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教师 交变电流5.1
高中物理 第五章 交变电流 5.1 交变电流课件2高二选修32物理课件

应电动势的峰值均为Em=nBSω.
12/10/2021
第十八页,共三十八页。
图4
3.正弦交变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
(1)从中性面位置(wèi zhi)开始计时 e=Emsin ωt,i=Imsin ωt,u=Umsin ωt
(2)从与中性面垂直的位置开始计时
e=Emcos ωt,i=Imcos ωt,u=Umcos ωt.
答案 线圈转到乙或丁位置时线圈中的电流最大.
线圈转到甲或丙位置时线圈中电流最小,为零,此时线圈所处(suǒ chǔ)的平面称
为中性面. 12/10/2021
第十二页,共三十八页。
答案(dá
[知识深化] 两个特殊位置
1.中性面(S⊥B位置,如图2中的甲、丙)
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的位置,此时(cǐ shí)Φ最大,ΔΦ为0,e为0,i为0. 线圈经过中性面时,电流方向发生改变,线圈转Δ一t 圈电流方向改变两次.
答案(dáàn) e=50sin 10πt (V)
解析 线圈转速n=300 r/min=5 r/s,
角速度ω=2πn=10π rad/s,
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值Em=NBSω=50 V, 由此得到的感应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为
e=E sin 12/10/2021 m
ωt=50sin
10πt
(V).
第二十页,共三十八页。
10 cm的正方形线圈abcd共100匝,线圈总电阻r=1 Ω,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 轴OO′匀速转动,角速度ω=2π rad/s,外电路电阻R=4 Ω.求:
(1)转动(zhuàn dòng)过程中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答案 2 2 V
解析 设转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
教学设计4:5.1交变电流

1交变电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观察电流(或电压)的波形图,理解交变电流、直流的概念。
(2)、分析线圈转动一周中电动势和电流方向的变化,能对交变电流的产生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具有运用基本原理解决新情况下问题的能力。
(3)、知道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知道交变电流的峰值、瞬时值及中性面的物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1)、掌握描述物理量的三种基本方法(文字法、公式法、图象法)。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将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观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1、中性面的特点;2、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3、正弦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
三、教学难点:1、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2、正弦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分析法、归纳法。
五、教学工具:手摇发电机、小灯泡、示教用的大电流计、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演示1:按图连接电路,当开关闭合时,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师: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从哪里流向哪里?电流方向是否随时间改变?师: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是否随时间改变?学生回忆恒定电流知识回答。
投影此电路的大致I-t图像:图2小结:(板书)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叫做直流电,简称直流(DC)。
演示2:课本“做一做”图3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回答出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和大小在交替变化。
引出课题------交变电流。
(板书课题)5.1交变电流(二)讲授新课(板书)1、交变电流(板书)(1)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简称交流(AC)。
投影:课本“演示”比较学生电源交流档供给的电压(或电流)的随时间变化的波形。
只要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就叫做交变电流。
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选修3-2 第5章第1节交变电流教案

5.1 交变电流教学设计一、基本信息课名 5.1 交变电流学科(版本)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 章节第五章第一节学时一课时年级高二二、教材分析物理教材我们选用的是人教版,人教版物理选修3-2是针对理科班设计的物理必修课,课本重视物理知识板块的完整性和物理规律的内在联系,用多种演示实验和现实应用实例尽量充分揭示物理规律的内涵,应该说这对理科班学生深入理解物理规律,完整掌握物理知识板块都做好了充分铺垫。
教材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和推理演化,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非常适合理科班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形成学科素养。
这节《交变电流》是教材电磁板块第五章第一节内容,是电磁理论在现实生活应用的典范。
电能是我们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交变电流是电能的利用和远距离传输的基础。
这节《交变电流》主要介绍交变电流的特性,产生原理和表达式。
课本通过手摇发电机的发电,增强学生对交变电流方向不断变化的理解;通过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探究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同时利用分层设问的形式,锻炼了学生利用第四章电磁感应原理自行解决新情景物理问题的能力。
