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3 第3章第1节《内能 功 热量》智能优化训练
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选修3-3:3-1 内能 功 热量 对点练习 Word版含解析

第三章热力学基础第一节内能功热量做功与内能的关系1.(双选)在下述各种现象中,不是由做功引起系统温度变化的是() A.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B.用铁锤不断锤打铅块,铅块温度会升高C.在炉火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电视机工作一段时间,其内部元件温度升高答案AC解析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是热辐射使水的温度升高,在炉火上烧水是热传导和对流使水的温度升高,用铁锤锤打铅块的过程,是做功的过程,铅块温度升高,是由于外界做功引起的.电视机工作时,电流通过各元件,电流做功使其温度升高.可见A,C不是由做功引起温度变化的,故选A、C. 2.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设气体分子间的势能可忽略,则在此过程中()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答案 D解析绝热膨胀过程是指气体膨胀过程未发生热传递,膨胀过程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W<0.由ΔU=U2-U1=W可知,气体内能减小.由于气体分子间的势能忽略,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传热与内能的关系3.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传递的实质是温度的传递B.物体间存在着温度差,才能发生热传递C.热传递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D.物体内能发生改变,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答案 B解析热传递的实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故A错;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若两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便不再发生热传递,即达到了热平衡,故B对、C错;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内能会发生变化,但内能变化不一定是热传递引起的,还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故D错.4.对于热量、功和内能,三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功、内能三者的物理意义等同B.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的量度C.热量、功、内能的单位不相同D.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状态决定的答案 D解析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而要改变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做功或热传递两种途径,这三者的物理意义不同,A错;热量是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多少的,而功也是量度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多少的,B错;三者单位都是焦耳,C错;热量和功是过程量,内能是状态量,D正确.。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热力学基础第1节内能功热量课后提能训练粤教版选修3_3

第1节内能功热量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8年福州期末)关于温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高,则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大B.物体温度高,则物体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大C.某物体内能增大时,其温度一定升高D.甲物体温度比乙物体温度高,则甲物体的分子平均速率比乙物体的大【答案】A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高,分子无规则运动激烈,则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大,故A正确.温度高时并不是所有分子动能都增大,故B错误;内能取决于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故内能增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故C错误;只要在同一温度下,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就相同,但分子质量不一定相同,所以不同物体中的分子平均速率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故选A.]2.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球,分别浸没在水和水银的同一深度内,A、B 两球用同一种材料制成,当温度稍微升高时,球的体积会明显变大,如果开始水和水银的温度相同,且两液体温度同时缓慢升高同一值,两球膨胀后,体积相等,则( )A.A球吸收的热量较多B.B球吸收的热量较多C.两球吸收的热量一样多D.无法确定【答案】B [两球初末态温度分别相同,初末态体积也相同,所以内能增量相同,但水银中的B球膨胀时对外做功多,所以吸热较多,故选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两物体接触但没有传热,则两物体所包含的热量相等B.做功和热传递的共同点是都能使系统内能发生改变C.一物体先后经过几个不同的物理过程,其温度均从t1升高到t2,则在这些过程中物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相同的热量D.高温物体内能多,低温物体内能少【答案】B [两物体没有发生传热是因为两物体温度相等,A错误;做功和传热都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B正确;物体温度从t1升高到t2,内能的改变可能是由于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C错误;高温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但内能不一定大,D错误.]4.如图所示,在紫铜管内滴入乙醚,盖紧管塞.用手拉住绳子两端迅速往复拉动,管塞会被冲开.管塞被冲开前( )A.外界对管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管内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管内气体内能不变,压强变大D.管内气体内能增加,压强变大【答案】D [克服绳与金属管间的摩擦做功,使管壁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通过热传递,乙醚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直至沸腾;管塞会被冲开.管塞被冲开前管内气体内能增加,压强变大.故选D.]5.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两部分水具有相同的内能B.物体内能由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决定C.物体内能由它的温度决定D.物体内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答案】BD [物体内能是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其中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由温度反映,分子势能由分子间距离——宏观上表现为物体体积决定.另外,分子数越多,在相同条件下内能越大,因此BD正确,AC错误.]6.把一个物体竖直下抛,下列哪种情况是在下落的过程中发生的(不考虑空气阻力)( )A.物体的动能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也增加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分子势能却增加C.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D.