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启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复备人:一、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运用口头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

二、教学目标:1、围绕“启示”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4、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

三、教学重难点:1、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的叙述出这件事给你的启示。

2、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四、教学准备:1、教学方法:让学生留心生活中带给自己启示的事情或漫画。

2、教具:搜集平常在书中和生活中读到的有启表示义的句子。

五、讲授过程:(一)引入新课,明确要求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让我们获得启示.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2、请三位同砚阅读一下书上的请求。

a明确要求:1、说一说生活中让你遭到启发的事情,请求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2、交流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要先说说是什么,再说是怎样理解的,还可以联系生活,通过事例来说一说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

3、介绍一幅漫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体会漫画的含义。

1(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1、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交流:生活中给你带来启发的事情;给你带来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幅漫画。

2、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3、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最新《落花生》教学设计意图

最新《落花生》教学设计意图

《落花生》教学设计意图11、说教材内容:《落花生》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

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

这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

《落花生》是两篇精读课文中的一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

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初次读这篇课文,我就被课文平实质朴的语言中所蕰含的深刻道理深深吸引,课文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比喻、深奥的说法、激荡起伏的情感,但是朴实、自然、亲切的行文,却给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寻味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亲说的话一样“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领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

恰当巧妙地详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析学生情况: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

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向成熟发展,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期。

学习上,他们也具有一些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这就更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循循善诱,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体验。

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生活中学习,会学习,会生活。

3、根据本课的内容及特点,学生的情况,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重点学难点。

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自主掌握本课的生字,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2)、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体会课文详略恰当地写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习作:生活中的启示(指导课)教学设计

习作:生活中的启示(指导课)教学设计
二、习作指导
(一)选择材料
从刚才的三个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例中同学们都能得到不同的启示,那么你还发现了什么样的小事告诉你了一个什么启示呢?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教师指导。
(二)组织材料
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事例,也得到了不同的启示。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它写出来呢?
1、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事例
启示
2、在这两部分中哪一部分应该详写,哪一部分略写?对,我们要重点写事例,要将事情写清楚。而启示只需要用一句或两句话把它写明白清楚就行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本次习作的内容及要求(并出示)
2、事例导入
出示两个事例,说一说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事例1:听说蚂蚁最喜欢吃甜食了,我便在距离蚂蚁窝大约一米处放了几粒白糖和一些甜的碎饼干,然后等待蚂蚁的出现。不久第一只蚂蚁出现了,只见它先在饼干的周围转了几圈,然后左推推,右搬搬,不管它怎么努力,饼干依然纹丝不动。只见它又把头转向了旁边的几粒白糖,这一次它没费什么力气就把一粒白糖顶在了头前,慢慢地爬进了它的家。
过了一会儿我看到一大群蚂蚁排着整齐的队伍慢慢地向饼干移来,靠近后一拥而上,蚂蚁越聚越多,终于推移着“泰山”向它们的家缓缓前进……(我被这种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给我了一个启示:一只小小的蚂蚁竟然有着如此强大的团队精神,它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那么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还有什么事情会做不到呢?)
教学内容:习作:生活中的启示(指导课)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2、通过习作学会选择典型的事例将启示讲明白,提高写作能力。
3、通过不同的启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种豆得豆的生活启示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种豆得豆的生活启示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种豆得豆的生活启示种豆得豆,这是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也是一则具有生活启示的故事。

通过种豆的生活经历,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和教育教学设计。

一、引言:生活之中的寓言故事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通常通过描述动物、植物或者其他事物的行为,来概括和阐述一些道德或智慧的原则。

种豆得豆是其中一个经典的例子。

二、故事背景:种豆的过程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是一位农夫,他按照父亲传授的经验,种下了一颗豆子。

豆子经历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多个阶段,最终结果是农夫收获了丰富的豆子。

三、教学内容一:种豆的生活启示1. 努力奋斗:在故事中,农夫需要付出努力去种植,并保持对豆子的呵护。

这给孩子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即通过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积极和有益的成果。

2. 时间观念:在故事中,豆子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才能长成。

这告诉我们应该耐心等待,理解事物需要时间来发展和成长。

3.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豆子的生长过程,孩子们可以学到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从中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内容二:语文教学设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这个故事设计相关的活动和任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故事中的启示。

1.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这个故事,并回答相关问题,以检验他们对故事情节和故事启示的理解。

