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斯大林

列宁去世后,托洛茨基写下《论列宁》和《十月的教训》, 直言不讳的批评了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等人,促使两人 与斯大林联手形成共同对抗托洛茨基的局面。三人发表文 章称“托洛茨基主义”并非真正的列宁主义,斯大林还表 示“党的任务就是要埋葬托洛茨基主义这一思潮”。被孤 立的托洛茨基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解除了革命军事委员 会主席的职务。而不久之后,斯大林与加米涅夫、季诺维 也夫的意见亦见分歧:斯大林支持尼古拉· 布哈林的意见, 延续新经济政策,减少约束农民,并希望先在一国建成社 会主义;而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反对放大新经济政策并 拥护世界革命的主张,他们形成“新反对派”,1925年在 党的第十四次代表会议上,他们和斯大林为首的主流派公 开对抗,却以失败告终。季诺维也夫于是重新联合托洛茨 基,并和列宁遗孀克鲁普斯卡娅等人结成反对派联盟,共 同和斯大林的“右倾”集团斗争。斯大林充分利用中央权 力打压反对派,1927年12月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后,托 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被先后开除出党。
列宁和斯大林1922年在哥尔克村
在列宁健康恶化时期,斯大林和列夫· 加米涅 夫、格里哥里· 季诺维也夫建立了政治同盟, 共同对抗党内威望较高的托洛茨基。在列宁逝 世后,克鲁普斯卡娅把列宁的遗嘱交给了中央 政治局。在苏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列宁的 遗嘱没有被公布于众,而仅仅是在中央委员会 的高级领导人中传达,斯大林根据列宁遗嘱的 建议提出辞职,而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等人 不同意,他们认为列宁的建议是不合适的,并 一致选举斯大林为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莫斯科大学的斯大林楼
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代表全党宣誓要实现 列宁的遗训。1924年5月,在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 会上。大会继续选举他担任总书记职务。他自此以后, 一直到1953年3月5日逝世,他一直担任苏联的党和国 家的最高领导人。 斯大林在担任苏联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期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在苏联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中,都有过杰出的贡献,立下不朽的功勋。 但是,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和他个人威望的 提高,他忘记了列宁对他的批评,过高地估计自己, 欣赏个人崇拜,因此也曾犯了一些严重的错误。
【优质文档】斯大林的个人资料历史背景-word范文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斯大林的个人资料历史背景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苏联共产党中央、苏联会议主席、苏联大元帅,是在苏联执政时间最长(1924——1953年)的最高领导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斯大林的个人资料历史背景,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斯大林生平简介斯大林于1879年出生在高加索格鲁吉亚的哥里城。
他的母语是格鲁吉亚语,与俄语有很大的差别,后来他学会了俄语,讲俄语时总带有很重的格鲁吉亚口音。
斯大林是在贫困中长大的。
他父亲是个皮鞋匠,常常嗜酒无度,毒打儿子。
约瑟夫十一岁时他就去世了。
母亲1937年7月去世。
儿童时期的约瑟夫就读于哥里的一所教会学校。
十多岁时进入第比利斯一所东正教中学读书,1894年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899年他因宣传推翻政府的思想被学校开除,随后参加了地下的马克思主义运动,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党员。
1903年党发生了分裂,他站立在布尔什维克一边。
从那时至1917年,他一直是个积极的共产党员,从1902年4月至1913年3月间,他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捕7次,多次被流放和监禁,就在这期间,他使用了“斯大林”(铁人)这一匿名。
1912年,斯大林已经进入布尔什维克党著名活动家的行列。
1913年7月至1917年3月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他从流放地返回彼得格勒,领导了《真理报》的工作,并参加了全俄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代表会议,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同年七八月间,布尔什维克党秘密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列宁不能参加会议的情况下,斯大林代表党中央做了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和关于政治形势的报告。
10月,党中央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武装起义的决议,斯大林被选进领导起义的党总部。
在列宁领导下,他积极参与和组织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名人的魅力800字作文斯大林