物体的内能保持不变【答案】CD [物体下落的过程,不考虑空气阻力,只有系统内的重力做功,机械能不变;物体下落过程中,物体的温度和体积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都保持不变.因此选项A、B错误.]7.下列所述现象属于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传热的是( )A.冬天,用手去拿室外的铁块,手感到冷B.夏天,开空调一段时间后整个房间内温度降低C.在地面上晒小麦D.冬天,用暖水袋暖手【答案】AD [冬天,室外的铁块温度低,手温度高,用手拿铁块时,手上的热量直接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到铁块上.用暖水袋暖手,道理同上.开空调后整个房间内降温,是空气通过对流的方式使热空气降温.晒小麦是依靠太阳热辐射来吸收热量的.所以A、D正确.]8.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苹果保持静止,子弹穿过苹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使苹果内能改变B.子弹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子弹与苹果增加的内能C.子弹损失的动能等于苹果增加的动能与苹果、子弹增加的内能之和D.子弹与苹果总动能守恒【答案】AC [子弹损失的动能一部分转化为苹果的动能,一部分转化为子弹和苹果的内能.]9.器壁透热的汽缸放在恒温环境中,如图所示.汽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力可以忽略不计,当缓慢推动活塞Q向左运动的过程中,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活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平均动能增加B.活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平均动能不变C.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大,压强增大D.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大,压强不变【答案】BC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缓慢推动活塞Q的物理含义,推动活塞Q使活塞对气体做功,本来气体的温度应升高,但是由于缓慢推动活塞,汽缸透热,所以使气体增加的内能又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由于环境温度恒定,所以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不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A错误,B正确;由于气体被压缩,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大,所以单位面积上,汽缸受到气体分子的碰撞次数增多,因此,气体的压强增大,C正确,D错误.]二、非选择题10.(2018年新课标Ⅱ卷)对于实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B.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C.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D.气体的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答案】BDE解析:气体内能中不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故A错误;实际气体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不能忽略,故其内能包括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故B正确;气体的内能不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故C错误;气体的体积变化时,存在做功情况,但如果同时有热量交换,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其内能可能不变,故D正确;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E正确.11.(1)远古时代,取火是一件困难的事,火一般产生于雷击或磷的自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出现了“钻木取火”等方法.“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把________转变成内能.(2)某同学做了一个小实验:先把空的烧瓶放入冰箱冷冻,一小时后取出烧瓶,并迅速把一个气球紧密地套在瓶颈上,然后将烧瓶放进盛满热水的烧杯里,气球逐渐膨胀起来,如图所示.这是因为烧瓶里的气体吸收了水的________,温度__________,体积________.【答案】(1)做功机械能(2)热量升高增大解析:本题考查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及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T、V和p之间的关系.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传热,做功的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传热是物体间热量的转移.。
2021-2022学年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习题:第三章 第一节内能功热量 Word版含答案

第三章热力学基础第一节内能功热量A级抓基础1.下列哪个实例说明做功转变了系统的内能( )A.热水袋取暖B.用双手摩擦给手取暖C.把手放在火炉旁取暖D.用嘴对手呵气给手取暖解析:双手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感到温存;A、C、D都是通过热传递来转变系统的内能,选项B 正确.答案:B2.日常生活中谈到“热”,具有不同的含义,它可以表示物理学中的热量、温度、内能等,以下叙述中哪个“热”是用来表示物理学上的内能( )A.今日的天气很热B.摩擦生热C.物体放热温度降低D.今年消灭足球热解析:选项A中的“热”表示温度,B中的“热”表示内能,C中的表示热量,D中的没有物理含义.答案:B3.如图所示,带有活塞的烧瓶内封闭肯定的气体,不考虑烧瓶和外界的热传递,现在外力F作用下,活塞向内移动一段距离,则烧瓶内的气体温度会( )A.上升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解析:在外力F作用下,活塞向内移动一段距离,对烧瓶内的气体做功,不考虑烧瓶和外界的热传递ΔU =W;故气体的内能增加,故温度上升.答案:A4.关于物体的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多B.温度高的物体其热量必定多,内能必定大C.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其内能将减小,内能小的物体其内能将增大,直到两物体的内能相等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量的量度解析:物体的内能由温度、体积及物体的质量打算,不只由温度打算,故选项A、B错误.在自发的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是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内能大的物体不肯定温度高,在热传递过程中完全有可能内能大的物体内能连续增大,内能小的物体内能连续减小,故选项C错误.关于热量的论述,选项D正确.答案:D5.一个飞行速度是500 m/s的子弹,当它射入物体时,产生热量的一半被子弹吸取,则子弹上升的温度是________[子弹是铜质的,铜的比热是390 J/(kg·℃)].解析:设子弹上升的温度为Δt,则cmΔt=12mv2×12,Δt=mv24cm=50024×390℃=160 ℃.此过程中子弹动能的削减的一半被子弹吸取,转化为子弹的内能.答案:160 ℃B级提力量6.如图所示,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瓶口已塞紧,水上方空气中有水蒸气,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子从瓶口跳出时,瓶内消灭“白雾”,这一现象产生的缘由可以用下面三句话解释:甲,水蒸气分散成小水珠;乙,瓶内气体推动瓶塞做功,内能减小;丙,温度降低.三句话正确的挨次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乙甲丙解析:依据题意因果挨次的进程为:空气推动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减小——瓶内空气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即“白雾”,而瓶塞跳起的缘由是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使气体压强增大所致.