2. 生活应用:通过讨论和展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故事中的启示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例如在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

3. 创作写作:鼓励学生以这个故事为背景,写一篇关于努力奋斗或者耐心等待的作文,以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设计案例1. 活动一:阅读理解材料:《种豆得豆》故事文本步骤:(1)让学生阅读故事文本,理解故事情节。

(2)提问学生关于故事的问题,考察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问题示例:- 农夫为什么要种植豆子?- 故事中有哪些阶段?- 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2. 活动二:生活应用步骤:(1)讨论学生对故事启示的理解。

习作《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

习作《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

习作《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亲身经历的、或看到的事去写习作。

2.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3.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4.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教学重点1.围绕自己亲身经历的、或看到的事去写习作。

2.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教学难点1.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写习作。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和大家一起上这节作文指导课,相信会给我们留下一段难忘的美好的回忆。

2.今天的主题是“生活万花筒”,接下来大家就一起来讨论一下生活中发生的令自己难忘的事。

(板书:生活万花筒)二、解题,理解本次习作重点1.请大家注意看我们的主题是“生活万花筒”,大家能从题目中了解到我们这次习作是写什么吗?(写事,印象深刻的事。

印象深刻的事,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令人难忘的、感动的事。

那肯定是这件小事当中大有玄机,小故事当中含有大道理,我难忘,是因为从这件小事中我明白了_______道理。

)2.我们每个人生活当中肯定发生过很多难忘的小事,老师也有件难忘的小事想跟大家分享。

(老师讲故事)(详细、生动。

从动作、语言、表情上感觉到的。

老师之所以能讲述得那么生动,就是因为老师很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场景,记得事情发生时我的语言、动作、表情。

要是老师把这件事情写成一篇作文的时候,肯定也能写得很生动的。

所以我们要想把一件事情写得很生动、很吸引人的话,肯定是要注意事件过程的描写。

三、提出写作要求(一)习作要求:1.事件的叙述结构,文章写得清楚明白,有头有尾;2.注重事件过程的描写,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3.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也就是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道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熟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普希金。

3、体会诗歌所要表现的哲理,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会运用这些哲理。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轻音乐,师激情导入: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呢?指名谈话。

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下面的叮咛和嘱咐。

播放录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作者介绍请大家自由读课下注解1,然后指名补充。

1、他是俄国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2、他的一生创作了近800首优秀的抒情诗篇。

3、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十九世纪的文坛,他被喻为诗歌的太阳。

4、他的说理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问世后成为许多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三、诵读诗歌1、自读:在进入课文学习之前呢,我想向大家念几个语言的片段。

这是现在的成人、长大了的人,他们童年的时候或者少年的时候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感受,现在回忆起来的感受。

⑴ 有个人这么说了:十四岁那年,我读到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不会忘了这首诗,它将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⑵ 另一位说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喜欢的普希金的诗句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⑶ 还有一位说,这一首诗已陪我度过许多难过的时刻,我喜欢这首诗。

