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与物流网络互动研究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相关 政 策 建 议 。
1 文 献 回顾 与 综 合 评 价 模 型 的 建 立
两 型社会 是一个 复杂 巨系统 , 及 资源 、 境 、 涉 环 经 济 、 会 等 方 面 。 在 两 型 社 会 背 景 下 评 价 区 域 系 统 的 社
在 现 有 区域 协 调 发 展 评 价 指 标 体 系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结合 两 型 社 会 的 内 涵 , 两 型 社 会 和 区域 协 调 发 展 的 内 以
在 一 致 性 为 要 求 , 建 了 区域 协 调 发 展 的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采 用 长 株 潭 城 市群 2 0 2 0 构 0 6 0 8年 的 经 验 数 据 , 选
第2 卷 第 6 8 期 2 1 月 0l 年3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Vb128 N 0 O . .6 M a . r2O1 1
Sc e e& Te h l g r g e sa dPolc inc c no o y P o r s n iy
两 型 社 会 视 角 下 的 区域 协 调 发 展 评 价 研 究
会 ( 口 ) 协 调 发 展 _ 。 人 的 8 l
陈 晓 红 、 焕 新 等 州 指 出 : 型 社 会 作 为 国家 在 吴 两 新 的发 展 阶段 的 重 大 战 略 布 局 , 由工 业 文 明 向生 态 是 文 明的 转 型 , 在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各 个 方 面 , 实保 护 是 切
和 合 理 利 用 各 种 资 源 , 高 资 源 利 用 率 , 尽 可 能 少 的 提 以 资 源 消 耗 和 环 境 代 价 , 得 最 大 的 经 济 效 益 、 会 效 益 获 社 和 生 态 效 益 , 现 人 与 自 然 和 谐 发 展 、 济 社 会 可 持 续 实 经 发 展 。 De eea r 指 出 , 境 友 好 型 社 会 是 指 在 现 有 k tlee 环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发展战略

包 括 对 社 会 资 源 与 自然 资 源 的 节 约 , 以减 少 投 入
成 本 ,获 得 更 多 利 润 。
一
中不 一定 都 能 具 有 战略 优 势 。如 重 点 支持 高新 技 术 产业 跨 越 式 发展 战 略 ,长株 潭 城 市群 的高新 技 术 产 业 规 模 明 显 偏 小 , 产 业 集 群 度 明 显 不 够 ,再 加 之地 理 位 置 等诸 多 因 素影 响 ,长株 潭 城 市群 并 不 具 有 武 汉 城 市 圈 一 样 的 竞 争 战 略 优 势 , 更 不 用 说 去 与 浦 东 新 区 、滨 海 新 区 等 地 相 比 。 本 文 基 于 “ 型 社 会 ” 发 展 中 企 业 、政 府 与 社 会 行 为 和 长 株 两 潭 城 市 群 具 体 特 点 进 行 分 析 , 旨 在 提 出 一 些 因 地 制 宜 的 发 展 战 略 , 以求 为 长 株 潭 “ 型 社会 ”发 两
方 面 ,就 社 会 资 源
( 文主要 指 人力 资源 ) 本
来 说 ,企 业 总 是 在 能 够 维 持 正 常 生 产 的 前 提 下 减
少 对 社 会 资 源 总 量 的 需 求 。 而 政 府 与 社 会 为 了促 进 就 业 总是 想 办 法增 加 企 业对 社 会 资 源总 量 的需 求 ,有 的地 方 政 府甚 至 采 取对 企 业 少 征税 的办法 来 激 励 企 业 增 加 对 社 会 资 源 的 需 求 。 事 实 上 , 当 企 业 增 加 人 数 所 需 的 成 本 大 于 增 加 人 数 所 获 的 收 益 ( 括政府 对 企业 的减税 量 ) 出于利 润最 大化 包 , 的考 虑 ,企 业 是 不 愿 意 再 增 加 人 力 资 源需 求 的 。 这 里 的 政 府 行 为 与 社 会 行 为 的 表 现 是 一 致 的 ,都 希 望 企 业 增 加 对 人 力 资 源 的 需 求 ; 但 企 业 行 为 与 政 府 和 社 会 行 为 的 表 现 却 是 不 一 致 的 ,企 业 总 是 希 望 在 产 出 一 定 的 条 件 下 尽 量 减 少 对 人 力 资 源 的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Ab t a t : t rt ec mpr h n i e c o d n t e r f r p o r m f u a e r p ltn Ar a h s e n a t o ie , e s o l sa ls e c n e t s r c s Af h o e e e sv — o r i a i —e o m r g a o h n M to o ia e a e u h rz d W h u d e t b ih n w o c p s v W b