答案:B7.金属筒内装有与外界温度相同的压缩空气,打开筒的开关,筒内高压空气快速向外溢出,待筒内外压强相等时,马上关闭开关.在外界保持恒温的条件下,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再次打开开关,这时消灭的现象是( )A.筒外空气流向筒内B.筒内空气流向筒外C.筒内外有空气交换,处于动平衡态,筒内空气质量不变D.筒内外无空气交换解析:因高压空气急剧外溢时,气体来不及充分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可近似看成绝热膨胀过程,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削减,所以关闭开关时,筒内气体温度较外界偏低,再经过较长时间后,筒内外气体温度相同.对筒内剩余气体分析,属等容升温过程,压强要上升,大于外界气压,所以再打开开关时,筒内气体要流向筒外.答案:B8.(多选)对于热量、功和内能三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单位相同,物理意义相同B.热量和功是内能的量度C.热量和功由过程打算,而内能由物体状态打算D.系统内能增加了200 J,可能是外界接受绝热方式对系统做功 200 J,也可能是外界单纯地对系统传热200 J解析:热量、功和内能三者尽管单位相同,但物理意义有本质区分,A错;热量和功由过程打算,内能由物体状态打算,热量和功是内能变化的量度,C对,B错;对一个绝热过程ΔU=W=200 J,对一个单纯热传递过程ΔU=Q=200 J,D对.答案:CD9.(多选)如图所示为焦耳试验装置简图,用绝热良好的材料将容器包好,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里的水,引起水温上升,关于这个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装置可测定热功当量B.做功增加了水的热量C.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D.功和热量是完全等价的,无区分解析:可通过重力做功与水温上升吸取的热量,测定热功当量,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而热量只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变的量度,所以功与热量是不同的.故选A、C.答案:AC10.(1)某同学做了一个小试验:先把空的锥形瓶放入冰箱冷冻,一小时后取出锥形瓶,并快速把一个气球紧密地套在瓶颈上,然后将锥形瓶放进盛满热水的烧杯里,气球渐渐膨胀起来,如图所示.这是由于锥形瓶里的气体吸取了水的______,温度______,体积________.(2)若只对肯定质量的抱负气体做1 500 J的功,可使其温度上升5 K.若改成只用热传递的方式,使气体温度同样上升5 K,那么气体吸取________ J的热量.假如对该气体做了2 000 J的功,使其温度上升了5 K,表明在该过程中,气体还____________(选填“吸取”或“放出”)热量____________J. 解析:(1)锥形瓶和锥形瓶内的气体要从热水杯中吸取水的热量,温度上升,体积增大.(2)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转变物体的内能,且是等效的.答案:(1)热量上升增大(2)1 500 放出500。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热力学基础 第一节 内能 功 热量自我小测 粤教版选修3-3(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第三章热力学基础第一节内能功热量自我小测粤教版选修3-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第三章热力学基础第一节内能功热量自我小测粤教版选修3-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第三章热力学基础第一节内能功热量自我小测粤教版选修3-3的全部内容。
内能功热量1把浸有乙醚的一小块棉花放在厚玻璃筒的底部,当快速向下压活塞时,由于被压缩的空气骤然变热,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燃点,使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此实验的目的是要说明()A.做功可以升高物体的温度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做功一定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D.做功可以增加物体的热量2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是从含热量较多的物体传给含热量较少的物体B.热量是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给温度较低的物体C.热量是从内能较多的物体传给内能较少的物体D.热量是从比热容大的物体传给比热容小的物体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由做无规则运动的液体分子撞击微粒而引起的B.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C.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D.只有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4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至状态B的pV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的内能增加B.气体的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D.外界对气体做功5如图所示为焦耳实验装置简图,用绝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将容器包好,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里的水,引起水温升高.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装置可测定热功当量B.做功增加了水的热量C.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D.功和热量是完全等价的,无区别6夏天,有一打满气的自行车轮胎,若将手放于气门嘴口,突然将气门打开,则手的感受( )A.变热 B.变凉C.与原来温度一样 D.不确定7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木块保持静止,子弹穿过木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使木块内能改变B.子弹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子弹与木块增加的内能C.子弹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和木块、子弹增加内能的总和D.子弹与木块总动能守恒8如图所示,将一空的薄金属圆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设水温均匀且恒定,且筒内空气无泄漏,不计空气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则被淹没的金属筒在缓慢下降过程中,发现筒内空气体积在不断减小,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筒内空气的压强在增大B.筒内空气的温度在升高C.筒内空气向外界放热D.筒内空气的内能减小9冬季,由于温度太低,很难启动摩托车.这时驾驶者往往先关闭油门,连续踏下启动摇杆若干次,然后再打开油门,踏下启动摇杆即可启动,运用的原理是什么?10一列火车从甲站驶向乙站的全过程中,其平均速度v=36 km/h,火车发动机的功率P =1 410马力,效率η=40%,若甲、乙两站间的距离为s=14 km.求列车通过这段路程需消耗多少热值q=4.2×107 J/kg的煤?(1马力=735瓦)参考答案1解析:此实验的目的是要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选项B正确;物体的温度升高,是因为其内能增加而导致的,并不是实验要说明的,故选项A错误;做功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也可以减少物体的内能,故C项的说法错误;D选项中说增加物体的热量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不能说物体有多少热量,只能说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了多少热量.答案:B2解析:要明确热量是用来衡量热传递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多少的.