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中学“三主五环”金色课堂八年级生物教学案授课时间1第六节

合集下载

京改版八年级上册第十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发育教学设计

京改版八年级上册第十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发育教学设计
b)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注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探究能力等。
c)定期进行总结性评价,检验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4.教学支持:
a)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网络资源等,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
b)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养。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为后续学习生物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身的生理变化充满好奇,对生殖和发育的知识有一定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已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够理解生殖和发育的基本概念。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在理解某些抽象、复杂的生物学现象时仍存在困难。
b)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降低学习难度。
c)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d)重视学生的参与,鼓励他们提问、发表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3.教学评价:
a)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小测验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b)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针对青春期发育的特点、受精过程等方面展开讨论。
2.教学内容:
a)学生分组讨论青春期发育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b)对受精过程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精子和卵细胞如何结合形成受精卵。

2013秋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公开课教案】(125页)

2013秋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公开课教案】(125页)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教学难点:水螅的捕食和体型,血吸虫生活史●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观看海底景象。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设计意图:通过美丽的海底景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二、互动授课腔肠动物学生自学教材第3-4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3.水螅身体结构是由什么构成?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4.水螅如何完成捕食和御敌?5.结合水螅身体结构,阅读“观察与思考”,推测水螅是如何消化和排泄的。

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各种腔肠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

学生讨论并熟记。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设计意图:在授课中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速记,分工合作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努力的喜悦二次备课三、扁形动物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前三段,就涡虫的生活环境,结构形态及主要的生理功能。

回答下列问题:1、涡虫生活在哪里?样子如何?2、涡虫的形态有何特点?有何意义?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讲解。

五环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6.1.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五环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6.1.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陕西省西安市五环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6.1.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西安市五环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6.1.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西安市五环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6.1.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遵循2011版《课程标准》的理念,按照其上边的要求进行设计。

由于本节课涉及的植物和动物的类群较多,知识容量较大。

在设计本节课时,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体验基本的分类方法上,通过学生的分类活动来学习分类的方法,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组内互助,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思路:本节课首先让学生从生活体验中之间感受分类的意义,认识到分类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课本97页六种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逐渐建立起分类的方法模型,并能够用表解的方式呈现分类的过程,理解植物分类的依据;接着让学生将初步建构起的分类方法迁移应用到动物分类上,学习用表解的方式对教材中提到的动物素材进行分类,进而建构重要概念——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从而突破重点和难点。

【学习内容分析】《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通过前五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界的概貌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对各类群有了许多感性认识,学生已经了解了植物、动物以及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类群的特征,这就为学习生物的分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既是对前面所学的生物圈中的各类生物的回顾、总结,让学生对整个生物界的全貌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从中学习科学的分类方法,同时也对后面将要学习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本质、意义打好了基础。

金星中学“三主五环”金色课堂八年级生物教学案授课时间1第七节

金星中学“三主五环”金色课堂八年级生物教学案授课时间1第七节

金星中学“三主五环”金色课堂八年级(上)生物教学案主备:黎雄审核:_______ 授课:_______ 上课时间:_______ 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学习目标:1、掌握哺乳动物的典型特征(重点)2、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重点、难点)一、课前自研: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__________;胎生哺乳;牙齿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分化。

2、草食动物(如兔、牛、羊)的牙齿只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分化,而肉食动物的牙齿(如狼、虎、豹),除了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外,还有__________的分化。

3、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系统和感觉器官高度发达,这样能够灵敏地感知__________的变化,对环境的__________及时作出反应。

