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溶液的计算和配制

合集下载

溶液的计算及配制

溶液的计算及配制

(2010·黄冈)将 100 g Na2CO3 溶液和 153.7 g BaCl2 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过 滤,得滤液的质量为 234 g。求:
(1)反应后生成的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 (2)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计算题。这类题在考试中经常作为压轴题出现。解题时要先确 定题目中所发生的反应,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已知量的质量求出溶质的质量,根据溶质的 质量分数的定义可求出结果。本题要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沉淀 BaCO3 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溶 质质 的的 质质 量量 分数 2.溶液稀释问题。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得:m浓溶液×a%=m稀 溶液×b%。 3.饱和溶液。可根据溶解度计算,公式为:溶质质量分数=100S+S×100%。
考考点点二 二溶溶液液的的配配制制
1.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装瓶、存放。 2.浓缩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4)盐酸等很多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酸溶液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用化
学符号表示)。
【解析】本题考查了盐酸溶液的性质和稀释。盐酸的溶质是HCl。将质量分数为36%的 盐酸稀释至3%,可利用溶液稀释公式计算,即m1×36%=120g×3%。浓盐酸的质量分数 会逐渐减小是由于盐酸的挥发性。
【答案】4.5 495.5
常温下,将 15 g 氯化钠加入到 60g 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B) A.15% B.20% C.25% D.33.3%
(2010·海南)
右图是浓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回答:
(1)该浓盐酸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的配制计算方法与实例

溶液的配制计算方法与实例

溶液的配制计算方法与实例溶液的配制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操作之一,正确的配制溶液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介绍溶液的配制计算方法与实例,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准确计算和制备所需浓度的溶液。

一、溶液配制前的准备在进行溶液配制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个要素:所需浓度、所需体积、溶质的分子量以及溶剂的密度。

根据这些要素,我们可以通过溶液的配比计算来确定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二、溶液配制计算方法1.质量百分比(w/w)计算方法质量百分比是指溶液中溶质质量占整个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如下:质量百分比(w/w)=(溶质质量 / 溶液总质量)× 100%例如,我们需要配制质量百分比为20%的盐酸溶液,溶液总质量为50g。

根据计算公式,可以得出盐酸的质量为10g。

2.体积百分比(v/v)计算方法体积百分比是指溶质体积占整个溶液总体积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如下:体积百分比(v/v)=(溶质体积 / 溶液总体积)× 100%例如,我们需要配制体积百分比为5%的乙醇溶液,溶液总体积为200mL。

根据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乙醇的体积为10mL。

3.摩尔浓度(mol/L)计算方法摩尔浓度是指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单位为mol/L。

计算公式如下:摩尔浓度(mol/L)=溶质摩尔数 / 溶液体积(L)例如,我们需要配制浓度为0.1 mol/L的硫酸溶液,溶液体积为500mL。

根据计算公式,可以得出硫酸的摩尔数为0.05mol。

三、溶液配制实例下面以计算溶液配制实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配制计算方法。

实例1:计算质量百分比溶液的配制我们需要配制质量百分比为10%的氯化钠溶液,溶液总质量为100g。

根据质量百分比计算方法可得,氯化钠的质量为10g。

因此,我们需要称取10g氯化钠并加入适量的溶剂,搅拌溶解即可得到所需溶液。

实例2:计算体积百分比溶液的配制我们需要配制体积百分比为25%的氨水溶液,溶液总体积为200mL。

溶液配置

溶液配置

实验常用试剂配置1.铜标准贮备溶液:称取1.000±0.005g金属铜(纯度99.9%)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20ml1+1硝酸,加溶解后,加入10ml1-1硫酸并加热至冒白烟,冷却后,加水溶解并转入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缓。

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铜。

2.铜标准溶液:吸取5.00ml铜标准贮备溶液于1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标线。

此溶液每毫升含5.0μg铜。

3.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0.2%(m/v)溶液:称取0.2克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三水合物(C5H10NS2Na •3H2O,或称铜试剂cupral)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用棕色玻璃瓶贮存,放于暗处可用两星期。

4.EDTA-柠檬酸铵-氨性溶液:取1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二水合物(Na-EDTA•2H2O)、2.5g柠檬酸铵[(NH4)3•C6H5O7],加入100ml水和200ml浓氨水中溶解,用水稀释至1L,加入少量0.2%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用四氯化碳萃取提纯。