热传递发生在有温度差的两物体间或物体的两部分间,且总是从高温物体(或部分)传递给低温物体(或部分),与物体内能的多少、比热容的大小均无关.故选项B正确.答案:B3解析: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撞击微粒造成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选项A、B正确.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所以选项C、D错.答案:AB4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常数,可以得出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A正确;由图像可知,气体体积增大,故气体对外做功,C正确.答案:AC5解析:可通过测重力做的功与水温升高吸收的热量,测定热功当量.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而热量只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量度,所以功与热量是不同的.答案:AC6解析:当突然将气门打开时,自行车轮胎内的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由于时间很短,气体还没有来得及与外界发生热交换,故在这一过程中,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选B.答案:B7解析:子弹损失的机械能,一部分使木块的动能增加,一部分转化为内能被子弹和木块吸收,故选A、C.答案:AC8解析:金属筒在缓慢下降过程中,压强增大,A正确;由于水温均匀恒定,又因不计空气分子间相互作用,不考虑分子势能,其内能不变,所以B、D均错,因体积不断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则空气向外界放热,C正确.答案:AC9解析:连续踏下启动摇杆,活塞不断压缩气缸内的气体做功,增加气体的内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当达到汽油的燃点时,即可启动.答案:见解析.10解析:根据题意,可以计算出发动机所做的功,然后通过热机效率的计算,求出燃料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热量,从而求出煤的质量.在全过程中发动机做的功W=Pt=P错误!=1 410×735×错误!×3 600 J≈1。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精品培训:第三章第一节内能 功 热量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温馨提示:凡题号前标有☆的为稍难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物体的机械能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为零时,内能不为零B.机械能为零时,内能也为零C.机械能增大时,内能也一定增大D.内能增大时,机械能也一定增大解析:选A.机械能和内能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能,两者大小无直接联系;机械能可以为零,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所以物体的内能永不为零,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2.物体的内能增加了20 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20 J的功B.一定是物体吸收了20 J的热量C.一定是物体分子动能增加了20 JD.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不变解析:选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物体内能改变20 J,其方式是不确定的,因此A、B错误.而物体内能包括所有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势能,内能由分子数、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势能三者决定,因此选项C错误.3.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是从含热量较多的物体传给含热量较少的物体B.热量是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给温度较低的物体C.热量是从内能较多的物体传给内能较少的物体D.热量是从比热容大的物体传给比热容小的物体解析:选B.热传递发生在有温度差的两物体间或物体的两部分间,且总是高温物体(或部分)将热量传递给低温物体(或部分),与物体内能的多少、比热容的大小均无关.4.在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会发现胎内空气温度升高,这是因为()A.胎内气体压强不断增大,而容积不变B.轮胎从外界吸热C.外界空气温度本来就高于胎内气体温度D.打气时,外界不断地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大解析:选D.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人对胎内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所以温度升高.5.下列关于做功和传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与传热的实质是相同的B.做功与传热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C.做功与传热是对同一物理过程的不同说法D.做功与传热不可能同时进行解析:选B.做功和传热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本质不同.做功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内能或将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传热是将内能在不同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转移,且做功与传热可以同时进行,故正确选项为B.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界对某物体做功,此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B.机械能完全转化成内能是不可能的C.将热量传给某物体,此物体的内能一定改变D.一定量气体对外做功,气体的内能不一定减少解析:选D.气体对外做功,还有可能吸热,内能不一定减少,D正确.外界对物体做功,同时物体可能放热,内能不一定增加,故A错.物体的机械能可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全部转化成内能,故B错.物体吸热可能同时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改变,故C错.7.关于物体的内能以及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改变时,其内能必定改变B.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不一定改变;向物体传递热量,其内能不一定改变C.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必定改变;物体向外传出一定热量,其内能必定改变D.若物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则物体的内能必定不改变解析:选B.一定量的物体,其内能由温度和体积共同决定,物体的温度改变时,其内能不一定改变,所以A错误;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若物体对外做功W,同时吸收Q的热量,若W>Q,则物体的内能减少;若W=Q,则物体的内能不变;若W<Q,则物体的内能增加,所以B正确,C、D错误.☆8.某校开展探究性课外活动,一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气体压强、体积、温度三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该同学选用导热良好的汽缸将其开口向下,内装理想气体,并将汽缸固定不动,但缸内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漏气,他把一温度计通过缸底小孔插入缸内,插口处密封良好,活塞下挂一个沙桶,沙桶装满沙子时活塞恰好静止.他把沙桶底部钻一个小洞,让细沙慢慢漏出,外部环境温度恒定.由此可确定()A.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温度计示数不变C.气体体积减小,温度计示数减小D.