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掘进巷道消突评价报告教材
消突评价报告

贵州泰昌安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普安县地瓜镇宏发煤矿材料暗斜井消突评价报告K0-105m编制:总工程师:普安县地瓜镇宏发煤矿编制日期:2019年3月15日目录前言...................................................................................................................................... - 1 - 第一章基本情况...................................................................................................................... - 2 - 第二节瓦斯情况.............................................................................................................. - 3 - 第三节通风瓦斯抽放系统.............................................................................................. - 3 - 第四节掘进工作面防突安全设施.................................................................................. - 4 - 第五节其它................................................................................................................ - 4 -一、防突机构及责任制.............................................................................................................. - 4 -二、防突管理.............................................................................................................................. - 4 -三、防突培训.............................................................................................................................. - 4 -四、突出事故应急预案.............................................................................................................. - 5 - 第二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 5 - 第三章评价过程、结果、建议.............................................................................................. - 6 - 第一节评价范围.............................................................................................................. - 6 - 第二节评价依据.............................................................................................................. - 6 - 第三节评价过程简述...................................................................................................... - 6 - 第四节评价结论.............................................................................................................. - 8 - 第五节问题及建议.......................................................................................................... - 9 -前言为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实事求是的对矿井采掘工作面区域防突措的施落实情况进行核查、测定分析,严格执行“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坚决做到“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头”。
六枝工矿采掘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修改校对)编制提纲讲解

2、消突评价报告编制提纲××公司××采煤(掘进、石门揭煤)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公司二〇××年×月×日参加编制人员名单报告审定人员目录第一章前言 (6)一. 评价范围 (6)二. 评价依据 (6)三. 评价过程简述 (7)四. 评价结论 (8)第二章基本情况 (8)第一节评价范围基本情况 (9)第二节矿井瓦斯抽放系统 .............................................................. 第三节其它................................................................................ 第三章采取的区域防突措施...........................................................一. 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二. 区域防突措施 .............................................................................三. 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第四章评价过程 ............................................................................ 第五章最终评价结论 ..................................................................... 第六章问题及建议.........................................................................附件:一)附图:1.工作面平面图、剖面图。
