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8采面消突评价报告
1151采面抽采达标及消突评价上报批复申请

金沙县祁兴煤矿文件
祁兴安字【2013】16号
关于“1151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达标及消突评价报告实施方案”
批复申请
贵州盛联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我矿已编制了1151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达标及消突评价报告,准备对我矿的1151采煤工作面进行布置及回采,现已请求上级集团公司对我矿的1151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达标及消突评价报告审核批复,。
金沙县祁兴煤矿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技术措施批复申请
报:公司集团送:何矿唐总生产科安监科施工队
金沙县祁兴煤矿办公室 2013年11月19日印发。
超化煤矿突出危险区采掘工作面排查论证会议记录

超化煤矿突出危险区采掘工作面排查论证报告根据集团公司《紧急通知》和《郑煤集团公司煤矿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方案》(郑煤集团安【2010】39号)文件精神,我矿高度重视,10月22日四点班起对井下位于突出危险区的左右采掘头面立即停产,开展集中排查整治。
10月23日起,由矿长带队,生产系统矿领导、生产业务部门管理人员及连队负责人参加对井下所有采掘头面逐头逐面进行隐患排查论证。
现将各地点排查论证情况汇报如下:一、矿井采掘工作面情况1.31041顶抽巷(岩巷)31041顶抽巷位于矿井突出危险区内,主要施工层位为中粒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煤厚6.5米,目前巷顶距煤层13米。
施工前方在钻探控制范围之内,无断裂构造,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03m3/min。
经排查系统完善、可靠,无重大安全隐患,符合复工生产条件,可以掘进。
2.31041下付巷车场(岩巷)31041下付巷车场位于矿井突出危险区内,主要施工层位为L7—8灰岩,煤厚6米,巷顶距煤层10.5米。
施工前方在上次钻探控制范围之内,无断裂构造,施工期间坚持层位钻探控制,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02m3/min。
经排查系统完善、可靠,无重大安全隐患,符合复工生产条件,可以掘进。
3.31061底抽巷(岩巷)31061底抽巷位于矿井突出危险区内,主要施工层位为L8灰岩,煤厚5.5米,巷顶距煤层6.5米。
根据钻探资料控制情况,前方距离煤层逐渐变远,施工期间坚持钻探层位控制和K1、Δh2参数测试,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04m3/min。
经排查系统完善、可靠,停止掘进采取局部防突措施,经检验措施有效后方可恢复掘进。
4.23111下付巷(煤巷)23111下付巷设计长度1288米(其中前220米位于矿井突出危险区内),现已掘进56米,主要施工层位为煤层及煤层顶底板泥岩,现工作面正在施工第三次区域控制钻孔,预计前方煤厚1.0-4.0米,工作面施工期间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1m3/min。
采煤工作面消突综合评价技术体系

·64·
( 第 43 卷第 10 期)
技术·创新
双鸭山市中考满分作文-煤矿安全验收评价原始资料收集记录表

煤矿安全验收评价原始资料收集记录表资料提供单位:;提供人:;电话:;邮箱或QQ:。
收集机构:六枝工矿(集团)恒达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收集人:;电话:;邮箱或QQ:。
收集日期:年月日一、收集记录安全评价原始资料的原则要求1、必备部分资料必须调查收集并保存。
其余资料如果在已收集的其他资料中包含的,可不再收集。
“准备情况”指矿方是否有此项资料,“收集结果”指是否收集到手带回。
2、对于历史形成的如立项批准文件;划定矿区范围的批复文件等资料没有的,如已有采矿许可证等佐证资料,或经相关方作出书面说明证明,可不收集。
3、被评价企业(委托方)自己编制、发布、出具的文件资料需收集有印章或相关责任人签字的原件。
其他相关单位发布的文件、编制的资料可只收集其复印件,但须被评价企业盖章以确定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安全评价原始资料收集记录表14 特殊工种人员持证情况明细表及特种作业操作证复印件必备15 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机构资质证书或委托矿外机构培训的合同协议必备16 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机构设置和配置人员任命文件应有17 培训制度、培训计划、培训和考核记录应有18 井口(底)急救站的急救设施、急救器材、装备和药品清单。
应有19 设备合格证、矿用产品安全证、防爆合格证应有2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应有21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标志应有22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应有23 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应有24 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报告应有25 对突出矿井防突专项验收报告必备26 采掘机械化应有27 安全紧急避险“六大系统”必备28 定性分析联合排水试验应有。
21207工作面消突报告