外界对气体做功,温度计示数增大解析:选B.细沙慢慢漏出,使活塞受到的拉力逐渐减小,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活塞缓慢上移,此过程通过压缩对缸内气体做功,有使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的趋势;由于汽缸导热良好,且过程十分缓慢,使汽缸能够及时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而保持与外界环境温度相同,由于外界环境温度恒定,所以缸内气体温度不变,内能也就不变.二、双项选择题9.对于热量、功和内能三者关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者单位相同,物理意义相同B.热量和功是内能的量度C.热量和功由过程决定,而内能由物体状态决定D.系统内能增加了100 J,可能是外界采用绝热方式对系统做功100 J,也可能是外界单纯地对系统传热100 J解析:选CD.热量、功和内能三者尽管单位相同,但物理意义有本质区别,A 错.热量和功由过程决定,内能由物体状态决定,热量和功是内能变化的量度,C 对,B 错.对一个绝热过程ΔU =W =100 J ,对一个单纯热传递过程ΔU =Q =100 J ,D 对.10.夏天,如果自行车内胎充气过足,又在阳光下曝晒(曝晒过程中内胎容积几乎不变),车胎容易爆炸,关于这一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车胎爆炸是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斥力急剧增大的结果B .在爆炸前的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剧,气体压强增大C .在爆炸前的过程中,气体吸热,内能增加D .在爆炸的过程中,气体内能不变解析:选BC.曝晒过程中,车胎升温,体积不变,压强增大,分子热运动加剧,A 错,B 对.爆炸前,W =0,外界对胎内气体不做功,Q =ΔU ,C 对.爆炸过程中,气体迅速膨胀,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D 错.☆11.器壁透热的汽缸放在恒温环境中,如图所示.汽缸内封闭着一定量的气体,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力可以忽略不计.当缓慢推动活塞Q 向左运动的运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活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平均动能增加B .活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平均动能不变C .气体的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大,压强增大D .气体的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大,压强不变解析:选BC.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缓慢推动活塞Q 的物理含义.推动活塞Q 使活塞对气体做功,本来气体的温度应升高,但是由于缓慢推动活塞,所以使气体增加的内能又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由于环境温度恒定,所以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不变,气体的平均动能不变,A 错误,B 正确.由于气体被压缩,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大,所以单位面积上汽缸受到气体分子的碰撞次数增多,因此,气体的压强增大,C 正确,D 错误.12.一铜块和一铁块,质量相等,铜块的温度T 1比铁块的温度T 2高,当它们接触在一起时,如果不和外界交换能量,则( )A .从两者开始接触到热平衡的整个过程中,铜块内能的减少量等于铁块内能的增加量B .在两者达到热平衡以前的任意一段时间内,铜块内能的减少量不等于铁块内能的增加量C .达到热平衡时,铜块的温度T =T 1+T 22D .达到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相等解析:选AD.一个系统在热交换的过程中,如果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直至温度相等,不再发生热交换为止.而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所以选项A 和D 都正确,选项B 错误.根据热平衡方程c 铜m (T 1-T )=c 铁m (T -T 2),解得T =c 铜T 1+c 铁 T 2c 铜+c 铁,由此可知选项C 是错误的,该题正确答案是A 、D.13.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化至状态B 的p -V 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的内能增加B.气体的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D.外界对气体做功解析:选AC.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常数,可以得出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A正确;由图象可知,气体体积增大,故气体对外做功,C正确.三、非选择题14.如图甲所示,将封有一定质量空气的密闭塑料袋从海拔500 m、气温为18 ℃的山脚下带到海拔3 200 m、气温为10 ℃的山顶上,情形如图乙所示.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大.从甲图到乙图过程中,袋内气体减小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气体放出的热量.解析:封在塑料袋中的气体,从气温为18 ℃的山脚下,移到气温为10 ℃的山顶时,因气压减小而膨胀对外做功,且环境温度低而放热,所以题图甲中袋里的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大,袋内气体减小的内能大于气体放出的热量.答案:甲大于。
高中物理选修三 新教材 练透讲义第3章 1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

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考点一焦耳的实验1.(多选)如图为焦耳实验装置示意图,用绝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作容器,重物下落时带动叶片转动,搅拌容器里的水,引起水温升高,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可测定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B.做功增加了水的热量C.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D.功和热量是完全等价的,无区别2.如图所示是焦耳在研究热与功之间关系的两个典型实验,那么从焦耳的这两个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A.热量可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B.机械能守恒C.在各种不同的绝热过程中,系统状态的改变与做功的方式无关,仅与做功数量有关D.在各种不同的绝热过程中,系统状态的改变不仅与做功方式有关,还与做功数量有关考点二功与内能的改变3.如图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4.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着艾绒.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对筒内封闭的气体,在压缩过程中()A.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B.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C.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D.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5.如图所示,活塞将汽缸分成甲、乙两气室,汽缸、活塞(连同拉杆)是绝热的,且不漏气.以U甲、U乙分别表示甲、乙两气室中气体的内能,则在将拉杆缓慢向左拉的过程中()A.U甲不变,U乙减小B.U甲不变,U乙增大C.U甲增大,U乙不变D.U甲增大,U乙减小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0 kg的绝热汽缸竖直放置,绝热活塞的质量为5 kg,面积为0.1 m2,处于静止状态时,被封闭气体的高度为50 cm,现在活塞上方加一15 kg的物体,待稳定后,被封闭气体的高度变为40 cm.求在这一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了多少?