11507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106

松河煤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合么珠井区11507运输巷掘进工作面(第四循环:k0+106-166)消突评价报告编制:姬鹏程编制时间:2017年1月12日11507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参审人员参加部门签字日期参加部门签字日期矿长机电副矿长技术负责人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会审意见:技术负责人意见:签字:年月日矿长意见:签字:年月日目录前言第一章基本情况 (1)第一节工作面基本情况 (1)一、工作面与周边关系 (1)二、工作面与地表关系 (1)三、煤层及瓦斯情况 (2)四、工作面通风情况 (2)第二节瓦斯情况 (2)一.矿井瓦斯情况 (2)二.工作面瓦斯赋存 (2)第三节矿井瓦斯抽放系统 (3)第四节其它 (3)一、防突机构 (3)二、防突管理 (4)三、防突培训 (4)四、突出事故应急预案 (4)第二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4)第一节区域防突预测 (4)第二节区域防突措施实施情况 (5)一、开采保护层 (5)二.预抽工作面瓦斯 (5)第三节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5)一、瓦斯含量: (5)第三章评价过程及依据 (8)第四章最终评价结论 (8)第五章问题及建议 (9)附件:1、11507工作面布置平面图2、11507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3、11507运输巷(106m)抽放钻孔设计图及参数表4、1150运输(106m)抽放钻孔成果图及参数表5、第三循环抽放钻孔成果图6、钻孔施工原始验收单复印件7、瓦斯含量测定报告前言一、评价范围评价范围为11507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前方条带60m(第四循环)。
二.评价依据根据如下:1、《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2、《预抽回采工作面煤层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评价方法》(MT/T1037-2007);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4、《贵州松河煤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松河复采十三井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
三.评价过程简述1、项目可行性分析11507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位于15号层轨道下山东翼,本煤层上区段为11505工作面,上覆13#煤层未开采,下伏18#煤均未开采,巷道标高为+1583.2~+1586.7m,根据井上下对照图,该掘进工作面地表为山坡地,与其对应的地面标高为+1875~+1885m,与地表的垂深最深为301m。
11.20上巷的消突报告

关于新兴矿业11101回风巷掘进面消突评价报告2012年11月30日新兴矿业11101回风巷掘进面的消突评价报告一、工作面概况11101回风巷沿10#煤层掘进,11101回风巷设计全长300米,10#煤层为简单结构,半亮型,块状较硬。
煤层倾角最大为85。
,最小为83。
º,平均为84。
,容重1.35t/m3。
煤层厚度平均为2.0米。
该掘进工作面地面标高+1900m左右,井下标高+1780m。
相邻11011采面于2012年6月回采完成,11011采面的开采,对11101面起到保护作用。
二、区域综合防突措施情况(1)区域防突预测根据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提供的《六盘水市新兴矿业有限公司煤矿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C10煤层的破坏类型为Ⅲ类,煤层的相对瓦斯压力1.4Mpa,大于0.74 Mpa。
煤样的坚固性系数0.197,小于0.5。
煤样的瓦斯放散初速度为31.4mmHg,大于10mmHg。
鉴定为C10煤层在+1605m标高以上具有突出危险。
(2)区域防突措施2012年11月24日至11月27日,在开口39米位置施工8个顺煤层瓦斯抽放钻孔,并进行了高负压抽放,钻孔最低投影深度60米。
(3)区域效果检验2012年11月28日在11101回风巷开口39米位置施工区域效果检验孔3个,平均孔深不低于60米,其钻孔已控制到10#煤层距离待掘巷道轮廓线顶板20米,底板10米,经测得3个钻孔最大残余瓦斯压力为0.17MPa。
采用瓦斯含量测定仪对煤层(钻孔深度60米处)进行瓦斯含量测定,残余瓦斯含量为3.5m3/t。
在施工效果检验孔过程中均无顶钻、卡钻及喷孔等突出现象。
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及煤矿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该区域最大残余瓦斯压力0.17MPa ,低于0.74 MPa ,残余瓦斯含量3.5m3/t ,低于8m3/t。
11101回风巷本次所施工钻孔范围内的40米范围段已在消突范围之内。
三、区域验证现已于11月30日使用WTC防突仪对11101回风巷开口39米位置的10#煤层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进行突出危险性验证,测得K1max为0.15mL/(g.min)1/2,钻屑量Smax为2.5kg/m。
1152掘进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内容)

刖曰一、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为115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回风石门以东10〜50m段)。
二、评价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2、〈〈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0q);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4、〈〈煤矿瓦斯预测方法》(AQ1018-200⑶。
三、评价过程简述(一)、项目可行性分析根据已采取的区域防突措施,其措施的控制范围及经施工瓦斯抽放钻孔进行瓦斯抽放后的残余瓦斯含量和实测的瓦斯压力均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可进行评价。
(二)、成立评价、评审组织机构祁兴煤矿分别成立评价组和评审组对1152回风巷(回风石门以东40m®)进行评价。