名人的魅力800字作文斯大林伟人斯大林斯大林,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施维里,是苏联多年的独裁者。
首先,斯大林身残意坚。
或许我说的有些过分,但以一个正常人的身体来考量的话,斯大林的确算是残缺的。
他不幸的童年,父亲经常酗酒,家暴时有发生。
6岁的时候一次天花差点要了他的命。
他很坚强,在母亲的鼓励及呵护下,他活了过来,但同时也留下了痊愈后的斑痕。
祸不单行,他在少年时代有一次被急速的马车撞到,左胳膊和双腿受伤,但康复后给他留下了永久的残缺--左臂肌肉萎缩,缺乏灵活性。
即使如此,他还是在母亲的期待中成长,坚强地活着,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上政治的巅峰。
其次,斯大林具有争议性。
一方面,他在政治上很有作为。
另一方面,他迫害同志,实行高压政治。
政治上,他励精图治。
在列宁时代,他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做事,也被沙皇放逐到西伯利亚几次,依然毫无放弃,继续为革命呕心沥血。
他迫害同志,实行高压政治,计划指令性经济,农业集体化。
为何形成这样的一种政治局面,作者也不敢做出权威的解释。
但说到了几点还是有道理的:他不幸的童年,少年时代的宗教教育,青年自尊受损、失去爱妻。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多疑、排除异己、残暴的性格的形成。
但同时,他始终是为了苏联的伟大繁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看到的,他的残暴镇压,更多地是他想通过排除万难让经济能按照他的预想那样发展。
他不能让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包围下苟延残喘,而是让西方世界看到苏联铁的意志一般的强大、无懈可击。
最后,遗憾的斯大林。
这一点,我深感痛惜。
斯大林死后,留下的是一个强大的苏联--世界二号经济强国、重工业、军事工业发达,仅次于美国,还有一个-的稳定政权。
可是,后斯大林时代的赫鲁晓夫却全盘否定了斯大林的政治遗产。
固然,斯大林残暴不已,斯大林时代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农业、轻工业畸形发展。
但是,他的功绩也应当得到肯定。
在我看来,赫鲁晓夫及其继任者都不能妥善处理斯大林留下的强大但发展失衡的苏联,最终让苏联陷入死胡同。
军事家斯大林是谁

军事家斯大林是谁斯大林生平事迹被后人广泛流传,他是苏联执政最久的领袖,是苏联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军事家斯大林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军事家斯大林的简介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苏联前领导人,执政近三十年(1924-1953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苏联大元帅,对二十世纪苏联和世界影响深远。
他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使饥荒严重,以计划经济实施大规模工业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
同时树立个人崇拜,对党、政、军领导人,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大清洗,压迫流放少数族裔。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和盟军共同击败轴心国,苏联领土大扩张。
战后扶植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中与美国为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峙。
2008年,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举行“最伟大的俄罗斯人”评选,结果斯大林名列第三位,仅次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和彼得·斯托雷平。
斯大林的生平简介斯大林全名为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9年在哥里城出生,后来进入第比利斯学校读书,开始阅读马克思的著作并参加革命运动。
在1898年他加入俄罗斯社会民主党工党的梯弗里斯组织,开始参加高加索地区的政治活动,在一些工业中心组织示威、罢工。
他作为布尔什维克派的一员,领导了巴库工人罢工,七次被捕都是因为组织这些革命活动。
后来斯大林被选为中央政局委员,并协助列宁领导并组织了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参加了列宁领导的人民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在苏俄内战期间任民族事务委员和国家监察部委员。
从1922到1952一直当选为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1922年在苏联的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他提出在一个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
1928他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充分实现工业化,通过几次五年计划,使苏联迅速崛起,成就了著名的“斯大林宪法”。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1919年,41岁的斯大林再度成婚,他的第二 任妻子娜杰日达· 阿利卢耶娃当时只有18岁。 她后来为斯大林生下了一个儿子瓦西里· 朱 加什维利和一个女儿斯维特兰娜· 阿利卢耶 娃
斯大林抱着他的女儿