20 年 1 月 1 07 2 4日,经国务院 同意 ,国家发改委正
共 安全体 系 ,等 等 。 另一方面是对外联动 。 武汉城市 圈和长株潭城市群 是 中部地区规模较大的城市群 ,同期获批 “ 两型 ”社会 建设试验区 。 武汉城市圈要加快 发展 ,必须与长株潭城 市群携手共进 。 长株潭的文化产 业 、武汉的动漫创意产 业在中部独树 一帜 ,在 全国具有重 要影响 力和品牌效
谢 平 楼
(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郴州 4 3 0 ) I - 0 0 2
[ 摘要] 株潭城市群 “ 长 两型社会”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点,有诸多显著优势,推进长株潭城市群 “ 两
型社会”建 设,意义重 大。 着力发展 “ 应 两型”产业 ,推进城 乡统筹发展 ,着力节能减排 和科枝发展 ,加快体
a d n w ta e i si r e o b i e o r e c n e v n n nv r n n e sr tg e no d rt u l a r s u c — o s r i g a d e i me tfi n l o it . d o n ・re d y s c e y Ke wo d : u a e r p lt nAr a Co y r s W h n M to o i e ; mp e e sv - o r i a i e r f r r s u c ・ o s r i g a d e v r n a r h n i e・ o d n tv - e o m; e o r e- n e v n n n io me tfi n l o it c - c n -re d y s c e y -
基于共生视角的长株潭区域物流合作协调机制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长株潭区域物流合作协调机制研究摘要:本文以长株潭区域物流合作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共生思想,利用其合作具备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条件和必要性,形成一个通过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角、多方参与方式设立政策机制、市场机制、自组织制、信息共享机制等通力合作的混合长效机制。
关键词:共生长株潭区域物流合作协调机制1 长株潭区域物流合作的条件一是地理位置条件优越。
从全国范围来看,长株潭城市群地处泛珠三角经济区、京广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能直接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双重辐射,兼具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征;从城市空间发展结构看,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既有绿色带隔离,又有高速公路网联接,内部结构紧凑,城市综合体特点明显,是湖南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核心地区,三市土地总面积占全省13.3%,人口占湖南省总人口19.6%[1]。
二是政府政策层面的支持。
中部崛起战略和“两型社会”建设从宏观和中观角度推进了长株潭经济多中心共生发展的低碳化和互动化,为物流产业发展注入新机遇和政策优势。