1、评价组成员:组长:总工程师杨秀国成员:总工办卢继华总工办古毓芳矿管理办何华2、评审组组长:总工程师杨秀国成员:总工办古毓芳矿管理办何伟矿管理办娄方银施工单位杨昌意(三八项目分工评价组:总工办卢继华负责收集、整理工作面瓦斯地质资料及报告的编制,落实工作面的布置;矿管理办何华负责完善通风系统及防突设施;施工单位杨昌意负责措施落实及贯彻,执行好安全防护措施,局部防突措施的实施;安全矿长何伟负责监督各项措施的实施;总工程师杨秀国负责报告的审核。
评审组:负责审查报告,提出并落实报告中未完善的措施及资料,交组长审核后定稿。
四、评价结论本工作面所在区域为一水平1152备采工作面回风巷。
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具有独立可靠的通风系统。
1152掘进工作面通过施工测压钻孔及瓦斯抽放钻孔,计算出控制范围内残余瓦斯瓦斯含量为6.22m3/t,实测残余瓦斯压力为0.32 MPa。
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规定。
115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回风石门以东10〜50m 段)已消除突出危险,可以按该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及措施》的规定进行掘进。
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工作面基本情况工作面基本情况1、工作面位置及与临近工作面关系该工作面1152回风巷上部未动、下部未动。
某煤矿1203运输巷消突评价报告word模板

贵州大竹林煤业1203运输顺槽消突评价报告编制单位:大竹林煤矿通防队编制人:郭中奎时间:2011年6月15日目录第一章前言1.1 评价范围 (3)1.2 评价依据 (3)1.3 评价过程简述 (3)1.4 评价结论 (3)第二章基本情况 (3)第一节工作面基本情况 (3)第二节矿井瓦斯抽放系统 (6)第三节其它 (7)第三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9)第四章评价过程 (8)第五章最终评价结论 (9)第六章问题及建议 (14)第一章前言1、评价范围从1203运输巷往前38m处的前方到98m段的消突效果评价。
1.2、评价依据根据如下:1.2.1、《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1.2.2、《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06);1.2.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1.2.4、《煤矿瓦斯预测方法》(AQ1018-2006)。
1.3、评价过程简述1.3.1、项目可行性分析根据已采取的防突措施,其措施的控制范围及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的吨煤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吨煤瓦斯含量小于8m3/t,瓦斯压力小于0.74 MPa)、计算瓦斯抽采率进行评价。
1.4、评价结论1203运输巷掘进前在迎头打测压孔及抽放孔,控制范围内瓦斯预抽率为48.89%,测压孔测得瓦斯压力为0.32MPa,采用重庆煤科院生产的DGC型瓦斯压力直接测定装置测定瓦斯含量为5.8715m3/t,计算出瓦斯压力为0.27MPa。
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规定。
从1203运输开口往前38m处的前方到98m段为无突出危险区。
第二章基本情况第一节工作面基本情况2.1、工作面基本情况1203运输巷位于1203回风巷东南侧,从1203运输巷往前38m 处往前掘进。
根据已掘出的1203回风巷和地质资料综合分析, 1203运输巷在掘进过程中煤层赋存属稳定煤层。
即评价范围为从1203运输巷往前38m处的前方到98m段。
2.2、煤层瓦斯情况评价范围内煤层平均厚度为1.8m,煤层倾角为26°。
10503回风巷消突评价报告

盘县响水镇永响煤矿10503回风巷消突评价报告编制:总工程师:矿长:编制时间: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十五日一、10503回风巷工作面概况1.概况及煤层赋存情况10503回风巷掘进布置在一采区北翼1384水平5#煤层中,开口标高1425.3m —+1448.5m,该巷道与地表垂深平均140m左右,巷道设计长度400m、煤层倾角22°、平均煤厚1.6m,10503回风巷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10503回风巷工作面基本情况煤层名称5#水平名称+1384 采区名称一采区工作面名称10503回风巷地面标高(m)+1565工作面标高(m)+1425.3—+1448.5m地面位置地面为耕地,无河流,无建筑物。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该工作面位于一采区北翼1384水平5#煤层中,上覆为3#煤层采空区,下部无工程。
斜上为原10501采面采空区(5#层),平均距离8米。
掘进对地面设施影响该工作面对应地表无村庄、河流,植被繁茂,含水性弱,以大气降水为补给源,以采动塌陷裂隙及构造裂隙为导水途径,雨季涌水量大,矿井涌水主要为以采动塌陷裂隙及构造裂隙水。
走向(m)400m第2 页共6 页2、邻近层开采情况10503回风巷(5#煤层)上覆煤层为3#煤层采空区,与3#煤层层间距平均为30m ,斜上为5#煤层采空区(10501采面),与采空区平均相距8米,10501采面于2014年3月回采结束,因此10503回风巷掘进在此保护范围内。
根据《10503回风巷防突专项设计》以开采保护层做为区域防突措施。
3、地质情况 1)巷道顶、底板情况表2顶、底板情况煤层顶底板情况 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 )岩 性 特 征老 顶细砂岩 大于3米灰色,与泥质细砂岩互层,水平层理,中厚层状,部分夹煤线。
直接顶泥质细砂岩 1.8-2.3泥质细砂岩与细砂岩互层,部分含菱铁质,水平层理,薄层状,易风化。
伪 顶粉砂质泥岩 0.1-0.3易垮落,遇水膨胀、松软。
8煤集中运输巷煤巷掘进消突评估报告(K0+210.5-240.5m)

8煤集中运输巷煤巷掘进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消突评估)报告(K0+210.5m-K0+240.5m)贵州五轮山煤业有限公司通防部2013年4月30日审批意见:编制:通风工区:通防部:施工单位:地测部:工程部:安监部:调度室:通防副总工:安全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目录一、工作面概况 (2)二、区域防突措施实施情况 (3)三、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效果评价依据与指标 (6)(一)评价依据 (6)(二)防突效果评价指标 (7)四、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7)(一)抽采钻孔有效控制范围界定及布孔均匀程度评价 (7)(二)抽采瓦斯效果评判指标测定 (8)(三)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11)五、结论和建议 (11)8煤集中运输巷煤巷掘进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消突评估)报告(K0+210.5m-K0+240.5m)一、工作面概况1、工程及地质8煤集中运输巷上循环顺层煤巷条带区域消突钻孔批掘25m(批掘范围:K0+193-218m),已安全掘进至K0+210.5m,因前方煤层瓦斯含量高,瓦斯压力大,为消突煤层突出危险性,本循环从K0+210.5m开始采取煤巷条带顺层钻孔区域消突,预抽8煤瓦斯。