4.1EDTA-柠檬酸铵溶液:将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二水合物(Na2-EDTA•2H2O)20g柠檬酸铵[(NH4)3•C6H5O7]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加入4滴甲酚红指示液,用1+1氨水调至PH=8~8.5(由黄色变为浅紫色),加入少量0.2%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用四氯化碳萃取提纯。

5.氯化铵-氢氧化铵缓冲溶液将70g氯化铵(NH4Cl)溶于适量水中,加入570ml浓氨水,用水稀释至1L。

6.甲酚红指示液0.4g/L:称取0.02克甲酚红(C21H18O5S)溶于50ml195%(v/v)乙醇中。

7.碘溶液C=0.05mol/L:称12.7g碘片,加到含有25g碘化钾+少量水中,研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8.丁二酮肟[(CH3)2C2(NOH)2]溶液5g/L:称取0.5g丁二酮肟溶解于50mL浓氨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9.丁二酮肟乙醇溶液,10g/L:称取1g丁二酮肟,溶解于100mL乙醇(3.4)中。

标准溶液的配置和标定时的计算

标准溶液的配置和标定时的计算

标准溶液的配置和标定时的计算一、配制时的计算1、用固体试剂配制(不纯试剂应乘以百分含量)G=E×N×V/1000式中:G——应称固体试剂的克数N——欲配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E——固体试剂的克当量V——欲配标准溶液的毫升数2、将溶液用水稀释到欲配标准溶液的浓度(该公式基于稀释前和稀释后溶质相等)V2=N1×V1/V2式中:V2——应取已知浓溶液的毫升数V1——欲配标准溶液的毫升数N1——欲配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2——已知浓溶液的当量浓度3、由已知比重的浓酸配制所需浓度的酸V2=E×N×V1/(D×P×1000)式中:V2——应取浓酸的毫升数E——浓酸的克当量N——欲配酸的当量浓度D——浓酸的比重P——浓酸的百分含量V1——欲配酸的毫升数4、用两种溶液混合,配制成这两种溶液之间的任一浓度的溶液(也适用于用水稀释浓溶液)V1=N-n V2=N O-N式中:V1——应取浓溶液体积的基数V2——应取稀溶液体积的基数N O——浓溶液的浓度N——欲配溶液的浓度n——稀溶液浓度(用水稀释则n=0)二、标定时的计算1、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标定N2=N1×V1/V2式中:N2——被标定的标准溶液的浓度N1——已知标准溶液的浓度V1——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毫升数V2——被标定的标准溶液的毫升数2、用固体基准试剂标定N=G×1000/(E×V)式中:N——被标定的标准溶液的浓度G——标定时称取基准物质的克数E——基准物质的克当量V——被标定的标准溶液滴定时消耗的毫升数三、浓度补正计算1、用浓溶液将稀溶液向浓的方向补正△V =(N-N0)/(n-N)V式中:△V——应补加浓溶液的毫升数N——补正后要求的浓度N0——补正前稀溶液的浓度n——浓溶液的浓度V——稀溶液的毫升数2、用稀溶液(或水)将浓溶液向稀的方向补正△V =(N0-N)/(N- n)式中:△V——应补加稀溶液(或水)的毫升数N——稀释后要求的浓度N0——稀释前浓溶液的浓度V——被稀释的浓溶液的毫升数n——稀溶液的浓度(如加水补正时n=0)3、用水将浓溶液向稀的方向补正△V =(V1-V2)V/V2式中:△V——应补加水的毫升数V——被标定溶液的总毫升数V1——滴定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毫升数V2——滴定时消耗被标定溶液的毫升数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C10H14N2Na2O8·2H2O=372.2418.61g→1000ml 【配制】取乙二胺四醋酸二钠19g,加适量的水使溶解成1000ml,摇匀。

固体溶液配制计算公式

固体溶液配制计算公式

固体溶液配制计算公式
1. 固体溶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计算。

- 基本公式。

- 溶质质量分数ω=(溶质质量m)/(溶液质量M)×100%
- 溶液质量M =溶质质量m +溶剂质量m_0
- 计算溶质和溶剂质量。

- 已知溶液质量M和溶质质量分数ω,求溶质质量m:m = M×ω
- 已知溶质质量m和溶质质量分数ω,求溶液质量M=(m)/(ω)
- 已知溶液质量M和溶质质量m,求溶质质量分数ω=(m)/(M)×100%
- 已知溶质质量m,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ω的溶液,求溶剂质量m_0。