(p0=1.01×105 Pa,g 取10 m/s2)考点三热与内能的改变7.以下所述现象中,属于通过传热改变了物体内能的是()A.将一段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会发热B.放在空气中的一杯热水会冷却C.在转动的砂轮上磨车刀,车刀发热D.电流通过电阻丝,电阻丝发热8.关于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传热的实质是温度的传递B.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才能发生传热C.传热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D.物体内能发生改变,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9.(多选)在外界不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内能增加了50 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物体放出了50 J的热量B.一定是物体吸收了50 J的热量C.一定是物体的分子动能增加了50 JD.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10.(2021·上海市徐汇中学高二期中)对于热量、功和内能三个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和功与过程有关,而内能与状态有关B.热量、功和内能的物理意义相同C.热量和功都可以作为内能的量度D.内能大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11.(多选)(2021·临沂市期中)A、B两物体之间接触,但没有发生传热,则()A.两物体所含的热量相等B.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C.两物体的温度相等D.两物体的内能不一定相等1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包括物体运动的动能B.0 ℃的水结冰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C.提起重物,因为提力做正功,所以物体内能增大D.摩擦冰块使其融化是采用传热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13.(2021·镇江市第一中学高二月考)如图,用隔板将一绝热汽缸分成两部分,隔板左侧充有理想气体,隔板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现将隔板抽开,气体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汽缸.待气体达到稳定后,缓慢推压活塞,将气体压回到原来的体积.假设整个系统不漏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体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B.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C.在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D.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14.(多选)夏季,长春市的天气温差比较大,充足气的车胎经过中午阳光的暴晒容易爆胎.若车胎内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爆胎前车胎内气体体积及质量均不变,爆胎过程时间极短.关于车胎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爆胎前随着气温的升高,车胎内气体压强增大B.爆胎前随着气温的升高,车胎内气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C.爆胎过程中,车胎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D.爆胎过程中,车胎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15.如图所示,在广口玻璃瓶内装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然后用一与打气筒相连的瓶塞密闭瓶口,并给瓶内打气,当打到某一状态时,瓶塞会跳起来.当瓶塞跳起时,我们会看到瓶内出现了“白雾”.对于“白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白雾”是当瓶塞跳起后外界的水蒸气在瓶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B.这是打气筒向瓶内打进去的水蒸气C.这是瓶内的水向外膨胀形成的水雾D.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
高中物理选修3-3-功和内能+热和内能

功和内能热和内能知识元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知识讲解一、功和内能1.功与系统内能改变的关系: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
(1)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的内能增加,在绝热过程中,内能的增量就等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即:ΔU=U2-U1=W(2)系统对外界做功,系统的内能减少。
在绝热过程中,系统对外界做多少功,内能就减少多少,即W=-ΔE2.在绝热过程中,功是系统内能转化的量度3.功和内能的区别(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过程量,而内能是状态量(2)做功过程中,能量一定会发生转化,而内能不一定变化(3)内能变化时不一定有力做功,也可能是传热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内能大,并不意味着做功多二、热和内能1.传热与内能改变的关系(1)不仅对系统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热力学业状态,单纯的对系统传热也能改变系统的热力淡定状态,所以热量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2)在单纯传热中,系统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系统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即:ΔU=U2-U1=Q2.传热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物体间内能转移的过程3.内能与热量的区别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状态下具有不同的内能,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表示由于传热而引起的内能变化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即内能的改变量。
如果没有传热,就无所谓热量,但此时物体仍有一定的内能例题精讲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例1.用力搓手感觉手会发热、冬天在阳光下觉得暖和等物理现象表明:____和_____在改变物体内能上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例2.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传递的实质是温度的传递B.物体间存在着温度差,才能发生热传递C.热传递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D.物体内能发生改变,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例3.如图所示,在较厚的有机玻璃筒底部,放置少量易燃物,如蓬松的硝化棉。
迅速压下筒中的活塞,可看到硝化棉被点燃而发出火光。
对该实验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个实验说明功可以变成能B.这个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C.用厚有机玻璃做筒和迅速压缩都是为了保证该过程为绝热过程D.活塞向下迅速压缩过程,筒内空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都增大了例4.小实验:将钢丝掰直后,快速来回弯曲,用手接触弯曲部分会感觉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3.1《内能 功 热量》优秀教案1(重点资料).doc

归纳一下,大体上能找出上面的几种办法.