巷道沿8煤掘进,施工方位NE45°,8煤层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层理发育,易垮落,底板为泥岩、灰色,厚度约1.2m,遇水泥化膨胀。
8煤平均煤厚约1.6m,工作面采用先抽后掘,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掘进过程中两帮钻场辅助抽放掩护巷道掘进。
巷道布置情况如下图所示:2、巷道施工情况巷道设计为矩形,断面积为16.1m2。
采用EBZ-150型掘进机掘进,一次成巷的施工方式,锚网+锚索支护,皮带出货,施工过程中若出现顶板破碎时,则采取锚杆+锚网+锚索+C20的喷砼联合支护,若顶板严重破碎时则另取其它方式加强支护。
8煤平均厚度约1.6m,煤层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层理发育,易垮落,底板为泥岩、灰色,厚度约1.2m,遇水泥化膨胀。
底板为泥质岩,沿掘进方向煤层倾角预计局部呈9~10°下降,煤层瓦斯含量高,煤层原始瓦斯含量14.47m3/t,经现场实测煤层瓦斯含量为15.6168 m3/t,8煤经鉴定未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该区域8煤按突出危险区管理,掘进前采取区域措施进行消突,经区域措施效果检验达标后方可掘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湘能实业有限公司***煤矿掘进工作面区域性防突措施效果评价报告工作面名称:11113反运输顺槽(第一循环)编制单位:通瓦科编制时间:2014-12-22贵州湘能实业有限公司***煤矿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报告编制、会审记录编制人:日期通瓦科:日期生产科:日期安全科:日期调度室:日期施工队:日期通瓦队:日期总工程师:日期会审意见目录前言 (5)第一章评价工作面基本情况.............................................................................................................. - 5 - 第一节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概况................................................................................ - 5 - 第二节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构造情况及巷道掘进防突情况.................................. - 6 - 第三节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通风情况........................................................................ - 7 - 第二章工作面消突评价...................................................................................................................... - 5 - 第一节工作面措施执行情况.......................................................................................................... - 8 - 第二节评价方法 .............................................................................................................................. - 8 - 第三节评价指标的测定.................................................................................................................. - 9 -一、残余瓦斯含量的测定.............................................................................................................. - 9 - 第三章11113反运输顺槽第一循环掘进工作面评价结论........................................................ - 10 - 一、抽采措施效果评价................................................................................................................... - 10 -(一)抽采钻孔范围符合要求 .................................................................................................. - 10 - (二)评价指标符合评价规定 .................................................................................................. - 10 - (三)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区域性防突措施效果评价结论:........................... - 10 - 二、注意事项.................................................................................................................................. - 11 -前言突出煤层的工作面采取区域防突措施后,应对其防突效果进行评价,确定实施措施后煤层的突出危险性。
评价方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瓦斯抽采指标》以及《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等规定要求进行。