首先根据M=(m)/(ω)求出溶液质量M,然后m_0 = M - m=(m)/(ω)-m。

2. 固体溶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计算。

- 基本公式。

- 物质的量浓度c=(n)/(V),其中n为溶质的物质的量,V为溶液体积(单位为L)。

- n=(m)/(M),其中m为溶质质量,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为
g/mol)。

- 计算溶质质量。

- 已知物质的量浓度c、溶液体积V和溶质的摩尔质量M,求溶质质量m。

- 首先根据n = cV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n,然后m=nM=cVM。

- 计算溶液体积。

- 已知溶质质量m、溶质的摩尔质量M和物质的量浓度c,求溶液体积V。

- 首先根据n=(m)/(M)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n,然后V=(n)/(c)=(m)/(cM)。

溶液配制浓度计算公式

溶液配制浓度计算公式

溶液配制浓度计算公式在化学的奇妙世界里,溶液配制浓度的计算公式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未知的大门。

先来说说什么是溶液配制浓度吧。

比如说,咱在家里冲糖水,糖是溶质,水是溶剂,糖水就是溶液。

而浓度呢,就是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比例。

溶液配制浓度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两个:质量浓度 =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 100%;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 / 溶液体积(单位:L)。

咱就拿个例子来说吧,有一次我在实验室里配制氯化钠溶液。

我需要配制 500 克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

这时候就得用上质量浓度的公式啦。

首先算出溶质氯化钠的质量,500 克 × 10% = 50 克。

然后称出 50 克氯化钠,加到 450 克水中,搅拌均匀,这溶液就配好啦。

在实际应用中,这公式可太有用了。

比如在医疗领域,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就得精确配制药物溶液的浓度,要是弄错了,那可不得了。

再比如在工业生产中,像制造化肥、农药啥的,也得严格按照浓度要求来配制溶液,不然生产出来的东西质量就没法保证。

还有啊,我曾经见过一个学生,在做溶液配制浓度的实验时,因为粗心大意,把溶质的质量算错了,结果配制出来的溶液浓度完全不对,实验失败了。

看着他那懊恼的样子,我就告诉他,别着急,慢慢来,仔细点,重新算重新做。

说回这计算公式,咱们在学习和运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像物质的量浓度里,溶液体积得用升(L)作单位,如果不小心用成毫升(mL),那可就全错啦。

而且,这公式也不是孤立的,它和其他的化学知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说,通过浓度可以计算出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的用量,也能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总之,溶液配制浓度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要真正掌握好、运用好,还得下一番功夫。

咱们得多做练习,多思考,多总结,才能在化学的海洋里畅游无阻。

希望大家都能把这个公式玩得溜溜的,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溶液的稀释和配制

溶液的稀释和配制

溶液的稀释和配制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可均匀混合的物质。

在实验室中,溶液的稀释和配制是非常常见的实验操作。

稀释是指将浓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按比例调配,使得溶液变得更加稀薄。

配制则是根据所需的浓度和容量,调配出一个符合要求的溶液。

稀释的原理是根据溶液的浓度、体积和稀释倍数之间的关系来计算所需的溶质和溶剂的量。

稀释的公式可以表示为:C1V1= C2V2。

其中,C1为初始溶液的浓度,V1为初始溶液的体积,C2为稀释后溶液的浓度,V2为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需求来设计稀释方案。

实际进行稀释的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好所需的稀释溶液容器,如烧杯、量筒等。

2. 根据所需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所需的溶质和溶剂的量。

3. 使用量筒或溶液容器准确地称取所需的溶剂。

4. 将称取好的溶剂倒入稀释溶液容器中。

5. 慢慢地加入所需的溶质到溶剂中,并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6. 容器表面如有气泡,可用玻璃棒轻轻搅拌除去。

7. 最后用溶剂再稀释到所需的体积,再次充分搅拌均匀。

配制溶液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实验的需求和要求来设计配制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所需溶质的浓度,然后计算出所需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或体积比例。

