为 中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致力于为 全球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优质 的信息通信技术解决方案。
产品与服务
华为的无源物联网产品主要包括NB-IoT模组、RFID标签、智 能水表等,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领 域。
华为还提供了一系列基于无源物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如智 慧燃气、智慧水务、智能物流等,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 和提升运营效率。
市场占有率与竞争力
华为在无源物联网领域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其NB-IoT 模组和RFID标签等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华为在无源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具有较强实力 ,能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具有较高 的市场竞争力。
02
品牌二:中兴通讯
品牌介绍
品牌背景
中兴通讯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的 跨国通信公司,成立于1985年, 提供通信网络设备、智能终端、
中国移动的行业分析

中国移动的行业分析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之一。
本文将对中国移动进行行业分析。
首先,中国移动在中国通信行业拥有垄断地位。
根据数据,中国移动在中国移动用户市场份额超过六成,远远领先于其他运营商。
这使得中国移动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能够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其次,中国移动在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之一,中国移动在网络建设和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巨大。
其先进的4G和5G技术已经在中国移动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提供了更快速、更可靠的移动通信服务。
这使得中国移动在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第三,中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用户需求的增加,中国移动通过推出各种新的移动应用和服务,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市场。
例如,中国移动的支付平台“和支付”和移动视频平台“和视界”等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用户反馈。
这说明中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另外,中国移动还积极推动5G技术的发展。
作为全球5G技术的领先者之一,中国移动在5G技术研究、网络部署和商业应用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这将为中国移动带来更多的商机,促进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然而,中国移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新技术、新服务不断涌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中国移动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以保持市场地位。
另外,中国移动还需要应对监管政策的变化。
移动通信行业属于国家重点监管行业,政府可能会对行业进行一些限制和监管。
中国移动需要主动适应政策的变化,加强政府关系,主动应对监管挑战。
综上所述,中国移动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具有垄断地位和技术优势,同时在移动互联网和5G技术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中国移动也面临来自互联网和监管政策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中国移动需要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加强自身创新能力,适应市场和政策的变化,以保持领先地位。
中国移动一年工作总结,成果和不足

中国移动一年工作总结,成果和不足2023年度中国移动公司工作总结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移动公司在2023年度又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进展。
在这一年中,我们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激烈环境下的优势,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战略,全力打造"智慧中国",使中国移动成为国内通讯行业的领军企业。
下面,本文将围绕2023年中国移动公司工作总结,从成果和不足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
一、成果1.5G网络的建设2023年,中国移动公司成功推出了5G商用服务,实现高速、低延迟和大连接。
在推广过程中,公司结合各行业的特点和需求,推出了新型通讯服务解决方案,如5G数据中心、5G云网等,可以轻松帮助各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2.大数据服务中国移动公司在2023年加大大数据相关方面的推广力度,建立了一套综合分析系统。
通过从用户数据中研究和识别特定行为模式,智能化地帮助客户提高服务质量。
在“Smart City”项目中,中国移动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不仅仅是单纯地为市民提供娱乐服务和应用,而且在物流、交通和环保方面也大量有所提升。
3.网络优化中国移动公司在2023年对网络的优化工作持续进行,针对漫游、漫游流量等方面进行前瞻性的研究以及支持。
同时,公司采用了无线网络优化技术和融合组网,加强了其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中国移动公司积极推进网络覆盖和性能的提升,使用户体验不断提高。