本次评价的工作面为一水平一采区11113反运输顺槽工作面第一循环煤巷掘进条带;目前11113切眼已掘到设计位置,将转向按方位152°沿煤层顶板按腰线掘进施工11113反运输顺槽,工作面开门位置位于切2测点往前35米位置;本次评价范围自开门位置的前方60米掘进条带区域。
为评价抽采效果是否达到了《规程》、《基本指标》、《评价方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的要求,矿技术部门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照相关标准对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的区域防突效果进行了评价。
本次评价为第一循环。
评价工作于2014年12月19日开始,通过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测试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后,完成了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的评价,给出了评价结论,提交了评价报告。
第一章评价工作面基本情况第一节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概况一、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位置及对应地表地物地貌该巷道布置于矿井南翼二区段11113上块段工作面下部,本区西南为主、副斜井及回风斜井;上部为11111工作面采空区,下部为11093内块段工作面,现已回采完毕;上伏9#煤层为11093上块段工作面采空区;同区段南翼未布置工作面。
巷道东部为落差4m的AF2走向正断层。
该巷道布置于井筒北翼11#煤层一水平二区段,巷道工程量110m ,地面标高+1815~+1875m。
对应地表山形陡峭,建筑物稀少,对应地表垂高平均为172m。
二、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参数11113反运输顺槽开门点在11113切眼切2点往前35m位置(开口标高为+1646m),按152°方位开口,沿11#煤层顶板按腰线反向平巷掘进,与11113上运输顺槽迎头单向贯通,预计反掘长度为110m左右。
三、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方式、顶板管理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采用放炮掘进,采用锚网、锚索、架棚联合支护方式(严禁煤壁片帮、漏顶)。
第二节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构造情况及巷道掘进防突情况一、该掘进工作面掘进期间会遇到AF2断层所派生的小断层,该煤层相邻近的煤层有可能被揭露出来,技术部门加强地质预测预报,严禁误透其他煤层。
补巷必须根据现场揭露的断层而定,从采、掘、机、运、通等方面考虑,尽量简化系统。
工作面掘进期间易受到大断层派生的小断层影响,所以该巷道在施工期间应根据顶板情况采取有效的支护方式。
二、根据本矿的实际情况,9#与11#煤层层间距只有6-8m,属于近距离煤层组,煤层间层间距均匀,9#煤层平均厚度为1.5m,11#煤层厚1.97m,采用开采9#煤层作为保护层,能够有效对11#煤层煤体卸压,增加煤体透气性,开采保护层效果明显,具备把9#煤层作为11#煤层的保护层开采条件;因此11113反运输顺槽首先采取的是保护层开采层的区域防突措施。
(详见《***煤矿开采9#保护层11093采面对11113反运输顺槽保护范围划定图》)三、11113回风顺槽掘进过程中,进行区域验证时,测定钻屑解吸指标K1值最大值为0.15ml/(g.min½)-1;钻屑量最大值为2.6Kg/m,钻孔施工及掘进过程中无瓦斯动力现象。
11093保护层工作面开采后,对11113反运输顺槽的保护效果较好。
第三节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通风情况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采用局扇送风。
工作面实测风量为312立方米/分,符合《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回采作业规程》计算的288立方米/分的要求。
通风路线:新鲜风:新鲜风经副井(主井)→112车场→局扇送入工作面;乏风:乏风经工作面→11113切眼→11113回风顺槽→11093补回风巷→11093回联巷→总回风井→地面。
第二章工作面消突评价本次评价的11113反运输顺槽开门位置位于11113切眼切2测点往前35米处,反运输顺槽按152°沿煤层顶板按腰线掘进。
目前工作面开门位置前方的60m煤巷条带位于保护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次评价范围为11113反运输顺槽自开门位置前方的60米掘进条带区域,在迎头布置顺层钻孔取煤样实测煤层残余瓦斯含量值进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见11113反运输顺槽开采保护层第一循环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成果图。
)第一节工作面措施执行情况11113反运输顺槽第一循环掘进区域位于11093采面保护范围之内,且11093工作面已开采完毕,9#煤层与11#煤层间距5-8米,对11113反运输顺槽第一循环所在区域的瓦斯起到较好的释放作用,达到了消突的效果。
(详见《***煤矿开采9#保护层11093采面对11113反运输顺槽保护范围划定图》)第二节评价方法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区域性防突措施效果评价,选择残余瓦斯含量值为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取值原则见表2-1。
第三节评价指标的测定一、残余瓦斯含量的测定(一)测点的布设情况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评价第一循环掘进区域在沿工作面掘进方向每隔20m设置一个效果检验测试点,同时反映评价单元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布置共3个检验测试点(效果检验孔布置图附后,钻孔参数见表2-2)。
(二)测试情况通瓦科工程技术人员与瓦斯工程队于2014年12月20-21日对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评价区域进行残余瓦斯含量测试,分别测定了3个测点的煤层残余瓦斯含量(效果测定报告、数据台账附表2-2)。
最大实测残余瓦斯含量为3.5005m3/t,都未超过6m3/t,防突措施效果达标。
第三章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评价结论一、抽采措施效果评价(一)钻孔控制范围符合要求通过对井下现场施工的校检钻孔相关参数的收集,校检孔控制了煤巷条带轮廓线外上帮20米,下帮10米的距离。
钻孔控制范围满足防突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