接下来,根据计算结果来准备溶质和溶剂,并将其加入配制容器中。

最后,搅拌溶液使其充分混合,并测定溶液的浓度和 pH 值等性质,以确保达到实验要求。

配制溶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和体积应按照所需比例准确称取。

2. 在配制时要注意溶剂的纯净度,以免污染溶液。

3. 配制溶液的容器要干净、无杂质,并在配制前进行清洗和烘干。

4. 在配制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接触有毒或腐蚀性物质。

总结起来,溶液的稀释和配制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操作。

稀释是将浓溶液稀释为所需浓度的操作,可以通过稀释公式计算所需的溶质和溶剂量。

配制则是根据实验需求和要求,准确称取溶质和溶剂,并将其混合均匀,以得到符合要求的溶液。

溶液的配置实验原理

溶液的配置实验原理

溶液的配置实验原理溶液的配置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也是化学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之一。

溶液的配置实验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浓度的计算、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来看浓度的计算。

溶液的浓度通常用质量分数、摩尔浓度、体积分数等来表示。

其中,质量分数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摩尔浓度是指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的体积的比值,体积分数是指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验要求和已知条件来计算所需的浓度,然后按照计算结果来进行配制。

其次,配制方法也是溶液配置实验中的关键步骤。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采用溶质固体直接溶解、溶质溶液稀释等方法来进行配制。

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溶质的溶解速度和配制溶液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结晶、沉淀或气泡等情况,影响溶液的浓度和稳定性。

此外,配制溶液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

例如,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应该使用准确的称量仪器和容量瓶,保证溶质的准确称量和溶液的准确配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和操作规程来进行,避免出现误操作或者操作失误,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或者出现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溶液的配置实验原理涉及到浓度的计算、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验要求和已知条件来计算所需的浓度,然后按照计算结果来进行配制。

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溶质的溶解速度和配制溶液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结晶、沉淀或气泡等情况。

另外,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要使用准确的称量仪器和容量瓶,保证溶质的准确称量和溶液的准确配制。

最后,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和操作规程来进行,避免出现误操作或者操作失误,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或者出现安全隐患。

通过以上的原理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溶液的配置实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22.5%
D.25%
100 g×10%+12.5 g 【解析】 ×100%=20%,故选 B。 100 g+12.5 g
已知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 g。在该温度下将20 g氯化钠
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 A A.26.5% C.36.0% B.28.6% D.40.0% )
第4课时
有关溶液的计算和配制
考点管理 归类探究
易错警示
限时集训
考点管理
1.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概 念: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溶质 质量 _________ 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 溶液 质量 ×100%
溶质 质量+________ 溶液 质量 溶液质量=________ 溶液质量(m)=溶液体积(V)×溶液密度(ρ)
[2012· 永州]实验室将10 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稀释 成1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 B )
A.49 g
C.98 g
B.88 g
D.100 g
【点悟】 有关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不管是用加水稀释的方 法还是用稀溶液稀释的方法,解题所需的相等关系都是稀释前后 溶质的质量相等。
【解析】 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 10 g×98%=(10 g+x)×10% x=88 g
溶解度 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 g+溶解度 100%