教师把学生得到的办法简要地写在黑板上,书写时最好能把“摩擦”、“折”、“敲打”、“锯”写在一起,把“烧”、“晒”、“烤”、“烫”、“冻”或者“冰”写在一起.
3.知识的提练
师:刚才同学们能想出许多的办法来,现在我们再把这些办法比较一下,看看它们之间本质上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点.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课本38~39页倒数第四段.
如果学生没有一下子 成功(多数失败原因是动作慢),请其他人和他一起分析原因,一定会有不少学生提出他的动作慢了!!再让其按照大家的建议重新做.
师:刚才两次实验,为什么会出现结果的不同?
启发学生讨论:动作快,时间短,气体没有来得及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其温度会突然升高,至乙醚的着火点,它便燃烧起来.而动作慢时,时间较长,气体与外界有较长的时间进行热交换,它的温度就不会升高太多,达不到乙醚的着火点,则不燃烧.
内能功热量
课 题[:Z+xx+k]
内能功热量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教材
分析
本节内容在大纲中的要求虽然是A级要求,但它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同时,本节知识涉及大量生活实际,做好本节课的教学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目标
1.了解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做功、热传递.
生乙:热传递 使物体内能发生改变时,内能的改变用热量来量度.外界传递给物体多少热量,或者说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传递给外界多少热量,或者说物体放出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减少多少.(ΔU=Q)
(2)做功和热传递的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选修3-3 第3章第1节《内能功热量》智能优化训练1.(双选)下列关于系统的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系统的内能是由系统的状态决定的B.分子动理论中引入的系统内能和热力学中引入的系统内能是一致的C.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但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不能改变系统的内能D.气体在大气中做绝热膨胀时做了功,但气体的内能不变解析:选AB.系统的内能是一个只依赖于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所以是由系统的状态决定的,A对.正因为内能是由于系统的状态决定的,所以分子动理论中引入的内能和热力学中引入的内能是一致的,B对.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C错.气体做绝热膨胀时对外界做了功,又因为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所以系统的内能要减小,故D错.2.(双选)下列有关物体的内能、温度、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两物体的质量、温度和体积相等,两物体内能一定相等B.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C.只要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就都增加D.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两过程的本质不同,但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相同解析:选BD.物体的内能由物体中的分子数、温度和体积共同决定,两物体的质量相等,而分子数不一定相同,故选项A错;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每个分子的动能不一定都增加,故选项C错;只有选项B、D的说法是正确的.此题涉及内能、温度、热量和功等多个概念,要注意区别.3.(单选)采用绝热(即不交换热量)的方式使一定量的气体由初态A变化至终态B.对于不同的绝热方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对气体所做的功不同B.对气体所做的功相同C.对气体不需做功,因为没有能量的传递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解析:选B.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不管采用任何一种绝热方式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都是绝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气体在初态A有一确定的内能U A,在终态B有另一确定的内能U B,由绝热过程中ΔU=U B-U A=W知,W为恒量,所以B选项正确.4.(单选)如图3-1-1所示,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隔开,左侧装有气体,右侧为真空.现将隔板抽掉,使左侧气体自由膨胀直至达到平衡,则在此过程中()图3-1-1A.气体对外界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少B.气体对外界做功,温度不变,内能减少C.气体不做功,温度不变,内能不变D.气体不做功,温度不变,内能减少解析:选C.抽掉隔板后,气体膨胀体积增大,但由于右侧为真空,气体自由膨胀不做功,因而内能不变,温度不变,选C.气体膨胀时,一般外界对气体做负功,但真空自由膨胀例外.5.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功率在与阳光垂直的表面上每平方米约为P=1400 W,如果用面积S=2 m2的反射镜把太阳光聚集到盛有m=1 kg水的容器上,水的初温为20 ℃,需经过多少时间才能使水温达到100 ℃?假如太阳能的80%被水吸收.解析:2 m2的反射镜吸收的太阳能的功率为:1400×2 W=2800 W,水吸收的太阳能的功率为P′=80%×2800 W=2240 W水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温度升高P′·t=cmΔt2240×t=4.2×103×1×(100-20)t=150 s.答案:150 s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物体的机械能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为零时,内能不为零B.机械能为零时,内能也为零C.机械能增大时,内能也一定增大D.内能增大时,机械能也一定增大解析:选A.机械能和内能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能,两者大小无直接联系;机械能可以为零,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所以物体的内能永不为零,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2.物体的内能增加了20 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20 J的功B.一定是物体吸收了20 J的热量C.一定是物体分子动能增加了20 JD.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不变解析:选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物体内能改变20 J,其方式是不确定的,因此A、B错误.而物体内能包括所有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势能,内能由分子数、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势能三者决定,因此答案C错误.3.对于热量、功、内能三个物理量,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功、内能三者的物理意义等同B.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的量度C.热量、功、内能的单位不相同D.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状态决定的解析:选 D.