4.AI技术的普及中国移动公司在2023年将AI技术普及到各个方面,如商业广告和用户服务等。
在广告方面,通过AI算法的精准影响,公司成功广告投放,提高了广告投资回报率。
在用户服务方面,公司发挥“AI+服务”优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及时获取服务和信息,更好地解决用户的问题,提高用户体验。
二、不足1.网络安全风险在5G商业化的浪潮下,网络安全风险被越来越多地提上日程,中国移动公司的相关信息安全制度和措施还需加强。
2023年中,公司经历了一次网络安全事件,后经运营商和公安部门从零寻找到突破口,最后成功把卡口成功封死,迅速升级了一系列信息安全防御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领先中国通讯行业王苗200897067 08信管1内容提要:随着我国三网联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通讯业的发展,移动,电信,联通是中国通讯业的三大支柱。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通讯行业中的中国移动来了解我国通讯业的发展。
关键词:竞争技术市场服务一行业环境分析2009年1月7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
中国联通获得WCDMA牌照,中国移动使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
2009年成为中国3G正式商用元年。
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都已经发布2009年度报告。
我们比较三家公司2009年度报告,探索我国3G发展现状和趋势。
1、行业结构一、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财务状况比较分析表1 三家公司财务比较分析2007年2008年2009年营业收入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中国联通154,04421,751152,7645,412158,36811,355中国电信180,88237,741186,8015,145209,37022,658中国移动356,959124,068412,343142,615452,103147,008数据来源: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公司年度报告2009年,中国联通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583.7亿元,剔除固网初装费递延收入4.9 亿元后实现通信服务收入人民币1,533.3 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下降1.1%。
其中,移动业务实现通信服务收入人民币715.6 亿元,同比增长9.1%;固网业务实现通信服务收入人民币814.7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下降8.5%。
固网业务中,固网宽带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246.4亿元,同比增长14%。
2009年10月1日,中国联通在285个城市正式推出3G业务。
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国联通的3G网络已覆盖全国335个城市,基站总数达到10.7万个,3G用户总数达到274.2万户,其中手机用户占比达到83.7%,无线上网卡用户达44.8万户。
3G用户通信使用量达到30.6亿分钟,平均每用户每月收入(ARPU)为人民币141.7 元。
2009 年10月30日,公司联合苹果公司推出iPhone 终端,中国联通的WCDMA网络与iPhone 终端结合,给用户带来了3G业务的全新体验。
2009年中国联通的各项资本开支合计人民币1,124.7亿元,其中,3G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364亿元,占32.4%。
2010年中国联通的资本开支预算为人民币735亿元,其中为扩大3G网络覆盖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230亿元,占31.3%。
受3G网络建设资本性开支增加所致,截至2009年底,中国联通的资产总额由2008年底的人民币3,518.5亿元增至人民币4,192.3亿元,债务总额由2008 年底的人民币1,417.4亿元增至人民币2103.9 亿元,资产负债率由2008 年底的40.3%上升至50.2%。
2009年中国移动净增客户6503户,客户规模达到5.22亿户,移动客户总通话分数为29,187.12亿分钟,平均每月每户通话分钟数(MOU)为494分钟,平均每用户每月收入(ARPU)为人民币77元。
2009年,中国移动的3G二、三期工程建设已经完成,累计投入使用的3G基站总数超过8万个,网络覆盖全国238个城市,地级市覆盖率超过70%。
目前,中国移动的TD-SCDMA 的终端数量已经达到266款,并且联合终端厂商推出OPhone手机。
截至2009年12月使用3G 网络服务的客户为341万户。
2009年中国移动在语音、宽带数据、增值业务等方面全面推广G3应用,推出了可视电话、视频留言、视频会议,视频点播IVVR等应用。
作为国家自主研发的通信技术,TD-SCDMA业务发展获得政府大楼支持,TD-SCDMA上网本被纳入政府采购范围,TD-SCDMA业务在政府和行业信息化领域得到应用。
中国电信2009年4月首批120个城市推出3G服务。
截至2009年末,中国电信在全国342个地级市及2000多个县铺设EVDO网络,是目前我国覆盖最广的3G网络。
截至2009年末,“商务领航”和“我的e家”客户群规模已经分别达到436万户和3636万户。
2009年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规模达到5600万,中国电信推出CDMA旗舰手机和千元手机的新品上市,CDMA终端产品平均每月40余款的速度增加。
二、国际3G产业概况目前,国际电信联盟(ITU)一共确定了全球三大主流3G标准,它们分别是WCDMA、CDMA2000和TD-SCDMA。
截至2009年6月,全球有335个WCDMA网络,占全球3G商用网络比例超过73%,其中274个HSDPA商用网络、57个HSUPA商用网络。
全球3G用户达到4.9亿户,其中WCDMA 用户(含HSPA)达3.79亿户,市场份额超过72.3%。
从2007年第二季度起,已正式商用的几种3G制式中,WCDMA用户增长率与其他制式之间的优势正在扩大。
截至2009年7月,支持WCDMA商用终端的款式数量超过2000款,其中支持HSDPA 的终端1605款,支持HSUPA终端87款。
全球WCDMA终端制造商已近150家,明显多于其他3G制式。
北美是CDMA的发源地,也是惟一一个CDMA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大洲。