二、小组互动:1、哺乳动物的胎生哺乳、牙齿的分化有何生理意义?2、门齿、臼齿、犬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有些动物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危害,你认为怎样做最好?(提示:斩尽杀绝、顺其自然、大力培养天敌、合理防控)三、汇报展示:自研:第1、2、3小题互动:第1、2小题四、质疑评价:哺乳动物都只能在陆地上生活吗?试举例说明五、反思检测:1、下列哪次不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A牙齿的分化 B胎生哺乳 C体温恒定 D体表被毛2、蝙蝠能在空中飞行,但不属于鸟类,而属于哺乳类,主要理由是()A能用超声波定位 B四肢有爪 C胎生哺乳 D都不对3、狼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其中有撕裂食物作用的是()A门齿 B臼齿 C犬齿 D门齿和犬齿4、哺乳动物的结构和行为比爬行动物更复杂和高等,这有利于()A获得配偶 B抚育后代 C获取食物 D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5、有些动物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危害(如蝗灾、鼠疫),为了生态平衡,人类应当()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自己生病了A彻底消灭有害动物,以绝后患 B顺其自然C大力饲养有害动物的天敌 D合理防控有害动物的数量和比例。

金星中学“三主五环”金色课堂八年级(下)生物教学案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

金星中学“三主五环”金色课堂八年级(下)生物教学案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

金星中学“三主五环”金色课堂八年级(下)生物教学案主备王楚新审核:_______ 授课:_______ 上课时间:_______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学习目标;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通过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和实验结果的统计,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一、课前自研:1.由于过度繁殖,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

2.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活下来,并将这些变异给下一代,有的个体则容易被。

3.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4.(滨州中考模拟)下图为长颈鹿的长颈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 从图中可以看出,古代的长颈鹿的前肢和颈,有的长,有的短,出现以上个体差异的原因是长颈鹿的祖先产了。

(2) 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保留下来,而颈和前肢短的个体被淘汰了,原因是。

(3) 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到了作用。

(4) 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逐渐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是与环境的变化是。

(5) 生存下来的个体是通过来积累其特性的。

二.小组互动:1.阅读教材P58的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观察图Ⅶ-24和Ⅶ-25后,请回答1950年时哪种颜色的桦尺蠖易被发现?这里有几种桦尺蠖?__________(2) 引起曼彻斯特两种桦尺蠖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和观察教材P59---62的内容和图片,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在教材上标出保护色的概念和作用。

你能举出一些动物保护色的例子吗?(2)模拟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得出结论:3.讨论;(1)、第一代和第五代中,哪种颜色的纸片“幸存者”最多?这与纸片的颜色有什么关系?(2)、通过上面的模拟实验,你能推测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吗?从中你能简单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吗?(3).概括出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9.1生殖系统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19.1生殖系统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在课前自主探索环节,我发布了预习任务,提供了预习资料,并设计了预习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提前了解新课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同时,这种方式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课中强化技能环节,我通过导入新课、讲解知识点、组织课堂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殖系统和受精作用的知识。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掌握相关技能。同时,这种方式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1.生命观念:通过学习生殖系统和受精作用,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念,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过程的重要性。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生殖系统和受精作用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探究:鼓励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加深对生殖系统和受精作用的理解。
4.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对生殖健康和社会责任的认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并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作业并提供反馈,指导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拓展学习: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拓展资源进行深入学习。
-反思总结: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思考自己的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精囊腺:分泌利于精子活动的黏液。
-前列腺:分泌黏液,帮助精子运行。
2.女性生殖系统: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是受精作用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பைடு நூலகம்所。
-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3.受精作用:
-精子和卵子的相遇。

初中生物第三节讲解教案

初中生物第三节讲解教案

初中生物第三节讲解教案学科:初中生物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掌握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3. 能够分析植物细胞分裂在生物生长和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教学难点:1. 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教学准备:1. 教材《生物》八年级上册。

2. 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3. 植物细胞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内容,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 提问: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

2. 讲解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3. 重点讲解有丝分裂的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的特点。

4. 讲解植物细胞分裂在生物生长和发展中的作用,如细胞数量的增加、组织的形成等。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3. 学生动手操作植物细胞模型,加深对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植物细胞分裂的重要性。

2. 提问:植物细胞分裂有哪些实际应用?3.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并讲解相关应用。