约瑟夫· 维萨里昂诺维奇· 斯大林,(1879—1953), 原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主要领导人,伟 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还是苏维埃社会 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的缔造者之一, 以及共产主义五大伟人之一。(其他四位为马 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毛泽东),其所创立 的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对二十世纪的世界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组
父亲是农民出身的皮鞋匠,母亲1937年7月去世,她是 农奴的女儿。
பைடு நூலகம்
首次结婚:1904年 1907年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 斯瓦尼泽死于 斑疹伤寒。
儿子:雅科夫· 朱加什维利 在苏德战争中1941被德国俘虏,希特勒曾企 钢铁的人 图用雅科夫交换被苏联军队俘获的一名德军 高级将领,但被斯大林拒绝,雅科夫后来牺 牲。
斯大林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 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关键要害 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 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 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 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往后踞塔顶的则是 斯大林及其接班人
工业化
第一个五年计划在1928年至1932年推行,其主要目标
斯大林的功与过
功
① 创立斯大林模式社会发展道路,完成了社 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 ②他领导苏联人民赢得了卫国战争(代表: 莫斯科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过 个人崇拜主义严重
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评价是: “斯大林是三分错误,七 分成绩”。
是发展农业集体化 第二个五年计划在1933年至1937年推行,其主要目标则 由农业转为发展重工业。 1938年开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则集中发展军事工业。
斯大参考资料林生平

斯大林生平程斌斌交通工程二班斯大林简介: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Joseph Stalin,1878年-1953年),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大元帅,是苏联执政时间最长(1924-1953年)的最高领导人,这就是斯大林简介。
斯大林在任期间,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但同时也导致了乌克兰大饥荒,他还发动了大清洗运动(肃反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领导苏联红军,与盟军协力击败轴心国。
战后他扶植了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中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峙。
1953年3月5日因脑溢血去世。
著有《斯大林全集》。
2008年,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举行了一次“最伟大的俄罗斯人”的评选活动,斯大林高居第三(四至六位分别是普希金、彼得大帝、列宁),仅次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和斯托雷平。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1879年12月21日生于格鲁吉亚的哥里,格鲁吉亚人,原姓朱加什维利。
父亲是农民出身的皮鞋匠,母亲1937年7月去世,她是农奴的女儿。
1888年,斯大林进哥里教会小学读书,1894年,斯大林进入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东正教中学读书期间开始研读马克思的作品并参加革命活动。
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梯弗里斯组织。
1900年开始参加地下政治活动,在高加索一些工业中心组织罢工、示威。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化为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两派后,他参加了布尔什维克派。
1904年12月领导巴库工人大罢工。
从1902年4月至1913年3月间,他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捕7次,多次被流放和监禁。
1912年2月被选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主编党的机关报《真理报》,1913年7月至1917年3月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1917年5月至1952年10月连续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著名英雄斯大林生平简介

著名英雄斯大林生平简介斯大林是苏联著名的英雄,对苏联的政局、经济、军事的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斯大林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斯大林生平简介斯大林的全名是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原姓朱加什维利,是出生在格鲁吉亚古老的城镇哥里市。