课本给出了正弦式交流电的表达式,并对峰值,瞬时值等概念做了强调。
最后课本以课外阅读的形式,对交流发电机做了深入介绍。
课本沿着从感性到理性,从定性到定量的思路,试着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和探究最终对交变电流建立起完整清晰的印象。
三、学习者分析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交变电流其实对学生来说不陌生,家庭电路中的交流电每天都接触,学生有一定的认识基础。
通过生活中的用电引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这样,既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又使他们有亲切感,感觉物理就在身边,激发兴趣。
通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宏志班的学生基本掌握了学习物理的技巧和能力,本班学生物理知识基础扎实,导学案能够积极主动的完成。
这节《交变电流》是继电磁感应学习之后,第一次利用所学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尝试。
通过这节知识的学习,他们会学到一些新的物理概念,并深化和扩展原有知识的内涵。
高中物理 第五章 交变电流 5.1 交变电流课件2高二选修32物理课件

12/10/2021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一页。
探究
(tànjiū)
一
探究
(tànjiū)
二
探究
(tànjiū)
问题导引
当堂检测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三
【例题2】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1 T,所用矩形线圈的匝
数n=100,边长lab=0.2 m,lbc=0.5 m,以角速度ω=100π rad/s绕OO'轴匀速转动。
1
交变(jiāo biàn)电流
12/10/2021
第一页,共四十一页。
-1-
学 习 目 标
1.会观察电流(或电压)的波形,
理解交变电流和直流的概念
2.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
会分析电动势和电流方向的
变化规律
3.知道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
表示方法,知道交变电流的瞬
时值、峰值的物理含义
思 维 导 图
12/10/2021
)
解析:如果线圈绕与磁场平行的轴转动,则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答案(dá àn):×
(2)当线圈中的磁通量最大时,产生的电流也最大。 (
)
解析:线圈与磁场平行时,电动势最大,此时磁通量为零。
答案:×
(3)当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时,线圈中没有电流。 (
解析:线圈与磁场垂直时,线圈中电流为零。
答案:√
12/10/2021
B.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时,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最大
C.线圈在磁场中每转一周,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改变一次
D.每当线圈经过中性面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
12/10/2021
第十四页,共四十一页。
5.1交变电流教案

物理学案慈济中学高二物理备课组§51 交变电流设计人:尚勇备课组长:林玉勇共1课时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正弦交流电是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知道中性面的概念.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理解描述正弦交流电的物理量的物理含义.3、理解正弦交流电的图像,能从图像中读出所需要的物理量.(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描述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一一文字法、公式法、图像法.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进行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二、重点难点1、重点: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及中性面的特点.2、难点: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三、教学方法引导分析、分组交流与讨论、类比法、比较法四、教学准备学案、多媒体设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线圈、导线和开关、电源、电流计、图片,五、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8分钟)1.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①基本式:E = ________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出式:E=_______ (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Bl v2.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基本规律:_________________ 次定律导出规律:口诀“左力右电” )右手定则3. ________ 和_______ 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简称交流_____________ (AC);________ 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DC). _______________ E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物理学案慈济中学高二物理备课组为恒定电流.大小方向方向大小和方向4. 交变电流产生的方法:线圈在 ________ 场中绕 _________ 磁感线的轴_________ 专动•匀强垂直匀速5. 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1)正弦式交变电流:按 _______________ 律变化的交变电流叫做正弦式交变电流,其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为e= ___________ .⑵当正弦式交变电流的负载为灯泡等用电器时,负载两端的电压u流过的电流i也按_________________ 化,即u = __________ ,i= _________ .