据CDG统计,2007年底,北美地区CDMA2000用户累计达到1.346亿户。
2007年底,WCDMA 用户在北美仅有500多万户。
CDMA2000用户占北美总3G用户的96%的市场份额。
欧洲是WCDMA的发源地,很多国家在1999~2000年间就发放了WCDMA许可证。
欧洲的WCDMA用户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落后于日本。
欧洲地区WCDMA用户市场份额于2005年超过亚太地区,成为WCDMA用户最多的地区。
韩国是CDMA2000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截止到2007年6月,韩国CDMA2000用户达到3957.6万户,在总移动用户中占据93.5%的分额。
日本是全球提供3G业务最早的国家,NTTDoCoMo于2001年10月开通了全球第一张WCDMA商用网络。
日本的2G用户从2003年开始减少,向3G用户转移。
2006年,日本的3G用户超过2G用户。
截止到2007年底,日本的3G用户达到8330.4万户,占总移动用户的82.9%。
三、我国3G发展趋势国家“三网融合”政策将进入加速阶段,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逐步成熟和广泛应用,催生了更为广阔的信息通信市场空间。
根据国外的经验,从2G过渡到3G大约需要5年左右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我国三网融合工程将取得重要的成果。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会议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
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三大通信运营商在3G业务方面的竞争过程将产生更多、更快、更便捷的服务和产品,将使三网融合更方便的服务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从而将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甚至新的行业将应运而生,同时使某些行业消失。
2、市场1)市场大小及其发展性亚太地区25%的数据业务通过移动通信设备来传输,是移动电子商务业务增长主要市场。
在中国,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及电信技术的发展及其之间的不断融合,移动电子商务为手持产品创造巨大市场空间。
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移动电子商务行业市场收入规模为43亿美元,环比115.0%。
宽带市场向光通信转移,3G和数据业务引爆智能终端增长。
FTTx未来5年引领宽带市场增长,用户数和收入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和22%。
智能手机稳定放量,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达21%。
国内3G仍然是看点,用户数增长逐渐转化为运营商收入增长。
国内LTE的商用启动将在2013年,近几年随着3G用户渗透率越来越高,运营商开始享受3G高价值用户带来的收入增加。
随着用户对数据业务的依赖性增加,3G网络的差异化价值将会更加凸显。
2)现有产品和替代品通讯这一行业发展迅速,手机已有一代二代和三代,现代人的智慧是不可估摸的,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代和二代已经快被淘汰将来有一天三代也会成为历史人们会制造出更先进和方便的通讯产品。
3、财务1)成本通讯行业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种固定成本就是电信运营商每个月或是每个季度必须付出的费用,例如设备维护费用,雇佣人员工资等等。
这些都是不能少的。
这是运营商运行中必须的成本,起着基础作用。
可变成本就是可有可无,例如每个月或是季度预算多少,作为反馈用户,优惠赠送用户费用,还有广告费用等非必须付出。
尽管不是必须的,但对企业的经营是必不可少的2)利润情况运营商投资低于预期,竞争激烈带来的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
(网易财经)一、行业关键成功因素识别(一)通信行业投资情况一是去年通信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通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04. 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
二是去年通信设备行业投资增长缓慢,速度始终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速度始终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收入增速一直在10%左右浮动,比上年同期水平低近3 0个百分点,总量规模也不断萎缩,从4月份开始退居小行业第三。
到11月收入占全行业比重17.4%,比同期低1.3个百分点三是外商投资增长缓慢,港澳台及内资企业投资保持活跃。
2009年前5个月电子信息产业外资企业(港澳台企业除外)的投资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进入下半年后外商投资继续低迷,在8、9月份负增长后,1~11月累计完成投资831.2亿元,同比增长7%。
(二)通信设备扩容情况去年,我国通讯行业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加快了设备扩容速度。
2009年四季度末,全国光缆线路长度比上年末新增1456978公里,达到5736537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长度比上年末新增51532公里,达到773971公里。
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比上年末新增304.7万路端,达到1747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比上年末新增836.4万门,达到5 1116.3 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比上年末新增24284.3万户,达到85316.3万户。
中国移动:到2009年12月,中国移动GSM交换机容量净增21890万户,达到67614万户;GSM 基站净增7.3万个,达到30.7万个;GSM载频净增92.8万个,达到3 00.7万个。
中国移动河南公司GSM网络12期扩容工程正式启动,扩容工程将新增交换容量1935万户,使中国移动河南公司网络容量达到4935万户,移动数据业务传输速率将提升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