斯大林是前苏联的政治家,曾协助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自列宁死后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是在苏联执政最长的最高领导人,在俄罗斯斯大林至今被视为最伟大的俄罗斯人之一,排名仅次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和斯托雷平。
斯大林这个姓氏是约瑟夫成年后自己改的,意为钢铁。
斯大林在他16岁的时候开始接触革命书籍,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印象在1898年,斯大林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899年参加革命活动。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斯大林选择加入列宁的布尔什维克。
1902年到1913年斯大林因为革命被逮捕过7次,流放6次,后来1912年斯大林在列宁的指示下创办了《真理报》,在报纸上第一次用斯大林这个姓氏,不久最后一次被逮捕。
1916年,沙俄政府强征斯大林入伍,但是因手臂忧伤,最后被流放阿钦斯克。
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帝国灭亡,斯大林从此列宁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团体一员,此后斯大林走上执政的道路,在二战期间为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斯大林的失误斯大林是苏共历史上担任最高领导人时间最长的一位,在列宁去世后,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后,出身贫寒的斯大林登上了苏共最高领导人的位置,在他在位的时期,经历了三十年代的大清洗运动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美苏争霸,在这些特殊的历史时期内,斯大林先后犯下一系列失误,导致他的生平受到很大争议。
首先斯大林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搞大规模的大清洗运动,随着斯大林在党内地位的提高,个人崇拜的风气日益严重,各种过分拔高斯大林个人品质,神化斯大林的舆论在全国泛滥,而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斯大林也逐渐接受了这些个人迷信,并且在党内大肆破坏民主,搞个人崇拜,导致大量的所谓反革命分子和无辜平民遭到屠杀,使得苏联损失了大量的人才。
(斯大林的介绍)

革命时期
1917俄国
二月革命
1918年俄国内战
1919年波苏战争
协助列宁在斯莫尔尼宫 策划武装起事推翻临时 政府,在十月革命中成 功夺取了政权。
斯大林入选五人主席团, 被派往察里津征粮,以 保证军队供需。
斯大林欲夺取波兰的利 沃夫,与列宁意见不合, 导致苏军在利沃夫和华
沙的两场战役均失败。
关于斯大林的介绍
动力工程
• 人物介绍 • 早年生活
• 革命时期
目录
• 掌权 • 统治苏联 • 二战领袖 • 战后 • 逝世
人物介绍
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
地位:苏联重要的领导人之一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 任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总理)
斯大林
(1879.12.21—1953.3.5)
与斯瓦尼泽结婚并在圣 彼得堡创办《真理报》
1913.03-1916
哥里城神学学校
早年生活
出生日期: 1879年12月21日 出生地点: 俄罗斯帝国第比利斯省西部的哥里城。
18岁的斯大林
父母职业: 父亲为一名鞋匠,母亲为格鲁吉亚农奴。
家庭介绍: 在家中排行老三。早年家庭富裕,但因 其父嗜酒无度,且常毒打妻儿,家境没 落,多次搬迁。
成就:实施大规模工业化,使苏联成为 重工业和军事大国。 过失: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导致了严重与民
族问题》,于1916年被强 先后加入俄国社会民主
1879.12-1889.12
征入伍参战并流放到阿
1906-1912
工党和布尔什维克党
钦斯克
出生并就读于俄罗斯
1898.08-1903,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4年底开始,斯大林发动了一场政 年底开始, 治恐怖风暴, 治恐怖风暴,处决了许多曾支持他掌 权的老党员以及苏联红军和苏联红海 军的大多数中高级军官。( 。(大清洗运 军的大多数中高级军官。(大清洗运 动)
1936年开始在苏联红军和红海军中实行红 年 军红式军衔制;12月 日在第8 军红式军衔制;12月5日在第8次苏维埃 非常代表大会上批准了在他领导下起草的 第一部苏联宪法,即所谓“斯大林宪法” 第一部苏联宪法,即所谓“斯大林宪法”。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一、出生:
• 斯大林于 斯大林于1879年12月21日出生在高加索 格鲁 年 月 日出生在高加索 吉亚的哥里城。 吉亚的哥里城。 祖祖辈辈都是农奴,没有文化,出身贫寒。 祖祖辈辈都是农奴,没有文化,出身贫寒。父 亲维萨里昂·伊凡诺维奇 朱加什维利有点小聪明, 伊凡诺维奇·朱加什维利有点小聪明 亲维萨里昂 伊凡诺维奇 朱加什维利有点小聪明, 学了一门手艺,成了一个鞋匠, 学了一门手艺,成了一个鞋匠,与农奴的女儿 叶卡捷琳娜成婚。婚后, 叶卡捷琳娜成婚。婚后,生了三个孩子因先天 不足不幸都夭折了,斯大林是他的第四个孩子。 不足不幸都夭折了,斯大林是他的第四个孩子。
青 年 斯 大 林
1904年12月领导巴库工人大罢工。 年 月领导巴库工人大罢工。 1902年4月至1913年3月间,他因参 年 月至 年 月间, 加革命活动而被捕7 加革命活动而被捕7次,多次被流放和 监禁。就在这期间,他使用了“斯大林” 监禁。就在这期间,他使用了“斯大林” (铁人)这一匿名。 铁人)这一匿名。 1912年2月被选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 年 委员会。 委员会。 1913年7月至 年 月至1917年3月又被流放到 年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