(二)问题探究(25分钟)一、交变电流[问题设计]1. 把图1电路接在干电池的两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2. 答案当接在干电池两端时,只有一个发光二极管会亮.2•把图1电路接在手摇式发电机两端时,又会观察到怎样的现象?答案当接在手摇式发电机两端时两个发光二极管间或的闪亮,原因是发电机产生与直流不同的电,两个发光二极管一会儿接通这一个,一会儿再接通另外一个,电流方向不停地改变.变电流的产生[问题设计]如图2所示,当线圈在磁场中绕00'轴转动时,哪些边切割磁感线? 化?线圈转到哪些位置时没有感应电流? 产生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为什么会变乙答案~~当线圈在磁场中绕 00'轴转动时,AB 、CD 边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由于两边 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速度大小及方向不断改变,所以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线 圈转到甲和丙位置时没有感应电流,我们称之为中性面.三、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问题设计]如图3所示,线圈平面从中性面开始转动,角速度为 t ,线圈转过的角度是31,ab 边的线速度v 的方向跟磁感线方向间的夹角也等于3 t.设ab 边 长为L1,be 边长为L2,线圈面积S = L1L2,磁感应强度为B ,贝⑴ab 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多大?(2) 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多大?(3) 若线圈有N 匝,则整个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多大?答案 (1)eab = BLIvsin 31 = BL1 L ;3 sin 31=*BL1L2 3 sin 31= 2BS 3 sin 31(2)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由ab 和cd 两部分组成,且 eab = ecd ,所以 e = eab + ecd = BS 3 sin 3 t⑶若线圈有N 匝,则相当于N 个完全相同的电源串联, 所以 e = NBS 3 sin 31例1如图4所示,矩形线圈边长为ab = 20 cm ,bc = 10 cm ,匝数N = 100匝,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 0.01 T .当线圈以n = 50 r/s 的转速从图示位置开始逆时针匀速转动时,求:(1) 线圈中交变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2) 从线圈开始转动起,经0.01 s 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解析 (1)转动角速度3= 2 n n = 100 n rad/s_n 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e = NBS 3 sin(3 t +石)n所以 e = 2 n sin (100n t +石)Vn ⑵经0.01 s 时e = 2n sin(n +石)V =— n V ,负号表示与原方向相反 课堂训练1.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交变电流的图象如图 A .在t1、t3时刻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B .在t2、t4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C .从t1时刻到t4时刻线圈转过的角度为nD .若从0时刻到t4时刻经过0.02 S ,则在1 s 内交流电的方 向改变100次解析 线圈在磁场中从题图位置开始匀速转动时可以产生按余 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对于题图起始时刻,线圈的 cd 边离开纸面向纸外运动,速度方向和磁场方向垂直,产生的电动势的瞬 时值最大;用右手定则判断出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与规定3 .经过时间6所示,由图象可知( )的正方向相同.所以C对.2. 如图8(a)所示,一矩形线圈abed放置在匀强磁场中,并绕过ab、cd中点的轴00'以角速度3逆时针匀速转动.若以线圈平面与磁场夹角45 °时为计时起点,如图(b)所示,并规定当电流自a流向b时电流方向为正.贝U下面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的是()解析t1、t3时刻感应电流最大,线圈位置与中性面垂直,t2、t4时刻感应电流为零,线圈在中性面,磁通量最大.从t1时刻到t4时刻线圈转过的角度为3n /2.从0时刻到t4时刻经过0.02 s,线圈转动周期T = 0.02 s,在1 s内交流电的方向改变100次.D正确.六、课堂小结(2分钟).「定义: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I 「产生: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交变:正弦式交做匀速转动的、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电流<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尸氏血吹或e=E-r.cos祖L 〔图象:正弦(或余弦)函数七、教学反思。
5.1 交变电流

5.1 交变电流
一、交变电流的概念
1、直流电流(DC) 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2、交变电流(AC) 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二、交变电流的产生
交 流 发 电 机 模 型
过程分析
B⊥S V // B
Φ最大 E=0 I=0
中性面
B∥S V⊥B Φ=0 E、I最大
感应电流方向b到a
三、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以线圈经过中性面开始计时,切割边L1 ,另一边L2, 推导任意时刻t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演示 )
e 2 NBL1v sin t
∴
e NBL1L2 sin t
令 Em 则有
L2 又v 2
NBL1L2=NBSω
e Em sin t
e为电动势在时刻t的瞬时值, Em为电动势的最大值(峰值)NBSω
B c
b
c d
c
b K L B A
c
b a
b
b
a
d
d
L
k
L
A
k
a
c K L B A d L
a
d
A
k B
A
B
a
e
Em
T/4 2T/4 3T/4 3π/2 T 2π
t
ωt
o
π/2
π
五、交变电流的种类 (1)正弦交流电 (2)示波器中的锯齿波扫描电压 (3)电子计算机中的矩讨论
线圈转动一周, 多少次经过中性面? 电流方向改变多少次?
c(d)
O a(b)
1.中性面:垂直磁场方向的平面.