⑷ 还有人说这是第一首吸引我的诗,初中时候我读到它,很感动。

那么,咱们今天来学习这首诗,咱们青年、咱们少年来学习这首诗有什么感受呢?先把诗歌读起来。

咱们这一次的学习有三个要求:第一,吟诵这首诗;第二自由地背;第三,抒发读诗之后的感受。

好,现在自由地、大声地,好象自己在感受这首诗的奥秘。

大声地读,开始吧!2、小组合作读:这一首诗是诗人给邻居的一个小女孩的题词,是诗人在流放期间的最艰苦的环境下给邻居的小孩子写的几句话。

那么这首诗可以用说话的方式。

四年级语文下册群文阅读课

四年级语文下册群文阅读课
1.《草原野花》
(1)孩子们,我们来分享你们的读书收获。(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打动自己的地方,并谈谈感受)
(2)学生质疑:想问什么?
预设:你是怎么理解文章最后的一句话的?(我以爱的名义占有了它,却有毁灭了它。)
学生自由发言,希望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2.《台风和树》
(1)学生分享“精彩片段”──
预设:(1)“过了几天,锯掉树枝的那棵树长出了新芽;没有钜枝的那棵树,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树叶耷拉着,打不起精神来,不久后树叶就干枯了,看起来已经奄奄一息。”
A、两棵树有色和你们不同的命运?为什么会这样?(学会放弃才能轻松生活)
B、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事例吗?(引导学生从学会放弃的角度,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体会)
3.《丑石》
(1)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丑石真的很丑?都有哪些人嫌弃过它?
(读文章第一二三自然段)
(2)谁又发现了丑石不丑?大家的态度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3)如果你是这块丑石,你会怎么想?(指导学生要以一种宽容,低调的态度对待生活。)
生活就像……
生活就像
那草原上
怒放的小花
平凡淡定
却铺遍整个草原
生活就像
那路边的野草
生长的环境再恶劣
它也-----
永远坚韧向上
生活就像
一块没有人欣赏的丑石
得到的只是
嘲弄嫌弃
但它知道
总有放光的一天
生活就像
一本读不完的书
书中写满了哲理
懂得了放弃才会拥有
学会了宽容才会从容
生活就像……




生活的启示
躬家庄学校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群文阅读
备课年段

【20190513公开课】小学六年级作文《生活中的启示》教学设计

【20190513公开课】小学六年级作文《生活中的启示》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启示——详略得当,突出启示【习作内容】多角度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所带来的启示,并将这些感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1.选择有意义的小事,合理安排材料的先后与详略,做到文从字顺、有条有理地表达。

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提高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写作时,感情真挚,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

【教学重点】1.把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把得到的启示说准确。

2.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读生活之书,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发,并能自觉地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行动为生活之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教学难点】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提高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设计理念】通过生活中的游戏瞬间,让学生体验,谈感受,说启示。

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只要用心体会都能有新的启示。

再通过选材,扩展学生的思路,从衣食住用行各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快乐导航快乐作文,快乐成长,欢迎同学们跟随老师来到快乐作文的课堂。

快快最近可有不少收获呢,我们一起看看他都发现了什么吧!(出示ppt3)一不小心,铅笔被折断了,同学脸上满写沮丧,班里的绘画小天才来了兴致,三笔两笔勾出了一个顽皮的小孩单手下劈,和折断的铅笔放在一起,马上变得别有生趣。

去同学家串门,发现他家的沙发真有创意,充分利用后,还可以当书架。

在沙发上看书,既方便又节省空间。

喝完水后的旧纸杯刚要随手扔掉,妈妈拦住了我,用几张彩纸的边角料装饰一番,变成了橱柜上的装饰品。

教室里总能看见不知哪位同学落下的铅笔,老师都一一捡起放在讲桌上。

没有笔筒,老师便用旧布条搓成绳,编出一个笔筒,将那些铅笔放进去。

(出示ppt4)快快发现的生活小创意、小启示,是不是很有意思?他不仅观察到这些小启示,还将他们记录下来了呢!(出示ppt5)二、快乐赏析1.速读《洗烟灰缸的启示》,思考并回答课后问题。

(出示ppt6、7)2.回答问题(出示ppt8)(1)这篇文章作者选了一件什么事?(在一次帮爸爸洗烟灰缸时,偶然发现洗烟缸的水可以治蚜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的启示》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读生活之书,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发,并能自觉地联系生活实际,用笔表达“生活”。

2、打开学生习作思路,围绕所选内容写清过程。

习作内容要具体,感情能真实,能给读者得到启示。

教学准备:准备启示备忘录积累名言警句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在学习中,你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向大家展示一下吧。

(生展示)你们积累了这么多带给人们启示的名言警句,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二、复习铺垫,引出启示。

学了本组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得到了什么启示呢?(生交流,板书“启示”)
三、畅谈启示,分享精彩。

1、出示启示备忘录和交流要求。

(1)老师请同学们在课前完成了一份启示备忘录,现在请把它拿出来,大声的读一读,边读的时候边想想,哪一条是你最想和大家分享的。

启示备忘录:
a)我经历了()这件事,让我明白了()。

b)我读了()这句名言,让我想起了()。

c)我看了()这幅漫画,让我懂得了()。

……
(2)小组内交流。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启示备忘录,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选出一个讲得最精彩的同学在全班交流。

四、明确写什么
1、引导学生自主审题,领悟习作要求。

(1)、默读习作要求,思考今天的作文要求是什么?
板书:事情(格言、漫画)
启示
2、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启示?幻灯拓展启示
五、出示范文,学习写法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个片段说说哪里写的好?
生活像秋天的风,从身边呼呼刮过,从指尖轻轻绕过,从眼前匆匆掠过,带来了苦恼,带来了甜美,也带来了繁星般的琐事。