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而要改变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做功和热传递两种途径,这三者的物理意义不同,选项A不正确.热量是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多少,而功是用做功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变化的多少,它们都是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而不是内能的量度,故选项B不正确.热量、功、内能三者的单位是一样的,都是焦耳,选项C不正确.热量和功是在物体进行内能的转移或转化过程中的量度.而物体的内能是由物体本身所处的状态,即是由温度、体积所决定的,故选项D正确.4.在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会发现胎内空气温度升高,这是因为()A.胎内气体压强不断增大,而容积不变B.轮胎从外界吸热C.外界空气温度本来就高于胎内气体温度D.打气时,外界不断地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大解析:选D.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人对胎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所以温度升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界对某物体做功,此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B.机械能完全转化成内能是不可能的C.将热量传给某物体,此物体的内能一定改变D.一定量气体对外做功,气体的内能不一定减少解析:选D.气体对外做功,还有可能吸热,内能不一定减少,D正确.外界对物体做功,同时物体可能放热,内能不一定增加,故A错.物体的机械能可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全部转化成内能,故B错.物体吸热可能同时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改变,故C错.6.如图3-1-2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B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现将活塞P缓慢地向B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P的过程中()图3-1-2A .外界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B .外界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C .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加D .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解析:选C.当活塞P 向B 移动时,外界对乙做正功,气体乙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乙通过导热板B 向气体甲放热,因此甲的内能增加,因此选项A 、B 、D 错,选项C 正确.7.关于物体的内能以及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改变时,其内能必定改变B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不一定改变;向物体传递热量,其内能不一定改变C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必定改变;物体向外传出一定热量,其内能必定改变D .若物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则物体的内能必定不改变解析:选 B.一定量的物体,其内能由温度和体积共同决定,物体的温度改变时,其内能不一定改变,所以A 错误;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若物体对外做功W 焦,同时吸收Q 焦的热量,且①W >Q ,则物体的内能减少;②W =Q ,则物体的内能不变;③W <Q ,则物体的内能增加,所以B 正确,C 、D 错误.二、双项选择题8.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木块保持静止,子弹穿过木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功使木块内能改变B .子弹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子弹与木块增加的内能C .子弹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和木块、子弹内能的总和D .子弹与木块总动能守恒解析:选AC.子弹损失的动能一部分转化为木块的动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9.一铜块和一铁块,质量相等,铜块的温度T 1比铁块的温度T 2高,当它们接触在一起时,如果不和外界交换能量,则( )A .从两者开始接触到热平衡的整个过程中,铜块内能的减少量等于铁块内能的增加量B .在两者达到热平衡以前的任意一段时间内,铜块内能的减少量不等于铁块内能的增加量C .达到热平衡时,铜块的温度T =T 1+T 22D .达到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相等解析:选AD.一个系统在热交换的过程中,如果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直至温度相等,不再发生热交换为止.而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所以选项A 和D 都正确,选项B 错误.根据热平衡方程c 铜m (T 1-T )=c 铁m (T -T 2),解得T =c 铜T 1+c 铁 T 2c 铜+c 铁,由此可知选项C 是错误的,该题正确答案是A 、D.10.如图3-1-3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化至状态B 的p -V 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1-3A .气体的内能增加B .气体的内能减小C .气体对外界做功D .外界对气体做功解析:选AC.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T =常数,可以得出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A 正确;由图象可知,气体体积增大,故气体对外做功,C 正确.三、非选择题11.斜面高0.6 m,倾角为37°,质量是1.0 kg的物体由顶端从静止滑至底端,已知动摩擦因数为μ=0.25,g取10 m/s2.求:(1)物体到达底端时的速度.(2)滑行过程中有多少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解析:(1)由动能定理得:W G+W f=12m v2,即mgh-μmg cosθ·L=12m v2,得v=2 2 m/s.(2)摩擦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减少,即机械能转化为内能.ΔE=W f=μmg cosθ·L=0.25×1.0×10×0.8×1 J=2 J.答案:(1)2 2 m/s(2)2 J12.某同学想要估测每秒钟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上的能量,他用一个横截面积S=3.2 dm2的保温圆筒,内装有质量为m=0.4 kg的水,让太阳光垂直照射t=3 min,水升高的温度Δt =2.2 ℃.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3 J/(kg·℃),地球半径为R=6400 km,试求出太阳向地球表面辐射能量的功率.解析:太阳辐射到水中的能量Q=cmΔt=4.2×103×0.4×2.2 J=3.7×103 J太阳光在1 s内垂直照射到1 m2面积上的功率P=QSt=3.7×1033.2×10-2×3×60W=6.4×102 W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上能量的功率P′=P×πR2=6.4×102×3.14×(6400×103)2W=8.2×1016W.答案:8.2×1016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