(1)线圈经过中性面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φ=BS,但△φ/△t =0最小,( ab和cd边都不切割 磁感线),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
51交变电流说课稿

51交变电流说课稿交变电流5、1《交变电流》说课稿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选修3-2第五章《交变电流》第一节《交变电流》。
交变电流是生产和生活中最常用到的电流,本节是全章的理论基础,是上一章的延续和发展,又是后几节变压器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交变电流和直流的概念,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知道什么是中性面。
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会写出交变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会用图象表示,理解峰值的含义。
本节的能力目标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规律研究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本节的情感目标是体现实验乐趣,进一步提高对新问题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交变电流产生原理和变化规律,中性面,瞬时值,峰值。
难点是对交变电流产生原理的理解。
学生对直流电的学习有一定基础,对交流电了解仅限于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对两种电流的区别不明确。
本节采用演示实验、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方法完成教学。
五、教学流程引人交直流概念设计问题,引导分析设计问题,引导分析针对性演示实验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常见交流电发电机巩固练习并提出问题并提出问题实例展示环节一、演示实验、引入新课(5分钟)实验器材:滑动变阻器、电池(3V)、开关及导线、两个不同颜色(红、绿)的发光二极管、手摇发电机1、装置接直流电源,观察现象?先让正极接A,观察什么颜色的二极管发光,在让正极接B,观察什么颜色的二极管发光?说明:电流由A流入红色二极管亮,电流反向时,绿色二极管亮。
2、装置接手摇发电机,观察现象?组织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得出交变电流和直流的区别,让学生总结交变电流和直流的定义。
即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电流为交流,反之为直流。
利用投影展示220V交变电流和恒定直流的电压和时间的图像波形,进一步加深对交变电流和直流的认识。
提出问题:手摇发电机式怎样产生交变电流的哪?通过以上教学过程的实施,可以避免抽象的理论分析,使学生从感性角度理解交、直流电的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高二物理交变电流1

(二)进行新课
1、交变电流的产生
为什么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线圈里能产生交变电流?
多媒体课件打出下图。当 abcd 线圈在磁场中绕 OO′轴转动时,哪些边切割磁感
线?
ab 与 cd。
当 ab 边向右、cd 边向左运
动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沿着 a→b→c→d→a 方向流动
的。
当 ab 边向左、cd 边向右运
3.几种常见的交变电波形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时,线圈中产生正弦 式交变电流。 2.从中性面开始计时,感应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为 e=NBSω sinω t,感应电动 势的最大值为 Em=NBSω 。 3.中性面的特点:磁通量最大为Φ m,但 e=0。 (四)实例探究 交变电流的图象、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 【例 1】一矩形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并位于线圈平面内的固定轴转动,线圈 中的感应电动势 e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t1 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B.t2 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绝对值最大 C.t3 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的绝对值最大 D.每当 e 转换方向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绝对 值都为最大
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例 2】在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线圈,从中性面开始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以角速 度ω 匀速转动时,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可以表示为 e=Emsinω t。现在把线圈的转速增为 原来的 2 倍,试分析并写出现在的交变电动势的峰值、交变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画出与其相对应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难
点
教
学
演示法、分析法、归纳法。
方