贵州飞尚能源有限公司白坪煤矿回采工作面区域性防突措施效果评价报告工作面名称:21207回采工作面报告编写:总工程师:矿长:项目负责人:审核:____________2012年8月8日项目主要负责人员名单2012年8月8日目录一、前言.......................................................................................................................... - 3 -二、基本概况................................................................................................................ - 4 -(一)矿井概况....................................................................................................... - 4 - (二)矿井交通位置............................................................................................. - 4 - (三)地形地貌特征............................................................................................... - 4 - (四)矿区气候特点............................................................................................... - 4 - (五)煤系地层及煤层........................................................................................... - 6 - (六)地质构造....................................................................................................... - 7 - (七)开拓开采..................................................................................................... - 8 - (八)矿井通风、瓦斯、突出及瓦斯抽放........................................................... - 9 - (九)12号煤层瓦斯抽采可行性分析................................................................ - 10 - (十)煤层自燃倾向性和煤尘爆炸性................................................................. - 11 - 三、评价工作面基本概况............................................................................................ - 11 -(一)工作面布置情况......................................................................................... - 11 - (二)工作面构造情况分布与构造对回采的影响............................................. - 11 - 四、评价工作面煤炭储量及瓦斯情况分析................................................................ - 15 -(一)工作面煤炭储量......................................................................................... - 15 - (二)工作面瓦斯储量......................................................................................... - 15 - 五、工作面消突评价.................................................................................................... - 16 -(一)通风及瓦斯................................................................................................. - 16 - (二)工作面抽放钻孔施工情况....................................................................... - 19 - (三)评价方法................................................................................................... - 21 -1、评价依据.................................................................................................. - 21 -2、相关规定.................................................................................................. - 21 -3、评价方法综合确定.................................................................................. - 23 -4、评价指标的测算方法.............................................................................. - 23 -5、评价指标的测算........................................................................................ - 25 -(四)结论............................................................................................................. - 30 - (五)要求........................................................................................................... - 30 -白坪煤矿21207回采工作面区域性防突措施效果评价报告一、前言对于矿井来说,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是煤矿的重大灾害和安全隐患之一,抽采煤层瓦斯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治理最根本的措施之一,通过预抽突出煤层的瓦斯可以达到有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目的,并且抽采瓦斯可以降低吨煤瓦斯的含量,减少开采时的瓦斯涌出量,减小通风负担,同时,煤层中的瓦斯是一种洁净能源,可以作为原料和燃料加以利用,“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