五、布置作业(5分钟)1.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2. 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中的细胞分裂现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使学生了解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

通过讲解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细胞分裂的基本知识。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通过讨论和动手操作,加深了对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

在总结与拓展环节,学生能够联系实际,了解细胞分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 第一节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第1课时)教案 (1)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 第一节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第1课时)教案 (1)

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植物的要紧类群及特点。

2.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

3.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

能力目标1.培育学生养成观看的适应,具有动手操作的能力2.培育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培育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类绿色植物的情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说出植物的要紧类群及其特点。

2.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3.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

三、教学难点1.说出植物要紧类群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2.说出植物各类群之间的彼此关系。

四、教具预备:教师预备:搜集一些不同类群植物的图片,录像。

搜集一些松树的球果。

周密的教学设计,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备:1.以小组为单位,6人一组,由学生自己选出组长。

利用课余时刻到大自然中观看各类绿色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并搜集一些实物。

若是你所在的地域有松树,别忘了也搜集它们的球果。

2.通过报刊、杂志和网站,搜集一些有关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方面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和录像)教学方式:小组讨论、合作探讨、实验法教学进程:1、导入新课: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几种常见的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试探问题:(1)你熟悉图片中的哪些植物?比较它们的形态和生活环境,你发觉了什么问题?(2)你还搜集到哪些植物图片?(学生上前展现图片)学生经小组讨论,达到共识:植物形形色色,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各异,植物世界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引入新课。

设计思想在欣赏图片的进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和主动性,培育学生的观看能力和试探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新课教学:活动一:藻类植物(1)创设情境:一个学生出示一个水已经变绿的鱼缸,然后提出问题:若是养鱼缸长时刻不换,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同窗们想一想,这是什么缘故?引发其他学生们的议论,有的说是鱼排出的粪便染绿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星中学“三主五环”金色课堂八年级(上)生物教学案主备:黎雄审核:_______ 授课:_______ 上课时间:_______ 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六节鸟类
学习目标:1、掌握恒温动物、变温动物的概念(重点)
2、掌握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征有哪些?(重点、难点)
3、了解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点)
一、课前自研:
1、恒温动物是指体温不随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

如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动物名称)。

2、变温动物是指体温随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

如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动物名称)。

3、鸟类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__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__。

有__________无__________,主要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辅助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

4、鸟类的身体呈__________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鸟类的骨骼_____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

长骨中空,从而减轻体重便于飞行。

__________发达,可有力的牵引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二、小组互动:
1、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
2、试述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3、鸟类是特有的一类具有双重呼吸的动物。

这对鸟类的飞行生活有何好处?
三、汇报展示:
自研:第1、2、4小题
互动:第1、2、3小题
四、质疑评价:
1、理解气囊的辅助呼吸作用,它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2、鸡、鸭、鹅、企鹅、鸵鸟不会飞,它们也是鸟类吗?
五、反思检测:
1、鸟类是用头部前端坚硬的角质()来啄取食物的。

A嘴 B牙齿 C喙 D口
2、体温相对恒定的动物是下列哪一项()
A鱼类和两栖类 B两栖类和爬行类 C鸟类和哺乳类 D鸟类和爬行类3、家鸽的食量很大,消化能力强的原因主要是()
A家鸽的呼吸旺盛 B体温高而恒定 C喝的水多 D适于飞行时消耗的能量多4、鸟类的呼吸特点是()
A只在吸气时,肺内进行了气体交换 B只有呼气时,肺内进行了气体交换C吸气和呼气时,肺内部进行了气体交换 D气囊和肺均能进行气体交换
5、到秋天或冬天,有些林区和公园的树杆上,人为设置了一些饲养台和人工鸟巢,它们的主要作用是()
A捕捉其他鸟类 B招引其他鸟类到鸟巢中繁殖
C防止其他不会筑巢的鸟类不会冻死 D为鸟类提供食物和保护鸟类免受敌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