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2·南通中学高二检测)如图5-1-12所示图象中属于交流电的有()ABC图5-1-122.下列线圈中产生了交流电流的是()图5-1-13解析:选BCD.由正弦式交流电的产生条件可知,轴必须垂直于磁感线,但对线圈的形状没有特别要求.图5-1-143.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电动势的e-t图象如图5-1-14所示,则() A.t1、t3时刻线圈通过中性面B.t2、t4时刻线圈中磁通量最大C.t1、t3时刻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最大D.t2、t4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解析:选AD.t1、t3时刻,电动势为零,线圈处在中性面位置,此时磁通量最大,磁通量变化率最小,A对C错.t2、t4时刻,电动势最大,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磁通量为零,B 错D对.4.(2012·沈阳二中高二检测)如图5-1-15所示,一矩形线圈abcd,已知ab边长为l1,bc 边长为l2,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OO′轴以角速度ω从图示位置开始匀速转动,则t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图5-1-15A .0.5Bl 1l 2ωsin ωtB .0.5Bl 1l 2ωcos ωtC .Bl 1l 2ωsin ωtD .Bl 1l 2ωcos ωt解析:选D.因为开始时刻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即从垂直于中性面开始运动,所以开始时刻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最大为E m =Bl 1l 2ω,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形式应为余弦形式,因此在t 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Bl 1l 2ωcos ωt, 故正确选项为D.5.n 匝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线圈面积为S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则从中性面开始转动180°的过程中,平均感应电动势和最大感应电动势之比E ∶E m 为多少?解析:线圈从中性面转动180°,穿过线圈的磁感线方向正好相反,所以ΔΦ=2BS E m =nBS ω,E =n ΔΦΔt =n 2BS πω=2nBS ωπ所以E ∶E m =2π. 答案:2π一、选择题图5-1-161.如图5-1-16所示,一矩形线圈绕与匀强磁场垂直的中心轴OO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引出线的两端分别与相互绝缘的两个半圆形铜环M 和N 相连.M 和N 又通过固定的电刷P 和Q 与电阻R 相连.在线圈转动过程中,通过电阻R 的电流( ) A .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B .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C .大小不断变化,方向总是P →R →Q D .大小不断变化,方向总是Q →R →P 解析:选C.由于MN 换向器的作用,由右手定则可知通过R 的电流方向不变,总是由P →R →Q .故C 选项正确.2.交流发电机在工作时的电动势e =E m sin ωt .若将线圈匝数、线圈面积都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其他条件不变,则电动势变为( ) A .e =2E m sin ωt B .e =4E m sin ωt C .e =12E m sin ωtD .e =14E m sin ωt解析:选B.由电动势最大值表达式E m =NBS ω,N 、S 变为原来的两倍,则最大值变为4E m ,故B 正确.图5-1-173.如图5-1-17所示是一多匝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A.此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e=200sin0.02t VB.此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e=200sin100πt VC.t=0.01 s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D.t=0.02 s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答案:B4.(2012·华南师大附中高二月考)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电动势e=10sin20πt 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0时,线圈平面位于中性面B.t=0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C.t=0时,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速率最大D.t=0.4 s时,e有最大值10 2 V解析:选AB.由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知,计时从线圈位于中性面时开始,所以t=0时,线圈平面位于中性面,磁通量为最大,但此时导线线速度方向与磁感线平行,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速率为零,A、B正确,C错误.当t=0.4 s时,e=10sin20πt V=10×sin(20π×0.4)V =0,D错误.5.一台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在正常工作时的正弦电动势e=2202sin100πt(V),由于超负荷使电枢转速降低了110,这时的电动势是() A.e=2202sin100πt(V)B.e=2202sin90πt(V)C.e=1982sin100πt(V)D.e=1982sin90πt(V)解析:选D.由于超负荷,使电枢转速降低了110,即转速为原来的910,n′=0.9n,所以电动势最大值E′m=NBSω′=NBS2πn′=0.9E m=0.9×220 2 V=1 98 2 V,角速度ω′=2πn′=2π×0.9n=0.9ω=0.9×100 πrad/s=90 πrad/s.6.