10501采煤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

盘县响水镇永响煤矿10501工作面消除突出危险性技术评价报告矿长:总工程师:编制单位: 盘县响水镇永响煤矿编制日期: 2013年6月20日审批记录会审主持人:1 矿井及工作面概况1.1 矿井概况1.1.1 交通位置永响煤矿井田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响水镇新民村,隶属盘县响水镇。
永响煤矿直距盘县(红果镇)38公里,响水镇3.8公里,红果至威舍公路从本矿区外围经过(本矿区直距该公路3公里),矿区有简易公路相通,南昆线威红支线铁路从煤矿外围北东部经过(本矿区直距小雨谷站4公里),交通方便1.1.2 编制依据1、贵州省丰顺矿山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贵州省盘县响水镇永响煤(变更)矿安全专篇》,2、《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3、《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4、《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5、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
1.1.3 井田地质概况1.1.3.1 井田地质特征1) 地层区内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中统峨眉山玄武岩(P3β)、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及第四系(Q)。
现将区內出露地层特征叙述如下:1、二叠系中统峨眉山玄武岩(P3β):分布于矿区外西部一带,岩性为深灰、灰色乞孔状、杏仁状、致密块状拉斑玄武岩。
厚度约230m。
2、二叠系下统龙潭组(P3l):为矿区含煤地层,岩性主要为灰色薄至中厚层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煤层(线)组成。
厚度220~269m,平均厚度为239.79。
含煤30余层,其中可采煤层有:K3、K4、K5、K7、K9、K11、K17、K19、K20、K24、K26等11层。
3、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分布于矿区南东部,岩性主要为绿色薄至中厚层粉砂质粘土岩、灰色中至厚层灰岩。
厚度约525m。
4、第四系(Q):主要分布山麓以及低洼地段,为黄色、灰色残坡积型含砾石的粘土、砂土,结构松散,厚度0~15.00m。
1152掘进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内容)

刖曰一、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为115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回风石门以东10〜50m段)。
二、评价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2、〈〈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0q);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4、〈〈煤矿瓦斯预测方法》(AQ1018-200⑶。
三、评价过程简述(一)、项目可行性分析根据已采取的区域防突措施,其措施的控制范围及经施工瓦斯抽放钻孔进行瓦斯抽放后的残余瓦斯含量和实测的瓦斯压力均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可进行评价。
(二)、成立评价、评审组织机构祁兴煤矿分别成立评价组和评审组对1152回风巷(回风石门以东40m®)进行评价。
1、评价组成员:组长:总工程师杨秀国成员:总工办卢继华总工办古毓芳矿管理办何华2、评审组组长:总工程师杨秀国成员:总工办古毓芳矿管理办何伟矿管理办娄方银施工单位杨昌意(三八项目分工评价组:总工办卢继华负责收集、整理工作面瓦斯地质资料及报告的编制,落实工作面的布置;矿管理办何华负责完善通风系统及防突设施;施工单位杨昌意负责措施落实及贯彻,执行好安全防护措施,局部防突措施的实施;安全矿长何伟负责监督各项措施的实施;总工程师杨秀国负责报告的审核。
评审组:负责审查报告,提出并落实报告中未完善的措施及资料,交组长审核后定稿。
四、评价结论本工作面所在区域为一水平1152备采工作面回风巷。
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具有独立可靠的通风系统。
1152掘进工作面通过施工测压钻孔及瓦斯抽放钻孔,计算出控制范围内残余瓦斯瓦斯含量为6.22m3/t,实测残余瓦斯压力为0.32 MPa。
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规定。
115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回风石门以东10〜50m 段)已消除突出危险,可以按该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及措施》的规定进行掘进。
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工作面基本情况工作面基本情况1、工作面位置及与临近工作面关系该工作面1152回风巷上部未动、下部未动。
综合防突措施实施、检查、验收、审批管理制度

一、综合防突措施实施制度(一)综合防突措施岗位职责矿长是防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矿长每月进行防突专题研究,检查、部署防突工作;保证防突科研工作的投入,解决防突工作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抽、掘、采”平衡;确保防突工作和措施有效落实。
总工程师对防突工作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编制、审批检查防突工作规划、计划和措施。
生产副矿长负责开辟、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的防突工作。
安全副矿长负责催促防突措施和防突责任的落实。
生产技术科负责施工设计把关,搞清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情况。
安全科负责防突工作的监督,催促落实防突责任。
通风科负责防突工程设计、措施的编制,并负责上报和落实等工作。