从2002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各种合作框架,特别是实施的《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等政策都为多中心物流协调发展提供产业政策支持,同时刻不容缓要求区域内水陆交通运输方式、水陆通道和不同物流节点间的合理配置,消除商品流通的城市间障碍,共同打造一个和谐协调发展的点、线、面网络一体化的区域物流战略格局。
三是区内资源、功能互补,联动发展。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长沙的工程机械、汽车及电子信息,株洲的轨道交通设备、有色冶金、陶瓷,湘潭的机电、钢铁等有较为明显的产业优势。
从产业发展特色看,长沙的第三产业较为发达,株洲、湘潭则是以传统重化工业为主。
2 共生视角下的长株潭区域物流合作协调的必要性共生源于生物学,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要素构成。
在任一共生体中,共生体均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要素组成[2](如图1所示)。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现状研究——基于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视角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对传统生产生 活方式的理论反思
一
、
西方生 态运动经 历了一段 由浅 入深的过程 。早期公 民运
早在上世 纪 6 年 代的西方 , 工业化 与城市化 生产生 动 、 0 传统 修法立法 等环境改 良措施 只是 “ 小修小补 ” 无法根本遏制 , 活方式 的反生态本 质或不可持续 性特征 已暴露无遗 ,大规模
和挑战 。生态社会 主义经过半个世 纪的发展 已逐渐成 熟 , 其理 关系 , 力求 找到实现生 态社会主义 的现实方案和途径 , 以构建 论 和实践特别是 其生态 和谐 发展观思想 对长株潭 城市群建设 人类社会与 自然和谐 发展 的新型社会主义社会 。至少可以从 自 “ 两型社会 ” 具有重要 的启示作用。 然生态 领域 和社 会生态领域 两个角度着重考察 生态社会主义
Two o in e o it i i g - re t d S ce yBu l n d
— - - - - - — —
Ba e n t eP r p cieo e tr c . o il m s d o e s e t f h v W sen E o. c ai S s
第 1 卷第 6 1 期 21 年 1 0 1 2月
湖 南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I o 瓜NA . I OF Ⅲ ) N 卫 IS R Om NA 舳 U T Y P .C I I E =N C l
V0. 1 No 6 11 .
De .2 1 c 01
长株潭城市群“ 两型社会” 建设现状研究
UU L-u LU B o g o ijn I a— u -
(hn SaU iesyoSi c &T cnl yC agh 4 0 1 , u a) C ag h nvri c ne eh o g。 hnsa 10 5 H n tf e o n ’
为和谐“两型社会”打造黄金水运通道——长株潭及湘江流域水运发展对策研究

具 有 集 运 输 管 理 中转换 装 装 卸 仓 储 多 式 联 运 物 流 配 运 等 功 能干
,
一
、
,
,
体 的新 型 港
2020
,
口
。
岳 阳 港 通 过 城 陵矶 港 区 松 阳 湖 码 头
口
、
运 输现 代 化。
一
建设 到
年 将 成 为 长 江 中游 新 型 现 代 化 港
预计到
2 0 15
,
航 道 条件 得 到 改 善 港 口 吞 吐 能 力 显 著 提 高 运 力规 模 实 力 日
益增强
。
2007
年全 省水路 货运 量 港
、
口
吞 吐 量 分 别达 到 7 0 0 0
,
约 化 程 度 不 断 提 高 服 务 意 识 不 断增 强 竞 争 实 力 不 断 提 升
, , ,
3 万 吨和 9 0 0 0 万 吨 。 全 省 1 0 5 个 港 口 中 湘 江 流 域 占 1 / 其 中
维普资讯
创 新探 索
经 营 策划 J IN G Y
IN G C E H U A
水 运 是 国 民经 济 重 要 的基 础 性和 服 务 性产 业
“ ”
。
当前
,
流 资源
。
根据 十
一
“
一
五
”
规划 长株潭及 湘江 流域水 运 基 础设
, 。
湖 南 正 在 实 施 富 民 强 省 和 中部 崛 起 战 略 加 快 长 株 潭 两
, , ,
亿 吨和
2
屯 亿Ⅱ
.