如图5-1-18甲所示,一矩形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OO′以恒定的角速度ω转动.当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线圈中产生的交变电流按照图乙所示的余弦规律变化,则在t=π2ω时刻()图5-1-18A.线圈中的电流最大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C.线圈所受的安培力为零D.线圈中的电流为零解析:选CD.t=π2ω=T4,此时线圈位于中性面位置,所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B错误,由于此时感应电动势为零,所以线圈中电流为零.线圈所受的安培力为零,A错误,C、D 正确.图5-1-197.(2012·芜湖一中高二检测)处在匀强磁场中的矩形线圈ABCD,以恒定的角速度绕AB边转动,磁场方向平行于纸面并与AB垂直.在t=0时刻,线圈平面与纸面重合(如图5-1-19所示),线圈的CD边离开纸面向外运动.若规定由A→B→C→D→A方向的感应电流为正,则能反映线圈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是下图中的()图5-1-20解析:选C.题图所示时刻CD边垂直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此时感应电流最大,由右手定则,可判定电流方向由A→B→C→D→A,为正方向,综上所述,正确选项为C.图5-1-218.如图5-1-21所示,单匝矩形线圈的一半放在有界匀强磁场中,中心轴线OO′与磁场边界重合,线圈绕中心轴线按图示方向(从上向下看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t=0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规定电流方向沿abcd为正方向,则下图中能表示线圈内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图5-1-22解析:选B.在0~T4内,ab 一侧的线圈在磁场中绕OO ′轴转动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电流方向由楞次定律判断为dcba 且越来越大.T 4~T2内,ab 一侧线圈在磁场外,而dc 一侧线圈又进入磁场产生交变电流,电流方向为dcba 且越来越小,以此类推,可知i -t 图象正确的为B. 9.矩形线圈的匝数为50匝,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5-1-2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5-1-23A .在t =0.1 s 和t =0.3 s 时,电动势最大B .在t =0.2 s 和t =0.4 s 时,电动势改变方向C .电动势的最大值是157 VD .在t =0.4 s 时,磁通量变化率最大,其值为3.14 Wb/s解析:选CD.E m =nB ωS =n Φm ·2πT =50×0.2×2π0.4 V =50π V =157 V ,ΔΦΔt =E m n =50π50Wb/s =π Wb/s =3.14 Wb/s.10.(2012·武汉三中高二月考)如图5-1-24所示,甲、乙两个并排放置的共轴线圈,甲中通有如图所示的电流,则( )图5-1-24A .在t 1到t 2时间内,甲乙相吸B .在t 2到t 3时间内,甲乙相斥C .t 1时刻两线圈间作用力为零D .t 2时刻两线圈间吸引力最大解析:选ABC.甲回路电流的磁场减弱时,由楞次定律知,乙回路将产生与甲同向环绕的感应电流.甲、乙电流之间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甲、乙相吸.同理,当甲中电流增强时,甲、乙互相排斥,故A 、B 选项都正确.t 1时刻,甲中电流产生的磁场变化率为零,则乙线圈感生电流瞬时值为零,而t 2时刻,甲中的电流变化最快,乙中感生电流最强,但此时甲中电流瞬时值为零,所以t 1、t 2时刻,甲、乙电流间相互作用力为零,C 正确,D 错误. 二、非选择题图5-1-2511.圆形线圈共100匝,半径为r =0.1 m ,在匀强磁场中绕过直径的轴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300πrad/s ,电阻为R =10 Ω,求: (1)转过90°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为多大?(2)写出线圈中电流的表达式(磁场方向如图5-1-25所示,B =0.1 T ,以图示位置为t =0时刻).解析:当从题图位置转过90°时,线圈中有最大感应电流.图示位置为中性面,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表明瞬时值e 与t 是正弦关系. (1)E m =nBS ω=100×0.1×π×0.12×300π V =30 V ;I m =E m R =3010A =3 A. (2)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为i =3sin ⎝⎛⎭⎫300πt A.答案:(1)3 A (2)i =3sin ⎝⎛⎭⎫300πt A12.一交流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5-1-26所示,求:图5-1-26(1)当t =100 s 时,电动势的瞬时值.(2)当线圈第一次转到什么位置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为最大值的一半. (3)已知线圈面积为16 cm 2,共25匝,那么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为多少? 解析:由题图可知E m =5 V ,ω=2π2×10-2rad/s =100π rad/s ,则 e =5sin100πt V(1)当t =100 s 时,e =0.(2)当e =2.5 V 时,sin100πt =12,有100πt =π6,故当线圈转到与中性面成π6角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为最大值的一半.(3)E m =nBS ω,有B =E m nS ω=525×16×10-4×100πT =0.4 T. 答案:(1)0 (2)16π (3)0.4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