(二)综合防突措施实施事项1. 由地测组根据已有地质资料和钻孔探测资料等进行分析,依据矿生产作业计划对每一个采、掘工作面每月提供相应的平面和剖面图,标明地质构造位置,以便确定防突重点。
2.严格执行“先探后掘”制度,矿总工程师通过对探测钻孔的资料分析,然后与地质预报进行对照分析,确认掘进巷道前方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瓦斯、水等情况,确定防突管理的重点位置和需要采取的措施。
3.采掘作业时,严格执行防突措施的规定并有详细准确的记录。
由于地质条件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执行所规定的防突措施的,施工队组必须即将住手作业并汇报矿调度,经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调查后,由原措施编制队组提出修改或者补充措施,并按原措施的审批程序重新审批后方可继续施工;其他部门或者个人严禁改变已批准的防突措施。
4.安全科、通风科对防突采掘工作面实行动态跟踪督查,及时掌握采掘工作面防突动态情况。
及时汇报总工程师。
5.采掘工作面每班必须设置专职瓦检员,随时检查瓦斯及防突情况,发现有突出预兆时,必须即将住手作业、通知切断电源,协助班队长即将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并汇报矿调度。
6.防突采掘工作面的专职瓦检员、安全员和放炮员必须固定在同一工作面工作,严禁随意更换。
7.实施防突措施前,工作面附近 10 米范围内应加强支护,同时,工作面附近 20 米范围内不得有煤、矸石等杂物,确保后路畅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苍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11608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消突评价报告编制:张细根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矿长:编制日期:2013年3月26日目录第一章前言1.1 评价范围....................................... - 2 -1.2 评价依据....................................... - 2 -1.3 评价过程简述................................... - 2 -1.4 评价结论....................................... - 3 - 第二章基本情况...................................... - 4 - 第一节工作面基本情况. (4)第二节矿井瓦斯抽放系统 (6)第三节其它 (7)2.3.1 防突机构及责任制 (7)2.3.2 防突管理 (7)2.3.3 防突培训 (8)2.3.4 突出事故应急预案 (9)第三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9)第四章评价过程 (15)第五章最终评价结论 (19)第六章问题及建议 (14)第一章前言1、评价范围开口坐标:x:2933382.110;y:35542338.229; z:+1633.891; 终点坐标:x:2933799;y:35542290;z:+1625.278;即11608回风巷进口上1号点至运输巷终点。
1.2、评价依据根据如下:1.2.1、《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1.2.2、《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06);1.2.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1.2.4、《煤矿瓦斯预测方法》(AQ1018-2006)。
1.3、评价过程简述1.3.1、项目可行性分析根据已采取的防突措施,其措施的控制范围及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的瓦斯压力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小于0.74 MPa),进行评价。
1.3.2、成立评价、评审组织机构苍海矿分别成立评价组和评审组对11608回采工作面进行评价。
1)评价组成员:组长:总工程师李二林副组长: 安全矿长龙跃飞成员:肖桂生邱向荣李国平肖贵才李迪光熊士其2)评审组组长:矿长喻建雄成员:安全矿长龙跃飞生产矿长杨专爱矿总工程师李二林1.3.3、项目分工评价组:工程师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工作面瓦斯地质资料,落实工作面的布置;通防队负责完善通风系统及防突设施,负责措施贯彻。
执行好安全防护措施;工程师办公室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报告的编制;防突队长肖桂生负责区域防突措施和局部防突措施的实施;安全矿长龙跃飞负责监督各项措施的实施;总工程师李二林负责组织报告的评价。
评审组:负责审查报告,提出并落实报告中未完善的措施及资料,交组长审核后定稿。
1.4、评价结论11608工作面采用U型全负压通风,具有独立可靠的通风系统,风量、风速满足相关要求。
11608工作面通过沿回风巷、运输巷分别打残余瓦斯测压孔测压,控制范围内瓦斯预抽率为41.35%,瓦斯压力为0.263MPa,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规定。
11608工作面从皮带运输巷与北翼回风上山三岔口往里30米起,往北620m到工作面切眼,此段均为无突出危险区。
第二章基本情况第一节工作面基本情况2.1、工作面基本情况2.1.1、工作面基本情况11608回采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均于2012年元月开始施工,到2012年11月20日工作面形成。
11608工作面煤厚1.8~2.4米,平均2.2米,走向长680米,倾向长110米。
11608工作面位于主斜井北侧,11608工作面下方是11606工作面已全部回采完毕。
根据已揭露出的11606机巷、11606回风巷和地质资料综合分析, 11608工作面煤层赋存属稳定煤层。
即评价范围为主皮带运输巷北侧60m至620m段。
2.1.2、工作面与周边关系11608工作面北侧为矿界;东侧为11606采空区;南侧是主斜井,西侧是未采动煤层实体。
2.1.3、工作面与地表关系根据井上下对照图,11608工作面埋深:143-169m,地表无建筑物及其它设施,为山坡地。
2.1.4、煤层瓦斯情况评价范围内煤层平均厚度为2.2m,煤层倾角为7—11°。
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为Ⅲ类,属不易自燃煤层。