意: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 变,溶质质量分数就不变。
2.溶液稀释的计算 原
溶质质量 不变。 理:溶液稀释前后,_____________
计算公式:若稀释前浓溶液的质量为m浓、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加水稀释后稀溶液的质量为m稀、溶质的质量分
字母标号)
图 4- 3
(5)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 小 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 于 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解析】 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先取固体药品进行称 量,倒入烧杯中,然后量取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溶 解;(2)取用固体药品的是药匙,药匙一般用塑料制作; (3)根据图 中所示的砝码质量和游码标尺上的示数,称量的质量为: 15 g+ 3.2 g=18.2 g;(4)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切, D 图正确;(5)由于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读数偏大,实际称量的固 体质量偏小。
【错因分析】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在50 g水中最多
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15.8 g,所以在该温度下将20 g硝酸钾放入50 g水时,未溶解的部分不是溶质,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4.0%。
限时集训
(4)装瓶保存: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
塞并贴上标签。 注 意: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可以认为是1 g/cm3(即1 g/mL),
因此100 g水可折合成100 mL水。
归类探究
类型之一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011· 广州]向100 g 10%NaOH溶液中加入12.5 g 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B A.12.5% B.20.0% )
依据溶质的质量进行计算。
4.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实验仪器:如果溶质是固体,需要用到:托盘天平、药匙、量
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如果溶质是液体,需要用到:量筒、胶头滴管、烧
杯、玻璃棒。
实验步骤:(1)计算:按配制要求计算出所需的溶质和溶剂的量(固 体计算出质量,液体计算出体积); 称量或量取 :称出固体物质的质量;量取液体 (2)______________ 的体积; 溶解 :把溶质和溶剂混合,搅拌至充分溶解; (3)________
答:一定量的石油产品中含H2SO4的质量为7.35 g
2.[2011· 陕西1 g/mL)的该盐酸与大理石充分反 应,共用去含碳酸钙85%的大理石7.1 g。 浓盐酸易挥发 。 (1)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 设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B.将准确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将配制好的NaOH溶液装入玻璃试剂瓶中,塞好橡胶塞并
贴上标签
要 填“要”或“不要”) (4)在实验室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______( 用到玻璃棒。 【解析】 (1)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 50 g×10%=5 g;
(2)浓溶液稀释为稀溶液,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 25%的氢氧 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则有5 g=x×25%,解得x=20 g,所以需要 蒸馏水的质量为50 g-20 g=30 g;水的密度为1 g/cm3,需要水30 mL,依据量筒选取“一次相近”的原则,应选50 mL的量筒;(3)氢氧 化钠固体有强烈的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防止腐蚀天平 托盘,故A错误;量筒只能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作为配制溶液的 容器,故B错误;配制好的溶液贴签装瓶,C正确;(4)在实验室配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
18.2 g ; 数如图4-2所示,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_________
图 4- 2
163.8 mL (4)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 水的密度为 D ;(选填 1 g/mL)。量取读数时,图4-3中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_____
易错警示
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在该温度下将20 g硝酸 钾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 A A.24.0% B.28.6% )
C.31.6%
D.40.0%
【错解】有些同学认为:用溶质20 g除以溶液总质量(20 g+ 50 g)即为答案。错误选B。
制氢氧化钠溶液时,需要玻璃棒搅拌加速氢氧化钠的溶解。
[2011· 日照]如图4-1所示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 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图 4- 1
② (1)用图4-1所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
⑤①④③ ; ___________ 药匙 ; (2)图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________
数为b%,
则有m浓×a%=m稀×b% 或m浓×a%=(m浓+m水)×b%
3.结合化学方程式的溶液计算

理:(1)溶液参加化学反应通常是溶质发生反应,依据化学
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溶质质量;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溶液总质量-沉淀质量
-气体质量。
注 意:化学方程式反映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而溶液是混 合物,故不能用溶液质量或体积直接代入计算,而要
( B )
【解析】 设需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V。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不变列方程: 1.84 g/cm3×V×98%=500 g×20%
解得:V≈55.5 cm3
即需要量取55.5 mL 的浓硫酸,用100 mL量筒量取误差最小。
类型之三
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013· 本溪]将10.6 g碳酸钠与50 g稀盐酸放入同一烧 杯中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 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0.6 g x 106 g 10.6 g = x 73 x=7.3 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7.3 g ×100%=14.6% 50 g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1.[2013· 鄂州]某工厂化验室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
CaCO3
100

2HCl===CaCl2 + H2O + CO2↑
73 x
7.1 g×85%
100 7.1 g×85% = x 73 x≈4.4 g 4.4 g ×100%=20% 20 mL×1.1 g/ mL
答: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类型之四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013· 株洲]华雪同学想制取“叶脉书签”,需要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 4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
H2SO4的质量是多少?
解: 40 g 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 为:40 g×15%= 6 g 设一定量的石油产品中含 H2SO4 的质量为 x。 2NaOH+ H2SO4===Na2SO4+2H2O 40×2 98 6g x 80 6 g = 98 x x=7.35 g
实验室用密度为1.84 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 蒸馏水,配制5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选用的量
筒容量规格和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分别是
A.100 mL,54.35 mL B.100 mL,55.5 mL C.250 mL,54.35 mL D.250 mL,55.5 mL
5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______g 。
(2)若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需25%的氢氧化钠溶液
20 50 ______g ;蒸馏水______g 选填“10”、 30 ;配制时应选用______mL( “20”、“50”、“100”)的量筒量取蒸馏水。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C 。 A.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解析】 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0 g,在 50 g 水 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 18.0 g,所以在该温度下将 20 g 氯化钠放入 50 g 水时,未溶解的部分不是溶质,所得溶 18.0 g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6.5% 50 g+18.0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