叶 卡 捷 琳 娜
斯 大 林 的 母 亲 —
—
1937年7月去世。
斯大林的出生地格鲁吉亚
乡 斯 大 林 的 故 哥 里 ——
• 斯大林出生地哥里 哥里的斯大林纪念馆 哥里
二、童年
斯大林是在贫困中长大的。他父亲是个皮鞋匠, 斯大林是在贫困中长大的。他父亲是个皮鞋匠, 格鲁吉亚的男人都嗜酒如命, 格鲁吉亚的男人都嗜酒如命,斯大林的父亲更是 酗酒成性,大部分的钱都花在酒上了, 酗酒成性,大部分的钱都花在酒上了,靠做鞋养 活全家非常困难。斯大林的父亲体格健壮, 活全家非常困难。斯大林的父亲体格健壮,脾气 暴躁,常常毒打儿子。 暴躁,常常毒打儿子。斯大林的童年就是在吵闹 和贫寒中度过。 和贫寒中度过。 • 1890年,斯大林的父亲酒后和他人发生争吵,演 年 斯大林的父亲酒后和他人发生争吵, 变成斗殴后,被人用刀子捅死。此时已11岁的斯 变成斗殴后,被人用刀子捅死。此时已 岁的斯 大林印象非常深刻, 大林印象非常深刻,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非常痛 苦的回忆。失去了父亲, 苦的回忆。失去了父亲,斯大林只有和当农奴的 母亲相依为命, 母亲相依为命,生活更加清苦 •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 斯大林 约瑟夫 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维萨里昂诺维奇 (Иосиф.В.Сталин)
(1879─1953)
【简介】 简介】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 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约瑟夫 维萨里昂诺维奇 斯大林 (Иосиф.В.Сталин),(1879─1953) 原姓朱加什维利, 原姓朱加什维利,原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 主要领导人,马克思主义者, 主要领导人,马克思主义者,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活动家,政治家,此外, 动活动家,政治家,此外,斯大林还是苏维埃 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的缔造者之 以及共产主义五大人物之一。 其他四位为 一,以及共产主义五大人物之一。(其他四位为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毛泽东),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毛泽东 ,其所创立 的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对20世纪的世界产生 的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对 世纪的世界产生 了影响。 了影响。
卫 国 战 争
第二次大战结束后, 第二次大战结束后,苏联势力扩展到了大 半个东欧, 半个东欧,斯大林利用这个机会在整个占 领区建立了共产党政府, 领区建立了共产党政府,变成苏联的卫星 国。共产主义扩展到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 引起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极大恐慌, 中,引起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极大恐慌,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标志着冷战 冷战的正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标志着冷战的正 式开始。 式开始。
1940年恢复实行俄罗斯传统军衔制。 年恢复实行俄罗斯传统军衔制。
1941年5月至 年 月至 月至1946年3月任苏联人民 年 月 委员会(后改称部长会议)主席。 委员会(后改称部长会议)主席。 1941年6月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同年 年 月任国防委员会主席, 月任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8月任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1945年6月获最高军衔─苏联大元帅 年 月获最高军衔─ 称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卫国战 称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卫国战 争期间,他成为同盟国最成功的统帅 争期间, 之一, 之一,
斯大林全集
斯大林遗体
斯大林墓
(克里姆林宫前) 克里姆林宫前)
向斯大林墓敬献花圈
评价
斯大林个性的突出特点就是刚强。斯 斯大林个性的突出特点就是刚强。 大林是备受争议、影响深远、 大林是备受争议、影响深远、极其复 杂矛盾多面的历史人物。 杂矛盾多面的历史人物。
贡献是巨大的, 斯大林有功有 过,贡献是巨大的, 错误是严重的。 错误是严重的
1946年3月至 年 月至1953年3月任苏联部长会议 年 月 月至 主席。 主席。 1952年10月联共(布)19大将中央政治局 19大将中央政治局 年 月联共( 改组为苏共中央主席团时, 改组为苏共中央主席团时,他当选为中央 主席团委员和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主席团委员和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
斯 大 林 和 列 宁 在 一 起