。
2005
~
2 0 10
“两型”社会背景下绿色物流发展水平评价——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郭毓 东 ,刘 珊 ,李咏 兰
( 湖南工业大学 科技学院, 湖南 株洲 4 20 ) 10 8
【 要】 运 用层次分析法、 摘 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对“ 两型” 背景 下的长株 潭城 市群绿 色 流发展水平进行实证 社会 物
分析, 得出结论 : 潭“ 长株 两型” 社会城 市群绿 色物流发展水平的整体评价是 良好 的, 呈上升发展趋势 ; 色物流体 系发展的过 绿 程 中较注重对绿 色物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追求。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对于新能源开发 、 可再 生资源资源回收利 用和物 流环境生态化改造的投入仍较少 ; 色物流发展 中所体现的国家物流政策及配套指标所 占的比重仍较低 。 明国家的物流政 绿 说 策及 配套仍有较大的上升空 间, 特别是绿 色物流的信 息化水平仍需较 大的投入和提 高。
一
、
引言
建了绿色物流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杜道华将层次分析法 应用于绿色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权重确定 ,叶文忠分析
G UO Yu o g L U S a , I n ln d n , I h h L Yo ga
A s atT e mpia aa s te ee p et vl r n oi c h ns - hzo - i tn 知m bt c: h hclnl io h vl m nal edg e g tsn agl Z uhu X a a 遵 蒯 ∞snt n r e ys f d o l e e l s iC i m g n a e o- i hc
ifr t n z t nlv l f r e o it ss ln e a g c l n e t n a di r v me t no ma o i i i a o e e o g e nlgs c t l e dlr e a eiv sme t i i s n mp o e n .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长沙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d i1 . 6 /i n10 - 3 1 0 90 .0 o :03 9js . 6 4 1 . 9 .s 0 2 .50 6
长株潭“ 两型" 社会建设 中的 长沙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To S ud n Ch ng h t v l p n fEc n m i n o i lCo r n to t y o a s a Ciy De eo i g o o o c a d S ca o di a i n
发 展 与社 会 和谐 发 挥 示 范 和 带 动作 用
1 长 沙市 经 济社 会现 状 :
作 为长 株 潭 城 市 群 龙头 的长 沙 . 近年 来 . 济 社会 经 持 续 快 速 发 展 2 0 0 7年 . 沙 市 全 年 实 现 地 区生 产 总 长 值 f D ) 02 亿 元 。 G P 21 . 9 5 比上 年 增 长 l. . 幅 提 高 6% 增 0 1 . 2个百 分 点 . 速 为 19 增 9 4年 以 来 的最 高 水 平 G P 在 D
i a g h Zh z o n a g a “ n Ch n s a, u h u a d Xi n t n Two Ty e ’ S ca n tu t g p s’ o ilCo sr ci n
吴迪 WuD : i李政 L Z e g i h n
( 潭 大学 , 潭 41 15) 湘 湘 10 ( a ga iest Xin tn4 1 0 C ia Xin tnUnv ri y, a ga 1 1 5, hn )
统 的 问题 . 称 为 “ 略 与决 策 实 验 室 ” 广 泛 应 用 于 区 被 战 .
域、 城市 、 社会等宏观系统 的模拟与规 ̄ i ] 。因此 , 1l l 我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与物流网络互动研
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本文运用经济一体化与现代物流的发展特点分析了影响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的物流因素,提出了合理的物流网络互动对促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的作用,并根据上述内容,就加快长株潭物流网络互动发展的对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物流两型社会物流网络长株潭
一、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城市规模以空前速度扩展,新城市纷纷涌现。
在一些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里出现了一种新的城市形态城市群。
城市群是指集中在一定地域内,规模和职能各不相同,但交通便利,彼此联系密切而又有绿带相隔、相对独立的若干城市和城镇。
“天然绝配”的长株潭三市,是联结东西,贯穿南北,处于中国南方交通的十字枢纽位置。
均位于湖南东北部,呈“品”字型分布,彼此相距不到50公里,湘江贯穿而过。
除了地缘上的紧密,三市在社会、经济上也存在诸多联系。
当前,纵观全国区域经
济布局,长株潭正处在中部过渡地带,受到几大经济圈的叠加影响:以武汉为核心的武汉经济圈、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华南经济圈,和以长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华东经济圈。
但是由于空间距离的限制,长株潭在几个大经济圈的边缘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虽然取得了“五同”、产业逐步聚集等成效,但现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十分彻底。
2007年12月14日,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湖南人民除了成功的喜悦外,心里还装满了沉甸甸的思考。
长株潭两型社会是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简称。
“两型社会”建设主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资源和环境为基点对三市进行有机规划和布局。
在一体化进程中,长株潭采取了不少措施,但各个方面还是存在严重的不足。
因此,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的同时,如何合理地实现长株潭三市物流网络互动,亟待我们去研究。
二、物流网络互动促使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下一步如何改、
怎么试、资源如何节约、产业怎么转型、如何加快一体化进程等问题一直考验着湖南人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长株潭物流网络互动其实就是一种聚集经济,是人流、商流、资本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在一起的规模化生产,以生产的批量化和连续性为特征。
但是,聚集不是目的,要素的聚集是为了商品的扩散,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贸易做保障,生产的大量产品就会堆积在狭小的空间里,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难以实现,两型社会的建设就会收到阻碍。