11608工作面布置在16号煤层中,材料石门运输大巷埋深:143米,瓦斯含量为22.25 m3/t,瓦斯压力梯度0.0028 MPa/m。
该参数来源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2007年提供的《苍海煤矿16号煤层瓦斯基本参数测定及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价》科学技术报告。
数据为有效数据,以此为计算基础,11608回采工作面埋深:143-169m,经计算煤层瓦斯含量:13.6695~3.0295m3/t,平均为:8.3495m3/t;瓦斯压力:0.45MPa,平均为:0.3096MPa。
煤层储量为197780t,瓦斯储量约为189.9万m³。
2.1.5、工作面回采方式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放炮落煤,一次性采全高垮落顶板的采煤方法。
工作面循环进度1m,采煤高度平均2.2m,回采率为95%。
2.1.6、工作面通风情况11608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负压通风,风量为750m3/min,形成了独立可靠的通风系统。
2.1.7、矿井瓦斯情况根据《织金县苍海煤矿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报告书》(2011年度),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88m³/min,相对瓦斯涌出量42.55m³/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49m³/min,相对涌出量4.35m³/t,我矿井属高瓦斯矿井,根据黔煤生产字(2008)674号文件,苍海煤矿M16煤在1591水平以上,M6煤在1740以上没有突出危险性,但矿井设计和生产都按突出矿井管理,因此,本设计按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考虑设计。
详见2011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情况见下表。
苍海煤矿防突专项评价报告- 6 -苍海煤矿2011年瓦斯涌出量鉴定等级汇总表 年份 矿 井16号煤层 涌 出 量等 级 涌 出 量 等 级 相对量(m 3/t) 绝对量(m 3/min) 相对量(m 3/t)绝对量(m 3/min) 2011年 42.55 1.88高瓦斯矿井 36.901 6.481 高瓦斯矿井2.1.8、工作面瓦斯赋存情况工作面采取预抽措施控制范围内的瓦斯赋存量计算。
1)煤层原始瓦斯含量11608回采工作面的煤层瓦斯含量为8.3495m³/t;2)煤层储量煤层储量按下式计算V=S〃h〃dV:储量,单位t;S:面积,单位m²;H:煤厚,单位m;d:相对密度(容重):单位t/m³,取1.53。
则:V=(620×110)×1.45×2=197780t根据地质煤炭储量,得出该煤层的煤层气资源量:Q气= Q煤×W×K式中 Q气——煤层气资源量,m³。
Q煤——煤层资源储量,t。
W——煤层气含量,m³/t。
K——围岩瓦斯涌出系数,取1.15。
则 Q气=197780×8.3495×1.15=189.9万m³2.1.9、11608工作面瓦斯预抽情况11608回采工作面在形成之前,本煤层瓦斯抽放的施工与运输巷和回风巷掘进时,同步进行施工,运输巷和回风巷分别沿煤层倾向向上和向下,分别每隔3-4米施工一个本煤层瓦斯抽放孔,紧接着与主管连接进行了预抽煤层瓦斯,做到了前面掘进,后面跟着预抽本煤层瓦斯。
本煤层瓦斯预抽单孔深在45-60米之间。
共施工本煤层瓦斯预抽钻孔305个。
到工作面形成平均预抽时间按4个月计算。
第二节矿井瓦斯抽放系统该巷道的预抽,利用地面抽放系统,抽放泵型号2BEC--500型。
瓦斯抽放泵参数:极限压力16000Pa,最大抽速125 m³/min,电机功率160kw,转速242r/min。
泵站抽放流量125m³/min(纯量为1.33 m³/min)。
主管管径为16寸(DN450mm),干管管径为14寸(DN400mm),支管管径为4寸(DN210mm),抽放管路敷设由瓦斯抽放站经总回风巷(DN450mm)及专回风巷(DN400mm)、11608回风巷分别安装高、低负压抽放管路,高负压的是(DN210mm)。
低负压的是(DN400mm),11608运输巷同时安装了高负压(DN210mm)抽放管路。
11610回风巷、运输巷的抽放负压为13~16.5kPa,抽放浓度为12.8~32.7%,抽放纯量为0.18~1.06 m³/min。
第三节其它2.3.1、防突机构及责任制苍海矿成立通防部作为专职的防突机构,共37人。
其中管理人员4人,材料员1人、钻探工12人、封孔工2人、取样工2人、抽采工4人、管路安装及杂工12人。
2.3.2、防突管理公司已建立《苍海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制度》,在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生产作业计划同时制定防突计划,并按计划认真组织落实。
在回采前严格执行考察批采制度,苍海矿采用复合指标法进行防突考察。
具体操作方法为:1、考察方法1)、考察孔的布置及深度用电煤钻打三个直径为φ42mm,单孔孔深为10m的钻孔,其中,1#孔孔口位于巷道断面中部,3#孔孔口位于巷道断面距巷道上帮0.5m;、2#孔孔口位于巷道断面距巷道下帮0.5m处。
除1#孔与巷道掘进方向平行,2#、3#孔按其终孔点位于巷道断面两帮轮廓线(外)4m 处进行施工;以最浅孔位置在巷道中心线的投影保留5m的超前距离,进行批掘。
详见(11608运输巷、回风巷考察孔设计图)11610机巷、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测残余压力钻孔布置示意图◎ ◎ ◎断面图钻孔平面图说 明:1、在掘进工作面布置3个预测钻孔,采用DZY-75型钻施工,孔径75mm ,1#孔深30米,2#、3#钻孔孔深30米,两侧钻孔应控制到巷帮轮廓线外15米。
2)、考察采用复合指标法指标⑴、瓦斯涌出初速度 Qh (L/min ), 从第四米起测定; ⑵、钻屑量 Sa (kg/m ),从第一米起测定;0.5m 0.5m1.2m15.0m15.0m巷道轮廓线巷道轮廓线迎头30.0m20°20°2# 1# 3# 1#2#3#⑶、钻屑温差△T (℃),从第一米起测定;3)、需说明的几个问题⑴、尽量把考察孔布置在软分层内。
⑵、若煤层走向发生变化时,遇地质构造等原因,考、排孔参数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⑶、考察时防突考察工负责布置考察钻孔,收集各项参数并做好记录;掘进工负责施工钻孔;现场必须有安检员和瓦斯员监督整个考察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