转眼到了五年级了,摘下一颗秋风携着的金色苹果,轻轻旋转,在阳光下依然灼灼生辉,令我深思。

那年,我刚满十岁,只是一个三年级的顽童,充满活力。

暑假的一天,爸爸陪我去爬山。

来到山脚下,我背着小包快步向上爬去。


路上,我又蹦又跳,把爸爸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小鸟欢唱着为我送行,小花绽放着笑脸,小草在微风的吹拂下对我点头哈腰,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停下脚步,望着慢吞吞的爸爸,乐了,得意扬扬地说:“哈,…骑蜗牛追美女‟的网名一点儿也没错。

等我到了山顶再和你玩会儿追迷藏也不错!”接着又独自跑了起来。

山越来越陡,路越来越险,我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一下就坐在了石阶上,眼睁睁地看着爸爸小跑地向我追来,却无力再跑,我心里不禁暗暗惊奇爸爸的体力怎么那么好。

这时,爸爸已跑到了我身边,打趣地问:“怎么啦!小刘翔也会有今天?”“山高,爬不上!”我一脸不满地向爸爸抱怨道。

不料,爸爸一改刚才的嬉皮笑脸,严肃地说:“不行,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淌不过的河,万事都要坚持不懈!”说着,一把抓过我的手,指了指屹立在山顶上的鳌柱塔,坚定地说:“我们一定要爬到那儿!”一边说,一边带我向山顶爬了上去,每每我停下脚步时,爸爸总会给我讲名人战胜困难的故事,为我打气。

好不容易爬到山顶,我眺望远方,回想爸爸说的话,是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凡事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如果半途而废就会一事无成,学习不也正是这样的吗?在学习中没有什么学不会的,只要我们勤学多问,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爬山事虽小,却让我深思,更给了我生活的启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师生交流说说哪里写的好?
师总结:传神的动作描写仿佛看到了人物的内心,让人物活灵活现。

心理、语言、神态这些都叫做细节描写,我们在写作时要板书:注重细节
六、学以致用,技巧训练
出示作业,进行课堂片段练习。

那脚印,那亲情``````
我在离家十里路的镇上上初中,有一个夜晚,天下着雪,我望着那条茫茫的雪路上一行行的脚印,心里感到不安。

今天是星期天,是父亲送饭来的日子。

(三年前母亲之后,做饭的事就由父亲包了下来,父亲总是做了面饼,在每个星期天的晚上送来,因为他白天下地。

)每个星期天,我都盼望着父亲来,哪怕他什么话也不说,只要我们能默默地相对坐一会儿,看一眼日渐衰老的父亲,我也会感到心里暖暖的。

可是今天,一想到父亲将要在雪地上蹒跚,我又希望他今天不要来。

忐忑不安地上完自习,夹在同学们中间走向宿舍。

刚准被踏进寝室,我惊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外貌和动作描写)“爸爸!”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油然而生,我惊叫着扑过去``````雪还在纷纷扬扬的飘着,屋檐下,父亲的外衣上也都披上白雪。

我努力抑制住眼泪,搀扶着把父亲让进我的宿舍。

“下自习了?”(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神情描写)“恩。

”我应了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句话再一次让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心里描写)
我接过了父亲的面饼,让他在我床是休息一会儿,他却不动,站着,(__________________)(父亲拿零用钱的动作描写)父亲才四十多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的外貌描写)
父亲刚走了几步,又回来了,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描写)然后,才头也不回地走了。

背过父亲,我还是没能止住我那激动的泪水``````我哭了,哭得很幸福。

昏暗的路灯下,雪还在飞舞。

我呆呆地注视着雪地上那渐渐向远外延伸的脚印。

这脚印,与其说印在雪地上,倒不如说烙在我的心坎上。

这一行脚印,越来越远,脚印的尽头,父亲的背影也愈来愈小`````` 3. 交流片段习作,教师根据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与点拨,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形成细节描写的意识。

七、学习如何写好漫画
1、看图,弄懂题意
2、深入思考,分析画意
3、展开想像、创编故事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出:发现问题-商量办法分别行动-满意成果,让人物表现活起来。

将两个小朋友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出来。

八、恰当命题
可以直接以“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为题;如果能在“小事”“格言”“漫画”前加上一个词:“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有个题眼则更好;要是能像本单元的课文那样用“()的启示”,或含义深刻的句子来命题,也很不错,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