因此,在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发展进程中,合理的物流网络互动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降低运行成本,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
物流业之所以能够显著降低交易成本,主要是因为,现代物流业的主体是由诸多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网络体系。
以点状松散存在的要素组成物流网络后,原来点和点、要素和要素之间偶然的、随机的关系随之变成网络成员之间的稳定的、紧密的联系。
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物流网络,不仅可以减少组成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减少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和要素的成本,还可以放大各要素的功能,提高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
(二)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优化产业结构
现代物流的实现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培育并集中物流企业,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区域物流业形成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现代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
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发达国家的实践还表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既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此外,现代物流业将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都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第三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代物流还有利于对分散的物流进行集中处理,量的集约必然要求利用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进行协调和管理。
相对于分散经营、功能单一、技术原始的储运业务,现代物流属于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具有资产结构高度化、技术结构高度化、劳动力高度化等特征。
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立现代物流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
(三)促进以长沙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形成和发展
一般来说,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而且
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城市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城市扮演着“中心地”或“增长极”的作用,以其为核心枢纽将其他地域“极化”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所以在此意义上讲,现代物流所辐射的经济区域属于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提出的“极化区域”。
现代物流对于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形成,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有利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吸引外资,有利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网络化的大区域市场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有利于城市的整体规划,有利于减少物流对城市环境的种种不利影响。
三、加快长株潭物流网络互动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当前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发展进程,加快长株潭物流网络互动发展应从以下五个方面下手:
(一)建立制度化物流网络互动的协调机制
根据国外现代物流发展的经验说明,物流网络互动必须有强有利的组织保证和协商机制。
因此,长株潭三地政府的各个物流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牵头组成
物流产业地区发展协调小组,就协同各地区物流发展产业政策,整合长株潭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产业链条,合作建设大型物流基础设施、消灭地方保护主义等共同重大课题进行全面的交流、磋商与共同发展,实现了产业对接、交通对接和规则对接。
通过协调机制,逐渐实现城市和城市之间、线路和结点之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配置,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消除贸易壁垒和商品流通的地区障碍,共同打造商品流通一体化格局,建立功能完善、覆盖面广的物流网络。
(二)合理规划物流体系
物流体系的规划是配合长株潭两型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物流体系的规划应制定以长株潭物流基础平台为重点的包括铁路、公路和水路在内的综合干线网络,特别是各地区节点的位置与规模的规划,同时还要有相应的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
物流规划应着重于解决地区的物流规模布局和发展顺序,提供融资、土地、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在统筹考虑交通干线、主枢纽规划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查生产力布局、物流现状,根据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可能,在区域范围内规划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用地规模与未来发展。
要限制三市各自盲目、重复新建市场的行为,创造条
件按产业一体化的要求整合现有市场,优化市场布局。
(三)以多式联运为目标优化长株潭物流网络
从长株潭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出发,整合三市内的客户资源、交通运输资源、仓储资源及信息资源,推行多元化运输模式,提高多式联运比例,让各种运输形式既竞争又协作,通过货主自由选择,形成货运量均衡的交通运输体系,以求整体运输的效率化。
在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条件下,继续优化港口、公路、铁路等物流交通网络建设,特别是应争取实现区域内无断点交通,如积极提升湘江各港口的复合运输能力,注重发展株洲铁路运输能力,加强三市间公路的横向连接。
搞好区域物流据点布局和城区集配送据点建设,实现干线公路运输与城区配送的功能转换。
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口,加快长株潭物流网络互动节奏。
12下一页欢迎浏览更多论文联盟首页→ 经济论文→ 经济学→ 地方经济文章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