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联共 年 月列宁逝世后, 的最高领导人。 的最高领导人。 1925年4月在党的十四大上,斯大林全力 年 月在党的十四大上, 进行工业化,俄共( 进行工业化,俄共(布)中央提出把苏联从 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主持召开了党的十五大, 主持召开了党的十五大,这次大会通过了 农业集体化的建议。 农业集体化的建议。 的建议 1928年,他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全 年 他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力进行工业化, 力进行工业化,通过几个五年计划使苏联 这个落后国家迅速改变了面貌。 这个落后国家迅速改变了面貌。
过:
1、接受和鼓励个人迷信,实行个人专权,在党内 、接受和鼓励个人迷信,实行个人专权, 个人专权 滥用专政手段,导致法制被严重破坏, 斗争中 滥用专政手段,导致法制被严重破坏,大批 无辜干部遭镇压。 无辜干部遭镇压。 2、在30年代特定历史条 件下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 、 年代特定历史条 模式,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些理论,被教条化、 模式,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些理论,被教条化、 绝对化、 来越僵化。 绝对化、越 来越僵化。 3、凭借大国大党的地位,树立自我中心,对外发 、凭借大国大党的地位,树立自我中心, 号施令,推行大国主义, 实质是谋求霸权。 号施令,推行大国主义, 实质是谋求霸权。
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评价是: 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评价是: 对斯大林的评价是 斯大林不是在所有问题上, “斯大林不是在所有问题上,而 是在一些问题上犯了错误” 是在一些问题上犯了错误”, “斯 大林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 大林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总 起来还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者”。
功:
1、在列宁之后,领导苏联党和人民,顶住资本主 、在列宁之后,领导苏联党和人民, 义包围的压力,在苏联一国建立起社会主义 建立起社会主义, 义包围的压力,在苏联一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并 为社会主义在其他国家的胜利提供了范例和支持; 为社会主义在其他国家的胜利提供了范例和支持; 2、在短短若干年内,领导 苏联人民实现了国家 苏联人民实现了国家 、在短短若干年内, 工业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工业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了人民 生活, 恢复经济, 生活,战后又迅速 恢复经济,综合国力和国际地 位空前提高, 位空前提高,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优 越性; 越性; 3 、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 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 胜利, 胜利,推动了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发展 。
童 年 斯 大 林
• 信宗教的母亲,十多岁时将斯大林送进教会学校,她 信宗教的母亲,十多岁时将斯大林送进教会学校, 相信上帝和神父会保佑他的儿子。 相信上帝和神父会保佑他的儿子。年轻的斯大林在这 一段时间没有如其母亲所愿, 一段时间没有如其母亲所愿,而是读了很多马克思的 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书。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899年,斯大林因宣 年 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教会学校开除。之后, 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教会学校开除。之后,他到观 象站找了一分工作。母亲知道此事后, 象站找了一分工作。母亲知道此事后,受了很大的打 她认为是上帝抛弃了她的儿子。 击,她认为是上帝抛弃了她的儿子。她到观象站住了 一段时间劝儿子回教会学校去,结果没有成功。 一段时间劝儿子回教会学校去,结果没有成功。
•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 血逝世,享年73岁。他的遗体被 保存在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中。 1961年10月,苏共22次代表大 会关于将斯大林的遗体搬出列宁 墓的决议,被掩埋在红墙旁边。 他的著作编为《斯大林全集》。
• 斯大林一生给自己取过两个名字,科巴和 斯大林。斯大林是他34岁时起的,俄文意 思是“钢铁”。科巴在格鲁吉亚传奇故事 里,是一个绿林好汉的名字,意思是“不 屈不挠的人”。这两个名字都十分恰当地 表达了斯大林的性格和特征。无论是“科 巴”还是“斯大林”,都是他非凡一生的 文字写照
少 年 斯治 道 路
斯大林1894年开始从事革命活动 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主义民主工党 年 的梯弗里斯组织。 的梯弗里斯组织。 1900年开始参加地下政治活动, 年开始参加地下政治活动, 在高加索一些工业中心组织罢工、示威。 在高加索一些工业中心组织罢工、示威。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化为孟什维克派 年 和布尔什维克两派后, 和布尔什维克两派后,他参加了布尔什维克 派。当选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高加索联委员 会委员。 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